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是民营经济义乌到温州是什么经济

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更新于& 11:56
义乌虽然只是一县弹丸之地,却以小商品的海洋闻名天下。义乌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等国际权威机构确定为世界第一大市场。全国最大的内陆港,2009年出口标准集装箱51万只。是全球最齐全的小商品展示中心和全世界拥有商品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城市。进入2014年,义乌市政府把跨境电商作为第一产业,义乌想通过电商换市破解义乌发展瓶颈和困境。义乌具备市场、物流、国贸改革时点、政府工作重视四大优势,跨境电子商务蓄势待发。&2013年,义乌有12万多家淘宝网卖家,义乌卖家在各平台的账号数超21万个&&&是义乌国际商贸城实体商户的3倍,去年新增6万多个,同比增长了50%;国内快递日均发送60万单、国际快递日均25万单,分别居全国各大城市第6位和第4位,仅次于北、上、广,居全国第四。目前中国邮政&e邮宝&还只开通3个国家,义乌每天就有1.3万件,占全省57.64%。e邮宝、中国邮政小包日均出货量1万余票和9900余票,分别同比增长128%和500%。其中速卖通活跃卖家1.7万家,同比增长130%,交易额45亿元,同比增长400%,交易额占全国总量15%,排名全国城市第3位;EBAY活跃卖家3500家,同比增长34.6%,交易额40亿元,同比增长60%,占全国总量的12%,eBay年交易额超10万美元的义乌大卖家3000家,占全国总量的25%;自建销售网站近50家,年销售额12亿元。2013年义乌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856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内贸网购交易额334亿元,内贸B2B交易额125亿元,外贸网购交易额107亿元,外贸B2B交易额290亿元。&月,义乌市电子商务实现交易额472亿元,同比增长37%。其中,内贸零售交易额200亿元,同比增长52%;内贸B2B交易额67亿元,同比增长21%;外贸零售交易额60亿元,同比增长56%;外贸B2B交易额138亿元,同比增长15%。国内快递日均出货70万票,同比增长55%;跨境快递日均出货30万票,同比增长45%。全市经工商登记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达16405家,同比增长154%,上半年新增5557家(其中个体户4334家),同比增长133%。跨境电子商务货源采购吸引力日增。目前,兰亭,DX等大批优秀跨境电商都已经设立办事处和分支机构,大龙网、米兰网等跨境电子商务龙头企业都有意在义乌设立采购中心;速卖通,敦煌网等第三方平台都已在义乌设立培训中心;更多来自广州、深圳等外地跨境电商也开始入驻义乌直接采购。此外,上百家快递物流企业纷纷设立分公司和办事处。目前义乌电子商务产业链日趋完善,快递、第三方平台、摄影、代运营、创意、推广、培训、第三方仓储等已形成规模,从事网络摄影的摄影师近千人。&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7:44
阿里研究院报告显示,2013年,义乌是&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县&的第一名,淘宝销售的第一名,支付宝全国百强县的第一名。2014年,内贸网商密度金华义乌全国城市排名第一;外贸网商密度金华义乌全国城市排名第二,仅次于深圳;零售网商密度义乌全国县市排名第一。并获批创建全国电子商务示范城市。&&&&&&义乌发展跨境电商的优势1)&区位优势&&&义乌位于中国浙江省中部,距上海260公里,杭州120公里。地处浙江中部,南接广东、福建;北连上海经济区;东邻东方大港&&宁波港,&距中国最大城市上海260公里,距浙江省会城市杭州120公里。&义乌位于江浙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地区,拥有众多实力雄厚的民企和品牌。世界产品看中国,中国产品看义乌。义乌是继广州广交会之后,第二个享誉世界的中国制造窗口。在老外眼中,义乌名气仅排在广州,北京,上海之后。义乌有常驻外商2万余人,仅鸡鸣山社区便居住着来自来自6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名境外人员,被称为&联合国社区&(国家和省领导多次调研,获得国家和省多项荣誉)。在这些外籍人士带动下,义乌跨境电商蓬勃发展。&&2)&货源优势&&义乌是一座建在市场上的城市。