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相关投资理论结合实践...

骆惠宁:大力提高投资对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当前位置: >> >>
骆惠宁:大力提高投资对产业发展的拉动作用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日 09时27分   来源:青海日报
【E-mail推荐
    投资问题事关全局,事关长远发展。近四年,青海省投资增速连续保持30%以上,这是青海发展史上从未有过的崭新局面。投资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从青海省的发展阶段看,在较长一个时期内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基本特征不会改变。在优化需求结构的新形势下,我们要正确处理投资与消费的关系,更多地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在坚持扩大规模、发挥投资对稳增长支撑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投资结构,进一步强化投资对转方式、扩消费、促改革、惠民生的牵动作用,形成以投资带消费、以消费促投资的良性互动,不断提高投资综合效应。
    这几年的实践我们注意到,青海省投资增长与GDP增长不相适应。以去年为例,理论上青海省投资应该拉动经济增长17个百分点,但实际没有这么高,原因是投资中省外购进占很大比例。全年完成的1434亿元投资中,省外购进为674亿元,占到47%。这说明,青海省产业体系不完整,投资品供给能力明显不足,需要抓紧引导一批生产企业面向省内投资需求,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努力开发适销对路的新产品;引导省内重大项目建设多利用本省投资要素,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并提高省内用工比例和劳务工资水平。
    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大力调整产业投资结构特别是工业投资结构,带动产业体系走向相对完整。一要依托优势资源和原材料产业基础,用循环经济拉长产业链。突出谋划一批龙头带动和填平补齐的项目,促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抢占制高点,增强竞争力。二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带动产业投资结构调整。把发展日用消费品工业摆到重要位置,以市场换产业,加快改善青海省消费品生产的工业布局。
    总之,我们要通过大力优化投资结构,更好地把投资增长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与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与开拓国外新兴市场结合起来,与保障和改善民生结合起来,与促进民间投资结合起来,更好地释放投资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拉动效应。
 相关链接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责任编辑: 郭永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日 12:52:4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唐未兵 彭涛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常态”的重要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创新,把经济发展一般规律同经济新阶段新特征相结合,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确立了思想纲领和行动指南。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换挡、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增长动力变化、资源配置优化、经济福祉共享。认识新常态、把握新常态、适应新常态,是深化改革、谋划发展的大逻辑。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我国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仍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扩大有效投资,需要树立投资新理念,正确处理好6种关系,既发挥对稳增长、强基础的支撑作用,又发挥对调结构、惠民生的带动作用。
  处理好总量、质量和均量的关系
  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持续,仍然是我们最大的国情,不唯GDP不等于不要GDP,而是需要内涵增长、集约高效的GDP。因此,在不断扩大投资总量、更好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的同时,更需要关注投资的质量和均量。所谓质量,就是需要高效的投资,切实提高投资的投入产出效率。所谓均量,就是投资要与经济体量、人口规模相适应,用更优质、更均衡的投资,带动更有质量的增长。
  处理好投资、消费和出口的关系
  投资、消费、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需要协同发展,发挥互相促进的作用。“十二五”以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均超过了50%,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力量。当前,不管是国家正加快推进的中西部铁路、重大粮食水利工程建设,还是信息、电网、油气等重大网络发展,都需要通过投资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但同时要看到,投资兼具供给和需求双重属性。现实中,我们往往更多关注投资的需求属性,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这种需求决定供给的模式,容易导致反应滞后造成产品短缺。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下行长期原因主要是经济供给结构老化,以及各种各样的供给约束和供给抑制。创新投资,就要更多关注投资的供给属性,更加重视通过投资来带动消费,衍生需求、创造出口。平板电脑、4G网络就是很好的例子,在这类产品出现前,大家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个需求,但是新的产品创造出来,迅速带动了相关领域的消费和出口。因此,加强对潜在消费需求、出口需求的研究,通过消费、出口来倒推投资,能有效把握先机,抢占市场,创造新的增长热点。
