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来看看,这些银联商务有限公司的网站,到底哪家是真的啊?这些银...

银联的辩解成立吗?
银联的行为涉嫌垄断吗?它是否兼具“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身份
连日来,支付宝暗示质疑中国银联提出在日之前,所有线上线下支付业务全部接入银联网络是一种“收编”行为,涉嫌垄断。银联则认为第三方支付机构暗恋银行,是个地地道道的“三儿”。而作为证人的第三方支付机构,迫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要么不敢出庭作证。要么打落牙齿和血吞,表示支持银联的举动。眼看着一场商业大战即将演变成苦情大戏,笔者就案件中的一些焦点问题展开分析:1、银联到底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成立中国银联?银行给用户发的银行卡要拿出去用,就需要POS机。银行间的数据如果不相互连接的话,每个银行的卡就只能在自家POS机上刷,这将造成一个商户的柜台上要布很多种POS机,导致资源极大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全世界通行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银行和银行间互相连接的网状模式,也叫无中心模式,比如澳洲国家,这种模式适用于银行数量比较少的国家和地区。另一种就是建立卡组织作为转接中心,实现互联互通的星状模式,这种模式适用于银行数量较多的国家,比如美国。美国共有8000多家银行,如果搞银行间两两互联的话,会显得非常乱。应该说网状模式和星状模式各有优劣,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国家。中国作为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大国,金融机构数量众多,选取星状模式更适合国情。而且因为POS机的布设成本较高,如果选取网状模式的话,一旦大银行不愿意跟小银行互联,小银行发的卡就很难有生存空间。因此,尽管此前国内曾在重庆等地进行过网状模式的尝试,但最后被国家用新政命令叫停,全国统一采用星状模式,于日成立中国银联来作为清算转接中心。我们和美国的区别在于,美国市场上有VISA、万事达、运通等多家卡组织,而国内只有中国银联一家。有了银联后,即使你拿着招商银行的卡,吃完饭后,也不用再问饭店的POS机是不是招行的了,哪怕他是工行的POS机,你也可以直接刷。在这个过程中,又产生了发卡行、收单行、清算组织等概念。其中招商银行是发卡行,工商银行是收单行,清算组织是中国银联。按现在国内的经营模式,每笔刷卡的费率在发卡行、收单行、银联之间按照7:2:1分成的。2、银联一而再再而三的举动到底是“收编”还是“规范”呢?当然,银联打死也不会承认自己的行为是“收编”,它的口径是规范。它在给媒体的答复中指出:风险防范是非金规范工作的重要出发点之一。理由如下:部分非金机构在开展银联卡业务过程中,在直接与商业银行建立连接的同时存在变造交易类型、套用MCC等违规情况,导致商业银行无法准确识别交易场景和客户真实交易行为,难以有效实施风险管控,容易掩盖伪卡欺诈、网络欺诈、洗钱套现等风险隐患。此外,部分非金机构在业务开展过程中通过截磁截密、私自留存持卡人敏感信息,也让持卡人的账户信息安全受到威胁。别急,待我先把这段话用“群众”语言翻译过来。原来银联把刷卡手续费分成五大类,不同类型的商户有不同的MCC(商户类别代码),刷卡费率不同,公益类的如医院、学校、慈善、民生类的如加油、水电煤气缴费等刷卡手续费较低,而餐饮、娱乐、百货等刷卡收费较高。(你在百度搜餐饮协会和银联,就可以看到各种要求银联降低费率的新闻)正因为如此,一些线下收单机构在餐饮店里布了POS机,上报的却是加油站一类的MCC,以此来降低刷卡费率。必须承认的是,这些行为确实违规了,但这并不能成为银联要求线上线下支付业务全部接入银联的理由,为什么呢?首先,变造交易类型、套用MCC等违规情况只跟线下收单业务有关,和网络支付无关。要规范,规范线下收单业务就行了,为什么要把不相干的网络支付也装进去?其次,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是为了规范的话,整顿打击违规行为就行了,为什么还在董事会议案中要求所有成员银行跟它一起统一定价,提升刷卡费率搞价格联盟呢?这……跟规范关系不大吧?网上支付跟银行之间的直连合作是历史形成的,也可以说是银联自己一手造成的。有媒体报道,当年支付宝刚成立的时候就想过找银联合作,马云亲自带队去拜访银联希望能够通过银联一下子连接所有银行,打开电商的资金通道。但银联嫌人家市场小,不愿意。后来第三方支付一家家和银行谈判,市场做大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之间直接互联。银联作为转接中心,坐收手续费的盈利模式受到挑战也是自己造成。目前的情形是,线下收单机构已经可以和银行之间进行直连。而在网上支付这一块,由于用户在付款之前,是先选择利用自己的哪张银行卡进行支付的,因此不需要转接的功能,直接连入相关银行网络就行了。