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循环经济产业园产业园附近开个什么店比较好

【给力井店镇】井店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_涉县井店镇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41贴子:
【给力井店镇】井店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收藏
井店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地处晋冀豫三省七县交界处的革命老区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北部,地处我国华北大平原西南沿,西连,距县城8.5公里,已纳入涉县大城区规划。井店镇地处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2℃左右,年降雨量630mm以上。地面有河,地下藏水,水资源丰富;拥有大量的铁、石灰石、建材石料等矿产资源;盛产花椒、柿子、核桃等农产品。井店镇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完善,兼具交通、通讯便利。镇域位于晋冀豫三省交界处,可谓“秦晋要冲,燕赵名镇”。自然成为三省人文交融,经济交流的大通道。井店镇相距周边山西长治、河南安阳、河北邯郸均在百公里左右,邯长铁路、青兰高速、309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井店镇辖区面积108平方公里,人口6.5万人,耕地3.2万亩,共辖28个行政村。多年来,经过全镇上下共同努力,井店镇各项工作取得了骄人业绩,受到中央、省、市各级领导重视并多次亲临该镇调研指导工作。井店镇已成为涉县、邯郸乃至全省经济发展最快的乡镇。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城镇综合发展指数进入河北省前五强,并成为国家发展改革试点镇、中国东部十佳小康镇、中国经济文化名镇和全国重点镇。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2006年10月,县委通过了建设井店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的决议。为确保园区建设更具科学性、前瞻性,井店镇聘请专家编制了《井店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总体规划》,《井店镇工业项目发展规划》和《井店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控制性详规》,对井店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建设及项目建设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规划。2006年12月,涉县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成立井店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推进办公室的通知》(涉编【2006】13号)。目前,井店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推进办公室人员配备到位,各项硬件建设到位,工作经费列入镇财政预算,工作正常有序开展。同时,设立征地拆迁组、纠纷协调组、资金筹集组、招商引资、证照办理服务组、园区发展督查督办组、园区发展宣传组等。做到分工负责,各施其责,协同配合,整合工作机构,落实专项资金,高效服务,充分保证园区建设的组织实施。切实加强生态产业园推进工作的领导和协调力度,增强工作主动性和紧迫性,精心组织,强力推进,制定完善的配套机制,全力确保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各项工作的健康发展。园区总体规划为“一园两区”,规划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南区(第一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工业用地面积3621.5亩,主要发展高科技制造和龙山国电粉煤灰、石膏建材加工为主的科技型产业;北区(第一工业园区)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4787.4亩,主要发展以冶金、煤化工项目为主的钢铁延伸产业、煤电配套循环经济产业。
<div class="clearfix BAIDU_CLB_AD BAIDU_CLB_AD_pb" id="BAIDU_CLB_AD_">
坑爹的玩意。
这些新闻比卖药的广告还假
企业不少,老百姓依然在水深火热中度过!井店随着工业企业的兴起!环境也大打拆扣,我们每呼吸的一口空气都含有工业粉尘!有时空气中散发着臭味!真不知是现在人的希望还是后辈人的绝望!
登录百度帐号我的游戏推荐游戏
后查看最近玩过的游戏
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老河口仙人渡循环经济产业园 > 正文
老河口仙人渡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全面铺开
  作为老河口市发展战略的“一区两园”中的循环经济产业园位于仙人渡镇,镇委、镇政府抓住园区建设这一机遇,把循环经济产业园打造成招商引资的平台,举全镇之力服务园区建设,使其成为助推“五个老河口”建设的重要支撑点。以楚凯冶金公司的四个大项目建设为龙头,逐步实现循环经济的集群效益,“十二五”期间,实现循环经济产值200亿元的目标。
  到5月15日,襄阳老河口市仙人渡镇王楼村一组58个农户的房屋征收拆迁工作已接近尾声。以迁村腾地、道路建设、排水、供水管网、电力、供气等基础设施为重点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全面铺开。
  2010年确定的循环经济园,规划面积11.5平方公里,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8亿元,规划建设主次干道12条,园区建设分为再生资源区、清洁能源区、节能环保区和综合服务区,将园区建设成为区域性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
  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快速推进,园区企业快速扩张,目前,投资7.33亿的8个企业项目已投产或正在建设中,今年同时吸引了浙江温州、广东顺德、台湾等地区的商会和企业家前来考察投资。目前,已有5个项目正在洽谈中。到2016年循环经济产业园企业将达到50家,年可实现税收10亿元。
  2012年以来,仙人渡镇委、政府全力支持,服务园区建设,镇委书记杨红才、镇长付静忠挂帅成立了园区建设和迁村腾地两个指挥部、组建工作专班,配备了项目秘书;一个专班协调征地、矛盾调处,保证供电、供水、供气,确保园区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施工按日程表推进,确保园区企业开满机。一个专班驻村入户,逐步做村民的思想工作,进行迁村腾地,王楼村一组58户作为第一批迁村试点,专班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加班加点、逐户量面积、拍照,签订房屋征收补偿协议,仅用半个月时间58户房屋拆除基本结束,为园区腾出土地近百亩。目前,园区建设如火如荼,年底全面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 襄阳房产网腾讯微博:
&&& 湖北-襄阳房产网新浪微博:
&&& 我们将每日房价更新发布在微博上,您可以关注微博分享或者添加企业QQ:
&&& 更多襄阳房价信息、楼盘资讯,请关注网
>>>更多房产要闻请关注
&&&&以上网友评论只代表&房产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房地产网观点
楼盘点击排行榜
10635482次
团购排行榜
