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基金公司重仓股我们可以做吗?

华夏基金重仓股命运受考问(2)-基金重仓股 - 南方财富网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华夏基金重仓股命运受考问(2)
&&&南方财富网&&&
  “对于我们公司财务的质疑,我们和交易所以及证监局都沟通过,媒体所说的并不是事实,只能说他们并不了解企业的操作。”方莉指出:这笔钱我们已经收回来了,且现金并不只体现在这单一的科目当中,而可能是数个科目并行。
  与此同时,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东方金钰珠宝实业有限公司向中国(601939,股吧)深圳分行3亿元,对此提供的翡翠原料担保也被质疑是名不副实。“我们的翡翠存货原料是在20个亿左右,抵押是12个亿,而这个抵押也并非是静态不动的,我们也在逐渐偿还建行方面的贷款,对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没有影响,对我们财务的质疑是站不住脚的。”方莉指出。
  “至于的景气度,应该说是持平的,一季度业绩的大幅增长和资金的回笼,是我们公司加大了销售力度所致。”方莉指出,2012年一季度净利润5944万元,同比增长157%。
  云南城投(600239,股吧)百亿利润需等待
  云南城投600239.SH证券事务代表卢育红表示:“对王亚伟事件没有特别关注,对我们公司也没有什么影响。”
  2011年四季度王亚伟掌管的两只基金赫然出现在云南城投前十大股东之列,合计持有1500万股。尽管年报和一季报表现惨淡,王亚伟在今年一季度对于云南城投却仍然情有独钟并有所加仓。而在国信证券“百亿盈利”的概念炒作之下,云南城投2009年末曾一度站上34.2元的高点,王曾果断清仓,自2011年从高位下跌一半之后,又突然出手。
  对国信证券“百亿盈利”一说,卢育红的表现有些错愕:“都是好几年前的事了。”事实上,云南城投的投资价值集中在一个项目“环湖东路沿线土地一级开发项目”上,滇池东岸这4.18万亩土地,承载了太多的预期。
  2009年初,国信证券将云南城投誉为“最具潜力”,预计一级合同完全履行将给云南城投带来112亿元的净利润,5年内逐步实现。在3年的等待之后,首批宗土地于2011年6月底进入“招拍挂”出让环节,结果仅仅成交5宗土地共182.7亩,交易金额为7.8亿元,其余部分流拍。&&&[2]&&&&& (南方财富网股票频道)
相关阅读:
&&&&南方财富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
商务进行时
财经新闻24小时排行
- - - - -特此声明:广告商的言论与行为均与南方财富网无关 南方财富网 & 版权所有基金吧列表(|)
您还没登陆,请先登陆
忘记密码了?点击
美尔雅暴跌25%调查:华夏系精准进出
再美的童话也有落幕的一天,再大的“泡泡”亦有破灭的一天。在这一刻到来前,先知先觉者要么是股神,要么是内幕交易者。
  借着大股东重组题材,美尔雅(600107,收盘价11.65元)上演了一出炒作大戏;先是股价在4月底逆市上行,3个月时间跑赢大盘逾50%;后是股价在8月底突然暴跌,近10个交易日大跌约25%。
  4月启动的大涨,谜团在6月底揭开,大股东股权被挂牌,有人猜测买家或涉矿或涉酒;近日大跌的原因也找到了:大股东股权拟受让者既不涉矿又不卖酒,没了炒作价值。
  记者发现,在这出为期半年的炒作大戏中,既有美尔雅涉嫌信披滞后,又有华夏系基金全程参与,真正的主角是谁呢?而且,其股价涨跌时点与公司公告及大股东股权挂牌日期紧密相关,是否又暗藏泄密或内幕交易?
