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骨质增生怎么办生

枸杞子30克,桑寄生20克,伸筋草20克,天台乌药15克,红花10克,骨碎补10克,川芎15克,杜仲15克,赤芍18克,鸡血藤30克,见血飞15克,加入白酒(40%左右的酒精浓度)1000毫升,浸泡1周后服用,每天1次,每次服用20毫升。
本方适用于腰椎骨质增生辨证为肾虚夹瘀型患者,可以连续服用3~4周。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者禁用。
土鳖虫20克,龙血竭30克,当归30克,川芎30克,山楂30克,鸡血藤30克,乌梢蛇30克,木瓜20克,蓝布正30克,防风20克,赤芍20克,白芥子30克,牛膝20克,舒筋草30克,马鞭草15克,加入白酒(40%左右的酒精浓度)1000毫升,浸泡2周后备用。每次用30至50毫升涂搽腰椎部位,最好揉搽到局部烧热感为宜,每日1~2次。
本方适用于各种证型的腰椎骨质增生患者。皮肤过敏者慎用。
(作者:梅松政 四川省古蔺县观文镇梅松政诊所
文章来源:《中国中医药报》)腰椎骨质增生 -
腰椎骨质增生一般主要与年龄、劳损、外伤、姿势不正确等有着直接的关系,具体因素如下:年龄因素人体的老化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随着年龄的增长,腰椎由于运动磨损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退行性改变,绝大部分60岁以上的正常人拍片时均可发现腰椎的骨刺形成,椎间隙狭窄等退变老化现象。劳损因素腰椎的退变过程,除随年龄变化以外,还与腰椎劳损有很大关系,腰椎长期受到反复劳损以及过度活动等不良因素的刺激,则有可能加速腰椎的退变,使椎间盘突出,骨刺的形成并不断增大。反之注意腰部的休息和保养,就可以减缓腰椎的退变速度和骨刺的进展。外伤史青少年时代的腰椎外伤,也是中年以后发生腰椎骨质增生的重要外因。姿势不正确腰椎骨质增生症年轻患者主要是与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同时姿势不正确导致睡软的席梦思床垫,长时间睡姿不正确也会导致腰椎骨质增生。
腰椎骨质增生 -
腰椎骨质增生腰椎的退变过程,除随年龄变化以外,也与腰椎是否长期过度的屈伸活动及负重损伤等因素有关,这是腰椎退变及发病的外在因素。某些腰部负重过大以及腰部容易受到外伤的职业,腰椎退变的速度要快一些,出现腰椎疾病的可能性也要大一些。例如:重体力劳动者、经常肩扛背托重物者,某些运动员如举重、体操、摔跤及其它剧烈运动,都很容易损伤腰椎,加重腰椎的劳损及退变。这就不难理解,有不少专业运动员和体力劳动者,到了中老年以后,容易出现腰椎骨质增生,而近些年腰椎骨质增生年轻患者的比例在增加,像一些必须久坐、久站,长时间维持同一个姿势工作族群也都可能发生,如:从事IT行业、电脑族、老师、会计、司机、打字员、手工艺品制作者等腰椎容易发生骨质增生。
腰椎骨质增生 -
对于腰椎骨质增生,除了X片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诊断标准:腰椎第二第三节增生1.腰痛,晨起重,活动后减轻;多活动或负重后腰痛又加重,以酸胀、不适为主;2.多无明确压痛点;3.腰部活动受限;4.腰部扣击有舒服感;5.不伴神经压迫体征;6.X片显示椎体有骨赘增生,椎间隙狭窄。
腰椎骨质增生 -
