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儋州市社区残疾人康复精神病康复中心的电...

您现在正在浏览:
探讨海南省残疾人康复工作
海南省残疾人联合会 www.&
& 来源: 本站原创
&&&&&&&& 康复不仅能够帮助残疾人减轻残疾程度、补偿和改善身体功能,提高机体运动能力,康复还是保障残疾人获得生存权和发展权与融入社会生活的重要前提条件。本文通过对我省残疾人康复工作的实践探索,进一步探讨残疾人康复的相关问题,以推动我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向前发展。
&&省残联党组成员、副理事长 符桂和
&一、我省残疾人康复工作现状
&&&&&& 康复是残疾人回归社会的基础,也是残疾人的重要权利之一。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显示,我省各类残疾人的总数为49.4万人,占全省人口的5.95%;平均每5个家庭就有一个残疾人家庭,每17个人中就有一个残疾人。
&&&&&&& 目前我省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达到28.9万人,占49.4万残疾人口的58.5%,其中有15万残疾人迫切需要医疗服务与救助,有8.2万残疾人需要配置辅助器具;有5.7万残疾人需要康复训练与服务。&&
二、全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 (一)政策有保障:一是认真贯彻落实《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在残疾预防、康复服务、康复机构及人员、辅助技术、保障措施等方面制定了各级政府和相关单位及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细则;二是积极贯彻国家五部委文件精神,将残疾人主要康复项目纳入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报销范围,为贫困残疾人提供临时医疗救助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贫困残疾人的基本医疗康复需求。
&&&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大发展:&& 目前省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完善,人员技术精湛,服务理念周到,被国家中心量化考核评定为省级优秀中心,成为全省听力语言康复训练和辅助器具适配服务的技术资源中心;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文昌市、琼海市、万宁市、五指山市、澄迈县、屯昌县、定安县、乐东县等11个市县,通过新建或改造项目,具备了较好的综合服务设施场地,并配备了基本的辅助器具展示和功能训练场所。
&&&&& (三)康复能力有提高:一是积极贯彻落实《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人才培养规划(年)》,多形式、多渠道地加大我省各类康复人才培养力度。二是较好地完成了国家和省统一组织的学科带头人、康复技术骨干、康复业务工作骨干、社区康复协调员等项目的培训计划和目标任务;三是各类残疾人康复机构的规范化建设。目前全省已有64家机构被认定为残疾人康复项目定点服务机构。
&&&&& (四)社区康复工作有新作为:各市县依托当地的社区医疗卫生资源,基本建成1-2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站,配备基本的康复训练器材,明确相关岗位人员和工作职责,为基层残疾人搭建了康复训练的平台。三亚、儋州、文昌、琼海等市残联康复站建设情况较好,康复站运转正常,康复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残疾人参与活跃,其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今年重点扶持建设的海口、屯昌、文昌、白沙、儋州、三亚等七个市县康复示范站建设已全面开展。
&&&&&& (五)康复项目开展有多样性:各级残联积极协调同级政府及其卫生、民政、财政等职能部门,与残疾人康复项目定点机构或相关医疗机构通力合作,以白内障复明手术、肢体残疾矫治手术、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救助、精神残疾人住院和服药救助、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康复人才培养培训等项目为重点,全面开展各项康复工作,并不断扩大康复服务覆盖面,使广大残疾人受惠受益,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存在问题
