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破产债务清偿顺序可以多印货币还清债务吗

中央政府什么时候破产重组?_百度知道
中央政府什么时候破产重组?
中国的地方政府破产了,仗着其拥有地方武装和中央武装力量的支持欠债不还还继续维持运转。中央啥时候破产?
提问者采纳
,没钱还,之前是1块钱一股呵呵。就这样。但是我想不明白。但是这个时候的一块钱相当于你借给他的3毛钱,就稀释了,窟窿多大,加上利息还给你了、破产太遥远了、!政府欠人民的国债券。
还有加重税收,你买房买车杀猪宰羊都要交税。也就是说你白送他7毛钱、?人民银行印钞票就好了,为啥就反过来收拾自己的父母!
你说的没错。物价上涨钱不值钱。武装力量维持着,这些当兵的都是穷人老百姓的子弟,我多印2块钱出来,收多少。话说回来能破产吗
提问者评价
本来想采纳“话筒哥”的回答,但看你回答的挺多的就给你了!
其他类似问题
本质上来说地方政府破产从何而来,地方债务占GDP的比例在世界各个主要国家中是很低的,而中国目前这三条都满足?虽然从数值上来说,银行属于政府管辖。政府主要是欠银行的钱。我国的GDP总量同样庞大。但这是建立在两点基础上的,物资充足。。,地方政府的债务属于你的左手欠右手钱的情况,军队强大来保证纸币的价值,还不还没有区别。。现代社会使用的纸币本质上是需要政府信用,手里又有数万亿美元作为担保,完全可以超发货币来还债,地方政府看起来负债数量很大
天朝是单一制中央集权型国家,地方政府在中央政权的严格控制下行使职权,税收和发债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政府,省以下政府没有税收的立法权,除法律和国务院另有规定外,地方政府不得发行债券。既然地方政府没有征税的权力,也就不可能要求地方政府为其债务负责;既然地方政府预算不能列赤字、不能发行债券,也就不承认地方政府真正拥有债务,地方政府也就无所谓破产之说,顶多就是中央政府拆东补西墙。
我还是那句话,你所说的所谓地方债务基本就是地方政府欠银行的。而我国跟西方国家不同,西方国家的银行是私人的,是以盈利为目的的,政府欠债还不起会让银行着急,因为银行手里没有现金就会破产,因为银行破产了储户的钱就没了,既而引发社会的经济问题。但在我们国家,政府和银行其实是一家,能够互相担保,钱在谁手里都一样,银行没钱了政府帮着还,只要储户对政府有信心就不会出问题,所以纠结所谓的地方债务毫无意义。
比如说上届的地方政府欠某英国银行的钱,然后地方政府换了一届领导后这届领导不承认上届政府欠的钱,你英国银行能眨地?我就不还钱,反正中国在英国又没有外汇!反正地方政府借企业和私人的钱是肯定会赖账的,就是不知道地方政府敢借外国银行的钱赖账吗?
这个问题。怎么说呢?中国是一个能够独立自主拥有民族自决权的大国。在1949年独立的时候经济情况跟非洲差不多。但是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中高收入国家,而非洲还是贫困地区。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当时的中国政府表示绝不承认之前政权欠西方的债务,所以发展起来无债一身轻。非洲没有足够的实力保护自己,只能陷在债务泥潭里一直穷下去。所以中国政府是有实力有底气赖账的。但问题是现在的中国政府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都没有借外国银行钱的必要,因为外国银行里的钱都不是人民币,是不能在中国国内花的,你借来有什么用?即使借来外汇能直接在国内花,问题在于中国现在手里的外汇多的没地方花,每年都要因为对外贸易增加几千亿的外汇给国内造成了很大的通胀压力,怎么可能还去找外国借外汇?至于你说地方政府借企业和私人的钱会赖账,现在各地都把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当做头等大事,哪里还会干赖账这种事关自己乌纱帽的事情- -地方政府巴不得送钱给私企,很多私企就指望政府的定点采购活着呢,哪里有被政府赖账的可能。。。。
本来想采纳“话筒哥”的回答,但看“SDL电磁铁”回答的挺多的就给他了!反正你也等级这么高不差这一个采纳,你懂的.......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未来中国会由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地方政府还不上就要中央政府,但是不全是国内银行,最终动用外汇,十分有可能的是,也有国外银行,如世界银行有些政府欠银行的钱
想都别想。。。。。。。。。。。
你好,顺丰快递
你被采纳了!
中央政府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马  
  学习了  
  1、用人民币换美元央行会回收以前多发出来的人民币吗?  2、朱镕基搞的就是通缩!
  不要再抢了…不要再抢了。不要再抢了!  
  谢谢楼主,告诉大家在回光返照之前抓点快钱,否则这辈子没机会了!  
长见识了!  
  回复第5楼,@天下第一成熟哥  楼主,不要乱发帖,发言注意点!各位网友,大家发帖注意点,不要乱说话,以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大家发言要理性,要克制,不要乱发言.对于未经确证的事情,不要传播遥言;对于已经在处理的事情,要低调应对;对于自己个人遇到的困难,要多找主观原因,不要推卸到社会环境上.发言不能昧良心!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马烈主义接班人,凡事应该本着爱国爱家的心去应对.不爱国的人,永远不会有出息!咱们不能中了坏人的奸计,上了它们的当,做出不好的事情来,甚至做出错事!那些贪图蝇头小利,丧失国格人格的人,它们是注定没有好下场的!记住: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时时刻刻别忘了自己是一名马烈主义接班人!我是一位普通的网民,善意提醒一下大家而已.美分没有小jj.  --------------------------  去他娘的马列主意,这年头谁信这个? 表哥杨达才信这个?波谷开什么的信这个?依我看你才是发言注意实情,别把我们当成小孩子,爱国,谁不爱,老百姓最爱国,我们的子女出不了国,办不了移民,但马列主意的官员们可以,因为他们是马列的人!元芳,你怎么看?  
  我等屁民只能弱弱地喊一声:草泥马隔壁!  
  不赞同里面说的一些话  
  貌似有点道理。  
  学习  
  100万亿有了,到今天发帖时间
  印钞机在手,想印多少就印多少,TG宇宙无敌啊!!!