腰椎骨质增生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病变,以腰三、腰四最为常见。如压迫坐骨神经可引起坐骨神经炎,出现患肢剧烈麻痛、灼痛、抽痛、串痛、向整个下肢放射。腰椎骨质增生好发部位,以腰三、腰四最为常见:1、腰椎骨质增生的早期症状为腰腿酸痛,程度较轻。腰椎骨质增生发病缓慢,早期症状较为轻微,不易被患者引起重视,仅表现为腰腿酸痛,时轻时重,尤以久坐、劳累后或晨起时疼痛明显,适当活动或休息后减轻。2、随着腰椎骨质增生的严重,会出现椎间盘退变,椎体变形,相邻椎体间松弛不稳,活动时感觉腰部僵硬,疼痛无力。退变后形成的骨赘刺激,可使腰部僵硬感更加明显,休息时重,稍事活动后减轻,过劳则加剧。3、腰椎骨质增生严重时,增生物刺激或压迫脊神经,可引起腰部的放射痛,也可以出现腰腿痛及下肢麻木。椎体前缘增生及侧方增生时,可压迫刺激附近的血管及植物神经产生机能障碍。4、临床上常出现腰椎及腰部软组织酸痛、胀痛与疲乏感,甚至弯腰受限。如邻近的神经根受压,可引起相应的症状,出现局部疼痛、发僵、后根神经痛、麻木等。
腰椎骨质增生 -
中医膏药治疗传统黑膏药腰痛复正贴作为传统黑膏药的典型代表,由川乌、草乌、细辛、杜仲、一枝蒿、乳香、没药、大黄、血竭、樟脑、冰片、老蒜、葱白、生姜等多味名贵中药经古法熬制而成,是遵循中药归经原则,运用药物互相协调为用的效能,组成的多味药物大组方,以发挥药材的良好功效。由于膏药用于肌表薄贴,所以中取芳香透达之药物,并加以引药率领群药,开结行滞直达病所。因此可透入皮肤产生活血,止痛,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效果,并通过药物的归经作用而调理机体阴阳平衡,扶正固本、改善体质。同时搭配使用中医名方传统中医黑膏药(赵氏养生骨质增生贴)多重功效、全面治疗,秉承中医外治理论,精选多种名贵中草药,直接外敷病灶,实现通血、调气、逐瘀、止痛、驱邪、扶正等诸多功效,实现全方位治疗效果,将骨质增生病根彻底拔除。理疗方法腰椎骨质增生是一种慢性、进展性关节病变,主要累及手的近节和末节指间关节、脊柱和髋、膝、踝关节等,以关节疼痛、变性和活动受限为特点。关节活动尤其是负重时疼痛加剧,休息后减轻或缓解。有时在持物或做开瓶盖动作时出现手指关节疼痛,可能是由于手的骨性关节引起,行走后髋部疼痛,休息后减轻可能是髋关节骨性关节造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主要表现是上下楼梯时出现膝关节疼痛。步行一定距离后引起疼痛而跛行,可能是由于腰椎骨质增生导致腰椎管狭窄。腰椎骨质增生临床上治疗的方法有很多,例如物理疗法、药物疗法、牵引法、推拿法等等。均可起到作用,但是治疗关键在于坚持。以上方法最常用也是最易坚持的当属物理疗法,常见的是金柱康腰痛带,它同时具有热疗、磁疗和牵引固定的功效,坚持使用可达到通经活络,消炎止痛,促进腰部肌肉有效的血液循环,血氧交换饱和度,防止腰部肌肉向纤维化改变,可真正加强腰部肌肉,恢复腰部肌肉和周围韧带的腰椎保护作用。从而有效治疗疾病。注意,如果是急性期,病人应避免过度劳累,必要时可适当卧床休息,通过休息来减少受累关节的机械性刺激,这不仅有效防止症状进一步加重,而且还能为炎症的消散创造一个良好的条件。要尽快用药,采用外用药控制病情的发展。病情在恢复期间,要避免受潮、受寒冷等环境因素刺激,因这些不良的环境因素对关节、肌肉、神经等组织可诱发炎症的产生,还要避免过度劳累,因过劳会刺激关节及周围组织再度炎变,而导致病情的复发。再者可以适当增加户外活动、锻练,尽量避免长期卧床休息。常规治疗方法临床中,对于骨增生来说,最常见的就是腰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随着年龄的增大,机体各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也逐渐衰退老化,退化的椎间盘逐渐失去水份,椎间隙变窄,纤维环松弛向周边膨出,椎体不稳,纤维环在椎体边缘外发生撕裂,导致髓核之突出,将后纵韧带的骨膜顶起,其下面产生新骨,形成骨刺或骨质增生。一般来说,患者在患病后,应积极的进行骨增生的治疗。通常情况下,在进行腰椎骨质增生的治疗时,患者是需要对症选择的。早期腰椎骨质增生,症状轻微,不需要做特殊的治疗。第一,注意卧床休息,避免腰椎受外力压迫,第二,应用其他方法积极锻炼腰部肌肉力量,增加腰椎前韧带,后韧带及侧韧带的力量,避免增生的骨质压迫突破人体正常韧带,肌肉的保护。