银联要求日之前线上线下支付全部接入中国银联,这样它就继续可以坐在那儿收钱,而所有的第三方支付公司到那时,就都成了银联的业务员、打工仔。这盘棋下得不可谓不大,是“规范”还是“收编”也就一目了然了。3、银联的行为涉嫌垄断吗?它是否兼具“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身份对于这个质疑,中国银联给媒体的答复是:中国银联创立以来,联合银行卡产业各方,履行了联网通用的历史使命。当前,无论是银行卡产业政策环境、市场格局、支付技术和客户需求都在发生变化,中国银联正积极向综合支付服务提供商转变,从而更好地服务客户。中国银联将继续深化市场化转型,与产业各方在同样的政策监管环境下取得发展。这个答复再次坚定了我的一个看法:银联最近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没搞好,讲的话群众看不懂,而且避实就虚,一点也不回应人民关切。群众对中国银联有此质疑,是有一定道理的:首先,目前国内只有银联一家卡组织,银行想跟VISA等合作发卡,银联现在已经逐渐不批;很多商业银行希望与第三方支付发行联名卡,但商业银行向银联提交联名卡卡Bin报备的时候,银联也不批……其次,银联自己本身也是支付市场的参与者,旗下的银联商务在线下收单业务方面在国内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旗下的银联在线在网络支付领域,市场份额也仅次于支付宝和财付通。再次,要求成员银行和它一道统一定价,提升刷卡费率。很多人不明白,银联收编第三方支付的举动尽管多次被曝光,多次遭到舆论批评,银联却敢于屡败屡战要求银行跟他干,为什么?就因为银联在线下收单受理终端的市场占有率超过40%,你银行敢不听我的,我的POS机上就不让刷你银行的卡!我还可以更狠,不让你的卡接入国内唯一的清算转接网络!憋死你。这还不够说明问题吗?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分享到朋友圈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炫耀你的微信影响力!~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要评论?请先
没有帐号?点击
独立监督的前提是分权制衡的制度环境,中国的帮派制度造就了运动员和裁判员麝鼠一窝的事实,支付宝只能适应它,主动争论是非意义不大,被动应对也要注意不直接出手,有那么多协会、联盟、中心可以引为舆论先锋,银联每挑战一次即是出丑一次,看它有几层底裤可剥,将银联声音淹没在舆论先锋的海洋中,即可不战而曲之,善之善者也,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IT小记一枚 微博:@绿竹巷0317
笔者的解释非常清楚了,再补充几点:1.支付宝和银联的这场PK,虽然因为支付宝的微博,把大家的专注力都集中在了POS机上,但其实,双方战场根本不在POS机市场,支付宝起初做POS机,也只是为阿里电商战略服务,想补上货到付款这一短板而已,而非取代银联的地位,这个市场早已饱和且大局已定,加上银联的政策壁垒,谈何取代?2.这场较量真正的冲突点是支付宝所擅长的无卡支付PK银联所盘踞的有卡支付!原本,无卡和有卡,一个在线上,一个在线下,井水不犯河水,可是,移动互联网来了,无卡开始往线下蔓延,尽管现在这股势力还很小,但足以让银联对未来感到恐慌。无卡支付这种模式下,银联存在的价值因为技术革新和模式的转变被彻底革命掉了,如果当初银联觉悟得早,它也可以转型,凭借自己在银行业的巨大优势,在这个领域里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可是,它放过了。3.银联想要把有卡支付中三方分钱的模式搬到无卡支付中,让已经简化到两方分成的模式重新变得复杂,这个过程,除了银联能得益,还有谁能得益?商户呢,消费者,全都是输家,两方分都已经紧巴巴,还三方分,够分么?只能提高费率,最终吃亏的是谁?4. 银联当然可以从规范化、资金安全等角度去向上头要政策,可是,在有卡领域,银联垄断之后,就规范了么?第三方支付公司都在通过文章中说到的变更MCC的办法赚取灰色收入,因为不这么做,根本赚不到钱。银联为了POS机市场的扩大,对此根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且,你以为银联只收721里面那个1啊?才不是呢,他们还要问银行收入网费、品牌服务费、测试费,各种费,多到让银行想骂娘。5. 有人指责银联垄断,也有人说,支付宝不是一样在走向垄断么?各位,一个是行政垄断,一个是市场竞争之后的垄断,一个是拼爹,一个是靠自己的本事,这能一样么?虽然垄断方都会话语权提高,为自己谋取最大利益,可是,只要是市场竞争,作恶型的滥用垄断权力就不可能长久。垄断如百度,360可以来挑战,垄断如微软,现在还不是被谷歌、苹果打得满地找呀。同是垄断,行政垄断要可怕得多!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精辟!真正说到点子上了,银联内部人说过,总有一天传统pos终端会被移动支付、互联网支付取代、颠覆,所以到时候再多2-3个卡组织和清算组织,就银联现在这幅做派立马被...
