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三级教育着三级多位数

K12教育资源云
多位数的认识和简单计算.doc(162KB)
类别 : 试卷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P3-5全部内容及练一练、练习一 1-2。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的研究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自然数和整数,了解自然数
和整数的关系,初步认识十进制计数法,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理解计数单位
和数位的关系。
2、能够应用相应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计数单位及数位顺序表的掌握及应用。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1、读出下面各数并说出它们的组成。
指名口头回答。
⑴由 4个百、6个十和 2个一组成的数是(
⑵一个四位数每一位上的数字都是 3,这个数是(
⑶一个三位数百位和个位上的数字都是 6,这个数是(
⑷一个四位数的最高位是(
)位,如果最高位上的数为 3,其余各
位上的数字都是 0,这个数读作(
1、简介数的起源
在很久以前,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有了计数的需要。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创造了一些记数的符号,这就是数字。经过了
很 长 时 间 , 才 产 生 了 现 在 通 用 的 阿 拉 伯 数 字
1、2、3、4、5、6、7、8、9、0。
2、认识自然数。
人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物体的个数就用 1、2、3、4……表示;一个物体
也没有就用 0表示。
0、1、2、3、4、5……都是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自然整数的一部分,还有比自然数小的整数。
在小学里我们学的整数都是自然数。
3、认识计数单位
⑴我们已经学过万以内的数。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还经常要用到比万
例如,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每秒三十万千米;江苏省的人口大约有
七千四百万。
⑵ 10个一是十,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10个十是一百,
10个一百是一千,
10个一千是一万。
从一万开始,还可以一万一万地数下去:一万、二万、三万……
师生共同数下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照样子数下去,10个一亿是十亿,10个十亿是一百亿,10个一百亿是
一千亿……
指出: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
亿、千亿……都是计数单位。
提问: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呢?请大家思考一下,你是
怎样知道的?
小结: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因为我们是一个一个的
数的,满十就向前一位进 1。
⑶像这样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10的计数方法叫做十进制
提问:为什么要说是相邻两个计数单位呢?相邻是什么意思?能举例说
⑷快记计数单位,看谁记得快。
说说你是怎样记忆的。
4、认识数位
⑴要把一个数写出来就要用到数字。用数字表示数的时候,每个计数单
位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画方格图演示。
一个数字所在的数位不同,表示的数的大小也不同。
例如: 3 在个位上,十位上,百位上,千位上……分别表示
3、30、300、3000……
谁能说出万位以内的数位顺序表。
你能试想一下,万位以上分别是哪些数位呢?
⑵出示数位顺序表。
数位顺序表
计数单位 …… 千百十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亿亿亿 万万万
数级 …… 亿级 万级 个级
按照我国的计数习惯,从右边起,也就是从个位起,每四个数位分为一
个位、十位、百位、千位是个级;万位、十万位、百万位、千万位是万
级;亿位、十亿位、百亿位、千亿位是亿级。
⑶快速记住我们所学的数位顺序表及和它对应的计数单位。
学生记忆。
说说你是怎样记忆的。为什么记得这么快?
思考:计数单位和数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独立思考,做在书上。
指名口答,学生再次记忆。
2、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读题后思考。
指名学生口答。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指出:做这样的题目,要根据数位顺序表来进行思考。
3、完成练习一第一题。
学生做在书上,集体交流。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4、同桌互相记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表。
指名说说数位顺序表,说说数位所对应的计数单位。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怎样记住数位顺序表和计数单位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二题。
六、板书设计
数位顺序表 练习题十进制计数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多位数的读法
教学内容:P6例 1、例 2及练一练、练习一 3-6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的研究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含有万级数的读法,并能准
确读出各数;掌握多位数中 0的读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准确分级,正确读出多位数。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1、先说出下面各数组成,再读出来。
指名说出各数的组成,再一一读出各数。
2、投影出示,口答下面各题。
⑴ 3个千、2个百、4个十组成的数是(
⑵ 4个千、3个一组成的数是(
⑶一个五位数最高位和最低位上的数字都是 5,这个数是(
3、导入新课:
比万大的数怎样读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多位数的读法。
1、出示例 1
读出下面各数。
结合计数器,让学生尝试读出上面两个数。
组织学生比较:这两个数和我们以前学过的数有什么不同?读法上有不
同的地方吗?哪儿不同?你认为应该怎样读?