对于因扭伤、久坐、寒冷等原因导致血液循环不畅、淤血、水肿等引起的腰痛,金柱康可以改善微循环和组织代谢,促进血脉通畅从而达到止痛。而相对比较严重的骨质增生患者,患者在选择骨增生的治疗时,就应选择直流电药物导入热疗仪。目前国内国际上一般建议在日常的家庭护理康复治疗中使用GZ-IIIC型药物导入热疗仪,它是利用低频调制中频脉冲电流,药物导引,将中频电和药物导入结合在一起,达到对疾病的治疗作用,经临床验证证明具有确切的疗效。适用于各种骨质增生(颈椎骨质增生、腰椎骨质增生、膝关节骨质增生、足跟骨质增生等),本治疗仪操作简单易懂,使用安全,易于携带,特别适用于诊所及家庭使用。腰椎骨质增生对于如何治疗骨质增生问题上,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还有以下几种方法。按摩与牵引,按摩有助于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起到消炎止痛作用。牵引可减轻骨刺对局部神经、组织的压迫而起到暂时缓解疼痛的效果。针灸,针灸可通经活血并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肿和炎症,但对骨质增生来说,针灸只能起辅助作用。西药治疗,目前西医对本症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如疼痛时可服一些解热镇痛的药。麻木者可选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关节肿胀有积液者可给予局部抽取积液或局部封闭等疗法。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不是骨质增生的首选疗法。当选用保守治疗无效且病情较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时,可考虑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目前国内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方法有很多,治疗都存着者局限。一、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法充分发挥了药物的作用,但因导入药物为液体,易挥发,药效不持久,限制了该方法的治疗效果。二、紫外线疗法:其治疗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杀菌作用;(2)消炎作用;(3)止痛作用;(4)促进伤口愈合作用;(5)脱敏作用;(6)促进维生素D3的形成;(7)调解机体免疫功能等。三、按摩与牵引。按摩与牵引完全靠外力的作用,只对局部进行治疗却忽视了对人体内整体地调节,因此,只能起到暂时的止痛作用,而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四、针灸:针灸可通经活血并有止痛作用。可消除局部的水肿和炎症,但对骨质增生来说,针灸只能起辅助作用。五、西药治疗。目前西医对本症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常采用对症处理,如疼痛时可服一些解热镇痛的药;麻木者可选用B族维生素类药物;关节肿胀有积液者可给予局部抽取积液或局部封闭等疗法。但实践证明这些治疗方法均不理想,只是治标而不治本,病情易复发。六、中医膏药治疗。秉承中医外治理论手术治疗,使用方法简单,治疗过程安全、无痛无需任何医疗设备,患者直接将药物贴在患处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
腰椎骨质增生 -
