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人公司租用游艇问题家人汽车的问题,麻烦大...

浅谈你对礼仪中“尊卑”问题的认识看完这篇文章,谈谈你对尊卑问题的看法。不少于300字今年春夏交接之际,公司组织了一次春游。从旅游公司租来的大轿车那天早上等在公司大楼的门口_百度作业帮
浅谈你对礼仪中“尊卑”问题的认识看完这篇文章,谈谈你对尊卑问题的看法。不少于300字今年春夏交接之际,公司组织了一次春游。从旅游公司租来的大轿车那天早上等在公司大楼的门口
浅谈你对礼仪中“尊卑”问题的认识看完这篇文章,谈谈你对尊卑问题的看法。不少于300字今年春夏交接之际,公司组织了一次春游。从旅游公司租来的大轿车那天早上等在公司大楼的门口。公司老板和公司秘书随当时的人流最后上了车,上车后,秘书问大家:“都到齐了吗?”这种问法当然有毛病,大家面面相觑,没人作答(从逻辑上讲,在座的人都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老板修正:“在座的觉得还有谁可能没到?”大家左右看看,仍没有人说话(从逻辑上讲,在座的人都不具备资格回答这个问题)。老板说:“好,我再上楼去看看。”于是跳下车,一溜小跑进了办公楼。十分钟后,老板跑回来,略喘:“没人了,可以走了。”这一幕大概不容易发生在中国公司里。一,老板大概不会那么“掉价”,二,他手下的人大概也不会那么没“眼力价儿”。我初到美国读博士时还发生过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我们一群研究生坐在实验室里聊天,我们的导师教授走了进来,站在了我们中间加入了聊天。其时所有的座位都被学生占了,导师就站在那里说话,没有人起身给他让个座。他站的位置并不在我的身边,我觉得我让座会让我那些坐在导师身边的美国同学难堪。但他们显得很坦然,没有任何动一下的意思。我坐在那里如坐针毡,终于觉得无法再有无动于衷的坦然,我于是站起来,请导师坐在我的位置上。导师听完我的邀请,问:“你要走了?”我回答:“不。”他于是一脸不解地看了看我,并没有坐下,仍然站着继续他的谈话。我立刻觉得十分尴尬,倒好像是我做错了事。如果是另一个学生走进来,我不会有给他让座的自觉,也不会觉得有那个必要。长幼有序,是中国人的美德。但在美国人的眼里,教授并没觉得他应该比一个学生更应该坐下而不是站在那里说话,我的美国同学们同样没觉得有这个必要。中西文化对我的交替揉搓,终于使我渐渐意识到,中国人的礼仪是建立在以阶级,长幼为序基础上的礼仪,幼尊长,下尊上。无论“礼”,还是“仪”都基于一个 “序”字。“序”是单方向的。儿子不可和父母高声争论,但父母却可以理所当然的厉声斥责子女;下级对上级要唯诺有礼,上级对下级却可以趾高气扬。“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是这种礼仪传统的直观表述。当中国人称自己是礼仪之邦时,所描述的也是这种阶级,等级特征明显的礼仪。从这个了解角度看过去,其实不难理解为什么我们的国人和其他民族交往时的作为往往显得那么不懂礼仪,其实不光是和其他国家和民族,中国人群中对陌生人的礼仪也淡泊几近于“无”。因为当我们的国人和一个和他“毫不相干”的人接触时,那些陌生人和他之间不存在明确的阶级和等级差异。他的“礼义”也就没有了立身的基础。所以,我们看到的现状是,中国人熟人之间礼仪是相当周到的,隔壁大哥,邻家大妈都是礼仪的实施对象。但对陌生人却经常是视若无睹。甚至偶有误会,便立刻恶语相向,拔拳相对。其实,残忍的讲,中国从来就不是社会层面上单纯地建立在人与人之间互相尊敬基础上的礼仪之邦。而始终是一个以长幼,阶级为序的礼仪之邦。我对西方的礼仪历史并不清楚。也许他们历史上的礼仪基础和我们一样。但从当代西方礼仪教育现实看,他们的礼仪教育至少在形式上是单纯以人之间的互相尊重为基础的,理念上忽略了人和人之间年龄,阶级的差别。所以认可和接受这种教育的人,对任何人或任何民族都有着基本的从人的角度为起点的尊重。这种礼仪才具有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平和普适。反映了一个民族的起码修养。不要为我们的人民在公共场所的不斯文表现感到诧异,以为是礼仪之邦的堕落。其实我们从来就不是真正社会平权意义上的礼仪之邦。你用这种意义上的尺度去度量一个从古以来就是建立在等级,长幼顺序上的礼仪之邦得出的结论无疑测量上的误差,并非是测量物本身的变异。
人在人下拿自己当人,人在人上拿别人当人。你老板素质很高!