&&&&&& 残疾人康复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仍存在一些亟待加强和改进的问题。
&&&&&& 残疾人基础数据工作有待加强;康复需求与康复服务之间矛盾突出;基层残疾人康复工作缺乏有效机制,服务能力薄弱;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机制亟待完善;省级残疾人康复技术资源中心缺位,开展康复服务和指导的能力有限。
&四、构建我省残疾人康复服务和保障体系的对策
&&&&& (一)加强领导,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基本康复服务&目标积极推进政策保障和康复工作机制建设。
&&&&&& 当前,伴随着康复工作格局的调整,国家正在审议出台《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和《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完善、整合现有的相关政策规划,争取出台更多的普惠及特惠政策。加大对贫困残疾人的医疗救助力度;建立残疾人康复项目纳入医疗报销范围目录细则;出台0&14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管理办法、精神残疾人常规免费服药管理办法、残疾人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补贴管理办法、扶持民非残疾人康复机构发展管理办法等。&&&&&&&&&&&&&&&&&&&&&&&&&&&&&&&&&&&&&&&&&&&
&&&&&& (二)整合资源,加快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 一是充分利用福利彩票公益金和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来加大加快对省级残疾人康复资源中心建设的力度,争取建成一个全国唯一空白的省级残疾人综合康复资源指导中心,担负全省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技术研究、康复技术培训、康复指导等职能。二是及时推进各市县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康复配套建设,配备满足残疾人功能训练指导、辅助器具展示的场所和康复设施设备,充分发挥出应有的功能与作用。三是积极协调沟通卫生、民政、财政、住建、旅游委等部门,借助国际旅游岛建设统一规划、加强卫生城镇和乡镇卫生院建设的机遇,全力推进社区康复示范站建设,因地制宜就近为残疾人提供康复服务。
&&&&&& (三)创新开展&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
&&&&& 一是贯彻落实省政府即将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实现精神残疾人防治康复工作纵到底,横到边的服务网络。二是借助&琼海市精神卫生综合管理试点&的东风,积极争取出台相关政策,将重性精神残疾人日间照料医院康复、基层卫生院康复科康复、工娱农疗基地康复等相关费用纳入新农合、城镇职工、居民医保报销范畴。三是整合残联扶持残疾人就业项目、阳光家园托养项目、重度精神残疾人生活补贴项目,借助农场医院精神技术力量和土地资源,着重推动重性精神残疾人康复基地建设,搭建精神病人&治疗、康复、回归&的中间链条,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社区精神残疾人防治康复工作网络,实现&社会化、综合性、开放式&精神病防治康复工作目标。
&&&&&& (四)加大康复工作宣传力度,强化康复项目管理和督导工作。
&&&&&& 一是借助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媒,通过宣传与残疾人康复工作有关的公益活动,普及康复知识,提高残疾预防意识。二是利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国际残疾人日&等节点,向社会广泛宣传康复工作的重要意义,唤起全社会对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三是在省残联主办的《今日海南残联》报、《感恩》杂志设立版面专栏,宣传残疾人康复政策,解读康复救助项目,报道基层康复协调员的感人事例,在社会营造良好的残疾人康复工作氛围。
&&&&& (五)加快康复人才培养,为残疾人提供有效康复服务。
&&&&&& 一是要加大对各类康复机构工作人员、社区康复协调员培训力度,拓展康复人才培养方式和渠道。二是要积极与卫生等有关部门沟通协调将残疾人康复纳入全科医生培训内容,举办各层次培训,培训后的城市社区和农村卫生技术人员与社区康复协调员共同为残疾人提供服务。
责任编辑:黄愉媚市长调研精神病康复中心_上海精神病康复中心
首都精神疾病治疗泰斗受邀参加第九届世界中医药大会
来源: 编辑:隆莉 时间:
市长调研精神病康复中心
  白内障复明精神病防止为重点,切实抓好聋儿脑瘫儿康复训练,落实好已建成的八个活动,完善综合服务中心残疾人阅览室功能增加书刊种类,加大乡村爱心书屋建设,苏仙区政府负责人到我院调研。市政府副秘书长卢少林李干弟陪同调研张希慧副市长一行冒着酷暑视察了市精神病医院老年康复中心扩建项目选址,现场听取了市精神病医院。上海精神病康复中心  宜城市副市长罗兴斌的陪同下,到宜城市残联调研全国社区康复示范市创建情况,并听取随后,参观了宜城市康复中心,对该中心精神病治疗特别是重度精神病托养工作给予了充。
  公安新闻网讯6月24日,公安县委副书记张雪到县残联调研。张雪先后到县残疾人联合会县特殊教育学校县精神病医院及残疾人康复中心调研在县残联,张雪听取相关负责,日太仓市副市长周文彬谈起太仓模式,深有感触地说只有政企联合管控不合理的年仅37岁的顾莉芬目前在医院的康复中心继续治理。自己实际承担是4万元如。
  调研组先后现场考察了二师焉耆医院精神心理康复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和34团查看了就业保障金收支会计凭证,实地调研了131团精神病医院,查看康复工作台帐和康。
  市第二人民医院建立了大理市白内障康复中心,在水电十四局大理医院精神科建立了刘副市长表示,大理市将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期间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精神病人检出率61%,精防康复监护率达97%,显好率达70%,2以市残疾儿童康复中心为龙头,为残疾人提供多方面康复训练与服务。市康复中心是。
  深入县精神病康复中心调研深入县残疾人托养中心调研深入红太阳特教学校调研6月8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市人大主任赵庆明,市委常委副市长陈俊锋,我县领导孙。
上一篇: | 下一篇:您当前的位置: &&
儋州市残联
编辑日期: 22:21:54   
2009年,儋州市残联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省残联的指导以及全社会共同支持下,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继续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执行党和政府的残疾人工作路线、方针、政策,实施《海南省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计划纲要》,开拓进取,扎实工作,较好地完成各项工作。
残疾人状况监测
2009年,根据海南省抽样选点结果,儋州市的那大镇横岭小区和白马井镇福村小区被定为残疾人状况监测点。年内,市残联按照省里要求,组织专业人员深入两小区开展并按时完成残疾人状况监测工作。
第二代“残疾人证”换发工作
根据全省统一部署和要求,从2009年7月起,做好第二代“残疾人证”换发工作。选派专门人员到省里参加学习培训,增加换证工作人手并加班加点,尽快将第二代“残疾人证”换发到残疾人手中。至年底,已为3000多名残疾人换发二代新证,目前换证工作仍在进行。
残疾人康复
2009年,根据儋州市委、市政府和上级残联部署,完成各项残疾人康复工作。通过广播、电视播出和印发通知等形式,动员精神病患者接受国家治疗,为160名精神病患者办理免费服药治疗,为9名重症精神病患者办理免费入院治疗。配合医疗卫生部门在儋州市实施“亮睛工程”,采取各种措施动员白内障患者到医院接受检查、筛查,并做好输送治疗工作,全年为5100名白内障患者进行“亮睛工程”白内障复明手术。为6名肢残者装配假肢。通过广播、电视播出和印发通知等形式,动员肢体残疾儿童到医院接受检查、筛查,确诊登记手术对象32名,已为10名肢体残疾儿童施行矫治手术。通过省级康复医疗机构培训弱智儿童和弱智儿童家长各4名,培训聋儿2名,培训孤独症儿童4名。
残疾人就业
年内,以市政府残工委的名义印发通知,并将通知刊登在《今日儋州》报上,而向社会开展残疾人就业情况调查统计和审核工作,掌握残疾人就业需求,做好残疾人就业计划。继续加大洋浦地区残疾人就业工作力度,以“法”为据,以“情”动人,法情并举,争取到该地区各级领导对残疾人就业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协调并促使海南金海浆纸业有限公司依法缴纳50万元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这是儋州市迄今最大一笔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影响、带动作用较大。全年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27万元,比上年增长53%。继续做好残疾人职业技能技术培训工作,选送8批48名残疾人到省里参加各种职业技能技术培训班学习其中服装裁剪3人、木工木雕1人、摩托车维修9人、手工艺品制作3人、新世通药业公司6人、家电维修10人、盲人按摩7人、美发9人;选送6名残疾人到华南高级职业学校免费就读残疾人计算机与电子应用专业。