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中国个人所得税税率率改变,一台设备购进成本为60万,会计按6年...

2009年张志凤《会计》练习题第二十二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_会计试题_学习交流_北京财科学校
免费咨询电话:
传真:010-
/pic//595.swf
首页 >> 学习交流 >> 会计试题
2009年张志凤《会计》练习题第二十二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
发布时间:
作者:财科学校
一、单项选择题
1.会计政策是指(& )。
A.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B.企业在会计确认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C.企业在会计计量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D.企业在会计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2.某上市公司发生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属于会计政策变更的是(& )。
A.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由6年延长至9年
B.期末对原按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的外币长期借款余额按期末市场汇率进行调整
C.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
D.对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
3.下列各项中,属于会计估计变更的有( )。A.企业根据客户的资信情况的恶化,提高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B.企业执行新准则,将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由后进先出法改为先进先出法C.收入确认由完成合同法改为完工百分比法D.为了提高报表利润,企业将厂房总的折旧年限由20年延长至30年
4.关于会计估计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B.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C.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既可以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D.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既不能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也不能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5.对本期发生的属于本期的会计差错,采取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
A.不作任何调整
B.调整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C.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D.直接计入当期净损益项目
6.下列有关会计差错的会计处理中,不符合现行会计准则规定的有(& )。
A.对于当期发生的重大会计差错,调整当期相关项目的金额
B.对于发现的以前年度影响损益的非重大差错,应当调整发现当期的期初留存收益
C.对于比较会计报表期间的重大差错,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应调整各该期间的净损益及其他相关项目
D.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会计报告批准报出日发现的报告年度的重大差错,作为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处理
7.采用追溯调整法计算出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应当(&&& )。A.重新编制以前年度会计报表B.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一并调整C.调整或反映为变更当期及未来各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数字D.只需要在报表附注中说明其累计影响
8.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B.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上期追溯计算的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C.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本期各期追溯计算的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D.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未分配利润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9.下列关于会计估计变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
B.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应于当期确认
C.如果会计估计的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有关估计变更的影响在当期及以后期间确认
D.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
10.在采用追溯调整法时,下列不应考虑的因素是(& )。
A.会计政策变更留存收益的变动
B.会计政策变更后的资产、负债的变化
C.会计政策变更导致损益变化而带来的所得税变动
D.会计政策变更导致损益变化而应补分的利润
11.A公司所得税税率25%,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2007年10月A公司以1 000万元购入B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短期投资,期末按成本法计价。A公司从日起,执行新准则,并按照新准则的规定,将上述短期投资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07年末该股票公允价值为800万元,该会计政策变更对A公司2008年的期初留存收益的影响为( )万元。A.-300   & B.-50   & C.-150   & D.-200