尊重他人,也就是尊重自己,没有尊卑之分,又何必去为了那些世俗的规则束缚了自己思想,每个人都只是个需要别人尊重自己。这个社会虽然仍然有些现实,但是做真的自己才是最自由的。
孔孟之道,实乃不值得提倡。|||||||||||
|||||||||:
注会辅导:
会计职称辅导热招:
 实务课程: : 综合辅导: :
您的位置:&&&> 正文
企业租用个人车辆的税务问题
13:47 互联网 【
】【】【】
  企业租用个人辆并支付给员工租金等费用,属于租赁行为。企业发生的租赁费用可凭有效凭证在前扣除,而在租赁期间所发生的用车相关费用及由此而产生的需分别情况处理。   (一)企业与个人未签订租赁合同而支付给员工的所得,企业租金费用不允许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员工所得须按&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   (二)企业与个人签订了租赁合同,企业与个人应进行如下处理。   1.依据《》及《》中有关规定,员工应就其取得的租赁收入分别按&服务业&&租赁&缴纳营业税和&财产租赁所得&缴纳个人所得税。   2.对于企业所得税,各地规定不尽相同。如江苏省国家局《》(苏国税发[号)规定,私车公用发生的费用应凭真实、合理、合法凭据,准予税前扣除,对应由个人承担的车辆购置税、折旧费以及费等不得税前扣除。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在对待租赁个人车辆所发生的费用是否允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时,企业须与个人签订租赁合同,折旧费用均不允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车辆发生费用需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凭证方允许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 责任编辑:cheery
      
      
      
      
           
      
      
& & & & & & &
Copyright & 2000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东大正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咨询时间:全天24小时服务(节假日不休息)
建议邮箱:
客服邮箱: 投诉电话:010-
咨询电话:010- /
传真:010- / 人工转传真
  /   京公网安备66 记者的调查太浅薄了。应该从出租车公司的背景和股东开始调查。现在北京的出租车公司的老板都是人大代表,因此每一次出租车调整的政策都是他们自己起草的,所有的政策都是以保护他们自己的利益为目的的。他们是商人,......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07:36:35&)
3300字(970/78)
( 12:31:11)
( 14:23:08)
( 14:18:10)
( 21:49:43)
( 01:51:00)
47字(24/0)
( 11:28:55)
( 11:24:44)
( 20:57:29)
( 20:27:07)
110字(2/0)
( 20:10:27)
( 19:58:21)
114字(7/0)
( 19:42:03)
3字(127/0)
( 19:40:26)
134字(5/0)
( 19:19:26)
( 19:19:01)
( 19:10:32)
( 18:41:54)
200字(90/0)
( 18:08:56)
27字(12/0)
( 17:46:01)
( 17:44:32)
108字(2/0)
( 17:17:40)
( 16:42:35)
71字(12/0)
( 16:14:45)
( 16:12:45)
( 15:48:37)
( 15:23:05)
( 15:21:46)
( 15:15:01)
( 14:52:19)
( 14:38:02)
61字(10/0)
( 14:36:49)
( 14:32:49)
27字(14/0)
( 14:32:49)
( 14:30:53)
13字(12/0)
( 14:29:19)
( 14:27:36)
( 14:23:55)
61字(24/0)
( 14:00:25)
( 13:47:00)
140字(11/0)
( 13:46:21)
93字(12/0)
( 13:18:44)
( 13:05:50)
( 12:53:22)
( 12:49:07)
( 12:45:23)
( 12:19:35)
( 12:02:28)
101字(11/0)
( 11:54:52)
( 11:49:50)
( 11:42:26)
( 11:29:44)
( 11:29:20)
( 11:23:19)
( 10:56:45)
( 10:55:00)
103字(5/0)
( 10:40:40)
( 10:39:31)
( 10:32:18)
( 10:29:12)
( 10:18:29)