医生的任务是治疗因骨质增生引起的局部组织充血、水肿、炎症和粘连以及因此而压迫神经和血管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所有的治疗措施,只能改善症状,消除疼痛、麻木和酸困不适。那种试图把增生的骨质消除掉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切实际的。那种宣称能将增生的骨质(骨刺)化掉的说法是荒唐可笑和愚昧无知的。
腰椎骨质增生 -
1、腰椎骨质增生的早期:中医认为多为瘀邪交结、凝而不散,治疗应化瘀驱邪、舒筋通络。可服中药“桃红四物汤”加味,方药:桃仁10克、红花5克、当归15克、生地黄15克、川芎5克、赤芍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鸡血藤15克、丹参15克、威灵仙15克、地龙10克、土鳖虫5克、乌梢蛇1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急性发作而疼痛较甚者,加乳香5克、没药5克、钩藤10克、丝瓜络6克。气血虚弱者,加黄芪15克、何首乌30克。另用白花蛇2条、蝎子、蜈蚣各5克研末,每晚服2克。连服1月,病情明显好转。巩固疗效,偏肾阴虚者可服用六味地黄丸,每日2次,每次10克;2.、腰椎骨质增生的后期:中医认为则多系肝肾不足、虚中夹实。不足者有阴虚、阳虚之分,夹实者有瘀结、湿热之别,病情比较复杂。阴虚者表现为口燥便坚,形瘦眩晕;阳虚者肢体畏寒,小便清长,阳痿滑泄;湿热者多有关节肿胀,关节内有积液,按之波动,屈伸不利。中医治疗以补肾软坚为主,可用下列方药:熟地15克、山萸肉10克、淮山药10克、丹参30克、皂角刺10克、穿山甲10克、威灵仙、淫羊藿、巴戟天、杜仲各15克、生甘草5克。阴虚者加知母10克,龟板、鳖甲各12克;阳虚者加干姜10克、附片15克;瘀结者加桃仁10克、红花5克;湿热者加苍术10克、黄柏10克。3、引发老年人手脚冰冷麻木治疗方案:骨质增生是指在骨关节或脊椎所形成的骨性赘生物,俗称骨刺。多发于活动度最大、负重最多的颈椎、腰椎、骶椎、膝关节、足跟等部位。职业性持久用力、长期被迫体位不良、慢性或机械性刺激、跌打损伤等是重要的发病诱因。一旦增生的骨刺刺激邻近组织和压迫神经根时,就会出现局部或放射性疼痛。临床证明,长期服用中药治疗骨质增生的效果是比较显着的。患者可用威灵仙30克、鹿衔草30克、金毛狗脊45克、去皮鸡胸肉250克煲汤饮用。不过,为了提高中药的疗效,在治疗时还应根据疾病的阶段和患者的体质认真辨证才行。
腰椎骨质增生 -
疾病预防和保健
恢复期做自我锻炼,使腰背部肌力增强,一可增加腰椎活动度,二可增加腰脊柱的稳定性。(1)仰卧抬起骨盆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足和背部作支点,抬起骨盆,然后慢慢落下,反复20次。该动作能矫下骨盆前倾,增加腰椎曲度。(2)抱膝触胸仰卧位双膝屈曲,手抱膝使其尽量靠近胸部,但注意不要将背部弓起离开床面。(3)侧卧位抬腿侧卧位,上侧腿可伸直,下侧膝微屈,上侧腿侧抬起,然后慢慢放下,反复数十次。饮食保健骨质增生患者应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也含有丰富的钙,经常吃,也有利于钙的补充,注意营养结构。生活其他骨质增生的饮食注意事项1、睡硬板床,睡硬板床可以减少椎间盘承受的压力。2、注意腰间保暖,尽量不要受寒。避免着凉和贪食生冷之物,不要长时间在空调下这样对腰部不太好,加强腰背部的保护。3、白天腰部戴一个腰围,有利了腰椎的恢复和治疗。4、不要做弯腰又用力的动作(如拖地板…)注意劳动姿势,避免长久弯腰和过度负重,以免加速椎间盘的病。5、急性发作期尽量卧床休息,疼痛期缓解后也要注意适当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以免加重疼痛。6、平时的饮食上多吃一些含钙量高的食物,如牛奶,奶制品,虾皮、海带、芝麻酱、豆制品也含有丰富的钙,经常吃也有利于钙的补充,注意营养结构。7、避免长期剧烈运动。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腰椎骨质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过度的运动使腰椎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长期剧烈运动还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及牵拉,造成局部软组织的损伤和骨骼上受力不均,从而导致腰椎骨质增生。
