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鸡蛋换得100万澳元爱是怎么一回事事?

五体投地!澳学生用1个鸡蛋换来一百万澳元!看完崩溃了!
唱片(1/4张)据媒体11日报道,通常一个鸡蛋最多也就几毛钱,但是,一个普通的鸡蛋却有望变成100万澳元。3名大学生为了募集善款,从2008年11月展开了一个名为“一蛋一世界”的大胆计划,他们打算用以物易物的方式,用一个鸡蛋最终换得100万澳元(相当于622万元人民币)。
要用一个鸡蛋换百万澳元据报道,这3名打算用鸡蛋换得100万澳元(相当于622万元人民币)的大学生分别是克里斯托弗·莱特、乔希·欧梅拉和安德鲁·芬彻尔,他们均是澳大利亚迪金大学工程系学生。2008年11月,为了募集慈善捐款,3名大学生展开了一个名为“一蛋一世界”的大胆计划,他们打算用以物易物的方式,用这枚普通的鸡蛋和别人进行交换,从而不断换成更有价值的物品,最终用一个鸡蛋最终换得100万澳元。据该计划发起人莱特和欧梅拉称,他们之所以展开这一计划,还是受到了几年前轰动一时的“别针换房子”故事的启发。2006年,青年凯尔·利用互联网,通过物物交换的方式,用一枚红色曲别针最终换回一套漂亮的公寓。据莱特和欧梅拉称,这个故事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不久前,当他们养在自家后院一只名叫“热盒子”的母鸡下了一个鸡蛋之后,他们突发奇想——何不如法炮制地用这枚鸡蛋作为“启动资金”,利用它最终换得100万澳元捐献给慈善机构。 为下蛋母鸡建立网站很快,莱特和欧梅拉另一名同学安德鲁·芬彻尔也加入到“鸡蛋换100万澳元”的惊人计划中来,他们将这一计划发布在社交网站“脸谱”的个人空间上,不过这个“脸谱”个人空间的主人并非是他们自己——而是生下了那个鸡蛋的母鸡“热盒子”!这个行动迅速在他们的好友中间赢得了大量支持。很快,“一蛋一世界”就变成了一个著名的“脸谱”网站讨论群组,有大量网友申请成为“热盒子”的朋友。后来,莱特等3名大学生干脆为“一蛋一世界”计划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网站。和欧梅拉称,他们认为“鸡蛋换100万澳元”这一新颖的交换计划,将是非常好的募捐手段。相机(2/4张) 目前已“增值”至2200澳元果然,“鸡蛋换100万澳元”这一颇具创意的行动曝光后,立即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强烈关注。很快,莱特等3名大学生就达成了第一笔交易——这只鸡蛋换成了一张电影《松果头的故事》原声大碟,接着,原声大碟被换成了一副串字,而串字又被换成了一本旅游书、然后旅游书被换成了一部旧,数码相机又换成了一个闹钟……欧梅拉说:“一开始,交换的物品都很小,但成交速度却非常迅速。最初的5笔交易都是在一个月时间内完成的。”让莱特等3名大学生惊喜的是,几番周折后,他们用那只闹钟竟然换到一辆1988年款的旧汽车。随即,他们将车卖掉,得到约100澳元。经过几轮交换,9个月之后,当初的那只鸡蛋已经换成了一个有已故著名板球明星唐·布拉德曼亲笔签名的板球。接着,他们又将这个板球以2200澳元卖给了一名网友,再用得到的钱买到一张14天两人游套票。
募得的钱将全部捐出就这样,经过15个月不停交换之后,当初那个不名一文的鸡蛋如今已经换成了一份价值2200澳元的肯尼亚14天两人游套票,并有望在接下来的交换过程中以几何倍数继续“增值”。据悉,莱特等3名大学生正等待有心人提供交换物品,继续向100万澳元筹款目标进发。莱特等3名大学称,一旦实现目标后,他们将把这笔用一个鸡蛋换来的100万澳元巨款捐给澳大利亚的三家慈善机构。当几年前曾“别针换房子”的青年凯尔·得知“鸡蛋换100万澳元”的计划之后,他说:“看来他们从这一计划中获得了不少乐趣,他们不仅做成了交易,而且还会为做出贡献,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我衷心希望他们的‘一蛋一世界’计划能获得最后成功。”明星签名板球(3/4张)鸡蛋换百万澳元路径:鸡蛋→唱片→相机→汽车→明星签名板球→非洲旅游套票……→100万澳元。(4/4张)
