榆林疫情最新消息人民公愚在哪里了

第一部《榆林市志》出版问世,实为我市一大喜事,不仅填补了自清雍正九年(1731)建置榆林县以来尚无方志刊行的空白,也是新的历史时期我市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对积累、保存地方文献,全面反映榆林地情推进榆林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将发挥重要作用。意义极为深远,值得我们庆贺。在《榆林市志》成书时,编委会的同志嘱我作序,不胜感奋,情切榆林,写此短文,以贺志成。

榆林地处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与毛乌素沙漠连接地带,有山、有川、有滩地,也有沙漠,蕴藏着丰富的煤炭、天然气、盐岩等资源。榆林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古往今来,许多英雄豪杰、志士仁人在这里纵横驰骋,建功立业。这里曾是匈奴、突厥、党项、蒙古等游牧民族与汉民族长期杂处融合之地,各民族人民曾经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上,创造过伟大业绩。

新中国成立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榆林市人民,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紧密结合本地实际,解放思想,转变观念,锐意改革,开拓进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都取得了新的成就,发生了巨大变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向西部的转移,随着“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全面铺开,榆林的发展将面临又一次新的机遇,面对更加广阔的前景,英雄的榆林市人民一定会珍惜机遇,迎接挑战,奋力拼搏创造新的、更大的辉煌。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有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确,身在山中不知山,往往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历时十余年之久,编纂成功的《榆林市志》,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突出地方特色,朴实、严谨、科学、全面真实地记载了榆林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正是为我们身在榆林和外地的人们,研究榆林、认识榆林、更好地建设榆林提供了极好的地情资料。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编纂《榆林市志》目的所在。感谢萃精殚力、锲而不舍、辛勤编著市志的同志们,感谢各界所有支持、帮助过编纂市志的同志们。

原中共榆林市委书记 李锦升

榆林自清雍正九年(1731)置县,迄无正式方志刊行。八十年代以来,经修志人员十数年苦心编纂,承各方鼎力相助,第一部《榆林市志》终于脱稿付梓,此诚榆林空前之盛事。

榆林这方神奇的热土,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新石器时期,“河套人”就在此繁衍生息,创造了“河套文化”。秦汉以来,这里曾是匈奴、突厥、党项、蒙古等游牧民族与汉民族长期杂处融合之地,从而形成本地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和淳厚民风。历史上,榆林也是北方民族经常兵戎相见的战场,古代名将蒙恬、李广、郭子仪、沈括、种鄂、韩世忠等,曾在这里策马征战;赫连勃勃、李继迁更于此拥兵割据,建立政权;李自成、张献忠在这里首举反明义旗,直捣京师。历史进入现代,榆林更是人才荟萃,一批叱咤风云的革命志士,如杜斌丞、李子洲、刘志丹、谢子长、张德生、马明芳、刘澜涛、朱侠夫、朱敏、朱子休等,从这里出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勋;国民党爱国将领杨虎城、邓宝珊、马占山以及著名文人张季鸾、老舍、李公朴等,也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各自的业绩。新中国成立之后,榆林人民在各条战线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又造就了一批新的英雄。特别是在治沙造林、防治荒漠化的斗争中,创造了人类的奇迹,从而使千千万万杨增占式的新“愚公”的名字,与世所公认的昭昭伟业凝结在一起。

榆林的历史,是一部北方各民族杂处、征战、融合的历史;是光明战胜黑暗、文明取代愚昧的历史;是人民不断改造大自然的历史;是英杰辈出的历史。

榆林有着丰富的宝藏,已探明的矿藏即有30多种。特别是煤炭、天然气、盐岩、高岭土等资源,以其储量大、品质优,为国内所少见。这些资源的探明,为榆林带来了新的曙光;这些资源的开发,则将为榆林的腾飞插上翅膀。党和国家对榆林的开发建设十分关心,胡耀邦、乔石、朱镕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视察,使我们越来越真切地感受到:榆林的崛起、振兴,已不再是遥远的事了。

古人云:“治天下者以史为鉴,治郡国者以志为鉴”。《榆林市志》的出版,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全面真实地反映榆林自然和社会的百科全书,对我们了解榆林、把握规律、科学决策都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应当感谢参与此书编纂的同志们,特别感谢榆林地区地方志办公室的艾建国同志,他们为存史资治,振兴地方做了一件大好事。

榆林目前还比较贫穷,这是无可讳言的事实,但“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要全市上下团结一致,开拓进取,榆林的明天,不但大有希望,而且将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都更加辉煌!