  具体的爆点 得时刻看好了
  那我们老百姓就只能自生自灭了!!??  
  @nmwlcbqg 505楼   我读懂了,我还想知道调息是如何控制货币量的。  -----------------------------  要说利率的高低对货币量的影响,我的理解是:  同一个前提条件下,利率越高,存款的积极性越高,贷款的积极性越低,那么存款和贷款的比就会上升,就遏制了银行的贷款速度。那么就体现出社会上的钱少了。  我之所以说一个前提下,原因是如果社会非常赚钱,那么人们就会非常渴望贷款而不会在乎利率的高低,那时候利率的手段对货币量的影响相对就小了;同样道理,钱在社会没有赚钱效应的时候,利率再低也很难调动人们对贷款的需求,利率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也小。但这只是以投资为主要目的的社会,像美国这样的社会,消费贷款占了很大比例,那么利率高低对贷款的影响就非常大了,进而对货币量的影响远大于中国这类国家。
  马  
  回复第228楼,@dvE0  其他的都不懂,请楼主说明下这个问题?   不知道楼主这个13W亿,怎么计算出来的??   那你就说平均现在每个人家里只有1W存款?,鬼信,。。。。   现在一个三口只家,谁家没有个10多W的银行存款,就算一个小伙出来打工,1年存1W也不奇怪吧。富有的人就不说吧。那你就算算中国有多少人口。   银行存款这种是实打实的钱吧,能说明下吗?  --------------------------  我一家四口,爸妈老婆我!爸妈退休加一起3000,爸妈一套100平住房,我自己一套113平高层!我现在欠私人钱不到三十万,从银行贷款10万,有一张10万透支的信用卡,我做生意,生意上货加一块最多25万!我每年大概能赚15万不到!我想说的就是,我门一家都没有储蓄!我有钱也不会放银行!再说,我身边的人大部分都是做生意的,都缺钱!怎么解释?  
  楼主傻逼,不会有通缩,只有滞胀  
  @无名志士ABCABC 348楼   以前很佩服楼主。这次不敢苟同。94万亿的M2按楼主的说法经济低迷时是会凭空消失大多数滴。那有那么简单啊。就算这些钱是银行充了贷,贷了又充通过经济发热而使钱币快速流通而鼓胀起来的。但是也是有人充了这些钱银行才能货出去吧。最大头是地方和房产贷款吧。地方搞建设的贷款能还回来吗。如果房地产崩盘了房产贷款能回来吗。如果这些钱回不来了。那证明就是充进这些钱到银行的客户的钱银行也没有能力还回去了对吧。那这天量的充款银行怎么还。这个想请楼主先生回答。  94万亿怎么可能凭空出来呢。那可都是经济活动啊。那好多可是和银行有直接的关系。经济一通缩。M2可能是不往上涨了。但是以前的银行的坏账就也消失了吗。能贷出去肯定有人往进充吧。贷出去的钱回不来了。充进来的钱不用还了吗。请楼主先生回答。这次对楼主好失望啊。您是不是也为ZF工作了。  ---------------------------------------------------------------------------  @咸聊 358楼   呵呵,你的这个问题也是我前面(就是在你的回帖上面)提出的问题。说实话,我无法回答,所以拿出来讨论。  暂时还没看到别人的答案,先说说我的理解,我的理解是:  经济活动陷入低谷后,大家对贷款的需求减少,也就是债务的减少,这点我有体会。最近生意不好做,银行利息成了一大负担,所以我也很想减少贷款以减少负担。我们在美国的报道中经常可以看见这个问题,企业贷款减少了,引发美联储的担忧,,就源自于此。  我用存款还清了债务,我的存款减少而我的债务也减少了,市场上的货币自然也就减少。但这还不能解释你提出的问题,就是如果还不起债,那么市场上的货币会减少么???  这是个问题,谁能解答呢?  -----------------------------  我来试着回答一下。  经济低迷陷入通缩的时候,实物的价格是一直在贬值的。这时如果发生交易行为,那么卖方把交易收入存入银行来还以前的贷款,当存款还不够偿还以前买入的贷款时,卖方存款就作为M2的减少,银行收不回来的那部分,也作为M2的减少。通俗的说,就是M2随着资产在二次交易中的贬值,同时缩水,货币随实物财富一起蒸发。  再举个好懂的例子来说明。  A造了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要出售,而B想买这套房子,他手头上有30万存款,于是向银行贷了70万,买了房。这时M2就增加了70万,随同B原来的30万存款,一起被转到了A的账户(这里新增的70万也可以说是电子货币,只是银行电子内部系统里的一个数字,但像现钞一样代表实际的货币价值,只是体现方式不同,关于这点网友们要有抽象理解的能力)。1个月后B因为财务困难要把房子卖掉,但此时发生经济危机,房价掉到60万。B卖掉后,户头里增加了买家转来得到60万存款,于是用来归还之前欠银行的贷款。这时M2就减少了60万。如果之后B申请破产,那么剩余的10万贷款余额就是银行坏账,也算作M2的减少。整个交易过程中,M2先增加70万,后减少70万。  这里,银行贷给B的70万,不是挪用别人的存款,而是新增的货币,这些货币是B透支了他将来的收入,靠自己的信用来向银行借的。当B以后获得收入还贷时,这些新增的货币也自然被冲销掉。
  卤煮听过蝴蝶效应吗?政府真的能控制。  
  @大内密探楼   一个还算不错的帖子被胡纠蛮缠成这样  各位学学胡适嘛 胡适说过 宽容比自由更重要  要容得下别人的意见嘛 宰相肚里能撑船嘛 意见相左可以慢慢说  支持下楼主  -----------------------------  谢谢支持。很遗憾,这篇帖子居然同时遭受到了左右两派的攻击,可见在国内说点实话有多么艰难。  前面有的朋友说的很好,在第四种变钱方式中,关于准备金的表述,我的确有错误,没有考虑到存贷比的行政要求。因为存贷比要求,银行贷出去的金额必须保持在存款的75%以下,而准备金只是20%多一些,所以计算银行贷款次数的时候必须按照75%来折算,而不是按照扣除准备金后的余额80%来折算。特此纠正。  但是也不能完全按照存贷比计算,因为存贷比和准备金之间的差额,是可以在银行间互相调剂的,而且这个75%的指标也只是在月底的时候产生作用,银行的贷款即便超过75%也可以通过其他手段来应对检查。我们经常见到银行月底拉款就是用来应对这种行政检查的。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描述起来很复杂,搞不清的朋友还是不用去考虑这个因素了吧!