创建于1982年,现拥有营业面积470余万平方米,商位7万个,从业人员21万多,日客流量21万余次,经营16个大类、4202个种类、33217个细类、汇聚了180多万种商品,其中包括来自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多种进口商品。是国际性的小商品流通、信息、展示中心。被联合国、世界银行与摩根士丹利等权威机构称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683.0235亿元,连续23年登上全国专业市场&头把交椅&。经过五易其址、十次扩建,义乌已形成以中国小商品城为核心,11个专业市场(义乌农贸城、家具市场、木材市场、义乌装饰城、物资市场、通信市场、家电市场、汽车城、二手车交易市场、房地产交易市场、出版物交易中心)、14条专业街相支撑,运输、产权、劳动力等要素市场相配套的市场体系。&&&义乌市场义乌商品物美价廉,为跨境电商提供了丰富的品类,特别义乌是世界上最大的现货市场,能够极大地降低跨境电商库存水平。每年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4万外商来义乌采购,有30多家国内外大型连锁集团在义乌设立了采购中心。全国20多万家中小企业为义乌市场供货。(广东电子电器、福建服装鞋帽、江苏毛绒玩具、江西陶瓷、山东玻璃制品、安徽和四川的工艺品、湖南和湖北的日用百货等20多个省市的块状经济与义乌市场联动十分紧密;义乌市内有26000多家企业也与市场紧密对接。)整个义乌市场7.5万个商铺就是庞大的商品库、信息库和资源库,供需对接非常有效。&3)&物流优势&&&义乌海陆空铁运输均十分发达,物流成本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3以上。义乌将成为具有始发港和目的港功能的&内陆港&。公路货运直达全国31个省市的321个城市,实现了国内重要城市全覆盖。800公里以内基本实现夕发朝至,全国20多个铁路大站在义乌设有中转托运站;拥有国内物流经营单位1113家,本地货运车辆3万余辆,国际货运代理千余家,快递物流企业134家,航空货代100多家,全球四大快递巨头及国内主要快递物流企业都在义乌开展业务;建有国际物流中心、江东货运市场、江北下朱货运场等4个专业性物流场站,总占地面积近1200亩;18家国际知名船务公司在义乌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10多家船务公司集装箱在义乌集装箱堆场正常运转&&&&&还有一组数据足以见证义乌物流业&无中生有&的奇迹:目前国内快件日均出货量达40万票以上,国际快件日均出货量达1.3万件,快递业务量位居全国城市第七;去年经义乌海关监管出口集装箱已达57万标箱。可以说,义乌小商品&飞&到哪里,义乌物流就跟到了哪里,已形成面向全球、覆盖全国的物流配送网络。而伴随着这些资源要素的不断集聚,义乌物流业正步入良性循环,物流时间比其他城市平均节省一半,物流成本仅占商品成本的12%,远低于全国和省内的平均水平,形成明显的&价格洼地&,吸引了宁波、温州等周边区域甚至江西、福建等省的货物到义乌中转。如果说市场可以复制,但义乌的物流优势无可比拟,已经成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义乌人显然看到了物流潜藏的巨大能量,甚至把物流和电子商务视为义乌未来的&希望之星&,斥巨资打造&物流高地&。&&未来将加快&义乌港&建设、建设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和综合交通运输平台和加快实现航空口岸开放。在义乌&十二五&物流规划中,义乌将斥资190亿元建成&两园四专业两站点一备用&的物流场站总体布局。其中,重点加强内陆口岸场站、小商品出口监管中心、小商品国内物流中心、廿三里物流中心、铁路物流中心等五大功能区块的规划建设。&4)政策优势义乌是首个由国务院批准的县级市综合改革试点,也是浙江第一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全国第10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国贸改革三年来,一系列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突破: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行;国土、金融专项改革获批实施;义乌B型保税物流中心获批设立;义乌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义乌航空口岸开放列入国家&十二五&口岸发展规划;义乌被列为全国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等等。今年7月1日,海关总署发布2014年第54号公告,决定正式启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增列&市场采购&海关监管方式代码&1039&。