腰椎骨质增生 -
腰椎骨质增生(1)健身运动:腰椎骨质增生的预防主要是坚持长期的各种健身运动,这对防止中老年骨质疏松症和骨质增生症是十分有益的,运动方式有:散步、健身操、太极拳、太极剑、长跑等。(2) 保健按摩:是一种保健性的自我按摩运动,可采用坐位或站位,用双手掌及各指自上而下在腰部进行按摩,力量由轻而重,直至局部发热,再用双手推拿腰部2~3分钟,以促进腰部的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的僵硬和紧张。(3) 保持良好的站立姿势:站立时正确的姿势应是:双膝关节微屈,臀大肌轻度收缩,自然收缩腹肌,腰椎轻度变直,减少腰骶角,增加脊柱支撑力,预防腰椎间盘的损伤。(4) 保持良好的坐位:长期采取坐位工作与学习者,应选择可调式靠背椅使坐位时腰部有所依靠,减轻腰部负担,连续坐位姿势超过1小时者,应起立活动一下腰部,防止腰部的肌肉劳损,小关节移位,椎间盘损伤。(5) 选择良好的睡床:人的一生有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因此选择一张良好的床是非常重要的。建议睡硬、半硬床,不主张选择软钢丝床,人体仰卧时软床可使腰椎的生理曲度发生改变,侧卧时脊柱侧弯,从而增加腰椎骨质增生症的患病机率。(6) 减少腰部受伤、受潮。(7) 减轻体重。体重过重是诱发脊柱和关节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造成骨质增生。因此对于体重超标的人,适当的减轻体重可以预防脊柱和关节的骨质增生。(8) 避免长期剧烈运动。长期、过度、剧烈的运动或活动是诱发骨质增生的基本原因之一。尤其对于持重关节(如膝关节、髋关节),过度的运动使关节面受力加大,磨损加剧。长期剧烈运动还可使骨骼及周围软组织过度地受力及牵拉,造成局部软组织的损伤和骨髂上受力不均,从而导致骨质增生。(9)适量的体育锻炼。避免长期剧烈的运动,并不是不活动,恰恰相反,适当的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增生的好方法之一。因为关节软骨的营养来自于关节液,而关节液只有靠“挤压’才能够进入软骨,促使软骨的新陈代谢。适当的运动,特别是关节的运动,可增加关节腔内的压力,有利于关节液向软骨的渗透,减轻关节软骨的退行性改变,从而减轻或预防骨质增生,尤其是关节软骨的增生和退行性改变。(10)适当的减肥。体重过重是诱发脊柱和关节骨质增生的重要原因之一。过重的体重会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使关节软骨面上的压力不均匀,造成骨质增生。因此对于体重超标的人,适当的减轻体重可以预防脊柱和关节的骨质增生。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医药导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中医药学报
万方数据期刊论文
为本词条添加和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您也可以使用以下网站账号登录: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93次
参与编辑人数:48位
