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市试管婴儿吧手术试管婴儿吧在什么样的情...

什么样的情况可以做试管婴儿
时间: 18:19:30
健康咨询描述:
做试管婴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什么样的情况可以做试管婴儿?大概需要花多少钱?(感谢医生为我——该。)
十大相似问答推荐
医生答案显示区
帮助网友:9552称赞:676
病情分析: 试管婴儿的成功率只有15-20%,费用也较对较高,发生胎儿畸形,胎停育,流产都是很常见的,因此需要慎重考虑。指导意见:以下情况可考虑做试管婴儿:1. 严重输卵管疾病,如患盆腔炎导致输卵管堵塞、积水;或输卵管结核而子宫内膜正常;或异位妊娠术后输卵管堵塞   2. 子宫内膜异位症   3. 免疫性不孕症,男方精液或女方宫颈粘液内存在抗精子抗体者   4. 男性因素,即少精症、弱精症、畸精症   5. 原因不明性不孕症   6. 其它原因的不孕治疗无效者   7. 有遗传性疾病需要做移植前诊断者   8. 其它:如卵泡不破裂综合症等
帮助网友:287070称赞:14496
病情分析:你好,在身体不能自然受孕的情况下,输卵管切除或堵塞不能输通的情况下才需做试管婴儿的指导意见:试管婴儿的费用较高,一般在三万元左右的,这个是需有个心理准备
帮助网友:6825称赞:709
病情分析:您好 试管婴儿技术主要适用于以下原因造成的不孕症患者:适合于双侧输卵管切除,或完全梗阻无法治疗的,或男性无精等夫妻。指导意见:您好: 费用确高达一次3-4万元左右,临床也不主张轻易做。
帮助网友:7366称赞:1188
病情分析:你好,你询问的试管婴儿指导意见:是在卵巢功能正常,输卵管堵塞的情况的下,适合做试管婴儿。如果顺利的话,也需要2,3万块钱
帮助网友:10788称赞:1310
病情分析: 一般采用试管婴儿有下列人群:1.输卵管因素导致不孕的患者:炎症引起的输卵管阻塞或通而不畅;输卵管结扎术后的患者;由于宫外孕而切除双侧输卵管的患者也只能靠“试管婴儿”来达到生育孩子的目的; 2.不明原因不孕患者 3.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 4.男方和/或女方含抗精子抗体 5.精子数量少,活动力差、射精异常或无精症患者 6.盆腔结核患者 7.卵巢功能衰竭或无子宫的患者可通过供卵或代孕母亲助孕 该用“试管”时就用“试管” 指导意见:
收费和女性年纪有关。随着女性年龄的增大,进行“试管婴儿”治疗所需要的费用也有所升高。目前,各医院收费各有不同,国内目前开展该技术费用平均大约在每次在一两万左右
百度智能推荐
在我国民间经常把“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叫“试管婴儿”。而事实上,体外受精是一种特殊的技术,是把卵子和精子都拿到体外来,让它们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然后把早期胚胎移植到女性的子宫中,在子宫中孕育成...
挂号科室生殖医学科
常见症状、、不孕、不育
检查项目、男科常规检查、、B超检查、激素水平测定
并发疾病无特殊并发疾病
其他信息治疗费用、是否传染、好发人群
网友最关注
治病成功案例/我的经验分享
用药指导/吃什么药好
本品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带下病。...
参考价格:¥28
本品用于跌打损伤,跖骨、趾骨骨折,瘀血肿痛,吐血...
参考价格:¥17.5
如何收藏问题?
方法一:同时按住Ctrl键和D键收藏问题。
方法二:点击浏览器上的收藏按钮收藏问题。试管婴儿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打促排卵呢』_爸爸妈妈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357贴子:
试管婴儿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需要打促排卵呢』收藏
试管婴儿来到这个时代,让很多不孕不育的女性性同胞解脱了苦恼。解决了多年的困扰,也随着社会的改变。让很多不孕夫妻都对试管婴儿这个词适应了,同时:,需要健康知识的难题。那么我建议你可以到
【童】    ╯
【梦】    ╯
【无】    ╯
【忧】    ╯
【网】    ╯
去看下,我当年没有做试管婴儿时,也是长时间在这个
【童】    ╯
【梦】    ╯
【无】    ╯
【忧】    ╯
【网】    ╯
里跟那些同样的患者交流。让我大胆的走出了不孕的困扰!
【童】    ╯
【梦】    ╯
【无】    ╯
【忧】    ╯
【网】    ╯
里的交流也让我对试管婴儿有了很大的了解?在此祝:不孕不育患者好孕!╮╮╮╮╮╮╮╮╮
1楼 20:13&|
贴吧贡献榜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内&&容:使用签名档&&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做试管婴儿?_百度知道
什么样的情况下,可以做试管婴儿?
我左侧输卵管切出,右侧堵塞,这样的情况可以做试管婴儿吗?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只要卵巢能发育正常的卵子,你这种情况可以做试管婴儿。
其他类似问题
14人觉得有用
做试管婴儿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最新热点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
试管婴儿治疗周期痛苦吗?