新闻搜索: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襄阳房地产网版权所有 Copyright(C) @2008 - 2014 网站运营:金天翔广告传媒
襄阳房产6号群 襄阳二手房买卖群: 装饰建材商交流群: 设计师交流群:6266744 电话:(传真:( QQ: Email:
地址:襄阳市追日路2号高新创业中心C101-C102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编号:鄂B2-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违者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
中国文明网频道合作: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与分析
&>>&&>>&&>>&
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评价与分析
发布时间:字号:[
  近年来,浙江经济飞速发展,综合实力和竞争力不断增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增长受资源与环境的制约日益加剧,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工业园区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浙江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此同时,传统发展模式下的工业园区及企业发展所导致的生态环境压力和资源短缺的问题也暴露无遗。为改变传统的、线性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浙江大力倡导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把园区生态化改造作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工作。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我省园区生态化改造和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究竟如何,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十分关心和关注。
  本文根据浙江省统计局开展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统计调查结果和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的开发区(园区)统计监测数据,通过建立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对我省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定量描述的基础上,对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情况作较为客观的分析和评价,以期为我省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指导。
  一、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体系
  对于园区循环经济评价问题,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比较多,我们认为园区作为循环经济发展的中观层面,虽与区域循环经济的宏观层面在评价方面有较大区别,但大体离不开循环经济基本原理和3R原则。从这一共同点出发,两者是一致的,鉴于此,我们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同国家环保部、国家统计局等有关部门2007年制定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结合浙江园区产业特点和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同时考虑可行性和资料的来源,制定了一套符合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实际的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体系。
  该指标体系由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组成,一级指标4个,分别为资源利用效率、循环利用水平、环境保护水平和管理水平,二级指标15个(见表1)。同时,我们根据层次分析法对各项指标确定了权重。
  表1&&&&&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
资源利用效率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
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
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
单位土地产出率
循环利用水平
固废综合利用率
工业重复用水率
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率
环境保护水平
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
污水处理率
COD排放强度
SO2排放强度
科技投入相当于GDP比重
人均GDP增长率
开展清洁生产企业比率
ISO14001认证率
  二、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监测评价方法,依据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统计调查资料,我们对全省110家省级及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从资源利用效率、循环利用水平、环境保护水平和管理水平四方面作评价和分析。
  (一)资源利用效率
  资源的高效利用是循环经济的本质特征所在,资源高效利用具体体现在节地、节水、节能、节电和资源综合利用。这里选择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和单位土地产出率4个指标。
  据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统计调查资料计算,2010年,全省110家园区中,有99家园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低于2009年浙江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1.123吨标准煤/万元),占90%;有61家园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比2009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1176.5千瓦时/万元)低,占55.5%;有95家园区的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09年全省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56立方米/万元)低,占86.4%。全省工业园区资源利用情况良好(如图1)。