&市场采购&贸易方式仅限于在义乌市市场集聚区(范围为义乌国际小商品城、义乌市区各专业市场和专业街)内采购的出口商品。随着改革试点的推进,将有越来越多的政策落地义乌,义乌将成为全国贸易和商务配套政策最优的地区之一。这些综合改革试点对转变贸易发展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促进贸易便利化,应对国际贸易摩擦,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经验,产生重大的推进作用。&同时,为进一步优化电子商务生态环境,构建电子商务全产业链支撑体系,加快建设全国网商集聚中心、全球网货营销中心、跨境电子商务高地,打造国际电子商务之都,为义乌打造电商之城绘就行业版图,义乌市委、市政府就培育发展电子商务推出出一系列针对性很强的优惠政策。不仅获批电商园区将享受租金补助,也为电商企业提供多项扶持政策;除了电商园区、电商办公楼、电商企业之外,也在金融体系建设、传统企业转型、电商人才保障等电商相关产业链方面提供丰厚的奖励补助。例如义乌政府为了引进综合支付体系,《细则》对获批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除了在五年内按比例给予奖励外,还将给予一次性200万元的奖励。&5)外汇管理优势&7月1日起,义乌在全国率先开展个人贸易外汇管理试点,其中&市场采购&、&跨境电子商务&出口贸易方式在全国率先纳入个人贸易外汇管理试点范围。在义乌经商的个体户只要具备真实、合法的交易基础,在跨境人民币结算上并无额度限制,这将突破此前个人每年等值5万美元的换汇额度的规定。个人贸易外汇管理改革试点突破了货物贸易&谁出口、谁收汇&的限制,委托代理公司出口的贸易货款允许个人直接办理收结汇;同时,简化了业务办理单证,个人贸易货款结汇无需提供出口货物报关单。这些举措将积极推动个人贸易便利化,加快义乌外贸经济发展。此举通过简化个人贸易流程,将极大助推义乌跨境电商出口业务的发展。新举措可看出义乌对跨境电商的发展进行的探索,以更好推进转型升级。&&6)人才优势&&&&&义乌工商学院创业教育、创意教育、国际教育是学院的三大特色教育。学院建有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学院,开设了电子商务创业班、敦煌班、ebay班,为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搭建实践平台。目前95%的在校生有勤工助学及创业的经历。因在网商培训与教学方面取得突出成效,学院获得&全球最佳网商摇篮&称号,并被省政府确定为&创业型大学&试点院校。工商学院自2007年起招收外国留学生,已成功培养了来自五大洲60多个国家2000余名留学生,2013年有来自58个国家的730余名留学生在校学习,留学生规模在省内名列第二。&&&&&&义乌是全国电商创业人数最多的城市。创业氛围非常浓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早期以草根创业为主,淘宝村和淘宝大学名声在外,但缺少大型平台。2010全年网络销售额额近500亿,增长率30%,营业额超千万数10家,超百万数以千计。淘宝、拍拍商家网货60%以上来自义乌。网商数量达7.6万家,电子商务平台不下2000家。在跨境电商中,主要还是速卖通卖家为主,ebay卖家也比较多,但在亚马逊开店的人却比较少。一位来义乌创业的大学生说:&义乌的空气里都飘着商机!&。义乌的商品优势和创业氛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网商集聚。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9:13
看不见的战场迟早要收复地球的,你们就臣服吧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09:50
默默关注,我喜欢义乌的商业氛围,我是电商一员,哈哈。。。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成功需要永恒的激情,我们正青春。
发表于 20:34
支持创业精神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喜欢玩摄影,需要摄影拍照,婚礼摄像请联系我。
我们一起玩转青春,精彩天天有。
发表于 09:50
电商有多少事赚钱的呢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0:04
这两天,大家都在关注&碧剑7号&行动。据本人了解,这项活动是全国性。大家现在生活条件好起来了,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也高了,特别是身体健康,这才是真正关系到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7:32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人无疵,不可与之交,以其无真气也;
