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短期贷款款占比重多少呢在贷款中?

中国银行业贷款余额占GDP比重再超110%
中国银行业贷款余额占GDP比重再超110%
来源:你我贷
逆周期发展银行救中国本报特邀作者孙兆东中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之际,国家花费了数以万亿计帮助其股改上市,这不仅让中国银行业得以稳健发展,在这场国际危机中岿然不动,而且,银行也将帮助中国经济率先走出低谷。2003年我国银行业余额占GDP的比重历史最高,达117%。而今,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经济衰退的今天,中国的银行贷款余额占GDP比重再超110%,达到112%。2009年4月末,我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5.55亿元,超过同期我国GDP总额(约31.8万亿元),银行贷款余额超GDP,意义非凡。逆周期发展化解危机当前,全球金融危机底部已经显现,但经济衰退还在路上,而中国经济将在银行信贷的强力支持下,率先走出经济调整,并对全球经济早日走出衰退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全球关注中国,中国关注金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一盘棋走活,经济满盘棋皆赢。显而易见,中国经济如期结束此轮调整,金融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形势下,中国的金融面对重要的历史使命,正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并作出了创新的重要选择。以往,面对经济危机,金融特别是货币政策的决策者都会更加审慎,商业银行由于对经济衰退的预期,也会采取紧缩的信贷政策以应对经济危机下的金融危机的出现。然而,始于2007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全球金融危机,这一缘于过度的金融创新所引发的金融危机,其传导路径从金融领域延伸到实体经济,导致了全球的经济衰退。这场金融危机与实体经济危机所导致的金融危机有天壤之别,因此,从危机开始美国就采取了大力度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轮番救治。本轮金融危机,对于中国而言,直接损失以千亿人民币计算,间接损失高达万亿人民币。其中,我们的金融领域受到的冲击远远小于实体经济的受损。而恰恰是受到影响较小的金融,能够帮助我们的实体经济提振信心、避免实体经济遭受损失的扩大。因为今天改革中的中国金融真正具备了拯救实体经济的资本。需要做的就是决策者对形势的准确判断和过人的胆识及决策勇气,但这些都离不开观念的更新和经营理念的创新,也就是要逆周期发展金融,以治理风险,以发展化解风险。信贷高增长支撑经济2008年,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的GDP由第三季度的9%下降到第四季度的6.5%,下降幅度之快和之大历史罕见。国家紧急出台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特别是确定了国家财政拟出资1.18万亿。就在欧、美等银行业面对经济衰退,金融被流动性紧缩的阴霾所笼罩时,我国的银行业实施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半年时间里共新增贷款超过6万亿元,这一数字是2007年全年的1.2倍。我国银行信贷成为稳定和支撑经济的核心力量,2009年前4个月在国家财政已经落实了2300亿元资金投放背景下,我国的商业银行积极支持国家经济刺激计划,前三个月信贷新增4.58万亿元,由此,使得2009年一季度我国GDP增速达到6.1%,使得我国经济增长率下滑得到快速遏制。4月份新信贷仍保持了近6千亿元的新增,当前在信贷新增6万亿支持下,可以预料今年二季度GDP将出现可喜的。资本过剩是贷款超GDP基石当前,我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达到35.55亿元,这与近年来主要商业银行完成了改制上市,并获得了巨额的资本补充,目前我国上市银行资本充足率均达到国际先进银行的平均水平,充足的资本为信贷支持经济提供了保障。中国银行业贷款占GDP比重超过了100%,这是一个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数据。值得关注的是,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投放仍有继续增加的空间。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储蓄总额已经达到53万亿元,仍然有17万亿的存贷差,以及1.6万多亿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当前存贷比为67%,低于1991年到%以上的水平,以及1995年到1998年90%以上的水平。笔者注意到,发达国家的融资渠道各有千秋,时至今日,美国、英国、日本的银行体系贷款余额占GDP的比重都不到100%,德国的银行资产占GDP的比例却达到150%,与美英等国家相比,德国以外向型企业和稳健的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比例,成为抗国际金融危机较好的国家。金融将促经济科学发展信贷大幅增长对实体经济拉动的后续作用还将进一步体现,局部的资产泡沫对于经济的持续复苏的影响,以及当银行贷款超过GDP120%后,实体经济如何消化巨额的贷款利息成本,以及银行贷款远超过GDP的新形势下,金融对实体经济意味着什么?银行贷款对保增长具有怎样的作用?信贷背后存在哪些隐忧?如何更好地让金融对经济作出贡献的同时,在下一轮经济周期中得到可持续发展等等问题,都将是我们面对的金融如何科学发展中国经济的重要命题。(作者: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经济师、畅销书《次贷危机》作者)&nbsp&nbsp&nbsp已有_COUNT_位网友发表评论我要评论&nbsp&nbsp&nbsp&nbsp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相关最新文章
贷款余额与贷款总额度之间的比率。其具体计算公式为:贷款呆账率=呆账贷款/贷款总额...