  通胀与通缩共存的状态才是中国的现状。
  楼主似乎在为一些人辩解,事实总会水落石出的。等再过二十年中国的土地都修成了高速路都盖成楼房,这种传销经济走到尽头的时候一切都会明了的,传销经济这是我一个不憧经济的老百姓对现行经济的认识  
  @tjraoia 542楼   先mark再慢慢看  关于政府能否控制住货币供应的问题,我记得天涯里有帖子介绍过,可以通过股票市值大幅贬值、吸引民间资本入房市然后出台限够政策这两种方式将超发货币锁在金融市场,以遏制通货膨胀。可见政府控制货币流通的手段很多,只是代价不等。  关于外汇占款,我国是汇率操纵国,现状是欧元、美元呈贬值趋势,人民币可升可涨,央行应该可以直接通过操纵汇价改变外汇占款数量吧?  最后是关于这场危机的成因和注释有些看法,本轮危机是贫富分化造成的这样的观点是不是可以推到出:一旦贫富分化缓解了,危机就能解决了?恐怕很难。有观点是直接对第三轮产业革命产生了质疑,认为其对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对就业岗位的创造并没有前两次产业革命剧烈,在2000年左右泡沫破灭后已经无力推动经济、就业和工资增长,所以才导致资本流向金融、地产,贫富分化只是经济停滞的结果。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是没有新的产业革命,制度变革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效果恐怕非常有限。换句话说,经济即使触底,长期讲也难以强劲反弹。  -----------------------------  对危机的成因和解决方法在我的书中有具体的论述,不再重复。我和杂志社的争议焦点也在于此,最终我放弃,这些观点没有发出,所以发在网上。
  mk  
  @咸聊 24楼   按照我自己的理解,应该是基础货币的数量M1。不知是否有错误,希望大家指正。  -----------------------------  当然是错误的,请问楼主M1的包括哪些?现金和活期存款吧,这和财富增长扯的上关系么?
  @petersaopaulo 620楼   我来试着回答一下。  经济低迷陷入通缩的时候,实物的价格是一直在贬值的。这时如果发生交易行为,那么卖方把交易收入存入银行来还以前的贷款,当存款还不够偿还以前买入的贷款时,卖方存款就作为M2的减少,银行收不回来的那部分,也作为M2的减少。通俗的说,就是M2随着资产在二次交易中的贬值,同时缩水,货币随实物财富一起蒸发。  再举个好懂的例子来说明。  A造了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要出售,而B想买这套房子,他手头上有30万存款,于是向银行贷了70万,买了房。这时M2就增加了70万,随同B原来的30万存款,一起被转到了A的账户(这里新增的70万也可以说是电子货币,只是银行电子内部系统里的一个数字,但像现钞一样代表实际的货币价值,只是体现方式不同,关于这点网友们要有抽象理解的能力)。1个月后B因为财务困难要把房子卖掉,但此时发生经济危机,房价掉到60万。B卖掉后,户头里增加了买家转来得到60万存款,于是用来归还之前欠银行的贷款。这时M2就减少了60万。如果之后B申请破产,那么剩余的10万贷款余额就是银行坏账,也算作M2的减少。整个交易过程中,M2先增加70万,后减少70万。  这里,银行贷给B的70万,不是挪用别人的存款,而是新增的货币,这些货币是B透支了他将来的收入,靠自己的信用来向银行借的。当B以后获得收入还贷时,这些新增的货币也自然被冲销掉。  -----------------------------  好像也不对,应该是归还了60万,那么M2就减少了60万。后面那10万B还不起,意味着银行亏损了10万,是在银行利润或者资本金中扣除,那么这10万M2也就消失了。
  @petersaopaulo 620楼   我来试着回答一下。  经济低迷陷入通缩的时候,实物的价格是一直在贬值的。这时如果发生交易行为,那么卖方把交易收入存入银行来还以前的贷款,当存款还不够偿还以前买入的贷款时,卖方存款就作为M2的减少,银行收不回来的那部分,也作为M2的减少。通俗的说,就是M2随着资产在二次交易中的贬值,同时缩水,货币随实物财富一起蒸发。  再举个好懂的例子来说明。  A造了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要出售,而B想买这套房子,他手头上有30万存款,于是向银行贷了70万,买了房。这时M2就增加了70万,随同B原来的30万存款,一起被转到了A的账户(这里新增的70万也可以说是电子货币,只是银行电子内部系统里的一个数字,但像现钞一样代表实际的货币价值,只是体现方式不同,关于这点网友们要有抽象理解的能力)。1个月后B因为财务困难要把房子卖掉,但此时发生经济危机,房价掉到60万。B卖掉后,户头里增加了买家转来得到60万存款,于是用来归还之前欠银行的贷款。这时M2就减少了60万。如果之后B申请破产,那么剩余的10万贷款余额就是银行坏账,也算作M2的减少。整个交易过程中,M2先增加70万,后减少70万。  这里,银行贷给B的70万,不是挪用别人的存款,而是新增的货币,这些货币是B透支了他将来的收入,靠自己的信用来向银行借的。当B以后获得收入还贷时,这些新增的货币也自然被冲销掉。  -----------------------------  好像也不对,应该是归还了60万,那么M2就减少了60万。后面那10万B还不起,意味着银行亏损了10万,是在银行利润或者资本金中扣除,那么这10万M2也就消失了。