指名试读这两个数,说说你是怎样读的。
读这些数和读万以内的数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指出:读多位数,也要从高位读起;首先要把这个数分级,再按级读出
来;读万级数时的方法和读万以内的数的读法相同,只是读完万的数后要加上
“万”字。
指名再读读这两个数。
2、自己写出几个含有两级的多位数,并把它们读给伙伴听。
学生试写几个多位数,指名板演。
指名读出黑板上的数。
把自己写的数读给伙伴听。
思考:读多位数时,中间或末尾的 0在读的时候怎么办?
3、学习例 2
读出下面各数。
先共同将上面的数分级。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自由试读这些数。
指名一一读出上面的数。
读完后思考,读这些数时你认为有哪些要注意的问题。
引导学生转发思考关于 0在读数时的处理办法。
指出:每一级末尾的 0都不要读出来,其它数位上的一个 0或者连续几
个 0都只读一个 0。
万级的数读完后要加上一个万字。
3、试一试:
读出下面的数。
指名读出下面的数。
说说这里的 0为什么不要读。
三、巩固练习。
1、读出下面各数。
指名读出这些数。
说说这些数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哪些问题。
这些数中的 0应该怎样读。
2、读一读,比一比。
85和 850000
805和 8050000
850和 8500000
指名读读这些数。
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这里的 0要读出来吗?为什么?
3、完成练习一第四题。
指名说出这些数的最高位是哪一位,这是几位数,这引起数应该怎样读。
说说读这些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4、完成练习一第六题。
读出题中的各个数,注意这些都是具体的数量,它们带有自己的单位名
称,读数时不要把这些单位忘记。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想法?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 5题。
多位数的读法⑵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P7例 3及练一练、练习一 7-14题。
教学要求: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位数(含有亿级数)的读法,准确
读出指出的多位数。
2、培养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概括规律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语
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分级,正确读出多位数。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1、读出下面各数。
指名读出上面各数。
提问:在读上面这些数时,你认为要注意哪些问题?
说说 0在数中应该怎样读?
2、说出我们学过的计数单位和数位。
3、引入新课
如果一个数还含有亿级,这样的数应该怎样读呢?例如:
这样的数可以怎样读?谁愿意来试一试。
指名试读。
说说含有三级的数可以怎样读?
指出: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多位数的读法。
1、教学例 3
读出下面各数。
先给这些数分级,作好分级标记。
自由试读上面的数。
轻声读给同桌听。
指名读出这些数。
思考:亿级或万级的数的读法和个级的数的读法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
什么不同的地方?
小组讨论交流。
概括:多位数可以这样读:
a、从高位读起,一级一级往下读;
b、读亿级或万级的数时,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它的后面
读出“亿”字或“万”字;
c、每一级末尾的 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 0或连续几个 0,都只读一
自由说说自己的是怎样读数的,验证多概括出来的多位数的读法。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完成下面各题。
⑴读出下面各数。
指名读出上面的数,说说这三个数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
在读时有什么异同点?
⑵把下面各数先分级,再读出来。
学生自由练读这些数,读给同桌听。
指名读出这些数。
集体评议:你是怎样读这些数的?在读这些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三、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进一步掌握了什么知识?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准确
读出一个多位数?
四、课堂练习
⑴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
⑵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十亿位,它是(
⑶一个十位数最高位上的数字是 8,表示 8个(
),如果这个数其余各
位上的数字都是 0,这个数读作(
投影出示上面各题,学生思考后指名口答。
2、完成练习一第九题。
指名口答。
3、完成练习一第十一题。
指名学生读出各数,并说说各数的组成。
提问:计数单位和数位有什么区别?
4、完成练习一第十二题。
先指名读出各数,再要求说说各个数中的数字 3分别在哪一位上,表示
什么意思?
5、完成练习一第十四题。
指名读题,分析数量关系。
口头列出含有未知数X的等式,不解答。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一第 10题。
六、板书设计:
多位数的写法⑴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P11例 4、例 5及练一练、练习二 1-6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的研究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含有万级数的写法,并能准
确读出各数;掌握多位数中 0的添写。
2、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准确分级,正确写出多位数。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1、写出下面各数。
四千二百六十五
小黑板出示复习题,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集体评议:
说说你是怎样写数的。
引导概括:
从高位写起,一位一位地往下写。
读几千几百几十几就分别在千位、百位、十位、个位上写几,如果某一
位上没有读出来,就在这一位上写 0。
2、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多位数的写法。
猜测一下:你认为怎样写多位数呢?
二、新授:
1、教学例 4
写出下面各数。
二百六十五万
二千零四十万
⑴学生试写,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⑵说说你是怎样写这两个数的?
