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办的是巩义的农村市级优惠政策合作医疗,要在郑州市市级医院看病需...

点击(23699)
博文分类(1907)最新博文博客存档
郑州送名医到百姓家门
00:43 &  “以前跑到市里看病,一大早起床,运气不好挂不上号,看个病路途远要折腾一两天。现在家门口有了郑州市中心医院的专家,十几分钟就可以看好病了。”  家住高新区瑞达路的赵大娘,因为心脏的老毛病,经常要上医院。看个病她总是抱怨不方便。这次走进门口的郑州市中心医院信息工程大学分院,整个诊疗过程下来仅10分钟。赵大娘对记者说,现在在家门口就有大医院的名专家看病真是方便多啦!  伴随着2011年冬季第一场瑞雪降临,郑州市中心医院信息工程大学分院暨高新区医院开诊。这标志着郑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诞生了首家军民综合性医院。今后,像赵大娘这样居住在高新区的信息工程大学官兵及周围20多万军民,都能在家门口享受到城里大医院的就医待遇,彻底告别了地处城市偏旁的就医难问题。  这是河南郑州市实施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让优质医疗资源延伸分流,真正把实惠和方便送到老百姓家门的一个缩影。  “医疗卫生事业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也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要通过加快实施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工程,大力推进郑州市医疗卫生事业繁荣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倍增"。”河南省委常委、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规模“倍增”边缘城区也不愁  郑州市卫生局长顾建钦介绍说,现如今,社会经济发展了,百姓的腰包鼓了,但卫生事业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还有很大差距。  据资料显示,郑州拥有市属医疗卫生单位26个。由于历史的原因,优质医疗资源都在城市、城镇聚集,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也都坐落在中心城区。  一些区域群众期盼能够就近找到好医生,边缘城区、新开发城区群众更期盼享有名院里的好医生就诊服务。创新医疗资源配置,以“倍增”满足群众的期盼,迫在眉睫。  着眼于构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功能完善、高效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郑州市出台了《关于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工程的实施意见》,列入2011年民生“十大实事”。通过新建、改扩建、迁建、整合、转型等方式,优化配置市区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在未来3-5年内实现规模倍增、服务升级,达到创建3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家三级甲等中医西医结合医院、4家三级甲等专科医院,组建2-4个医疗集团,形成区域性医疗中心的目标。郑州市属医院的床位将由目前的10000张扩增至25000张。  朝着这个目标,郑州市加大投入、持续推进。  全军重点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迁入郑州高新区后,拥有6万多名教职员工、学员和军人家属,部队承担的医疗保障工作面临需求困难。作为郑州市唯一的国家现代化大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郑州市中心医院在开展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中,深入高新区军民共建综合性医院,承担起了整个高新区诊疗、急救、预防保健和康复等重要的健康任务,为军队院校官兵和辖区居民送上了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记者走进郑州市中心医院信息工程大学分院,虽是寒冬时节,但这里依然满目苍绿、湖波荡漾、优美宜人。郑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郝义彬兴奋地说,高新区医院一期开放床位100张,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00余人,开设的专科有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针灸理疗科等20多个临床科室和检验、放射、药剂、心电图、B超等医技科室,同时还拥有D R、CT、彩超等先进的影像诊断设备,是省、市医保,新农合及市工伤保险的医疗定点机构。  郑州市儿童医院始建于1960年,是一家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三级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承担着河南省儿童的医疗保健任务。自去年以来,在郑州市大力实施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的推动下,坚持走“扩规模、增内涵”双提升之路,在扩展的中原区秦岭路上的郑州市儿童医院西区医院现已投入使用,方便了西区儿童就医。亚洲地区规模最大的康复医院已获上级部门批准设立;本部医院影像医技楼建成后将逐步实现调整、规范、优化。如今,市儿童医院已形成医院本部、东区、西区“三足鼎立”的儿童医疗资源倍增格局。  2011年的最后一天,郑州市在都市区建设新组团宜居教育城,举行市人民医院、妇幼保健院、骨科医院、市卫校“三院一校”项目集中开工仪式。  对于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倍增工程重点项目建设资金,郑州市采取政府贴息3-5年的方式予以支持。  