本贴相关帖文
|||军迷有话说|||经典军事|||环球风云|||老照片
||争议话题|||社会万象||男人情感||天天贴图||网友实拍|中华励志网 - 美丽梦想?美丽人生?美丽中国
&|&&|&&|&&|&&|&&|&&|&&|&&|&&|&&|&
【字体: &】      【】
第3节:一个鸡蛋的家当
  李嘉诚说:"要我马上拿出一个亿,我面不改色。但如果有谁在地上丢一元钱,我会马上捡起来。"是什么力量使"李超人"为一元钱而弯腰呢?据说,有一次李嘉诚掉了一枚硬币,硬币滚到了车底下。于是,他蹲下身去捡。这时,一名印度籍值班见到,立即代他拾起。李嘉诚收回硬币后,给了印度籍值班100元作为酬谢。李嘉诚说:"如果我不拾这2元,让它滚到坑渠,这2元就会在世上消失。而100元给了值班,值班就可以拿来花掉。我觉得钱可以用,但不可以浪费。"
  一个鸡蛋的家当
  一个鸡蛋能算得了什么家当?然而,庄子早就讲过有"见卵求富"的人,因此,我们对于一个鸡蛋的家当,也不应该小看它。
  的确,任何巨大的财富,在最初原始积累的时候,往往都是由一个非常小的数目开始的。但是,这并不是说,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你只要有了一个鸡蛋,就等于有了一份资产。事情决不可能这样简单和容易。但也有可能就是这么简单和容易。谁知道呢!传说中,还有靠一只死老鼠发家的大富豪,事情可能远远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复杂!
  2005年是鸡年,我不如就讲三个靠鸡蛋发财的故事来激励自己和大家:
  阿凡提向巴依老爷借了一只鸡蛋,过了一段时间,阿凡提准备按市场价(一枚大钱)归还这只鸡蛋的钱,巴依老爷拒不接受并且说,这只鸡蛋如果孵出小鸡来,长大了变成一只母鸡,就会下很多的鸡蛋,这些鸡蛋如果再孵出小鸡,长大变成母鸡又能下出更多的鸡蛋……所以,阿凡提,你应该支付这许多母鸡的价钱!
  聪明人把西红柿卖个水果的价钱,一点都不稀奇。一粒细小的西红柿种子能结出25磅的果实。一粒种子轻而易举就结出了比它重100万倍的果实。可是,如果没有种子,任何果实都不会出现。惊奇吧?100万倍!等等,这还不是全部!我们想想,如果再把这果实中的种子播种下去,会出现什么结果?无数个100万倍!
  有一个人很贫穷,朝不保夕。有一天,他捡到一个鸡蛋,大喜,对老婆说:"我有创富的本钱啦!"老婆问在哪里?他就举着鸡蛋说:"家当在这里!"然后道出了自己的创富大计:"我们拿这个鸡蛋,放到邻居的母鸡那里去孵,孵出来之后,拿一只母的回来自己养,养大之后就会生蛋,当然还要靠邻居的公鸡来打种。一个月可以得到15个鸡蛋,又变成15只鸡。两年之内,鸡又生蛋,蛋又变鸡,可以得到300只鸡,可以换成10金。我以10金买5只母牛,借人家'公牛队'的公牛来传优良品种,牛生牛,三年可以得到25头牛。牛又生牛,三年可以得到150头牛,换成300金。我们拿这300金去放高利贷,再过三年,我们就成为大富豪啦!"
  他老婆很兴奋,说:"我们发了财之后要怎么享受?"他说:"你先说说看嘛!"他老婆说:"我要买钻石戒指啦,要天天做美容啦……哎,你呢?"这个财迷说:"我要每天吃鸡腿啦,去'啃得鸡'啦,买车子啦,竞选村长啦,找个漂亮的歌星做二奶啦……哎呀!我的蛋呀!天啊!"当听到他找二奶的雄才大略之后,老婆大怒,一巴掌打过去,鸡蛋掉到地上碎了--这一个鸡蛋的家当就全部毁掉了。
  要勇于向未来要价啊!要大胆体现自己的现金价值啊!我的未来不是梦啊!我的鸡蛋不是梦啊!巴依老爷和那个财迷都是对的!即使是一只鸡蛋,也是一颗"金钱的种子"!一颗种子种到地里,到了秋天就可能收获成千上万的种子!我们千万不能轻视"一只鸡蛋"的价值!想一想,纽约,这个当年以24美元代价从印地安人手中买下来的荒岛,如今是全球地价最高的城市之一!