提问:这两个数的最高位是哪一位?万级的数是多少?个级呢?
引导学生明确:先分级,再写数。读多少,就写多少,哪一位上一个数
也没有就在哪一位上写 0。
2、教学例 5
写出下面各数。
八千四百二十五万四千三百六十五
一百零三万九千
八十万零四百
四千零七万零二十
⑴学生试写这些数。
⑵说说你是怎样写这些数的?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⑶引导思考:个级的数应该怎样写?如果其中有几位上没有数,怎么办?
⑷集体评议:每一个数的个级数是怎样写的?怎样用 0补足数位?
3、写数练习
⑴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学生写出这些数。
说说你怎样写这些数的?
你认为写这些数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⑵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学生写出这些数。
说说你怎样写这些数的?
你认为写这些数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⑶小结:你认为我们可以怎样来写多位数?在写灵敏时应该注意哪些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一题。
指名口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二第二题。
写一写,比一比。
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说说在写这些数时你发现了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3、完成练习二第三题。
指名写出这些数。
思考:为什么要先说出每个数是几位数?
你是怎样写这些数的?在写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4、完成练习二第四、五题。
指名口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5、判断:下面的数写得正确吗?不对的请说明理由并改正。
二千零一万零二十五
写作:2010025
一千零五万零五
写作:10505
指名判断,说明理由。
错误的请当堂订正。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说出怎样写含有万级的数吗?
四、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六题。
多位数的写法⑵
教学内容:P12例 6及练一练、练习二 7-10题。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的研究学习,使学生掌握多位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多
2、进一步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研究问题的意识,培养
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准确分级,正确写出多位数。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与学生以对口令的形式进行口算习。
2、读出下面的数。
指名读出这些数。
说说怎样读多位数,在读多位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写出下面的数。
二百五十万
二千零五十万三千万
二千零五万
二千五百万零三百
指名写出这些数。
说说怎样写多位数,在写多位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多位数的写法”。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 6。
⑴出示例 6
写出下面的数。
七百六十三亿
一千二百亿七千万
二百零四亿零四万
⑵思考:这些数和前面我们写的数有什么不同?你能写出这些数吗?请
大家试一试。
⑶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写这些数的?在写这些数时,你认为要注意
哪些问题?
2、小结写法:写一个多位数要从高位起,分级写;如果某一位上一个
数也没有,就在那一位上写 0。
3、练一练:
试写下面的数。
一百三十亿零七万
五千零四十亿零二百万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集体评议,说说你是怎样写的。
在写这些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三、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怎样写多位数?在写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四、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第九题。
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线上的数。
集体评议订正。
2、判断并改错。
三千零五亿
四亿零四万
写作:4040000
三十亿零五百万
指名判断,说说理由,并把写错的订正。
3、完成练习二第十题。
思考:一个多位数的前一个数和后一个数是什么意思?怎样来求?
学生口答结果。
4、教学思考题:
学生小组研究,写出结果,并进行验证。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二第 8题。
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
教学内容:P15例 7及练一练、练习三 1-5题。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的研究学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多位数大小比较的方法,
能正确地比较多位数的大小,并培养学生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
2、使学生学会把一个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
教学重点:准确分级,比较数的大小;改写多位数。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1、读出下面的多位数,并说说每个数各是由多少个亿、万或多少个一
指名口答。
2、万以内数的大小比较。
946和 2010
3241和 4113
7660和 7659
指名比较数的大小,并说说理由。
3、引入新课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新内容“比较多位数的大小”。
你认为多位数可以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呢?
1、教学例 7
⑴比较 9985和 10280的大小。
⑵比较 135000和 129000的大小。
指名读出这些数。
互相研究,怎样比较这些数的大小?
集体交流:
你们是怎样比较每组两个数的大小的?
⑶试练: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比较数的大小,做在书上。
说说你是怎样比较数的大小的。
比较多位数的大小和前面学的数的大小比较的方法一样,先比较它们的
位数,位数多的数就大,位数少的数就小;如果位数相同,可以把它们分级比,
哪个数高一级的数大,这个数就大,哪个数高一级的数小,这个数就小;高一
级数相同的,再比较下一级的数……
2、学习数的改写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这
样比较简便。
⑴试把下面的数进行改写。
学生试写。
说说你是怎样改写的。
指出:先分级,再省去个级或万级、个级的 0,有汉字万或亿表示。
思考:万或亿后面各有几个数位?
⑵练一练。
说说下面的数各是多少万或多少亿?