  处理好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关系
  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需要更进一步优化投资的产业结构。
  一是改善现代农业物质技术条件。整合各项支农投入,创新农业投资机制,以优惠的政策吸引个人、集体、外资等各类经济主体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田水利设施、中低产田改造,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水平,实施新增百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努力构筑强大的现代农业物质技术条件。
  二是提高工业投资的占比。工业是经济的核心,没有工业的投资,就没有发展的后劲,就没有新增的财源,就不能形成良性的循环。当前,一方面是经济下行、产能过剩的大背景,另一方面是工业化加速推进的阶段性特征。在这种深度调整的复杂形势下,关键是找准切入点,既突出重点,又解决结构单一问题,既增强现有支撑能力,又谋划未来竞争优势。围绕一批有基础、有条件、有亮点、有前景的领域,推动建设一批重点项目,扶持壮大一批核心企业,加速培植一批新的产业增长点。
  三是加大现代服务业投资。近些年来,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越来越大。这既是中国经济发展到中高收入阶段的必然现象,也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主动调结构、促转型的结果。预计未来5年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还将继续上升,到2020年将达55%左右,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当前,建议按照基础条件好、带动性强、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和就业潜力大的原则,积极扩大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现代金融6大先导产业投资。
  处理好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关系
  当前,投资领域资金短缺的问题越来越凸显,要确保“好钢用在刀刃上”,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避免脱离政府财力实际、脱离市场规律、脱离群众需求的投资,避免盲目铺摊子、上项目。
  一是政府投资要注重承受力。有这样一种现象,一些地方在项目选择上往往脱离发展实际,盲目贪大求洋,导致“千城一面”,耗费大量政府财力,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寅吃卯粮”带来的潜在风险不断累积。因此,政府的投资决策一定要客观理性,既有所超前,又不脱离实际,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多搞一些打基础、利长远、公益性的项目。
  二是企业投资要尊重市场规律。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存在周期性、时效性,机遇往往转瞬即逝,很多产业项目往往投产之日即是淘汰之日。因此,企业投资需要更加注重市场规律,做好市场前景的前瞻性研究分析,密切关注市场变化。政府在这方面要做好信息服务,通过产业政策进行合理引导,提高投资的效益和效率。
  三是扩大民资要有实际举措。目前,促进民间资本国家出台了不少政策,但是效果并不明显,在行业准入、项目审批、税收优惠等方面,仍存在不平等待遇,主要是缺乏可操作性的措施。下一步需要进一步创新政府和民间资本的合作模式,大力推动PPP模式发展。
  处理好增量、减量和存量的关系
  投资既要做加法,着眼于新增有优势、有竞争力的产能;也要做减法,着力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产能过剩;还要做乘法,不断盘活存量资源,发挥最大效用。
  一是加大创新驱动型投资。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中国已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当前,建议聚焦新一代移动互联网、服务机器人、个性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数据产业、空间科技等领域,加快突破基本工艺、技术装备、关键基础部件、基本材料等关键共性技术,推动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攀升。
  二是加大产能优化型投资。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兼并重组实现优胜劣汰,淘汰落后产能。对产能过剩严重的行业,强化环保、能耗、技术等标准,清理各种优惠政策,消化一批存量、严控新上增量,宁肯牺牲点速度也要把结构调整过来。
  三是加大效益扩张型投资。经过近年来的大力投入,当前无论是产业发展,还是基础设施建设,我们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囿于关键零部件的不配套、重要节点的不畅通、配套设施的不健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制约了投资效益的充分发挥。下一步,建议产业发展立足于完善链条,着力补短板,提高关键零部件产品的供应能力,形成产业集群。交通基础设施立足于完善网络,着力解决省际间、区域间瓶颈路、“断头路”问题,打造对内大循环、对外大开放的交通网络。城市基础设施立足于完善配套,大力推进城市尤其是新城区水、电、路、气等建设。通过创新增量投入,促进存量设施更好地发挥效用。
  处理好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关系
  在关注投资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的同时,更多地关注投资的社会效应,把投资的重点,放到增加就业、加强公共服务能力、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上来。
  一是加大就业扩张型投资。就业是民生最重要的指标,发达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和贸易政策时,最先考虑的就是就业需要。目前有些地方在招商引资中,往往只注重吸引了多少投资,增加了多少产值,提供了多少税收,对项目带来多少就业考虑得不够充分。建议把扩大就业作为项目立项和招商引资的重要指标,多引进一些带动就业和增收效果明显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企业和项目。
