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国家的人民在货物运输保险投保单公司投保的比例...

我的位置: >
解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时间:&&|&&作者:刘海&&|&&浏览:81
一、财产保险中重复保险的处理《解释二》第一条规定:财产保险中,不同投保人就同一保险标的分别投保,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在其保险利益范围内依据保险合同主张保险赔偿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首先,应明确何为保险利益。所谓保险利益,指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认可的利益,又称可保利益。《保险法》第十二条二款规定:财产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保险事故发生时,对保险标的应当具有保险利益。因此,保险利益产生于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与保险标的之间的经济联系,它是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可以向保险公司投保的利益,它是投保的前提条件。其次,应明确重复保险的法律后果。《保险法》第五十六条第二款规定:重复保险的各保险人赔偿保险金的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各保险人按照其保险金额与保险金额总和的比例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即,各保险公司只对被保险人的保险利益承担赔偿责任,但总额不能超过保险利益。在明确上述保险利益和重复保险的情况下,《保险法解释二》第一条即可理解为:针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投保所获取的保险利益,各保险公司按照保险利益的比例承担相应保险责任。即在此次财产保险中,投保人所获取的总金额不能超过保险金额。二、保险合同中追认行为的效力《保险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未经被保险人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的,合同无效。在实践中,有些保险被保险人并没有签字,但认可保险的事实。在发生事故后,保险人往往以没有被保险人书面签字为由作为拒付理由。但上述“被保险人的同意”采用何种形式、是否需要被保险人签名或采用其他书面形式进行确认?在实际情况中,理解不一。《保险法解释二》第三条对此作出了规定,即:投保人或者投保人的代理人订立保险合同时没有亲自签字或者盖章,而由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代为签字或者盖章的,对投保人不生效。但投保人已经交纳保险费的,视为其对代签字或者盖章行为的追认。这一规定即是、中针对效力待定行为的追认。投保人或是代理人在投保时虽然没有得到被保险人的同意,但在事后得到被保险人的追认,投保行为为有效,保险人不得以此作为抗辩理由。三、保险人核保阶段发生事故的责任承担有些投保人在听取保险代理人的讲解后,向保险人提交了保单,也已经缴纳了相应了保费,但保险人是否同意承保尚不明确,还处于保险人的核保阶段。此种情况在保险人的核保期内发生事故,保险人是否承担保险责任?往往保险人都会以尚在核保阶段、保险人与投保人之间的保险合同关系尚不成立为由拒绝承担责任。据此,《保险法解释二》第四条规定:保险人接受了投保人提交的投保单并收取了保险费,尚未作出是否承保的意思表示,发生保险事故,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请求保险人按照保险合同承担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责任,符合承保条件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不符合承保条件的,保险人不承担保险责任,但应当退还已经收取的保险费。此条规定,是投保人对投保行为的追认,在投保人符合承保条件并在保险人收取保费情况下,推定为保险人同意双方间建立保险合同关系。如果保险人认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不符合投保条件的,则双方间的保险合同关系不能成立,但保险人应当承担不符合承保条件的举证责任。四、投保人签名产生的后果在很多诉讼案件中,投保人对其在投保人处的签名表示认可,但对投保单中的记载内容予以否认,且部分投保单中的内容确实非投保人亲笔书写,对认定投保单内容的效力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对此,《保险法解释二》第三条第二款规定: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代为填写保险单证后经投保人签字或者盖章确认的,代为填写的内容视为投保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但有证据证明保险人或者保险人的代理人存在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一条相关规定情形的除外。也就是说,即使投保单的内容由保险代理人代为填写,在投保人愿意投保并签字或是盖章的情况下,视为投保人对保险代理人代填行为的认可,并对填写的内容愿意遵照执行。因此,保单中记载的内容,只要不存在保险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投保人应当对投保单的内容予以认可。五、投保人如实告知义务的范围及后果保险法规定,投保人或被保险人违反了如实告知义务,保险人在一定情况下可以解除合同。但投保人针对哪些情况应当告知并不明确?《保险法解释二》第五条对告知事项作出了规定:保险合同订立时,投保人明知的与保险标的或者被保险人有关的情况,属于保险法第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的内容。第六条规定:投保人的告知义务限于保险人询问的范围和内容。当事人对询问范围及内容有争议的,保险人负举证责任。从以上规定看,投保人告知的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订立合同时投保人明知与保险标的或被保险人有关的情况;二是保险人的询问内容。此条规定,实际上加大了保险人证明投保人知道或应当知道的证明义务和保险人的询问义务。如果保险人对某些事项没有进行询问,或是投保人不承认而保险人又无证据证实投保人知道或是应当知道的情况下,将由保险人承担不利后果。六、免责条款的范围保险法第十七条二款规定: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未作提示或者明确说明的,该条款不产生效力。作为保险人的通常理解,只有明确属于“责任免除”条款的,才适用上述规定,至于对受益人的利益有影响但又不在“责任免除”条款范围内的,则不适用上述条款。