对曾经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的残疾人进行跟踪问效调查,为后续就业服务提供依据和做好准备。根据海南省残联的统一部署和要求,通过印发通知、召开会议和深入基层宣传发动等形式,对全市残疾人就业状况、有劳动就业需求和已参加就业培训的残疾人进行调查,推荐51名残疾人到各单位就业,将2004年以来已毕业的20名残疾人大学生推荐给就业部门和用工单位,1人得到就业安排。为残疾人创造就业条件,向海南省残联争取就业扶持金4.10万元,扶持9名贫困残疾人发展生产和自谋职业,解决残疾人生活出路问题,并为残疾人自谋职业树立典型。
扶残助残活动
2009年春节,儋州市残联按惯例组织开展走访慰问残疾人贫困户活动。为此,成立以理事长张振明为组长的慰问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做好慰问单位、慰问户数、慰问时间的安排和慰问经费的筹措等准备工作。春节期间,慰问小组由组长张振明带领,到中和、三都、和庆、兰洋、雅星5个镇,在当地政府领导的陪同下,走进贫困残疾人家庭拜年,了解贫困残疾人的生产、生活情况,并赠送花生油、腊肠、粉丝等慰问品。此次活动为期3天,通过各种方式走访慰问残疾人贫困户400户,发放慰问品价值3万元。&&&
2009年5月17日是第19个全国助残日,为此,市残联在那大市区和洋浦经济开发区各主要街道悬挂宣传口号20条;在那大市区大勇商场门前设宣传点,发放宣传资料500多份,宣传本次助残日主题和残疾人事业;走访慰问10户接受义务教育的残疾贫困学生家庭,并赠送大米和花生油等食品;组织100名中小学生共青团员志愿者到那大各居委会社区的20户残疾人家庭开展家庭服务活动;召开那大地区50名残疾人代表和扶残助残先进单位负责人座谈会,通报情况,征求意见,沟通感情,增进了解,改进工作。
&&& <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15" Month="10" Year="年10月15日是第26个“盲人节”,为此,市残联给20位盲人每人赠送1台微型收音机以收听党、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声音,感知世界,了解世界,增强生活信心;向那大市区6个盲人按摩诊所赠送10张按摩床,帮助改善工作条件,提高服务水平,增强职业竞争力。
残疾人文体活动
2009年5月,根据省政府残工委的通知精神,经过深入广泛的宣传发动,挑选15名具有各种艺术才能的残疾人组成儋州市参加首届海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代表队。在市政府的重视关心和文体部门的协助下,代表队经过半个月的强化排练,具备了一定艺术水准,在参加首届海南省残疾人艺术汇演比赛中获得好成绩,参赛的4个节目分别获得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总分为全省第七,并获得了组织奖。
&&& 注重从各方面、各渠道选拨优秀的残疾人运动员进行集训和参加比赛。8月,选送的残疾人运动员朱学华代表省队参加全国举重项目比赛,获得第六名;9月,选送的残疾人运动员叶健红代表省队参加全国特奥会游泳项目比赛,获得第五名;12月1~4日,组织由10名智残运动员组成的代表团,参加在海口举办的第二届海南省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获得游泳项目金牌1枚、银牌1枚,举重项目银牌1枚,羽毛球项目金牌1枚、银牌1枚、第四名1个,田径项目100米跑第四名1个、400米跑第四名2个、跳远金牌1枚、银牌1枚,篮球项目第四名2个。
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
2008年,海南省下达给儋州市的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为60户,下拨改造资金27.50万元,要求儋州在2009年5月份前完成任务。为此,儋州市残联指派专人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实施,残联会领导经常深入实地检查督导,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在市财政支出困难、没有配套资金支持的不利情况下,市残联不靠不等,采取多困难多补、少困难少补和发动群众帮工帮料等方法,推动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的开展,按时并保质保量完成改造任务。2009年中期,海南省又给儋州市下达55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任务,市残联接受任务后,立即组织实施,目前已竣工28户,正在施工19户,准备开工8户。
残疾学生助学金和奖学金发放