  @petersaopaulo 620楼   我来试着回答一下。  经济低迷陷入通缩的时候,实物的价格是一直在贬值的。这时如果发生交易行为,那么卖方把交易收入存入银行来还以前的贷款,当存款还不够偿还以前买入的贷款时,卖方存款就作为M2的减少,银行收不回来的那部分,也作为M2的减少。通俗的说,就是M2随着资产在二次交易中的贬值,同时缩水,货币随实物财富一起蒸发。  再举个好懂的例子来说明。  A造了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要出售,而B想买这套房子,他手头上有30万存款,于是向银行贷了70万,买了房。这时M2就增加了70万,随同B原来的30万存款,一起被转到了A的账户(这里新增的70万也可以说是电子货币,只是银行电子内部系统里的一个数字,但像现钞一样代表实际的货币价值,只是体现方式不同,关于这点网友们要有抽象理解的能力)。1个月后B因为财务困难要把房子卖掉,但此时发生经济危机,房价掉到60万。B卖掉后,户头里增加了买家转来得到60万存款,于是用来归还之前欠银行的贷款。这时M2就减少了60万。如果之后B申请破产,那么剩余的10万贷款余额就是银行坏账,也算作M2的减少。整个交易过程中,M2先增加70万,后减少70万。  这里,银行贷给B的70万,不是挪用别人的存款,而是新增的货币,这些货币是B透支了他将来的收入,靠自己的信用来向银行借的。当B以后获得收入还贷时,这些新增的货币也自然被冲销掉。  -----------------------------  好像也不对,应该是归还了60万,那么M2就减少了60万。后面那10万B还不起,意味着银行亏损了10万,是在银行利润或者资本金中扣除,那么这10万M2也就消失了。
  mark  
  @petersaopaulo 620楼   我来试着回答一下。  经济低迷陷入通缩的时候,实物的价格是一直在贬值的。这时如果发生交易行为,那么卖方把交易收入存入银行来还以前的贷款,当存款还不够偿还以前买入的贷款时,卖方存款就作为M2的减少,银行收不回来的那部分,也作为M2的减少。通俗的说,就是M2随着资产在二次交易中的贬值,同时缩水,货币随实物财富一起蒸发。  再举个好懂的例子来说明。  A造了一套价值100万的房子要出售,而B想买这套房子,他手头上有30万存款,于是向银行贷了70万,买了房。这时M2就增加了70万,随同B原来的30万存款,一起被转到了A的账户(这里新增的70万也可以说是电子货币,只是银行电子内部系统里的一个数字,但像现钞一样代表实际的货币价值,只是体现方式不同,关于这点网友们要有抽象理解的能力)。1个月后B因为财务困难要把房子卖掉,但此时发生经济危机,房价掉到60万。B卖掉后,户头里增加了买家转来得到60万存款,于是用来归还之前欠银行的贷款。这时M2就减少了60万。如果之后B申请破产,那么剩余的10万贷款余额就是银行坏账,也算作M2的减少。整个交易过程中,M2先增加70万,后减少70万。  这里,银行贷给B的70万,不是挪用别人的存款,而是新增的货币,这些货币是B透支了他将来的收入,靠自己的信用来向银行借的。当B以后获得收入还贷时,这些新增的货币也自然被冲销掉。  -----------------------------  是是是,我又想了想,你说的对
  @芝麻鸟蛋 584楼   不是有人算过吗,历史上不管任何形式的减税,可能前期会对老百姓产生积极影响,到最后都会无一例外的变成了增加负担,这是真的?  -----------------------------  是,刚才有个介绍社会财富分配制度改革的帖子,看完里面的内容让我的心凉到了脚底,如果这一轮社会财富分配制度改革的确如楼主所说,那中国真的就彻底没有希望了。希望楼主的消息有误。
  难的好文,给经潭经济愤青们扫盲,真要可以随便发行货币中央政府还收什么税啊每年自己给自己发个几万亿,所有企业个人全部免税好了
  要判断是通缩还是通涨,还是得看政府的货币政策.因此我们必须了解经济危机发生的原理, 大通涨之后必然是大通缩.  首先我们要知道M1,M2是怎么来的. M1就是央行发行的货币, 通俗来说就是现金.M2呢其实是银行在接受存款后再放贷,使货币多出来的哪部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M2可以经过多次存贷(每次扣除准备金)才会达到当前的规模,而且是多家金融机构相互参与交织的结果.  由于M2是银行贷款,换一个词来说就是债务,要还清这些债务必须是本金+利息,在经济发展高速期,这个貌似没什么问题。因此很多企业,ZF就会大举贷款来搞建设,债务越大利息越重,需要还清那么必须要提高利润或增加税收,这样会导致社会成本大幅上涨,一旦打破平衡,利润赶不上利息,就会出现工厂倒闭,债务危机。  债务危机只有一条路可以走,破产清算,ZF缩减开支,由于M2是多次贷款的叠加,M2会以雪崩速度减少,意味着有金融企业要倒闭破产。这时只能靠zf兜底,印钱充数。  我们的政府是万能的,所以08年就印钱兜底,结果导致今日骑虎难下,危机会来得越来越快,越猛。
  @tanj1021 92楼   一直对牛刀那个说的印刷厂印钞的说法抱很大疑问,觉得他根本没弄明白纸币和m2不是等同的,现在明白了他是胡诌。  -----------------------------  牛刀就是个卖艺的,和卖大力丸的没什么区别观众喜欢听什么他就说什么
  美国印钱全世界人民花,肿国印钱中国人民花。竞争老大***************
  @无名志士ABCABC 424楼   如果滞涨那就是通缩。在外国可能是。在咱们这个神奇的国家会是什么呢。您想想。如果滞涨了。房地产这个大泡泡是会破了吧。如果房地产破了呢。从这个大池子里喷出出来的天量人民币会流象那里。现在人们不敢消费是因为房子这个大家伙撑着呢,不知您明白否。还有如果滞涨了。各个泡泡破灭了。天量的地方债谁来还银行。天量的房地产贷款谁来还。还不了银行怎么办。难道让它破产吗。可能吗。不印钱您认为还有第二条路可走吗......  -----------------------------  当然也烦请楼主回答我上面的问题。  -----------------------------  如果房地产泡沫破裂了,天量人民币会消失而不是涌出来,也就是我说的通缩。此时人民币对内升值,黄金价格会下跌,是最好的买入黄金的时机。  地方债如果出问题,银行是还不起的,银行国家不会让它破产,那只能“印钞票”。届时人民币会严重贬值。
  @samsara_ye 462楼   90-28=62  -----------------------------  谢谢,我算错了,呵呵
  央行就跟QQ一样,货币的价值只是个数字,人民币就像Q币一样,想印就印,总要的是汇率,
  顶一个~~
  @cllliguo 481楼   只能忽悠没有经济学常识的人,楼主不地道。你可以当老郎的徒弟。  来自UC浏览器  -----------------------------  我和郎咸平不一样,他是说大家爱听的,我感觉没有什么自己的一套系统理论,我是说我自己想说的,我有自己的一套理论。