最近更新时间: 02:04:15
贡献光荣榜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浏览词条
保存二维码可印刷到宣传品《自我调养巧治病》_腰椎骨质增生症_中医世家
& > 骨伤外科疾病腰椎骨质增生症
腰椎骨质增生症为“腰椎退行性(肥大性)骨关节病”之俗称,是中老年人常患的一种慢性退行性病变,常累及负重和活动范围较大的关节,主要病理改变以退变和骨质增生为主。临床表现:早期患者自觉腰部有僵硬感,以晨起为重,活动后稍减,但劳累后则酸痛加重。逐渐表现为间歇性腰背酸痛、沉重,活动受限,疼痛可放射至臀部、大腿,偶尔可至小腿,腰前屈或搬重物、坐势不良、床垫太软等均可加重症状,但未发作间期可完全正常。少数病人出现脊髓或神经根受压、刺激症状,急性发作或症状加剧时甚至可卧床不起。患者多在30~40岁以上,男多于女。本病属于中医“腰痛”、“骨痹”等范畴。(一)起居调养法急性期宜卧床休息,以使腰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松弛,减轻压迫症状,阻断恶性循环。一般需卧床1~2周。缓解期要注意腰背部功能锻炼(参见体育调养法一节),有些病人由于顾虑被“骨刺”刺伤,不敢正常活动,影响治疗和康复,这种顾虑是完全不必要的。另外还应注意腰部保暖,避免风、寒、湿等不良刺激,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疼痛。(二)饮食调养法处方:山羊(黑者为佳)血500毫升,过路黄根300克,白酒1500毫升。用法:新鲜山羊血凝固后切成小薄片,晒干,与过路黄根共同浸泡于白酒中,一周以上可饮用。每次30~50毫升,每日3次。(三)药物调养法处方:熟地45克,鹿含草30克,骨碎补30克,鸡血藤30克,淫羊藿15克,肉苁蓉15克,莱菔子6~9克。用法:每剂煎煮3次,得滤液共450毫升,分三次服,每日一剂。(四)针灸调养法1.毫针刺法取穴:相应夹脊穴,殷门,委中,人中。针法:各穴均采用平补平泻手法,留针20分钟。病情较重者每日针治1次,一般隔日治疗1次为宜。10次为1疗程。其中殷门穴用强刺激,直刺2~3寸,局部有麻电感,针感放散上至臀部,下至足底;委中直刺0.5~1寸,有热胀感上至腰部,下至足心传散;人中穴横刺从上向下刺入,进针0.5~1寸,针感以局部痛感为主,捻转时有酸胀感。其它夹脊穴可进针1~1.5寸,有酸胀沉重感放散整个腰部。2.回旋灸法主穴:患病椎体及附近阿是穴(压痛点)、大椎、大杼、阳陵泉、悬钟、曲池。配穴:风池、命门、足三里、肾俞、三阴交、风市、合谷。方法:每次选主穴3~4穴,配穴2~3穴。将燃着的艾条在皮肤上方往返回旋熏灸,每穴每次10~15分钟,每日灸1次,10次为1疗程。各疗程之间间隔5天。(五)按摩调养法临床症状不甚严重者,采用保守疗法和按摩疗法治疗,可以缓解肌肉痉挛,调整关节突扭错,分离局部粘连。手法如下:1.准备手法患者仰卧位。以右侧为例。按压太溪、解溪穴,提拉踝关节,按压足三里穴,牵引、提拉股四头肌联合腱,按压风市、冲门、环跳穴。各穴位、部位操作均为1分钟。患者俯卧位。按压承山、委中、殷门、承扶穴各1分钟。2.治疗手法患者仰卧位。术者立于患者右侧,以右腋夹持患者右足踝部,左手掌搭于右患肢膝关节的前侧。右肘屈曲,以前臂背侧从患肢背侧插入,搭于左前臂中1/3处。此时术者用力夹持患肢向下牵引1分钟。然后以右手掌托住小腿后侧,左手掌托住股骨大粗隆,以强力屈曲髋、膝关节,以左手拇及食指捏住股四头肌联合腱向后推捺,并向前提拉。同时屈曲膝关节,并嘱患者用力屈伸蹬空,反复3~4次。患者俯卧位。术者以左手掌根沿右侧背伸肌自上而下旋转揉按,至骶髂关节平面为止。反复2~3次。同法施于对侧。术者两手拇指分别置于腰4~5平面之两侧骶棘肌外缘,同时向中线挤压。待拇指分别推到骶棘肌肌腹中部(相当于大肠俞穴)时,拇指依皮肤之滑动,向下稍滑,并持续用力按压至最大指力约半分钟,再用力向上推挤并向外旋转,逐渐放松压力。拇指在原处轻轻揉按。术者两拇指沿骶棘肌向下移动至髂骨后上棘内缘,相当腰5骶1平面关元俞穴,用力向下按压半分钟。