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狗男人为什么喜欢亲胸叫热狗

成都正宗手撕烤兔(手猪逮兔)
花溪巷牛肉粉
<p class="desc" title="<100米
<p class="desc" title="<100米
<p class="desc" title="<100米
<p class="desc" title="<100米
<p class="desc" title="<100米
&2003-,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站发布的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详见。十天内免登录
卡梅伦:吃热狗都会被骂的人生
卡梅伦近来一定不是很开心。
(从左到右分别为:米利班德、克莱格、卡梅伦)
天了噜!这两个人为什么和我穿的一样!
英国大选的拜票期间,“三大党魁撞衫”成功抢占新闻版面。可能没有一个国家会像英国老绅士们这样注重穿衣打扮,但可能也没有一个国家的媒体会像英媒这样热衷对候选人的衣着挑三拣四。
比方说一开始的那张图,卡梅伦的紫色领带可是财经顾问上电视指导消费时偏爱的颜色。不过卡梅伦偏爱紫色倒也符合他欲拒还迎又傲娇的精英路线。
至于克莱格的黄色领带,嗯…黄色嘛,抢镜头必备色!
米利班德的领带,好了版面快不够了领带颜色太普通,不予点评。
不要以为米利班德成功逃脱了被英媒吐槽的机会,就算衣服穿的中规中矩,在吃饭这件事上也总是会有破绽的。
家住在伦敦富人区的米利班德先前在记者面前“作秀”,大嚼一个培根三明治,本想证明自己亲民,却被批吃相不雅。
显然,卡梅伦看了这条新闻,所以机智的卡梅伦迅速调整策略,改用拿刀叉吃热狗来试图告诉英国选民:看吧,我不仅亲民还特别优雅,一点也不像米利班德那么粗鲁,所以选我选我。
但是,有可能是处女座的英媒又抓住“吃相优雅”这点痛批:《戴维·卡梅伦不知道怎样吃热狗》,本想营造亲民形象的卡梅伦成为作风奢侈的证据。吃个热狗都被批也真是[哔——]了狗了。
所以,到底应该怎么吃饭才不会被骂啊WTF!
思维混乱,想到什么就什么的小编现在要插播一条喜闻乐见的竞选花边新闻。
大腐国泱泱人才多才多艺,就好像独立党候选人是个出了名的AV男星。
49岁的John Langley是英国布里斯托尔独立党副主席,他是下个月布里斯托尔市议员选举的一名候选人,不过也是有着30年色情界从业经验的AV男星,并且有一家开了8年的Johnny Rockard全球传媒生意。当然,生意内容是什么我想聪明的你们一定懂的(&#65377;&#12539;`ω&&#65381;)。
对于这项令人震惊的副业,心态超好的Langley淡然回应:这有什么好羞愧的,没什么大不了嘛。做人就是要这么坦!荡!荡!
不知道是近来连续受到撞衫和假装亲民失败的影响,或是又想起了不会9X8等于几的恐惧。卡梅伦决定好好“收拾”一下英国的小学生们。
卡梅伦说,如果保守党大选获胜连任,英国所有小学生的英语、数学小学毕业时必须达标,否则就重考。虽然这件事看起来也没什么,但是据英国教育部的数字显示,英国每年差不多有10万名小学生在11岁时未能达到预期的成绩。
如果每年真的有10万名小学生去补考,要是征收补考费的话,财政部睡觉也会笑醒吧。
其实根本不用首相出手,英国的老师自己会也替首相分忧的。
在英国最顶(keng)尖(die)的公立学校之一威灵顿学院,一位老师更改了此前选用的教材,但是却忘了把这事通知其他老师,就这样拿着这本书教了一年。直到模拟试卷发了下来…
学生:考卷的题怎么和课本上的完全没关系啊啊啊啊!
(对于这件事,中国万千大学生表示不屑一顾,我们每个学期都会遇到这种事的)
现在这所一学期收费33000英镑的学校开始疯狂给学生们补课,不过反正你们也是全英国最棒的学霸们啦,还有几个星期的复习时间,一定来得及的。(看,这就是没有五三的下场。)
话分两头,就在卡梅伦还在与小学生们斗(si)争(bi)之际,他的对手米利班德可就放出了大招——工党竞选宣言颁布啦!
该宣言内容涵盖经济、民生、政改及国家利益等诸多方面,当我拖着蹩脚的英文在这黑底白字当中痛苦地晃荡的时候,有一条一下子就吸(ci)引(tong)了眼球:确保所有年轻人学习英语和数学直到18岁。
是的!!!列为看官,你们没看错,就是十!八!岁!
于是马上就有英国网友不淡定了:神马!要如此“逼良为娼”直到18岁?看来前辈们确实够牛(zhuang)掰(bi)啊!
真是应了某公司发布新手机时的那句名言:Bigger Than Bigger.
不过在遥远的东八区,想必有很多人都跟我一样,心情是这样的:
都是经历过高数洗礼的人,区区的十八岁,又怎么会在乎呢?
对于英国人连18岁都觉得难忍的玻璃心,我只好说,你们啊你们,还是too young。
好啦,再来看看大西洋彼岸、腐国好基友山姆大叔的选举情况吧!美国前国务卿、前第一夫人希拉里在当地时间12日正式宣布参加2016年总统大选,听到这个消息也让所有人松了一口气,这个最不是秘密的秘密终于公布了。(美媒:稿子早就写好了终于用上了太棒!)
希奶奶的竞选视频由一个很擅长种西红柿的主妇+美版孟母+两位马上要结婚的男人和一众普通人作铺垫,然后在我们以为这根本不是竞选视频希奶奶怎么还不出现的时候希奶奶闪亮登场。然后用了40秒的时间拐弯抹角的在说两个字:选我。
至于什么主妇啊孟母啊真爱好基友啥的,依然是在讲述在那片辽阔大陆上经久不衰的桥段:美国梦,带你XX带你飞!