人无癖,不可与之交,以其无深情也。
发表于 11:24
对速卖通、美工感兴趣的联系qq: 或,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发表于 11:56
对速卖通、美工感兴趣的联系qq: 或, ------------ 9.14号速卖通免费试听课。。。
TA共获得:
评分共:<em id="J_rateLogNum_ 条
告知:中间1个楼层(6#)被屏蔽了()
使用(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下载19楼客户端回帖双倍威望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新浪微博&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温州企业艰难转型调查:实体主业,荡回的钟摆
编者按:温州是中国民营经济的风向标,是观察浙江经济的一个重要窗口。三年前一场局部金融风波让当地企业遭受重创。2012年春,记者连续12天在温蹲点调查,努力记录还原这场风波。在转型升级、经济下行、金融风波三面夹击下,温州企业如今的生存发展状况如何?2年后的这个夏天,记者再度前往调查,10天内采访约20位政府官员、50位企业界和金融界人士,试图了解温州实体经济的基本面、新态势、各类市场主体的生存状况、民间资金的流向。请看记者发回的“温州企业艰难转型调查”系列报道。
  夏日,民间借贷风波的首发地温州,记者再度前往调查。
  记得2年前记者追随这一风波到此,听精明的温州人叹苦“都是因为借了高利贷”,议论“下一个跑路的可能是谁”、“还有没有更好的投资去处”。2年后,记者再度走进温州,30多位企业家有的庆幸“没有乱投”,有的告诫“牢记这场教训”,“必须看准了再投”……
  变化正悄然走向造富故事不断的温州。在目睹“炒”钱后的种种“厄运”和实体经济强大的抗风险能力后,越来越多的温州资本放弃暴富式增长,耕植实业,换取稳健式发展。曾左右摇晃的资本等要素似乎平稳了,如人们所见,实体主业如钟摆般,如今又荡回了中心线。
  企业家们的斗志已明显复苏。他们用信心和行动向世人证明了,他们的财富、资本已转战到实体经济的新战场,在他们的努力下,温州实体经济空心化的势头已得到扼制,实体经济回归的态势已基本形成。
  一批企业涉险,温州区域经济仍平稳运行——
  大批企业坚守撑起基本面
  3年后的今天,跑路之声并未戛然而止。近年来备受诟病的担保、互保,在风险传递中使少数企业伤亡惨重。不期而至的另一轮房地产行业的跌势,使众多涉房企业资产缩水,投资乏力。
  但在记者与当地人的交流中寻找佐证时,却似乎“未能如愿”。大批企业并不像外界所想象的那样,都离开实体经济搞投机去了。“这两三年遇到什么样的危机”、“风险能控制吗”,面对记者不肯罢休式的追问,一些企业家戏谑地以“运气不错”回应。上半年数据也印证了他们所说的“幸运”。28项主要经济指标同比增长的有26项,增速位次在全省前移的有18项。温州经济的基本面尚可,并且不断改观。
  记者调查中发现,一批企业涉险而带来的减分因素“被消化”,是因为一大批温州企业坚守实业阵地,撑起了实体经济的基本面。采访中,企业家谈得更多的是,如何避免用工成本的进一步增长,如何保住老市场拓展新市场,如何通过管理提高效率……从百亿级到不足亿元产出的数十位企业家,他们的亲历,为这场记者想象中的“劫后余生”给出了另一幅坚守实体的图景。
  走进瑞安塘下镇,环球滤清器董事长刘万斌,平静地向我们讲述如何进一步扩大销量的细节。
  “没有做房地产吗”、“没有炒股吗”,记者的追问得到了一连串“没有”。这家已有21年历史的企业,居然一直没被诱惑过。他特别说起了公司多年来的一个规矩。大约是在2006年董事会作出一项决议:坚决不进入虚拟经济领域,不给任何企业担保也不找企业担保。这项决议的执行,使其在近年来的风波中“毫发未损”。
  环球滤清器的母公司海尚集团董事长叶华平给出了进一步解释。他说,当年房地产回报太好了,“连老太婆都认定买房能赚钱”,“这怎么可能”?有着异常嗅觉的叶华平意识到这种现象不会持续太久。正因为坚守,环球滤清器在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企业正在向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
  走进康奈集团,1978年生的郑莱毅话语不多,但提到制鞋就开始侃侃而谈。2年前他父亲郑秀康向记者讲述的不断创新、做强实业的理念,今天正在这位创二代的手中延续。接班三年的郑莱毅体会,康奈过去30多年的平稳发展,都源于深耕鞋业,理性投资、做强鞋业仍将是未来康奈必须坚守的原则。
  如果说正泰、康奈等一批温州知名企业,因为成熟的企业发展理念,善于辨识风险、规避风险,没有炒房、盲目投资或是陷入担保链,那么一些中小企业则凭借企业家个人的理性绕开了这类旋涡。