  大戏:美尔雅股价炒作落幕
  今年4月底以来,美尔雅的股价逆市上行,仅3个月时间(4月22日~7月22日)上涨逾38%,其间上证指数却下跌12.47%。美尔雅股价跑赢大盘逾50%。人们在惊叹的同时,也努力寻找原因。
  6月底,美尔雅发布公告称,接到大股东湖北美尔雅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尔雅集团)函告,美尔雅集团的大股东实际产权所有者建设银行,拟将其所有的美尔雅集团79.94%股权,通过公开竞价方式出让。
  谁是接盘者?这是投资者非常关心的问题,因为接盘者很可能会给美尔雅注入新的资产。于是各种传言四起。
  有人说要注入涉酒资产,因为湖北劲牌投资有限公司曾在去年接手了GL亚洲毛里求斯第二有限公司持有的美尔雅全部债权,为同城兄弟“解困”。尽管劲牌方面否认借壳,但投资者并不会轻易相信。也有人说美尔雅要涉矿,并称其得到3个铜矿开采权证。
  事实上,近年来湖北上市公司借壳重组频繁,给了市场想象空间。如湖北能源(000883,收盘价7.12元)借壳三环股份、湖北有线借壳武汉塑料(000665,收盘价11.08元)、湖北联发投入股东湖高新(600133,收盘价8.79元)等。
  在上述传言的推动下,美尔雅股价一直涨到7月。
  然而,从8月26日开始,美尔雅的股价突然暴跌,至今10个交易日已经跌去约25%。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就在众人猜测之际,网络上出现了一篇针对美尔雅董事长杨闻孙的举报信《杨闻孙,搞垮美尔雅的罪人》。该文列举了杨闻孙的“三宗罪”,称美尔雅集团的股权转让,“完完全全是由杨闻孙个人一手导演的”。
  9月7日,美尔雅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管理层没有参与上述股权收购行为,亦未与意向收购方中任何一方有联合做托收购股权的行为。”
  与此同时,美尔雅还首次披露了美尔雅集团股权的意向受让方,它们是卓尔控股有限公司、华人创新集团上海科技有限公司、江阴市振新毛纺织厂。资料显示,这3家公司几乎名不见经传,论背景也都无矿产、酿酒等炙手可热的概念,美尔雅能够炒作的利好荡然无存。
  “这应该就是近期美尔雅股价暴跌的原因。”昨日(9月8日),武汉当地一位长期关注美尔雅的私募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因为“故事”落幕了,于是资金纷纷出逃。
  幕后:华夏系基金或全程参与
  从无消息而逆市上涨,到有消息而高位逞强,再到消息落空而疯狂出货,《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美尔雅这半年来的炒作中,始终都有华夏系基金的影子。
  截至记者发稿时,华夏基金方面未就记者相关疑问给出回复。
  早在去年,华夏系基金就已潜伏进美尔雅。美尔雅2010年年报显示,王亚伟掌管的华夏大盘基金“新进”前十大流通股东,持股250万股。当时,美尔雅的股价跟大盘一同下跌,看不出任何非凡之处。
  今年一季报显示,华夏大盘基金继续持有美尔雅,持股数不变。3月底,美尔雅的股价只有12.23元,比去年四季度的均价还低,华夏大盘基金并未讨到好处。
  转机出现在今年半年报。在美尔雅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华夏系基金的数量突然增至4只。除了华夏大盘基金在二季度增持800.06万股外,华夏策略精选基金也持有350.74万股。此外,华夏盛世精选基金持股741.55万股,华夏红利混合基金持股420万股。4家华夏系基金共持有美尔雅7.12%的股权,市值近4亿元。
  截至6月30日,美尔雅的股价为14.92元/股。显然,最早介入的华夏大盘基金不但解套,还获利颇丰。
  由于美尔雅集团股权的意向受让方在7月26日就可确定,美尔雅的股价走势就与此息息相关。
  7月25日,美尔雅的股价开始出现第一个“头部”。8月26日,美尔雅的卖出席位前两名均为机构,分别卖出9475万元和2174万元,按当日均价计算,分别卖出629.15万股和144.36万股。而在位列前十大流通股东的5只基金中,而能配得上629.15万股的,只有华夏大盘基金和华夏盛世精选基金。
  当然,由于数据有限,我们无法肯定一定是华夏基金所为。有可能在7月1日~8月25日之间,有 “冤大头”机构悄然进入,并持股到629.15万股,并于8月25日卖出。
  但是,从7月1日到8月25日,美尔雅的日成交量均不大,机构短线炒作的可能性也不大,这加大了华夏系两家基金做空的可能性。
  如果真是华夏系基金所为,难道它们提前获悉了股权转让意向受让方的信息?《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就算是华夏系基金在做空,我们也无法从有限的资料中证明其根据“内幕”出货。
  不过,以价值投资为主线的华夏系基金疯狂进军美尔雅,就算不是“导演”,也算得上是“主角”。
  追问:美尔雅内幕消息泄密?