  二是加大公共服务型投资。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增进人民福祉,加强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要从群众最期盼的领域着手,从制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最突出的问题着力,加大对医疗、教育、社保、养老、食品安全等方面的投入,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加大生态优化型投资。坚决向污染宣战,任何项目的建设,都不能以牺牲绿水青山为代价。坚持绿色投资,鼓励节约集约利用资源的项目建设,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努力描绘水更清、山更绿、天更蓝的美好蓝图。
  (作者单位: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
( 网站编辑:师榕 )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www.&&&发布时间: 07:54:41&&&来源:
攀枝花日报&
&&&选择阅读字体:[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我市举行2015年一季度投资促进工作分析会
  4月9日,我市一季度投资促进工作分析会在攀枝花会展中心举行,会议通报了全市一季度投资促进工作开展情况,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副市长江海出席会议。
  据了解,今年以来,我市各县(区)、各相关部门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积极采取措施化解招商引资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全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推进情况良好。
  江海要求,全市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对今年招商引资工作的部署,认真研判当前的形势,厘清思路,扬长补短,做大增量,优化存量,处理好面上和点上的关系。要做好十大重点领域产业分析,集中精力办好今年六大平台活动。抓好小分队招商工作。抓好活动签约成果转化,促进项目洽谈取得实质性进展。充分发挥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全力以赴稳定攀枝花经济增长。(记者 周琴 陶泓霖)
免责申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攀枝花市电子政务办公室或攀枝花市公众信息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攀枝花市公众信息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攀枝花市电子政务办公室或攀枝花市公众信息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攀枝花市电子政务办公室”联系的,请在15日内进行。
&&|&&&&|&&&&|&&&&|&&
中共攀枝花市委办公室
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主办
攀枝花市电子政务办公室 承办
ICP备案编号:蜀ICP备号
技术支持: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家电下乡”等惠农政策有效拉动了农村消费。
崔培林 摄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原崛起研究中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以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为重点,努力使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明显进展。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强化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的重大决策。  一  市场经济是需求导向型经济,而市场需求中最重要的是消费需求,因为它是最终需求。马克思指出,如果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认为,一切需要的最终调节者是消费者的需要。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研究经济发展,必须首先考虑消费需求问题。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衰退、我国出口疲弱的情况下,尤其应重视发挥消费需求的作用。众所周知,消费、投资和净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大需求,它们之间的比例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宏观经济效益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痼疾,是投资过热、消费不振。2000年我国最终消费率为61.1%,到了2003年锐减为55.4%,2004年进一步下降为53.6%。与此相对应的是投资率的居高不下。投资率过高与投资消费的失衡,不仅导致了过分依赖投资促进经济增长以及难以有效促进就业等一系列问题,也为经济增长带来了资源环境压力等一系列矛盾。为此,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就指出:“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但近几年来,投资率不断攀升,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现状并未得到缓解。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至2008年,我国投资增长17.9%,净出口增长34.7%,分别比消费增速快7.2个和24个百分点。在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出口受阻的形势下,2009年前三季度,消费对GDP的贡献只有4个百分点,投资贡献了7.3个百分点,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远低于投资。今年前三季度我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仅为51.1%,已降到历史最低水平。  