而投保人则认为,只要影响能否获赔或是获赔数额的,都应当属于“责任免除”条款。对此,《保险法解释二》第九条规定:保险人提供的格式合同文本中的责任免除条款、免赔额、免赔率、比例赔付或者给付等免除或者减轻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可以认定为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由此可以看出,司法解释对责任免除条款所做的是扩大解释,即只要影响到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是否赔付以及赔付数额的,都应当为“责任免除”条款的范畴。针对此类条款,若保险人未明确说明的,也不产生法律效力。但保险人因投保人、被保险人违反法定或者约定义务,享有解除合同权利的条款,则不属于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在实践中还有一种情况,保险人提供的保险合同条款中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作为免责理由。在发生纠纷后,保险人会以保险合同中有约定,或是被保险人的行为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或禁止性不受保护为由作为抗辩理由,而受益人会以保险人没有作出明确说明作为赔付理由。从法律维护合法利益的立法原则看,违法利益并不受法律保护。《保险法司法解释二》第十条的规定:保险人将法律、行政法规中的禁止性规定情形作为保险合同免责条款的免责事由,保险人对该条款作出提示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以保险人未履行明确说明义务为由主张该条款不生效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实践中,针对无证、无牌驾驶、酒后驾驶等违法行为而发生致人伤亡的,法院在处理中有较大的区别,一部分是以违反了法律强制性规定为由驳回诉讼,而一部分则以保险人没有证据证明向投保人作出明确告知导致条款无效而支持了诉请。上述司法解释对此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针对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或禁止性的规定,在保险人尽到提示义务后,不以保险人未履行明确说明义务而导致无效。在此,本人认为:既然投保人或被保险人已经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不能再增加保险人的提示义务,也不能加大保险人对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或禁止性规定的提示义务。七、保险人“明确告知”、“提示和说明”义务的形式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保险法第17条规定的“明确说明”&应如何理解的问题的答复》法研[2000]5号答复中,针对“明确告知”的形式作出了规定,即“明确说明”是指:保险人在与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之前或者签订保险合同之时,对于保险合同中所约定的免责条款,除了在保险单上提示投保人注意外,还应当对有关免责条款的概念、内容及其法律后果等,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或其代理人作出解释,以使投保人明了该条款的真实含义和法律后果。《保险法解释二》第十一条规定:保险合同订立时,保险人在投保单或者保险单等其他保险凭证上,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以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文字、字体、符号或者其他明显标志作出提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履行了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提示义务。保险人对保险合同中有关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的概念、内容及其法律后果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常人能够理解的解释说明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保险人履行了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的明确说明义务。但针对“常人能够理解”中的“常人”则无明确规定,这就需要司法工作者根据本人的理解对常人的范围作出正确的认定。但鉴于保险合同的专业性,该解释第十七条又同时规定:保险人在其提供的保险条款中对非保险术语所作的解释符合专业意义,或者虽不符合专业意义,但有利于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人民法院应予认可。即根据一般解释(不论专业或非专业解释),只要对投保人或被保险人有利,就应当作出对其作出有利的解释。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和营销方式的不断改革,现在以电话、网络投保开展保险业务的方式已屡见不鲜。此种方式因是投保人直接与保险人之间联系,并无保险代理人介入,所以,不存在保险人代理人的提示、告知和说明义务,需要投保人自己去理解相应的免责条款内容,对投保人来说风险较大。上述司法解释第十二条规定: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订立的保险合同,保险人以网页、音频、视频等形式对免除保险人责任条款予以提示和明确说明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其履行了提示和明确说明义务。但此条规定适用前提的条件是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订立保险合同。如果一旦通过上述方式建立保险合同关系,则网页中投保人选择的“同意”则成为保险人已履行提示、告知和明确义务的依据,针对采取电话投保的方式,应根据实际的录音情况确定保险人是否履行了上述义务。《保险法解释二》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保险人对其履行了明确说明义务负举证责任。第二款规定:投保人对保险人履行了符合本解释第十一条第二款要求的明确说明义务在相关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以其他形式予以确认的,应当认定保险人履行了该项义务。但另有证据证明保险人未履行明确说明义务的除外。在此,也就意味着只要投保人签字确认,保险人以符合法定形式作出相应提示的,则首先推定保险人已经履行了明确说明义务,除非有证据证实保险人未完成上述义务。