2011年,郑州市全面启动了市属16家医疗机构的扩展倍增工作,市七院、市三院和市十院整体搬迁和迁建,市二院和市九院新建病房楼,市中心医院新建高新医院,市人民医院建脑科医院并筹建国际医疗保健中心,市一院筹建航空港区医院项目等均在加快推进中,投资达60多亿元。政府对优质医疗资源的扩增投入前所未有。  人才“倍增”有好医生不是梦  郑州市中心医院院士工作站的李瑞介绍说,华大基因于1999年为参与全球“共有、共为、共享”的人类基因组计划而诞生,目前实现了测序能力及基因组分析能力从亚洲第一到世界领先的历史性跨越,奠定了中国基因组科学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基因检测正在造福郑州市的千家万户。  郑州市中心医院通过对华大基因研究院的考察评估,最终确定了与华大基因医疗科技发展战略合作协议,并以中心医院为依托,建设华大基因河南临床检验中心。郑州率先建成华大基因医疗科技转化河南基地,让老百姓在郑州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基因检测服务。  让郑州的居民在家门口享受到现代高科技医疗服务,这缘起于郑州市大力推进实施的优质医疗资源倍增计划的又一成果。  “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的内涵与核心在于重点专科建设和人才引进培养。”据郑州市卫生局局长顾建钦介绍,2011年郑州市引进医学博士或副高职称以上人才113名,硕士452名,占郑州市人才引进的半数以上,位居郑州市所有机构第一。引进硕士研究生人数占河南所有省辖市医疗机构七成左右。再就是充分运用人才,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增强与国内外一流专家合作,吸聚拔尖人才、高端领衔人才;设立博士科研专项创业基金、重点专科建设基金、中医人才培养基金,科研创新突出,立项占全市所有部门2/3以上,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零的突破。  郑州市中心医院扬郑州市三甲大院“国家队”优势,去年底光荣加入到郑州大学教学、科研的集团军优势方阵,并与郑州大学基础医学院结盟,抢占发展前沿,构建创新平台,加速成果转化,形成郑州医疗科技的研发中心、科研成果的孵化中心、科研人才的集聚中心。  郑州市中心医院院长郝义彬说:“受省市领导的委托,我们已与湘雅开展合作建立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河南院士工作站,充分发挥这一高端人才技术在河南重大疾病个体化医疗和科研方面的作用。”  高端人才的引进带动了郑州医疗机构重点与特色专科的建设,让综合医院寻求优势专科,让专科医院优势更强,集中打造专科医院“群落”。保障了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实现形式与内涵双重倍增。  据郑州市中心医院副书记、副院长李占营介绍,医院近两年高扬科学创新的风帆,向国内一流人才借脑,加入高校行列后,汲取引来科研优势信息,善借“外力”,在“倍增”中形成了人才密集、技术过硬、创新能力强的优势,推进医院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治疗经验型向转化医学型转变,通过临床医疗和基础研究的有机融合,在预防、治疗威胁人民健康的肿瘤、免疫等重大疾病的新业务、新技术等方面取得可喜进展。  心血管内科在郑州市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救治绿色通道,能够开展各种心脏介入手术,是市属医院首家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技术准入资格医院。斥资近百万引进河南省首套丹麦水中分娩缸和消毒水系统,打造了河南省首例水中分娩产房,使产妇自然分娩更加轻松、愉快。  同时,郑州市建立符合形势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激励机制和规范科学的差别化员工管理办法,加快建立“名医”和“名护”的培养、评选和激励机制。他们结合事业单位改革,建立差别化的充满活力的人事管理新机制。  郑州还率先在国内立法,将黄金地带留给医疗卫生机构,不经法定程序不得随意更改。郑州从立法入手,规定各级医疗机构的配置随城市扩增情况、人口资源多少而定“胡建、乱建、随意拆建”不再难容。确保了医疗资源布局的均衡,有“立法”保障,不再是拍脑瓜、一阵风工程。  实力“倍增”基层医疗有保障  坚持公共卫生优先,重视城乡基层,实施优质医疗资源促进计划,大力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让高水平服务逐渐普及;城乡有差别、贫富有差别、服务有差别,就要促公平,采取尽可能多的措施。让普通群众在防病、看病、享受健康中享受公平。  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标志性建筑,郑州政府舍得大投资:三年建设2099所标准化村卫生所,集体出土地,政府全投入,每所7万元,所所超规格;四年建设107所乡镇卫生院,吸聚各方投资,以示范带动全局,打造一个个乡村区域医疗中心;高速推进县级医院倍增计划,巩义、荥阳、登封、中牟等县市个个有项目,个个实现了床位规模倍增、人才倍增、技术实力倍增。  给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备先进设备,郑州又大筹划:建成的标准化村卫生所,集中购置34种必备设备(价值2万元),方便诊断;为每个村卫生所配上电脑,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走上信息化通道。建成的乡镇卫生院,逐个配备急救车、急救设备,个个配备生化分析仪、彩超等必须设备,逐一配备中医药服务设备,并分发了1172台急救摩托车。正在建设的县医院,扩增的床位规模堪比市级医院,病房楼设计、设备购置种类与市级水平同步。  信息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投资6600万元,郑州市完成的基层医疗机构综合业务平台、妇幼保健信息系统、新农合即时结报平台和数据中心建设,涵盖辖区2735个基层医疗机构和132家妇幼保健机构。  重要的是聚集优秀的医务人员,郑州引才步伐快、育才力度大、用才很有效。用好政策,留好毕业生,医学新秀纷纷下基层;用好政策,政府补助,奖金倾斜,营造环境,基层医务人员人心定;逐步推进学历教育与学历培训,培养农村全科医生,建设农村片医队伍,值得信任的农村医生越来越多。  