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放型和集约型经济

新华网 & 广西频道
贺州市林业产业由粗放型迈向集约型
  贺州市木材加工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产量和产值逐年增加,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基础。针对产品结构不合理、深加工产品少、企业规模偏小、加工能力低等问题,近年来,贺州市通过抓木材加工园区建设,扶持龙头企业,形成了林业产业集群效应,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为了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实现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迈进,从2007年开始,贺州市积极实施木材加工园区建设,根据资源分布状况,科学规划林产加工园区布局,以两个市级产业园区为中心,其他四个县(区、管理区)产业园区为辅的梯级布局,强化林产工业园区梯次发展和功能互补,共规划建设园区面积5000亩,现已建成3000亩,初步形成城区木材市场、八步信都八桂木材集散中心、市木材(家具)加工集散中心、八步大宁木材加工园区、昭平金牛坪——马江林产工业带、富川林化高科技产业园区等各具特色的林业产业园区。目前全市已进入各园区的加工企业有80多家。
  贺州市还鼓励和支持现有林业企业向“专、精、特、新”以及产业集聚方向发展,努力培育和发展壮大林业现代化龙头企业。目前,全市纯木材加工企业达150家,广西现代林业产业龙头企业10家,筹备上市企业2家。全市人造板生产能力180万立方米,纸浆生产能力10万吨,松香及深加工产品生产能力3万吨。中高密度纤维板、刨花板、胶合板、林纸林化、纤维制品、木地板等深加工产业已成为贺州市林业产业发展的“龙头”产品,为夯实林业经济总量打下坚实基础。
  (记者 何丹)
[责任编辑:粗放型与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计量分析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粗放型与集约型增长方式的计量分析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
想免费下载本文?
你可能喜欢何谓“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论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1996年
何谓“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摘要】:正理解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弄清什么是粗放型经济增长,什么是集约型经济增长。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我国理论界基本上有着两种理解:一种是沿用马克思的解释:"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
【作者单位】:
【分类号】:F124【正文快照】:
理解这一间题的关键在于弄清什么是粗放型经济增长,什么是集约型经济增长。关于这个问题,目前我国理论界基本上有着两种理解:一种是沿用马克思的解释:“在经济学上,所谓耕作集约化,.无非是指资本集中在同一土地上,而不是分散在若干毗连的土60经济增长方式的内涵地上。”(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吕有晨;[J];世界经济;1980年05期
胡洽径;[J];企业管理;1981年05期
佐藤经明;鱼金涛;;[J];外国经济与管理;1981年01期
杨世基;[J];世界农业;1982年09期
B.库列绍夫
,H.拉蒂诺夫
,东林;[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7期
Э.戈尔布诺夫
,靖国;[J];国外社会科学;1982年08期
俯拾;[J];工具技术;1982年08期
孙晓旭;[J];农业经济问题;1983年10期
朱好生;;[J];宏观经济研究;1983年19期
徐天放;;[J];技术经济;198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路文莉;;[A];妇女·环境·使命——’97妇女与环境研讨会文集[C];1998年
武义青;夏庆福;;[A];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5卷[C];1999年
段慧文;王繁滨;;[A];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第三届学术会议论文集——战略研究综述部分[C];1997年
王永康;;[A];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21世纪畜牧兽医生产和科学技术论坛会文集[C];1999年
王子森;;[A];回首50年 展望新世纪——吉林省纪念新中国成立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1999年
陈荣富;;[A];中国烟草学会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暨1997年年会文件和论文汇编[C];1997年
姜兰;李玉峻;;[A];迈向新世纪[C];1999年
方云安;阎生元;;[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胡志强;陈秀峰;;[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卢治纯;;[A];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全国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孙涤;[N];;2000年
邓兰卿;[N];中华合作时报;2000年
朱雪志;[N];江西日报;2000年
江夏;[N];人民日报;2000年
刀波;[N];人民日报;2000年
吕敏敏;[N];中国电子报;2001年
薛金刚(作者单位:北京国际汽车贸易服务园区项目总经理);[N];国际商报;2001年
田雪原;[N];光明日报;2001年
魏星;[N];光明日报;2001年
薛金刚;[N];中国经济时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萍;[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张育明;[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张伟;[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陆歆弘;[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陶长琪;[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田杨群;[D];武汉大学;2004年
苏方林;[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李变花;[D];吉林大学;2005年
王端武;[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朱天天;[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雷隆;[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陈暐;[D];长安大学;2000年
王秀丽;[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0年
高宝平;[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张孟林;[D];东北农业大学;2000年
张春玲;[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杨瑞艳;[D];暨南大学;2000年
徐小飞;[D];华侨大学;2000年
田章玲;[D];华侨大学;2000年
邱爽;[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论文关键词:建筑工程 施工技术 混凝土 低碳建筑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论文关键词】 建筑工程 事前控制 事中控制 事后控制 质量控制
  【论文摘...摘要:高校科研经费管理是高校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高校科研经费来源多元化且数...论文关键词:建筑施工 管理职责分配
  论文摘 要: 随着我国不断深化建筑施工...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娱乐的追求进一步提升,对国家行政事...当前位置:
>>>在我国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
在我国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现这一转变的关键在于A.注重产品质量,增加有效投入B.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C.优化产业结构,降低产品消耗D.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不详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在我国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主要考查你对&&公司的经营与发展,企业,公司的股东,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方式&&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公司的经营与发展企业公司的股东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方式
公司的经营含义:
指公司为向社会提供产品和服务并获取利润而进行的所有活动的总和。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含义: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的产品、服务在社会中留下的印象,以及所受到的评价和认同。
企业的兼并、破产、联合含义:
①企业兼并,就是经营管理好的,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吞并那些经营不善、企业效益差的企业。兼并,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优势企业的实力,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整个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②企业破产,指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实行企业破产制度,有利于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促使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通过企业破产,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③企业联合,指企业之间为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取更大经济效益,而实行的合营或合并。大企业之间的联合通常叫做“强强联合”。&