在保险人已经履行完毕明确说明义务的情况下,投保人或受益人须对保险人未履行明确说明义务承担举证责任。八、保险合同中内容记载存在冲突的处理原则《保险法解释二》第十四条规定:保险合同中记载的内容不一致的,按照下列规则认定:(一)投保单与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不一致的,以投保单为准。但不一致的情形系经保险人说明并经投保人同意的,以投保人签收的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载明的内容为准;(二)非格式条款与格式条款不一致的,以非格式条款为准;(三)保险凭证记载的时间不同的,以形成时间在后的为准;(四)保险凭证存在手写和打印两种方式的,以双方签字、盖章的手写部分的内容为准。简单理解就是:投保单与保险单不一致的,以投保单为准;时间冲突以在后的为准;非格式条款优于格式条款;手写部分优于机打。所以,针对格式条款,投保人和保险人在签订保险合同时,均可根据具体情况对格式条款作出变更处理,而不应一味追究保险合同的格式性。九、保险法第二十三条“三十日”核定期限的计算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作出核定;情形复杂的,应当在三十日内作出核定,但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保险法解释二》第十五条规定:保险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三十日核定期间,应自保险人初次收到索赔请求及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提供的有关证明和资料之日起算。即保险人在收到被保险人或受益人的资料之日起30为其核赔期限,超过三十日仍未作出的,则推定为同意赔付。但在实践中,因被保险人或受益人并不能提供理赔所需材料而需要继续补充,如果将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补充材料的时间后果让保险人承担,显然不当,因此在该解释十五条二款规定:保险人主张扣除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补充提供有关证明和资料期间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扣除期间自保险人根据保险法第二十二条规定作出的通知到达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之日起,至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按照通知要求补充提供的有关证明和资料到达保险人之日止。保险法第二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保险人按照合同的约定,认为有关的证明和资料不完整的,应当及时一次性通知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补充提供。若因保险人没有一次性告知而导致超过三十日的核赔期限,则不利后果由保险人承担。十、保险人与实际侵权人承担责任的顺序实践中,部分被保险人是因第三人的原因导致受损,保险人在接受理赔申请后,以第三人有责任需先承担责任为由而不予受理。此行为无疑是为了保险人的利益而侵害了被保险人的利益。因为,投保人或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形成保险合同关系,在人身保险中与第三人的侵权行为并无联系,保险人也不应因第三人的赔偿而间接获益。保险人应当按合同约定承担相应的保险责任,至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是否再依据侵权法律关系向侵权人主张赔偿,是其权利是否行使的问题。所以,保险人不能以此作为免除或减轻赔偿责任的理由。《保险法解释二》第十九条规定:保险事故发生后,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起诉保险人,保险人以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未要求第三者承担责任为由抗辩不承担保险责任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在财产保险中,则以被保险人的保险金额为限,并不适用上述规定。十一、保险公司分支机构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在实际针对保险公司的诉讼中,部分原告或司法机关为了避免诉讼主体和责任主体的错误,将保险公司的分公司、支公司,甚至总公司一并作为被告参与诉讼,而部分法院也判令各被告之间承担连带责任。此做法无疑纵容了部分原告的恶意诉讼行为,也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诉讼成本,明显与法相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十八条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而上述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则属于“其他组织”。结合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第40条第(5)、第(7)项的规定,结合保险公司的管理体制,其分支机构完全可以作为诉讼主体参与诉讼,并可以承担相应的赔付责任,而无需全部列为被告。但在现实中,与保险公司的经营模式也有关系,一部分是因保险代理人所属保险公司与实际签发保单的保险公司不同所导致,还有一部分是因保险公司险种的营销机构不一致所造成。但根据《保险法解释二》第二十条的规定,保险公司的分支机构均可以独立的作为诉讼主体参与诉讼,并可以其名义独立承担赔付责任。十二、《保险法解释二》的时间效力根据“法不溯及既往”的原则,《保险法解释二》仍贯彻了上述原则,第二十一条规定:本解释施行后尚未终审的保险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本解释;本解释施行前已经终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不适用本解释。
作者: [甘肃-酒泉]专长:合同纠纷 保险理赔 工程建筑 刑事辩护 侵权 律所:甘肃政剑律师事务所227积分 | 帮助60人 | 0个好评电话:
温馨提示:华律网专题由编辑人员收集整理而来,不代表华律网立场。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法律问题(如离婚、房产纠纷、
人身伤害、刑事等),建议您(免费)。
相关推荐阅读:
法律咨询向律师描述您的问题吧
请描述您的事件原委,问题描述的越详细,律师解答的会越准确哦!
你已输入0/3000字
下一步你还可以:
看看大家都在关注什么:
遇到法律问题,上华律网在线咨询律师!中国最便捷、最大、最专业法律咨询平台,12万执业律师为您解答!
在线客服:
(注:此为客服QQ不提供法律咨询!)