小结:去掉一个多位数末尾的四个 0可以添加万字,去掉多位数末尾的
8个 0,可以添加亿字,这样就是我们所学的改写。
3、巩固练习
完成练一练第二题和第三题。
指名改写,说说注意点是什么?
强调要先进行分级,再进行改写。
三、课堂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一题。
集体练习,指名板演。
2、完成练习三第二题。
引导学生想办法进行几个多位数的大小比较。
集体交流讨论,说说比较的方法,选择比较简便的方法。
四、课堂小结:
提问:如何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如何改写整万或整亿的数?
五、课堂作业:
练习三 2-4题。
说明:第二题只要求直接写出答案。
六、板书设计:
课题 改写题
例 7 练习题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P116-17近似数的含义及例 8例 9及练一练、练习三 6-11题。
教学要求:
通过学生的研究学习,使学生认识准确数、近似数的含义,掌握求近似
值的“四舍五入法”,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把一数省略尾数,求出它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出一个多位数的近似数。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⑴右边起第四位是哪一位?第五位是哪一位?第八位呢?第九位呢?
⑵个级最高数位是哪一位?万级最高数位是哪一位?亿级呢?
2、说出下面的数的最高位是哪一位?各由几个亿或几个万、几个一组
指名口答。
3、改写下面的数。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集体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改写的。
4、说出下面的数各接近哪个整十数或整百数。
指名口答,说说你是怎样判断的或是怎样想的?
5、引入新课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方便,经常把一个整万或整亿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
单位的数。同时,在计数,还经常用到一个数大约是多少的方法,这就是我们
今天要学习的近似数。
1、认识近似数
⑴举学生身边的例子。
例如:本班有 51名同学,全校共有 22个班级,四⑵班、四⑶班各有学
生 54名……这数都是准确的,我们把它们称之为准确数,也就是说多少就是
多少的数,一个不差,一个也不多的数。
有时在计数时,不像准确数一样能说得很准。例如你能说出我们学校大
约有多少个同学吗?
学生说说大约有多少人?
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这些数准确吗?是不是我们学校就是你们说的
这么人呢?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像大家说的这些数,只是一个大约的数,与实际人数并不相同,这样的
数我们把它们称作近似数。
在日常生活中近似数也是经常要用的一些数。
⑵判断练习:
下面各数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为什么?
①全国总人口数是 13亿;
②江苏省总人口数是 7400万;
③南莫小学全校有老师 61人;
④学校图书室共有图书 31255本;
⑤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约 300千米;
⑥南莫小学科学宫的造价大约是 200万元。
2、教学例 8及四舍五入法。
⑴指出:对于一个准确数,我们可能根据实际需要,省略它某一位后面
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⑵教学例 8
出示例 8,说明要求。
把万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提问:万后面的尾数是指什么数?尾数各是多少呢?
指出: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就是看尾数最高位上的数是多少,如果是
0、1、2、3、4 就要把尾数直接省略,再添上万字就可以了;如果是
5、6、7、8、9把尾数省略后,还要向万位进一再添上万字才行。
像这样的方法就叫做四舍五入法。
谁来说说什么是四舍五入法?
怎样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呢?
⑶练一练:用万作单位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集体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求出这两个数的近似数的?
思考:求近似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3、尝试学习例 9和试一试。
⑴出示题目,明确要求。
⑵学生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⑶集体评议,说说你是怎样求这两个数的近似数的?
提问:在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时,要注意看哪一位上的数?怎样省略尾数
呢?省略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⑷小结: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就看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字(也就是
哪一位后面一位上的数字)是几,再根据四舍五入法进行省略,千万别忘记添
加万字或亿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三第八题。
指名两人板演,全班齐练。
集体订正。
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习三第九题。
判断为什么错了,如何订正呢?
师生共同订正。
3、思考:下面的方框内应该填几呢?为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怎样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呢?什么是
四舍五入法?
我们学校共学生 1035人,你能省略千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吗?
谁来说说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名同学?
五、布置作业:
练习三 6-7、10三题。
六、板书设计:
例 8 练习题
多位数的认识练习课
教学内容:P19练习三 12-16题。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巩固数位顺序,加深认识数的组成,进一步掌握多位数的读
法和写法,熟练地读、写多位数。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的大小比较,更加熟练地把整万数或整亿数改
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能熟练地运用四舍五入法根据要求求出一个数的近
似数,并能在实际中加以灵活应用。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在这一阶段,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在多位数的认识里,你学习了哪些
二、组织练习
1、练习整数和数位概念
⑴提问:哪些数是自然数?自然数与整数有什么关系?自然数是整数的
一部分是什么意思?
