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中国有哪些银行行

中国都有哪些银行阿_百度知道
中国都有哪些银行阿
提问者采纳
1、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2、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 3、十一家全国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恒丰银行 4、三大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进出口信贷银行,国家开发银行 5、大中城市的商业银行:如北京商业银行、上海银行、济南商业银行…… 6、遍布广大乡村的农村信用社(不叫银行,但是可以办理商业银行所有业务)
中国的银行,基本可以分为:
1、中国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2、中国政策性银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
3、十六家代表性的商业银行:(北京的8家)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光大银行,中国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烟台1家)恒丰银行;(上海2家)上海浦东发展银行,交通银...
其他类似问题
7人觉得有用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ONPETER还少了一些,新成立的全国性银行:浙商银行,平安银行等另外还有外资银行,现在也可以在中国成立法人银行了。
中国人民银行
现在中国的金融业已经全面对外开放有许多外资银行比如汇丰
银行分类 政策性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 四大国有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 股份制商业银行:光大银行、中信实业银行、恒丰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兴业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华夏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等; 非银行金融机构:财务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信托公司、租赁公司; 城市商业银行:各大城市城市商业银行,如北京银行等; 农村信用社/农商行:农村商业、合作银行、省联社; 外资银行:各大外资银行,如汇丰等。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银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深圳都有哪些银行_百度知道
深圳都有哪些银行
深圳都有哪些储蓄机构或者是银行~~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深圳的银行有很多,不仅有国内的还有国外的银行建设银行 农业银行 工商银行 农村商业银行 中信银行南洋商业银行 深圳发展银行 东亚银行 亚洲商业银行汇丰银行 华商银行 永隆银行 渣打银行 东方汇理银行东京三菱银行 日联银行 瑞穗实业银行 花旗银行 荷兰银行 恒生银行 比利时联合银行 大新银行 星展银行 华—银行 永亨银行 大华银行 泰华农民银行
很多的,工商银行,建银,深圳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招商银行,农银,交通银行等等很多的
还有汇丰银行、恒生银行、南洋银行、永隆银行。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目前国有控股大型银行都有哪些?交通银行排第几?_百度知道
目前国有控股大型银行都有哪些?交通银行排第几?
提问者采纳
国有控股大银行,一般是指国有五大行,分别是: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交通银行排在第五位。其他股份制银行主要有:华夏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广发银行等等。
提问者评价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2条回答
资产最雄厚的5大国有银行: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
工农中建交,交行排名第五!可以参考百度百科的资料:
交通银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银行理财产品都有哪些
您使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建议立即升级到
招标中借款
审核中及待招标借款
转让中的债权
&中国银行理财产品都有哪些
中国银行理财产品都有哪些
中国银行理财产品都有哪些?现在人人都想着要投资,要理财,想让钱生钱,放在第三方平台上觉得不安全,定存又觉得不划算。因此,很多银行都推出了许多的理财产品,当然身为我们的龙头老大,中国银行也不例外。为了满足个人理财需求的中国银行理财产品,主要包括有中银日积月累系列、中银集富系列、中银稳富系列、中银债富等主要四个系列。以下对这4大系列的产品做一些概括介绍。
1.中银日积月累又分有三个系列:日计划系列,月计划系列,收益累进系列;其实日计划属于超短期理财产品,按天计算,是中国银行的实时赎回的产品,这款理财产品每日都可以进行赎回和购买的操作。收益每天都有报价,而且资金都是实时到账的;月计划是按月算的,最少为一个月,最长也有6个月的,具体的时候,根据每期的产品来制定的,预期收益率高于同期限存款利率;收益累进系列这个没有就是没有固定的产品期限,收益和你投的产品长短是想对比的,投资门槛一般为5万元。
2.中银集富系列:是中银投资期限丰富的人民币系列理财产品,有1天计算的天集富、7天的周集富、1个月期限的月集富、2个月双月富、3个月季季富……零活多样的多种期限可供选择;投资门槛一般为5万元;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与时聚金产品,其预期收益率与客户持有时间长短成正比,与日积月累-收益累进系列类似,不同点是门槛较高为10万,而且持有时间超过30天后预期收益率明显较高。
3.中银稳富系列:投资期限灵活,投资方向主要是债券市场的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主要的期限一般为6个月以内;预期收益率高于同期限定期存款利率;投资门槛一般为10万元。
4.中银债富系列:是中国银行投资期限丰富的人民币理财计划,主要投资于信托公司的产品,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多种期限可供选择;各期限产品的预期投资收益率远高于同期限存款利率;投资门槛一般为10万元。
中国银行理财产品点评:
中国银行的理财产品众多,选择也比较丰富,分类比较复杂,从上所述的只是几款目前比较受欢迎的的几款理财产品,如果是想了解更多的话,可以去他们官网看看。
1.中银理财的产品种类较多,同时可以说分类也比较复杂,上面介绍的只是部分主流理财产品。
2.投资门槛一般为5万、10万、30万,纵观中银理财暂时没有发现保本型产品;收益率适中,对于50万以上的高端客户没有吸引力。
3.不同的投资途径没有收益率差异,虽然部分产品支持手机银行网银购买,但是中银没有推出网银或者是手机银行专享、收益率较高的产品。
4.地区差异较小,中银的理财产品没有根据地域来制度,大部分产品在各省市分行都有销售。
5.标有“ZYWF-JS”的产品不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浙江分行销售;标有“中银稳富TJ”的产品仅在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青海、新疆、山东、安徽、福建、河南、江西、广东、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西藏、湖南、甘肃、深圳销售;其中ZYWF-TJHT13077A-1仅在内蒙古、陕西、宁夏、河北、海南、山西销售。
文章标签&:&
中国银行理财产品&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列表&高利率理财产品&理财产品
热门标签:让人离开投资银行的原因都有哪些?
是什么原因让你最终离开投行,进入其他行业?