回复 :深有同感//@谷子:这个分析很精彩,比文章的可读性还强。
这个分析很精彩,比文章的可读性还强。
分析很到位
最后一句是很无奈的
银联不怎么样,支付宝也不是好鸟。自己把规矩破坏了。按道理,支付宝的跨行交易,是要走银联通道的,即每一笔交易,银联都可以收到手续费这种好处。但是目前,第三方采用的,普遍是直接和银行的系统直连,也就是不通过银联了,而且支付宝和多个银行有数据支付接口,所以大部分的交易都不走银联,而是支付宝自己采用垫付的方式完成结算。抢了银联吃饭的家伙,银联能不着急吗?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支付宝线下pos那会儿也是走银联渠道的吧~线上必然是不走了~那不是银联当年不让嘛~怎么能怪支付宝呢
银联不怎么样,支付宝也不是好鸟。自己把规矩破坏了。 不认同这句话。
当年支付宝刚成立 的时候就想过找银联合作,马云亲自带队去拜访银联希望 能够通过银联一下子连接所有银行,打开电商的资金通 道。但银联嫌人家市场小,不愿意。
怎么不是好鸟了?安于现状!!
回复 : 我觉得“规矩”是高端黑的意思。。。。。。//@陈乃章:为什么要网上交易要走银联通道,道理在哪?哪条道理?
为啥不走银联通道就不是好鸟?
为什么要网上交易要走银联通道,道理在哪?哪条道理?
中国人的心里是,动了我的奶酪,谁就跟谁闹,根本没把心思放在改革和创新上,而是放在勾心斗角!最后当没法改变时候,就只能去想办法去改革了!银联就有垄断的嫌疑,他挣钱比银行还轻松,他是要过路费,银行还知道去拉贷款和存款!当有人动了奶酪,就急了!说实话,真的不理解中国的企业就喜欢指着对方不是,而从来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全世界都这个样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全世界都这个样
恰恰相反,银联才是垄断势力的最大制衡力量,银联才是垄断机构最痛恨的对象,工农中建交招基本垄断了发卡市场,支付宝财付通银联商务通联等基本垄断了银行卡收单市场,假如没有银联,这几家银行和这几家第三方一直连,试问广大中小银行和第三方还怎么生存?就因为有了银联,他们才能和大机构公平竞争。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
两足鼎立,但不要z f 参与,这样公平竞争最好
支付安既然动了婊子的奶子,那就彻底一点嘛。人家一喊要钱,就萎了,还发表声明说我怕得病。都有点狗屁倒灶的味道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银监会发文的吧~线下只能有银联~既然线下被银联卡了脖子~不认栽难道和银监会对着干?
人家上头有人
现在办信用卡的时候,不特别说明,根本不给办visa和mastercard的卡,只有银联。就算是特别说了,有些银行也说办不了。对于银联这种不齿行径,各银行应该联合起来给银联施压。自己做得不好,还不让别人做好,过惯了躺着收钱的日子就不知道进取了。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美食旅行达人◎电商从业者◎餐厅合伙人
银联成立的一个历史原因,是为了抗衡Visa和MasterCard等国外信用卡结算组织,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初成立银联是正确的。现在的问题是银联做大了,形成了一定的垄断,国内其它第三方支付及相关企业如何生存的问题。其实可以参考电信市场的做法,就是打破垄断,引入竞争,形成类似现在的电信、联通和移动三家并存的格局。多家竞争总是好过一家垄断。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球员再狠也拼不过裁判,这就是现实
一语中的!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一语中的!