21字(117/0)
( 10:13:45)
( 10:12:27)
( 10:12:16)
271字(6/0)
( 09:55:52)
( 09:43:51)
( 09:37:28)
( 09:27:32)
140字(0/0)
( 09:18:11)
180字(0/0)
( 09:14:06)
250字(9/0)
( 09:07:40)
( 08:58:41)
( 08:56:49)
( 08:51:24)
( 08:49:11)
135字(1/0)
( 08:24:21)
( 08:10:09)
143字(30/0)
( 07:50:59)
55字(15/0)
( 07:36:35)
19字(11/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出租车司机曾经告诉过你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按投票排序
252 个回答
说一个个例,我曾调查一个医药案子(调查记者),在出租车上,跟后方编辑打电话交流看法。司机问我,你是医疗行业的?(因当时针对药监局内幕做了很多调查,弄得满嘴医学术语。)
我当然否定之,但司机追问,我只好说自己是记者,正在调查与医疗系统相关的事。对方很兴奋,说终于找到这样的人了。我问他什么情况,他说自己的岳父因为医疗事故,被同仁医院的外派医生(到昌平卫生院做手术)弄瞎了眼睛,自己一直跟医院打官司呢。我听着有点料(职业本能判断),就给了他名片。
我在药监局的调查结束之后(就是这篇,《药审的秘密》),这名和气地出租车司机找到我单位,带了很多材料,向我说明案子情况。事实上,官司很简单,因为碍着医院和卫生局的关系,昌平法院一直不给判决,后来我去了一趟昌平法院,两个小时之后,判决书就下来了,还是胜诉。
我对这名出租车司机感兴趣,是因为他维权的方式。用知识武装自己,把自己的出租车厢当做“知乎”。他在长达两年的维权过程中,没有上访、闹事,而是专心学习法律、医学、信息、政治知识,而他的老师们,就是乘客。
比如案子中他发现,那位同仁医生的医师资格证书有问题,与另外一名医生号码重复,有可能造假,卫生局的答复是计算机数据库录入出错。他不信,就专门在中关村科技园附近拉人,最终在上地遇到一位数据库专家,中国信息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给他详细讲解了数据库原理,并告诉他,不可能是数据库录入出错。
又比如,他对眼睛致瞎的原因不清楚,就专门到医院附近拉活,后遇见一位北大人民医院的眼科主任,主任跟他详解眼病原因,并看了他随身带的病例和材料,并确定地告诉他,医院和医生的责任在哪里。在讲解过程中,主任到家了,又在小区门口,多讲了半个多小时。
还比如,在医疗事故鉴定上,他得到非常不利的结果,他想推翻之,就专门找医疗鉴定专家。对法律知识不了解,就专门到法院附近拉人,在打官司过程中,很多法官都给他出过主意,很多律师也提出帮助。他也想找记者,但遇到的都是文化娱乐记者,没见着法制或调查记者,我是第一个。
我后来去他家看过一次,电脑里有专门的文件夹,分门别类,写满了与官司有关的各种信息。还有厚厚的打印和手写材料。他自豪的说,现在,他是半个眼科医生和半个律师。二审的时候,他甚至没有花钱请律师,而是自己写诉状,自己充当辩护人。
他曾经求教过的人还有:中日友好医院的老教授(女)、空军总医院医师(女)、海淀法院立案庭法官、医院的法律顾问、海淀医院行政人员、司法鉴定中心工作人员、人大代表等等。
他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数次将医院、鉴定中心、卫生局、法院逼到墙角,最终小胜。可惜的是,这个故事没有最终成稿,一是因为编辑觉得故事偏单薄,需要再找几个案例。二是我处在人生转型的关口,出来创业了。很遗憾,所以写在这里,想起什么,随时补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好吧,知乎和微博都很神奇,貌似真有人想拍成电影了,我留个邮件:————————————————————————————————————再次更新:刚刚接到当事司机电话,案子最终没有走上诉程序,做了调解,这位有韧性的司机和他的家人,获得了满意的结果,一审判决才赔不到2万块钱,调解结果是在这个基础上,加赔近7万,总额近9万。自从我这个帖子发出之后,很多媒体记者找上我来,要求见当事人采访。也起到了一定作用,在调解协议里明确写明:当事司机不许信访,不再因此事接触媒体。知乎威武,剧终。日
转述一朋友经历:
朋友在朝日电视台打工,晚上出来打车时司机大叔问:你是娱乐圈的人吗?朋友随口恩了一下,然后司机开始了:
“上次在这附近拉到反町隆史,真是英俊又有型啊~不过嘛,和我一比还是差一点~哈哈”
朋友很累,懒得回应司机的冷笑话,便随口敷衍了句是么之类的,司机接着说:
“还有次拉到草刈正雄,特有男人味,很英俊,不过嘛,和我一比还是差一点~哈哈”
朋友没理他
司机又连着说了两个中年个性男优的名字,总是先夸人如何帅最后都会加一句“和我比还是差一点~哈哈”,在说到第五个男优如何英俊帅气时,朋友没忍住先说了句:“跟您比差远了吧?”
司机说:“那当然~哈哈”
总算到了目的地,朋友心想解放了,由于日本乘客基本都习惯坐后排,结账时司机会转过来找钱,朋友无意瞅了司机一眼,他说他当时内心就四个字“我靠!巨帅!”