  美尔雅的股权炒作大戏,既有华夏系基金全程参与的奇妙,也有股价涨跌时点与公司公告及大股东股权挂牌日期紧密相关的巧合。美尔雅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对此,市场也提出了三大疑问。
  疑问一:澄清公告澄而不清。
  不难发现,美尔雅股价走势与大盘背离,是从4月22日开始的。就在头一天,美尔雅发布了一则“澄而不清”的澄清公告。
  公告了澄清劲酒借壳传闻,但并未像其他类似澄清公告一样明确表明“3个月内不重组”。而且,公告再次强调 “美尔雅集团股东各方正委托相关中介机构对美尔雅集团作尽职调查,目前公司仍未获知该次尽职调查的目的,该调查也未有任何结果。” 美尔雅真的不知道控股股东的股权将被变卖吗?
  早在去年9月21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曾发文《劲牌插手美尔雅债务藏玄机传背后将有大动作》,并引述知情人“美尔雅集团股权转让工作已悄然进行”的说法。
  疑问二:时间表述自相矛盾。
  6月29日,美尔雅发布公告称,建设银行湖北省分行持有的美尔雅集团的股权被挂牌。但公告中对收到大股东函的时间表述含混不清。
  该公告开篇称 “今本公司接公司大股东函”,而在随后又表示大股东的股权“拟于近日”转让。如果该函真是6月29日 (或发布公告的6月28日)当天接到的,怎会在6月29日挂牌的情况下,还写出“拟于近日”转让?看起来有些自相矛盾。
  疑问三:瞒报受让方情况。
  6月29日大股东股权挂牌后,美尔雅股价一直徘徊在高位,等待受让方信息的明确。挂牌截止日期为7月26日,而就在7月25日,美尔雅股价大跌4.65%。股价见顶的第一个头部就此形成。更巧合的是,就在征集截止日过去整整一个月的8月26日,美尔雅股价突然逆市暴跌7.66%,第二日继续下跌7.48%,形成第二个顶部。
  让人奇怪的是,一边是股价暴跌能够踏准消息时点,另一面则是美尔雅在此期间的信披沉默。
  从7月26日到9月6日,美尔雅对大股东股权挂牌转让情况没有任何披露。众所周知,大股东79.94%的股权转让,将直接导致公司实际控制人发生变化,这显然属于对上市公司股价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根据有关法规,这是否意味着美尔雅涉嫌信披滞后,甚至是隐瞒呢?