作者: | 来源: | 发布: | 访问量:147次
  随着不孕不育患者的急剧增加,人们迫切寻求一种安全、快捷的治疗方法,自1978年试管婴儿技术在英国诞生,标志着人类生殖进入了全新的医学时代。美国梦美(HRC-Fertility)生殖医疗中心专家说,试管婴儿是一项高科技的辅助生殖技术,虽然不能对疾病有治疗作用,但是可以很好地避开各种疾病对生育下一代的危害,从而使女性轻松受孕。由此,试管婴儿医院也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了出来。那么,试管婴儿的助孕流程到底是什么呢?
  试管婴儿助孕技术是要把精子和卵子取出体外,对精子进行特殊处理后,与卵子进行结合形成受精卵(根据精液中精子的数量、形态、活力等来制定不同的方案:如果精子数量、形态正常,活力旺盛,则把他们放在实验室的培养皿中使卵子自然受精;如果精子的数量、形态不正常,活力不旺盛,美国梦美专家则会通过第二代试管婴儿单精子注射技术使卵子受精;如果患者对宝宝有性别要求,美国梦美专家则通过精子离心技术增加卵子与携带X染色体的精子或携带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美国梦美(HRC-Fertility)生殖医疗中心的专家会把受精卵培养至第五天,待其形成囊胚后,再通过PGS/PGD遗传学基因筛查诊断技术淘汰掉不健康的囊胚,只把健康的囊胚移植到女性子宫腔,着床、妊娠,最终完成生长发育。
  如今做试管婴儿的医院越来越多,如果患者不慎选择了不正规的医院做试管婴儿,将会给女性带来非常严重的伤害的,并且还不能保证宝宝的健康。美国梦美专家说,科技含量高的医学技术当然对应着高的医疗设备和技术,从试管周期开始的促排卵、取卵到胚胎移植,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整个试管周期的失败。
  相信大家都会听到这样的言语:&促排卵药物会有后遗症&、&取卵、胚胎移植手术非常的疼&等。美国梦美(HRC-Fertility)生殖医疗中心专家介绍说,患者如果能选择正规的医院这些问题都是可以避免的,整个试管治疗周期中女性不会感到任何痛苦。那么,美国梦美(HRC-Fertility)生殖医疗中心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促排卵药物:美国梦美专家说,想要把促排卵药物对女性的伤害降到最低,首先要保障促排卵药物的质量(国内的药品市场比较混乱,很多药品都是由小作坊生产,虽难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会给女性造成非常严重的伤害;而美国的药物则是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认证);其次是促排卵药物的用法与用量(很多医院为了得到足够的卵子,会给女性大肆用促排卵药物,如此会打乱女性机体内分泌,严重的会导致女性患腹水、水肿、甚至癌变的可能;而美国梦美(HRC-Fertility)生殖医疗中心会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来确定用药量的大小,并根据患者对药物的反应程度来时时调整药量,完全在患者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取卵手术:待女性体内有2个18mm,3个17mm的卵泡时候,美国梦美专家会在第一时间为患者安排取卵手术(一般在第八天晚上注射破卵针HCG或Lupron,第十天进行取卵手术)。取卵时会用专业的麻醉师帮患者做全麻处理,麻醉剂的用量是感觉患者的体重、身高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程度而定的,对患者根本没有任何伤害。只需要3秒的时间,患者就会进入到轻度睡眠状态,几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取卵手术。并且在取卵的时候,会有专门的仪器监控患者的心电图、呼吸、心跳、氧气的供给等,保证患者的健康。手术完成后,医生在耳边轻轻喊你的名字就能醒过来,休息一会就能回家,取卵过程中患者不会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更不会有疼痛感。
  胚胎移植:胚胎移植环节虽然简单,但是却决定着整个试管周期的成败。在女性机体在不出任何状况的情况下,美国梦美专家会在囊胚做PGS/PGD基因筛查的当天,为患者进行鲜胚植入(通过移植导管重新放回子宫腔),美国梦美(HRC-Fertility)生殖医疗中心专家技术先进、经验丰富,会根据患者子宫的情况把囊胚植入到子宫的不同位置,大大提高试管婴儿成功率。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推荐阅读:
想和他们一样无风险、100%轻松孕育?立即填写下表,本周内前10名申请者,可免费与美国试管婴儿专家进行1对1视频会诊
梦美幸福热线:400-
客户赴美动态
美国梦美HRC诚征各地不孕不育医院合作洽谈:
友情链接:揭秘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 经历12次失败-试管婴儿 董倩 试管婴儿技术 1980年 例试管婴儿 病人 首例 教授 开腹手术 张丽珠-中国新闻-东方网
>> 滚动新闻 >> 正文
保护视力色:
揭秘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 经历12次失败
来源:CCTV-面对面 选稿:张海盈
  20年前,她如何历尽艰辛培育出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
  张教授:有需要就做,困难我也得上。
  从无到有开展试管婴儿试验,她经受了怎样的挑战?