由此可见,破解消费需求不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扩大内需特别是增加居民消费需求已成为实现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当务之急。  二  河南是经济大省,也是消费大省,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对河南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跨越态势,具有特殊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经济年均增长11.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经济总量由全国第9位到跃居第5位。工业快速发展,2007年河南工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2%,成功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大省向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  同时要看到,河南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投资拉动。近年来,河南投资拉动型的经济增长趋势更加明显。2001年投资贡献率为31.9%,2004年上升到56.9%,2007年高达77.1%,2007年由于资本形成总额的增长拉动GDP增长达到了11.3%。可见河南经济增长对投资增长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另外,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关系也严重失调。2007年与2000年相比,河南投资率上升14.1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率却下降了8.9个百分点,其中居民消费率下降了9.27个百分点。2007年,河南投资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2.3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3个百分点。  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河南“强投资”、“弱消费”的问题更为突出。今年1~9月份,居民消费对GDP贡献率为32.40%,资本贡献率为53.17%,净出口贡献率为0.05%。从今年一季度、前半年、前三季度累计情况看,资本贡献率依次为33.02%、52.34%、53.17%,呈上升趋势;居民消费对GDP贡献率依次为39.00%、34.56%、32.40%,呈下降趋势。从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系数看,今年1~9月份,河南投资、消费、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拉动系数分别为4.94、3.01、0.0047。一季度、前半年、前三季度,投资拉动系数依次为1.9、4.9448,拉动作用大为提升;消费拉动系数依次为2.574、2.2,拉动作用虽有所提高但远不及投资拉动强势,居民消费作为最终消费的主体作用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应当注意的是,“强投资”并不能一直带来高增长。从河南投资率与GDP增长率的关系看,2005年至2007年,投资率上升了8.3个百分点,GDP增长率仅上升了0.4个百分点,说明投资率与GDP增长率并不总呈现明显的相关关系。与此相关的另一项研究表明,2002年以来,河南投资弹性系数持续降低,而最终消费的弹性系数持续增长,2007年河南最终消费弹性系数已达1.22,投资弹性系数降为0.45。这一变化的内在含义是,单位投资增长的拉动能力开始下降,单位消费增长的拉动能力开始增强。由此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河南要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跨越态势,应当把增加消费需求作为重中之重。  三  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高度,认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求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坚持理念创新和制度创新,在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确立消费导向。不仅要深刻认识消费需求的拉动作用,而且要充分发挥消费需求的导向作用。在消费需求方面,应把握好四个“点”:消费需求的出发点——提高消费水平和质量,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消费需求的凝结点——消费热点的形成和发展;消费需求的升华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消费需求的落脚点——人与经济、社会、自然协调发展。把握好这四个“点”,不仅可以使消费本身科学合理运转,而且能够引导投资科学合理运转,提高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消费需求与经济增长形成良性循环。  增强消费能力。扩大消费需求,基础是提高居民收入,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要抓紧研究调整和优化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思路。继续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社会优抚对象待遇水平,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要努力实现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目标:到202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消费水平大幅提升。实现这一目标,要求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好农产品精深加工、转化增值。特别要根据河南资源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使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产品优势。  拓展消费空间。要继续完善鼓励消费的财税、金融政策,继续实施鼓励家电、汽车、农机、节能产品的优惠政策。完善住房消费和调控政策,增加中低价位和限价商品房的供应,抑制投机性购房。