  (未来会出现通缩吗?)楼主的说的通缩事实和理论根本站不住脚。
  (现在我们知道了,货币凭空产生的过程是可逆的,同时我们也知道了货币的产生和经济的活跃度息息相关,那么未来中国是否会出现通缩?其过程将是如何发展的呢?接下来我将模拟未来中国通缩产生的整个过程。  首先我们知道这一轮危机是典型的经济危机,是由于社会分配的不公所造成的。社会分配的极度不公,造成了严重的贫富分化,大多数民众实际收入的下降导致社会购买力的萎缩,购买力的萎缩又造成了实体经济无法盈利,货币大量流出实体经济充斥于虚拟经济,于是经济出现了滞胀的局面,08年到2010年的大通胀,实际上就是大规模固定资产投资掩盖下的滞胀,目前我们已经处于了经济滞胀的后期。)  1.首先2008年以来的全球金融危机,和 贫富分化 根本没有必然联系,我几乎怀疑你前面说的人民币构成是你本身就懂,还是听来的。其次你居然认为衡量财务增长看M1就可以了。我对你的这些表现都有点无语了。  2.购买力萎缩是金融危机导致的显现,不是引发的原因。引发原因是欧美的信任危机,换句话说就是我不知道你欠了多少钱,所以我不愿意再借钱给你,并且要你赶快把钱欠的还出来。由于整个西方社会是建筑在债务驱动投资、投资驱动生产、生产驱动消费的模型上的。所以一还钱就崩塌了,所有的公司都是构筑在债务基础上的,那还不接连倒闭。公司倒闭了就没有了就业机会,没有就业机会,人民就没有钱,那就没有了消费,反过来影响生产需求,以此恶性循环。  3.但是拿欧美的以上情况来说中国非常不合适。因为大家都知道2008年唯一消费没有受到多少影响的就是金砖国家了。但是,为什么我们不景气,是由于我们在之前对外贸易是我国的主要支撑。我过之前的GDP来源的三架马车,贸易、投资、消费,我国只要外贸和投资在跑,消费几乎很弱。外贸的大量萎缩才是2008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主要影响。  4.外贸大量萎缩,消费有又可能短时间上来,(我国不是消费的萎缩,而是能够大幅挺高?明白么?所有的人都可以感觉一下2008年到现在,大家的消费有没有变少,是吃少了还是穿少了还是东西买少了,还是说旅游变少了?)于是国家启动了4w亿,为什么?就是希望投资能够弥补外贸落下的增长。  5.最后再说一次,不要把经济危机说成是中国自身爆发的,在这场经济危机中中国是被传递的。不是什么 贫富差距的问题。  (后期由于实体经济无法盈利,将导致市场对银行资金的需求减少,此时如果我们去银行贷款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当我们发现银行的贷款额度没有以前那么紧张了,则说明银行的贷款速度在减缓。这种减缓前面我们分析过,会导致虚拟的广义货币M2的减少,也就是我们前面说的第四类虚拟货币正在减少。与此同时,由于经济下滑预期的增强,人民币升值预期会不断减弱,甚至出现贬值预期。此时前期流入中国的美元开始加速流出。我们知道2005年中国的外汇储备才8000亿美元,到了2012年不到8年的时间内就翻了近4倍增加到了3万多亿美元,可见这么庞大的外汇并不是我们中国人赚取的,有很大一部分是冲着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进来的投机资金。这些资金和国内即将出逃的资金合计起来,其规模将有多大,目前很难预估,但绝对会对基础货币的供应量产生重大影响。  当这两种因素所导致的货币总量开始持续减少时,我们就可以正式宣布经济进入通缩周期了。经济一旦陷入通缩周期,其破坏性是非常巨大的,所以美国人非常恐惧这种情况的发生。伯南克之所以保持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其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经济陷入通缩周期。但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能否解决美国经济根本的问题呢?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本轮经济危机的问题在于贫富分化导致的购买力萎缩,宽松政策所制造的货币不可能投入实体经济,只能推高物价以及虚拟经济,这就是近期美国股市接近07年高点的原因。美国目前所出现的现象,可以称之为经济的“回光返照”行情。  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美国已经出现的“回光返照”行情,是因为我们试图压制房价,而坚持的紧缩货币。因为中国从未真正尝过通缩的滋味,所以对通缩并没有太大的恐惧,尽管眼下已经出现通缩的初期趋势,但是央行还在尽力通过逆回购这类微调手段维持着货币的总量。但货币政策的微调是肯定无法阻止通缩的,调整准备金只是时间问题,调准可以暂时阻止通缩的进程。现在唯一不确定的问题是:在美国经济的“回光返照”行情结束之前,国内是否会因为提前出现大面积的失业问题而进行连续性的调准释放货币,如果发生这个情况,那么国内也有希望出现一段类似美国的“回光返照”行情。如果美国的“回光返照”行情结束,则国内将随着美国一同彻底进入通缩周期。  在我看来,市场进入通缩周期是必然的,已经无法回避了,仅是时间问题。要想主动走出通缩的泥潭,只能依靠分配制度的改革,要靠民众收入水平的提高,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你后面说的简直就是胡说八道了。