12.甲企业一台从日开始计提折旧的设备,其原值为15 5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为500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从2009年起,该企业将该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改为年限平均法,设备的预计使用年限由5年改为4年,设备的预计净残值由500元改为300元。该设备2009年的折旧额为( )元。A.3 100&&& &&&&B.3 000&&& &&&C.3 250&&& &&&&D.4 000
13.A公司于日购入并使用一台机床。该机床入账价值为84000元,估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4000元,按直线法计提折旧。2005年初由于新技术发展,将原估计使用年限改为5年,净残值改为2000元,所得税税率为33%,则该估计变更对2005年利润总额的影响金额是(& )元。
A.-10720&&&&&&& B.-16000&&&&&& C.10720&&&&&&&& D.16000
14.甲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实现净利润500万元。该公司2008年发生和发现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会影响其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是(&&& )。A.发现2007年少计财务费用300万元B.为2007年售出的设备提供售后服务发生支出50万元& C.发现2007年少提折旧费用0.10万元D.因客户资信状况明显改善将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由20%改为5%
15.甲公司发出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日将发出存货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2002年初存货账面余额等于账面价值为56000元,40公斤,2002年4月、9月分别购入材料500公斤、300公斤,每公斤成本分别为800元、1000元,9月10日领用400公斤,用未来适用法处理该项会计政策的变更,则2002年度末该存货的账面余额为(& )元。
A.396000&&&&&&& B.436000&&&&&& C.356000&&&&&&& D.306000
16. 甲公司发出存货按先进先出法计价,期末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日将发出存货由先进先出法改为加权平均法。2002年初存货账面余额等于账面价值为56000元,40公斤,2002年4月、9月分别购入材料500公斤、300公斤,每公斤成本分别为800元、1000元,9月10日领用400公斤,假设该存货没有继续增减,若期末该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为400000元,用未来适用法处理该项会计政策的变更,由于发出存货计价方法的改变对期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的影响金额是(& )元。
A.94000&&&&&&&& B.36000&&&&&&& C.12000&&&&&&&& D.4000
17.甲公司所得税税率25%,采用债务法核算,盈余公积计提比例10%,2007年12月以500万元购入乙上市公司的股票作为短期股票投资,期末市价600万元,日首次执行新准则,将其重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该企业2008年会计政策变更时的累积影响数是(&&& )。A、增加留存收益100万元&&&&&&& B、减少留存收益100万元C、对留存收益没有影响&&&& &&&&&D、增加留存收益75万元
18.A企业在2005年1月1日投资B企业500万元,占B企业5000万元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10%,采用成本法核算,2007年1月1日增资后占B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25%,对B的投资改为权益法核算,B企业资产公允价值等于账面价值,2005年和2006年分别获得净利润800万元,2006年分配现金股利600万元,B企业没有其他所有者权益变动,假设A与B的所得税率相同,则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 )万元
A.160&&&&&&&&& B.80&&& &&&&&&&&C.100&&&&&&& D.0
19.甲公司2005年12月发现2003年12月收到的乙公司支付的2004年、2005年两年度无形资产使用费30万元(每年15万元),登记为“预收账款”后未作其他处理,假如该项业务无其他成本,营业税税率5%,所得税税率25%,则上述前期重大差错更正影响2005年期初留存收益的金额是(& )。
A.49500&&&&&&& B.106875&&&&&&& C.285000&&&&&&& D.190950
20.某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购进并投入使用一台设备,原价为50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该公司按8年的期限计提折旧,而税法规定按10年计提折旧,折旧方法均选用平均年限法。2008年末,公司首次对该设备计提了50000元的减值准备,并预计该设备尚可使用年限为5年,预计净残值25000元,2009年起仍选用平均年限法计提折旧。则该设备2009年度账面计提的折旧额与按税法规定计提的折旧额之间的差额为(& )元。
A.1875&&&&&&&&& B.2500&&&&&&&& C.11875&&&&&&&& D.12500
21.甲公司2001年12月投入使用的生产设备账面原值为50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公司董事会确定折旧方法为双倍余额递减法,会计核算为与税收一致采用了平均年限法,2004年发现了这一前期重大差错并更正,2004年甲公司应计提的折旧金额是(& )万元。
A.800&&&&&&&&&& B.1000&&&&&&&& C.640&&&&&&&&&& D.500
22. 甲公司2001年12月投入使用的生产设备账面原值为50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公司董事会确定折旧方法为双倍余额递减法,会计核算为与税收一致采用了平均年限法,甲公司采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会计,所得税税率为33%,2004年发现的这一重大差错并更正时应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的金额是(& )万元。
A.800&&&&&&&&&& B.640&&&&&&&&& C.600&&&&&&&&&& D.500