原来银联是最大的金融垄断机构,他们打击支付宝,就是想维护自己的垄断利益。坚决支持@支付宝 ,只有打破这种垄断,才会降低金融交易成本,让商户受益,百姓受益!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银联这种行为的确有垄断之嫌,银联一直坐收过路钱,现在人家(第三方支付机构)创建另外一条路走,他却强逼人家走你这条路好收你的钱,明显是强盗行为,不知道中国以后发展会不会有第二个第三个类银联组织出现,期待。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银联的成立有其必然性,其初衷是降低银行间信息链接的成本与效益,抵抗VISA与万达等对国内金融的渗透和操纵。但是品尝到权利的滋味,尤其是权力带来的合法抢劫的巨大收益,让银联彻底沦为牟利组织,成天纸醉金迷,失去了健康发展的动力。而支付宝,不管他是否意识到,其实他一直在做着民间“银联”的工作,其雄心勃勃的线上线下的扩张计划,更是让其成为民间“银联”的意图越来越明显,这无疑侵犯了银联巨大利益,当然让银联痛恨,但是银联不敢宣布他是“颠覆社会主义”的反动分子,因为人家有国家颁发的牌照,于是他就想直接将支付宝等纳入旗下,压着不让第三方支付机构长大,所以捣鼓出了这些幺蛾子。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当年支付宝刚成立 的时候就想过找银联合作,马云亲自带队去拜访银联希望 能够通过银联一下子连接所有银行,打开电商的资金通 道。但银联嫌人家市场小,不愿意。后来第三方支付一家 家和银行谈判,市场做大了,第三方支付机构和银行之间 直接互联。【现在反过来想收编第三方支付坐等收钱】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美国有多家支付中心,中国也可以有~支付宝就是金融改革的切入点~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靠市场的,都是拼出来的真本事。靠行政垄断的,这才是拼爹的王八蛋!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不跟网络走,不创新,落后就要挨打。
有些“人”是落后要打人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有些“人”是落后要打人
希望改革银联,破除垄断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毫无道理的典型垄断,还一幅有恃无恐的架势:"我就垄断怎么着",无耻!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就是银联做了婊子还公然立牌坊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估计明年成立阿里巴巴金融结算网,马云不可能向银联屈服的
登录后可点评,点击登录
干嘛,不让我哔哔啊!
ta的文章(5)
收录此文章的文集银联是互联网金融的敌人吗?|P2P|互联网金融|银监会_新浪财经_新浪网
银联是互联网金融的敌人吗?
  文/夏心愉
  银联对他的对手、并非最拿手的互联网金融,到底是什么态度呢?面对任志强微博言论,银联人士告诉我,他们“欢迎互联网金融”,且“银联自身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研究和探索”。这种“欢迎”不像是一句托词――他是被外部压力推的不走不行了。
  骂战升级。恰逢央行下文暂停支付公司网络虚拟、二维码支付之后,网络“名嘴”地产商任志强在其微博上称:“当年央行支持民间用创新科技手段打破银联垄断和服务极差的两位官员,都到银联当了官”,“如今成了民间金融创新的死敌”。话音一落,转载上千。
  矛头又是向着银联。虽然我也从央行人士那里听说,央行暂停支付机构两项业务的消息出来后,银联方面也是向央行各处打电话询问是否真出了这个文件,这说明银联还真不是大家传言中预知一切的“幕后黑手”。但在同一个市场里分食,包括银联在内的各支付机构之间存在竞争总是个事实,而银联布局新兴支付,他们自己心里估计也知道:慢了一拍。
  这也就难怪市场会冒出质疑的声音,甚至有媒体援引“资深大佬”的猜测,认为银联虽不是推动央行,但不排除有“水滴石穿”的某种影响力。
  那么,银联对他的对手、对他并不是最拿手的互联网金融,到底是怎么个态度呢?
  面对任志强的微博言论,银联人士告诉我,他们“欢迎互联网金融”,且“银联自身也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研究和探索”。这种“欢迎”不像是一句托词,我自身接触银联多次,其对创新、对市场的接纳和开放程度已经不同。
  说白了,与其说银联这一步是自己迈的,不如说他是被外部压力推的――不走不行了。
  这压力来自哪里?这就要说到两个被这一波市场反弹的声音所忽略掉的细节。
  第一,央行在2010开始实施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第四条里明确了支付机构是不得办理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的货币资金转移的,也就是说支付机构不能让A银行的钱通过他去了B银行。可是大家都用过某宝吧?我用招行卡先打款进某宝打算买东西,过两天我主意一变不想买了,或是我把买的东西退了,再或是我买了货基又赎回了,于是某宝账户里的钱我就打去浦发,这没问题吧?可是这样一来,我在AB银行之间的资金不就实际转移了吗?