恍恍惚惚下了车他才明白其实司机没有在故意搞笑,他只是说实话而已。。
我终于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刚刚朋友打完车告诉我的。出租师傅说干这行,见的什么人都有。当年拉一女顾客,从十x堡到四环边。用手机时,女顾客看见他手机屏幕是个大妞,就非要让师傅把手机给她看。师傅不给,她偏要。师傅坚持不给,她竟然动手抢!拉扯间,女顾客把出租师傅上衣扣子扯掉了一个。当时师傅就把上衣一脱:「你要干嘛?!劫财还是劫色!你要劫财,我身上车上所有钱都给你;你要劫色,我现在就脱裤子!」女顾客哈哈大笑,竟然搂着师傅在他脸上吧唧亲了一口。师傅差点急眼:「再这么着我拉你奔派出所了啊!」「没事儿派出所我熟!」后来女顾客没再有什么过激举动,到地儿下车,笑嘻嘻给了师傅二十块钱走了(实际车程三公里左右)。最后,师傅说:「我拉了五年出租,就这二十块钱,记得特别清楚。」他叹了口气,饱含深情,「这可是我卖身挣的啊!!!」然后我朋友乐得眼泪都出来了。
2010年的12月13日。凌晨,我从芝加哥大学坐车去机场,回上海。天很黑,司机也是。聊起来了,我知道他是约旦人。他说他在约旦服役的时候,负责修F16战斗机。关于飞机,他能说许多许多——说美国人如何狡诈,说约旦的F16如何如何不好。也不知过了多久,他退伍了。为了生计,托了关系,来了美国。那时他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么——但他懂一点英语,因为钻研过F16。他说,他有很多修过飞机的同事在芝加哥,都在芝加哥黄色的小小出租车里。他开玩笑说,也许有一天的深夜,他们会一起在芝加哥的街头组装出一架F16,让美国人知道,他们不光是开出租车的。下车的时候,我们互相祝福。他留给了我他的名片,我说我可能要搬家了,他说他可以来帮我,给他电话就好。那个冬天以后,我的心情就再也没有那般轻快过。那张名片,也丢失在了上海的许多人与事的漩涡之中。很多年后,我想起他的微笑——我好想对他说:As-salamu alaykum,tasharrafna,还有其他,许多许多。~·~·~
~·~·~2012年的1月29日。我又从芝大坐出租车去机场。出门的时候,我觉得那是我人生中最黑暗的一天——有之一,有很多很多的之一,这让我觉得这一天更加黑暗。开车的师傅是个黑人大叔,不光是黑,真的是黑人,电影里很憨厚的那种。看到他的时候,我就知道,我们会很投缘。我们一路聊了许多许多。他家就住在芝大往北三条街,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那个地方我还去过一次,我们又有了很多事可以说。他十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出门,回家以后他的弟弟就躺在桌上了,浑身是血。有人冲进了屋子,开枪把他打死了。他说,直到今天他还常常想起他的这个弟弟。他说,有一天,他八岁的时候,他的妈妈挺着大肚子,摸摸他的头,跟他说:“在家好好等着,我去给你带个弟弟回来。” 他说,这一刻,他的弟弟第一次走进了他的生活,在之后的六年中,和他一起度过了那么多快乐的时光。我也不知道我可以说些什么来安慰他。我下车的时候,他也下了车。拥抱,用力得拥抱,我用尽了我所有的力道。我想,这力道,大概就是男人间沟通的方式吧。那些许许多多的痛苦,终究是要用力道去度过的。~·~·~
~·~·~2014年春。我在伦敦了,许多事情在好起来,我的身体也好多了。我喜欢伦敦的空气,喜欢沿着王道徒步去上学,喜欢从大英中间穿过去对面的书店。有天打车去面试一个兼职,司机是伊朗人。聊天,只是他的英语我也听不太懂。伦敦的出租车很大,司机离开后座很远,我更听不清了。依稀,我知道了77年的时候,他进入了德黑兰大学,读类似水利工程的专业。他从此开始参加学潮,很快入狱。我很想听懂他说的细节,可是风是那样得大,他的声音又是那样得沙哑。很快,我到了。临行,他又对我说了一句话,我也听不明白,面试的时间就快要到了,匆匆我已然离开。不一会儿,他驾着小车追上我,摇下小窗问我,那句话我明白了没有。我说,真的没有,真是很抱歉。他努力地、一字一顿地又说了一次:I am the gambler who has nothing to lose but the desire to gamble again.(我是这样一个赌徒:除了继续下注的热望,此外一无所有。)我祝福他,为了他未竟的革命事业,他也祝福我,为了我的无论是何一种的事业。我目送着他的小车,又回到了伦敦的并不川流的车道上。那一刻我觉得我突然明白了许多。我望着帝都那许许多多的缓缓爬行的车,我知道其中坐着许多真的斗士。而我,这般地走在寻常巷陌,亦当有以努力吧。
以下回答有点不对题,见谅。
说到出租车司机,我就会想到我遇到的那些同志司机。毕竟自己是个LGBT志愿者嘛~
我觉得上海很奇妙:在上海的各gay吧门口等客的出租车司机貌似都是同志。
上次我从Eddie's出来,上了一辆出租车,师傅问:“今天晚上很多漂亮男孩子在里头的是不啦?”然后就开始跟我说刚才也是从这儿拉了一对漂亮男孩,特别亲密,上车了还在亲吻拥抱。“很幸福啊,你说是不啦?”我从后视镜看到他的眼睛,满是羡慕。
然后我们聊到我是从北京来出差的,他便开始和我聊起北京gay吧的样子,“是不是也很好玩啊?”“你说那个酒吧是全国最大的,那有我们上海D2大吗?”