要调整产业结构,使之与消费结构升级相适应。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特别是发展文化、教育、科技、生活服务等产业,积极促进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发展高层次、高质量的闲暇产业,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质量,而且能吸引大量的国外游客,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文化发展。要随着消费领域不断扩大,新的消费热点不断出现,及时调整产业、产品和服务结构。比如,随着“家电下乡”的推进,要求生产出更适应农村需要的产品,并保证质量和售后服务。  优化消费环境。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节能、节地、节材、节水,发展循环经济。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城市、生态社区、生态村镇。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从源头上治理污染,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认真搞好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质量安全监管。进一步整顿市场秩序,加大“打假”和“扫黄打非”的力度。特别是要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保证人民群众吃得放心。应从各个方面净化消费市场,培育优良的社会机体。消费环境改善了,消费者敢于消费、乐于消费,就会为扩大消费需求创造重要的条件。  健全社会保障。要扩大消费需求,必须提高消费倾向。我国不少人消费倾向低的原因,除了收入差距大,还在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人们有后顾之忧,不敢放心消费。因此,应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城乡居民没有了后顾之忧才敢放心消费,消费倾向就会提高,消费需求就会扩大,进而实现消费需求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⑦4  (执笔: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喻新安)
全国数字报联盟
----更多媒体----
南国都市报
现代生活报
小龙人学习报
申江服务导报
学生英文报
人才市场报
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金融报
上海证券报
上海环境报
三湘都市报
河南日报农村版
华西都市报
金融投资报
四川政协报
精品健康导刊
连云港日报
安徽日报农村版
安徽法制报
今日生活报对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若干思考 _ 东方财富网()
对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若干思考
作者:李承姬
东方财富网APP
方便,快捷
手机查看财经快讯
专业,丰富
一手掌握市场脉搏
手机上阅读文章
  经济增长对于投资有着较高的依存度,如何把握局势、抓住机遇进行投资,对于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投资结构的不合理、技改投资的下滑以及外资投入等因素严重影响着经济增长,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则已经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首先需要考虑的问题。在国民经济中,投资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是实现经济结构合理化的必备工具,同时也是加速社会进步、保证经济持续的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如何把握投资,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颇为重要的一大关注点 ,因而笔者就投资拉动经济增长进行了研究,并阐述了投资的基本含义及其重要性。   1 投资的经济内涵及其重要性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经济主体为再生产提供生产、流通条件,以盈利为目的价值的垫付行为即是投资。投资活动按照资金形态大体划分为、流动资产投资,按照资金占用来分,则可分为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其主要行为目的就在于形成和增加固定资产,由于其投资过程占用资金数额较为庞大,管理过程也相对比较复杂,因而固定资产的投资需要谨慎思考。针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固定性及单价性,务必要把握好投资方向,只有这样才能持续的拉动经济增长。目前,投资重心大多仍是向固定资产投资偏移,所以,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投资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是维持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动力,是加速社会进程的手段。投资活动的发展,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促进物质技术的发展及进步,同时也为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投资活动是重要的资金来源,对于投资的重要性我们必须正确予以认识。就经济结构来讲,其反映着生产力的配置,经济结构的调整对于生产力的稳定有着宏观调控作用。  当生产能力稳定遭到破坏时,原有的经济结构便对投资产生了必要的需求,需要投资来调控使经济结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科学合理的投资结构,能够使得社会需求和供应达到平衡和相互适应,维持经济结构的平衡与稳定。从宏观经济来说,投资不仅仅对于国民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更有着显著的效果。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以地区的资源优势为基础建立的,最佳的配置投资资源和地区的产业结构紧密相连,这是保证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的两个必要条件。