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知道青岛市地图劳动五项保险费是怎么交比...

中国人寿•青岛分公司于萍萍的个人保险理财网
保险加盟热线:
&关注于萍萍微信
应聘岗位:
传全国养老金无缺口?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标准
昨日,人力社保部公布《2014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最受关注的数据当属养老基金的收与支。数据显示,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7620亿元,支出23326亿元,年末累计结存35645亿元。这意味着我国养老金并未有缺口。
《公报》显示,2014年五项社会保险(含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合计39828亿元,比上年增加4575亿元,增长率为13.0%。基金支出合计33003亿元,比上年增加5086亿元,增长率为18.2%。
从各分项中可以看出,其收入的增幅均小于支出增幅。以备受关注的养老保险基金为例,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7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7%,其中征缴收入21100亿元,比上年增长9.5%。全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出23326亿元,比上年增长17.7%。年末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5645亿元。
其中,全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2531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其中征缴收入20434亿元,比上年增长9.7%。各级财政补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3548亿元。全年基金总支出21755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年末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存31800亿元。
而医疗保险方面,全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9687亿元,支出813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和19.6%。年末城镇基本医疗统筹基金累计结存6732亿元(含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195亿元),个人账户积累3913亿元。
生育保险方面,全年生育保险基金收入446亿元,支出368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1.1%和30.2%。年末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存593亿元。值得注意的是,全年共有613万人次享受了生育保险待遇,比上年增加91万人次,与单独二孩的放开应该不无关系。
失业保险方面,全年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380亿元,比上年增长7.1%,支出615亿元,比上年增长15.6%。年末失业保险基金累计结存4451亿元。
工伤保险方面,全年工伤保险基金收入695亿元,支出56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0%和16.3%。年末工伤保险基金累计结存1129亿元(含储备金190亿元)。
《公报》还披露,去年全国共录用公务员和机关工作人员20.24万人。在工资分配上,2014年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56339元;2014年全国城镇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36390元,吃“公”饭者的年均收入较吃“私”饭的多出近2万元,每月多收入1600余元。
法律免责声明:本网站并非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官方网站。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对本网站所载内容是否恰当、是否适宜销售不做任何担保。关于使用本网站所载资料时在资料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可靠性方面所引发的任何后果,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不做任何担保,亦不做任何陈述。本网站不应被视为在任何国家向任何人销售产品的要约或请求。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不承担由本网站所引起的任何责任和损失。&本网站上的相关产品信息以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官方网站http://www./上的介绍为准。
Copyright &
闽ICP备号 &
&&& 客服热线:青岛户口交五项保险的问题_百度知道
青岛户口交五项保险的问题
青岛户口,如果超过一个月没有交上五项保险,待去外地工作时续交时用不用办理失业证等?需要哪些手续?
我有更好的答案
超过一个月的,原则上需要办理失业证。办理失业证,需要带你的档案,解除劳动合同报告书、失业人员登记表、户口本到青岛市就业服务中心先行办理解聘手续,然后再办失业证。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回答者:
保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青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印发《2007年青岛市劳动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
&青劳社[2007]1号&关于印发《2007年青岛市劳动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内各处室,各局属单位:现将《2007年青岛市劳动保障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工作要点要求,认真做好2007年各项工作。&附:2007年青岛市劳动保障工作要点&&&&&&&&&&&&&&&&&&&&&&&&&&&&&&&&&&&&&&&&&&&&&&&&&&&&&&&&&&&&&&&&&& 二○○七年一月三十日&&附件:2007年青岛市劳动保障工作要点&2007年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以扩大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重点,进一步巩固基础、完善体系,健全制度、优化程序,规范服务、强化监督,提高能力、宣传品牌,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率的结合,更加注重公平与共享,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协调,促进全市劳动保障事业实现新跨跃。一、重点目标:⒈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全年实现城乡就业20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就业12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安置率保持在90%以上;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⒉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培训失业人员3万人;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3万人;组织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4万人;组织培训企业技术工人3万人,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不少于2000人。