按投票排序
有5743个人在关注这个问题说明了很多人的态度和迷茫,其实不仅仅是中国,在美国也有很多人拥有同样的疑问。我们这一代人刚好赶上了改写历史的全球金融危机和硅谷的崛起,离开华尔街前往硅谷也是过去几年在美国逐渐流行的趋势之一。我离开高盛香港IBD将近一年,在这里冒着随便被骂的心态实名回答这个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这个曾经一度是中国每一个家长所希望的儿女的归宿。也希望此答题能让大家不去盲目地膜拜一些毫无意义的金融海归背景,也不要因为自己在某个投行的厨房里当了几天刷盘实习生就到处宣传自己是华尔街之子。--------------------------------------------鄙人愚见,要分析人为何主动离开投行,首先需要理解人为什么想要进投行。因为当这些进投行的动机被满足和消失的时候,就是离开的开始。我们在追求任何一样东西时,都会有不同的动机,可以将他们分为两类:理性和非理性。理性动机主要包括Pay(薪酬待遇)、Hours(工作时长)和Industry Outlook(行业未来发展)。其中Hours是一个负面动机。1. Pay:如果投行的薪资和其他行业一样,没有人会想要进投行。高薪既表示了投资银行的高门槛,同时又给从业人带来了天然的优越感。投行的薪酬体系和大部分其他行业不太一样,年底奖金是浮动的,且占据整体薪酬的比例可达平日薪水的100%,一方面让公司在资金方面浮动可控,另一方面确保员工在获得每年奖金前的全身心投入。因此就算是要离开,也都是拿了年底奖金再走。投行的薪水到底有多高?其实只有发工资的人和领工资的人最清楚。因为薪水是业内最为敏感的话题之一,包括猎头统计的数字都是业内人士自报,但外资大行基本可以用“年薪百万”来做为基层入行benchmark,随后以每年两位数百分比增长。2. Hours:进入投行前对每周工作100个小时、收到一封邮件就奔赴机场的工作状态没什么感觉,可能会想体验一把挑战自我。但当超时工作和不可控的差旅成为常态时,你的内心可能是崩溃的。Hours也是变为从业者之后最喜欢问及的、离开投行后最需要拿出来比对的硬指标,“The hours are so much better”为辞职后的常用句。能够在hours上更人性同时pay更好的行业基本上只有PE(私募股权基金)和HF(对冲基金),但是去买方相比“离开”更像是登上了职场金字塔的更高一个阶级而已。当然,在投行里多干几年hours也会逐渐变好(通常在VP级别以后),但始终会保持在一个相对高压的工作环境下。Hours也是最快能够辨认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的方式,不能适应的人会在实习期间或工作的前两年内离开,而能够适应的人会完全习惯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的作息安排。3. Industry Outlook: 金融行业曾经是发展最迅速、人才需求量最大的行业。在行业的增长期,即便pay和hours不是最佳,通常也有很多人前仆后继的想进去,或者愿意待下去继续观察,但金融危机改变了这一常态。这里顺带简单讲一下投资银行近几年的行业发展吧。在中国以外的全球金融市场是高度关联的,甚至可以说是一体化的(例如在美国受到监管的美资投行会把公司政策在一定程度上释放到全球分公司)。自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基本上全球金融服务行业一直处于灾后重建状态,而由于金融危机影响到了平民的日常生活(失业率上升),媒体对华尔街投行的收入开始大幅度曝光,也让欧美政府在选民的强烈不满下展开了许多强制监管政策。投行一方面盈利能力下降(由于Volcker Rule规定需将自营业务剥离)、另一方面高级别banker的年终奖也被附加上各种条款(例如由原本的现金变为公司股票或分若干年付完),因此从一个基层投行员工的角度来看行业未来发展,会意识到其实投行已经告别了pre-GFC的鼎盛时期。但是,大部分人进入投行的动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所以以上这几点只能构成入行之后跳槽的主要原因,而不完全能够组成一个人离开投行的全部原因。因为无论是进还是出,能够让人持续为了一样东西超负荷工作的最深层原因,永远都是非理性的。非理性动机主要包括兴趣、证明自己和逼格。4. 兴趣:在金融行业中真正对金融拥有浓厚兴趣的人是小众。很多人并不是为了兴趣而来,而是来了之后再去寻找自己对所分配到的行业组或产品组产生兴趣。就好比旧社会结婚后再想办法爱上自己的配偶一样,喜欢上了是福分,喜欢不上也是常态。这种情况在未入行的学生人群中更为明显。大家普遍都是为了薪酬和逼格这类比较肤浅的原因去应聘,而当被问到“你为什么想要进投行?”的时候却又根据面经法则必须表现出对于投行的浓厚兴趣,所以该问题所得到的答案通常是最空洞的,例如“我很喜欢公司的人,他们都很聪明”、“我喜欢挑战,每天起来上班都很兴奋”、“我希望通过金融能够帮助到企业实现价值最大化”等。兴趣决定了金融对于一个人来说是一个means(手段)还是一个end(目的)。对于真正对金融感兴趣的人,它是个end,所以这些人就算离开投行也会选择去其他更贴近兴趣点的金融机构,比如买方、研究;真正走的都是那些把金融当成一种学习经历或赚钱渠道的人。5. 证明自己:很多还算聪明的小孩大学毕业之后,不清楚自己喜欢什么、该干嘛的时候,持续不断地“证明自己”就成为了他们的奋斗目标。在西方,这种人可以叫做“Over-achiever”,翻译成中文可以理解为拿了一辈子三好学生奖状的人。但这种动力的缺陷就是它的保质期很短,获得结果后就需要寻找其他的方式继续证明自己。另外,投行曾经是小部分人能够进入的小众圈子。而任何一个流行的东西,当所有人都了解它并追求它、甚至有很大一部分人已经获取它的时候,它就不那么酷了。#或许今天的互联网创业也会慢慢沦落为此#6. 逼格:逼格可能是很多人不会承认的高权重决定因素。而它的主要来源是全球范围内对整个华尔街、投行、金融界的标签化和神话化。就好比六七十年代的中国说自己父亲是军人一样,过去四五年最炫酷的一句话自我介绍,莫过于“I’m a banker at Goldman Sachs.”在西方,从《门口的野蛮人》开始就有过无数本书和电影描绘华尔街一夜暴富的神话,而随着金融危机的蔓延,公众舆论也一步步坠落到《华尔街之狼》里面演绎的短视和荒淫无度。在中国,从曾子墨的《墨迹》开始,拉开了海归精英登上华尔街舞台的序幕,一代人誓死要穿着Armani的西服、拖着Tumi的拉杆箱、在机场VIP lounge用公司发的Blackberry飞速地回邮件、ThinkPad里的Excel计算出下一个公司客户的valuation range #用鼠标你就输了#。