我们任职榆林市后,正值历时十四年,五易其稿编纂成功的《榆林市志》即将付梓。这是我市文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成果,可喜可贺。

我国素有“盛世修志”的传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百业俱兴。1982年底,中共榆林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用新的观点、新的资料、新的方法和体例编纂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此举历时十四年,在历届市(县)委、市(县)政府及上级地方志领导部门重视和领导下,在有关单位及社会各界关心市志工作人士的通力协作和热情支持下,编纂人员持之以恒、艰辛笔耕,终于完成一方“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洋洋百万余言的《榆林市志》。其资料翔实、门类齐全、横跨百科、突出特色,严谨、科学地记载榆林的历史和现状,为各级领导机关进行决策、制定榆林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借鉴;为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国情地情教育提供了极好的教材。其昭然市情著述,必将发挥出“服务当代,垂鉴后世”的重要作用,功在当代,惠及后人。值此市志出版之际,谨向为编纂出版《榆林市志》做出贡献的同志们致以真诚的感谢。

榆林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地方。早在新石器时期,“河套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河套文化”。秦汉以来,榆林曾是匈奴、突厥、党项、蒙古等游牧民族与汉民族长期杂处融合之地,各民族人民在这里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创造了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而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和民风。解放战争时期,本境大部分地区隶属陕甘宁边区。榆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牺牲,作出了重大贡献,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榆林人民发扬老区光荣革命传统,艰苦奋斗,解放思想,奋发图强,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特别是在治沙造林、防治荒漠化斗争中,创造了人类的奇迹,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业绩。

榆林目前经济正处在开发阶段,尚存在不少困难,如基础设施落后、工业效益低,财政入不敷出、建设资金短缺等。但有良好发展经济的条件,已探明矿藏即有30多种,特别煤炭、天然气、盐岩、高岭土等资源,以其储量大、品质优、易开发,为国内少见;全市粮食、油料、畜禽等7个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已初步建成,一批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的煤炭、电力、毛纺、制革、化工等工业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交通、邮电通信建设不断得到发展。只要全市上下齐心协力,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开拓进取,榆林经济将会有大的发展,有希望建设成为晋、陕、蒙接壤经济区域内的一个经济繁荣、社会稳定、人民富裕、文明进步的现代化城市。

我们愿同全市人民一道艰苦奋斗,励精图治,共同谱写榆林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新篇章。

中共榆林市委书记 刘汉兴

榆林在明成化七年(1471)建立军事设制榆林卫,九年(1473)成为明王朝“九边重镇”之一延绥镇的治所。清雍正九年(1731)改置为榆林府时,建榆林县。榆林于明万历年和清康熙年曾两次编修《延绥镇志》,清道光年编修《榆林府志》。然而自建榆林县以来,虽在清末和民国年间曾先后三次编修过《榆林》,但均未出版。编纂地方志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八十年代以来,在历届中共榆林市(县)委、市(县)政府及上级地方志领导部门的重视和领导下,经编志人员的竭诚努力,历经十数载,几易其稿,终于完成《榆林市志》这部“官书”。它的出版,是一件值得举市庆贺的事情。当市志付梓之际,邀我作序,义不容辞,不胜感奋。

榆林地处三秦北端要冲。秦汉以来,这里曾先后是匈奴、突厥、党项、蒙古等游牧民族与汉民族长期杂处、融合之地。古代各民族在大融合的漫长历史中,榆林一派山河成为历史的主宰者们挥师用武、雄据建邦的必争之地,演过一幕幕人间的传奇,成就了蒙恬、赫连勃勃、梁师都、李继迁、库图克台·彻辰·洪·台吉……多少彪炳史籍的英雄俊杰;各民族的大融合,也使这里的文化经济各方面无不含有各民族互化的成分。秦汉长城遗址与明长城,展示着人类军事史上的奇迹。巴拉素匈奴人白城台遗址,镇川党项人罗兀城遗址,沉埋着他们的战器,也流传着他们的羌笛之音。榆溪河上的古渠道、古水磨,传布着祖先的智慧。红石峡摩崖石刻,镶嵌着书法艺术的瑰宝。古城榆林琉金映彩的古建筑与座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民居,素以“小北京”著称……星罗棋布的文化遗存及古建筑沿榆溪河、无定河及明长城纵横陈列,组成一座不朽的榆林历史博物馆,证明着昔日的辉煌。