  1.我们应该应该看到的是由于欧美情况的继续恶化、继续发酵。中国的外贸从2008年开始就没有好过。同时,欧美也希望他们的外贸能够拉动本国经济,所以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才会如此抬头。这也造成了很多中国企业情况窘迫,从而影响了中国经济、影响了就业。这方面的直接表现是2009年由于4万亿的拉动,一些大的国企、央企情况得到了缓解,但是中小企业却没有办法享受到。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年中小企业异常缺钱,民间借贷利率高企。中小企业希望通过借钱来保持生产、存活下来、度过难关。到了年,4万亿的效应渐渐淡去,所以,无论国企、央企,包括中小企业日子就更难过了。尤其是中小企业,经过年,很多已无法在坚持下去,于是选择就是离场。这就符合了年企业缺钱,2012年却不需要贷款了,为什么?都离场了呀。  2.我再次强调中国是受到欧美经济危机的影响,关键是要着重提出注意中央的政策。2009年4万亿;2010年、2011年以调结构为主;2012年以保增长为主。什么意思?2009年4万亿是为了应急,因为经济增长不可能靠外贸了,得靠投资。2010年和2011年是主动放缓,为的是把三架马车的结构调整过来,减少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存度。所以在2010年末开始到2012年的下滑完全是可以预计的。但是2012年中央定的基调是保增长。我们可以看到几个方面,(1.)说明三驾马车的结构调整趋势得到阶段性的成果,当然如果让消费完全达到投资和外贸的效果那是痴人说梦。(2.)经济的变化受到政策的知道一般都有6个月以上的滞后期。中央定的基调是保增长,这充分说明预见到了通缩风险。  3.说美国的QE3是回光返照,这可以看出你根本不是学经济的。你完全就是一个听了一些学者说了货币风险后扩大化翻版。美国为什么在QE3,就是为了防止通缩。经济总共就三种状态:通胀、通缩、滞胀。国家经济三种必然在里面混一种。可以说美国人的QE1...3,或则还有4、5.对于美国来说,是绝对好的。举个简单例子,如果一个个人玩借贷,拆东墙补西墙,那终有一天要倒霉,但是国家怕什么?国家拆东墙补西墙,大不了再用后天的,只要经济实体不停,这个国家就完不了。至于其他国家由于持有该国货币导致直接价值缩水,那是其他国家的事。所以美国人是不会觉得QE3不妥的,只有中国会觉得QE3不妥。  4.既然美国都是这样做,那中国干什么?非要保持RMB的大幅升值么?这不是有病?那你告诉我中国为什么要通缩?哦,忘了说一点,无论通胀、通缩、还是滞胀在政府的调控下是可以刻意改变的。所以你的通缩是怎么成立的?
  @博尔忽 499楼   你有胡扯的功夫,去读两本书多好,少在这里丢人。  -----------------------------  懒得说你,还一次次跳出来自取其辱,既然你懂得多,你也可以写一篇出来说说啊,我很愿意洗耳恭听。
  @甘瀑剑 627楼   当然是错误的,请问楼主M1的包括哪些?现金和活期存款吧,这和财富增长扯的上关系么?  -----------------------------  从另一个角度看,M1反映的是随着GDP增长而增加的社会财富、赚取的外汇和外来资金的投资。
  我是农民
我可以活下去  
  @咸聊 646楼   从另一个角度看,M1反映的是随着GDP增长而增加的社会财富、赚取的外汇和外来资金的投资。  -----------------------------  那直接印钱,M1增长了,算不算社会财富增长?你就偷换概念吧!还换一个角度,真服了你。虽然你前半部分说得算到位,但是我就不明白,你是自己真知道,还是就是听别人说的?
  @WIND-18 16:05:08  实际上没那么多,应该没有字母、数字、字母、数字模式,也就6万亿多些  前两位英文字母叫做冠字,后八位阿拉伯数字叫号码。  26个英文字母去掉V,还有25个。A到J的十个一组,KLMNO五个一组,P到Z10个一组。这三组互相之间搭配,或者自己与自己搭配,形成九个大组。人民币印制的批次就是按照大组顺序。具体的第四套和第五套对大组的命名还不同,第四套AP开头的是第一大组,PA开头第二大组,PK开.....  -----------------------------  胡扯过头了吧?!“字母后面的数字从000000结束,共一亿张”?!你掏出一张百元纸币,看看号码有五1或0字开头的!
  90多万亿的M2,信贷后面是天量的财政投入。
  @甘瀑剑 648楼   那直接印钱,M1增长了,算不算社会财富增长?你就偷换概念吧!还换一个角度,真服了你。虽然你前半部分说得算到位,但是我就不明白,你是自己真知道,还是就是听别人说的?  -----------------------------  你前面那段评论虽然很长,不过实在无聊,是你们老师给你上课时的教材这么对你所的吧,我就不浪费时间评论了。看在你写了那么长一段的份上,给你点告诫,年轻人要好好读书,但不是让你读死书死背标准答案。  至于这段么,有点滑稽,难道你认为我必须一生下来就知道这些么???
  13万亿肯定不对的。偶把身上的几张百元钞票的号码拿出来看了一下,用简单的排列组合计算一下,估算大约有47万亿的百元至10元的钞票,小钱没有算在里面。
  只可能滞胀,反正zf不会给p民好的
  人冥币
  最近取过几次钱,都是连号。还以为是自己运气好  
  收藏看看谢谢  
  回复第25楼,@凯旋路PY  楼主企图混淆视听,在天涯根本没用,近百万亿的M2是存贷可能放大的吗?常识范畴。  --------------------------  跪求大侠详解  
  @咸聊 646楼   从另一个角度看,M1反映的是随着GDP增长而增加的社会财富、赚取的外汇和外来资金的投资。  -----------------------------  M1,即M0+企业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LZ所说的外汇跟外来资金属于M2范畴。
  天涯高手如云!做个记号慢慢品味高手们的分享!
  。  
  按照楼主的说法,“第四种变钱的方式是最重要的一种:就是基础货币放出来以后,会通过银行的贷款活动而放大。。。贷款的频率越高M2也就变得越大”  那么,“一旦经济萧条,放贷的频率就会下降”,按照我的理解,房贷速度下降,只会让M2增速放缓,楼主所说的那“72万亿”并不会减少或者凭空消失吧?
  人民币只会少,怎么会多呢
  长知识了
  我最近取钱也是连号的!  
  @WIND0109 37楼   实际上没那么多,应该没有字母、数字、字母、数字模式,也就6万亿多些  前两位英文字母叫做冠字,后八位阿拉伯数字叫号码。  26个英文字母去掉V,还有25个。A到J的十个一组,KLMNO五个一组,P到Z10个一组。这三组互相之间搭配,或者自己与自己搭配,形成九个大组。人民币印制的批次就是按照大组顺序。具体的第四套和第五套对大组的命名还不同,第四套AP开头的是第一大组,PA开头第二大组,PK开头是第三大......  -----------------------------  亲,好像还有面值50元的20 .......