⑵指名说出数位顺序表
从右到左依次说说有哪些数位,分为哪几个数级,每一级中分别是哪几
个数位?它们的计数单位分别是什么?
从右往左数,第几位是万位?第几位是亿数?
一个八位数的最高位是哪一位?四位数的最高位呢?六、七、十位数呢?
读出下面的数,并根据每个数位上的计数单位说出它们的组成。
指名口答。
⑸说说下面的数是由多少个亿、多少个万、多少个一组成的?
指名口答,强调在读写多位数及分板多位数时一定要进行分级,这样看
起数来比较方便。
2、练习读数和写数。
⑴读出下面的数。
提问:怎样读一个多位数呢?
⑵读出下面各数。
思考:多位数里的 0怎样读?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⑶完成练习三第十二题。
指名口答每个数的最高位是哪一位?每个数各是几位数?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集体订正,说说读数时应该注意什么。
⑷写出下面各数。
二百五十八 一千三百四十七
二百五十八万 一千三百四十七万
二百五十八亿 一千三百四十七亿
指名说说怎样写多位数,分级写出这些多位数。(口答)
⑸先说说下面的数各是几位数,再说说每一级的数各是多少,再写出来。
二十万四千
一百零五万零三百
二百万四千
一千零五万零三十
二百亿四千万
一千零五十万零三⑹
二千亿零四十
一千零五十亿零三
指名口答。
说说每个数是几位数,每一级的数各是多少。
⑹写出下面的数。
二百零五万六千
三亿零二十五万
二千五百万零六百
十亿零五十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集体订正,说说怎样写一个多位数。
3、练习数的改写。
⑴下面的数还可以怎样表示?
指名口答,说说第一行的三个数为什么都可以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第二行的两个数为什么可以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
思考:下面的数怎样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学生口答,
小结:像上面这样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只要去掉个级的四个
0,万级和亿级的数照写,再添上万字就可以了。
思考:刚才第二行的两个数如果要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可以怎样写呢?
学生板演,全班齐练。
说说你是怎样改写的。
比较:像第二行的两个数改写成用什么作单位的数比较简便呢?为什么?
小结:改写成用什么作单位的数要根据具体的数来确定,选择最简便的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4、练习近似数
⑴把下面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指名口答,说说你是怎样想的?用什么方法来求一个多位数的近似数的?
⑵完成练习三第十六题。
学生做在书上。
交流:怎样来填方框内的数?你是怎样想的?
5、练习数的大小比较。
完成练习三的第十五题。
指名口答,全班齐分析。
说说你是怎样来比较几个数的大小的。
三、练习小结:
引导学生认识本节知识要点,重点小结自己认为应该重视的地方和比较
简便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
练习三第十二题右边两题及第十三、十四题。
五、板书设计
课题 读写数
数位顺序表 改写和近似数
口算加、减法
教学内容:P20例 1及练一练、练习四第 1-6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学会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和整万数加、减的口算方法,
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1.说出下面各数是由几个百几个十组成的。
2.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口算过程。
说说你们是怎样想的。
刚才我们复习了几十几的数加、减几十几的数,那么,几百几十加、减
几百几十迮那样口算呢?这就是这节课要学的内容。
1.教学例 1第⑴题。
⑴出示题目
谁能根据刚才的口算方法,说说这一题你打算怎样做?
指名口答,并说出计算过程。(师板书)
指名几位同学口答口算过程。(在书上填写计算结果)
⑶做“练一练”第一题的加法。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同学自己练习。
集体订正,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2.教学例 1第⑵题。
⑴出示题目
⑵学生小组讨论解题方法。
⑶学生口答,师板书。
提问:把 380分成 300和 80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指名几位同学
让学生在书上填写想的过程和结果。
⑷做“练一练”第 1题里的减法。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同学自己练习。
集体订正,并说说想的过程。
3.讨论其他的口算方法。
提问:上面例题里两道题还可以怎样想?
启发学生说出:360+470可以看成 36个十加上 47个十;520-380可以看
成 52个十减去 38个十,等等方法。
⑵算一算,比一比。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先让学生口算出结果,再让学生比较每组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指出: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也可以按几十几加、减几十几来
提问:你觉得怎样的计算简便?为什么?
4.教学例 2
⑴出示例 2
让学生自己练习,然后在班内汇报交流,老师板书。
并请同学说说各是怎样计算的,要注意哪些问题。
指出:口算时,只要先算“万”前面的数,在算出的得数后面,要写计
数单位“万”。
⑵做‘练一练’第 2题。
学生自己练习。
集体订正,并说说口算过程。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四第 1题。
小黑板出示,学生口答得数。
提问:每道题你是怎样想的?