始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的历史文化名城榆林,历来是陕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清同治年间这里的文教已相当兴盛,被陕甘总督左宗棠赞为“北学其先”。历史进入现代,榆林更重教兴文,从而化育了一代风流人物:一代报人张季鸾,一批杰出革命志士杜斌丞、李子洲、刘志丹、张德生、朱侠夫、朱敏等,爱国名将杨虎城、邓宝珊,著名学者王森然、柳青、高景德等,活跃在海内外各个领域的本籍科技能贤……都曾蒙受榆林的膏泽,在这片土地上或从这里出发成就劝业。榆林的传统手工业历来发达,产品久负盛名,能工巧匠层出不穷。榆林中医源远流长,代有俊彦,素有“中医之乡”誉称。还有被称为“沙海绿州里一流甘泉”的榆林小曲,多姿多彩的榆林菜肴、风味小吃,独具一格的风土人情……都展示着榆林地灵人杰、人文郁盛的风采。

新中国成立后,榆林人民经过40多年的艰苦奋斗,各项事业都取得显著成就,特别是在治沙治水、防治荒漠化斗争中创造了人类的奇迹。昔日起伏绵延的沙丘荒漠,今天已变成片片良田,“沙进人退”的历史变成“人进沙退”的现实;浑浊的无定河、榆溪河渐变为清流,泽灌两岸青青稻麦,长城内外杨柳簇秀,禾畦叠翠,榆林已变为林茂粮丰的宝地。榆林已探明煤炭、天然气、盐岩等矿藏资源极为丰富,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重点的西移,对榆林资源的开发,榆林经济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榆林市志》以翔实的资料,丰富的内容,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纵贯古今,横列百科,突出地方特色,全面系统地记载了榆林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为我们研究榆林,认识榆林,更好地建设榆林提供了可信、可用、可读的地情资料。“资治当代,通鉴后世。”

我曾主持中共榆林市党史研究和组织史的编纂出版工作达十余年,也曾是市志编纂工作分管领导之一,深知编史修志工作的艰辛和清苦。在当今市场经济大潮中,编志人员如果做不到明心淡泊、全身心地投入编志工作和对事业执著的追求,是完不成这项工作的。市志主编人员是有功的。

榆林是我的家乡,是我生长、工作的热土。我爱榆林,对榆林的一山一水有着深厚的感情。家乡人民对我的培养教育和工作上的支持,使我永生难忘;多少勤劳、勇敢、纯朴、善良的形象深深印志脑际。我从参加工作到领导岗位已有40余年,亲眼目睹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时刻受到鼓舞;也看到我们工作的一些失误,不免为之不安。我时常要求自己,以人民为本,为人民服务,以饱满的热情为家乡人民脱贫致富,为促进榆林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尽力工作,回报家乡人民。

愿家乡39万人民继往开来,励精图治,发挥地方丰富资源优势,把榆林建设的更加美好。无愧于我们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榆林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 张巨奎

一、《榆林市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方法,客观、全面系统记述本市自然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

二、本志采用分志平列体,以卷、章、节、目结构谋篇布局,用述、记、志、传、录、图、表、照等载体记述市情。全志共28卷,按先自然后社会,先经济基础后上层建筑排列,事以类从,时经事纬,横列纵述。大事记采用编年体与纪事本末体相结合,以编年体为主的方式。设附录,收录重要文献、艺文等有价值的资料。

三、本志以现榆林市行政区划为限,古代部分涉及上郡、夏州及当时县域包括范围;时限上起事物发端,下至1993年,市情述要、大事记等卷下延至1994年底。

四、本志除引文外,一律采用语体文。行文均按当前国家出版部门和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会有关规定处理,历史纪年、地理名称、机构职官等遵循当时历史习惯。历史纪年加注公元年号,鉴于解放战争时期本境大部分地区属陕甘宁边区所辖,从1946年起用公元纪年。

五、行文中的数据使用阿拉伯数字,特殊情形灵活变通,力求保持相对统一。专用名称首次用全称,后用简称。

六、人物志按通例,生不立传。立传人物以选择对社会有较大贡献或声望较高,影响较大的本籍人物为主,亦有长期在本境活动的外地人物,既记历代重要人物,又记普通劳动人民中的典型人物,兼及大善大恶者。未立传的革命英烈,以及军政要员、著名模范人物、有贡献的科技文教经济人员、港澳台知名人士(均包括去世者)用录或表简介。