  从全省110家开发区(工业园区)的排名情况来看(见表2),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的是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指数为99.7%,比所有被调查园区的平均指数84.5%高15.2个百分点;最低的是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指数为41.5%。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的资源利用效率、能耗、水耗和电耗均位居全省前三位,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用水量排名第一,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位居第二;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能耗和电耗都位居全省所有园区的第三;而浙江建德经济开发区和浙江金西经济开发区的四项指标排名都比较靠后。
  表2 &&&&&&&&&&全省园区资源利用效率指标排名情况
全省列前3位园区
全省列后3位园区
资源利用效率(%)
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99.7)
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41.5)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7.0)
浙江建德经济开发区(46.7)
浙江金东经济开发区(97.0)
浙江金西经济开发区(56.3)
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标煤/万元)
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0.019)
浙江建德经济开发区(4.68)
浙江普陀经济开发区(0.035)
浙江衢州经济开发区(2.83)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0.044)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2.10)
万元增加值电耗(万千瓦时/万元)
浙江金东经济开发区(0.014)
浙江龙游工业园区(0.34)
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0.015)
浙江绍兴滨海工业园区(0.31)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0.02)
浙江金西经济开发区(0.27)
万元增加值水耗(万吨/万元)
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0.0001)
浙江建德经济开发区(0.017)
浙江黄岩经济开发区(0.0002)
浙江金西经济开发区(0.011)
浙江天台工业园区(0.0002)
桐乡濮院毛衫城工业园区(0.011)
单位土地产出率(平方米/万元)
宁波保税区(0.46)
浙江景宁经济开发区(122.7)
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0.64)
浙江定海工业园区(71.7)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11)
浙江嘉兴出口加工区(47.4)
  (二)循环利用水平
  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循环利用对于自然资源、人类生存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循环利用包括资源的再次使用和废弃物的再循环。我们从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出发选择固废综合利用率、工业重复用水率、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率3项二级指标组成循环利用评价指标。
  由于园区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的资料不全,在此仅根据固废综合利用率和工业重复用水率两项指标的监测调查数据对循环利用水平指数进行测算。结果显示,全省110家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循环利用水平从园区集中度看可分为三个层次(如图2)。
循环利用水平指数(%)
企业数(家)
  第一层次,循环利用水平指数大于70%的园区有42家,占38%;第二层次,循环利用水平指数大于50%,小于70%的园区有38家,占35%;第三层次,循环利用水平指数小于50%的园区有30家,占27%,其中,循环利用水平指数小于30%的园区有10家,占9%。
  调查数据显示,浙江省110家被调查园区的平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7.5%,有54家园区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已经超过国家&十一五&规划的目标(69%),占49.1%;其中,浙江南浔经济开发区和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最高,基本达到了100%;全省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平均工业重复用水率为46.8%(如图3)。
表3全省园区循环利用水平指标排名情况
全省列前3位园区
全省列后3位园区
循环利用水平指数(%)
浙江长兴经济开发区(98.1)
浙江嘉兴出口加工区(20)
浙江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97.6)
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20.6)
海盐经济开发区(93.2)
桐乡濮院毛衫城工业园区(20.9)
固废综合利用率(%)
浙江南浔经济开发区(100)
10家园区固废综合利用率均为0
宁波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0)
海盐经济开发区(99.7)
工业重复用水率(%)
浙江长兴经济开发区(97.7)
浙江常山工业园区(0)
浙江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94.4)
浙江苍南工业园区(0)
浙江新昌工业园区(91.0)
浙江三门工业园区(0)
  根据全省园区循环利用水平的排名情况(如表3),对排名前三和后三的园区的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如表4),浙江嘉兴出口加工区、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和桐乡濮院毛衫城工业园区的循环利用水平较低,主要是由于园区规模小,企业较少,行业单一,不能形成循环利用规模和产业链所致。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和桐乡濮院毛衫城工业园区,其园内企业都以某一行业为主,上游企业所产生的废弃物不能有效地提供给下游企业作为原材料,没有形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循环利用水平较高的是浙江长兴经济开发区、浙江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海盐经济开发区。浙江长兴经济开发区和海盐经济开发区内的企业行业分布较广,能够形成一定的循环经济产业链。浙江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的企业虽然以石化行业为主,但入园企业的产业集群化明显,上下游企业间的产业链比较突出,如园区内的浙江中天氟硅材料有限公司有下游企业十多家,氟化工企业向深加工电子级氢氟酸延伸,因此循环利用水平较高。
  表4&&&&&&&&&&&&循环利用水平前三和后三园区的行业比较
3000万以上及规上重点行业企业(家)
园区内行业分布
固废综合利用率(%)
工业重复用水率(%)
浙江长兴经济开发区
纺织、造纸、医药、冶金、石化、火力发电及机械制造业
浙江衢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化学原料制造、专业化学用品制造
海盐经济开发区
纺织、造纸、冶金、石化及机械制造业