&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①制订正确的经营战略。——公司的经营航标。战略定位准确,才能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为企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反之,定位不准,就会遭受挫折,甚至导致破产。 ②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根本方法在公司经营中要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手段,形成自己公司的竞争优势。这是现代企业发展最重要的方法和途径,也是提高我国整体科技竞争力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主要途径。科技与管理密不可分,管理本身就是一种科学,同时,提高管理水平也要依靠先进的科技手段。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的形象——重要因素。④面向市场,坚持以质取胜、市场多元化战略。⑤公司抓住时机做好兼并和强强联合。⑥遵循市场规律,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相结合。贯彻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1)含义:企业兼并,指的是由经济效益好的优势企业,吞并那些长期亏损甚至资不抵债的劣势企业的经济现象。(概括地说,就是优并劣)(2)意义:首先,可以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增强其实力。其次,有利于把劣势转化为优势,提高企业和社会的资源利用效率,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兼并的核心是竞争,大企业之间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而实行合并,简称“强强联合”。)
(1)含义:指的是对那些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2)意义:首先,强化企业的风险意识,使企业在破产风险的压力下改善管理,提高竞争力。其次,及时淘汰落后企业,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公司的经营:
公司的经验与发展:
&企业含义: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经济组织。企业的概念:
企业是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加者,是国民经济的细胞。它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企业的地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市场经济活动的饿主要参加者,国民经济的细胞。按所有制划分,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
企业按所有制分类:
分为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混合所有制企业。公司的含义: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出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公司股东含义:
公司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公司制度中的“股东”或“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区别:
法人与自然人的区别:
自然人是以生命为存在特征的个人,而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是社会组织在法律上的人格化。理解公司的概念:
公司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公司制是现代企业主要的典型的组织形式。)注意:(1)“法”:经济法和公司法(2)公司是企业,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3)最基本的特征:由法定数额的股东所组成分清:法人分为企业法人和非企业法人法人与自然人的区别
两种法定公司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是由两个以上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一定人数的股东发起设立,全部资产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公司的组织机构:
公司的组织机构通常由三部分组成:
&公司的组织机构:
社会保障制度的含义:
&社会保障制度是以国家或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以社会保障基金为依托,对公民在暂时或永久失去劳动能力以及由于各种原因生活发生困难时给与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等。注意鉴别:社会保险是社会保障制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有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社会保险是为工薪劳动者在养老、疾病、生育、失业以及遭受职业伤害的情况下,提供必要的物质帮助;社会救济属于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是政府对生活在社会基本生活水平以下的贫困地区或贫困居民或遭受意外灾害的社会成员给予救助,所给予的基本生活保障;社会福利是最高保障,包括以全体社会成员为对象的公共福利,对国家职工的福利和对孤老残幼等社会困难成员的特殊福利;社会优抚是特殊的社会保障方式,是对烈军属、伤残军人、复员专业军人优待抚恤。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意义: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支柱,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2)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是企业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必要条件;(3)建立新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又是增强企业活力的客观要求;(4)建立新型社会保障制度,也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实现社会安定的根本性措施;(5)当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利于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1)原则:①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社会保障水平越高越好吗?社会保障水平高,有利于实现社会安定,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社会保障资金来自国民收入,生产的发展是社会保障水平提高的物质基础。在生产一定的情况下,社会保障水平过高,会造成政府的负担过重,不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过低的社会保障水平,则会损害劳动者积极性。因此社会保障的基本点要从国情出发,要考虑生产水平,考虑国家,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本着兼顾发展生产与保障劳动者基本社会的原则施行。)②权利与义务相统。(不能认为任何社会成员都同等地享受社会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原则,任何权利的实现都是以义务的履行为条件的。公民在享受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的同时公民又有缴纳圣约翰保障费用的义务。对那些有能力履行义务而不履行者,社会有权利把他们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2)目标:要加快形成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必要性: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党和政府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我国的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创造性的保证。劳动合同制度:①完善劳动合同制度,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②解决劳动争议,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方式:自觉履行劳动义务是劳动者维权的基础。依法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是劳动者维权的依据。劳动者要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犯时,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1)原因:实现和维护劳动者权益,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我国劳动法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权利。这些权利是保障劳动者主人翁地位的前提,是充分调动和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之成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保证。
(2)我国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平等的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3)如何维护劳动者权益:①党和政府: A.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扩大就业的同时,规范和协调劳动关系,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B.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C.实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享有的各项权利,规范劳动合同制度,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D.依法惩处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②劳动者: A.自觉地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权益的基础。 B.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C.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采用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要求维护,而不能采用非法手段施加报复。以合法手段、法定程序进行维权,是每个劳动者的正确选择。 ③用人单位:严格执行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强化企业经营者素质,经营者的素质,自觉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发现相似题
与“在我国要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23518725319622900322840622955313453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集约型经济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