后来要下车的时候,我告诉他现金不够了,让他停在酒店旁边的一个ATM等我一下。他回过头,说,哎呀,不用啦,你有多少给我多少就行,都是自己人。然后他就把我手里的钱拿走,大致数了一下,让我下车,绝尘而去。
那天刚好在酒吧里遇到了北京的朋友,后来回北京后聊起这件事,他说,靠,我的那个出租车司机也是gay,和我聊得可欢了,上海的浴室啊按摩啊什么的他可门儿清了。我们才知道原来自己遇到的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和上海的朋友check了一下,属实。)
在北京,des和alfa门口的出租车司机则五花八门,什么人都有。不过我也确实遇到过同志的司机。
有一次,从酒吧出来,心情不是太美丽,拦了一辆车,上车就不是很想说话。司机开始和我聊。“跳舞去了?”“恩。”“哎,我像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可还没有这种酒吧。后来慢慢开了一两家,都很小。再后来有了目的地,我可老了。”
我一下来了精神,就和司机聊起来。
“你们可是赶上好时候啦,以前咱们都得躲躲藏藏偷偷摸摸的,自己心里还有负罪感。”
“我那年也娶了个媳妇,后来实在受不了啦,就找了个理由离婚了,还好没要孩子,不过房子归她了。”
“跟现在这位还是在公园里认识了,也好了小十年了,他也有自己的家,咱们这辈子啊,有个依靠就行了,这依靠说起来很虚,但是每次心里能够想到他的时候,就觉得实在。”
师傅大概四五十岁,整个叙述的过程中,脸上都微微笑着。
下车的时候,师傅给我找钱,说:“小伙子,开心点喔。”
回到题干的话题,北京的出租车师傅给我讲的城市传奇里,我印象最深也最常被我提起的一个,是关于长虹桥边上某高档楼盘的(楼盘名字不提)。以下内容经过我艺术的加工~~
说这个楼盘在建设的过程中,几名民工由于寂寞难耐,在一个深夜把路过的一名妙龄女子拖进了工地,轮了。轮了之后,他们觉得这个女子活着离开肯定会把事情抖露出去,他们就完了,于是他们把女子杀了。杀了之后,他们又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尸体,这时,一个聪明的民工站出来了,他提议可以把女子扔进混凝土机。于是他们就神不知鬼不觉地做了。于是现在这个女子遍布在楼盘的某些墙里。
后来民工们良心不安自首了。
后来就传说楼的走廊里常有类似许茹芸的声音飘出来。
事情爆出来之后这个楼盘就卖得很差,两广、福建和台湾的都退房了,现在住在里面的是北方人和外国人居多,可是所有住户合起来还装不满1个楼。
现在楼盘有一部分变成酒店式公寓了。
我跟潘滨的故事相似但又结局不同。我做记者的时候,有一次深夜打车回家还在跟主编讨论第二天出差的安排。等电话讲完也到我家小区门口了,司机熄了火,问我是不是记者,能否跟我反应个情况。他说他女儿在朝阳区某小学读六年级,因为两口子下岗不能送孩子去重点、孩子班上很多都是打工子弟。女儿班上的体育老师总借搬运器械等机会猥亵女生。当时这位司机哽咽着叙述了一些细节,大概有8位女生被抚摸过关键部位、还曾经当着其他体育老师的面抱紧挤压女生胸部等。他私下也找过其他家长,也到教委去闹过,但是学校以小升初的推荐名额来要挟各位家长。我自己跑国际新闻的, 而且第二天要出差,不能跟进,只能委托一些做媒体的朋友,我记得找到了王克勤老师和《新京报》的潘采夫。他们也都让记者联系这位师傅,对学校、老师和家长都进行了采访。后来……唉……还是小升初的名额战胜了一切,这位司机和其他家长选择了不追究。
我每天晚上都要打车回家。夜班司机一般都很疲惫。比起日班司机他们比较不喜欢说话。但是前几天遇到一个很爱聊天的司机,这个故事是他给我说的。在我之前的上一车客人,是他撮合的。上一车客人里那个女人,也是他以前载过的客人。那个女人结婚10年,老公在结婚两年后受了伤,成了ED。那次她上了车就开始哭,当时她从一个酒店出来,刚参加完同学会。老同学们都几乎没有注意到她,她自己认为,那是因为她比其他人老得都快。8年的活寡,又不忍离婚,老公因为无能为力反而更加冷漠,让她非常绝望。上车的时候同学会还没有结束,也没有人发现她已经走了。她坐上车就开始哭。那个司机师傅说,他还没来得及问她去哪,她就哭得没停过。他也没问只好慢慢地向前开。结果发现其实方向是反的。所以他们绕了一大圈。而且由于那个女人终于开始说话,而那个司机也没有打断她,他们绕了不止一圈。那次的的士费是87块。那个女人要了这个师傅的电话,其他的时候也会叫他的车,坐他的车她每次都哭。(我想起麦兜的妈妈对麦兜说:像我们这样的女人,哪一个不能随时掉下眼泪来呢?)说到车上那个男人的时候,师傅就说的很简单,就说有那么个男的,情况也一样。那个男的老婆有性冷淡,11年。这师傅当场就把那个女人的电话给了他。后来那两人都离婚并结婚了。离这个师傅第一次载到那个女人时过去了两年多。他们办了一个只有一桌的婚礼,其中一个客人是这个师傅。(不过他没去,没空!)那个师傅牙齿很黑,特别爱笑,满脸摺,说话很响亮很快。在我之前他刚送他们俩回家。他们家就在我离开的那个地点附近的一栋楼里。没准我已经遇见过他们。:)