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净增8万人;企业五项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6%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各项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7%以上;征缴企业社会保险费73亿元,其中清欠补缴及扩面增收3亿元;征缴机关事业单位保险费20亿元;五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全市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5万人;建立覆盖城镇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⒋加大监督维权力度。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劳动监察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100%,人均主动监察用人单位100户;劳动争议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8%以上,调解结案率达到40%;信访案件按期处结率达到96%以上。⒌提高管理服务效能。行政许可和政务事项按时办结率、办理准确率、服务满意率均达到98%以上;行政效能投诉按期处结率达到100%。二、工作要点:㈠创新和完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调整就业工作方向,在工作重心上由城镇就业向城乡统筹就业转变;在工作重点上由就业困难群体向新成长劳动力转变;在工作措施上由帮扶就业向引导就业转变,组织实施“四项工程”,全力推进我市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实施城乡统筹就业工程,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促进体系。扩大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区域范围,将城阳区、崂山区及五市中的一个市纳入试点范围,加快推进资源管理、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就业政策“四个一体化”。推进统一的失业登记、就业指导,做好城乡两个资源库的衔接,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管理一体化;继续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在基础建设和功能完善上实现70%达标,有条件的村(居)配备劳动保障协理员,逐步实现城乡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一体化;将公共就业服务的范围由城镇失业人员扩大到所有城乡劳动者,逐步实现城乡就业服务一体化;将三区和试点市的所有劳动者及其他市的被征地农民纳入政策扶持范围,逐步实现城乡就业政策一体化。二是实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工程,全力推进“充分就业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做实“ABCD”工作法,为社区内每一类人员量身提供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确保有求职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安置率达到90%以上,有求职要求的“零就业家庭”成员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全市45%的社区达到充分就业和谐社区标准。将进行登记的大龄农村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纳入就业援助范围,有重点地进行帮扶就业。深入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加大政策性扶持性岗位开发力度,对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和街道、社区开发的社区服务、城市治安、保洁保绿、物业管理等社区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困难就业群体。三是实施扩大就业工程,实现劳动者比较充分就业。围绕发展三大特色经济、建设四大工业基地、培育六大产业集群,搞好用工需求预测,主动开展上门服务,增强岗位开发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对促进就业目标责任的监督、考核和评价机制,完善促进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协调,确保全年促进就业责任目标的全面完成。加强政策落实督查力度,推动解决政策难点问题,确保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完善促进就业资金绩效评估机制,把日常监督与年度评估结合起来,确保资金足额发放到位,充分发挥资金促进就业效应。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继续推进“1126”万人创业行动,开发服务业、餐饮业、加工业、农林牧等创业项目,发挥专家志愿团作用,加强税费减免、政策补贴、小额贷款和创业培训等扶持,引导失业人员、大学生、农民工及外来人员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四是实施就业服务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就业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整合人力资源统筹管理,研究探讨就业人员的分类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分析体系,分析人员流动变化等规律,以及行业、产业、新兴职业等发展趋势对未来城乡就业的影响,为有效监控失业率以及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加快推进就业服务由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的延伸,立足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按照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思路,以整合信息资源为手段,在完善有形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发展以网络、短信、媒体平台为依托的无形就业市场,逐步形成就业信息广覆盖、资源配置多元化、全社会互动参与的大市场体系,满足青岛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境外就业中介机构管理力度,突出抓好机构审核、行为规范和监督检查三个环节,建立境外就业中介机构定期交流制度,促进境外就业规范健康发展。㈡创新和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全面落实“人才兴市”战略,大力推进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一是实施四大工程,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能力。实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工程,提高其再就业能力;实施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增强转移就业能力;实施城乡劳动预备制培训工程,增强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实施“万名技师培养计划”,继续推进“金蓝领”培训工程,提高技能劳动者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进一步改善技能人才队伍素质结构。二是加强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基地建设。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引导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完善面向全社会的职业培训基地。按照高端带动的思路,在完善现有公共实训基地运转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会展业公共实训基地,推进五市三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搭建起布局合理、综合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实训平台。