但越是荒唐的财富神话反而越激起了人们的向往,也成功将投资银行推向"中国父母最希望子女进入行业排行榜"的榜首。在这些宣传中你看不到的是,Blackberry里的邮件最经常回复的是“Will do”,Excel即使练成了键盘上的肖邦,最常计算的不是WACC,而是把昨天休市的股价更新到今天的股价然后粘贴到PPT里。逼格,始终是别人眼中的你。一旦自己眼中的自己比别人眼中的自己更重要时,逼格就成了浮云。离开投行并不只是换一份工作,而是改变生活方式。这个生活方式可能看起来好极了(商务舱、五星级酒店、司机、秘书、一张让人直视你的名片),但也让你离真实的世界渐行渐远,不可避免地高估自己的实际价值。离开投行除了进入时的动机消失以外,还有一些没有提到的重要维度,是入行之后才会体会到的,比如晋升机制和公司文化/人。7. 晋升机制:投行的晋升机制有一个严格的hierarchy,根据每一个人在业内的年份决定你的职位、薪资、以及话语权。因此投行里不是看一个人的年龄,而是看人的从业龄,比如一个28岁的2nd year analyst可能需要听一个26岁的1st year associate派活。所以无论能力与否,在投行里即便是天才,也必须一年一年地往上爬,其结果是入行越早越骄傲、越晚越吃亏。当然,偶尔跳槽可以加快爬的步伐,但在互联网时代,“爬”依然是最贴切的动词。8. 公司文化/人:公司文化夸的再好,实际感受到的还是每天一起工作的人,这些人是否carry了好的公司文化决定了每天工作的爽和不爽。这一点比较难进行客观衡量。因为有人会告诉你投行的人都很拜金、浮夸、乱,但我两年中的同事并没有让我这么觉得,尽管市场上这样的人大有人在。这一点无法从公司、部门、城市这些层面去评论,因为真实体验是细分到每一个组的。有些人运气很好,碰到喜欢也喜欢Ta的团队,而有些人会因为人的不合而迅速跳槽或转行。对于在其他方面并不是非常强求的人群(也就是之前提到的1-7),人的权重可能是最大的,也就是说如果和同事处得很好就会一直干下去,哪天和某个同事撕逼了可能就开始撰写farewell letter了。最后聊聊相比投行,近几年出现的其他alternatives。9. 其他选择:我没面过几家咨询公司,但买过一本咨询面试圣经《Case In Point》,其中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话就是,高盛最大的竞争对手不是摩根士丹利,而是麦肯锡。作者所指的就是应届毕业生的人才战争。而如今,高盛和麦肯锡出现了更加强悍的对手:硅谷。在西海岸工作有了各式各样的标签:更好的hours、同样或更好的pay、绝对更好的行业前景(且不论泡沫不泡沫)、以Zuckerberg为代表的新一代高逼格创始人、以及通过创建一家有影响力的企业来证明自己的可能性。如果说金融危机前的最高目标是“财富自由”,如今这些人都将bar提升至“改变世界”的层面,尽管实现的可能性低过遭雷劈,但至少从timing上来说,现在改变世界的难度貌似要低于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华尔街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talent drain(人才流失)。这也是为什么华尔街各大行拼命在想方设法将工作更加自动化、减轻初级员工工作时长、提高初级员工基本薪水等变动。当然,全球各大行每隔一段时间暴毙一个分析师的新闻也让他们不得不紧张起来。未来会陆续有更多的人离开投行和传统行业投身更具有颠覆性潜质的行业,因为时代在变,尤其是中国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正带着13亿人飞速前进着。这当中所蕴藏的机会成本,是一种一眨眼就有可能错过的可能性。(未经本人许可,禁止转载,谢谢)
预感这种题不论怎么答都是会被骂。。。外人拿自己听说的投行起薪,脑补个多少多少奖金,多少多少年薪涨幅什么的,还居然有人敢说钱少/辛苦。。。除去被动被炒的情况,一般大家离开bulge brackets IBD都是觉得对比回报付出得太多了,很多人觉得“正途”是跳去PE,辛苦可能减少的有限不过毕竟未来回报的饼也画得大了,很多人尤其是花街的喜欢去读个MBA换换脑子再想以后职业规划,也有很多人觉得生活应该比加班更精彩,或者干脆burnt out了转去做一些正常作息的工作。我自己觉得BB IBD感觉就跟又一次大学,you pay your due, you earn your keep, build yourself up a bit, then move on。IBD有多苦没干过的人很难体会,在欧洲的好处就是市场规范,学真东西,比起国内极少的办公室政治,同事关系大多比较团结友爱,即使身边有VIP没人点破也是没有一点不公平待遇,也许也是我比较幸运一路team都很好吧。坏处就是欧洲是个更健康的社会,没有那么一切向钱看,收入论英雄,更容易被行外的人同情带不理解投行没有生活的人生坚持个什么劲儿。IBD工作时间长出差多地球人都知道,其实对我来讲最受不了的不是强度而是不确定性,头一两年基本没法commit任何超出本周末的邀约,随时说活来了就得干,说飞哪就得飞哪,被迫和友人改期转手戏票之类的事不要太多。另一点我慢慢不能接受的就是自己永远在execute,级别大一级压死人,客户压死人,很少能自己动脑子对做的事情有点input,工作满意度跟熟练度反比。加上每年发完奖金都会走一批来一批,MD以下的所有人都是如此inter-changeable,没有什么离开谁不转。最后往比自己高2-3年的小头目那一看,自己想过他们的生活么,既然结论是否且奖金也越来越不给力了,我就知道该给猎头打电话了。我离开的时候我的analyst class已经走了一半多了,有去KKR, BX这种换个理由不回家的,有跳去其他银行同一个组换个地方不回家的,有法国小哥不喜欢石油这种污染环境的行当跑回巴黎主权基金投新能源的,有回老家某中亚国家财政部的,有不怕冷去莫斯科挣卢布的,有战斗种族的妹子转到GS同行业再战的,有波兰妹子干脆辞职去玩票学甜点顺便准备婚礼的,有德国小哥回国去做纹身和科特饰品创业的,欧洲这种多元社会大家各有各的活法,每次有人辞职leaving drink一帮人都喝了赌誓妈的下一个就是老子/姐辞职。看看每年一茬茬campus event排大队来尴尬聊天的fresh meat,你就知道这真是围城。