年内,通过了解核实,将上级残联下拨的2.30万元助学金全部发放给40名接受义务教育的贫困残疾学生家庭,其中住宿生12名,每名750元;走读生28名,每名500元。2009年考入大学的残疾学生有26名,其中本科生11名,专科生15名,为此,市残联正筹划资金,准备对26名学生实施奖励,拟对本科生每人奖励2500元,专科生每人奖励2000元。
(王振良)海南爱心大姐韦欢娥 倾所有建残疾人康复中心
您所在的位置 :
新华搜索:
海南爱心大姐韦欢娥 倾所有建残疾人康复中心
南国都市报
回忆起过去,韦欢娥满眼泪花。
韦欢娥和康复中心的康复病人在一起,询问病人的治疗情况。
康复中心里,曾经瘫痪的病人钟亚韵现在能走了,说着说着,韦欢娥和钟亚韵两人都高兴地笑了。
  “吃饭没?”“来喝水。”羊春朝从冰箱里拿出了一瓶饮料,递给了路人,然后转身从抽屉里拿出几个硬币,坐在旁边玩游戏机,微胖的脸上有几分严肃。旁人说,其实他今天心情不错。曾经,一场车祸使他患下了智障残疾,但如今,他已经能很好地打理一家小店。
  韦欢娥总是说,她是因为儿子羊春朝才走上公益助残之路的,“说到底还是私心。”但是,这个倾其所有用自己的家给残疾人建起康复中心的女人,让许多人都竖起了拇指。
一场突然的变故
她为儿子从商人做回“医生”
  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东坡路28号,一栋街边民宅,不甚光亮的大厅里,挂吊瓶的老人们坐成几排。这里除了是韦欢娥的家外,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儋州市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
  胖胖的韦欢娥,笑眯眯地,来回走动检查吊瓶,脚上穿着一双拖鞋,就像在家里一样。
  这栋三层楼房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那时,韦欢娥夫妇是那大镇上为数不多的药商,“有时,一天就挣下了别人一年的钱。”
  从和庆罗便村走出来的农村夫妇在那大盖起了房子,让旁人既艳羡又不敢相信。可一场车祸却彻底改变了这个家庭的“走向”。
  日上午,那大兰优村附近,一辆摩托车与大货车相撞。没有多久,韦欢娥接到了电话。“你大儿子被车撞啦。”
  昏迷的羊春朝脸已经肿得变了形,韦欢娥很艰难才从几张病床上找到他。医院诊断羊春朝为颅脑损伤,而医生的话彻底让她的心凉了———“你有几个孩子?这个孩子不能指望了。
  那一年,羊春朝14岁,刚上初中。
  20多天后,羊春朝睁开了眼睛,可是他已经认不出所有的人,包括妈妈韦欢娥。
  儿子的智商几乎又回到了幼儿的状态。过去的记忆清空了,一切要重新开始。
  “你必须从1、2、3开始教他。”饭桌上,曾做过赤脚医生的韦欢娥给已经十四岁的儿子喂饭、夹菜、按摩,然后一遍一遍告诉他:“我是妈妈”。
  事故后,羊春朝的脾气很大,甚至还拿刀砍弟弟,被拦住了就跑。韦欢娥拉不住他,只好让他舅舅去追,这样的日子就像家常便饭。
  3年后,羊春朝突然张嘴叫了一声妈,韦欢娥蹦跳着喊, “我孩子会说话了、会说话了。”喜极而泣。“就是这么艰难。”韦欢娥说,好像从孩子命运改变的那天起,她又从商人变回到一个“医生”。
  羊春朝什么也做不了,但他爱唱歌,嘶哑的声音哇啦哇啦,勉强跟得上节拍。可那对于韦欢娥来说,已经是最美好的事了。
  韦欢娥张罗着成立了一支残疾人舞蹈队,儿子也在其中。“我就是想要让我这个孩子,和健全人一样活下来。”她说,听见春朝的歌声,她才放了心。“因为我知道他快乐了。”
一个大胆的想法
“用我的家,给他们一个家”
  那些年,为了给儿子做康复治疗,韦欢娥隔三差五往返医院。这也让韦欢娥看到了许多“像儿子一样的人”。“有的人比他还惨,我儿子需要康复治疗,他们更需要。”韦欢娥说。
  儋州人口百万,其中5万多是残疾人,可却没有一家残疾人康复治疗综合服务中心。有条件的人可以到海口治疗,没有条件的,只好在家里呆着。“有了康复中心,能救很多人。”韦欢娥大胆地想,不行她就来建这家康复中心。
  一开始她去找残联,残联很支持,但那时经费短缺,难以解决场地的问题。韦欢娥说,可以用她家的那栋三层楼。但这想法很快遭到家里人的反对。多年来,给儿子治病花了大笔钱,家里生活来源基本靠房屋租金。有人劝她算一笔账,三层楼一年租金可达20万,如果无偿拿去建康复中心,就是亏了这笔钱。甚至有人还笑她糊涂。“我们能为自己的孩子,也能为人家,不是也很有意义吗?”韦欢娥的坚持和劝导最终统一了家里的意见。
  2008年秋天,经过两年多的酝酿报批,儋州市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终于落成。
  为了购置设备,她又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拿出来,再借了朋友10万元,在康复中心门诊,开办了医疗康复服务,还建了活动中心健身室。她想用自己的家,给那些残疾人另一个“家”———康复的家。
  熟悉韦欢娥的人都知道,她一旦决定的事情,九头牛都拉不回。
  2009年,她利用自家的50亩地并贷了15万元,建了一家残疾人托养中心。
  “地不留给孩子吗?”有人这样问她。她说,把这样的事业留给孩子不是更好吗?