继续推进高级技校新校区建设,深化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增加实践经验、引导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城乡劳动预备制度,在政府规划的创业园(街)和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建立面向新成长劳动力的见习、实习和创业实训基地,通过政府补贴、企业支持的方式,引导城镇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到见习实习和创业实训基地实习,增加就业和创业实践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三是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向市场化运作转变。按照培训市场化发展方向,全面引入培训竞争机制,将失业人员培训扩大到所有有培训能力和条件的培训机构,鼓励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职业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实行培训抽查和效果评价制度,提高培训质量。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作用,突出特色培训和储备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推动职业培训由注重完成计划向提高培训质量转变。四是建立职业培训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对培训实体的投入,通过“以奖代补”、投入设施设备等方式,集中扶持一批骨干技工学校和培训机构的重点专业。加大政府对技校及职业培训机构教师培训补贴力度,实行政府引导投资的方式,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强化用人单位对在岗职工进行培训的责任和义务,逐步建立起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培训投入机制。五是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推进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改革,进一步扩大“1+X”鉴定模式实施范围。在职业院校普遍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重制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突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开展预备技师考核试点,建立职业院校和企业分阶段培养和考核机制。推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制度,为劳动者提供专项职业能力公共认证服务。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管理规范化、鉴定手段现代化、鉴定工作信息化。加强鉴定机构和考评员管理,全面实行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制度。㈢创新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完善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贯彻《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调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规模,逐步做实个人账户。进一步完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逐步统一全市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逐步统一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继续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加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力度。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年金工作,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监管机制。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即征即保,有条件的可向其他农民延伸。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探讨城镇无保老年人养老保障办法。进一步规范完善退休审批和养老待遇拨付流程。按照《青岛奥运行动规划》要求,编写实施《人文奥运与社会保障运行计划》。二是深化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建立社区退管协管员队伍,实现市内四区企业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无障碍认证。建立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围绕重大节庆节日,组织开展对特困企业退休人员的走访慰问和救助帮困活动,全面提升社会化管理服务质量。加快正常生产经营企业退休人员向街道社区移交工作,推动五市三区企业退休人员由社保经办机构管理向街道(镇)管理过渡。年内全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98%以上,其中街道社区管理率达到85%以上。三是构建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城镇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适合各个群体不同经济收入、不同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障模式。继续推进农民工医疗保险工作,稳步扩大覆盖范围。继续开展社区医疗保险试点,深化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机结合,推动医疗保险由疾病保险向健康保险过渡。探索实施药品、医疗器械联合采购试点工作,积极介入价格监管机制。探索单病种按临床治疗路径进行医保结算的办法,不断提高控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强力推行医疗保险定岗医师制度,探索对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实行网络监督的模式。四是规范完善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工作。继续实施“平安计划”,加大农民工工伤保险扩面力度,开辟农民工工伤认定绿色通道。继续推行工伤认定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工伤认定、工伤待遇审核拨付办法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补充完善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健全待遇支付控费机制,规范完善工伤康复管理。根据国家、省的统一部署,推开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完善生育保险政策,适当调整提高生育诊疗水平,切实减轻生育职工的经济负担。强化对工伤、生育保险协议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促进其认真贯彻执行工伤、生育保险政策,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开展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工作,推进失业金申领进社区。五是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监管体系。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社保基金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管理制度,严格基金拨付程序,加强基金征缴、支付、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强化对经办机构的日常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及时掌握基金运行,动态地监督社保基金管理情况、风险状况,及时发现和纠正管理使用中的问题,化解基金风险。