(投诉建议与合作)
律师服务热线:400- 传真:028- 四川?成都市高新西区天辰路88号(电子科技大学西区科技园内)
Copyright 2004-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人身保险部关于印发《个人养老金定额保险单办法》的通知 - 法规库 - 110网
您的位置: &&
&& 法规正文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人身保险部关于印发《个人养老金定额保险单办法》的通知
发布文号: 保人身〔1995〕1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分,计划单列市分,沈阳市人寿分,、大连、长沙、厦门寿险:&  一个时期以来,一些分先后采取定额保单方式拓展个人养老金保险业务。这种方式对促进业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规范化管理,增强个人养老金保险的吸引力,促使个人养老金保险业务进一步发展,总制定了《个人养老金定额保险单办法》和《个人养老金定额保险单业务管理规定》。现一并印发给你们执行,请将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报告总人身保险部。&&  附一&&&个人养老金定额保险单办法&&  一、本办法为一次性交费方式的个人养老金保险,凡年龄在3-59周岁,身体健康、能正常生活,从事学习、工作、无残疾者均可投保成为被保险人。&  二、每份保险单的保险费固定为100元人民币。由投保人购买时按所购保险单的面额一次性交清保险费。&  三、保险责任:&  (一)被保险人生存到约定领取年龄时,凡交费经过十五年以上者既可一次性全部领取也可按年领取养老金,详见附表<一>、<二>。按年领取养老金者,本保证给付十年,如被保险人领取不足十年身故,其受益人或法定继承人一次性领取剩余养老金款项,保险责任终止;如被保险人领满十年后仍健在,可继续领取养老金直至身故为止。&  交费经过不足十五年的,本只办理一次性全部领取养老金手续,保险责任终止。&  (二)被保险人未到达约定领取养老金年龄身故或交费经过一年以上者可以申请退保,本在扣除管理费、已过年限的意外伤害保险费(特约意外伤害保险者)后,按附表<三>、<四>一次性支付退保金,保险责任终止。交费不满一年或开始领取养老金后不得申请退保。&  (三)特约意外伤害保险:&  本保险单特设由投保人在投保时选择是否为被保险人特约意外伤害保险。一经选定,中途不得变更。每份保险单的特约意外伤害保险的保险金额为每年500元。&  本保险单对特约有意外伤害保险的被保险人负有以下责任(未选择特约意外伤害保险的,本不负此项责任):&  1.在约定领取年龄前,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造成身故,给付保险金额全数。&  2.在约定领取年龄前,每一保险年度内,被保险人因意外伤害事故造成身体残废,依据本《人身保险意外伤害残疾给付标准修订办法》规定的给付比例高于保额50%(含50%)以上的,本负有给付全部或一定比例以上保险金额的责任,但累计给付金额不能超过保险金额全数。&  在同一保险年度内,如因意外伤害事故致残已给付了保险金额全数的,本不再负意外伤害保险责任。&  16周岁以上的被保险人获得意外伤害保险金额每人最高以十万元为限,但16周岁以下的每人最高以五万元为限。&  四、除外责任:&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本不予负责:&  (一)对投保条件有隐瞒或欺骗行为。&  (二)被保险人自杀、吸毒、殴斗、酒醉、犯所致死亡或残废。&  (三)由于被保险人、投保人、受益人的故意行为所致被保险人死亡或残废。&  (四)由于核辐射、核污染、战争、军事行动或参与动、暴乱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或残废。&  (五)整容、麻醉或非意外伤害施用的外科手术造成被保险人死亡或残废。&  (六)因疾病、意外伤害所支出的医疗费或因疾病所致残废。&  (七)每一保险年度内,依据本《人身保险意外伤害残疾给付标准修订办法》规定的给付比例累计不足保额50%以下的残废。&  对上述(一)、(二)、(三)、(四)、(五)项本仅退还所交的保险费。&  五、投保人购买本保险时须提供被保险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约定领取养老金年龄。养老金领取年龄分为50、55、60岁三档,投保人可任意选择其中一档。&  六、被保险人应指定受益人,没有指定受益人或受益人先于被保险人死亡,被保险人的法定继承人即为受益人。&  七、本办法所称“意外伤害”是指:外来的、突然的、非本意的使被保险人身体受到剧烈伤害的客观事件。&  八、凡有特约意外伤害保险的保单,自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15天内,受益人、被保险人或投保人应及时通知本。自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受益人或被保险人不提出申请意外伤害给付,即为自动放弃权益,本不再给付意外伤害保险金。&  九、受益人或被保险人申请意外伤害保险金给付时,必须提供以下有关证明材料:保险单、身份证、有关部门事故证明;死亡时,提供死亡证明;伤残时,提供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被保险人残废程度鉴定证明。