  这算不算一个擦边球呢?央行是真的3年多来都没发现,还是容忍创新暂时观察没管呢?央行的态度,对银联来说算不算压力呢?
  第二,是对银联直接造成“蛋糕”损失结果的:去年6月央行废止了联网通用的五个文件,换句话说,央行已经默许第三方支付与银行线上直连。在银联内部,他们会感觉这是央行对银联的政策保护的取消。银联那位颇爱打比方说事的新总裁时文朝,把这个称作“银联开始裸泳”。
  所以,这里插一句,央行的观察期其实比我们想象的长,他也需要在“越位”和“缺位”间找平衡。
  在这背景之下,来说外部观点。天天遇到支付业内人士,我会听到两种声音。
  第一种声音,要“公平”,其基本出发点是:允许你做的,也要允许我做,不能人为帮你一把;我做的好的,不管别人做得如何,要让我继续做,不能人为拦我一把。这种声音包装着某种“民粹主义”而得人心,可是,快和稳妥之间,真的只能一味选择快吗?
  另一种声音,是、但不单单是银联发出的,一些银行、甚至包括第三方支付中的一些市场份额不及巨头的机构,也在这么说:支付行业为什么一定要玩“零和游戏”?能不能把整个行业的蛋糕做大、规则做强、大家都多“吃”点?
  在这种逻辑背景下,银联选择了一种定位,用时文朝的表述是:银联要做银行卡产业标准和规则的制定者和推广者、要做银行卡产业产品和业务模式创新的引领者和推动者、要做中国支付产业国际化的推动者和实践者。
  在这里,“银联是敌人还是护航人”这个话题,至少在银联这边,可以推测到他的战略动向。当然,比这些条条框框更调侃的问题是,银联你如果上了网络/移动支付的正面战场,能不能打赢啊?而比这些调侃更重要的是某种结果论思维,银联是否能真的做好整个产业的推动者,做大蛋糕惠及所有参与方、在其中的利益切割顾及各方公平、最重要的是惠及金融消费者。
  答案未现,需要时间。
  (本文作者介绍:夏心愉,80后媒体人,第一财经“愉见财经”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愉财经平台)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简介:
夏心愉,80后媒体人,第一财经“愉见财经”专栏作者。微信公众号:愉财经平台
手机阅读请扫描
微信二维码中国银联到底差在哪里?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银联到底差在哪里?
  本文由作者授权我爱卡网站独家刊载,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
  我帮银联改口号:中国的银联、世界的银联。
  中国银联股份公司创立大会于日在北京召开,并在同年3月26日在上海挂牌开业。可以说中国银联的诞生标志着中国人有了自己的金融业务规范和技术标准,可以实现金融领域内的互联互通。
  在中国银联成立五周年之际,我们回顾他诞生时的情景,我们当年是多么渴望他的出现,多么期待他的成功,但是都五年了,他成功了吗?他都做了什么?他比Visa、MasterCard差多少?