2.练习四第 3题
学生口答得数
提问:每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整万数的加减可以怎样算?
指出:整万数的加、减,可以先算“万”前面的数,再写上“万”字。
3.练习四第 5、6题
指名两人板演,学生自己练习。
集体订正。
4.对比练习。
先让学生轻声口算,再指名口答。
⑴ 350+230
⑵ 24万+ 12万
四、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与同学交流一下。
五、课堂作业
练习四第 2题和第 4题的前两行。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内容:P22积的变化规律和练一练、练习五第 1-5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整数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
(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的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探索、归纳等能力。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3.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直接说出得数。
2.口头列出算式并计算。
⑴ 20的 2倍是多少?30的 5倍呢?
⑵ 20是哪个数的 2倍?30是哪个数的 5倍?
指名口答,并说说为什么。
1.讲解扩大倍数和缩小倍数的含义。
⑴讲述:20×2、30×5,可以分别说成是把 20扩大 2倍,把 30扩大 5倍。
20÷2、30÷5,可以分别说成是把 20缩小 2倍,把 30缩小 5倍。一个数乘几,
就表示把这个数扩大几倍。(师板书:扩大)一个数除以几,就表示把这个数
缩小几倍。(师板书:缩小)
⑵提问:(小黑板出示)
①把 345扩大 28倍,怎样列算式?
②把 1170缩小 45倍,怎样列算式?
指名口答,并说说为什么。
2.教学积的变化规律。
⑴先出示一组乘法算式:
学生分别算出得数,然后进行观察。
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⑵引导学生从上往下比较。
提问:第⑵、⑶、⑷式的因数和积与第⑴式的因数和积分别进行比较,有
什么变化?
指名口答。
提问:下面三道算式和第⑴式比较,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从这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若干倍,积
也扩大若干倍)
⑶引导学生从下往上比较。
提问:第⑴、⑵、⑶式的因数和积与第⑷式的因数和积分别进行比较,有
什么变化?
指名口答。
提问:上面三道算式和第⑷式比较,又都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从这里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缩小若干倍,
积也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⑷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积的变化规律。
用一句话来说一说,从上面的例子里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小结并出示:在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
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学生读结语。
三、巩固练习
1.试算第 22页“练一练”。
学生自己练习。
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2.做练习五第 2题。
小黑板出示,要求学生在课本上填得数,然后口答,老师板书。
提问:这两组题说明了什么规律?
3.做练习五第 3题
用小黑板出示第 3题。
学生自己练习。
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提问:如果一个因数扩大了 100倍,另一个因数扩大了 10倍,积扩大了
如果一个因数缩小了 100倍,另一个因数缩小了 10倍,积缩小了多少倍?
4.做练习五第 5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同学自己练习。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 4题。
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P23例 3和例 4和练一练、练习五第 6-12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能用积的变化规律理解因数末尾有 0的乘法简便计算的算理,掌
握因数末尾有 0的乘法的简便计算,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等。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指名学生口答。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呢?
指名两名学生板演,全班齐练。
集体评议:
你是怎样列竖式的?你能用积的变化规律来说明为什么可以这样算吗?
积的变化规律对我们的学习的有什么用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
1、教学例 3、例 4
⑴出示例 3
讨论:这道题可以怎样算,并请大家试算。
学生汇报自己的算法,说说你是怎样想的?你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这个
⑵学生尝试练习例 4
学生做在书上。
指名汇报结果,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练一练第一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集体订正。
3、教学笔算。
通过复习题改题出示:140×430
引导:这样的题可以怎样算呢?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说说你是怎样算的?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集体订正,说说你的收获。
小结:计算因数末尾有 0的乘法,可以先把 0前面的数数相乘,再看末
尾一共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末尾添写几个 0。
5、做练一练第二题。
要求学生先想想竖式怎样写能使计算简便,再把它们分别算出来。
提问:在用竖式计算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五第六、七两题。
指名口算,引导学生将第七题的每组题进行比较。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说说你是怎样计算这些题的。
2、讨论练习五第九题。
要让学生指出右面竖式中的错误,分析错误原因,并进行订正。
3、讨论练习五第十二题。
提问: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你想怎样算出每页的字数?
引导学生用估算的方法进行估算。
强调:估算是一种最常用的计算方法,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它,所以
要把它学好、用好。
四、课堂小结:
提问: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认为积的变化规律有什么作用?