&  十、本保险单不能流通转卖、抵押,遗失可凭身份证办理挂失,变更受益人需向本书面申请并办理批改手续。&  十一、被保险人迁往它地时,其保险关系可随同转移,保险责任继续有效;如无法移的,可保留保险关系或退保。&  十二、发生退保时,被保险人凭保险单、身份证件申请领取退保金,死亡退保,应提供死亡证明。&  十三、被保险人生存到约定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凡一次性领取养老金的,凭保险单、身份证办理,凡按年领取养老金的,凭保险单、身份证换取养老金领取证,以后凭养老金领取证、身份证办理。&  十四、如有冒领养老金或有欺骗行为者,一经发现,本有权采取必要手段追回所得款项及其利息并补偿由此造成的其他损失,直至追究其责任。&  十五、申请给付、退保、变更、挂失和领取等手续,请向本在当地负责签发保险单的分支机构办理。&  十六、本保险单无承保签单公章和经办员名章者无效。&&  附表一&&&个人养老金定额保单年领金额表&&&&┌─┬────────────────────────────────┐&&│投│&&&&&&&&&&&&&&&&&&&&&&领&&&&取&&&&年&&&&龄&&&&&&&&&&&&&&&&&&&&&&│&│保├──────────┬──────────┬──────────┤&│年│&&&&五&&十&&岁&&&&&&│&&&&五&&十&&五&&岁&&│&&&&六&&十&&岁&&&&&&│&│龄├────┬─────┼────┬─────┼────┬─────┤&│&&│含意外险│不含意外险│含意外险│不含意外险│含意外险│不含意外险│&├─┼────┼─────┼────┼─────┼────┼─────┤&│3&│370.03&&│588.43&&│946..7393&│&│4&│340.39&&│540.45&&│870..9663&│&│5&│312.73&&│497.38&&│799.87&&│&│6&│287.88&&│457.72&&│735.66&&│&│7&│264.62&&│420.10&&│676.01&&│&│8&│243.51&&│386.00&&│621.55&&│&│9&│223.78&&│355.54&&│571.13&&│&│10│205.16&&│326.24&&│525.51&&│&│11│189.81&&│300.85&&│483.02&&│&│12│174.12&&│276.17&&│444.28&&│&│13│160.72&&│254.87&&│407.94&&│&│14│147.27&&│233.35&&│375.42&&│&│15│135.46&&│215.58&&│345.71&&│&│16│124.89&&│197.00&&│317.11&&│&│17│114.98&&│181.40&&│292.13&&│&│18│105.96&&│167.78&&│268.21&&│&│19│97.2918&│118.5474&&│153.28&&│247.66&&│&│20│89.5562&│108.9591&&│141.09&&│227.43&&│&│21│82.4467&│100.1462&&│130.34&&│209.02&&│&│22│75.9128&│92.0461&&&│119.05&&│192.37&&│&│23│69.9078&│84.6012&&&│110.04&&│176.68&&│&│24│64.3887&│77.7585&&&│101.87&&│162.37&&│&│25│59.3163&│71.4692&&&│93.5304&│113.7580&&│149.95&&│&│26│54.6544&│65.6886&&&│86.1094&│104.5570&&│137.94&&│&│27│50.3700&│60.3755&&&│79.2891&│96.1002&&&│126.81&&│&│28│46.4323&│55.4922&&&│73.0207&│88.3274&&&│116.85&&│&│29│42.8132&│51.0039&&&│67.2594&│81.1832&&&│107.14&&│&│30│39.4867&│46.8786&&&│61.9638&│74.6170&&&│98.8916&│120.1852&&│&│31│36.4291&│43.0869&&&│57.0961&│68.5818&&&│91.0505&│110.4643&&│&│32│33.6187&│39.6020&&&│52.6219&│63.0347&&&│83.8430&│101.5297&&│&│33│31.0354&│36.3989&&&│48.5093&│57.9363&&&│77.2179&│93.3177&&&│&│34│28.6610&│33.4548&&&│44.7290&│53.2503&&&│71.1280&│85.7700&&&│&│35│26.4786&│30.7489&&&│41.2542&│48.9433&&&│65.5302&│78.8327&&&│&│36│&&&&&&&&│&&&&&&&&&&│38.0600&│44.9846&&&│60.3843&│72.4565&&&│&│37│&&&&&&&&│&&&&&&&&&&│35.1238&│41.3462&&&│55.6538&│66.5961&&&│&│38│&&&&&&&&│&&&&&&&&&&│32.4248&│38.0020&&&│51.3051&│61.2096&&&│&│39│&&&&&&&&│&&&&&&&&&&│29.9436&│34.9283&&&│47.3073&│56.2588&&&│&│40│&&&&&&&&│&&&&&&&&&&│27.6628&│32.1032&&&│43