做好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积极清理回收历年挤占挪用及其他违纪违规基金。㈣创新和完善劳动保障维权体系。以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目标,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处理机制,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指导,创新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劳动信访运行模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完善劳动保障政策,强化执法监督与协调。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实现劳动保障政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全面提升劳动保障依法行政水平。二是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处理机制。加强劳动合同基础管理,完善劳动合同文本体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巩固劳动合同签订率,提高劳动合同履约率。完善劳动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劳动合同管理电子台帐,实行劳动合同网上备案,推进劳动合同备案与工资税前列支相结合政策的落实。继续推进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和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做好改制、破产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和清理企业欠薪工作。三是完善企业工资分配调控指导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引导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促进职工工资适度合理增长。加强企业内部工资分配的指导,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引导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形成。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备案制度,强化对企业工资分配的监管。四是提高劳动监察综合执法效能。进一步完善劳动监察“两化”监管体系,改进信息采集方式,提高信息采集质量, 建立用人单位守法诚信电子档案,完善“两化”监管台帐。开展网格区达标和示范创建活动,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全市412个网格区全部达标。改进劳动监察方式,积极推行网上年检、网上监察、网上办案、移动监察。树立服务先导的执法理念,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监管,强化执法,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监察职责。完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评价体系,继续开展劳动保障诚信评价活动,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服务科学发展,进一步提升劳动监察公信力。五是建立咨询、培训、预防、调解、仲裁有机衔接相互促进的劳动争议处理新机制。改进工作思路,推进劳动争议处理由“以裁为主”向“以调解为主”、“以预防为主”转变。创新调解机制,探讨实行调裁适度分离、调解程序前置制度,提高调解结案率。做好中美试点项目有关工作,开发劳动争议调解技术培训教材,举办劳动争议调解技术培训,总结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委员会试点经验,实现对劳动争议的有效预防。探讨建立以劳动仲裁调解为依托,劳动关系、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大调解机制,化解劳动纠纷,减轻职工群众诉累。六是健全劳动信访机制。坚持每月领导接访日制度,畅通职工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通过建立社情民意联系点、接访、处理信访问题等方法,定期进行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深入开展“访民意解民忧”活动,主动解决信访问题,形成主动正视矛盾、化解矛盾的“大信访”格局。七是建立农民工维权长效机制。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切实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对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举报投诉,做到快立案、快调查、快处理、快结案。对农民工主张的劳动争议案件,缩短审限,放宽缓、减、免交仲裁费的条件和标准。㈤创新和完善公共管理服务机制。一是加强街道、社区平台建设。市内四区重点完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功能,解决服务范围不广、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手段不活问题;五市三区重点加强镇、村级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解决人员、场地、经费不到位的问题。加快推进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联网,实现信息宣传、政策落实、就业服务、退管服务进社区。二是加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整合信息资源,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劳动保障信息“同人同城同库”。优化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和软件代码,规范工作权限。强化电子政务建设,建立电子政务网络系统,更好的发挥网站的功能和作用。三是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强化财务归口管理,实现财务综合管理工作“六统一”目标。做好专项资金的控制与管理,严格资金拨付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做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配套工作。强化财务审计监督,逐步建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价值管理“三结合”的监管机制。四是完善12333服务。拓宽12333服务范围,完成12333与省厅并网,提升服务水平,使我市12333建设、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居全省前列。五是创新外企服务模式。提高网上审核办理工作效率,做好外商投资企业劳动保障延伸服务,全面提升外企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六是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和加强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建设,健全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调整和理顺内设机构编制与职能。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考核目标,加强行政效能监督,实现行政效能的全面提速。增强资源意识,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强化窗口建设,精细化打造“真情相助”服务品牌,规范和统一品牌创建工作模式,争创国家级机关服务名牌。&&&&二〇〇七年一月三十日&&&&─────────────────────────────抄报:吴经建副市长、省劳动保障厅青岛那个区可以只交五项保险中的工伤保险?_百度知道
青岛那个区可以只交五项保险中的工伤保险?
提问者采纳