-我已经离开了一年多,可以一答。我一本毕业时收到了几个offer,挑了面试过程最多轮的那家,挑的逻辑很简单,既那家肯花这么多精力和金钱招人,应该是最赚钱的行业。后来HR说,筛选后的有效简历有三万多份,最后挑了19个人,除了我还有一个清华金融系的本科,剩下的都是海外名校master海龟。这个概率也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最小概率事件了,运气真TMD好。很多人说的辛苦我倒不觉得,因为别行也有别行的辛苦。难道熬夜干活就一定毕在体制内给领导赔笑脸辛苦?毕竟你账面工资是人家十倍(虽然人家黑灰色收入也可能是你的十倍)。28岁时,我据说成了某大行史上最年轻的大陆籍VP(升职祝贺信是老板群发的,有一堆人跑来跟你八卦)。而那一年,我接手的盘子的revenue翻了6倍,我觉得其中一半是运气,一半是能力。部门的RA跟我说,XX总当年VP的时候还比你大,你一定要争取当最年轻的MD。是的,在同事们眼里,老板赏识我(其实只是因为我业绩好),客户喜欢我,我的职业前途一片光明。然后,在所有人的错愕和难以置信中,我交了辞职信。为什么?因为,我的性情不适合。这个行业是屁股决定脑袋,在其位,谋其职。该宰客时宰,该炒人时炒。手起刀落时,静默无声。客人的报表好看,investment grade,明明不需要钱,老板也让你三天两头劝人家发发债啊,收收购啊,反正就是不能放这块好肉在那里晾着。投行要的是单子,要的是业务,因为奖金是一年一年发的,当下的中国,几乎每个人都短视,想着捞几票升职涨工资兼吹水谈资,很少有从客人的长远利益考虑。曾经有实习生问我,职业道路这么成功(在她眼里算成功)有什么秘诀?我说,第一,永远先站在客户的角度思考,从客户的利益中出发;第二,晚上11点前睡。我做不来用短视的宰客方式去提高业绩的事,在我辞职前的盘子我还自己可以说了算,再往上走,就多少得做违背性情的事,所以决定离开。对了,辞职这件事,除了至亲和好友,剩下的人基本上都认为我脑子有问题,包括我家附近马路上卖早餐的大妈。-
谢谢 的邀请。其实我觉得 才是大牛~首先要说明的是,外资投行不了解、国内顶级投行不了解(如中金)。所以,就拿国内的一般券商来说吧!第一,出差巨多,工作量很大。我们可能会错以为,投行员工的工资很高,其实不然。拿到高工资的,永远是少数人。如果你在投行,没有资源、没有项目,不具备承揽能力,sorry,那你就永远承做,拿着可怜的承做费用。最后,做个伪中产就到顶了。但是,相比于你的出差天数,你的工作量,这点钱真的是很不够,也就是说,性价比太低。为了那点钱,一年上头,你出差250天,老婆看不见、孩子看不见,你觉得值得么?我在这个项目上已经是快20天了,中间也没有回过家。我有朋友做并购,在内蒙古窝着,四个月,你觉得,你能忍受么?妈的,我这个朋友的女朋友都快跟人跑了。第二,奔波之苦,难以言表。今天在上海、明天在苏州,后天在北京,当我拖着行李箱在机场徘徊、找的士的时候,我心中闪过无数次的念头就是,妈的,老子不干了!而且,在你出差回去之后,你会发现,我靠,我说话怎么不利索了?因为你长期一个人窝在项目上,与人交流太少。第三,投行说到底,是吃青春饭。你想,你到了35-40岁的年纪,还有动力去奔波么?补充:“同在投行 说的感同身受 确实就是青春饭 而且补充一点 中国这个重监管的压抑的金融环境 导致金融创新很难搞 金融行业所谓的知识人才创造财富无从谈起 这是和美国最大的一个区别 看看华尔街之狼 中国的青年才俊要创造财富 基本就是互联网行业。”当然,我说的是国内的一般券商的投行部,这些投行部的业务集中在ipo、并购、发债、新三板等。至于顶级投行的高大上业务,sorry,不太了解。怎么说呢,我现在越来越悲观,投行领域,天花板太明显了。作为无背景无资源人员,到了一定地步后,很难再往上进步了。君不见,国际各大投行都喜欢聘用高管、企业家的子女。或许是我太悲观了吧?观察我的同时,普遍不乐观,尤其是刚入行3年以下的同事,对投行前景和自己的前景,都不看好。最后,引用一段话,投行先锋论坛上面一位前辈说的:“针对想去投行前台,包括相进投行的人,鄙人在这里说点负能量的,打消一下你的积极性:1、出差太多,单位时间工资收入非常低;有些人说,有项目奖金啊,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不好意思,这个绝对不是针对你,跟你毛关系都没有。在投行,收入 跟资源 匹配,跟是否付出多少时间趴在那里写材料没关系,跟你出差了多少天也没必然关系。2、从现在的趋势来看,保荐代表人已被弱化。想当初保荐代表人很火,跳槽赚会费的不在少数,现在呢,基本没有公司招聘保代了,有些保代(专指没啥资源的那种)现在想跳槽都没有东家想要。没有公司愿意招一个熟手就能顶用的保代来公司。保代现在太多了,存量保代已足以消化我国的保荐项目。其实归结到一点就是,中国人太多了,从来都不缺干活的人。3、又有人说了,趁年轻多打拼,投行能锻炼人,机会多。不好意思,这也是个美丽的谎言。选择做投行,你基本没有什么正常的作息规律,多年下来,你身体基本上是一个残次品。别看很多人好像看上去挺健康的,其实不然。这个只有等你老了的时候才能知道,原来你的身体可以这样糟糕。原来身体是1,后面都是0。关键是1没了,后面的那个0还是0,那真的比较惨了。4、未来投行仍然是一个重资源的时期,保荐代表人的弱化,其实相当于斩断了寒门子弟提高工作地位的一个便捷通道。尽管这个制度备受诟病,但不可否认,正式这个制度的实行,一些原本根本不可能赚现在这么多钱的人赚了一点养老钱,一些现在可能一大把年纪还是现场项目人员的人当上了中层管理人员。但是,以后这种情况会越来越少出现。尽管现在情况还没有看上去的那样糟糕,但是已经不远了。但是,任何一个行业,总有一些机会,所以,事情都不是绝对的坏,或者好。”他说的,或许更为中肯吧!ps:我还没离开投行~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国内没资格叫“投资银行”,只能叫“券商”,贱名好养活。但是既然身在“投资银行部”,不说自己是干“投行”的,怎能唬得住家里七大姑、八大姨以及学校里一干不明真相的纯情学生。谈谈见闻。首先声明,本人没有离开这个行业,但是见惯了分分合合。还要声明:即便是在同一时间甚至同一家公司,大家摸到的大象长得也都不一样。不同公司、不同团队都会让一个人讲出不一样的投行:我就听到过不同前辈讲过的完全不同的职业经历。下面说说有哪些人离开了这个行业:1、钱挣够了,年龄也不小了,离开这个行业,找个地方颐养天年。这些都是“别人家”干投行的。2、对钱的欲望是没有尽头的,有尽头的是你愿意付出的努力和你认为合理的回报的对比。当你45岁,体力精力不在,没有得到进入公司管理层可以坐着压榨年轻劳动力的机会,金钱的边际报酬和边际吸引力也都在下降。一部分人选择了退休。他们在刚入行的人看来是衣锦还乡,光荣退伍,但是个中滋味,冷暖自知。3、有些人找到了貌似更好的路。拟上市公司董秘,PE。干这行的人见惯了一夜暴富,看到的都是成功企业,对“代数级”财富增长失去了耐心和兴趣。于是他们纷纷转行,去实现曾经帮别人实现过的暴富梦。结果怎样呢?几家欢喜几家愁,几家呢?4、对于寒门壮年子弟来讲,这一行出差时间长,风险报酬比不断升高,市场竞争逐渐激烈,而工作性质更加会计师化、民工化。监管部门希望获得最大的权力,同时承担最小的责任。于是券商只能去背这个黑锅。(前一段时间有传言证券法修订计划讨论取消保荐制。我表示严重“呵呵”。这是中国为数不多的可以将责任圈定到人的好制度,试问几乎是最被边缘化的部级机构,是罚几个保代容易,还是处罚一家证券公司容易。)