23.某企业对下列各项业务进行的会计处理中,一般需要进行追溯调整的是( )。A.有证据表明原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已能够合理估计B.企业将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方法由成本模式变更为公允价值模式C.原暂估入账的固定资产的已办理完竣工决算D.提前报废固定资产
24.A公司2001年1月1日起计提折旧的一台设备,原值65000元,估计使用8年,净残值5000元,按直线法折旧。到2005年初,用于新技术发展,对估计的使用期限定为6年,净残值3000元,则2005年计提的折旧为(& )。
A.16000元&&&&& B.11000元&&&&& C.8000元&&&&&& D.15000元
25. A公司2001年1月1日起计提折旧的一台设备,原值65000元,估计使用8年,净残值5000元,按直线法折旧。到2005年初,用于新技术发展,对估计的使用期限定为6年,净残值3000元,该企业所得税税率25%,上述会计估计变更使得2005年度净利润的变化数为(& )。
A.5360元&&&&&& B.5025元&&&&&& C.10500元&&&&& D.6375元
二、多项选择题
1.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企业根据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等要求变更会计政策的,应当按照国家相关会计规定执行
B.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应当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当一并调整,但确定该项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C.在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D.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只能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E.会计政策变更一定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2.下列会计处理中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的有(& )。
A.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
B.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发生变更
C.固定资产预计使用年限发生变更
D.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
E.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能够合理确定
3.关于会计估计变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金额进行调整
B.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
C.会计估计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D.会计估计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
E.会计估计变更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期初予以确认
4.关于前期差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但确定前期差错累积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除外
B.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所有的前期差错
C.追溯重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
D.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从可追溯重述的最早期间开始调整留存收益的期初余额,财务报表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也应当一并调整,也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E.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不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
5.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追溯调整法,是指对某项交易或事项变更会计政策,视同该项交易或事项初次发生时即采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并以此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调整的方法
B.未来适用法,是指将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应用于变更日及以后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或者在会计估计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确认会计估计变更影响数的方法
C.对于追溯调整法,新的会计政策不会影响变更当期的损益
D.未来适用法一定不会影响变更当期期初的留存收益
E.追溯调整法,应对前期已对外报出的财务进行调整
6.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体系时,以下需要进行追溯调整的事项有(& )。
A.对于有确凿证据表明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从成本计量改为公允价值计量
B.满足确认条件的弃置费用计入资产成本并确认相应的负债
C.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职工补偿产生的负债
D.满足预计负债确认条件的重组义务
E.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不同产生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
7.以下正确的会计差错处理方法有(& )。
A.本期发现本期的会计差错,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B.本期发现以前年度重大会计差错,调整留存收益和会计报表其他有关项目的期初数
C.本期发现以前年度非重大会计差错,调整发现当期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期初数
D.本期发现以前年度重大会计差错,调整本期相关项目
E.本期发现以前年度非重大会计差错,调整本期与以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
8.下列需要作出会计追溯的事项有(& )。