投资在地区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投资时,要以实现地区经济发展战略为目的,合理配置优势资源,以实现地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2 目前经济投资管理模式  投资的管理体制是建立在市场经济调节机制的基础下,对于市场竞争结构和市场参数的调节发挥着指导意义。在充分发挥市场竞争中投资活动的指导作用的同时,还要考虑市场竞争结构,弥补市场不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的加快,各国的经济的联系日益紧密。就资本主义国家来说,在投资管理体制模式下,往往是不允许直接干预经济。以美国为例,企业拥有充分的自治权,投资主体对于投资也有着充分的自主决策的权力。美国通过调节市场经济供求关系来达到调控投资的目的,就投资活动而言,既保留了其充分的自主权,又调节使其充分适应了当前的市场需求。  德国对市场采取了一定的干预手段,在社会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颁布的市场经济政策来调控市场,旨在引导企业科学合理配置优势资源来达到调控投资活动的目的。同样,法国对于市场经济也有着部分的干涉。在保证市场经济体制发挥作用的前提下,进行市场的补充,充分发挥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作用。对于投资的调控,法国政府一方面实施宏观调控,另一方面政府调节企业之间的优势资源配置。除西方发达国家外,亚洲许多国家对于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投资活动也进行了宏观调控以及部分经济干预的操作。韩国对于投资的宏观调控是在受到政府的一部分控制下进行的,在调节投资重心的同时重视市场经济体制的调节作用,这样一来投资便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经济增长。  与之对比,我国的投资管理模式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下而建立的具有特色的投资管理机制。我国的投资管理模式在借鉴西方等国家经验的同时,加入了中国社会主义特色,注重与国际经济的接轨,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来进行企业之间的优势资源的配置。在我国的投资管理机制中,投资主体在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中拥有着较强自主性和灵活性,投资管理的自主和灵活对于企业的自我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投资主体在投资决策时,由于拥有着较强的自主性,因而也是自主承担经济责任,这对投资管理也有着一定的限制调控作用。  3 投资调控的重心  经济的发展既伴随着机遇,又面临着挑战。国际形势日益严峻,面对挑战如何赢得发展是经济发展首要考虑的问题。想要获得经济的持续发展,扩大内需是重要的手段之一,而投资恰恰是扩大内需的重要手段。内需的不足和通货的紧缩对于经济增长有着严重的不利影响,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拉动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为了解决通货紧缩和内需不足,在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调控下拉动内需、吸引投资是重要的手段。拉动内需一方面要从扩大内需方面入手,另一方面保持固定资产的快速持续的增长。扩大内需需要适当的提高消费率,注重提高农牧民等消费力较低等群体的收入,城镇居民的购买力提高了,才能让市场充分活跃起来,这样地区市场才会有投资吸引力。要想维持固定资产的稳定快速的增长,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结合积极的财政措施和稳定的货币政策,这是和政府的宏观调控分不开的。目前来说,积极的财政政策是当前投资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在现有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扩大内需的情况不容乐观,农民的消费力出现下降严重影响了消费需求,对扩大内需有着不利的影响,同时经济结构的变革对消费需求的扩大也有着诸多负面影响。所以,在目前一段时期内,政府财政政策的调控是整个投资管理偏移的重心。通过调节市场供给需求和市场供给结构来进行投资管理的长期调控,与此同时,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市场需求总量进行短期调控。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定的货币政策结合起来,协调配合作用,由此达到更为全面的宏观调控投资的目的。  投资调控的重心大致分为两方面,其一是在结合作用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同时,拉动社会固定资产的持续稳定增长。其二是充分发挥地区市场对于企业的吸引力,增加农牧民的收入,提高其消费能力,这样市场经济在发展的同时会吸引更多的企业来进行投资。投资将优势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可以促进经济的增长,而同时经济的增长也吸引了企业的投资。对于投资管理来说,除了政府的宏观调控外,企业自身的投资决策和投资管理也会影响投资的目的和意义。政府针对于投资管理,要将投资局面适当放宽,对于民间投资投向基础设施和教育加以引导和支持。同时需要注意的是经济结构的调整是整个市场经济体制下投资管理的重要影响因素,调整市场经济结构是调整投资结构的最终目的。经济的增长同投资的关系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总之,投资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意义,投资管理的重心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投资拉动地区经济增长,同时经济增长也促进了企业对于地区经济的投资。投资重心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结构的变化予以适当的调整,从而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并且持续稳定的促进经济的增长。
(责任编辑:DF146)
[热门]&&&[关注]&&&
举报原因:
人身攻击 
侵权(诽谤、抄袭、冒用等)
举报邮箱:
举报成功!
请下载东方财富产品,查看实时行情和更多数据
网友点击排行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扫一扫下载APP
东方财富产品
关注东方财富
天天基金网
扫一扫下载APP
关注天天基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理论结合实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