保代嘴里、心里的监管部门,哪个不是充满了血泪。而面对企业,所谓的尽职调查不如说叫尽力调查,有些问题很容易被企业瞒掉,有些因为利益裹挟也只能硬着头皮上。如之奈何呢。这是保代的局面。对于非保代来说,年轻人刚进来,人人欲得而小弟之,边工作、边照顾家、边准备考试,考过了低三下四地找机会签项目注册,签了项目你就上了贼船,整个项目就指着你一个干活,身边的小弟是不是得力就要看运气了,而且他们也不是傻子(傻子不得力,得力很难太傻)。把该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是盼望项目上市成功。能分到怎样的企业,企业能不能持续盈利,这都不是一个准保能决定的事情。在准保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能分到项目就不错了。如果你的项目被毙掉了,再找一个项目让你签又谈何容易。于是保代降到白菜价,准保降到不敢问价。很多人或者功亏一篑,或者半途而废,甚至希望都没看到一点就骂着娘离开了。一部分人的悲剧实属命运,另一部分逃兵到了新的行业注定也会厌倦、胆怯、离开。这个世界没有给庸人的捷径,只会慨叹命运的不仁慈。这些都是负能量,这么多困难你有无数个理由退出。但是我想说,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想要财务自由,还有什么可以不辛苦、不担责任的工作呢,求推荐,QQ号私信留给你。钱多事少离家近,位高权重责任轻,这就是我的中国梦。不然的话,干哪行都得有个兴趣和耐心。5、最后补充一个我见过的最离奇的离开这行的原因,在到企业尽调过程中,成功晋升老板女婿。我想这是做投行的最高境界。(为了增强画面感,我再补充一句:晋升为老板女婿之后,立即辞职,开着壕车陪千金嗨皮去了;项目也不做了,老板放弃上市;于是我们就呵呵呵呵了)大家共勉。
每人有自己的际遇,很难有一次把原因都说全吧。另外,这年头,在投行部里干后台运营的都出来说自己干投行了(下次见到“神”们记得问问具体干啥),所以大家都说投行,脑袋里定义可能不一样。即便是金融圈,投行也可以指的范围有宽窄,最窄的就是负责发行并购融资的投资银行部(其实投资银行部里也还会分前中后,有的把资本市场部就定义成中台,运营算后台),宽点的可以涵盖整个机构的业务把交易员啥的也算进来,再宽有的时候都可以把投资也算进来了。我这里说的是狭义的投资银行部里,我自己也只是做了前台,只对这个有发言权吧。说说我自己,离开投行后去了哈佛念书,但其实不是简单的因为拿到哈佛录取离开了投行,(因为去哈佛要申请好不?!)所以申请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基本想好了。只有精力申请了四个学校,哈佛、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和杜克,录取都陆陆续续来了,也就没啥好想了。一般经典路线是投行或咨询2-3年后出去念MBA,不过我的想法很单纯,远没有什么远大的梦想,也没有料到自己会走现在创业这条路。当时就是一个原因,觉得很多工作内容没什么太大意义。其实说直白点,那时候进投行就是想名利双收。当初在北大念书时拼命想进投行,除了那开出的薪酬对于一个大学生实在太有诱惑力外(两年投行的收入除了养活自己看起来颇为高大上的生活外,还供完了接下来自己在哈佛的两年读书生活,还剩了钱自己创业,你们自己算吧),另一个很重要的动力是证明自己是牛人,因为听说牛人都去了投行享受同学师弟师妹的各种膜拜。而学生时代偏偏会有特别重的同辈压力(peer pressure),于是一遍又一遍地给自己洗脑,还给别人洗脑。但真的进了,才2个月就知道其实不太符合自己的期望。因为其实大部分时间并没有花在我期望的技术性工作上,比如我想象的踏踏实实地了解和分析公司的价值,而都是在一些花了呼哨的表面工作。为啥呢?比如经常要做标书抢项目,这些做查数据、做模型、做标书的工作(dirty work)都是由我们这些刚进门的小朋友完成的。但做一份标书4-5个小时,剩下的40-50个小时其实都在“搞设计”——被VP们说“哎呀,你怎么把这些表放在右上角?放在右下角客户才看着顺眼啊。重做!”“嗯,其实还是放在右上角好看一些,你看,我早给你说了吧?!重做!”“MD觉得还是放在左上角更自然,我觉得也是……”好吧,你可以说这样的经历有助于打磨刚毕业的小鲜肉的细节精神和精益求精的态度,但如果每周都重复呢?所以后来才慢慢明白,其实投行部就是个做客户的部门,毕竟还是个卖方,要看客户脸色的,怎么可能扎扎实实研究分析,想研究分析其实应该去研究部。不过呢,再了解多了,才知道投行的研究部其实还是卖方,还是服务导向的,真正踏踏实实研究的是买方,是做投资的,比如VC、PE、公募基金。真是后悔入错了岗位啊。再后来呢,才知道VCPE这些真正的大鳄其实要求比投行高的,但很少招应届毕业生的,所以学生中间知名度反而不及花了呼哨的投行高。干投行的会吹会包装啊,本来工作就是在客户面前显示高大上牛逼啊,收拾你们这些小鲜肉小萝莉还不手到擒来?!另外呢,发现其实投行这种事情,虽然把自己包装得很有价值以某某家论,但归根结底最大的价值还是在客户和买卖双方之间攥着,他们才是最终大手笔改造产业格局面貌的人,而投行或个人其实作用没有大家想的那么大。我当时把国内的所有大银行的上市发行都做遍了,粗算一下加起来帮融了轻松超过3000亿。记得特清楚的是建设银行当时融了600亿资金,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去敲锣那天,我突然站在发行的大厅里发呆,看着那么多人喜气洋洋互相恭维,就生出一个很邪恶的念头“没了在场这些人,这600亿还能融吗?”答案当然是离了谁都照样转。然后……然后我就呵呵了。当然,虽然哥已经表示呵呵,但工作还是很努力的,出了名的“标书高质量”和“估值小霸王”。可能正因为这样吧(其实真正原因到现在都不知道,难道让哥跑去问“领导,当年你为啥看上我的?”),被高层领导直接拽到一个改革小组里(真的很直接,压根没问,就通知全体了),我一看名单,MD(有多种含义,自己去理解),一个公司三号元老,外加一个ED,剩下就是我和另外一个小朋友了。投行是个普通的金融民工职业,这个说出来大家都能理解,但我从此踏上一条绝大多数金融民工没有走过的IT不归路(用公司老大在我拿到哈佛录取提出离职时给我的工作和角色的定义,“以前从未有,未来不知有没有”)——出门投行男,进门产品汪。调配1个亿的预算啊!以后再说那段风华岁月的细节吧,简单说来就是预算一个亿,公司改革以业务IT系统革新为出发点,由我们会同IT部门,重新设计和开发业务IT系统,并协调各个业务部门和财务人事等部门部署全公司范围内的改革。我大经济男在2个月内被逼成为挨踢男,出门“融资前估值”、“息税前收益”、“市盈率”,一进门就开始满嘴“中间件”、“底层架构”、“BI(就是这两年最时髦的大数据)”、“页面展示”、“业务人员体验(其实就是这两年整个互联网圈都在嚷嚷的用户体验)”。