A.因投资比例改变而具有重大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
B.上年应采用权益法而未采用的长期股权投资,本期改为权益法核算
C.坏账准备由余额百分比法计提改为账龄分析法核算
D.所得税会计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E.发现前期重要的无形资产未按照确定方法摊销
9.以下需要进行追溯调整的事项有(& )。
A.从成本市价孰低法转换为公允价值计价的交易性股票投资
B.从成本市价孰低法转换为公允价值计价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C.长期债券投资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且自首次执行日起改按实际利率法核算
D.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E.变更无形资产摊销年限
10.某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发生或发现的下列交易或事项中(均具有重大影响),会影响其2008年年初未分配利润的有(&&& )。A、发现2007年将应计入在建工程的利息费用20万元计入财务费用B、日将某项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由20年改为10年C、发现应在2007年确认为资本公积的20万元计入了2007年的营业外收入D、日起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由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改为账龄分析法E、日起将所得税核算方法由应付税款法改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11.甲股份有限公司从2007年起按销售额的1%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该公司2008年度前3个季度改按销售额的10%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并分别在2008年度第1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和第3季度报告中作了披露。该公司在编制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时,董事会决定将第1季度至第3季度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全额冲回,并重新按2008年度销售额的1%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假定以上事项均具有重要影响,且每年按销售额1%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与实际发生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大致相符,则甲股份有限公司在2008年年度财务报告中对上述事项的会计处理不正确的有( )。A.作为会计政策变更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B.作为会计估计变更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C.作为重要会计差错更正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D.不作为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或重要会计差错更正予以调整,不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E.作为非重要会计差错更正进行处理
12.下列事项中,应作出会计差错更正的有(& )。
A.固定资产盘盈
B.将计划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计入交易性金融资产
C.已经达到可使用状态的借款费用继续资本化
D.将工程人员的工资计入在建工程价值
E.期末应计和递延项目未作调整
13.A公司日发现,一台价值9 000元,应计入固定资产并于日开通计提折旧的管理用设备,在2002年末计入了当期费用。该公司对固定资产均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该固定资产估计使用寿命为5年,无净残值。A公司日的比较财务报表列报前期最早期初为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该项前期差错对企业2008年度报表的期初留存收益没有影响B.该项前期差错对企业2008年度当期损益没有影响C.企业不需要对该项前期差错做任何差错变更的会计分录D.由于该项前期差错金额较小,企业不应该追溯调整,只需调整当期损益E.该项会计差错会影响A公司日的比较财务报表有关项目金额
14.根据《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的规定,企业发生会计估计变更时,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内容有(& )。
A.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
B.会计估计变更的原因
C.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和未来期间的影响数
D.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披露这一事实和原因
E.会计估计变更累积影响数
15.前期差错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应披露的内容有(& )。
A.前期差错的性质
B.各个列报前期财务报表中受影响的项目名称和更正金额
C.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说明该事实和原因
D.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说明对前期差错开始进行更正的时点
E.无法进行追溯重述的,说明具体更正情况
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1.甲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度实现净利润1000000元,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该公司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核算。有关事项如下:
(1)考虑到技术进步因素,自日起将一套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年限改为5年。该套设备系日购入并投入使用,原价为810000元,预计使用年限为8年,预计净残值为10000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按税法规定,该套设备的使用年限为8年,并按直线法计提折旧。