所谓贷款抵押额度,指的是银行依照抵押物品的实际价值与抵押率的高低,来进行贷款具体...
贷款余额的平均水平。贷款平均余额能够反映一段时期之内贷款规模的通常水平,实际上可...
本报记者王冠北京报道“城镇化”建设释放出的巨大潜力,引发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债务融资...
贷款余额7983亿元,占全部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为19.47%;这一数字比年初增加...
热线电话(服务时间 09 : 00 - 21 : 00 )
Copyright (C) 2014 你我贷() 版权所有;杜绝借款犯罪,倡导合法借贷,信守借款合约
关注你我贷官方微信抵押贷款占抵押值比例过高现象不容忽视--《现代商业银行》2000年01期
抵押贷款占抵押值比例过高现象不容忽视
【摘要】:
【关键词】:
【分类号】:F832.4【正文快照】:
最近,笔者在开展银行抵押贷款业务调查中发现,某些基层银行在办理抵押贷款时,其抵押贷款占抵押值比例超过70%的规定(即100万元抵押值最多可贷款70万元),有的抵押贷款比例甚至超过90%,巳抵押物是否真正“适销。实用也大有文章,这样容易诱发借款人盗债现象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丘志钢;;[J];南方金融;1982年09期
,林明;[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84年05期
,王大敏;[J];西南金融;1984年11期
文乘龙,黄志伟;[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85年03期
韦崇宣,韦文广;[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85年04期
曹振荣;[J];广西农村金融研究;1985年10期
陈则平;[J];上海金融;1985年01期
李福臣,贾放;[J];武汉金融;1985年06期
;[J];武汉金融;1985年05期
白丁;;[J];中国金融;1985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宿洁;马建华;;[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俞汉卿;;[A];中国土地问题研究——中国土地学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祝学会成立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姜志松;周铮;;[A];土地市场与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中国土地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建设银行河北省分行课题组;张文元;侯文素;;[A];中国投资学会获奖科研课题评奖会论文集(1993年度)[C];1993年
张跃庆;;[A];课题研究报告与论文选编(1995年-2000年)[C];2000年
吕红兵;刘大江;;[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朱树英;;[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李洁铭;;[A];纪念房地产开发会计学术委员会成立十周年论文集[C];2004年
张颖;;[A];陕西省金融学会第十届金融征文评选集[C];2004年
姚宗国;崔璞;;[A];切实解决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问题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秦可;[N];中国机电日报;2000年
李峻岭;[N];财经时报;2000年
金大军;[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童云亮;[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0年
俞卓菁;[N];中国证券报;2000年
梁懿娴;[N];国际商报;2000年
何德旭;[N];经济参考报;2000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
廖英敏;[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骆川;[N];中国经济时报;2000年
莫卫平;[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宾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葛雄灿;[D];浙江大学;2002年
黄小彪;[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王福林;[D];浙江大学;2004年
李夺;[D];吉林大学;2004年
谢建春;[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许洁萍;[D];西安理工大学;2000年
李建英;[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张政;[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胡斌;[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温涛;[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刘疆;[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薛芳;[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0年
唐蓉;[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龙锬;[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马欣;[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将走低_银行首页_银行评论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将走低
  证券时报记者 贾壮
  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负责人昨日表示,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重下降至60%以下,并且随着金融创新快速发展,未来人民币贷款占比有可能更低。因此,为了提高金融调控的有效性,必须同时关注人民币贷款和其他方式的融资。
  社会融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资金总额。具体看,社会融资规模主要包括人民币贷款、外币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保险公司赔偿、投资性房地产和其他金融工具融资十项指标。
  据央行昨日公布的数据,2002年以来我国社会融资规模快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2002年到2011年间,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由2万亿元扩大到12.83万亿元,年均增长22.9%,比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长率高6.1个百分点。2011年社会融资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为27.1%,比2002年提高10.4个百分点。
  社会融资规模变化的一大特点是人民币贷款占比显著下降,人民币贷款外的其他方式融资数量和占比明显上升。2011年新增人民币贷款7.47万亿元,是2002年的4.04倍;除人民币贷款外的其他方式融资为5.36万亿元,是2002年的32.7倍,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41.8%,比2002年上升33.7个百分点。
  该负责人称,金融调控如果只盯着贷款就会造成“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主要原因是,随着金融市场快速发展,对实际经济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的金融变量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货币和信贷,也包括信托、理财、债券和股票等其他金融资产。只有将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非银行金融机构提供的资金和直接融资都纳入统计范畴,才能全面监测和分析整个社会融资的状况。银行贷款在社会融资中所占比重下降_银行贷款_银行贷款利率-金斧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银行短期贷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