就为这事,去美国把麦肯锡、埃森哲、IBM、EMC啥的考察了个便,也感受了一把自己当甲方这帮公司当乙方的乐趣,哈哈哈。当时我们几个开玩笑,“干投行当惯了乙方,现在当甲方咋觉得不舒服呢,咋看他们当乙方都觉得不到位。”这段投行男兼职产品狗的经历在金融圈就是个奇葩,好多同学都听不明白,哈哈。但其实因为是以公司改革为目标,整天接触公司领导层,给了很高的平台和很大的视角,是只在前线做投行小兵不可想象的。在外面做投行项目服务客户,说到底你还是个外人,接触不到人家客户的实质决策的,所以所谓的整天和CEO打交道也没啥用,只是让你自己觉得自己逼格更高了而已;但给自己公司做改革,接触的全是核心决策,自己公司的情况又了解,真的可以在高层身边看他们是怎么处理问题、怎么打架、怎么用人,相当于请了个高级私教啊,好玩死了。这段经历让我发现之前给自己定义的金融人生太狭窄了,其实都没怎么接触过社会和选择的。还有很多自己预设之外的事情很有意思,还有很多东西要看,比如管理决策就很有意思,比如IT系统建设也挺好玩。反而让我回想起自己进大学时最早的计划是出国念经济学phd,当中国第一个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但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出国计划搁浅,但这个小火苗却一直没有灭。现在更想看看外面的世界。这会儿第一个原因一出现,互相强化之下,就决定离开了。那个时候脑袋里只有一幅图片:自己在国那种木书架、地毯、小灯的环境里安安静静地在看一本书。如果真要深究,当时还有另一个个原因。第二年的时候基本已经能够摸到工作的节奏,未来的道路也能大致看到(因为上面那个公司改革的经历,我那个时候前途真心很好:哈佛念书的时候公司三把手和人事主管在哈佛商学院开完招聘会还专门在哈佛校园里最贵的餐馆单独请吃饭问我什么时候回去,哈哈),不禁有点问自己“我未来的人生就这样了?我还没准备好啊……再给我一次机会回学校吧。”想清楚了,执行呗。10月决定出国,赶紧报11月的托福和12月的GMAT,只抢到了天津大学的一个托福考位。当时正在IT系统选型决定和哪家签合同的档口上,IBM和EMC打得如火如荼,那么多的钱,我又是工作组的谈判代表,基本没有觉睡。每天只能发疯地工作到2点,然后看两个小时英语书,再花一两个小时看学校写申请,早上9点不到电话就又来了。培训班?太奢侈,哪有时间能去,手机24小时开待命,所以只能自己复习;这两个考试也都只能考一次,还差点没请成事假。找代理做申请?我这经历只能自己慢慢写,别人没法懂没法提炼出彩的,所以也都是自己做。申请哈佛、普林斯顿、哥伦比亚和杜克四个学校也都是极限了。结果12月底申请刚结束,谈判也完成了,nnd,事情都扎堆来~~哈佛毕业后就回国创业了,做互联网做教育,现在回过头看,可能骨子里还是有点爱折腾吧,不愿意一直在一个大平台安安心心趴着,只是当时没有察觉而已。
1.底层离开通常是因为hour差,人辛苦。2.中层离开通常因为只被给了很少的资源却又承担了最多的具体事务。3.高层离开通常因为分赃不均,或是被食物链顶层欺凌。4.顶层离开可能是因为靠山垮台。以上都是离开“一家投资银行”的理由。但是,这并不是离开“投资银行业”的理由。很多人五年跳三家,依然活跃在这个行业里。让人离开整个行业的理由,我认为主要是因为:狭义的投行业务,和其他所有的专业类服务一样,是一门卖时间的行业。卖时间有两个缺点:一是个人闲暇极大损失,二是“个人”的产能扩张有个上限,你再高效率的工作,你的一天也不会有25个小时。再social的人,也不可能一晚上赶十场饭局。和狭义的投行业务相比,金融业里那些工作量不随资产管理规模同比例上升的领域,流失率相对就会少很多。
想过要离开 还没有实施在券商行业干了六年 感觉投行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稳定2009年前后 创业板开板以来的热潮 确实让投行基层一些员工也分到了汤
然后随着股市的低迷 这个行业也就是寒冬
监管层在呼吁转型
公司领导们都一直在喊转型
但是怎么转 干什么 大家都很迷茫
在中国这个金融环境里面
转型谈何容易
你只能干允许你干的 到处都是违规的可能那个时候一个保代一年的基本工资在140万左右 加上签字费奖金补贴等几百万的比比皆是 自然也是金领行业 但是这几年过去 IPO项目全部被卡死
通过考试的人数越来越多 保代基本废了光是要干活的人 招几个熟手远远比保代好用 而且成本还低投行的人员说自己是民工也并不太夸张天天应对监管部门各种繁杂甚至前后矛盾的材料要求 天天计算材料的有效时间哪几页签字公告什么时候出 这些其实都不是投行该干的活儿 投行人员在现有环境下其实不过是熟练度更高的CPA或者律师经常干着干着就到很晚 有几次出来 还没吃饭 旁边工地的工人坐在马路边吃饭 那时候都觉得心酸干活了项目能出来还好 但是从来也没有一马平川 经常监管规定的修改 监管部门的临时通知就能让你人仰马翻投行的工资在外人看来还可以
问题是性价比太低 最后除了工作没生活 你没时间和朋友聚餐打球游山玩水
你只有项目 也许日后回想
你那几年最深刻的回忆就是和电脑为伴
在寂静的办公室回响自己敲键盘的声音所以最后大家都会离开
在挥洒了汗水辛勤和无数的精力后
在国内的券商做了六年投行,已经辞职准备去读MBA了。为什么离开这个问题其实是这半年来身边朋友一直在问我的,我的回答也针对的是传统的国内投行。前面的几个答案都看过,写的很真实很中肯,投行的高强度以及奔波的生活方式的确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尤其是对于女生来说(我们部门的三个女生都是单身。。。)。对我而言,还有另一个原因,就是现在投行的工作已经越来越让我找不到工作的价值感了。在受证监会越来越多约束和限制下,传统的投行业务中,我们可做的工作基本上沦为“证监会申请材料制作商”。客户也很清楚这一点,关系比较熟的客户还会开玩笑揶揄我们压价...网上经常有段子调侃,你有没有去打银行对账单呀,你有没有访谈经销商客户呀...经常做这些事,真的会让人忘了我们到底是做什么的。记得刚入行的时候,理工科出身的我每天都兴奋的不行,觉得自己真的可以学到好多好多金融知识。可是几年下来,我关心案例的文件是如何撰写的超过关心案例本身...虽然平时大家吐槽很多,但真正下决心离开其实还是有些纠结的。这个行业的收入还是挺诱人的。而且这个行业是很有活力的,身边的同事和遇到的客户都非常出色的,经常可以结识到惺惺相惜的朋友。虽然这个行业确实很拼资源和人脉,但同时还是给像我们这些没有背景但是愿意努力的人提供发展机会的。关于将来想做什么,我还不太确定,所以想重回校园先休息一下,不过我能确定的一点是,我会很怀念这六年投行中的酸甜苦辣,遇到的这些人,那些事。