  张教授:还是说你们跟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对着干。
  中国大陆试管婴儿技术经历了怎样20年的发展?
  《面对面》董倩专访生殖医学专家张丽珠,正在播出。
  主持人导语
  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站在国家的层面上来说,如果能够少生优生是一个迫切的问题,但是在我们国家,也有6%
到8%的育龄父母他们患有不孕不育症,对他们来说,能够拥有一个自己的孩子是毕生的心愿,20年前,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了中国大陆第一例试管婴儿,他的诞生让很多这样的父母看到了希望,但是与此同时,社会上的很多不理解也都纷纷指向了试管婴儿的培育者张丽珠教授,对于张教授来说,她又是如何经历面对这一切的呢?
  人物介绍:
  张丽珠,87岁
  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培育者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名誉主任
  字幕: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
  (庆祝活动现场)
  这是一场特殊的庆祝宴会,这些可爱的孩子有着共同的身世,他们都是通过试管婴儿技术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在他们中间,一位年轻女孩子格外引人注目,她就是我国大陆的首例试管婴儿郑萌珠。
  (新旧照片加婴儿啼哭声过渡)
  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产房里,刚刚降临世间的小萌珠发出了她的第一声的啼哭,宣告了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而她的培育者就是当时北医三院妇产科主任张丽珠。
  董倩:这个小姑娘的名字是谁起的?
  张教授:是他们自己取的,反正就是说萌,是萌芽,第一例,珠,就是对张丽珠的感谢。
  董倩:里面有一个您的字,珠?
  张教授:对,有一个珠。
  董倩:自从这个小孩出生一直到现在,您怎么关注他?
  张教授:他们家里特别按了电话,主要就是为了说,为了和我通电话,/我就怕她们农村人到了岁数,18岁,结婚什么的,我就特别的鼓励她,我说你要好好的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最好,所以她后来考上大学特别高兴,立刻就告诉我,/知道她也考上大学了,我觉得心里挺高兴,特别高兴。
  时至今日,郑萌珠已经从呱呱坠地的婴儿成长成了一名大学二年级的学生。为了庆祝20岁的生日,她特意来到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这个最初培育她出生的地方,见到了培育她出生的张丽珠教授。
  张丽珠教授与试管婴儿结缘,是在20多年前,她听说了世界上首例试管婴儿诞生的消息。
  董倩:当时是怎么知道的这个消息?
  张教授:张教授:这个消息其实很重要,号在剑桥,英国的剑桥诞生第一例。那个时候我正好1980年/出国去做一些跟这个妇女代表团,还有这个第二届世界妇女会我去参加了,/出国之后,那时候在外国,正是热门,大家都是比如到瑞典到什么地方,他们都在搞,都在搞试管婴儿。/00:07:03就听到了这个消息,不过对这个不感兴趣。
  董倩:那张教授,作为一名妇产科的医生,这个试管婴儿在当时世界上也算是一个非常新的新鲜事物,您为什么不感兴趣呢?
  张教授:计划生育主要是说,怎么避孕。那个时候就是最主要的避孕还有这个做人工流产是那个时候中国做的最多的,所以当时我对试管婴儿并不感兴趣。
  董倩:您什么时候开始对试管婴儿这个东西感兴趣了?
  张教授:所谓感兴趣不感兴趣主要是看我们的病人需要,因为我作为一个临床医生,总是根据病人的需要,那么到了1982年左右就发现很多的月经不调的来找我,而她们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她们不育的问题,所以从那个时候开始,就对这个不育症觉得应当注意起来。
  上世纪80年代初期,计划生育开始被定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在倡导少生优生的背景下,“试管婴儿”这样的辅助生殖技术很难被接受。然而面对不孕不育症患者的痛楚,多年从事妇产科工作的张丽珠决定迎难而上。
  董倩:什么时候开始就决定要在试管婴儿方面开始自己的研究了?
  张教授:到了1982年的时候,我给人家治疗月经病的时候,我就发现病人来这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他们不育问题,所以我就开始对不育症进行一些调查,那么发现这些除了有月经不调之外,最主要的在女方的就是输卵管不通,那么对于这些输卵管不通的病人,我又开始做一些观察,做一些调查,也就发现我们当时收的病人都是这个由于结核病,像南方不一定一样,可是在北方我接触的病人还有东北来的病人,比较寒冷的地方,他们输卵管不通主要是结核引起,当时我就检查输卵管不通的原因,就发现她盆腔里都是粘涟,那么当时治疗不育症的输卵管不通,主要就是给卵取出来,来体外培养,然后形成胚胎再输到子宫腔里去,就是当时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张丽珠所提到的体外授精,胚胎移植也就是试管婴儿技术,这项技术是将精子和卵子取出,在体外完成受精和胚胎的早期发育,然后将早期胚胎放回母亲子宫内,使其继续发育,直至分娩的全过程。
  董倩:您的第一位病人是怎么找到的?