记者了解到,郑州提出都市区建设高水平布局城市新组团片医工作站,构建城市社区片医服务大网络,实现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全覆盖,创先新农合医疗保障和经办服务改革新机制,多手段、立体式保障民生安康。  力推“片医负责制”服务,日趋消除医疗服务盲点。第一步在金水区试点,医疗服务从被动变为主动、从松散变为紧密;第二步从金水区推进到所有城区,建设了一支精干的片医队伍,配备了医生、护士、公共卫生人员;第三步从城区推进到农村,农民也有了上门的“健康守护者”;第四步让片医走进机关、单位,关注经常不在家的人群。同时,郑州还通过广播电台、客车车厢、公交站牌大打公益广告,让群众“举报”服务盲点。  广办“卫生健康大讲堂”教会群众自我管理健康。郑州举办的“卫生健康大讲堂”活动,授课次数、参与群众、规则建设皆成亮点。  兴建“农民健康管理中心”,让公共卫生服务深入农村。以前,由于缺乏专门人员、组织不清、整合不够、难以坚持,管理农民健康难。郑州下决心整合健康管理“五位一体”功能,建立机构、固定人员、细化服务,真正实现了农民群众“健康档案有人建,得了小病有人看,卫生保健有人管”。(5) | (0) | 收藏 (0) |
这些人也更新了博客&&相关内容
----------------------------------------------
Copyright@&&http://www.lc365.net/jk/&All Rights Reserved. 聊城健康网,是专业的健康保健咨询门户,是聊城健康医院门户网站。下设、健康焦点等新闻版块,以及男科、妇科、皮肤科等多,让网友在聊城门户网能快速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让健康伴随你我,让给幸福生活长久相伴。郑州启动新农村医疗制度 450万农民看病能报销
发布时间:
2月18日,从市卫生局召开的全市卫生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今年,本市已全面启动覆盖450万农民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一大批公共卫生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将于年内取得关键性进展。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铺开
今年年初,作为市政府承诺的十件实事之一,覆盖全郑州市450万农民的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启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有望缓解。
2003年8月,作为试点,巩义市在全市率先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2005年7月,本市又将新郑市扩大为试点。截至目前,巩义市参合农民已达56万人,参合率达85.8%。新郑市参合人数45.6万人,参合率达86.4%。在此基础上,今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市的县(市)、区全面启动。
按照规定,每位参合的农民自己交纳10元费用,政府补助40元,其中拿出12元作为个人账户,支付门诊费用。住院起付线规定为:乡镇卫生院100~200元,县级医疗机构300~500元,县外医疗机构800~1300元;住院补助比例封顶线为1万元。同时规定,每年提取投资总额的3%作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风险调节基金,主要用于基金透支、意外情况的支付。对于五保户和农村特困户个人应交纳的费用由县(市)财政支出。如果在外地出差打工因病确实需要住院治疗,也可以在当地公立医疗机构就医,然后根据相关规定凭就诊证明等票据按比例报销。
15个工作日内拿到补助资金
在推行新型农村医疗合作制度工作中,政府还采取了诸多便民措施―――实行“一卡通”制度,郑州市参合农民履行转诊手续后,可在省市级城市定点医院实行自由转诊;其他各县(市)参保农民可在本县(市)任意选择医疗机构和医生,且享受同等补助标准。在各定点医疗机构设立合作医疗报销窗口,同时对住院病人实行全程代理制,群众只需将病历和单据交给各镇代办人员,由代办人员全程服务,保证群众在15个工作日内拿到补助资金;凡享受2000元以上大额补助的病人,由各镇主管镇长、卫生院长亲自把钱送到病人家中。
一批医院建设项目纷纷上马
今年,本市一批公共卫生体系基础设施建设纷纷上马:市疾控中心年内要完成新建项目前期主体工程建设,市二院将按期完成整体搬迁工作,市五院病房楼年底竣工等。此外,在疾病预防控制方面,今年年底本市所有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开展手术、内窥镜和侵入性检查的医院全部建立符合国家标准的艾滋病初筛或确认实验室;组织对艾滋病人的医疗救治、救助,实施积极的行为干预,深入开展全市公共娱乐场所安全套推广工作。
5年内培养引进百名医学博士
今年起,本市将启动三项人才工程,以提高本市整体医疗技术水平。实施城镇医疗卫生人才“1235”工程,在未来5年内,引进和培养100名医学博士,培养200名学科带头人,引进和培养300名硕士研究生和500名本科以上学历护理人员。另外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工程,实施专科建设和医院发展工程。( 记者 邢进 通讯员 陈锦屏 实习生 武淑贤 )
相关专题:
  ◎ 焦点推荐
  ◎ 精彩图文
  ◎ 热点推荐
  ◎ 新闻相关链接
联系电话:小时值班电话:
地址:郑州市北环路40号 中国网通(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分公司宽带应用中心商都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c) 2000 商都 allright reserved
Copyright (c) 2000 商都 allright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市级优惠政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