术者两手拇指置于腰5骶1平面骶棘肌外缘,稍向内推即用力向下按压,持续半分钟后,拇指向上滑动并向外旋转放松。患者两手攀住床头,一助手站在床尾,持握患者两足踝上部,徐徐向下牵引半分钟,此时术者右手掌搭于腰4~5平面之背侧,左手掌搭于右手背上,两手掌重叠在患者腰部左右揉,反复4~5次,最后再用力按压一次。再揉再按压,反复3~4次。揉时应使患者腰部带动躯体、肢体放松式动。患者侧卧位,患(右)侧在上,左下肢放于伸直位,右下肢髋膝关节屈曲位,放于左下肢之上,右上肢放在背后。术者立于背侧,左肘放于右肩前侧,右肘置于右髂骨翼后侧,左肘向后,右肘向前,用力向前后相反方向突然斜扳。同法施于对侧。注意用力适中,不可过猛过大。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小腿立于床上。术者左手插于两膝N窝下使双膝并拢。右手持握双侧踝前部,将患者两足同时抬起,使膝关节作正反方向旋转。然后术者左前臂横压于双膝下部,强屈膝、髋关节,在强屈下推向外侧,再拉至内侧,再移至正位强屈。最后分别牵引双下肢,并使双下肢作屈伸活动。同时患者配合手法作自由蹬空动作。最后重复做准备手法一遍,结束手法。(六)贴敷调养法取穴:病变椎体及附近阿是穴。处方:鹅不食草2500克,透骨草2500克,木5000克,生750克,马钱子750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贮瓶备用。每用60克,先以200毫升水煮开后,将其炒5~8秒,再加45%酒精(白酒)20毫升调匀,装入纱布袋,待温度适宜时贴敷穴位上,以纱布绷带包扎,固定。每日1次,每次敷2~3小时,3天更换一次药料,仍同法使用。6次为一疗程,各疗程间宜间隔3天。(七)热熨调养法处方:50克,75克,川芎50克,100克,50克,15克,炮山甲50克,没药50克,木瓜75克,草乌40克,炙50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视病变面积大小取适量药粉,用适量白酒、老陈醋各半,调糊,外敷于病变局部,约0.5~0.7厘米厚,上覆以塑料薄膜或不吸水纸,以防过早干燥,外用纱布绷带固定。或缝制内衬塑料薄膜的方形纱布袋,上留口,将药糊装袋,紧贴于患部,于布袋两边各系两根布条束定于腰腹部。每次敷7小时,每日1次。在外敷期间,每日两次以电熨斗放于药袋上热熨,温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过热则移开,再凉再熨,每次熨15分钟左右。熨贴过程中可有皮肤瘙痒等反应,多属正常。若属严重皮肤过敏(溃烂、肿痛等)则停用本法。(八)洗浴调养法处方:25克,五味子25克,川椒25克,15克,15克,生10克,生草乌10克,甘遂10克,10克,透骨草20克,15克,老陈醋500克。用法:上药共切碎,以纱布包裹,放入2000毫升水中,浸泡20分钟,煮沸25分钟,纳入陈醋。待温度适宜时洗浴患处。每次45分钟,每日2次。本方具有舒筋活络,祛淤止痛,软坚散结,除湿散寒之功效,对于骨质增生症控制症状继续发展有较好效果。(九)体育调养法本法宜在其它调养法之后进行,一则增强锻炼效果,二则可以减少疼痛等不适。1.俯卧位(1)患者双下肢交替做后伸上举动作。(2)腹部垫软枕,两上肢外展,两手抓握住床边,双下肢(或单肢交替)同时做后伸上举动作。逐渐可于踝部悬吊重物,做抗阻力性后伸上举锻炼。(3)姿势同上,双下肢固定不动。上身逐渐向后抬起做背伸运动;熟炼后,再于前臂部悬吊重物,做抗阻力性背伸运动。(4)两上肢后伸,两下肢及上胸部同时离床,做背伸运动,如是维持数秒后,再行恢复俯卧位休息片刻。再重复数次。2.仰卧位(1)头和四肢支撑过伸法:即以头、肘及双足为着力点,用力将躯干和下肢离开床面做过伸锻炼。(2)头和双足支撑过伸法:即以头和双足为着力点,两上肢置胸前方,用力将大腿和躯干抬离床面作过伸锻炼。(3)双手和双足支撑过伸法:以两手掌和双足为着力点,头部、胸部和大腿均离开床面做过伸运动。此动作难度较大,如能力不支,因人而异可适当调整幅度。