  张教授:我不需要去找,他们主动会来找我,很多不育症的病人来找我。那么我就告诉他们,我可以试试这个办法。
  董倩:您可以告诉我,关于您选择的第一例病人的一些详细的情况吗?
  张教授:现在我说不清楚了,当时我们对这个工作追踪的不够,所以很多的人不是拿真是的名字来的。就是很多病人的其中一个,就是明显的就是输卵管不通,也是结核引起的,年龄在30岁以下。
  董倩:那您怎么说服她呢,我将给你做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手术?
  张教授:那个时候,就是跟她说明你是什么病,我可以找一些办法来治疗,可是这个办法我们还没有得到成功的例子,所以这些事儿都告诉她。
  董倩:您会跟这个病人提起,您要进行的叫做试管婴儿的实验和手术吗?
  张教授:也不说试管婴儿,我就说卵取出来,体外受精,我就告诉男方的精液应当好,然后在外边形成胚胎,过了几天再给你返回到子宫腔里去,我是这么解释的。
  董倩:我不知道您当时是不是故意的把试管婴儿这几个字不直接跟患者说?
  张教授:因为这个名字技术性太强了,很多的人都需要解释,以为从试管里出来的。
  董倩:那仅仅是因为技术性强吗,还是说怕这个词说出来之后,/就是怕整个社会还不大接受?
  张教授:社会就是不能接受。/所以当时/传出去说我做试管婴儿,人家就说干吗还要做试管婴儿,中国人口这么多,觉得我们根本不应当去做这个,根本不应当治疗不育症,还是说你们跟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对着干,当时我就翻开来一看,这里有这么一条,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就是少生优生,治疗不育症,所以我们符合规定的,我并没有违背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
  除了面临社会舆论的压力之外,“试管婴儿”技术当时在我国大陆完全是一片空白,这项研究对于张丽珠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董倩:那技术上的条件都具备吗?
  张教授:我觉得我做过很多的大手术,敢于负责任,敢于担风险,所以我在做试管婴儿,主要是我得慢慢的累计经验,我觉得不是说不能成功,人家都做成了,我肯定,当然我觉得有外国的先例,他做成了,那我觉得我们完全也可能做成。
  董倩:在这方面是没有先例可寻的,另外您自己也没有学过?
  张教授:对,我觉得没有什么不敢做,我就是说,我要克服困难,我觉得很多事,我们都需要克服困难,现成的拿着做,我觉得我不是那样的人,我觉得有需要就做,困难我也得上,越是困难越得上,为了病人的需要,我就满足病人的需要,因为我是一个临床医生。
  张丽珠的临床医生生涯是从40多年前开始的,1944年,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博士毕业后,张丽珠选择了妇产科医生的工作。后来她又出国留学深造,获得了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文凭。也正是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知识积累,让她日后成为了我国生殖医学领域里程碑式的人物。
  试管婴儿技术的研究面临怎样的难题?
  在探索试管婴儿技术的道路上,她经历了怎样的考验?
  《面对面》董倩专访生殖医学专家张丽珠,正在播出。
  从1982年开始,张丽珠开始了对试管婴儿技术的研究,这项技术的第一步就是获取卵子,这也成了张丽珠需要解决的第一道难题。
  董倩:是怎么进行的这样的一个实验?
  张教授:国外那个时候都用腹腔镜,腹腔镜这个创伤比较小,那么有这个镜子伸到腹腔里,就看见卵巢的表面了,看见卵泡在哪儿,卵泡在哪儿就在哪扎,吸出卵泡液,卵泡液应当有卵,可是如果根据西方这么做的话,那我们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因为我们国家的人,不育症,输卵管不通是另外一种情况,暴露不了卵巢的表面暴露不了,盆腔里都是粘涟,给这个卵巢盖住了,/卵巢的表面不能够暴露,所以就是我们国家的情况,跟国外的情况不一样。/所以我们国家的病人的特点,不能根据西方那个方法去取卵,所以我们当时采用的策略就是开腹。
  董倩:难不难,有没有风险?
  张教授:因为这个手术我做了很多了。手术,就是开了腹,我手伸进去,我给这个卵巢稍微提出一些,我摸到卵泡在哪儿,然后我就扎针,扎到这个卵泡,所以这个手术过程,我没有什么困难,我觉得完全取得出来这个卵泡液。
  董倩:完全靠感觉吗?
  张教授:腹压这边,这边摆着管子,我扎进去,液体就自然流出来了,那我的针头会在周围转,因为这是一个卵泡,这个卵在东西南北还不知道,你得转这个针头。
  董倩:能不能保证这是准确无误的?
  张教授:知道这是个卵泡,可是卵泡里吸得出来卵吸不出来,那有点没有把握。
  通过开腹手术的方式,张丽珠取得了患者的卵泡液,接下来的工作是从卵泡液中把卵子找出来。
  董倩:这个卵泡液取出来以后呢?