  中国真的有以"一个鸡蛋"起家的奇人奇事!
  清末盛传"一文钱"的故事:甲、乙两个安徽籍的商人携巨资去苏州做生意,结果却挥霍一空,沦落为乞丐,白天乞讨,晚上睡在古庙里。一天晚上,两人烤火,相对叹息。甲商人摸出仅有的一文钱要扔掉,乙商人急忙抓住说:"我有办法。"不一会儿,乙商人怀抱竹叶、草茎、鸡鸭毛等东西归来。他鼓动甲商人和他一起用一文钱买来的面粉,用水调浆,将草缠在竹片上,蒙上色纸,再遍粘鸡鸭毛,一共做了200件栩栩如生的禽鸟玩具,第二天拿到集市去卖,因玩具惟妙惟肖,人们争相购买,竟收入5000多文!此后,夜间制作,白天出售,有了本钱再去做别的生意。后来他们成立了"一文钱"商行,从此名扬苏州,生意一天天兴隆起来,成为大商家。
  聪明的人用一元钱就能打造出一条街来,可是很多人认为一元钱只能买一杯水。当代的深圳,据说就有个人是靠一元钱发家的:
  他花五角钱买了一枝彩笔,五角钱买了4个香烟的包装盒。在火车站的出口,他举起一张牌子,上书"出租接站牌一元一次"几个字。
  几个月后,"接站牌"发展为40个用钢做成的"迎宾牌",火车站附近有了他的一间房子,手下有了一个员工……
  3月的深圳,各地的草莓蜂拥而至。第一天卖不掉的话,第二天就只能卖半价,第三天就没人要了。他想:为什么不把草莓直接种在花盆里?于是他买了3万个花盆。第二年,他那些种着草莓的花盆浩浩荡荡"杀"进了深圳城。3万盆草莓销售一空,深圳人第一次吃上了真正新鲜的草莓。他的1万元也变成30万元……传奇还正在进行中!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两把菜刀算什么本钱呢?但贺龙硬是用两把菜刀换来了一个军的人马!很多人都知道贺龙"两把菜刀闹革命"的传奇故事。毛泽东领导秋收起义,在进行著名的三湾改编时曾说:"贺龙同志两把菜刀起家,现在当军长,带了一军人。我们现在不只两把菜刀,我们有两营人,还怕干不起来吗?"这一个军的人马,在贺龙的率领下,最终成为"八一"南昌起义的主力军。
  几十年后,贺龙在自己的履历书上自豪地写道:"1917年底,曾用两把菜刀,发展到百余队伍,任援鄂军第一路总司令所司之游击司令。"贺龙有远见,早就会煮"石头汤"了!
  林彪好像就没有这种远见卓识。1928年,井冈山根据地遭遇"八月失败"后,当时做团长的林彪常常发牢骚说:"天天吃南瓜,能打得天下吗?"进而,他又提出了著名的疑问:"井冈山红旗到底打得多久?"当时,毛泽东曾对何长工说:"林彪的说法是小孩之见。"过了两个月,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系统地回答了包括林彪在内的一些人提出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问题。
浙ICP备号?中国?浙江?嘉兴?Email:
  ※ 本网转载其他网络媒体之文章,目的在于传递和丰富心灵励志文化,积极和谐思想等相关更多信息,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文章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一个鸡蛋换百万澳元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文档贡献者贡献于
评价文档:
20页¥2.0018页免费18页免费1页¥0.5013页免费2页免费1页免费5页免费1页免费2页1下载券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18页免费6页免费19页免费4页免费24页免费
一个鸡蛋换百万澳元|一​个​鸡​蛋​换​百​万​澳​元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大小:7.66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手机产能是怎么一回事?
摘要 : 纵观2014年所有的号称国货精品,叫好不叫座的局面较普遍,老罗真得好好想个法子了。安的森
产能,是所有新手机厂商在克服了研发、销售、生产之后,遇到的最大的拦路虎。往往手机产能跟不上的时期,厂商要承受非常大 ...