五、课堂作业:
练习五第八题、第十题第一行,第十一题。
商不变的规律及其应用
教学内容:P26内容及例 5、练一练、练习六 1-4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学生的自学、研究、讨论、交流,使学生认识和掌握除法除数
和被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
2、使学生初步认识商不变规律在除法计算中的应用,掌握口算被除数
和除数末尾有 0的除法的简便算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比较、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重点:商不变规律及其应用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等。
指名学生口算,选择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算比较方便。
⑴ 280缩小 2倍是(),缩小 10倍是();
⑵ 28扩大 2倍是(),扩大 3倍是();
⑶ 6扩大 10倍是(),扩大 100倍是(),扩大 200倍是();
⑷ 400缩小 2倍是(),缩小 20倍是(),缩小 200倍是();
指名口答。
二、教学新课
1、研究商不变的规律
⑴出示下面这组题。
指名口算出得数。
⑵思考:观察上面这组算式,想一想,最后一个算式怎样来补全。
能说出你是怎样想的吗?
⑶再仔细观察上面这组算式,比较比较,你发现了什么?在这组算式中,
被除数、除数是怎样变化的?
⑷概括商不变的规律
从上面的例子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你能把它用一句话说出来吗?
小结商不变的规律。
2、做练一练第一题。
提问:28÷7与 280÷70比,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的?商是几?
其余的比一比,被除数和除数各是怎样变化的?
思考:为什么商都是 4呢?
4、教学例 5
让学生说一说每题的商是多少,是怎样想的,然后填第二题的得数。
5、完成练一练第二题。
学生做在课本上,然后集体订正。
三、巩固练习
1、做练习六第一题。
小黑板出示,指名学生口算,要求学生说说怎样算得快。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提问:在口算时,被除数、除数末尾去掉 0的个数相同吗?为什么要一
2、完成练习六第二题。
学生分组口算,说说每组第二题怎样算。
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什么是商不变的规律?想一想,商不
变的规律有什么作用?
五、课堂作业:
练习六 3-4题。
商不变的规律的应用
教学内容:P27例 6、例 7及练一练,练习六 5-7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笔算被除数、除数末尾有 0的除法的简便
计算,理解用划去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同样多 0的方法计算时,余下的数的实际
含义,能正确地用简便方法计算,正确处理余数。
教学重点:商不变规律的灵活应用。
教学难点:余数的含义和处理办法。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等。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1、提问:什么叫商不变的规律?
指名口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为什么可以这样算。
提问:去 0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3、引入新课
应用商不变的规律,笔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 0的除法也可以用简便算法。
1、教学例6。
提问:这道题的被除数和除数有什么特点?你觉得怎样算比较简便?
指名板演,其余同学自己练习。
集体订正,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提问:为什么可以在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各划去 1个 0?为什么只划去 1个
指出:如果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有 0,为了笔算简便,可以应用商不变
的规律,先在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同时去掉同样个数的 0,把被除数和除数同
时缩小10倍或者100倍以后再笔算。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2、做“练一练”第一小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同学自己练习。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使笔算简便的。
3、教学例7。
⑴出示例 7。
读题后让学生列出算式,然后先让学生自己计算。教师了解学生的计算结
果,让学生说一说装成多少包,还余多少本。
⑵引导学生观察被除数和除数末尾都有0。提问:
能不能根据商不变的规律用简便方法来计算?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同时划去
说明:把被除数和除数末尾同时划去两个 0,实际上就是把8500除以 200
看作是85个百除以2个百。师板书。
边板书边进行竖式计算。
提问:你认为这道题余数是多少?余数为什么是100而不是1?
强调:用简便方法计算时,如果有余数,要把被除数末尾划去的几个 0都
落下来,放在余下数的末尾,这才是真正的余数。
让学生看看自己算得对不对。不对的改正。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⑶让学生用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余数的方法对例 7进行验算,进一步证实余
数应该是100。
4、做“练一练”中第二、三小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同学自己练习。
集体订正,注意余数各是多少,并注意验算的方法。
三、巩固练习
1、讨论练习六第5题。
要求学生先做,并把错误的改正过来。然后进行讨论。
第1题,强调:用简便方法计算时,不能见 0就划,一定要划去同样个数
第2题,强调:要得到原来正确的余数,就要把被除数末尾划去的若干个
0都落下来。
2、做练习六第6题第一行。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同学自己练习。
集体订正,并说说要注意的地方。
3、做练习六第7题。
学生自己练习。
集体订正,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总结
你能说说这节课你的学习情况吗?有什么收获?