  张教授:的确那个时候我们从手术室,不是取卵吗,做手术的同时取卵,从手术室出来,有这么几瓶里头装着卵泡液,有试管装的卵泡液,卵泡液里头应当还有卵,我搁在一个保温罐里头,我揣在怀里,小跑步经过医学院的小操场,跑到组织胚胎教研组,请他们找卵。
  董倩:跑着去?
  张教授:对,自己跑着去。
  董倩:要跑多久才能跑到目的地?
  张教授:那也就十几分钟。
  董倩:那当时这是唯一的办法吗?
  张教授:我们的那个实验室,离着我们那么远,就是组织胚胎教研组,以后就改了,就是这边是实验室,这边是取卵室,通过一个窗户,我就把卵泡液给递过去了,当时他就告诉我,找到了,找到了,/所以现在的条件跟过去的确不一样。
  最初,张丽珠和其他研究人员连人的卵子都没有见过,最后他们是参照动物卵子的形状才从卵泡液中寻找到了人的卵子。
  董倩:取出卵子,怎么保存它?
  张教授:我是给它取出来之后,它存活不了多久,如果我不给它受精的话,我就要给它储存,冷冻储存,冷冻储存卵子,是最近是在2002年才做成功的。
  董倩:那您的意思就是说,把这些东西取出来以后,要么马上就让它体外受精,要么马上把它给冷冻起来,但是当时是没有进行冷冻的条件的,只能进行马上体外受精?
  张教授:对,不能。只能马上,当时可是没有这么做,1982年取出来,1984年体外受精成功。
  董倩:为什么中间会隔了这么长的一段时间?
  张教授:因为我觉得还要等待时间,我们还得逐步的建立起来,所以没有急于就赶紧做。
  董倩:为什么?
  张教授:条件不许可,没有资金,没有设备,比如针、设备、冰箱、培养箱、碟子都是/从外国自己带回来的,没有几根针,碟子也是,用了再好好洗,洗了再消毒,高压消毒,针也是用了再用,用了再用,再到钟表店去磨尖。
  董倩:怎么会去钟表店磨尖呢?
  张教授:现在是用一根扔掉一根,过去我一共从外来带回来的针没有几根,老用老用就不尖了,不尖了钝的针头扎起来就不好用了,所以正好那边有个钟表店,我就自己拿去,我看他们削尖了,削到后来削了好几次,这个头上本来有螺纹的,这个螺纹是为了你在B超下可以看见这个针尖,甚至螺纹都没有,那就只好扔掉。
  在条件初步具备之后,1984年张丽珠开始了体外授精试验,体外授精就是把卵子和精子放在一起让其自然结合。
  董倩:在当时一方面要说服女方,另外一方面恐怕也得说服男方?
  张教授:我们一般解释做试管婴儿都是要求男方、女方同时来,让他们两个人都知道,所以这个解释工作挺多,对他们的心理,对于他们认识这个情况,所以有些人太没有知识了,我觉得讲解不通的话,我觉得不合适。
  董倩:体外受精的实验是怎么做呢?
  张教授:上午取卵,下午就跟精子碰头,就是在体外实验室,卵子取出来,精液也取出来了,经过一些处理,就让卵和精子在一个碟子里,有很多的精子,都摆在一个碟子里头,就让它们混合了,第二天早上看看,有没有结合。
  董倩:第一次实验就成功了吗?
  张教授:就成功了。就是形成胚胎了。
  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如何培育诞生?
  身为“神州试管婴儿之母”,她面临怎样的压力?
  《面对面》董倩专访生殖医学专家张丽珠,正在播出。
  1984年,张丽珠成功培育出了我国大陆首例体外授精胚胎。接下来需要将受精胚胎移植到患者的子宫内,这是整个试管婴儿技术过程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步。
  董倩:第一例把受精卵植回子宫的手术,是您自己操作的吗?
  张教授:这起头的都是我自己,从头到尾。
  董倩:这个过程难不难?
  张教授:这个手术的过程不难,也是说比较简单,可是比如子宫倒后,你给这个管往后插,子宫往前就往前插,距离子宫底大概有一个厘米,当初到底应该距离多少厘米,还没有规定,后来知道,距离子宫底要一个厘米,因为怕注射到输卵管里面去,所以后来这个操作简单而细致。你别捅来捅去,结果会损伤了子宫内膜了。
  董倩:您把受精卵植回子宫这样的一个手术,您做到第几例的时候成功了?
  张教授:13例。
  董倩:那为什么前12例都失败了?
  张教授:这个我技术上没有差错,可是也很难说,胚胎的质量好不好,种的进种不进还要看内膜能不能接受它。
  经历12次胚胎移植的失败,张丽珠用去了3年时间。试管婴儿技术的研究一度陷入了困境。
  董倩:当时反复地没有成功,那段时间对于一名医生来说,恐怕心里上也是要承担相当的压力的?