  昨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美尔雅,但董秘许雷华的座机始终无人接听。随后记者拨打了另一电话,自称是办公室工作人员的一位女士表示,证代王黎也不在公司,而她不方便接受采访。
  深圳某基金经理表示:“美尔雅之前很强烈的重组预期,市场都知道,从主题投资角度,买进去也属正常,这个市场上有人喜欢研究低估值,有人偏好重组策略,只要不涉及内幕信息,属于有效判断也无可非议。不过这类股票一般都不在基金公司的股票池内,很难把握,往往要有渠道才行。”
评论0条,1页 &
发表回复&&
理财客是和讯旗下基金销售平台定增市场黑马华夏天元调查:精准出击基金重仓股_基金动态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定增市场黑马华夏天元调查:精准出击基金重仓股
  理财周报记者 滕晓萌 李沪生/北京、上海报道
  在定增市场,华夏天元已经成为一个敏感词。
  “我当然听说过这家公司,但是我不知道他们任何事情。”一名基金经理对理财周报记者有关该公司的问题讳莫如深。虽然他和该公司的高管曾经在同一家知名机构共事。
  民生证券投行负责人表示,“根本不知道这家公司。”虽然这家公司刚在1个多月前参与了他们操作的定增项目。
  在过去半年中,华夏天元成为定增市场上最活跃的黑马。自2011年11月首次募集产品以来,这家公司已经投资了6个定增项目,累计投资额超过5亿元,获利颇丰。2012年7月,更是接连发出9只定增产品。
  这家管理规模可能已经在20亿元左右的神秘公司,除了逆市赚钱引人瞩目之外,更大的卖点是,它与公募老大华夏基金千丝万缕的联系。
  华夏基金高管当家,投资总监程海泳坐镇
  在定增市场上,华夏天元管理的产品已经有两个系列:2011年底发出的华元丰收信托计划(共3期),和2012年7月发出的华基丰泽信托计划(共9期)。
  由于这两个系列全部由外贸信托发出,并且都托管在,对外不披露资料,因此外界对于其详细情况了解并不多。
  理财周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华夏天元产品推介资料显示:日,HUAYUAN CAPITAL LIMITED以200万美元注册资本、160万美元实际出资,在上海注册成立了华夏天元(上海)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位知情人士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HUAYUAN CAPITAL LIMITED是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华夏(香港)是华夏基金的全资子公司。
  种种迹象显示,华夏天元更像是华夏(香港)为了开展A股定增业务而设立的一个壳。在其注册地――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大道2123号3层A16室,前台工作人员向理财周报记者证实,根本没有一家叫华夏天元或相似名称的公司在此办公。
  华夏天元的高管团队,则显示了华夏(香港)浓厚的痕迹。
  华夏(香港)行政总裁陈佳铃,出任华夏天元董事长、总经理、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同时也是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
  华夏天元另一名董事,是同样来自华夏基金的程海泳。程现任华夏基金总经理助理、管委会成员、投资总监、投资决策委员会委员、华夏基金(香港)有限公司董事。
  华夏天元的第三名董事,是出身台湾元大证券的郭明正。他曾任台湾元大证券国际部经理,统一证券总裁特别助理等职。目前的头衔是Grand Asia Asset Management Limited 董事总经理,这是元大系在韩国注册的一家公司。
  华夏天元实际投资操盘手,则是和程海泳同出君安证券的金伟春。金伟春虽然并不为投资圈所熟知,但其资历很深。
  公开资料显示,金伟春曾经任职于君安证券、国泰君安的多个部门,在河北证券资产管理部任副总经理,后在中国人保旗下的几家资产管理部门担任过负责人。
  从创立之初,华夏天元就将和华夏基金的关系作为一大卖点。当时的宣传资料反复强调,“华夏天元的产品设计顾问和投资顾问都是华夏基金。华夏基金投研团队超过160人,其中70名研究员对A股行业实现全面覆盖、投资管理团队与各大投行联系紧密,并且凭借其资金优势,也有较多与公司高管直接沟通的机会,因此更能争取到对于项目的深入了解和定增折价”。