.6322&│51.7085&&&│&│41│&&&&&&&&│&&&&&&&&&&│&&&&&&&&│&&&&&&&&&&│40.2536&│47.5262&&&│&│42│&&&&&&&&│&&&&&&&&&&│&&&&&&&&│&&&&&&&&&&│37.1478&│43.6822&&&│&│43│&&&&&&&&│&&&&&&&&&&│&&&&&&&&│&&&&&&&&&&│34.2926&│40.1490&&&│&│44│&&&&&&&&│&&&&&&&&&&│&&&&&&&&│&&&&&&&&&&│31.6679&│36.9017&&&│&│45│&&&&&&&&│&&&&&&&&&&│&&&&&&&&│&&&&&&&&&&│29.2550&│33.9170&&&│&└─┴────┴─────┴────┴─────┴────┴─────┘&&&&&&附表二&&&&&&&&&&&&&&&&&&&个人养老金定额保单一次性领取金额表&&┌────┬───────────┬┬────┬───────────┐&│&&&&&&&&│&&&&&&&领取金额&&&&&&&││&&&&&&&&│&&&&领&&取&&金&&额&&&&│&│经过年数├─────┬─────┤│经过年数├─────┬─────┤&│&&&&&&&&│含意外险&&│不含意外险││&&&&&&&&│含意外险&&│不含意外险│&├────┼─────┼─────┼┼────┼─────┼─────┤&│1&&&&&&&│101.7280&&│103.3600&&││2&&&&&&&│109.0481&&│112.4557&&│&│3&&&&&&&│117.0123&&│122.3518&&││4&&&&&&&│125.6774&&│133.1187&&│&│5&&&&&&&│135.1050&&│144.8332&&││6&&&&&&&│145.3622&&│157.5785&&│&│7&&&&&&&│156.5221&&│171.4454&&││8&&&&&&&│168.6640&&│186.5326&&│&│9&&&&&&&│181.8745&&│202.9475&&││10&&&&&&│196.2474&&│220.8069&&│&│11&&&&&&│211.8852&&│240.2370&&││12&&&&&&│228.8991&&│261.3788&&│&│13&&&&&&│247.4102&&│284.3801&&││14&&&&&&│267.5503&&│309.4056&&│&│15&&&&&&│289.4628&&│336.6333&&││16&&&&&&│313.3035&&│366.2570&&│&│17&&&&&&│339.2422&&│398.4876&&││18&&&&&&│367.4635&&│433.5545&&│&│19&&&&&&│398.1683&&│471.7073&&││20&&&&&&│431.5751&&│513.2176&&│&│21&&&&&&│467.9217&&│558.3807&&││22&&&&&&│507.4668&&│607.5182&&│&│23&&&&&&│550.4919&&│660.9798&&││24&&&&&&│597.3032&&│719.1461&&│&│25&&&&&&│648.2339&&│782.4309&&││26&&&&&&│703.6464&&│851.2848&&│&│27&&&&&&│763.9354&&│926.1979&&││28&&&&&&│829.5297&&│&│&│29&&&&&&│900.8962&&│&││30&&&&&&│978.5432&&│&│&│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附表三&&&&&&&&&&&&&&&&&&&&&个人养老金定额保单死亡退保金额表&&┌────┬───────────┬┬────┬───────────┐&&│&&&&&&&&│&&&&领&&取&&金&&额&&&&││&&&&&&&&│&&&&领&&取&&金&&额&&&&│&│经过年数├─────┬─────┤│经过年数├─────┬─────┤&│&&&&&&&&│含意外险&&│不含意外险││&&&&&&&&│含意外险&&│不含意外险│&├────┼─────┼─────┼┼────┼─────┼─────┤&│2&&&&&&&│106.4384&&│109.7844&&││3&&&&&&&│112.8088&&│118.0182&&│&│4&&&&&&&│119.6570&&│426.8696&&││5&&&&&&&│127.0188&&│136.3848&&│&│6&&&&&&&│134.9327&&│146.6136&&││7&&&&&&&│143.4401&&│157.6097&&│&│8&&&&&&&│152.5856&&│169.4304&&││9&&&&&&&│162.3170&&│182.1377&&│&│10&&&&&&│172.9858&&│195.7980&&││11&&&&&&│184.3473&&│210.4828&&│&│12&&&&&&│196.5608&&│226.2691&&││13&&&&&&│209.6904&&│243.2393&&│&│14&&&&&&│223.8046&&│261.4822&&││15&&&&&&│238.9775&&│281.0934&&│&│16&&&&&&│255.2883&&│302.1754&&││17&&&&&&│272.8224&&│324.8385&&│&│18&&&&&&│291.6716&&│349.2014&&││19&&&&&&│311.9345&&│375.3915&&│