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横机上用的高位破水罗拉皮,哪买的好些?

加工定制是
型号JS-006
功用电脑横机配件
种类针织机械配件
产品单价15.00高位罗拉在电脑横机上的应用
&梁志佳&&兰先川&&孙&健&&钱新华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摘& 要】高位罗拉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电脑横机的编织性能,为实现更加丰富、多样化的编织工艺和毛衫设计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人们对毛衫外衣化、时装化、舒适化、个性化的提升,简单的针织产品已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创新的工艺和复杂的花型设计对电脑横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牵拉技术的发展对织物的影响至关重要。从高位罗拉的结构分析出发来理解它的工作原理和牵拉性能,能够帮助我们掌握其使用方法,更好地发挥其使用效果和潜能。
【关键词】电脑横机;高位罗拉;牵拉;针织物
电脑横机在工作时,为了能够顺利地编织线圈,必须避免针钩内的线圈随着织针的上升而上升,否则就不可能实现退圈,即旧线圈不会下滑到舌针下面。而编织形成的针织物还需要从成圈的区域中牵引出来,并施加一定的张力以利于编织动作的正常进行。上述功能的实现,是由电脑横机的牵拉机构来完成。电脑横机的牵拉机构主要由沉降片、起底板和主、副罗拉(罗拉也叫牵拉辊)等组成。高位罗拉是副罗拉的其中一种形式,由于其顶端的压布轴直径很小,可使牵拉位置与针床口的距离比普通副罗拉更短,位置更高,故得其名。高位罗拉最早应用于意大利普罗蒂和瑞士斯坦格的电脑横机上,近几年在国内兴起并迅速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牵拉技术。
2 高位罗拉的特征
高位罗拉由步进电机、齿轮箱、插轴箱、牵拉部分和防倒卷部分等组成,如图1所示。步进电机给罗拉提供动力,其减速箱速比通常选用1:20,输出扭矩6~10NM,根据编织工艺的要求,可以实现对织物的定量牵拉。
齿轮箱是罗拉的传动机构,步进电机通过链条输出扭矩后,再经齿轮箱将扭矩输入给牵拉系统。
插轴箱与齿轮箱配套组合,作为高位罗拉的固定基座。牵拉部分和防倒卷部分均安装其上,插轴箱内一般设计有两根可插、拔的支撑插轴,在需要更换罗拉皮时,可实现快速、方便的拆卸和安装工作。
牵拉部分主要由卷布辊、罗拉支架、压布轴、罗拉皮和挡板等组成,如图2所示。
防倒卷部分安装于牵拉部分的下方,是高位罗拉的辅助装置,用于阻挡部分纱线倒卷入罗拉皮及发生倒卷故障时进行报警。
2.2 工作原理
2.2.1 机构原理分析
衣片从针床板口开始下落,然后进入高位罗拉的工作区域。根据编织工艺的要求,可以分段设置步进电机的转动速度,以实现对衣片的定量牵拉。如图3所示,步进电机1通过链条3传递扭矩
1.步进电机 2.主动链轮 3.链条 4.从动链轮 5.主动齿轮 6.换向齿轮 7.过渡齿轮 8.后卷布齿轮 9.后卷布辊 10.支架 11.罗拉皮 12.前卷布辊 13.前卷布齿轮 14.齿轮箱体 15.压布轴
图3 高位罗拉机构示意图
至齿轮箱14,由齿轮箱14逐级传递并分为两部分扭矩:一部分由过渡齿轮7传递给前卷布齿轮13,驱动前卷布辊12转动;另一部分由换向齿轮6传递给后卷布齿轮8,驱动后卷布辊9转动。前卷布辊12与后卷布辊9实现同步反向转动,通过摩擦力带动罗拉皮11绕压布轴15作环向转动,最后由前、后两组牵拉辊上的罗拉皮11相互之间的磨擦作用对织物进行牵拉。
卷布辊的纵断面设计成仿丝杠式的环状凹凸形式,如图4所示,卷布辊与罗拉皮接触表面相互交错,可成倍增大接触面积,得以保证两者之间摩擦力的可靠要求。
2.2.2 牵拉力的计算
图5为退圈时织物线圈的状态与织针的受力情况,织针在进行上升退圈时,受织物线圈1的摩擦力f作用而增加退圈的阻力。织针所受摩擦力f:
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1)
μ―织物线圈与织针的摩擦系数;
N―织物线圈作用于织针上的正压力。
由力学分解公式可得N:
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2)
T―织物线圈所受的牵拉力;
α―牵拉力T方向与正压力N方向所组成的夹角。
将式(1)与式(2)组合可得织物线圈的牵拉力T:
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3)
针织物所需的牵拉力Td:
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q(4)
n―参与编织的织针数量。
3 高位罗拉的应用与实践
3.1 应用特点
在电脑横机上牵拉所起的作用是将已形成的针织物引出成圈区域,同时在退圈时拉紧旧线圈,不使它随着织针的上升而上浮。目前电脑横机上所采用的牵拉方式主要有卷取式(罗拉)和梳栉式(起底板)两种。
3.1.1 卷取式(罗拉)牵拉