纵观2014年所有的号称国货精品,叫好不叫座的局面较普遍,老罗真得好好想个法子了。&&&&安的森
产能,是所有新手机厂商在克服了研发、销售、生产之后,遇到的最大的拦路虎。往往手机产能跟不上的时期,厂商要承受非常大的压力,包括消费者、媒体的质疑甚至攻击。
承诺7月8日正式销售产品的Smartisan,正在承受这样的压力。起源是罗永浩的一条微博,他说,SmartsianT1的日发货量为1000部,也就是说,罗永浩的代工厂现在极限的产量是1000部/日。
按照罗永浩5月25日发布的微博,SmartisanT1订单量当时已达6万。而按照1000部/日的手机生产速度,即便以当时的订单量来计算,预订SmartsianT1的用户,如果订得比较晚,至少要等到9月才能拿到机器。当然,罗永浩在微博里解释,产能水平会不断提高,两周后能达到1800部的水平,7月份预计能生产45000部SmartisanT1。
这就说明了影响手机产能的最重要的三个因素,产能预估、备料和工人排期。&备料&也就是手机生产需要用到的元件,手机厂商需要提前三个月像供应链下订单,而任何一个元件的缺失,都导致产线无法运作。剩下就是生产,手机厂商需要和工厂方面就最交货的日期进行协商,安排工人的排期,但工人的排期主要以工厂来主导。至于良品率,则需要熟练的工人、成熟的管理人员和顺畅的供应链。
到底是怎么样的因素,影响了SmartisanT1的产能?按照罗永浩在微博里的解释,是因为&产线上的良品率较低&。而关于良品率这个问题,微博上的安的森,做了大致的估算,认为SmartisanT1的良品率为72%。
知乎上,曾经担任索尼项目经理的YufeiHan则根据自己的经验,解释SmartisanT1产线上良品率低的问题:
1、关于设计产能(假设良品率Yield达标)
根据我之前经验,产能的bottleneck(瓶颈)一般不会再组装上,也就是富士康这方面。设计产能通常在量产前的2~3个build就能定下来了,根据目前市面上的手机结构,我尼算是慢的,一般来讲设计产能一天在3k~5k,一个班1.5k~2.5k(苹果单说,据富士康讲苹果从来不在乎钱,也不在乎产能)。因此,老罗说的产能问题集中在良品率是可信的。
就像我刚才说的,组装产能不是问题。有可能产能问题出在供应商方面,这跟良率也是紧密相关的,下面我仔细说说。
2、关于材料
产能不足,有没有可能是供应商发不出来材料?供应商发不出来材料,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材料生产良率低?材料生产良率低,是不是因为设计问题?要知道我尼某材料因为设计的太奇葩供应商的良率才不到50%。想想手机上有多少颗材料?一百多,随便任何一颗材料出问题都无法生产。
老罗说他们对质量要求严,要知道最大的质量问题,一下就能发现,比较好解决的是外观问题。锤子的那个金属框,那个玻璃壳,不是我说,啧啧,太容易划伤。还有复杂的缝隙问题,如果不是非常专业和有经验的MechanicalR&D,想解决不是那么容易的哦~
厂商急着发订单,材料良率低,怎么办?发烂材料给富士康啊!富士康拿了材料上了线,做一个坏一个,能怪谁呢?
为什么我说外观问题(ME)是最严重的,说实在的,如果是电子上的问题,都到这个节骨眼上了,想解决基本上是天方夜谭。不是没有,可以改模具,可以rework材料,可以Sort,但是得花多少钱?恐怕罗老师都不知道得花多少钱,动不动得上千万呢!锤子融资了多少?
做硬件不像做软件,东西做出来,货真价实的,摆在那个个都是钱。一片LCD200多,一个壳子100多,一块板子500多。不说了,我的心都在滴血。
3、关于质量标准
是的,全世界的大厂商,比如我尼,都是有自己的质量标准的。业内质量标准最高的是苹果,我同事去了苹果的供应商,生不如死。我同事去了苹果做SQM,痛并快乐着。我想,以罗老师的心气,是不会用富士康自己的标准的。
根据上面说的那些,如果材料本身由于设计问题就做不出好的,你能让富士康怎样呢?无非是在产线上降低产能,做的慢点,查的细点,多修几次,而已。组装么,都是人装,没法不出错,富士康已经够专业了。设计问题,我尼会出错,三星会出错,我想锤子更会。
而另外一名自称为富士康甲方工程师的匿名用户,则回答代工厂在生产手机时,会遇到怎样的问题,影响良品率(为了方便理解,以下括号内是中文注释)
(1)不同机器适配不同的硬件,你需要培训产线工人吧?不需要时间?
(2)不同机器,根据装配难度需要设置不同工位,这需要甲方和乙方多次协调,计算,实验。不需要时间?
(3)不同机器,需要不同的测试环境,相同环境不同网段都可能出现奇奇怪怪的问题,相同解决方案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都可能出现不一样的问题,每个新的project,都要反复study,test。不需要时间?