(2)2008年底发现如下差错:
①2008年2月份购入一批管理用低值易耗品,价款6000元,误记为固定资产,至年底已提折旧600元计入管理费用。甲公司对低值易耗品采用领用时一次摊销的方法,至年底该批低值易耗品已被管理部门领用50%。
②日购入的一项专利权,价款15000元,会计和税法规定的摊销期均为15年,但2008年未予摊销。
③日销售的一批产品,符合销售收入确认条件,已经确认收入300000元,但销售成本250000元尚未结转,在计算2007年度应纳税所得额时也未扣除该项销售成本。假定此项销售成本可计入2008年应纳税所得额。
(1)计算2008年该套办公自动化设备应计提的折旧额,以及上述会计估计变更对2008年度所得税费用和净利润的影响额,并列出计算过程。
(2)编制上述会计差错更正相关的会计分录(不考虑期末结转损益类科目的影响。涉及应交税金的,应写出明细科目)。
2.甲股份公司所得税税率33%,按照税后利润10%计提法定公积金,所得税采用债务法,日甲公司首次执行新会计准则,将以下投资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交易性投资,按照准则要求,甲公司应当进行追溯处理。
(1)将累积影响数表填写完整并作出追溯处理;
(2)写出2007年末公允价值计价的会计处理。
资料:甲公司股票投资各年末余额及市价表(单位:元)
股票投资改为公允价值计价后的累积影响数&&&&&&&&&&& (单位:元)
成本市价孰低
公允价值计价
原方法损益
新方法损益
所得税影响
累积影响数
3.甲股份有限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该公司按净利润的10%计提法定盈余公积,根据日董事会决定,2006年会计核算做了以下变更:
(1)由于先进的技术被采用,从日将A生产线的使用年限由10年缩短至7年,生产线原值800万元,预计净残值为零,已经使用3年,仍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假设上述设备原折旧方案与税法一致;
(2)预计产品面临转型,从日将B生产线加速折旧并将使用年限缩短为6年,B生产线原值1100万元,预计净残值100万元,预计使用10年,已经使用2年,在剩余年限改用双倍余额递减法,假设上述设备原折旧方案与税法一致;
(3)从日将产品保修费用的计提比例由年销售收入的2.5%改为年销售收入的4%,提高的原因是公司产品质量出现波动,原计提的产品保修费用与实际发生出现较大差异,假设甲公司规定期末预计保修费用的余额不得出现负值,2005年末预计保修费用的余额为0,甲公司2006年度实现的销售收入为10000万元;实际发生保修费用300万元。按税法规定,公司实际发生的保修费用可从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4)所得税核算由应付税款法改为债务法,2005年末存货减值准备余额200万元,坏账准备余额120万元;
假设甲公司期末无在产品和产成品,要求:
(1)说明事项性质及处理变更的方法;
(2)计算上述变更对2006年期初未分配利润和2006年当期净损益的影响金额;
(3)如果甲公司2006年会计利润为6000万元,作出关于2006年期初追溯和当期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四、综合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本题下称“甲公司”)为上市公司,主要从事大型设备及配套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甲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除特别注明外,销售价格均为不含增值税价格。甲公司聘请丁会计师事务所对其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甲公司财务报告在报告年度次年的3月31日对外公布。
(1)甲公司20×7年12月与销售商品和提供劳务相关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①12月1日,甲公司采用分期收款方式向Y公司销售A产品一台,销售价格为5000万元,合同约定发出A产品当日收取价款2100万元(该价款包括分期收款销售应收的全部增值税),余款分3次于每年12月1日等额收取,第一次收款时间为20×8年12月1日。甲公司A产品的成本为4000万元。产品已于同日发出,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收取的2100万元价款已存入银行。该产品在现销方式下的公允价值为4591.25万元。
甲公司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未实现融资收益。年实际利率为6%。
②12月1日,甲公司与M公司签订合同,向M公司销售B产品一台,销售价格为2000万元。同时双方又约定,甲公司应于20×8年4月1日以2100万元将所售B产品购回。甲公司B产品的成本为1550万元。同日,甲公司发出B产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收到M公司支付的款项。
甲公司采用直线法计提与该交易相关的利息费用。
③12月5日,甲公司向X公司销售一批E产品,销售价格为1000万元,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为及早收回货款,双方合同约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计算现金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甲公司E产品的成本为750万元。
12月18日,甲公司收到X公司支付的货款。
④12月10日,甲公司与W公司签订产品销售合同。合同规定:甲公司向W公司销售C产品一台,并负责安装调试,合同约定总价(包括安装调试)为800万元(含增值税);安装调试工作为销售合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方约定W公司在安装调试完毕并验收合格后支付合同价款。甲公司C产品的成本为600万元。
12月25日,甲公司将C产品运抵W公司(甲公司20×8年1月1日开始安装调试工作;20×8年1月25日C产品安装调试完毕并经W公司验收合格。甲公司20×8年1月25日收到C公司支付的全部合同价款)。
⑤12月20日,甲公司与S公司签订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接受S公司委托为其提供大型设备安装调试服务,合同价格为80万元。
至12月31日止,甲公司为该安装调试合同共发生劳务成本10万元(均为职工薪酬)。由于系初次接受委托为其他单位提供设备安装调试服务,甲公司无法可靠确定劳务的完工程度,但估计已经发生的劳务成本能够收回。
⑥12月28日,甲公司与K公司签订合同。合同约定:甲公司向K公司销售D产品一台,销售价格为500万元;甲公司承诺K公司在两个月内对D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满意,可以无条件退货。
12月31日,甲公司发出D产品,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并收到K公司支付的货款。由于D产品系刚试制成功的新产品,甲公司无法合理估计其退货的可能性。甲公司D产品的成本为350万元。
(2)12月5日至20日,丁会计师事务所对甲公司20×7年1至11月的财务报表进行预审。12月25日,丁会计师事务所要求甲公司对其发现的下列问题进行更正:
①经董事会批准,自20×7年1月1日起,甲公司将信息系统设备的折旧年限由10年变更为5年。该信息系统设备用于行政管理,于20×5年12月投入使用,原价为6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预计净残值为零,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至20×6年12月31日未计提减值准备。
甲公司1至11月份对该信息系统设备仍按10年计提折旧,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管理费用55
&&贷:累计折旧55
②20×7年2月1日,甲公司以1800万元的价格购入一项管理用无形资产,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该无形资产的法律保护期限为15年,甲公司预计其在未来10年内会给公司带来经济利益。甲公司计划在使用5年后出售该无形资产,G公司承诺5年后按1260万元的价格购买该无形资产。
甲公司对该无形资产购入以及该无形资产2至11月累计摊销,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无形资产1800
&&贷:银行存款1800
借:管理费用150
&&贷:累计摊销150
③20×7年6月25日,甲公司采用以旧换新方式销售F产品一批,该批产品的销售价格为500万元,成本为350万元。旧F产品的收购价格为100万元。新产品已交付,旧产品作为原材料已入库(假定不考虑收回旧产品相关的税费)。甲公司已将差价款485万元存入银行。
甲公司为此进行了会计处理,其会计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485
&&贷:主营业务收入4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借:主营业务成本350
&&贷:库存商品350
借:原材料100
&&贷:营业外收入100
④20×7年11月1日,甲公司决定自20×8年1月1日起终止与L公司签订的厂房租赁合同。该厂房租赁合同于20×4年12月31日签订。合同规定:甲公司从L公司租用一栋厂房,租赁期限为4年,自20×5年1月1日起至20×8年12月31日止;每年租金为120万元,租金按季在季度开始日支付;在租赁期间甲公司不能将厂房转租给其他单位使用;甲公司如需提前解除合同,应支付50万元违约金。
甲公司对解除该租赁合同的事项未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3)其他资料如下:
①甲公司上述交易涉及结转成本的,按每笔交易结转成本。
②本题中不考虑除增值税外的其他相关税费。
③涉及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均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处理。
(1)根据资料(1),编制甲公司20×7年12月份相关会计分录。
(2)根据资料(2),在12月31日结账前对注册会计师发现的会计差错进行更正。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解析】会计政策,是指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解析】固定资产改变预计使用年限属于会计估计变更;期末对原按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的外币长期借款余额按期末市场汇率进行调整不属于会计变更。对不重要的交易或事项采用新的会计政策不属于会计政策变更。
3.【答案】A
【解析】B、C项属于会计政策变更;D项属于滥用会计估计变更,应作为会计差错处理。
【解析】企业对会计估计变更应当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解析】企业对于发现属于当期的会计差错,应当调整当期相关项目。
【解析】对于发现的以前年度影响损益的非重大差错,应当调整发现当期的相关项目。
7.【答案】B
【解析】会计政策变更能够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情况下,企业应该采用追溯调整法,将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调整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其他相关项目的期初余额和列报前期披露的其他比较数据也应一并调整。
【解析】关于会计政策变更累积影响数,是指按照变更后的会计政策对以前各期追溯计算的列报前期最早期初留存收益应有金额与现有金额之间的差额。
【解析】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
【解析】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数,是对变更会计政策所导致的对净损益的累积影响,以及由此导致的对利润分配及未分配利润的累积影响金额,不包括分配的利润或股利。
11.【答案】C
【解析】该项会计政策变更对2008年的期初留存收益的影响=(800-1 000)×(1-25%)=-150(万元)。
12.【答案】&A
【解析】&该事项属于会计估计变更;至日该设备的账面价值为6 500元[15 500-(15 500-500)×5÷15-(15 500-500)×4÷15],该设备2009年应计提的折旧额为3 100元[(6 500-300)÷2]。相关知识点教材P481。
【解析】已计提的折旧额=()÷8×3=30000(元),变更当年按照原估计计算的折旧额=()÷8=10000(元),变更后计算的折旧额=(-2000)÷(5-3)=26000(元),故影响金额==-16000(元)。
14.【答案】A
【解析】选项“A”属于本期发现前期的重大会计差错,应调整发现当期会计报表的年初数和上年数;“选项B” 属于2008年发生的业务,应直接调整发现当期相关项目;“选项C” 属于本期发现前期非重大会计差错;“选项D”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应按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不应调整会计报表年初数和上年数。
【解析】平均单位成本=(×800+300×1000)/(40+500+300)=900,存货的账面余额=×400=396000(元)
【解析】先进先出法期末存货=00-360×800=412000(元),计提准备12000元,加权平均法计提准备0元。
17.【答案】D
【解析】变更时的会计处理是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600  贷:短期投资    500    递延所得税负债   25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67.5    盈余公积       7.5
【解析】A企业与B企业的所得税率相同无所得税影响,成本法转换权益法以成本法的500万元投资作为权益法的初始成本,然后按照权益法确认计入“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和计入“留存收益”的金额=(800+800-600)×10%=100(万元)
【解析】%×75%=106875元.