如果员工在其他公司缴纳五险,那么他在其他的工作单位,就可以单独缴纳五险。也就是说,员工在双重劳动关系的2个公司,可以一个公司缴纳五险,一个公司缴纳两险。
提问者评价
原来是这样,感谢!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工伤保险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青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关于印发《2007年青岛市劳动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
&青劳社[2007]1号&关于印发《2007年青岛市劳动保障工作要点》的通知&各区、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内各处室,各局属单位:现将《2007年青岛市劳动保障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工作要点要求,认真做好2007年各项工作。&附:2007年青岛市劳动保障工作要点&&&&&&&&&&&&&&&&&&&&&&&&&&&&&&&&&&&&&&&&&&&&&&&&&&&&&&&&&&&&&&&&&& 二○○七年一月三十日&&附件:2007年青岛市劳动保障工作要点&2007年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为切入点,以扩大城乡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发展和谐劳动关系为重点,进一步巩固基础、完善体系,健全制度、优化程序,规范服务、强化监督,提高能力、宣传品牌,更加注重质量与效率的结合,更加注重公平与共享,更加注重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协调,促进全市劳动保障事业实现新跨跃。一、重点目标:⒈促进城乡统筹就业。全年实现城乡就业20万人,其中城镇失业人员就业12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8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安置率保持在90%以上;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⒉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全年培训失业人员3万人;组织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3万人;组织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技能培训4万人;组织培训企业技术工人3万人,其中技师和高级技师不少于2000人。⒊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企业养老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净增8万人;企业五项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6%以上;机关事业单位各项保险基金征缴率达到97%以上;征缴企业社会保险费73亿元,其中清欠补缴及扩面增收3亿元;征缴机关事业单位保险费20亿元;五市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5%,全市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55万人;建立覆盖城镇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⒋加大监督维权力度。各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5%以上;劳动监察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100%,人均主动监察用人单位100户;劳动争议案件按期结案率达到98%以上,调解结案率达到40%;信访案件按期处结率达到96%以上。⒌提高管理服务效能。行政许可和政务事项按时办结率、办理准确率、服务满意率均达到98%以上;行政效能投诉按期处结率达到100%。二、工作要点:㈠创新和完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调整就业工作方向,在工作重心上由城镇就业向城乡统筹就业转变;在工作重点上由就业困难群体向新成长劳动力转变;在工作措施上由帮扶就业向引导就业转变,组织实施“四项工程”,全力推进我市就业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实施城乡统筹就业工程,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促进体系。扩大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区域范围,将城阳区、崂山区及五市中的一个市纳入试点范围,加快推进资源管理、就业服务、职业培训、就业政策“四个一体化”。推进统一的失业登记、就业指导,做好城乡两个资源库的衔接,逐步实现城乡劳动力资源管理一体化;继续加强城乡劳动力市场体系建设,乡镇(街道)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在基础建设和功能完善上实现70%达标,有条件的村(居)配备劳动保障协理员,逐步实现城乡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一体化;将公共就业服务的范围由城镇失业人员扩大到所有城乡劳动者,逐步实现城乡就业服务一体化;将三区和试点市的所有劳动者及其他市的被征地农民纳入政策扶持范围,逐步实现城乡就业政策一体化。二是实施困难群体就业帮扶工程,全力推进“充分就业和谐社区”建设。进一步做实“ABCD”工作法,为社区内每一类人员量身提供有针对性的精准服务,确保有求职要求的就业困难人员安置率达到90%以上,有求职要求的“零就业家庭”成员至少有一人实现稳定就业,全市45%的社区达到充分就业和谐社区标准。将进行登记的大龄农村劳动力和被征地农民纳入就业援助范围,有重点地进行帮扶就业。深入开展再就业援助行动,加大政策性扶持性岗位开发力度,对政府投资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和街道、社区开发的社区服务、城市治安、保洁保绿、物业管理等社区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困难就业群体。三是实施扩大就业工程,实现劳动者比较充分就业。围绕发展三大特色经济、建设四大工业基地、培育六大产业集群,搞好用工需求预测,主动开展上门服务,增强岗位开发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有效性。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进一步完善对促进就业目标责任的监督、考核和评价机制,完善促进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协调,确保全年促进就业责任目标的全面完成。加强政策落实督查力度,推动解决政策难点问题,确保各项促进就业政策得到全面落实。完善促进就业资金绩效评估机制,把日常监督与年度评估结合起来,确保资金足额发放到位,充分发挥资金促进就业效应。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继续推进“1126”万人创业行动,开发服务业、餐饮业、加工业、农林牧等创业项目,发挥专家志愿团作用,加强税费减免、政策补贴、小额贷款和创业培训等扶持,引导失业人员、大学生、农民工及外来人员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四是实施就业服务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就业管理服务水平。逐步整合人力资源统筹管理,研究探讨就业人员的分类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人力资源分析体系,分析人员流动变化等规律,以及行业、产业、新兴职业等发展趋势对未来城乡就业的影响,为有效监控失业率以及宏观决策提供依据。加快推进就业服务由有形市场向无形市场的延伸,立足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按照市场化、社会化运作思路,以整合信息资源为手段,在完善有形市场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发展以网络、短信、媒体平台为依托的无形就业市场,逐步形成就业信息广覆盖、资源配置多元化、全社会互动参与的大市场体系,满足青岛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加大境外就业中介机构管理力度,突出抓好机构审核、行为规范和监督检查三个环节,建立境外就业中介机构定期交流制度,促进境外就业规范健康发展。