不过,咱也没资格取消人家。至少,别人家的梦再大再远,还是有可能实现的,故能经久传唱,历时不衰。
那么外界如何评价希奶奶呢?
在宣布竞选前,提前被剧透的奥巴马也在11日给希奶奶“点赞”,称希拉里“会是一位好总统”。明明说到这里就已经够了,可他偏偏要加上这一句“2008年竞选时,希拉里就是强有力的竞选者。(是的,可是那一届我赢了)”
“当我角逐总统,她是我的有力支持者,后来又成为一名出色的国务卿。(再次强调,和希奶奶的交锋中是我赢了)”
看不粗来,外表黝黑憨直的奥观海同志,还补得一手好刀!
不过,希奶奶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今迈步从头越,即便有现任总统的捧(bu)场(dao),并非就意味着就能万事大吉了、一马平川了。
至少在有的人看来,希奶奶的缺点与优点同样明显。因为希拉里与丈夫克林顿是壕。他们的财富位于全美前1%,生活水平甩开数百万中产阶级选民N条长安街。当年他们的宝贝女儿切尔西出嫁的时候,包下了一个叫莱茵贝克的小镇,婚礼配备了专门的安保人员,数百名嘉宾中不乏斯皮尔伯格这样的大咖,整个婚礼据估计耗资在500万刀以上!
这也是部分民主党人士担心的问题,含着金钥匙的总统候选人,能hold住作为投票主力的广大中产阶级吗?
不过这一点也许不必过虑。尽管壕气,希拉里夫妇也懂得如何与人作友。同样是在切尔西的婚礼上,因封城而出行受到影响的莱茵贝克小镇居民,都获赠了红酒。于是大家又可以一起愉快玩耍了!
这谈笑风生的手段,比起前些天街边拿刀叉傻呵呵吃热狗英国首相,简直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卡梅伦已哭晕在厕所……)
话题再回到竞选上来,虽然有博彩公司给希拉里开出的获胜赔率高达91%,不过自1951年限制总统只能做两任以来,只有一位与卸任总统同党的候选人入主白宫:1988年选总统的老布什,而且2016年大选,有着总统世家血统小小布什也很有可能会参选。这届的总统候选人的背景还真是强大呢,好了,一块巧克力押希奶奶获胜。
靠父母你最多是公主,靠老公你最多是王妃,靠自己你会成为女总统。—莎士比亚[来自扣扣空间]
其实当不成女总统,当个王妃也是极好的,尤其是当你生在↓这个国家。
31岁的文莱王子Abdul Malik(这个名字不会念)迎娶了22岁的数据分析师 Dayangku(这个名字也不会念),他们的婚礼简直是让单身狗们男默女泪。
31岁的文莱王子Abdul Malik(这个名字不会念)迎娶了22岁的数据分析师 Dayangku(这个名字也不会念),他们的婚礼简直是让单身狗们男默女泪。
王妃身穿镶满珠宝的克里斯提·鲁布托高跟鞋,戴着纯黄金脚链。
然后,王子的爸爸也出席了婚礼。
王子如此风光,国王老爹又怎能落后?
据不完全统计,老国王的王宫全球最大,是英国白金汉宫的4倍,里面有1700多个房间。
此外,他还拥有:
一支由400辆劳斯莱斯轿车组成的车队;
一艘大型豪华游艇;
一架波音727客机;
20多架私人飞机;
并且,他的专机从安全带扣到洗手间里的马桶、水龙头,全部都镀有一层黄金。
心很累,现在只想问一句:王宫里还缺扫地的么?
上面已经说了那么多有头有脸的领导人,那么怎么可以少了出镜率曝光度都极高又深受全宇宙人民敬仰爱戴的金正恩呢。
恩恩手腕的伤势牵动人心,甚至有人猜测恩恩因为手腕过痛所以导致缺席了朝鲜最高人民会议。
不过大家可以放心,恩恩的伤势才不是像传说中的那么严重。毕竟金正恩可是3岁会射击6岁能骑马还身兼朝鲜高尔夫第一人美誉的运动健将,身体自然很强壮。所以12日金正恩元气满满的视察了机场航站楼,并且满意的称赞:机场外壁塑造了象征我们勇敢大胆的朝鲜民族的白虎形象,真是太棒了。
看来金正恩也是个有着独特审美的人呢,爱白虎更爱小熊维尼。
中二少女金·璃莹殇·安洁莉娜·樱雪羽晗灵·血丽魑·魅·正恩在参观袜厂的时候盯着一排Hello Kitty袜子不满的询问工作人员:有没有萌萌哒小熊维尼袜?随后让身旁一位马上就要升职加薪的员工解释深得恩恩喜爱的小熊维尼是什么。而我们更关心的是,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朝鲜很多人不知道小熊维尼。
朝鲜人民除了不知道小熊维尼是什么,也不会知道《速度与激情7》演了什么。为了不再背上剧透汪的骂名,在这里只想分享两条有点感动新闻。
1、范·迪塞尔的女儿叫Pualine,因为:当我剪断女儿脐带的时候,只想到了Paul一个人,我知道他在这儿。让女儿叫Pauline,就好像把对Pual的思念也留在了我的生活中。
2、导演:对我来说,最困难的部分不是在于因为Paul的离开让制作团队去增加特效技术,而是每一天,来到片场,知道这个人已经不在了,却还要合成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对于熟悉他的来说,整个过程就好像是一种煎熬。
虽然,在电影的最后保罗·沃克的脸依然有很清晰的合成痕迹,但是,Who cares。
关键词阅读
48小时评论排行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