一个坚定的信念
“行善,要坚持”
  但进展并不如预想的顺利,康复中心第一个月只赚了40元,接下来的两年里月月亏损。到2009年底,韦欢娥已经难以承受。“那时候我都有点想放弃了。”韦欢娥说,她去向有关部门反映,部门回复如果亏就不做了。韦欢娥的心情跌到了谷底。
  问题接踵而来。
  托养中心建成运营的第三天,一名智障残疾人跑丢了。尽管中心加了围墙,可他还是从水沟边溜走了。那是一个大风大雨的夜晚,家属找韦欢娥要人,韦欢娥第一次感到害怕。 “责任太大了,我们怎么赔得了。”她哭了起来。
  韦欢娥信仰基督,她默默地在心里祷告。“可一定不能丢了呀。”她做了最坏的打算。韦欢娥派出了所有的人去找,她自己和当事人的哥哥,跑了一天一夜,寻遍了小路大路,终于找到了那个走丢的红衣男子。“如果找不到,我真想关门了。”韦欢娥说。
  那是她们最困难阶段。
  有一天,香港有人过来考察,了解他们的现状后,转来了3万元。她觉得突然有了勇气,以后更要用心地去做了。
  她说,那一天,她打开圣经,里面写着一句“行善,要坚持。”她的心豁然开朗。
  在残疾人康复中心,还有一名自称是“志愿者”的人,他叫劳庆谋。
  2008年,劳庆谋在深圳做康复治疗,通过朋友介绍认识韦欢娥。劳庆谋说:“做残疾人的事业,没有爱心是不行的!有的人可能会加入进来,但是很难坚持下去。”他担心韦欢娥会半途而废。到了后来,劳庆谋感动了。
  今年,劳庆谋终于做出了决定,放弃在深圳继续发展的机会,带着自己的康复“设备”和“技术”,回到儋州,他要帮助韦欢娥。
  有人说韦欢娥“有点傻”,但劳庆谋竖起了大拇指,“如果不是佩服她,我就不来了!”
  在韦欢娥的康复中心里,有很多“山寨版”的康复器材———“电动自行车”、“可以站立的床” ……这些大多是自制的。“买不起高档的,我们就依样画葫芦。”劳庆谋信心满满。
  一个多月前,病人钟亚韵来到这里时,仍不能动弹,如今她已经可以举起她的手。韦欢娥说,这是她最喜欢看到的情形。
一个“慈善”的约定
“他说要做有意义的事”
  采访中,提到一个人,会让韦欢娥收住所有的笑容,潸然泪下。
  这个人是她的丈夫老羊。
  “做这个有意义,要做一点有意义的事。”多年后,她常常能想起老羊的这番话,这是他们的约定。
  他们是同村老乡,一起做过赤脚医生。韦欢娥18岁从儋州赤脚医生培训班毕业后,就回到了和庆镇罗便村卫生所。背着小药箱,每天走七八里山路去给人看病,一天看60多个病号也不觉疲倦。两人相识结婚后,便利用他们的专长,到那大镇做了药商,生意越做越大。当年,韦欢娥因为儿子提出要自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时,老羊是最赞成的。
  “他说,我们做了那么多年生意,做一做慈善有意义。”韦欢娥说,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从2006年筹建到2008年落成,丈夫老羊忙前忙后。
  然而,2008年,康复中心落成还没几个月,正在打扫卫生的老羊突然倒在地上。脑血管出血,老羊就这样离世了。韦欢娥措手不及。
  5年多过去了,康复中心曲曲折折最终能坚持下来,这让韦欢娥会欣慰地觉得,“一定是他的在天之灵在庇佑。”
  2011年,韦欢娥获评为中国当代爱心公益人物。第一次,她在孩子们的陪同下,出了一趟远门,进京领奖。
  韦欢娥今年已经60岁了,但她觉得事业好像才刚刚开始。她给儋州建下了第一个残疾人康复中心,现在她想把它建西部最大的。
  “如果他还活着,看到我们现在做的这些,他一定会很支持很高兴,会为我骄傲。”(记者林莹 敖坤)
(责任编辑:
· ( 07-17)
 精彩图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社区残疾人康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