五、课堂作业
练习六第6题第二、三两行。
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教学内容:P29复习1-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熟记数位顺序和计数单位,能比较熟练地说出一个数的相应
数位和组成。
2、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多位数的读、写方法及其规律,熟练地读、写多
位数,并能比较数的大小。
3、使学生能熟练地把整万、整亿的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
数,能按“四舍五入法”根据要求求出近似数。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等。
这一单元单元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多位数的认识和简单的计算,今天,我们
先来复习多位数的认识。(板书课题)
二、复习数位顺序
1、整理数位顺序
⑴让学生说说知道哪些计数单位、数位和数级。
指名口答。
提问:每个数级里的四个数位和计数单位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①提问:五位数的最高位是(
)位,九位数的最高位是(
最高位是千位的数是(
)位数,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
②说出下面每个数里的“5”各在什么数位上,各表示什么?
③根据各个数位的计数单位,说一说下面各数的组成。
④说出下面各数里各有多少个亿、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
三、复习数的读写和大小比较。
1、多位数的读法。
⑴提问:多位数要怎样读?
指名口答。
⑵做复习第 2题第一行。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同学自己练习。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读的,要注意哪些问题。
⑶口头读数。
2、多位数的写法。
⑴多位数要怎样写?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指名口答。
⑵做复习第 3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同学自己练习。
集体订正,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判断下面的说法对不对。
⑴ 700200读作七万零二百。
⑵ 读作十三亿零零十四万。
⑶ 读作三千万零二万五千。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⑷ 5003020读作五百零零万三千二十。
⑸十四万三千写作 。
⑹二百零三万四千的最高位是百万位。
⑺百万位上是四,百位上是 8,其余各位一个单位也没有的数是
⑻十二亿这个数是一个十位数。
4、数的大小比较。
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是怎样的?
⑵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100000和 99999
318000和 381000
1240000和 1245000
⑶做复习第 5题。
请同学们自己练习。
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样比的,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四、复习数的改写和近似数
1、数的改写。
⑴提问:我们怎样把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的
⑵做复习第 4题。
先让同学读一读,再做在练习本上。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学生有错误及时订正。
2、求近似数。
⑴提问:我们学习的是用什么方法求近似数?怎样求近似数?
⑵做复习第 7题。
指名三人板演,其余同学自己练习。
集体订正,并说说你是怎样想的,注意是否用约等号。
五、课堂作业
复习第 2题第二行,第 6、8题。
复习多位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内容:P30第 9-13题,复习后的思考题。
教学要求: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简单的多位数计算的口算和笔算的方法,
能熟练地进行口算,正确地笔算多位数的简单计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教具准备:投影片、小黑板等。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为了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并能正确地有简便方法计算,今天我们一起来
复习多位数的简便计算。
二、复习口算
1、做复习第 9题。
⑴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口算得数。
指名学生口算,要求说出口算过程和得数。
⑵竖着看,第一组里的加法和减法口算都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整万
乘法和除法口算各是怎样算的?
出示复习第 10题,指名学生口算。结合口算,选择几题让学生说说算法。
三、复习乘、除法简便计算。
1、做乘法题(复习第 11题第一小题)。
指名一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简便,应用的是什么规律。
2、做除法题(复习第 11题第二、三小题)。
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同学做在练习本上。
集体订正,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简便,应用的是什么规律。
提问:用简便方法算除法,要注意什么?余数是怎样确定的?
3、做复习第 13题。
学生先填在书上,再集体订正,说明理由。
四、复习小结
今天复习了多位数的简便计算,谁来说一说,口算加、减法一般可以怎
样算?乘、除法简便算法是怎样的?
五、讲解思考题
1。、提问:比较数的大小时,两个数数位相同时,先比哪一位的数?
高位怎样比出它的大小?最高位上的数相同,要再怎样比?
2、读第 30页上的思考题。
提问:最大的数最高位上应该是几?最小的数呢?这两个数千位上的数
有什么特征?(每个数千位上的数是分别剩下的 4个数字里找出最大和最小
你能按照这样的规律写出这两个数吗?
(也可以向学生说明,在确定最高位的数后,最大的数后面各位上由大
到小排列,最小的数后面各位上由小到大排列)
六、课堂作业
复习第 12题。
①②③④⑤⑥
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备课
多位数的认识
⑴⑵⑶⑷⑸⑹
①②③④⑤⑥
预览本资源的用户最终下载了
北京东城区春江小学
上海黄埔区报童小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什么叫三级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