&│20&&&&&&│333.7171&&│403.5459&&││21&&&&&&│357.1333&&│433.8118&&│&│22&&&&&&│382.3058&&│466.3477&&││23&&&&&&│409.3663&&│501.3238&&│&│24&&&&&&│438.4563&&│538.9231&&││25&&&&&&│469.7280&&│579.3423&&│&│26&&&&&&│503.3451&&│622.7930&&││27&&&&&&│539.4835&&│669.5024&&│&│28&&&&&&│578.3322&&│719.7151&&││29&&&&&&│620.0946&&│773.6938&&│&│30&&&&&&│664.9892&&│831.7208&&││31&&&&&&│713.2509&&│894.0999&&│&│32&&&&&&│765.1322&&│961.1573&&││33&&&&&&│820.9047&&│&│&│34&&&&&&│880.8600&&│&││35&&&&&&│945.3120&&│&│&│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附表四&&&&&&&&&&&&&&&&&&个人养老金定额保单生存退保金额表&&┌─┬────────────────┬───────────────┐&│&&│&&&&&&&&&&&&经过年数&&&&&&&&&&&&│&&&&&&&&&&退保金金额&&&&&&&&&&│&├─┼────────────────┼───────────────┤&│&&│2&年以下(含2年、下同)&&&&&&&&&&&│所交保险费(不计利息)的90%&&&&&│&│不│2&年以上-4&年以下&&&&&&&&&&&&&&&│所交保险费(不计利息)的95%&&&&│&│含│4&年以上-6&年以下&&&&&&&&&&&&&&&│所交保险费(不计利息)的102%&&&&│&│意│6&年以上-8&年以下&&&&&&&&&&&&&&&│所交保险费(不计利息)的109%&&&&│&│外│8&年以上-10年以下&&&&&&&&&&&&&&&│所交保险费(不计利息)的116%&&&&│&│&&│10年以上&&&&&&&&&&&&&&&&&&&&&&&&│所交保险费(不计利息)的123%&&&&│&├─┼────────────────┼───────────────┤&│&&│4&年以下(含4年、下同)&&&&&&&&&&&│所交保险费(不计利息)的90%&&&&&│&│含│4&年以上-6年以下&&&&&&&&&&&&&&&&│所交保险费(不计利息)的95%&&&&&│&│意│6&年以上-8年以下&&&&&&&&&&&&&&&&│所交保险费(不计利息)的102%&&&&│&│外│8&年以上-10年以下&&&&&&&&&&&&&&&│所交保险费(不计利息)的109%&&&&│&│&&│10年以上-12年以下&&&&&&&&&&&&&&&│所交保险费(不计利息)的116%&&&&│&│&&│12年以上&&&&&&&&&&&&&&&&&&&&&&&&│所交保险费(不计利息)的123%&&&&│&└─┴────────────────┴───────────────┘&&&&&&附二&&&&&&&&&&&&&&&&&&&&&&&&个人养老金定额保险单格式&&┌──────────────────────────────────┐&│&&&&&&&&&&&&&&&&&&&&&&&&&&中国人民保险&&&&&&&&&&&&&&&&&&&&&&&&&&│&│&&&&&&&&&&&&&&&&&&&&&&个人养老金定额保险单存根&&&&&&&&&&&&&&&&&&&&&&│&│&&&&&&&&&&&&&&&&&&&&&&&&&&&&&&&&&&&&&&&&No.&&&&&&&&&&&&&&&│&│┌────────────────────────────────┐│&││&&&&保险单编号:&&&&&&&&&&&&&&&&&&&&&&&&&&&&&&&&&&&&&&&││&││投保人:&&&&&&&&&&&&&&&&&&&&&&&&&&&&&&&&&&&&&&&&&&&&&&&&&&&&&&&&&││&││被保险人:&&&&&&&&&&&&&&&&&&&&&&&&&&&&&&&&&&&&&&&&&&&&&&&&&&&&&&&││&││性别:男□女□投保时年龄:&&&&&&&&&&&&&&&&&&&&&&&&&&&&&&&&&&&&&&&&││&││&&&&&&&&&&&&&&&&&&&&&&&&&&&&&&&&&&&&&&&&&&&&&&&&&&&&&&&&&&&&&&&&││&││出生:&&&&&&&&年&&&&月&&&&日&&&&&&&&&&&&&&&&&&&&&&&&&&&&&&&&&&&&&││&││一次性交保费:壹佰元&&&&&&&&&&&&&&&&&&&&&&&&&&&&&&&&&&&&&&&&&&&&&││&││领取年龄:&&&&&领取金额:&&&&&&&&&&&&&&&&&&&&&&&&&&&&&&&&&&&&&&&&&││&││是否特约意外伤害保险:有□无□&&&&&&&&&&&&&&&&&&&&&&&&&&&&&&&&&&&││&││意外伤害保额:伍佰元&&&&&&&&&&&&&&&&&&&&&&&&&&&&&&&&&&&&&&&&&&&&&││&││受益人:&&&&&&&&&&&&&&&&&&&&&&&&&&&&&&&&&&&&&&&&&&&&&&&&&&&&&&&&&││&││起保日期&&&&&&&&年&&&&月&&&&日&&&&&&&&&&&&&&&&&&&&&&&&&&&&&&&&&&││&││领取日期&&&&&&&&年&&&&月&&&&日&&&&&&&&&&&&&&&&&&&&&&&&&&&&&&&&&&││&│└────────────────────────────────┘│&│&&&&&&&&&&&&&&经办人:&&&&&&&&&&&&&&&&&&&&&&&&&&&&&&&&&&&&&&&&&&&&&&&│&├──────────────────────────────────┤&│&&&&&&&&&&&&&&&&&&&&&&&&中国人民保险&&&&&&&&&&&&&&&&&&&&&&&&&&&&│&│&&&&&&&&&&&&&&&&&&&&个人养老金定额保险单&&&&No.