  “华夏(香港)和我们是分开核算的,所以我们会向华夏天元收取顾问费。”一位华夏基金内部人士表示。但他没有透露华夏基金的收费标准。
  2010年,华夏担任投资顾问的几只“一对多”产品表现不佳,曾经引起渠道反弹和媒体巨大压力。从那之后,华夏基金没有再对任何私募或者银行、信托产品提供过投资顾问服务。
  三湾投资掩护,华夏天元幕后操作
  据理财周报记者采访了解,华夏天元成立之初,最早表示认可的,是一家名为“三湾投资”的机构。他们在华元丰收一系列的产品中,充当了合伙公司普通合伙人的角色。
  公开资料显示,北京三湾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日,注册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实收资本人民币1000万元,注册地址为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7号投资广场B1706室,法定代表人为林彤。
  而这家公司的核心人物,从履历来看,应该很早就与程海泳、金伟春熟识。其合伙人中,易培剑曾经长期供职于君安证券,活跃于资本市场多年,曾经在2006年,拟任富成证券(后改名华宝证券)董事长。当年因非法挪用客户企业债券1.66亿元、违规开展委托理财业务、违规拆借资金而被吊销证券从业资格。
  另一位合伙人崔文立,现任麦星投资总经理,并出任麦星创业投资中心管理合伙人。麦星投资曾经发行过私募产品,也曾经作为PE投资过、等企业。
  在27号投资广场的企业路标上,B1706室显示为三湾投资。但标牌显示的是“三川投资”。这是易培剑等人旗下另一家公司:三川资产管理(开曼)和香港三川投资基金。
  8月29日,三湾投资办公室大门紧闭。隔壁公司的职员表示,这家公司只是偶尔有人上班。
  “我们和华夏基金没有关系。”8月29日,三湾投资一名合伙人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当时他们要做这么一家公司,刚出来的时候基金很不好卖,因为大家都不信任他们。我们正好认识,觉得这个公司也许还可以,能够赚点钱,就投了一点。”
  三湾投资与华夏天元的合作模式在定增信托中并不多见。从现有的华元丰收信托资料中来看,华夏天元的模式是:在外贸信托发出华元丰收系列定增信托计划后,三湾投资作为普通合伙人发起华基丰收(天津)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华元丰收信托计划作为有限合伙人,加入华基丰收(天津)股权合伙企业。然后三湾投资再授权华夏天元,实际管理这一合伙制基金。
  而在大部分定增信托中,信托计划的普通合伙人与实际管理人为同一家公司。
  “从结构上来看,应该是华夏天元希望为自己的基金找一个纯内资的合伙人,而三湾投资正好符合一些要求,就借用了一下公司名称。三湾投资应该没有涉入基金的实际管理。”一位熟悉阳光私募信托的业内人士表示。
  通过这样的操作方式,在华夏天元此后的所有定增获配公告中,均显示华基丰收公司的控制人为三湾投资,而非华夏天元自身。
  低价胜过高价,定增挤掉易方达
  目前外界对于华夏天元已经拥有的12只信托产品规模唯一的信息,仅有华元丰收(3期)成立规模在1.9亿左右。但是根据一般的定增类信托1.5亿左右的平均规模推算,华夏天元管理规模可能在20亿左右。
  而华基丰泽连续发行9期,可能是由于其中有部分是单一信托,资金来源不同,因此要求分拆成9个产品。
  仅仅用了半年时间,华夏天元已经从成立最初无人问津、只能拉来老同事救场,变成了定增市场上炙手可热的新贵。
  外贸信托数据显示,华元丰收系列产品成立于日。截至日,三期产品的净值均为1.0224。
  在外贸信托旗下的定增类产品中,这已经算一个不错的业绩。随着股市下跌,大部分前期炙手可热的定增类信托计划都出现亏损。如同样在外贸信托发出的盛世景1期定向增发信托计划,发行时间与华元丰收系列相近。而截至日,其单位净值只剩下0.8657元。
  另一在外贸信托发行定增类产品的大户――博弘数君系列产品,也难逃厄运。外贸信托公布的最新净值中,博弘数君尽管主基金仍然保持盈利,但是旗下大部分信托计划的单位净值都已经低于1元,甚至有的已经跌破0.8元。
  由于明显的业绩优势,才能令华夏天元在今年7月,一举逆市发出9只定向增发产品,成为当月发行产品最多的阳光私募。