  张教授:我觉得我大概在整个的医疗过程当中,也曾经遇到过很多的困难,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也不那么平稳的,我觉得这是我承受的压力的一生当中的一部分。不断的有压力,不断的有坎坷的道路,不那么平顺。
  董倩:您心里预期是做到第几例的时候,才有可能出现妊娠反应?
  张教授:随时都有可能。
  董倩:您非常乐观是吧?
  张教授:我没有悲观,/我觉得国外不得了,国外第一例试管婴儿,他们第41例说是妊娠转孕,阳性的,结果是一个宫外孕,他们没有受到特别的威胁,继续做下去,做到102例才真正的怀孕了。人家也不是那么容易,这本来就不是一个容易的事。
  董倩:您做了12例受精卵植回子宫,那么那12位妇女都没有怀孕,您怎么跟她们解释?
  张教授:他们都有思想准备,我说成功是少数,我们都尽心做了,现在看起来都好,可是不见得就会成功。成功百分率最后也就是百分之二十几,这些我都得交代,不然你说给我做试管婴儿,为什么到这个时候都怀不上孕呢?
  董倩:都能理解吗?
  张教授:这个没有,除非不讲理的病人。
  1987年6月,张丽珠做了第13例胚胎移植手术,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患者出现了妊娠反应。
  董倩:那位患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
  张教授:就是郑桂珍,甘肃来的,她其实条件不怎么好,她来的时候已经38岁了。我就说超过了37岁,平均说起来,卵也不多,卵的质量也不好,我就是说用开腹取卵的同时,取卵,就是这个办法,那么穿了四个卵泡,得了四个卵,四个卵都受精了,都形成胚胎了,都种进去。
  董倩:出现了妊娠的反应,您一定觉得喜出望外?
  张教授:特别高兴,特别高兴,可是不等于说就真正成功了,最后这个病人就一直住在北京,我们一直在观察,反正这个算是这个首例,首例临床妊娠。
  郑桂珍因为输卵管阻塞,结婚20年来饱尝无法生育之苦,让她没有意料到的是,这一次手术圆了她为人父母的梦想,迎来了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的诞生。
  与嘉宾在档案室现场交流
  董倩:所有的资料都是在这儿吧
  第一例试管婴儿出生是在哪一年?
  张教授:1988年的3月10号出生。
  董倩:都有记录是吧?
  张教授:都有纪录。
  在北医三院的病案室里,依然保存着一份20年前的病例记录,清楚地记载了我国内地首例试管婴儿的整个孕育过程。
  日,张丽珠给来自甘肃的不孕患者郑桂珍做了开腹手术,共取得了获得4个卵子;
  6月25日,卵子体外受精成功。
  6月26日,张丽珠给郑桂珍做胚胎移植手术。
  7月10日,郑桂珍出现早孕反应。
  日,张丽珠为郑桂珍做剖宫产手术。
  董倩:为什么不是自然生产,而是剖宫产呢?
  张教授:因为这个孩子特别的宝贝,年龄这么大,好不容易怀上孕,这个生殖生产过程当中,会有一些合并症,也许什么头出不来,做产钳的什么,临时改变反正,说不定小孩受到一些什么影响,或者是头颅有些损伤,做产前措施,不采取这些方案,所以就是要选择剖宫产,这个剖宫产不等于说她一定生不出来,即使在这种前提,这么一个宝贵的孩子就进行选择性剖腹产。
  董倩:张教授在等待这位患者怀孕生孩子的过程中,您心里面有没有多多少少的担心?
  张教授:我不担心,我真是没有什么担心,可是到临时要做剖宫产的时候,我有点儿,万一说小孩生出来有畸形,什么豁嘴、兔唇,当时记者都围满了在那儿,一出来,赶紧拍照,一下子就拍进去了,稍微心里头有这些负担。
  董倩:那出现一种畸形的情况的机率有多大?
  张教授:这个很多人做过研究,自然怀孕生产和做这个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这么来分娩的小孩没有什么差别,畸形没有什么差别,就是生出孩子跟自然怀孕生的没有什么差别。
  董倩:但是为什么您当时还是有多多少少的一些担心呢?
  张教授:这个是万一,万一会出现。
  董倩:如果万一会发生的话,后果又会是什么样的?
  张教授:那当然非常不好说,你们做的试管婴儿都是畸形的,因为第一例被大家都看见了,都想这个孩子怎么怎么样,结果一出来畸形这个影响非常不好。/可是一切顺利,出来,完全正常,哇哇大哭。
  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诞生的新闻联播资料
  董倩:这位试管婴儿的母亲她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张教授:生完这个孩子护士长就抱给她看,她还躺在床上,她就哇哇大哭起来。
  董倩:那位母亲?
  张教授:这位母亲就哇哇大哭,然后父亲等着门口,孩子出来了,就满是点头,说谢谢谢谢。
  董倩:您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张教授:反正我觉得挺高兴,/这个妈妈高兴,而且这个试管婴儿也都挺正常的,为我们国家开了这个一试管婴儿的例。
  试管婴儿技术的新发展,带来怎样的争议?