七、本志资料来自省、地、市档案,旧志、历史文献,文物金石,书刊报纸,部门文件以及社会调查、民间采访。由于篇幅所限,不一一注明出处。古代、近代有关数字依据原始资料。1949年以来各类数据以市、地区统计部门或其他专业部门提供为准。以据统编,力求准确。

榆林自清雍正九年(1731)置县,迄本世纪80年代尚无正式方志刊行。1982年底,原中共榆林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用新的观点、新的资料、新的方法和体例编修一部社会主义新方志。随之设立编纂机构,逐步调配编志人员,进行这项繁重的文化建设系统工程。历时十四年,四修纲目,五易其稿,第一部《榆林市志》终于付梓面世。

1985年4月,时任榆林县副县长张凤杰主持召开县各部门领导人、部门志主编人员共56人参加的县志工作会,向各有关部门布置了总纂县志所承担编写分志或资料稿的任务,并将县志办编拟的总纂县志篇目(二稿)印发各部门,至此总纂县志在全县启动。

1989年10月,在榆林地区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贺长光和地区地方志办公室主任艾建国的推动下,市政府调整了市志主要编纂人员。次年2月在艾建国亲临指导下编拟出总纂市志篇目。随后,时任市长曹军念和主管市志工作的副市长杨颖德相继主持召开两次总纂市志工作会,研讨市志篇目,落实编撰人员。1991年初,由于主要编纂人员变动等原因,致使编志工作搁浅。

1992年8月,在贺长光同志多次过问下,市政府重新调配编志人员。艾建国同志和我共同研究,完善调整市志篇目,由我手笔编写总纂市志稿,并相继选调市档案馆高锡珍同志编撰农业卷和林业卷,农垦局宋治国同志编撰畜牧卷,市政协文史委员会李永清同志编撰人物卷,市党史办刘淑兰同志对原党派群众团体卷、政权卷部分章节的资料搜集和整理,市财政局郭林生同志编辑附录。同时,聘请地区方志办李峰同志修订加工延安大学教授刘育林所撰写的原方言稿。至1994年10月,共28卷150万余字的《榆林市志》稿编成,提交市政府和榆林地区方志指导小组审查。艾建国同志对志稿认真审阅修改,写了1万余言50多条修改意见。按照修改意见,我们又进一步修订。

1995年3月《榆林市志》修订稿报省终审,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会副主任鲍澜担任主审,写了2万余字184条修改意见。同年11月30日,在西安召开《榆林市志》终审会,省编委会副主任冀东山、鲍澜、县志处杜志义、出版处处长冯鹰、《陕西史志》编辑部副主编康二明及榆林地区方志办主任艾建国和干事张国华、榆林市副市长王宏斌等与会同志,共同研究终审后志稿的修改加工,大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会后,我们完善篇目,修改删节压掉10多万字,编成现在28卷140万余字的《榆林市志》。在编纂出书过程中,先后聘请米脂县志办公室主任贺国建、本市财政局郭林生为市志中摄影选用照片,市文化馆张居琏、尤玉玲、栗子明、地区群众艺术馆马树槐等同志为市志提供自己所摄的照片及他们的美术作品,榆林报社印刷厂高振宇同志进行版面设计,三秦出版社总编辑杨健禧和编辑李鸿同志在出版业务上把了最后一关。

本志编纂出版中,得到市委、市政府、市人大有关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原市长杨颖德、现任常务副市长王东峰、副市长惠振强同志对市志编纂出版工作给予极大关注,经常关心过问。1995年11月,当市志稿一经终审,即拨出版经费完善这项工作。现任市委书记刘汉兴、市长贾亮晓任职后多次询问市志出版情况,并欣然命笔作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巨奎、原副主任李巨才,原市政协副主席李云祯也多次询问市志编纂和出版情况。华能集团来榆扶贫的赵金立(兼任榆林市副市长)等同志,对《榆林市志》也很注重,并为市志出版发行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

市志编纂中,市档案局原副局长马英棠、干事李慧、市统计局陈晓琳、榆林地区档案馆任立新等同志以极大热情,密切配合,千方百计提供市志所需要的资料。市志出版中,市政府办公室领导及有关人员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办公室主任薛雄堂、副主任艾保同志在市志印刷中解决了不少困难。正是在这上上下下的支持帮助下,使《榆林市志》得以顺利编成付梓。值此志书即将发行之际,谨向为这部市志倾注艰辛劳动和给予关心帮助的有关同志,致以忱挚的感谢!