㈡创新和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全面落实“人才兴市”战略,大力推进职业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一是实施四大工程,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能力。实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工程,提高其再就业能力;实施进城务工人员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增强转移就业能力;实施城乡劳动预备制培训工程,增强新成长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实施“万名技师培养计划”,继续推进“金蓝领”培训工程,提高技能劳动者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进一步改善技能人才队伍素质结构。二是加强技工学校和职业培训基地建设。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的方式,引导各类教育培训资源参与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完善面向全社会的职业培训基地。按照高端带动的思路,在完善现有公共实训基地运转机制的基础上,建立会展业公共实训基地,推进五市三区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搭建起布局合理、综合性与区域性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实训平台。继续推进高级技校新校区建设,深化教育、教学一体化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按照增加实践经验、引导创业、带动就业的思路,进一步完善城乡劳动预备制度,在政府规划的创业园(街)和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建立面向新成长劳动力的见习、实习和创业实训基地,通过政府补贴、企业支持的方式,引导城镇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到见习实习和创业实训基地实习,增加就业和创业实践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三是推动职业技能培训向市场化运作转变。按照培训市场化发展方向,全面引入培训竞争机制,将失业人员培训扩大到所有有培训能力和条件的培训机构,鼓励社会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失业人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职业培训机构规范化建设,实行培训抽查和效果评价制度,提高培训质量。充分发挥实训基地作用,突出特色培训和储备培训,实现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推动职业培训由注重完成计划向提高培训质量转变。四是建立职业培训投入机制。加大政府对培训实体的投入,通过“以奖代补”、投入设施设备等方式,集中扶持一批骨干技工学校和培训机构的重点专业。加大政府对技校及职业培训机构教师培训补贴力度,实行政府引导投资的方式,加快“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强化用人单位对在岗职工进行培训的责任和义务,逐步建立起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培训投入机制。五是进一步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推进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改革,进一步扩大“1+X”鉴定模式实施范围。在职业院校普遍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和学历证书并重制度,强化职业技能训练,突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评价。开展预备技师考核试点,建立职业院校和企业分阶段培养和考核机制。推行专项职业能力考核制度,为劳动者提供专项职业能力公共认证服务。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鉴定质量,推进职业技能鉴定管理规范化、鉴定手段现代化、鉴定工作信息化。加强鉴定机构和考评员管理,全面实行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制度。㈢创新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为目标,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建立完善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贯彻《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调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规模,逐步做实个人账户。进一步完善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市级统筹,逐步统一全市企业在岗职工平均工资,逐步统一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缴费基数。继续以非公有制企业、城镇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加大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工作力度。积极稳妥推进企业年金工作,继续扩大试点范围,建立企业年金基金监管机制。按照国家、省统一部署,进一步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即征即保,有条件的可向其他农民延伸。配合有关部门研究探讨城镇无保老年人养老保障办法。进一步规范完善退休审批和养老待遇拨付流程。按照《青岛奥运行动规划》要求,编写实施《人文奥运与社会保障运行计划》。二是深化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建立社区退管协管员队伍,实现市内四区企业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资格无障碍认证。建立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围绕重大节庆节日,组织开展对特困企业退休人员的走访慰问和救助帮困活动,全面提升社会化管理服务质量。加快正常生产经营企业退休人员向街道社区移交工作,推动五市三区企业退休人员由社保经办机构管理向街道(镇)管理过渡。年内全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达到98%以上,其中街道社区管理率达到85%以上。三是构建完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建立覆盖城镇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建立适合各个群体不同经济收入、不同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障模式。继续推进农民工医疗保险工作,稳步扩大覆盖范围。继续开展社区医疗保险试点,深化医疗保险与社区卫生服务的有机结合,推动医疗保险由疾病保险向健康保险过渡。探索实施药品、医疗器械联合采购试点工作,积极介入价格监管机制。探索单病种按临床治疗路径进行医保结算的办法,不断提高控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强力推行医疗保险定岗医师制度,探索对定点医疗机构医疗行为实行网络监督的模式。四是规范完善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工作。继续实施“平安计划”,加大农民工工伤保险扩面力度,开辟农民工工伤认定绿色通道。继续推行工伤认定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规范完善工伤认定、工伤待遇审核拨付办法和劳动能力鉴定程序,补充完善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健全待遇支付控费机制,规范完善工伤康复管理。根据国家、省的统一部署,推开机关事业单位工伤保险。完善生育保险政策,适当调整提高生育诊疗水平,切实减轻生育职工的经济负担。