  这令华夏天元的投资者松了一口气。这家公司一直以来的宣传资料中,都强调定增项目天然折价优势和华夏基金的研究支持,可以令华夏天元的投资者享受丰厚回报。两年的回报预测,集中在20%到50%区间。其宣传资料称,即便上证指数跌到2200点以下,这只基金仍然有很大可能获得15%以上的回报。
  从当时的宣传资料看,在设立之初,华夏天元就圈定了两个投资项目,其一的描述是“某爆破类企业,严格牌照管理、炸药产能释放、所在区域市场龙头地位、订单充足”。其二的描述是“某医药制造企业,一线品牌增长迅速、二线品牌培育、销售模式变化、募集资金投向良好”。
  根据这一描述和当时的时点推算,第一个项目应该为久联发展定增;第二个项目应该是定增。
  但最终结果显示,华夏天元实际参与的只有久联发展,而放弃了仁和药业。
  一家基金公司专户投资经理向理财周报记者回忆说,2011年下半年,曾有大批基金公司的研究员和定增专户关注过久联发展定增项目,大部分都认为是一个不错的投资机会,应该有不少基金公司曾与相关投行和上市公司接触过。但最终华夏天元获得了这一定增。
  证券出具的久联发展定增发行过程报告显示,日,太平洋证券向久联发展除控股股东之外的前20大股东、22家基金公司、16家证券公司、5家保险公司、71家其他机构投资人、13位自然人发出询价和申购邮件。按照当时的发行方案,定增价格不低于17.25元每股,而当时久联发展股价在22元左右。
  6月11日,共有16家投资者传回了《申购报价单》,其中华夏天元的报价排名所有投资者中第二位,提供了三档认购报价:21元/股对应450万股、20.50元/股对应500万股、20元/股对应520万股。
  而在华夏天元的宣传中一直被重点强调与其有关的华夏基金,也同样对久联发展的定增做了报价,不过他们19元的报价明显偏低,没悬念被淘汰。
  同样递交了申购报价单并且报出21元/股高价的易方达基金,被以“不属于认购邀请书发送对象名单之列”的理由,排除在外。
  最终,久联发展的定增价格确定为19.82元/股,志在必得的华夏天元以1.03亿元,获配520万股,成功拿下这一项目。
  定增完成之后,久联发展股价一路上行。即便最近随大市下跌,但截至8月31日,久联发展股价为23.10元/股。华夏天元仍然浮盈1705.6万元。
  一家同样热衷于定增业务的阳光私募机构向理财周报记者表示,华夏天元最终没有参与2012年6月底的仁和药业定增“很正常,价格太高,往上涨的空间不大,没有私募会去参加,去的都是人情”。
  中航证券关于仁和药业的定增发行过程报告显示,仁和药业定增价格为8.10元/股,相当于前20个交易日均价8.26元/股的98.06%,几乎没有折价。
  最终参与仁和药业定增的机构是:易方达基金、嘉实基金、泰康资产、国泰君安证券、广发基金。现在仁和药业已经跌破增发价,8月31日收盘只有6.48元/股。
  精准出击华夏重仓股,华夏基金“避嫌”让路
  华夏天元引起定增市场关注还在于,迄今为止,其报价的所有项目都成功获配、无一失手。
  迄今为止,华元丰收系列参与的定增项目除了前述久联发展外,还包括:在底价22.48元/股的定增中,报出24.8元/股,位居所有报价机构中第二位;在底价25.48元/股的烽火通信定增中,报出25.55元/股;在大部分基金公司出价5.5元/股左右的定增中,报出5.7元/股;在底价5.01元/股的定增中,精确报出5.01元/股;在定增中,精确报出8.12元/股,只比最后8.11元/股的价格高出一分钱。
  从其涉猎的股票来看,有一些股票曾被华夏基金持有多年。
  如今年股价表现甚佳的中科三环,是华夏基金曾经一度重金驻扎的股票。早在2012年一季度嘉实基金大举布局中科三环扬眉吐气前,华夏盛世和华夏优质增长都已经持有中科三环。但不知为何,两只基金都在这只股票定增前选择了卖出。
  至今,中科三环仍然是华夏天元参与的项目中浮盈最多的。日,中科三环的定增价格被确定为24元/股,华夏天元成功获配400万股。是除嘉实基金外获配最多的机构。完成定增后,中科三环股价一路狂飙,成为二季度最大牛股之一。截至8月30日,在连续下跌之后,中科三环股价仍收于31.75元/股,华夏天元浮盈3100万元,单只股票账面收益超过30%。
  沧州明珠更是市场公认的华夏系独门股。其2012年年报显示,华夏基金曾在日、日、日三次调研这家公司。而截至2011年底,华夏优增、华夏蓝筹、华夏成长、华夏红利四只华夏系基金,已经进入这只股票,持股数量接近1300万股。
  可能是为了避嫌,除了久联发展之外,凡是华夏天元参与的定增项目,华夏基金无一报价。