榆林市志办公室自1982年成立以来,历任主任刘述庆、郭文广、李景贤,编写人员许春生、张鉴海、阎怀雄、马润章等,他们在市志资料搜集、开展市志编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功自不可没。其中刘述庆、李景贤、张鉴海已作古,记上这点,以慰逝者于地下。

由于编写人员水平所限,《榆林市志》中有疏漏错误之处,恳请各界人士批评指正。

榆林十二个县的名称... 榆林十二个县的名称


· 说的都是干货,快来关注

榆林市没有12个县,截至2017年7月,榆林市下辖2区1市9县。

1、9个县:府谷县、靖边县、定边县、绥德县、米脂县、佳县、吴堡县、清涧县、子洲县。

2、2个区:榆阳区、横山区。

榆林位于中国陕西省的最北部,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地交界处,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东临黄河与山西省隔河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南接延安,北与鄂尔多斯相连,系陕、甘、宁、蒙、晋五省区交界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清雍正年间,设有榆林府和绥德直隶州两个省辖行政区。辛亥革命后,1913年废府州制度,设榆林道。后又废道,各县由省直辖。中央红军到达陕北。

1937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本市除榆阳区外,各县先后解放,在原苏维埃政权的基础上建立人民政府,设置绥德、三边两个分区,分别管辖绥德、米脂、佳县、横山、清涧、吴堡和靖边、定边、安边(后撤销)。

1944年1月10日从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及延属分区的子长五个县各划出一部分成立子洲县,属绥德分区。当时,神木、府谷之东区设神府特区,归晋绥边区管辖。

1949年6月1日榆林城和平解放,撤销三边分区,设榆林分区,管辖榆林、定边、靖边、横山、神木、府谷六县。1950年5月成立绥德、榆林两个专区。

1956年10月撤销绥德专区,将所辖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六县并入榆林专区,子长、延川并入延安分区。

1958年将十二县并为榆林(横山)、神木(府谷)、靖边、定边、绥德(吴堡、清涧、子洲)、米脂(佳县)六县。1961年所并各县恢复原制。

1968年将榆林专员公署改为榆林地区革命委员会,为一级政权机构。1979年改为榆林地区行政公署,为省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1988年9月2日,榆林县改为县级榆林市。2000年7月1日,榆林地区行政公署撤销、设立地级榆林市,原县级榆林市改为榆阳区。

榆林不愚,英才如雨神木真神,黑炭成金府谷物富,就缺好路定边非边,腹藏油田靖边多井,汽涌如喷横山山壮,蒸蒸日上米脂俏姿,挖掘历史绥德得名,文化先行佳县要佳,旅游开发吴堡地薄,封山秀坡子洲如舟,扬帆让路清涧人勤,前景光明

陕西省榆林市行政区划图截至2005年12月31日,榆林市辖1个市辖区、11个县。
  榆林市 面积43578平方千米,人口338万人(2004年)。
  榆阳区 面积7053平方千米,人口46万。邮政编码719000。区人民政府驻火车站广场北侧。
  神木县 面积7635平方千米,人口37万。邮政编码719300。县人民政府驻神木镇。
  府谷县 面积3212平方千米,人口21万。邮政编码719400。县人民政府驻府谷镇。
  横山县 面积4084平方千米,人口33万。邮政编码719200。县人民政府驻横山镇。
  靖边县 面积5088平方千米,人口29万。邮政编码718500。县人民政府驻张家畔镇。
  定边县 面积6920平方千米,人口31万。邮政编码718600。县人民政府驻定边镇。
  绥德县 面积1878平方千米,人口35万。邮政编码718000。县人民政府驻名州镇。
  米脂县 面积1212平方千米,人口21万。邮政编码718100。县人民政府驻银州镇。
  佳 县 面积2144平方千米,人口25万。邮政编码719200。县人民政府驻佳芦镇。
  吴堡县 面积 428平方千米,人口 8万。邮政编码718200。县人民政府驻宋家川镇。
  清涧县 面积1881平方千米,人口21万。邮政编码718300。县人民政府驻宽洲镇。
  子洲县 面积2043平方千米,人口31万。邮政编码718400。县人民政府驻双湖峪镇。
  * 此处区划地名资料截至2005年12月;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榆林疫情最新消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