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
珍珠养殖及附属产品
浙江嘉兴出口加工区
建材、机械制造
桐乡濮院毛衫城工业园区
  (三)环境保护水平
  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废弃物的合理处置对保护生态环境至关重要。因此,对环境保护水平的评价我们选用了工业固体废物处置率、污水处理率、COD排放强度和SO2排放强度4项指标。
  COD排放量和SO2排放量是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所确定的约束性指标。2010年,浙江省COD排放强度和SO2排放强度的目标分别为5.05千克/万元和7.31千克/万元,实际分别减少到了4.79千克/万元和6.54千克/万元,超额完成目标。根据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统计监测调查数据显示,全省园区环境保护水平总体较好,在全省110家省级及以上园区中,106家园区的COD排放强度小于全省平均水平,占96.4%;其中,49家园区的COD排放强度小于1千克/万元;107家园区的SO2排放强度小于全省平均水平,占97.3%;但由于产业和产品结构等方面的原因,仍有少数园区的COD排放强度和SO2排放强度过高,最高的是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COD排放强度和SO2排放强度分别为22.4千克/万元和28.7千克/万元,远远超出目标要求。
  此外,关于管理水平的评价我们选用了科技投入相当于GDP比重、人均GDP增长率、开展清洁生产企业比率和ISO14001认证率4项指标。但是,由于资料的欠缺,本文仅在问题部分对科技投入相当于GDP比重指标作评价分析。
  三、园区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状况来看,我省园区循环经济发展总体状况良好,但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一是部分园区高消耗、低附加值的产业产品结构不利于循环经济发展。根据循环经济调查资料,我们对全省园区资源利用效率排名前三和后三的园区企业的行业结构进行分析后发现,园区内企业的行业结构对资源利用效率有直接影响。在资源利用效率居第一位的浙江诸暨珍珠产业园区,其园区内企业以能源消耗较低,且附加值高的珍珠养殖及附属产品为主;居第二位的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近五成的企业为能耗低、附加值高的仪器设备制造业企业,以及较多的高新技术企业。而排名靠后的浙江建德经济开发区和浙江金西经济开发区则以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建材、化工原料制造和冶金等行业企业为主,分别占66.7%和27.5%,从而导致园区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二是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制约循环经济深化发展。全省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省园区科技投入水平不高,全省所有园区科技投入相当于GDP比重(如图4)的平均值只有6.8%,其中园区科技投入相当于GDP比重在50%以上的园区只有1家,10%-50%的园区有17家,10%以下的园区有92家,其中56家园区的科技投入相当于GDP比重不到5%,还有3家园区的科技投入量为0。
  全省被调查的110家工业园区中,共有10家省级及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其科技投入相当于GDP的平均比重为9.2%,比全省所有被调查园区的平均值高2.4个百分点。但是从全省所有园区的科技投入情况来看,单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科技投入比重没有在全省园区中起到领军带头作用,而是部分特色产业集聚区充分利用科技创新来改进生产工艺和提高产能,为拉动全省园区的科技投入起到了先锋模范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中科技投入相当于GDP比重最高的是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19.4%,而特色产业园区浙江嘉兴出口加工区和浙江台州化学原料药产业园区的科技投入分别为47.0%和27.1%。
  三是循环利用水平仍有待提高。调查数据显示,浙江省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和工业重复用水率还有待提高。全省110家被调查园区的平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为57.5%,离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9%的目标还差11.5个百分点,且全省110家工业园区中,仍有10家园区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基本为零。全省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平均工业重复用水率为46.8%,离浙江省&十一五&规划中工业重复用水率达到70%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目前已经达到规划目标的园区只有31家,仅占28.2%。
  余热回收利用潜力有待开发。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中,4169家纺织、医药、石化、建材、火力发电、冶金和造纸等可能有余热余压产生的行业企业中,仅有132家企业具有余热余压回收设备,仅占3.2%;全省仅有11家企业利用余热进行发电,有余热发电能力的企业大部分为火力发电行业企业和石化建材类企业,利用余热发电的技术有待在其他行业应用上有所突破。
  四、开发区(工业园区)循环经济发展对策及建议
  在发展过程中,部分产业产品高消耗、附加值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严重阻碍了我省循环经济的深化发展。发展循环经济意义深远,亟待解决现存的问题来突破发展的瓶颈。
  1.必须提高园区产业层次。应结合园区的发展定位和产业规划,重点引进和发展低能耗、低物耗和高附加值的产业,进一步完善和延伸区域产业链。
  2.必须加强园区信息共享平台建设。要建立基础信息库,将园区内各企业的原料、产品、副产品甚至&三废&的供求信息进行公布,为园区内企业之间的产品交易构建平台,实现产品、副产品的综合循环利用。
  3.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优先贷款;鼓励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通过证券市场上市融资。同时,重点加强高耗能企业的管理,针对该类企业制定产品能耗限额,建立能耗指标,并联合有关部门不定期地实行督促检查。
  4.必须重视人才开发,强化技术创新。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技术创新体系,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技术进步工作,抓好并组织实施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方面的技术改造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开发工作。引进和培养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特别是在生态工业、清洁生产工艺研究、废物循环再生技术等方面具有特长的专业人才开发,以满足生态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循环经济产业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