我说一个。在上海坐出租。司机说他有三亿资产。我不信就问他,怎么赚的。师傅说他是退伍军人,汽车兵,很早退役,安排机关没去。他说要开出租。那时候的上海出租很少,都是老外坐,还有小费拿。到机场说$200就$200,全部开手写发票。靠这个赚了60W。90年代的60W,你懂的。用60W再借钱,买了当时他们家住的房子——静安区的一个别墅。一直摒到2000年,别墅的原来 的主人回来了,作为台商,要买回去祖产,而且房子确实嗲。他不卖。然后一直熬到台商老头快不行了,已经是2009年了,这么火爆的楼市。卖了 3亿。我说那你开出租干啥啊。他说,开一辈子出租了,闲着没劲。上海男人也不花什么钱,赚点香烟钱。
曾经遇到的苏丹的出租车司机,那个时候中国在苏丹的援建工作进行的如火如荼,“中非友好进入新的阶段”。本以为他会很高兴听到我是中国人,结果他说,我不喜欢中国人,他们来了之后把我们村里的狗都偷走了烹了吃。中国人是不是什么都敢做,都敢吃?很多中国人跟我们抢生意做,我的兄弟被竞争的破产了……于是我一路无语,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跟他解释
很多年后,BBC制作了一部纪录片叫:The Chineses are coming.说得就是这么回事儿。
1. 在帝都和朋友打车,的哥一听朋友是做网站编辑的,极度兴奋,表示要爆尿,民生方面的。但是朋友主要做数码产品方面,的哥很失望。。。2. 一次在休斯顿,的哥是一黑人老哥,聊天后得知他是从刚果来的。有几点令人印象深刻:第一,他的车非常干净,的哥也穿的西装革履,他的黑色领带还带着银葱效果,我们称赞他的车干净,他很开心的告诉我们,他一天有六七个小时在车上,车就是他的办公室,干干净净的才心情好。第二,他对于中国的看法。他说他知道中国对非洲的援助都是有目的的,但是还是比较感谢中国人。因为西方国家到非洲,也掠夺资源,却什么都没留下。中国虽然掠夺了资源,好歹还是对非洲的基础设施有所贡献的,比如道路桥梁、医院学校以及净水设施。第三,他对于世界格局的看法,和CCTV是一样的,神马中国不能听西方的搞民主啦神马搞民主会乱掉的啦神马西方列强就是希望你们搞民主然后乱掉然后他们就可以毒霸天下啦。最后他竟然说,Please,China please be strong and keep strong, for us, for all the world. 这这这,这让我们情何以堪啊。。。。。PS,他还告诉我们,他小的时候,刚果也是社会主义国家,每年全国最优秀的少年都会接受最高领导人接见,并被戴上红领带,而且,这个红领带也是用鲜血染成的,我当场就ORZ了。。。。看来真是四海之内皆兄弟啊。。。。3. 在哥斯达黎加,从机场出来打了一个出租,的哥年轻,极帅,英文流利。问我们是哪国人,我们说你猜啊,他说猜不出。我们说偶们是中国人啊。他笑着说,他觉得我们不是中国人就是日本人,但是他知道中国人和日本人互相不喜欢,很讨厌被错认成对方,所以保守起见他就不说了。。。然后我们都震惊了啊,这人精啊!!之后又打了一辆车,司机明显笨很多,在我们告诉他我们是中国人之后,还不停的用日语跟我们说“谢谢”“再见”神马的,让我数次暴怒。。。。
高中时候,两同学在出租车上大骂历史老师,司机回头说,你们也认识XXX?我是他亲弟弟。————————这位历史老师于2012年8月去世。
哈尔滨司机:全市只有1万5千台出租车,早晚高峰期拼车司空见惯。交通队过去还管,现在呈默认状态。
成都司机:司机本人是420厂的子弟,父母当年从沈阳到成都援建,自己满口沈阳话,却从没有来过东北。他过去在420厂为飞机发动机做外壳,现在厂里仍在做军工,老工人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一,其他的新人都是合同工。工人们不喜欢贾樟柯给420厂拍的《二十四城记》,电影之后二十四城的房价火速蹿升,师傅觉得,除了电影的功劳,主要是因为原厂地皮的位置好。
杭州司机:在酒店外趴活儿时遇到俩老外,要求带到能嘿咻的地方,司机绕了一个大圈子,送到附近的一个夜总会,自己还能从这个夜总会得到提成。而在杭州,黑夜总会比比皆是。“反正他们也不是干正事儿。”因为黑了老外的钱,他很得意。