&&&&&&&&&&&│&│&&&&&&&&&&&&&&&&&&&&&&&&&&&&&&&&&&&&&&&&&&&&&&&&&&&&&&&&&&&&&&&&&&&&│&│投保人:&&&&&&&&&&&&&&&&&&&&&&&&&&&&&&&&&&&&&&保险单编号&&│&│被保险人:&&&&&&&&&&&&&&&&&&&&&&&&&&&&&&&&&&&&&&&&&&&&&&&&&&&&&&&&&&│&│性别:男□女□出生&&&&&&年&&&&&&月&&&&&&日&&&&&&保险费:&&&&&&&&&&&&│&│投保时年龄:领取年龄:&&&&&&&&&&&&&&&&&&&&&&&&&&&&&&&&&&&&&&&&&&&&&&│&│&&&&&&&&&&&&&&&&&&&&&&&&&&&&&&&&&&&&&&&&&&&&&&&&&&&&&&&&&&&&&&&&&&&&│&│&&&&&&&&&&&&&&&&&&&&&&&&&&&&&&&&&&&&&&&&&&&&&&&&&&&&&&&&&&&&&&&&&&&&│&│是否特约意外伤害保险:有□无□&&&&&&&&&&壹&&佰&&元&&&&&&&&&&&&&&&&&&│&│意外伤害保额:伍佰元&&&&&&&&&&&&&&&&&&&&&&&&&&&&&&&&&&&&&&&&&&&&&&&&│&│受益人:&&&&&&&&&&&&&&&&&&&&&&&&&&&&&&&&&&&&&&&&&&&&&&&&&&&&&&&&&&&&│&│起保日期&&&&&&&&&&&&&&年&&&&&&月&&&&&&日&&&&&&&&&&&&&&&&&&&&&&&&&&&&│&│领取日期&&&&&&&&&&&&&&年&&&&&&月&&&&&&日&&&&&&&&&&领取金额:&&&&&&&&│&│&&&&&&&&&&&&&&&&&&&&&&&&&&&&&&&&&&&&&&&&&&&&&&&&&&&&&&&&&&&&&&&&&&&&│&│&&&&&&&&&&&&&&&&&&&&&&&&&&&&&&&&&&&&保险盖章&&&&&&&&&&&&&&&&&&&&│&│经办人:&&&&&&&&&&&&&&&&&&&&&&&&&&&&&&&&&&&&&&&&&&&&&&&&&&&&&&&&&&&&│&└──────────────────────────────────┘&&&&  附三&&&个人养老金定额保险单业务管理规定&&  为了能够顺利地开展个人养老金定额保险单业务,健全业务管理制度,统一内部实务处理,现作以下规定:&  一、个人养老金定额保险单分为保单正联和存根联。二联中线处须印有中国人民保险骑缝章。&  二、个人养老金定额保险单为有价凭证,各分支须指定专人负责领用和日常保管。建立定额保单领取,发放使用记录。&  三、签发保单时,经办人须用钢笔填写清楚定额保单各项目。收取保费后,将盖有经办人名章和承保公章的保单正联交投保人,存根联自留,并与保费一同交回承保业务主管部门。业务内勤审核存根,核定金额与存根数量是否相符,经审核无误后开具保费收据,经手人签名盖章,一联业务留存登记汇总,一联交经办人,一联交财务做会计凭证。&  四、凡签出的定额保单存根应由业务内勤集中保管,按保单编号登记开销户簿,以便发生各种变动、退保、给付时与正联核对。&  五、发生退保、挂失、迁移、变更、满期给付仍按原个人养老金保险实务手续有关规定办理。对退保、死亡给付、满期给付必须收回保险单注销。&  如用转帐支票交付保费的单位集体退保时,退保金应通过转帐支付给企业。&  当被保险人领满十年固定年金后继续按年领取的,承保应经常核实被保险人户口,如有死亡变化情况,立即终止给付,收回保险单。&  个人养老金定额保险单特约承保意外伤害残废给付的对象是指残疾程度达到一定比例以上的被保险人,即按照总《人身意外伤害残疾给付标准修订办法》规定的给付比例达到50%(含50%)以上的被保险人,在同一保险年度内,对被保险人伤残给付比例累计不足保额50%的,不予负责。&  实务操作中的其他具体事项,各地可根据需要制定一些补充办法,以加强管理,使定额保单业务健康稳定地发展。&  六、为避免可能产生的逆选择因素,加强风险管理,在个人养老金定额保险单办法中规定了每一被保险人意外伤害的最高保额,十六周岁以上十万元,十六周岁以下五万元。&  投保人购买本保险单的份数不作限制,凡选购了特约意外伤害保险的保单,如累计超过了上述的最高保额规定,本不承担被保险人超额部分的意外伤害责任,但其养老金保险责任仍按条款执行。&  七、为提高业务管理水平,有条件的分支对本保险单应逐步实行电脑化管理。&  八、本保险单帐务处理、业务统计仍按个人养老金保险办理。&&
相关法规:
没找到您需要的? 您可以
,我们的律师随时在线为您服务
问题越详细,回答越精确,祝您的问题早日得到解决!
吉安推荐律师
江西景德镇
江西景德镇
江西南昌市
最新已解决问题
按地域查找法规
按类别查找法规
全国专业律师列表
按地域找律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物运输保险投保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