强化对工伤、生育保险协议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促进其认真贯彻执行工伤、生育保险政策,提高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开展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试点工作,推进失业金申领进社区。五是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监管体系。坚决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社保基金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进一步完善社保基金管理制度,严格基金拨付程序,加强基金征缴、支付、管理、使用等各个环节的监管。强化对经办机构的日常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制度,及时掌握基金运行,动态地监督社保基金管理情况、风险状况,及时发现和纠正管理使用中的问题,化解基金风险。做好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积极清理回收历年挤占挪用及其他违纪违规基金。㈣创新和完善劳动保障维权体系。以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目标,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处理机制,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指导,创新劳动监察、劳动仲裁、劳动信访运行模式,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一是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工作制度,加强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完善劳动保障政策,强化执法监督与协调。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实现劳动保障政务公开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全面提升劳动保障依法行政水平。二是完善劳动关系协调处理机制。加强劳动合同基础管理,完善劳动合同文本体系,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工作三年行动计划,巩固劳动合同签订率,提高劳动合同履约率。完善劳动合同管理信息系统,建立劳动合同管理电子台帐,实行劳动合同网上备案,推进劳动合同备案与工资税前列支相结合政策的落实。继续推进创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业园区和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活动。做好改制、破产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工作和清理企业欠薪工作。三是完善企业工资分配调控指导机制。进一步完善企业工资指导线制度,引导企业建立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促进职工工资适度合理增长。加强企业内部工资分配的指导,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引导劳动力市场价格的形成。落实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备案制度,强化对企业工资分配的监管。四是提高劳动监察综合执法效能。进一步完善劳动监察“两化”监管体系,改进信息采集方式,提高信息采集质量, 建立用人单位守法诚信电子档案,完善“两化”监管台帐。开展网格区达标和示范创建活动,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全市412个网格区全部达标。改进劳动监察方式,积极推行网上年检、网上监察、网上办案、移动监察。树立服务先导的执法理念,坚持依法行政,科学监管,强化执法,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监察职责。完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诚信评价体系,继续开展劳动保障诚信评价活动,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规范执法行为,加大执法力度,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服务科学发展,进一步提升劳动监察公信力。五是建立咨询、培训、预防、调解、仲裁有机衔接相互促进的劳动争议处理新机制。改进工作思路,推进劳动争议处理由“以裁为主”向“以调解为主”、“以预防为主”转变。创新调解机制,探讨实行调裁适度分离、调解程序前置制度,提高调解结案率。做好中美试点项目有关工作,开发劳动争议调解技术培训教材,举办劳动争议调解技术培训,总结企业建立劳动关系委员会试点经验,实现对劳动争议的有效预防。探讨建立以劳动仲裁调解为依托,劳动关系、劳动工资、社会保险等部门共同参与的大调解机制,化解劳动纠纷,减轻职工群众诉累。六是健全劳动信访机制。坚持每月领导接访日制度,畅通职工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通过建立社情民意联系点、接访、处理信访问题等方法,定期进行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健全社会舆情汇集和分析机制。深入开展“访民意解民忧”活动,主动解决信访问题,形成主动正视矛盾、化解矛盾的“大信访”格局。七是建立农民工维权长效机制。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规范农民工工资管理,切实解决农民工工资偏低和拖欠问题。畅通农民工维权渠道,对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举报投诉,做到快立案、快调查、快处理、快结案。对农民工主张的劳动争议案件,缩短审限,放宽缓、减、免交仲裁费的条件和标准。㈤创新和完善公共管理服务机制。一是加强街道、社区平台建设。市内四区重点完善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功能,解决服务范围不广、服务意识不强、服务手段不活问题;五市三区重点加强镇、村级就业服务机构建设,解决人员、场地、经费不到位的问题。加快推进社区劳动保障服务机构联网,实现信息宣传、政策落实、就业服务、退管服务进社区。二是加强劳动保障信息化建设。整合信息资源,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劳动保障信息“同人同城同库”。优化信息系统业务流程和软件代码,规范工作权限。强化电子政务建设,建立电子政务网络系统,更好的发挥网站的功能和作用。三是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强化财务归口管理,实现财务综合管理工作“六统一”目标。做好专项资金的控制与管理,严格资金拨付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银行账户管理,做好政府收支分类改革配套工作。强化财务审计监督,逐步建立起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价值管理“三结合”的监管机制。四是完善12333服务。拓宽12333服务范围,完成12333与省厅并网,提升服务水平,使我市12333建设、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居全省前列。五是创新外企服务模式。提高网上审核办理工作效率,做好外商投资企业劳动保障延伸服务,全面提升外企管理和服务水平,努力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六是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注重和加强干部队伍素质能力建设,健全和完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调整和理顺内设机构编制与职能。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考核目标,加强行政效能监督,实现行政效能的全面提速。增强资源意识,降低行政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强化窗口建设,精细化打造“真情相助”服务品牌,规范和统一品牌创建工作模式,争创国家级机关服务名牌。&&&&二〇〇七年一月三十日&&&&─────────────────────────────抄报:吴经建副市长、省劳动保障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市地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