海拉尔司机:当地车很多都挂假牌子,蒙O一类冒充官车,如果跟当地车有刮碰,一定要弄准真实车牌号。
上海司机:世博会时详细回答了我妈妈关于上海面积、人口的具体数值问题。青岛黄岛区司机:打车十余次,八成司机都是黑龙江人,伊春、牡丹江、哈尔滨的各地都有。他们的爷爷辈当年从山东闯关东到黑龙江,老了落叶归根,基本都是2000年前后,当时刚刚被下岗的这批人也跟着回了山东。他们在开发区买房子,对老黄岛区没什么感情,变成了与爷爷们方向相反的新移民。北京司机:常江出租开单人班的司机,每月份钱4500,其中出租车公司收5K多,政府补贴1K多直接打司机卡上。两班倒并不能降低成本,因为每个司机还都要交3000多份钱。一班还是两班都要公司来安排,司机如果私自添人,很容易被公司的检查者逮住。当晚的张师傅就遇到过四五回公司抽查,在三里屯、五道口等这些地方,上一个乘客刚下车,检查员就窜上来,拧掉车钥匙,拔信息牌,对照是不是本人,发现私自加司机,要没收2万块钱押金,车也得没收了。另外抽查到司机没穿工装,罚200,座椅套太脏,200,「就你俩在车上,你耍赖不交呢?」「想得美,人直接跟公司记你罚款,还得你自己去到专门地方交钱去。」张师傅说北京出租车曾经罢工过,因为份钱太高收入太低,「我听说当时挑头的人听说现在还没放出来」。现在不好罢工了,因为车载电台都不让用了,再联合起来就费劲了。北京有两家专门洗出租车座套的公司,一个月45块钱,无限量随便洗。张师傅还是用自己洗,以省下这一年的500多块。他每周都休周日,回家拿全自动洗衣机搅搅就行了。“现在这个我仨礼拜没洗了”(后桌乘客顿时挺直了后背)。被酒鬼吐了座套,耽误拉活儿就得让他们赔钱,前半夜吐赔300,后半夜200,不给的就报警,要回来多少是多少。实在耍横的也没办法,曾有人一到地方拉开车门就跑,这还能去追他吗?张师傅说,我就喊:慢点!看着点车!下车前的最后一个问题:你拉过小姐吗?“太常见了!”那种特漂亮,上车照着手机短信,念酒店地址的,八成都是小姐。还有晚上从夜总会KTV出来打车去酒店的,给你拿钱时包里都是八百、一千放一起的一小沓,抽出一张给你的,也是。
几年前在德国出差的时候遇到一个出租车司机,因为他在打电话时跟对方提到了“苏莱曼尼亚”这个单词,我就顺口问了声你不会是库尔德人吧,然后大叔就悲愤地讲述起了萨达姆如何迫害他们他又是如何在海湾战争时期跑来投靠他堂兄如今在这悲惨地做出租车司机到现在还拿不到真正身份的事情。(好象他们拿的是一个特别的签证,就是工资不许超过多少,但实听不懂他的话)时间历时二十多分钟,而我在他有浓重口音的英语夹攻中差点没晕过去,无比后悔当时胡乱开口,每三分钟说一声“oh really?"oh my god!""之类,最后终于坚持到了目的地。最后大下车时大叔看着我那么配合的份上告诉我两条城市秘密:1、如果在电车或地铁上被罚款,拿一张200欧元以上面值的,罚款人员就肯定找不开了,200欧以上的包括500欧他们多半没见过(他还说了声:你们中国人不是最爱带大现钞吗?)2、X月XX日-XX日 DB(德国铁路)(大约15天后)要罢工,如果你要坐火车去法兰克福赶飞机一定要提前想办法。前者我没证实过,但后者确实发生了,幸亏当时听了他的话提前联系了客户作准备,请他们派人开车送我到的法兰克福,不然一定赶不上飞机。而报纸上和DB公布这个消息是在大叔告诉我这件事的5天之后。
家住在合肥,打的经常找司机聊天。有次有个司机问我(估计看我想学生)有自行车吗?我说以前有后来被偷了!然后他就跟我说他们从来不买自行车,想要什么自行车就有什么自行车。我问他为什么?他说他们晚上随便看哪里停着车,搬到后备箱里带回家然后买根锯条慢慢锯。当时我就鄙视了 敢情我的车就是这么被丢的。
一,从公司打车到人大附,一司机跟我说,女儿上中学,英语老师硬要他们报一个辅导班,一小时两百,不上的话考试很多题就不会了,问我到底该上不该上,还说现在初中生都老婆老公叫得可亲热了。我帮他分析半天,然后他说,你们大学生现在懂得还真多啊。囧~
二,从海淀桥到五道口,早上高峰时段需要经过中关村大堵口,出租车司机那个猛,各种变速挂档串线超车,不到五分钟就到了,我正疑心这是遇上高手了,师傅自己开腔了,说我以前是赛车队的,后来退役了就改行开出租了,后来后悔没留张名片,万一遇见急事还可以玩个的士速递啥的。
三,在Las Vegas,打车回酒店,路不远就是懒得走,遇上一黑哥们儿口音巨重,还绕远路,问我们是哪里来的,我怕他话多就说Seattle,后来绕多了好多钱,我们不乐意了,按平时的路费给了。黑哥们儿特不高兴,说你们Washington州的人就是不地道云云。我总算保住了祖国母亲的面子。。。