  一、全球卡组织基本介绍:
  1、维萨国际组织(Visa)
  Visa国际组织是于1973年创立的金融机构组织,并于1976年开始沿用「Visa」的名称。Visa国际组织是全世界最完善的电子支付网络,将全球多达10亿持卡人,与2,400万个商户交易点紧密联系。
  2、万事达国际组织(MasterCard)
  万事达卡国际组织(MasterCard International)是全球第二大信用卡国际组织。1966年美国加州的一些银行成立了银行卡协会(Interbank Card Association),并于1970年启用Master Charge的名称及标志,统一了各会员银行发行的信用卡名称和设计,1978年再次更名为现在的MasterCard。
  3、大来(DinersClub)
  大来于1950年由创业者FrankMCMamaca创办,是第一张塑料付款卡,最终发展成为一个国际通用的信用卡。1981年美国最大的零售银行----花旗银行的控股公司----花旗公司接受了DinersClubIntenational卡。大来卡公司的主要优势在于它在尚未被开发的地区增加其销售额,并且巩固该公司在信用卡市场中所保持的强有力的位置。该公司通过大来现金兑换网络与ATM网络之间所形成互惠协议,从而集中加强了其在国际间市场上的地位。
  4、JCB国际组织(JapanCreditBureau)
  1961年,JCB作为日本第一个专门的信用卡公司宣告成立。此后,它一直以最大公司的姿态发展至今,它是代表日本的名副其实的信用卡公司。在亚洲地区,其商标是独一无二的。其业务范围遍及世界各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JCB信用卡的种类成为世界之最,达5000多种。JCB的国际战略主要瞄准了工作、生活在国外的日本实业家和女性。为确立国际地位,JCB也对日本、美国和欧洲等商户实现优先服务计划,使其包括在JCB持卡人的特殊旅游指南中。空前的优质服务是JCB成功的奥秘。
  5、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
  自1958年发行第一张运通卡以来,迄今为止运通已在68个国家和地区以49种货币发行了运通卡,构建了全球最大的自成体系的特约商户网络,并拥有超过6000万名的优质持卡人群体。成立于1850年的运通公司,最初的业务是提供快递服务。随着业务的不断发展,运通于1891年率先推出旅行支票,主要面向经常旅行的高端客户。可以说,运通服务于高端客户的历史长达百年,积累了丰富的服务经验和庞大的优质客户群体。
  6、其他地区性质的:
  联合信用卡中心(NCCC)
  中国台湾省的卡业务组织,采用梅花作为标识
  香港迅通(EPS)
  香港银通(JECTO)
  欧洲支付理事会(EPC)
  欧盟区国家的银行至2008年1月前达到SEPA的统一
  法国CB(Cartes Bancaires)
  法国蓝卡协会和法国欧罗卡公司合作成立
  比利时的Banksys
  法国的Cartes Bancaires
  荷兰的Interpay
  卢森堡的Cetrel
  德国的BVR
  意大利的SSB
  西班牙的4B、CECA、Sermepa
  二、主要业务和相关标准:
  其实作为一个卡组织也好,或者是一个银行交易协会也好,要做的事情很多,不会简单的只有收单、发卡和风险控制等,还有很多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但是很多事情没有必要让大众获知或没有推广的必要性,所以在这里我也就不说了,只是说说常见的。
  1、国内联网收单:
  知识:就国内收单这个话题,其实简单的说就是联网联合,借用国内各银行和金融机构的网点、设备等做跨行交易和查询功能,其实这个领域在国际上有很多地域性的组织也在做,但是不能形成国际的组织。
  中国银联在中国国内的收单业务上其实做的很不好,甚至是在潜在的竞争对手的威逼下才有了起色,其实在05年之前银联的下属公司银联商务负责具体的国内卡业务收单工作,但是业务发展速度极慢,可以形成为基因优良、发育不足,银联名为商业机构,但是支持和主管单位基本上是部级单位,如果这样算中国银联应该算是司局级单位了,所有银行和金融机构大力配合,这些都是先天的优势,在国际上没有任何一个机构有这样的优势。但是,后天的发育很慢这就证明了银联的体系或者其他还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后续崛起的上海杉德、广东汉鑫、北京数字王府井等收单机构到是刺激了银联,使得银联的脚步放快。
  但是08奥运马上到来,就北京而言收单环境根本无法满足奥运的预期,整个北京有多少商业企业,其中大型的有多少,区区几万台POS、近万台的ATM如何够用。
  2、国际联网收单:
  知识:就是与各国的金融机构或者相关的联网联合金融网络形成跨国跨行交易结算。
  前面说到银联的国内收单都没有做的很好,就要赶在08奥运到来之时开拓全球市场,奥运是在中国开不是世界开,是否要做好中国是关键,而且在目前中国的发行卡片业务中,只有借记卡中银联单币卡的占有量很大,在贷记卡中单币银联卡的占有率很低,那么国际交易收单用那么快吗?
  3、会员银行服务:
  知识:卡组织最大的服务对象不是普通民众,而是各家合作的银行,所以做好会员银行的服务和开拓会员银行的数量是衡量一个卡组织是否成功的标准,因为只有会员银行数目多、发行的BIN码卡片多、卡片使用活跃,卡组织才能获得更大回报。
  就目前而言银联只是做好了国内会员银行合作,还没有大举的扩展到国外银行,但是国内银行服务的如何那?如果银联真的把会员银行服务和标准化卡组织运营学会了,恐怕就没有那么多国内银行会发行双币卡了。
  三、银联差在哪里?