图6 针床筒口线至牵拉辊之间织物的形态
如图6所示,一对罗拉配置在离针床筒口AA线一定距离EE线处。罗拉的转动和罗拉间对织物的摩擦力将针织物引出,并使针织物纵向产生一定的张力。在针板筒口线附近,由于织针对线圈的约束力将针织物横向张开,横列未能收缩。离筒口线越远,其约束力越小,使针织物的幅度显著地缩小。进入到罗拉处的针织物的幅度已经变得很狭,而罗拉本身并无将针织物横列向两旁扩展的作用。这样,两边的线圈纵行不呈直线状,其线圈长度比中间线圈纵行上的要大一些,造成了作用在边缘纵行上的牵拉力要小于中间纵行。在编织某些织物时,织幅边缘线圈会因牵拉力不够而退圈困难,影响到正常的成圈过程。离筒口线较近的横列,由于边上线圈急剧倾斜,线圈横列呈凹形,如BB线状。离筒口线较远而接近罗拉的横列,由于宽度的收缩已稳定,边上的线圈已被拉长,纵行倾斜程度亦减小,因而转换成DD线状。
与处于EE线的罗拉相比,高位罗拉配置于位置更高的CC线,与针床筒口线AA的距离仅有20~30mm,在牵拉织出的针织物时,针织物的幅度几乎与筒口线织物的幅度一致,这样针床上最边上的一根针与最中间的一根针的牵拉力基本一样,不仅满足了织幅边缘的牵拉力要求,也使得整片织物的牵拉力更均匀,得以显著提升布片的质量。
另一方面,高位罗拉的卷布方式与普通副罗拉有较大的不同,图7所示的为高位罗拉与普通副罗拉对织物牵拉的示意图。图中1表示高位罗拉,4表示普通的副罗拉,高位罗拉由前、后罗拉皮之间的挤压摩擦对针织物2进行牵拉,是柔性的面接触而非点接触式牵拉,能够彻底控制布边效果,做到笔直无“香蕉”形变形,使针织物更均匀、平整。普通罗拉由前、后两根金属牵拉辊互相啮合牵拉针织物,齿形啮合式的挤压,不仅破坏针织物的平整效果,也很难做到均匀的面接触牵拉,而通常是某几个位置的点或线接触,造成所编织的织物左右布边长短不一。
3.1.2 梳栉式(起底板)牵拉
起底板握住针织物的起始横列,在编织开始时就将针织物向下牵拉。其特点是针织物横向收缩和两边线圈纵行的倾斜程度相对地比罗拉式要小。由于起底板是随着针织物的编织而向下移动的,牵拉时离筒口线的距离不断增大,其编织长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仅适用于衣片起头或小片编织的牵拉。
3.2 实用效果
目前毛衫编织中应用较多的组织是简单的平针、罗纹、三平、四平等基本组织。由于高位罗拉的独
特性能,为扩展毛衫的编织工艺和设计创新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如连续加针编织、极限收针编织、成形编织、局部编织等花式组织。
图8所示为三种特殊的编织工艺织物,1号织物主要特点在于两边同时收针至最后一颗,到编织结尾处,织物幅度显著减小,容易造成牵拉不稳定而漏针或烂边。2号织物有两边连续收针及连续多片编织,在完成第一片后开始编织废纱准备下一片的编织时,由于织物受罗拉牵拉的部分狭窄,使牵拉力难以作用到织物两边,导致两边织针的旧线圈浮起,无法完成正常的成圈而造成两边脱线烂边。高位罗拉对解决上述两种编织的问题具有显著的作用,由于高位罗拉的牵拉位置紧靠针床筒口,并通过其特殊的柔性挤压牵拉方式,使牵拉的效果有效地传递至织物两边,以增加两边线圈的牵拉力而实现正常的成圈动作。3号织物的局部编织通过高位罗拉与沉降片的配合牵拉可顺利实现,沉降片阻挡旧线圈随针杆的上升而上浮,高位罗拉的柔性牵拉效果既帮助织物及时退出成圈区域,又避免了对织物的过度牵拉而破坏编织。
电脑横机经过飞速的发展,已基本取代手摇横机和半自动横机等生产效率低下、品种更换麻烦、对市场反应缓慢等缺点的产品。创新的工艺和复杂的花型设计对电脑横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牵拉技术的发展对织物的影响至关重要。近几年,高位罗拉的技术水平快速发展,其牵拉力和牵拉速度已实现了大幅的提升,呈现出逐渐取代主罗拉的趋势。当前国产电脑横机几乎已全部配置了高位罗拉装置,部分机型已实现了对主罗拉的取代(即一台机器仅配置高位罗拉即可满足对针织物牵拉的要求)。然而,一些关键技术还有待提高,如罗拉皮的使用寿命及其材料成分的研究、卷布辊的刚性及磨擦运转的均匀性能、支架减磨性与抗弯曲性能等问题,有待我们继续的努力。
[1] 宋广礼.电脑横机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10.
[2] 许吕崧,龙海如,针织工艺与设备[M]. 中国纺织出版社,1998.
[3] 沈大奇,桂训虞.针织生产技术[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7.
[4] 朱文俊,郑建林.电脑横机编织技术[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
[5] 邓秀琴.羊毛衫加工原理与实践 上册[M]. 中国纺织出版社,1991.
[6] 金永良,赵建生.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副罗拉机构[P].200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位破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