说一北京的年轻的哥吧~08年晚上11点打车碰上的,25岁上下,还很帅。现在北京很少看到帅而年轻的出租司机了。哥们儿车开的飘飘忽忽,惊的我一身冷汗。我看师父很有睡意的样子,我就想停下来换辆车。结果未等我开口,帅哥跟我说:他早晨5点钟出来的,已经干了18个小时了。女朋友出国去卡塔尔了,就想等女朋友回来能买了房子结婚。说现在的姑娘没房子没人愿意嫁,他就想趁女友不在国内的时候多挣点儿钱。然后,当着我的面儿,停车。给女友打电话,反复腔调自己为了她怎样都可以,现在每天开16-18小时的车,保证女友回来就能住上新房。最后还不忘补充一句,你可一定要回来啊~之后问我”是不是只有买了房子,你们女生才觉得男生是真心的?“。我很无语,只有劝他早点儿回去,一天开18小时的车,恐怕女友回来也没身体享受幸福了。那时候我还在和BF攒钱,准备买房,一起在努力,却从未怀疑过彼此的心。08年,当时房价还没现在这么高。回家后,一方面自己胆战心惊,18小时的超长疲劳驾驶,为自己活着回家庆幸;另一方面,为畸形的房价和众多扭曲的婚姻观而感慨,房子不仅毁掉了中国青年的创造力,也毁掉了中国相当多人心中美好的爱情。不知道那些选择了嫁给房子的女生们,几十年后会如何看待当年被她们放弃的年轻、没钱的BF们。
本人住在澳洲,有一次在悉尼打车,在车上跟司机聊坐出租车给小费的问题。于是问他收到过最多多少小费。他说曾经拉过澳洲板球队(约等于国球)队长,30刀的路程给了他100刀(今天汇率,620RMB)的小费,并送给他一顶签名国家队球帽(价值300刀)。让我摸着荷包无限感慨。。
还有一次,一个印度裔司机,聊着我上什么大学,学什么,说我作律师未来会挣很多钱,会让家人过上幸福的生活,可以不向他一样去开出租。然后,他就给我讲从小跟妻子青梅竹马,然后一起移民澳洲,开出租生活一直不算很富裕,他今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让妻子带很多的纯金的首饰,因为妻子跟他一起远离亲人来到澳洲,他想让他们回印度探亲的时候可以让妻子很风光的得到大家的羡慕。 我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真的从他的口吻中听到了一个丈夫的担当,爱和移民生活的不易。
突然想起一次在帝都打车,司机跟我说有一次拉着一对年轻男女,男是老外,一上车两人叽哩咕噜讲着英语,司机大叔听不懂,正值下午睡意沉沉。突然,猛然听到年轻女子对那个老外说: i like BMW。。司机大叔顿时精神抖擞。他说,这是他唯一能听懂的一句。
北京平安大街上没有天桥,没有地道,电车电线和隔栏都是可迅速拆卸的,因为它是一个皇城根北侧的直升机机场
爱与司机聊天……有各种段子,记忆最深的,是一个看上去老套的故事。一次打车,师傅说前几天遇到了他当年的女友。十年前,北京房山乡下,两人相爱却因家贫,女友被迫换亲到山里,为残疾的哥哥换回一个媳妇,分别时两人相拥痛哭,却无能为力。十年后,的哥开车时无意看到了在等公交车的那个她,已是饱经沧桑,生活困苦的模样。的哥叫上女人,送她回家,一路相对无言,到离女人家一站地的时候,女人下车,的哥给了女人500元钱,就此告别。说完故事后,的哥长叹,最后的言语几近哽咽。想给多一些钱给女人,却担心被她男人发现责难。问还爱嘛,答不爱了,却不能忘记,但若她不幸福,怎能安心。十年,有时就象一生...有同学不相信这段记忆,其实司机师傅说到的时候我也很惊讶,对换亲的情节表示不可思议。但他哽噎的述说,到最后的叹息,我相信这是真的。乘车时间在2011年,那对青年男女的故事大概发生在年。关于经济,房山位于北京远郊。在上个世纪末的时候,房产热还没到来,帝都的房价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远郊农民还没有机会体验拆迁致富的神话。农业税没取消,农业人口流动率还不是那么高,一个教育程度不高的女子想要改变自己的境遇要比现在难的多。再说到换亲,涉及到的是两个不幸的女子,那个换回来的女子嫁个残疾的丈夫,又是另一段忧伤的故事了。
嗯,我遇到过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一天我早晨上班有点晚,下地铁到单位还要打车,早晨出租车满载率高,很难打到车,眼看我就要迟到了,很着急。就在这时,刚好有一辆空车驶来,我赶紧拦住了,上车。和司机说去某某地点,司机问我:哦,那咱们就往前走啦!我对于他这个半询问半回答的话正有点迟疑时,司机开着车跟我说:告诉你一个秘密……今天是我第一天开出租车!!哈哈哈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工地计划租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