  长城减速器董事长虞培清,为其在搅拌机行业中的技术攻关而自豪,谈及房产,却显得有些自愧:几年前炒房略有损失。但好在他是个人出资,影响未波及企业。
  在借贷风波重灾区龙湾,药机生产商温兄去年以来恢复20%的增速。七八年前的增速高达30%,大约三年前慢了不少。经历过这般起起落落,董事长姜瑞玉宁愿将“原地踏步”的那几年定义为“求稳”。眼下订单看似不错,但他不急着扩产能,认为还是投技术更稳当些。
  小心谨慎型的姜瑞玉们更珍惜眼下的平稳发展。正如他们的中性评价:“假如介入,就没有今天”。
  正是先天或后天筑起的这类“防火墙”,使一群温商“不管外界多纷扰”,只顾稳健前行,守住了温州经济的基本面。这一群温商的坚定,也可以从当地数据中看出端倪。上半年温州规上工业产值2094.09亿元,同比增长4.7%,在全省排位又前进了5位。
  财富速成泡沫破灭之后——
  聚焦实体才能继续创富
  这个夏天,温州追逐财富的“热”度似乎也冷了不少。
  在温州采访的10天里,我们突然发现当地人喜欢聚会聊天的圈子活动少多了。熟悉内情的人知道,他们是在有意无意地离开曾经“传播”生意信息、赚钱套路的某些聚会圈,在他们的内心,已然有了这样的判断:极诱人的那些“生意”或许有大风险。
  劫后余生之际,精明的温州生意人显然在汲取教训。对不熟悉的项目,再也不能一哄而上,宁可错失也不要“一失足成千古恨”。
  2006年在美国纳斯达克借壳上市的瑞立,以上市名义切断了互保,投资也更为聚焦。从机械类到机电一体化再到新能源车,瑞立的技改投入不断加码,在气制动领域的技术优势不断聚集。与铁科院合作多年后,公司的轨道车辆零部件研发与生产制造领域终于也露出了身影。多年的技术储备还助其迈向了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有人注意到,瑞立集团旗下另有房地产业务。总经理陈康进告诉记者,集团已大力收缩房地产业务,近3年几乎没再拍过地。
  不可否认,温州人曾对房地产有着不一般的偏爱。但由此产生的刻骨铭心的痛,让不少温州企业家收缩诸如房地产等边缘业务,“收心”后聚集精力、调集资本钻研自己的老本行。
  位于乐清柳市的天正集团在低压电气行业有不小的威望。这家企业官网,如此自我“描述”——一家以工业电气为主、房地产为辅、金融投资为补充的适度多元化大型企业集团。对“适度多元化”,公司现在有新的注解。公司执行董事施雷杰介绍,去年房地产开始逐步收尾,卖掉楼盘后不再投资,集中精力对付主业,现在的投资重点放在销售突围上。
  “挨了闷棍后,资金逐渐回归实体”,温州市发改委主任方勇军发现,2011年金融风波后,过去热“炒”项目的丰厚利润成了泡影,敏感的企业家就赶紧逃离这些领域,近两年资本回归实业的态势就是证明。2012年、2013年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较上一年增长37%、24.1%,其中工业的投资分别增长了42%、29%。
  在一些温州企业家眼中,先受重创或许将推动温州企业脱虚向实的步伐走得更快更稳。他们还试图告诉记者,他们更偏爱长期投资而不是短期投资了。为此他们必须走得更稳健。
  正逢“三十而立”的正泰集团已迈过300亿产值,多年巨资打造智能电气、清洁能源这样的优势主业。与一些企业跟风投资进入太阳能而身陷深渊不同,正泰投资太阳能研发已逾百亿,业绩成效已逐步显现。董事长南存辉记得,12年前正泰关注起这个领域的技术,等项目进入以后又遇上技术路线之争,秉持创新、市场与资本相融合的理念,正泰终于等来了当下同行无可比拟的竞争优势。
  深耕主业无意中成为规避风险的利器。有企业家直言,不论盈利有多难,如果坚守实业,顶多是暂时亏损,多年积累终究会支撑企业走下去。企业家们更愿意以创新改变当下的微利现状。从数据中也可看出端倪。上半年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4.9%,在全省的排位又前进了。
  多方努力只为聚焦实体。有形之手加大力度帮助企业坚定信心,引导民间资本回归实体。近两年,温州市政府加大力度振兴实体经济,陆续出台振兴实体经济系列措施,让企业家安心坚守实业。
  成效正在逐步显现。温州银监分局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1690.36亿元,比年初增加206.32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加38.38亿元,同比增幅达26.70%,中长期贷款比重为23.02%,创历年新高。这一变化显示出,温州当地经济盲目追求短期效益的投机性资金需求得到抑制,而实体经济等中长期投资需求出现良好势头。“温商回归”也成为实体回归的有力抓手。上半年到位省外内资214亿元,增长22.7%。
  有温州企业家感叹,风波袭来并不完全是坏事。每个企业在成长中,都会有顺境和逆境,遭遇成功与失败。当这些都在承受能力之内时,企业就会越来越强。温州实体经济也会在闯关后更为强盛。
  长期坚守任重道远——
  穿越困境等待涅槃重生
  风波并未平息。温州借贷风波的影响尚未完全消除,不良贷款的规模和比率还处于高位,担保链依然是套在民企脖子上的一条枷锁。