(4)包括前段供应商的货源negotiation,planning,buy(谈判、计划、购买),中段procurement,production,testing(购买、生产、测试),再最后的logistic,service(物流、服务)你以为富士康能全搞定?创业公司适配学习不要时间?
(5)苹果几十万ip(iPhone)是多年合作的结果,也是铺线多年的经验结果。你觉得一家创业公司会一次性像苹果一样调用这么多产线?这个产能不错了。
关于供应链,几乎没有手机公司愿意谈论这方面的问题,因为他们把这一块视为公司最重要的资产,级别相当于商业机密,所以关于手机供应链的报道并不多。《第一财经周刊》曾经报道了小米是如何管理供应链的,以下节选几个关键的段落,让人理解手机是如何生产的。
(1)每周一次生产计划会议:
雷军、林斌、黎万强、周光平每周都要凑在一起开一个小型生产会。
这个会议召开的时间不定,通常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却十分重要,核心是确定三个月之后的订单量。&&们并没创造出一套复杂的数学模型,会议所用的也仅仅是一块能随时写字涂抹的白板。预测的依据是当周的销售额、预约购买数量、百度指数、论坛帖子数量、微博话题热门程度、黄牛党卖小米的价格等等指数。
小型会议的当天下午,雷军签过字的生产计划表就会送到小米的供应链部门。
(2)培养与供应商的关系:
做小米2的时候,小米派了6名工程师在高通发布骁龙APQ8064芯片前的6个月进驻到高通总部圣地亚哥的研发中心,与高通的工程师一起调试芯片。
这种积极的态度在合作上获得的效果是正面的。小米在与高通的合作中逐渐赢得了对方的信任,随着它自身销量的不断提高,这种合作开始变得紧密。
小米2后来成为了高通8064芯片的首发机型。高通第一批生产出来的8064芯片有100万片,一半用在了米2上,一半用在了LG生产的谷歌[微博]Nexus4上。
芯片首发意味着性能稳定到可以开始量产,但从发布到真正量产,中间需要3至4个月的产能爬坡。
(3)上游产能不足,对手机出货量的影响:
上游供应商的集中度过高,让去年小米2发布之后一直缺货。主因是高通在6个月前给上游晶圆厂的预测比市场需求低了很多,晶圆厂又没有重视到28纳米工艺的复杂程度,投入产线的时间也晚了,最终造成2012年年底全球28纳米芯片缺货。
对于手机公司来说,&设计&是面子,&供应链&则是底子;有面子无底子,最终产品和发布时有很大的落差,甚至生产不出来,这生意不做也罢;有底子无面子,产品生产出来之后,却不懂得帮它找来客户,赔了夫人又折兵。
产品的品质,除了优秀的设计外,还要有强大的供应链作为支撑。只要看过《寿司之神》,就不难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年高89岁,依然在经营寿司店的小野二郎。他是全球最年长的米其林三星大厨。在制作寿司的过程当中,要求非常严格,甚至是苛刻的。比如说,章鱼要按摩40分钟,使其软化,才切成薄片;煮米饭时要施加很大的压力,盖子重到要两个人才能抬起。学徒为了学习煎蛋,都要学习10年。这感觉,是不是和现在很多厂商追求工艺的态度很像?
然而,除了寿司制作工序、方法上的要求外,他同时非常看重原料的来源,也就是和供应商的关系。影评《〈寿司之神〉伟大的厨师都是相似的》记录:
供货商和他的寿司店长期合作,建立起绝对的信赖关系。专业的鲔鱼供货商只供货鲔鱼,虾的供货商只卖虾,每个人都是各自领域的专家。米贩弘道说,食材提供的是一种信任度。&有些米只提供给二郎的店,因为只有他会知道怎么煮。&虾贩介绍道,有时候整个市场都只有3公斤野生虾,全部会供给二郎的店:&好的东西是有限的,只会留给最好的人手上。&
上一篇:下一篇:
虽然地球的内核中并不存在小说或者电影里幻想的那种世外桃源、史前王国,但或许和科学...
垌头村村民为乡亲端来热气腾腾的菜肴。周小云摄垌头村“千人家宴”现场,热闹非凡。周...
现场人员拍摄的出事面包车被拖离照片。中新网南宁2月11日电 (记者王刚)广西百色市官方...
事发现场。视频摄中新网杭州2月11日电 (见习记者 邵思翊 通讯员 张科顶)近日,浙江杭...
环球时报:【地狱级难度小升初模拟卷 网友:连题目都看不懂啊!】近日,南京某培训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如何换澳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