【解析】该设备2009年初账面价值=000×(1-5%)÷8×3-(元),2009年度账面计提的折旧额=(00)÷5=49375(元);按税法规定计提的折旧额=500000×(1-5%)÷10=47500(元)。二者之间的差额==1875(元)。
【解析】2002年折旧应计提的金额=5000×20%=1000(万元),2003年折旧应计提的金额=()×20%=800(万元)
2004年折旧应计提的金额=(0)×20%=640(万元)
【解析】根据上题解析,年应提折旧=00(万元)
原提折旧=5000×10%×2=1000,调整期初留存收益=()×75%=600(万元)
23.【答案】B
【解析】B选项属于会计政策变更,应该进行追溯调整,调整期初留存收益。
【解析】[65000-()/8×4-3000]/(6-4)=16000元.
【解析】[16000-()/8]×75%=6375元.
二、多项选择题
【答案】ABC
【解析】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列报前期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应当从可追溯调整的最早期间期初开始应用变更后的会计政策。
【答案】ABCD
【解析】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发生变更、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预计使用年限和净残值的变更均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企业难以对某项变更区分为会计政策变更或会计估计变更的,应当将其作为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当期期初确定会计政策变更对以前各期累积影响数能够合理确定,应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答案】ABC
【解析】会计估计变更仅影响变更当期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予以确认;既影响变更当期又影响未来期间的,其影响数应当在变更当期和未来期间予以确认。
4.【答案】ACD
【解析】确定前期差错影响数不切实可行的,可以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
【答案】ABD
【解析】未来适用法只影响变更当期及以后,不会影响当期期初留存收益;企业不能调整已经报出的财务报表
【答案】ABCDE
【答案】ABE
【答案】ABDE
【解析】BE为前期重要差错要求追溯,AD为政策变更要做追溯。
【答案】AB
【解析】AB计量基础改变需要调整期初留存收益作出追溯。
10.【答案】ACE
11.【答案】ABDE
【解析】企业可能由于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等原因而发生会计估计变更,会计估计变更应采用未来适用法,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但是,上述中没有迹象表明第1季度至第3季度赖以进行估计的基础发生了变化或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而企业却按销售额的10%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且在编制20×8年年度财务报告时,又将第1季度至第3季度预提的产品质量保证费用金额冲回,重新按20×8年度销售额的1%预提产品质量保证费用,有调节损益的迹象,应视为重要会计差错更正予以调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
【答案】ABCE
【解析】A为新准则新定义的差错,本期盘盈说明前期核算差错。
13.【答案】ABCE
【答案】ABCD
【解析】应披露(1)会计估计变更的内容和原因;(2)会计估计变更对当期和未来期间的影响数;(3)会计估计变更的影响数不能确定的,披露这一事实和原因。因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进行会计处理,所以不存在会计估计变更累积影响数。
【答案】ABCDE
三、计算及会计处理题
(1)原年折旧额=(00)÷8=100000(元)
已提折旧==200000(元)
2008年应计提折旧=(00-200000)÷(5-2)=200000(元)
对2008年度所得税费用影响额=(000)×25%=25000(元)
对2008年度净利润的影响额=000-(元)
(2)会计差错更正的会计分录
①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6000
& &贷:固定资产&&&&&&&&&&&&& 6000
借:累计折旧&&&&&&&&&&&&&&&&& 600
&&贷:管理费用&&&&&&&&&&&&&&& 600
借:管理费用&&&&&&&&&&&&&&&& 3000
&&贷: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 3000
②借:管理费用&&&&&&&&&&&&&& 1000
&&&&贷:累计摊销&&&&&&&&&&& 1000
③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50000
&& &贷:库存商品&&&&&&&&& 250000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25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625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875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87500
借:盈余公积&&&&&&&&&&&&&&& 187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8750
股票投资改为公允价值计价后的累积影响数(单位:元)
成本市价孰低
公允价值计价
原方法损益
新方法损益
所得税影响