  作为一名温州局部借贷风波的亲历者及观察者,新世纪消防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谢炳超认为在多米诺骨牌效应下,借贷风波令多方企业伤痕累累,直接袭击温州经济,伤势未愈,又被楼市疲态再度伤害。
  有消息显示,2010年前后,温州市区县屡创“地王”,投资方多为制造、贸易等实体企业的“资金联合体”。让谢炳超最担心的是,多年前实体经济空心化的过程中,不断有企业将实体投资转到房产或其他快钱上。这两年的跌势下,楼市贬值、资产缩水,一些实体企业无奈被拖下水,回天乏力。
  深刻教训下,脱虚向实已在当下的温州成为共识。但要迅速走出恶性循环,并不那么容易。
  瑞安高分子合成材料龙头企业华滨副总经理余建敏,眼下最愁的不是利润连续下滑,而是贷款能否尽快走回正常轨道。由于担保出险,企业不得不替担保企业代为兑现9800万元,几千万元贷款因此被搁置,投资项目不得不被困住。虽然为当年随意担保后悔,但代价还得自己付出。上海的两条生产线不得不停了,改成标准厂房租给其他企业,租金收入代替了原来令人羡慕的产业收入。
  温州万林鞋业去年初的订单好势头,眼下也成了过眼云烟。据董事长李林波说几年前买地造厂房,不料为融资的事陷入担保链,如今也只能“动弹不得”了。原先做硫化鞋时单价能卖到20多美金,本想再好好琢磨些新产品,但眼下转型升级的动作难有起色了。
  也许是见过多太多企业的大起大落,温州打火机行业协会会长黄发静的态度并不乐观。温州打火机行业从最高峰时的数千家到现在的几十家,让人唏嘘不已。按黄发静的说法,“能活着就不错了”。多重压力交织之下,温州企业积重难返。
  当一些企业将这波风险归责于多年前的宽松货币政策以及银行方面的放贷冲动时,留意国际经济走向的叶华平给出了另一种评判:不管面对何种形势,每个企业都应有自己的判断,做出自己的选择。企业内部管理中的多重问题,都会影响到企业的判断和选择,这才是产生“投资冲动”最直接的原因。
  一项对融资业务的监测数据显示,二季度温州民间融资用于生产经营的比重为55.51%,为去年以来新高。这般利好背后,还会引出更多疑问,其余融资去哪儿了?
  是的,脱虚向实看起来很美,但市场主体集体转向理性投资,尚有待时日。对这几年温州民间资本投向,鹿城区委书记王立彤认为,主营业务不突出或因过度多元化使主业被边缘化,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不少温州企业的通病。出问题的多是家族企业,老板投资冲动之下立即出手,没有形成现代化的治理结构是个软胁。
  其实,不少地方也曾出现实体经济边缘化的现象。去年数据显示,我国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6.3万亿元,增长12.2%。但主营业务利润增长只有4%。专家就此认为,这意味着我国规上工业企业更多地通过副业在挣钱,换句话说,即反映了实体经济空心化、实体经济边缘化的现状。
  记者调查中明显感到,过去民间资本击鼓传花式的运作方式已收场了。有相当一部分民间资本的确不敢乱投了。但在温州金融港发展公司董事长黄伟建看来,他们是对能投什么看不明白,也因此“钱无处可去”。
  在这一刻,温州民资又再度肩负重任。在他们身旁,温州实体经济等待浇灌。
  (报道组陈晖张闯曾荷绿黄日聪对本文亦有贡献)
[头条推荐]
订阅新华手机报
请点击进入&
24小时热榜
>>>>>>>>>>>>&#xe602; 下载
&#xe60c;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xe602;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传统和文化对浙江集群经济形成的影响——以温州、义乌、台州三地为例论文
下载积分:600
内容提示:传统和文化对浙江集群经济形成的影响——以温州、义乌、台州三地为例论文,浙江,集群,论文,——以义乌,集群为,集群为例,浙江的,温州台州,文化对集群,影响,浙江省的,——以台州,集群的,台州市,集群形成的,文化的,传统文化与,以浙江,集群形成为例,浙江省,——以,经济学论文,浙江台州,集群的形成与,以义乌,以温州台州,浙江义乌,浙江省义乌中学,温州到义乌,浙江义乌邮编,浙江义乌人才网,浙江省义乌市,义乌到台州,浙江义乌地图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20:14:22|
文档星级:&#xe60b;&#xe612;&#xe612;&#xe612;&#xe612;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传统和文化对浙江集群经济形成的影响——以温州、义乌、台州三地为例论文.PDF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义乌到温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