本人清北,本科进所谓欧美大行,BB,6年到小中层,中间从global market 换到investment banking(不到MD都不是中层亲)想起当年本科上课某教授说的,你的成就取决于你的资源。那么离开投行不难理解——投行在你有一定人脉后,资源累计太慢。你就是一个打工的,到了MD还是打工的,永远要求人,没有任何实权可以解决任何问题(当然你有点小钱,也就自己花花,不解决啥问题)因为你没解决啥问题,所以越来越没有成就感,感觉就是赚钱机器,赚钱。。然后花掉。你一路优秀,太有追求,所以自然会离开。。。。
对冲基金和propshop可以挣更多(至少多一倍的收入),而且没有公司政治。
学校毕业以后,一直在做投行,做到去年,转行一家文化企业负责资本运作。回想起来,做过外资投行,也做过国内投行,IPO、并购、发债都做过,其中并购做的最多。也跑过很多地方,香港、伦敦、纽约、北京,都算是长待过;擦肩而过的城市就更多。毕业了,一下子就能接触很优秀的人,从老板、到同事,更重要的是客户,他们中间不乏有阅历、有境界、有格局,当然也有智商的高人。做的事情,很多时候,看起来都很大,不仅仅是规模大,而且意义大,至少周围的人,都会这么说,一次又一次地说。加班,直至加班且不以为在加班,ppt做到没有一个瑕疵。然后你就会反复地想,在这份工作中,你所积累的经验,那么早就接触到的高人,经历的企业生命周期,飞过的Asia Miles里程,这一切一切,会让你建立一套全新的价值观。而这套新的价值观,和投行本身的工作逻辑,很多时候就不一定吻合了。比如,在自以为投行技术高超的同时,会更加敬畏客户企业里那些总工程师的“真正”的技术;比如,会在你准备了几个月的尽职调查之后,因为很多奇怪的原因,客户决定不做这个项目;比如,你认为这个标的的技术对中国非常重要,但是客户的团队的确收购下来也管理不了;你自以为是吧,各种力量分分钟把你从云端扔到谷底。然后,你就踏实了,其实我不管在HR眼里多优秀,客户眼里多能干,我还是缺乏历练;而且不管月薪是什么数字,相比客户们,我仍然缺乏资源,没有“owenership”;对,就是这个“ownership”,最后让我更多地反思,应该做什么事情。继续我的专业积累,但做更直接的贡献,这是一个什么岗位呢?既然我的初心是,到投行,为中国的企业发展出谋划策;那就到企业去吧。我就转行了。我在把以前投行的经历写成一部小说,在微信平台"meizhikeyiyou"上面连载,七七八八写了半年了,因为没什么经验,写的不是很容易,但是我觉得,这段经历,挺值得记录下来的。算是一个念想吧。
体质不行,体制不行。
有时我们的选择来自社会和家庭的期望和压力;而离开可能是跟风,也可能有更深层的原因。 我是一个跟着心走的人,我一直相信一个人做出一个选择是表面现象,本质上有一股力量推动他/她的选择。 下面说说我的故事: 我选择进入投行,因为经济专业,我的学长学姐毕业后都进入了华尔街,成为了投行男,投行女,不管是我的家庭,还是这个社会,还是我的专业对自己的期望值就是,大学毕业后一定要进入投行。我之前也说了,大一大二时,我刻意安排尝试了不同的领域,因为当你尝试了一个新领域的时候,如果喜欢那是好事,如果不喜欢那至少你知道自己合适什么或者不合适什么。大一大二我通过各种各样的实习或者见习,其实也是给自己找到了自己以后想做的事情。每个人做每一件事情都有一个非常深层次的原因,它可能并不是表面上的,很多人离开银行进入创业大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原因,对于我来说,我的人生被互联网改变过,我来自一个比较小的城市,通过互联网的资源,我自己成了一个受益者,高中时申请到美国读高中。很多人都说互联网给所有人提供了资源平等的大平台,我也在互联网这个平台上,遇到了帮我改托福作文的老师,和我一起申请读美国高中的好朋友,以及各种各样的留学资源。到了美国后,我觉得自己很幸运可以高中时候来美国读书,我开始写新浪博客,在china daily下面写了一个专栏就是美国故事,定期分享我在美国的见闻和故事,作为一个互联网的受益者,我希望把我的故事和更多的人分享。 术业有专攻,学了经济专业,大家都是去做金融,我大三时候也跟自己说一定要去做金融,我当时进入摩根斯坦利那个暑假,也是第一次把宏观经济上比如说利率的调整和整个大盘走势的关系,当时有炒股大赛,那个暑假我有非常棒的老师,学到了非常多的东西,我当时就决定大学毕业后进入投行。随后几个月去硅谷,遇到了我画的人像中的推特的创始人Jack Dorsey,还有很多耳熟能详的创业者。跟他们近距离接触,我被他们的创业的激情、想给世界带来变化的坚持感染了,我心中就燃起了硅谷梦,加上我的人生轨迹是被互联网改变的,我希望可能做和互联网相关的事情;希望自己也成为一个平台,不管是咖啡的项目还是画画的项目,都是有分享和连接的重点,所以我后来跟着自己的心走,离开了投行,加入了互联网行业。同时,Facebook的首席运营官曾经说,如果你有一个登上小火箭的机会,不要问哪一个是哪一个位置,跳上它就好了,能和一个快速成长的公司一起发展,其实是一个万分之一、千万分之一的机会。当时我进入whisper公司的之前有做很多调查,我发现它是一个快速成长的公司。所以当时,我见了whisper的创始人之后,看到它让世界多一份温暖、少一份孤单的愿景,以及它其实是在为自己解决问题,whisper产品其实像个树洞,一个陌生人之间的温暖,让你把心里话写出来,做真实的自己,你在这个平台上可以遇到很多有故事的人。加入whisper时,我和这个产品有很深的共鸣,大一时候遇到很多困难,是人生的低谷,其实很多大学生都有很多的压力,他们在whisper上找到了共鸣以及陌生人给的温暖。我非常认可公司的远景,以及CEO Michael。离开投行,是因为我对互联网行业的发自内心的热爱,加入whisper公司,是因为我找到了自己有共鸣的产品并且遇到了一个很赏识我的老板。这些都非常重要。
首先声明,我在BUY SIDE,所以立场肯定是不中立的。就像前面两位说的,投行听起来光鲜,实际上就是所谓的高端金融圈里的食物链最低端。说什么压力大都是虚的,其实本质上是因为处于食物链底端,使得投行人同样的付出,但是得到的回报低于食物链的中段和顶端的人,这才是投行人离开的本质原因。也就是收益/付出比,这个RATIO不够高。因此很多投行的人会转去信托、PE、VC等行业,这些行业的RATIO平均值会高一些,因为他们处于食物链的中上端,能分到更多的汤。