  从事试管婴儿研究20年,她在追求什么?
  《面对面》董倩专访生殖医学专家张丽珠,正在播出。
  因为培育了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张丽珠被称为“神州试管婴儿之母”,她给不孕不育患者带来了希望,然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试管婴儿这项新技术依然不能够被社会所理解。
  董倩:第一名试管婴儿落地之后,当时您有没有听到社会上的反应是什么
  张教授:很多人不理解,试管婴儿母亲她呆在北京,大概有两个多礼拜,然后我们就送她回去,给她准备了一个特殊的车,给她开了后门,不经过一般的铁路上的站上火车,然后就有一个老大娘,有一个老大爷是管这个后边的铁门的,然后他说,这是试管婴儿,说让我看看这试管婴儿怎么回事,看看,这试管婴儿出来这么大的孩子,所以当时也不理解,以为就是直接从试管里出来的。
  董倩:您作为医生,愿意跟更多的人去解释,这个过程是什么样的,什么是试管婴儿吗?
  张教授:这个一个是对我们来的病人我们解释,另外我也写很多的资料,那些报纸上也有发表了,我只能做到这一步,可是有人不看报,有人不想知道他还是不知道。/00:59:57当时第一个试管婴儿生了之后,那个电视就出现这么一个镜头,当然那个时候非常的热门,说试管婴儿,他们都不懂。这个老大娘在骂,说他儿媳妇生了一个儿子,从医院回来,生了孩子是一个试管婴儿,这个老大娘就说这不是我们的孩子,叫她滚出去。这个镜头都有,一个是不了解,一个是好像是别人的血统,当时我觉得心里很受压抑。
  董倩:您是一个走在最前面的个人,身上承担的压力肯定是有的?
  张教授:我就是在社会舆论压力之下还是一直做下去,因为我觉得这是满足病人的需要,病我觉得经常这个在医疗过程当中病人得到挽救,病人的肿瘤什么的,得到了治疗,很多的病人都跟我说过这个话,说是你救了我的命,是你给予我的这个生育的权利,反正我觉得当时我作为一个医生,也就是这种心情。
  在培育出我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之后,张丽珠继续着她在试管婴儿技术领域的研究。1992年,她培育出了我国大陆首例赠卵试管婴儿,因为需要借用别人的卵子来生育自己的孩子,这对传统的伦理观念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董倩:当时为什么要进行这方面的尝试呢?因为在很多人看来,这可能已经偏离试管婴儿原有的含义了?
  张教授:一般的试管婴儿是自己的卵,自己的精子,现在为什么要赠卵,我就举一个例子说,就是有一个校医务室的一个大夫,她原来生活很美满,家庭很好,她儿子上大学的时候车祸死亡,她那阵已经40多岁,她悲痛得要命,她说我怎么样我想自己生个孩子,所以就给她赠卵了,结果她真是觉得太满意,太感谢了,所以赠卵是从她自己肚子里头生出来,虽然没有自己的血统,可是对她来说,比不能生要好得多,跟自己的孩子一样,所以就举这个例子,有人就是非常想生,结果不能生,年龄太大了,没有卵了,有病了,卵巢拿走了,自己没有卵,只好用别人的卵。
  董倩:和当时的这种社会心理的接受程度,您觉得会不会有冲突?
  张教授:这种赠卵,我们一般都给保密的,保卫病人的隐私权,所以这种病人我们一般都不对外宣传的,记者要来看她,我们拒绝进去看,他要想给这个无卵,无精人怀上孕了,生自己的孩子,想给他做报道,我不允许他们进去看
  董倩:那您作为临床医生,要不要考虑自己所进行的实验和伦理方面会不会产生冲突?
  张教授:我们都要考虑,所以我们等于是跨学科、基础、临床、社会学、法律学、伦理学都应当知道。
  董倩:您在伦理学方面,从这个角度是怎么考虑的?
  张教授:我觉得是有伦理学的问题,可是我觉得让这个父母,让孩子认识这个问题,/等孩子长大了,是不是应当告诉他们,你的遗传是从哪儿来的,这个我觉得这个要做很细的工作。
  在张丽珠的推动下,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2002年挂牌成立,发展到今天,这里已经成为我国内地首屈一指的试管婴儿技术研究基地。
  (张丽珠在手术室讲现在的流程)
  董倩:您看从1988年第一例试管婴儿呱呱落地,到现在整整20年的时间了,那技术上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张教授:像试管婴儿就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这是最基本的一个技术。在这个基本技术以上又延伸了一些新的方法,比如说赠卵、代孕,或者冷冻胚胎,那么在显微操作上,也有一些改进,过去不能做的,现在能做了,比如在显微镜下做单精子、卵巢、就是卵子的包浆内注射,还有就是种植前的遗传学诊断,这都是比较高的技术。
  董倩:您感觉这个社会对于试管婴儿这样的一个20年前的新鲜事物的接受程度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张教授:我觉得过去找我们来治疗不育的不多,现在真是,我都觉得完全应付不了,我说从前一年做个32例,第一年做32例成功了两例,以后逐年的增加,你说现在一年3800例。
  (张丽珠从生殖中心过道穿过人群)
  张教授:你看外面堆的病人,我觉得真不应当这么做了。
  董倩:那应当怎么做呢?