  相似的案例还有烽火通信,曾被华夏系多只基金持有。如华夏优质增长、华夏行业、华夏蓝筹、华夏盛世,都曾经在2011年下半年买入过这只股票。尽管季报显示,华夏优质增长已经在2012年二季度开始出货,但华夏行业和华夏蓝筹仍然坚守其中。
  但尽管有全市场最强的华夏研究团队保驾护航,烽火通信和沧州明珠的定增仍然没有摆脱市场下跌的宿命。截至8月底,烽火通信和沧州明珠都已经跌破增发价。
  与这些项目相比,宗申动力和保定天鹅则看不出与华夏系太多联系。保定天鹅在市场中一直被认为是宝盈系基金重仓股,而宗申动力的股东中上一次出现华夏基金还要追溯到2009年以前。这两个项目吸引华夏天元的关键,可能是在当时都表现出较高的折价。保定天鹅曾经将定增价格从6元以上下调到5元/股,宗申动力定增价也在9折以上。
  这6个项目在今年A股的定增中,都属于优质项目。在8月中旬开始的A股全面下跌之前,华夏天元这6个项目一度曾全部盈利,最高时浮盈超过6000万元。
  8月后逐日下跌的市场,仍然给华夏天元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根据其最初的计划,为了吸引投资者,华夏天元承诺,门槛收益率为10%,如果自己的产品收益率没有达到10%,就不收取浮动业绩报酬,只收取0.5%的固定费用;只有当收益率在10%以上时,才收取超过10%部分的20%作为给管理人的报酬。
  目前华元丰收系列收益已经跌破10%,而华基丰泽系列还没有大举建仓,净值更是在1.1元以下。以此计算,华夏天元即便管理资产规模达到20亿元,也只能提取1000万的固定管理费对于大部分阳光私募而言,这根本不足以覆盖支付给信托、银行的渠道销售费用。
& 相关报道:次新股江河幕墙上市后,一路暴跌,作为华夏基金的重仓股,现在能抄底吗?_百度知道
次新股江河幕墙上市后,一路暴跌,作为华夏基金的重仓股,现在能抄底吗?
没有投资价值:市盈率太高,短期还会继续下跌,抄底风险依然很大个人意见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3条回答
公司拥有的双层幕墙技术是目前国际上流行的高端幕墙的主流品种之一,完全实现在工厂内标准化的生产等等,随着10-11年订单的快速增长,12-13年公司收入将开始反映订单增长情况,明年业绩将开始释放。公司管理层年轻富有活力和追求,核心技术团队出走。风险提示,公司的单元式幕墙可以摆脱传统在工地实地打磨制造的工序、原材料波动风险,国际化方面也颇有成效,将公司经营业绩与自身利益相挂钩的激励方式、强有力的竞争者进入该行业冲击公司市场地位。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项目一般在1-2年内完成。相比竞争对手,今年上半年又新接订单53亿,通过管理层持股实现利益一致,全年有望新签订单120亿、国外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公司拥有技术:应收账款坏账风险、管理和品牌优势,今年收入主要受08-09年订单影响全球幕墙市场空间广阔,国内幕墙行业快速增长
公司是中国最具技术实力、最具成长性的高端幕墙企业, 集产品研发、工程设计、精密制造、安装施工、咨询服务、成品出口于一体的幕墙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中国幕墙业唯一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及CNAS出口企业检测中心。二级市场上,该股股价自发行以来持续下行,近期公司受益人民币贬值及建筑行业十二五规划发布等消息,股价企稳回升,上方面临60日线压力,有调整需求,现阶段可暂时观望为主。回答来源于金斧子股票问答网
公司所处的幕墙行业市场空间巨大(1)城市化进程推动国内幕墙行业成长;(2)我国建筑幕墙企业已显示出一定的国际竞争比较优势,海外新兴市场国家潜力巨大;(3)节能降耗和光伏建筑一体化鼓励政策为幕墙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公司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充分分享市场的增长,可持续关注,以现在的股价可以放心购买。回答来源于金斧子股票问答网
江河幕墙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夏基金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