看到这个问题,我想起了一个朋友的经历,简单说一下。朋友是个master海归,家是东部沿海某省省会城市的。毕业后,选择来某券商投行部上海办事处。他们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有项目忙的时候,就不分昼夜,有时候一连出差一两周;没项目的时候就是待在家里。他们出差就是干活,各种做材料的基础工作;连客户都知道他们是干活的,不会把他们当作客人对待。待遇不高,由于项目少,奖金也不多。而且出差的话,酒店和机票都需要自己先垫钱,有时候出差多,一个月垫一两万也是常事。差旅补助也极低。说一下他们的办公条件,20多个人挤在二百平的空间里。有时候人员齐整的时候,办公桌都不够用。这一两年,办事处的boss对本职工作好像心不在焉(据说他自己在外面有项目),所以一年多都没有做过项目,这也就导致他这一年1/2多的时间都待在家里,多数时间都去图书馆上自习。人都长毛了。女朋友在家乡,他自己在上海。但是以目前的收入,在上海买房又很困难。他跟我讲,他们boss是拉项目的,他们则是一帮承做的工人。他们永远处于行业食物链的最低端。按照这种模式干下去,他看不到前途。他早就想离开投行了,只是目前尚未找到合适的下家。
我没有在投行做过。我媳妇有,她在美国某大投行干了六年,最后辞职。根据她的说法,大概原因有二:第一,良心上实在过不去,这里有二点比较不厚道的。1,投行的服务在overcharge, 投行的存在存在价值没错儿,但是banker的高收入是靠着行业垄断来的2,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靠着倒卖信息吃饭的行业,invest bank的服务越来越不被社会需要。但是banker们并不拥抱这样的变革和趋势,反倒编出各种借口来尽力反对这样的趋势,自我感觉越发良好,利用特权来阻挠这样的趋势,使得真正再做革新的年轻人做事难。第二,觉得学到的技能很少。靠着高门槛进入之后,没有真正的在练习技能,倒是变得更加"business aggressive"-----今天又谈起来这问题,我就把她的话引一下:"那些去投行上班的人,大多有着不错的家庭背景,经济充裕,他们如果不去take the risk(创业),指望那些家庭条件不好连经济安全感都没有的孩子去冒么?投行实质上是做什么,拿着一大笔钱放高利贷啊!然后你作为一个职员,你没有再创造,而只是在分羹这些easy money而已。这些家庭好又有能力的年轻人,我觉得innovation不是他们的选择,而是他们的责任,只有他们闯了,才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有好日子过,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社会变革。如果这些人,手里握着资源,都去了大企业和银行做安稳职员,那这个社会就没救了。"----我们现在窝在纽约四十平的地方做设计,时间够了就做点艺术。她说觉得充实和幸福多了。
我跳去了buy side.之前在券商做了两年多IPO.离开的原因,是因为性价比太低。工作之初,给各个项目打杂大半年。而后我在北方的一个县城工业园蹲了一年多现场。我一个月能回北京一次,过季的时候,就去县中心的市场买乡土气息浓郁的衣服御寒或散热。工作枯燥,整体就是做底稿。会计所律所和工厂人员,还时常捉弄一下他们眼中的小姑娘。环境恶劣,土地盐碱地,工厂厕所是露天的!!就这样,很快我就从一个和男生对视会脸红的小姑娘,成长为一个随时能拍桌而起的彪悍乡土大妈。这两年的收入,第一年税后是16万,第二年税后是38万。我从小家境优越,这段苦吃得还是有意义,起码拓展了我的人生观。但性价比之低,简直令人每天想捶胸。没有朋友,没有聚会,生活在18线县城。然后我听到走漏的风声,说ipo要暂停了,就赶紧跳槽去买方,收入翻了五翻,顺带还结完婚生完孩子。国内IPO真的是金融链的下游。熬出头太难,我最早的老大,第一批保代,律师,会计师,他也自己开了个私募做pe去了。
“是什么让你选择了投行?”“第一次去参观,看到trading floor上交易员们工作的热情,他们电话接个不停,一排Bloomberg终端上闪耀着红红绿绿的信息,CNBC上实时播报着突发新闻,我觉得在那里仿佛能够感受到世界经济的脉动。”“原来你是因为这种参与的激情才入的行啊?”“怎么可能?还是因为钱多。”“那么你为什么又要离开投行”“因为突然觉得比起钱来,还是命重要”投行前三年太心酸了,每天凌晨两三点睡,每天只睡4小时。周末想陪家人吃饭,去和恋人看电影(前提是要有),或者和朋友聚餐郊游,通通都是一种奢望,因为有时间,只会想着补觉。而且就算约了,也很有可能会泡汤。因为你7*24小时都是卖给投行的,老板一个电话你就马上得回去,爽约这种事是家常便饭。这样一年一年地熬, 从Analyst到Associate,运气好升到VP,要是能到MD的话,那就算完全熬出头了,拿到每年上千万的分红,一年有大把时间度假。这是最理想的情况,事实上,投行人员流动性相当大,淘汰率也高,竞争还是很惨烈的,基本上每年都会走一大批。投行就是大家说的围城,里面人想出去,外面人想进来,对投行而言,门口总有一大批各个名校的精英前赴后继要挤进去,招人从来不算是问题。
本科大三进入一家小券商,一开始也在众人惊羡的目光中享受着所谓投行工作并努力表现期望毕业留下来。毕业前做了两单私募债参与一个IPO,一个收获颇丰,也因为这个原因我被留用,投行永远喜欢现成的有经验的,因为挑选一个各方面都能适应一个团队又让人省心的新人过程太费时间精力。省去了找工作的麻烦我暗自庆幸,并且凭着一年多经验成为了这个地区的高级打下手人员。然后日子在一个IPO材料制作中浑浑噩噩过去,在进入申报期时候我选择了离职,不是因为外界传说中的压力,我说新人压根没压力你信吗?学习完全靠自觉,没人管你可能你做的工作就是复印底稿整理资料,真没什么高大上的。这一行关键是跟对人,如果你有个好师傅,并且他有真才实学,那么恭喜你,你极有可能按照你进来之前设想的那样,考上保荐人,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但是中国式投行,各券商发展到今天,浑水摸鱼老人太多,这是无法避免的,既然投行需要业务,那就需要拉业务,所以投行好像也还原到了应酬,会喝酒,很有用,会吹牛,更有用。如果你遇上了一个四十岁左右,还没混上高层,协会网站上一查底一年两年跳个槽,整天就是满嘴跑火车我做过多少项目,那么恭喜你,你很可能跟我一样遇到了中国投行届的老混混。跟着这样的师傅,那么你的路真的靠自己了,要么熬,熬到他走或者你有了资历你走,要么跟我一样认清现实直接走人。投行的欺骗性太大,投行人都有钱吗?那真是假的,如果是前几批保代,那的确赚到了钱了,如果会投资,那也可能赚到了钱,但是如果你把投行当成一个单位,靠工资奖金,那么恭喜你,你赚的还没有发达地区的银行职员多。你以为奖金能给你多少呢?十万?那除非是一个大项目,大项目没三五年能做成一个吗?开张了真的能如传说中的吃三年吗?早饿死了。工资还是应该按工作小时衡量。言归正传,为什么辞职,就是没幸福感。工作辛苦,又赚不到钱,出差住酒店不用自己花销还有差补,牺牲的是所有的个人生活和自由,还有各种标准严苛着,除非做上MD级别,不然就是金融民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有哪些银行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