累积影响数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允价值变动 10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C公允价值变动& 7000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5610
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139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139
&&贷:盈余公积&&&&&&&&&&&&&& 1139
按照公允价值计价
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14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A公允价值变动&&&&& 1000(-)
交易性金融资产―B公允价值变动&&&&& -10000)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C公允价值变动&&& 17000(-)
(1)说明事项性质及处理变更的方法
事项(1)至(3)为会计估计变更,采用未来适用法处理,(4)为会计政策变更,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
(2)计算上述变更对2006年期初未分配利润和2006年当期净损益的影响
事项1:按照原年限2006年折旧=800/10=80(万元),按照新年限2006年折旧=800/10×7/(7-3)=140(万元),可抵扣差异=140-80=60(万元);
事项2:按照原方法2006年折旧=()/10=100(万元),按照新方法2006年折旧=()/(6-2)×200%=450(万元),可抵扣差异=350万元;
事项3:实际发生保修费用300万元,按照新比例2006年计提保修=10000×4%=400(万元),可抵扣差异=100(万元);
追溯原递延所得税资产=(200+120)×33%=105.6(万元),
②2006年因为折旧变更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60+350)×33%=135.3(万元);
③2006年保修费用产生递延所得税资产=(10000×4%-300)×33%=100×33%=33(万元);
对2006年期初未分配利润的影响只有所得税政策变更的追溯=105.6万元
对2006年当期净损益的影响=(60+350+100)×67%=341.7(万元)
(3)会计处理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105.6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5.6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0.56
&&贷:盈余公积&&&&&&&&&&&&&& 10.56
借:所得税&&&&&&&&&&& ×33%)
递延所得税资产&&&& 168.3[(60+350+100)×33%]
&&贷:应交所得税&&&&& 2148.3
四、综合题
借:银行存款&&&&&&&& 2100
长期应收款&&&&&& ×1.17-2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591.25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850
未实现融资收益&&&&&&&&&&&&&&&&&& 408.75
借:主营业务成本& 4000
&&贷:库存商品&&& 4000
未实现融资收益摊销=()×6%×1/12=16.71(万元)。
借:未实现融资收益& 16.71
&&贷:财务费用&&&&& 16.71
借:发出商品&&&& 1550
&&贷:库存商品&& 1550
借:银行存款&&&&&&&&&&&&&&&&&&&&&&&& 2340
&&贷:其他应付款&&&&&&&&&&&&&&&&&&&& 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40
借:财务费用&&&&&&& 25[()÷4×1]
&&贷:其他应付款&&& 25
借:应收账款&&&&&&&&&&&&&&&&&&&&&&&&& 117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70
借:主营业务成本&&&& 750
&&贷:库存商品&&&&&& 750
借:银行存款&&&&&&& 1160
财务费用&&&&&&&&& 10
&&贷:应收账款&&&&& 1170
借:发出商品&&&&&&&& 600
&&贷:库存商品&&&&&& 600
借:劳务成本&&&&&&&&& 10
&&贷:应付职工薪酬&&& 10
借:应收账款&&&&&&&&& 1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0
&&贷:劳务成本&&&&&&& 10
借:发出商品&&&&&&&&& 350
&&贷:库存商品&&&&&&& 350
借:银行存款&&&&&&&&&&&&&&&&&&&&&&&& 585
&&贷:预收账款&&&&&&&&&&&&&&&&&&&&&& 5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
①月份应计提折旧=(600-600÷10)÷(5-1)×11/12=123.75(万元),应补提折旧=123.75-55=68.75(万元)。
借:管理费用&&&&&&&&& 68.75
&&贷:累计折旧&&&&&&& 68.75
②月累计摊销金额=()÷5×10/12=90(万元)。
借:累计摊销&&&&& 60
&&贷:管理费用&&& 60
借:营业外收入&&&&&&& 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
借:营业外支出&&&&&&&& 50
&&贷:预计负债&&&&&& &&&50
版权所有 北京财科学校 &#169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咨询时间:全天24小时服务(节假日不休息) 邮箱: 投诉电话:010-
咨询电话: /
传真: 010-
地址:北京市大兴区西红门福伟路二条14号 邮政编码:100162
ICP备案序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个人所得税税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