& 中的相关章节:
&骨伤外科疾病
  腰椎骨质增生症(当前页)腰椎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是一种病吗
腰椎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是一回事吗
腰椎骨质增生和腰椎间盘突出是两种完全不一样的疾病。
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骨质增生从病因、发病原理、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等各方面都有明显区别,不是一回事。  
首先,我们看一下腰椎间盘的结构。腰椎间盘的外形如同一个“铁饼”,中部为核( 医学上称为髓核),周围是具有弹性的纤维环,纤维环呈同心圆样地排列,把髓核紧紧地包绕在中央。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腰椎间盘中的水分越来越少,弹性也越来越差。这时如果人的活动量过大或活动过于剧烈,就可能造成纤维环破坏,髓核就有可能从纤维环破坏的部位脱出,压迫脊髓的神经,产生腰腿疼痛的症状。
腰椎骨质增生症,又称肥大性腰椎炎、增生性脊椎柱炎、腰椎骨刺、骨赘等。是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实质上是一种代偿改变。其病程迁延,缠绵难愈,历来有&腰痛腿痛,医生头痛&之说。脊椎骨是人体中持重最大的骨骼之一,长期承受过大的压力,促使骨骼发生退行性变。腰椎在脊椎骨中,又是承受压力最大的骨骼,可谓&重之又重&所以临床上腰椎增生是引起腰痛最常见的疾病之一。腰椎增生病主要病因有二:一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内分泌,免疫和骨代谢等发生衰老性改变,椎间盘逐渐发生退行性变;二是异常应用,即外力致伤,包括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及慢性积累性损伤,致使椎间关节内应力失衡。引起腰锥骨质退变,增生和椎间关节不稳定。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脊椎腰段是人体全身活动中枢轴,是脊椎主要承载部位,因而腰椎承受载重负荷的机会最多,支撑的重量也最多,其内应力作用亦越强。尤其是腰椎间盘经常处于被压缩、曲伸和扭转的组合性,复杂力学活动中,最容易遭受异常的压应力、拉应力与剪应力的影响,而导致腰椎间盘退行性变。从而导致椎间隙狭窄进一步引起椎体边缘及关节突的的增生。腰椎椎体骨质增生形成的机理:退变的椎体可以形成各种不同形式的骨赘。腰椎增生主要表现为腰痛,腰部僵硬,其次是下肢发紧或有麻木感。疼痛程度不一,晨起时腰部僵硬酸痛,稍事活动后反觉减轻;负重和活动增多时加重,当腰椎不稳定时,微小的活动或干扰便可引起急性腰痛。有的病人在急性发作时腰部出现突然&卡住&性疼痛。活动翻身均困难,并可使疼痛加重。这种病人睡觉时常翻身,因一个姿势睡久后即觉腰痛不适。多数病人为慢性腰痛或慢性腰腿痛,可扩散至一侧或双侧臀部。甚至达膝下。半数病人感到下肢麻木,行走困难。X线片可显示,腰椎椎体边缘唇样骨质增生,椎间隙变窄,小关节硬化变尖并有骨赘形成。
通过拍摄X线片、CT扫描、磁共振成像及脊髓造影等方法,可以区别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骨质增生。
网站内容来自网上和相关书籍,仅供参考,不能作为临床、诊断治疗的依据
蜀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腰椎骨质增生怎么办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