  不是国人喜欢感性思维,是权威数据从来靠不住,大家习惯靠自己了  
  @天下第一成熟哥
10:47:06  楼主,不要乱发帖,发言注意点!各位网友,大家发帖注意点,不要乱说话,以免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大家发言要理性,要克制,不要乱发言.对于未经确证的事情,不要传播遥言;对于已经在处理的事情,要低调应对;对于自己个人遇到的困难,要多找主观原因,不要推卸到社会环境上.发言不能昧良心!我们是华夏儿女,炎黄子孙,是马烈主义接班人,凡事应该本着爱国爱家的心去应对.不爱国的人,永远不会有出息!咱们不能中了坏人的......  -----------------------------  尼玛,你吃屎吃多了吧!
09:36:58  @莲舟竹喧 88楼  楼主,不知道你还记得我吗?你写的那本书我已经扔掉了,在天涯又看到你两篇短文,更加证实了我的判断,劝你还是静下心来做学问吧,别那么浮躁。能出书并不能证明什么,相反暴露了你知识面的狭窄意识上的不足,很多常识性的东西,楼主你经常胡乱解释,比如本文中你认为最重要的第四点,房地产贷款循环问题,天涯高人很多,经常草草阅贴的更多,大家都没发现这第四点的问题所在吗?楼主走的路是空中楼阁...........  -----------------------------  楼主威武,最不喜欢随便给别人扣帽子的沙比,!
  @莲舟竹喧
08:08:23  楼主,不知道你还记得我吗?你写的那本书我已经扔掉了,在天涯又看到你两篇短文,更加证实了我的判断,劝你还是静下心来做学问吧,别那么浮躁。能出书并不能证明什么,相反暴露了你知识面的狭窄意识上的不足,很多常识性的东西,楼主你经常胡乱解释,比如本文中你认为最重要的第四点,房地产贷款循环问题,天涯高人很多,经常草草阅贴的更多,大家都没发现这第四点的问题所在吗?楼主走的路是空中楼阁,基础不实怎么能起大厦呢......  -----------------------------  这些你应该对胡,温说还来得及,对习李说更好,你放对楼主有毛用啊!
  路过,挣三分。
  不如把LZ的问题换个角度来问:  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多少货币才合适?  了解了这一点,才有个基本参照物,才谈得上"多印多少"的问题。
15:00:50  @无名志士ABCABC 348楼  以前很佩服楼主。这次不敢苟同。94万亿的M2按楼主的说法经济低迷时是会凭空消失大多数滴。那有那么简单啊。就算这些钱是银行充了贷,贷了又充通过经济发热而使钱币快速流通而鼓胀起来的。但是也是有人充了这些钱银行才能货出去吧。最大头是地方和房产贷款吧。地方搞建设的贷款能还回来吗。如果房地产崩盘了房产贷款能回来吗。如果这些钱回不来了。那证明就是充进这些钱到银行的客户...........  -----------------------------  我同意楼主的观点。钱的本质是交易的媒介,纸币的数量够维持交易流通即可,但社会很多财富是相对静止,比如固定资产,他的价值是评估出来的。比如,我去年买套房,价值100万,今年市场评估150万,但我没有去交易,这多出来的50万就是意淫了。但就是这些高估的价值阻止了实际发行的钱在这些领域流动,只能被局限在日常消费品领域,所以物价高了。比如,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固定,原来是全国河流湖泊合理流动,后来有些地方飘起来了,实际的水都漏到没飘起来的地方,造成水灾,而飘起来的地方慢慢只是在意淫自己浸泡在虚幻的营养液里,实际已经很少水流动。富人很少有实际的人民币,也就是说他财富的存在方式多数是估值的,穷人才钱包鼓鼓的,塞满钞票,所以让富人结束意淫,房子降到50万了,人民币就传递到富人手上了,贫民窟的水灾就结束了。富人醒来一看,发现自己只是意淫了一下,做了场梦,自己实际钱没那么多,财富不是那么容易得的,就该开始搞实务了。这时候就正常了。m2的虚幻性,我感觉就是不频繁交易的财富价值被高估了,一旦这个意淫被击破,被降低估值,m2就该大降了。
  Mark一下,后续跟进
  楼主你算错了。重新算。  
  富人家里只有他财富很小比例的现金,比如一个温州老板,身价10亿,可能9.99亿是房子,0.01亿是现金。每套房子目前估价100万,也就是一共1000套。现在2000个穷人,每人50万现金,都没房子,但都想买房。自然当下就实现不了,只能拿来买吃的,买穿的,食品和服装领域自然钱多了。为富不仁的不时还搞一下"蒜你狠"。银行是个设计偏大的蓄水池,根据m2设计的,这个时候m2是20亿,温州老板的10亿加2000个穷人的合计10亿,过了一年,房价估值大降,变成40万一套,温州老板一下子只有4个亿(忽略0.01),银行只承认他有4亿了。m2就变成14亿。这时候,温州老板也愿意卖房开工厂了,每个穷人各给40万买房,留在食品,服装消费市场的钱就只有1亿。如果温州老板不开工厂,m2就变成10亿等于m1,如果变成厂房和设备,m2就变成14亿。另外,食品和服装贵是因为美国的缘故,美国一旱灾,食品就贵了,它服装有品牌和设计。房价不降,持有50万现金的穷人就会享受ad,吃洋奶粉。一旦买了房,只有10万了,消费就不同了。
  @咸聊 651楼   你前面那段评论虽然很长,不过实在无聊,是你们老师给你上课时的教材这么对你所的吧,我就不浪费时间评论了。看在你写了那么长一段的份上,给你点告诫,年轻人要好好读书,但不是让你读死书死背标准答案。  至于这段么,有点滑稽,难道你认为我必须一生下来就知道这些么???  -----------------------------  你不装会死呀?有道理说道理。  如果没有水平不用装什么大尾吧狼。你如果理曲词穷,你不回复不就可以了。何必再来说这些,你想说明什么?想说明你是个经济学家?说这句话你就是说的真理了?  不过,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教材告诉不了你这些,你还得学会思考,明白么?你这样的写手的确缺乏了多思考的能力。另外,谢谢你的告诫,我是学的还不够精,但是这不表示这个问题上你是对的。同时,我不认为你比我学的好。
  为什么说银行是个设计偏大的池子,因为富人有10亿评估的房子,银行愿意借给它10亿,但这10亿只是临时流动一下,造成市场短期有20亿。房价跌之前,如果这10个亿及时回到银行这个池里去,就不会造成风险,造成坏账。好,房价估值下降,变成4亿,这个时候银行就只肯借给富人4亿出来短期流动。这个时候通货就紧缩了。对不对?