  张教授:我说这个承受不了了,我觉得不应当,应当更多的中心成立,我不知道我这个想法对不对,我看了这么多病人,堆在用道里,我们不应当接受这些病人,条件不够,你怎么接受,首先你得有条件,这么不好的条件,让病人也受苦,这个可能也会影响效果。
  目前,经过卫生部批准从事试管婴儿技术的医疗机构已经超过了100家。越来越多的不孕不育患者凭借这项技术实现了为人父母的心愿。
  董倩:社会对于试管婴儿的这种认知程度,接受程度,您觉得这么多年来有没有变化,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您跟我说很多人都是匿名来您这儿做手术的?现在呢?
  张教授:现在我觉得他们也并不见得愿意暴露身份,可是我们的要求是这样,你给我出生证,就是我才收你。
  董倩:为什么,张教授您觉得这些人到这里来进行手术的时候,不愿意用自己的真名,那么到现在他们对试管婴儿这个东西还心存障碍吗?
  张教授:还觉得自己不能自己生,在人的面前有自卑感,这种不能生育的人,人家有孩子,我自己不能生,自卑感,但是不能做试管婴儿,两个人感情就破裂,那么现在就觉得,自己不能自己自然的生,到底跟别人不一样,在这方面有毛病,特别不愿意暴露,在性的方面,生殖的方面有缺陷,好象不愿意暴露。
  董倩:那您觉得是不是最终会过渡到这样一个阶段,整个社会能够以一种平常心对待这些试管婴儿,会有这么一天吗?
  张教授:我觉得会有变化,因为很多国外的情况就不一样,比如像芬兰,路上走的孩子,10个里头有一个就是试管婴儿,像外面独生夫妇的孩子,对婚姻的看法也会有改变,对生殖的看法也会有改变,这个我觉得随着社会的净化等等,很多的社会的观念不一样,我觉得今后对于试管婴儿也会有更大的不同的看法。
  (庆祝试管婴儿20周年活动现场)
  1998年,张丽珠从北医三院妇产科退休,担任北医三院生殖医学中心名誉主任。虽然年事已高,她依然会经常来到生殖中心做指导工作。从事试管婴儿研究和临床工作20年来,张丽珠亲手培育出生的试管婴儿就有300多名。
  董倩:您跟他们都保持联系吗?
  张教授:我觉得对他们很关心,当然比较的关心一些。可是我跟他们并没有联系,并不是个个都联系,只有个别的他们找我,或者特别的愿意跟我接触,/有一个特别愿意跟我联系的,/也是搞这个医务工作者,搞保健的,三胞胎那个,他自己三个女儿,/当时就生了三个女儿,我们也有点害怕,说将来这么多,增加负担,结果他们克服了困难,还满处写文章,有人要他其中一个女孩,给他多少多少钱,好像几万块钱给这个孩子,算他的,他不肯,他这三个孩子培育特别精心,而且就是说,他怎么克服困难,没有床,掉一个篮子,在墙边上,然后他对这三个女孩非常的重视,这三个女孩已经10几岁,会唱歌,会跳舞,这次来了还表演。
  董倩:他们的一切是不是跟正常的孩子一样?
  张教授:没有人对我抱怨过,说他们不好或者怎么样,好像没有什么特殊的。
  董倩:您觉得自己在感情上,跟他们有没有特别的联系?
  张教授:我觉得真是说起来,还不是你说像不像亲生孩子。
  董倩:但是是经您的手把他们带到人世间的?
  张教授:对,只能这么说吧。我觉得不只是这几个个别的家庭,我觉得这一门科学还是更重要的。
  董倩:您今年已经87了?
  张教授:对。
  董倩:那么当您回头看这段历史的时候,您怎么评价自己的这段工作呢?
  张教授:我这么回头看,我觉得我的确也不容易。因为的确那个时候,这个精神压力那么大,条件那么差,我居然能够坚持下来,我回头再看,我觉得也不容易,可是我就是这么一个人,做事情就是一直做到底的,我觉得也没有什么稀奇。
  主持人尾语
  20年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出生的试管婴儿已经有3000多名,在全国的范围内,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1万,在一些欧洲国家,试管婴儿占到全部新生儿的比例甚至已经达到了1%到3%。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试管婴儿虽然说它的数量呈一个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这项技术给全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恐怕还是刚刚开始。今天的节目就是这样,感谢您的收看,再见。
&&日 07:04&&日 11:34
20年后卢沟晓月湖重现
亚洲第一金矿在甘肃
沪18℃-24℃ 京9℃-18℃
卢沟晓月湖结束20年干涸
亚洲第一金矿在甘肃
青岛火车站颇具欧式风格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试管婴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