  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银联是不错的,但是只是有些发展速度过快,有点像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首先说作为银联的立业之本就是国内的收单市场,在这个领域内不可能有外资来做,更不可能被维萨和万事达抢走,那么也不代表没有竞争就可以慢慢做,如果连立业之本都做得不好,还怎么谈发展之道那。要知道全国的金融机构在看、全球的金融机构也在看,看看银联到底做的如何,那么简单的说就是中国的卡业务受理环境了,有多少受理环境就有多少卡片这个是息息相关的。
  给大家举一个小例子:我在06年去甘肃省,入住了当地一家最好的3星级酒店,当我要求刷卡入住时,对方说只能受理中国银行长城卡、建设银行龙卡,好在我一直保留我10多年前办理的一张长城卡,当我给了卡片之后发现对方先是查询黑本(无效、坏帐卡记录册)之后打电话到预授权中心要授权,我惊呆了。什么年代了?21世纪了难道还要用压卡授权吗?确实在要到授权后拿出了中国银行收单的压卡机手工压卡交易,出于好奇我看了压卡机的底本银行编码写道中国银行北京宣武机具的字样。当时我心想银联呀银联,你在干什么。
  好了,先不说大中国的概念,就说说北京地区吧,你是否遇到过在一家不错的中型酒楼吃饭后不能刷卡的情况?遇到过多少商户没有POS需要你付现金的情况那,很多、很多。
  会员银行的合作和服务差距在哪里:
  其实作为卡组织需要在完善收单市场的同时开拓更多的会员银行,只有这样市场才能做大。就卡组织2大巨头而言在这个领域做的非常好,他们开垦国内银行已经都在20年左右了,当然以前都是在做借记卡市场,90年代中后期才开始做贷记卡市场。从他们各自的市场表现来说都是非常好的,每家都有一定的雷同性也有不同点。银联凭借着国家全力支持、银行的鼎力配合在短短的5年走完了别人用20年走过的路,算然走了一条捷径的路,但是还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国际经验和完备自身,只有这样银联才能走的更远。
  在这个段落内,我就用几个实例来说明了
  万事达是我比较熟悉的一个卡组织,我在这里用一个真实的事情来讲述他们是如何服务会员银行的,可能这些正是银联需要借鉴的地方。
  中国的某家商业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与万事达合作的算是比较紧密,甚至可以说,他们的主要合作的联名卡产品都是万事达协助卡洽谈的,我记得那是一个周末的时间,卡中心的老总给万事达的A君打来电话,说他们银行希望和国内的某家航空公司发一张联名卡,但是他们没有关系也不好去谈细节,希望卡组织给予支持,A君接到电话后找些关系帮助他们签署合作协议,那么这张卡就只用万事达的标识了。
  像这样的事情很多,比如说维萨和万事达都在各自的领域内拿到很多独有的资源,用资源来帮助银行发卡,这样对银行的帮助和支持是最大的。比如维萨拿到了奥运会领域,万事达就失去了这样的机会发卡,而万事达拿到了足球世界杯的领域,那么维萨就失去了发卡的机会。也有一些小的领域,比如说一些版权卡通是卡组织在全球签署的金融独家合作,如果银行想发某个卡通的信用卡就可以独家用这个卡组织的标识。
  还有2大卡组织与银联的不同是想客户所想,先服务、先耕耘、后收获,只有这样才能长久,才能占据与银行合作的主动性。在国外基本上都是卡组织带项目给会员银行发卡,银行也相信他们因为他们的项目和方案在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验证过。
  中国银联还剩什么?大师杯?呵呵,网球的号召力不会有足球和奥运大,其实没有必要去完全学习他们,主要是要走一条自己开创的道路,中国的机会很多,比如认同卡市场就没有被任何机构占据,那么银联是否能够占据后分配给会员银行那,中国的商业和知识产权很多,完全可以用数十年不会枯竭,那么银联能否有这样的眼光和务实的态度去做。我们只能看着期待着了。
我爱卡评论
发表你的观点,帮助信用卡行业良好发展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is directive]
我爱卡业务
了解我爱卡
我爱卡客服
客服电话:010-:00—17:30)
客服信箱:
联系我爱卡
广告合作:
市场公关:
我爱卡申请系统经过VeriSign顶级安全认证  京公网安备67号
51credi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联商务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