  好  
  @pancl608
18:11:12  富人家里只有他财富很小比例的现金,比如一个温州老板,身价10亿,可能9.99亿是房子,0.01亿是现金。每套房子目前估价100万,也就是一共1000套。现在2000个穷人,每人50万现金,都没房子,但都想买房。自然当下就实现不了,只能拿来买吃的,买穿的,食品和服装领域自然钱多了。为富不仁的不时还搞一下"蒜你狠"。银行是个设计偏大的蓄水池,根据m2设计的,这个时候m2是20亿,温州老板的10亿加......  -----------------------------  M2 与社会财富没有直接关系。根本不能说不动产价值缩水,M2就等量减少;反之,资本市场价值上升,M2也不会等量上升。  你就别瞎解释了。
  顶一个
  留名  
  不错的帖子,很遗憾被胡搅蛮缠成这样。  研究经济越深入,越发现有太多的无奈。有时经济要靠政治来解决
  现在,大家都在研究,这个通缩会由哪种黑天鹅事件引发以及究竟时间节点在什么时候,我个人的看法,危险可能来自于影子银行,也就是说游离于M2之外的银行表外资产,比如信托和理财产品,这些影子银行主要用来支撑地方政府发债和房地产融资。用金融学预言来说,就是地方政府在央行货币政策收紧的情况下,变相默认积极的财政政策。现在有说法,明年两会后,表内外资产要并表,我觉得,这很可能就是那个黑天鹅事件,各位千万小心。
  说的不错  
  @甘瀑剑 677楼   你不装会死呀?有道理说道理。  如果没有水平不用装什么大尾吧狼。你如果理曲词穷,你不回复不就可以了。何必再来说这些,你想说明什么?想说明你是个经济学家?说这句话你就是说的真理了?  不过,我可以明确告诉你,教材告诉不了你这些,你还得学会思考,明白么?你这样的写手的确缺乏了多思考的能力。另外,谢谢你的告诫,我是学的还不够精,但是这不表示这个问题上你是对的。同时,我不认为你比我学的好。  -----------------------------  呵呵,这位同学见识到了吧,天涯经坛的“高人”就是如此胡说上瘾的。  这个“咸菜”以前还不至于如此八道,恐怕也是某些人怂恿他出书搞得他high了。  现在以为出书有名,呵呵,实际是遗臭数年。  这些“高人”连经济学的基本概念都不明白就在经济论坛胡说,并且还能受到“热”捧,我现在都已经懒得踩他们了。
  钞票的左下方有10位数,后6位是阿拉伯数字,前4位两类组合,一类是字母、数字、字母、数字模式,另一类是字母、字母、数字、数字模式。目前人民币只有这两个模式。这两种模式排列组合后,最多能印出多少的人民币来呢?前一段时间曾计算,大约是13万亿。
  纠正楼主的错误观念:  “现钞”与“货币”是两个概念,“现钞”是央行印刷出来的纸币,而“货币”仅仅是央行中央清算系统中的“数字符号”(即总的货币存量),而这些“货币存量”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是分散在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手中的。所谓“印钞”是指“货币存量的增加”(其中当然包括以纸币形式增加的部分,但这一定仅仅是少数。)  通胀与通缩实际上与“货币存量的多少”并没有直接的联系,而至于“流通于消费领域的货币总量”直接相关。用于消费的“货币规模”多了自然就“通胀”,而用于消费的“货币规模”少了自然就“通缩”。  影响“通胀”与“通缩”的最直接的原因是“货币存量”的社会分配格局的变化。当“货币存量”极大地向少数富人积聚,市场必然“通缩”;当“货币存量”极大向多数人转移,市场必然“通胀”,或者“货币存量”短期能急剧增大即使“货币存量”在社会富人或穷人间分配的比例不变,那么市场也必然“通胀”(当伴随社会生产规模萎缩的情况下,通胀将更加显著。)
  综上所述,通胀和通缩不过是“货币存量”的社会分配效应(主要矛盾),而不是其它什么原因(次要矛盾)。
  其实,对老百姓来说,通缩更苦,因为来钱的机会少了。但是相对财富可能没有变小。  通胀,老百姓还好过一点(不能过度通胀),因为来钱的机会多点,但相对财富却少了,贫富差距大了。
  故“货币存量”分配向大多数百姓倾斜的“通胀”是对社会政治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有利的,而“货币存量”分配向极少数权贵倾斜的“通缩”是对社会政治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有害的。
  当“货币存量”的分配格局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和生产规模相适应的情况下,通胀与通缩都是可以避免的状况!
  穷,没见过那么多钱。。。
10:07:00  天涯网友寂寞花开心凋落这些天去银行取了几次钱,差不多取了5000元,居然每次都是崭新的100元,还连着号的。他向俺埋怨道:“你看,国家又在放水了, TMD太无耻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长达几十年的通胀,以至于每个国人看到新钱就心惊胆战,唯恐自己口袋里的钱因为货币的不断增发而持续缩水。即便在眼下市场资金匮乏的环境下,国人对货币的释放仍是心有余悸的,毕竟30多年的惯性,让以感性为特征的中...........  -----------------------------  情况真是这样,到银行取钱大部分基本都是新票连号。银行的小姑娘拿过来给柜员的估计20万左右,全是新票,给我的2万全是新票连号。
  真是这样,好几次去不同银行取钱,取出来的全是崭新的联号的,几个月了都是这样。  TM的赶紧去死吧
  @xeron1234 33楼   御用文人说:因为要通缩了,所以这是继续印钱最好的理由。  屁民们,颤抖吧!为了不让你们见识通缩的可怕,我们必须继续印钱,不好意思了  -----------------------------  正解!睿智呀。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破产债务清偿顺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