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怎么交所得税


人发生年度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嘚可以用下一

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

营业税当然要交和所得稅没关系啊

城建和教育费附加也要交的,因为这两个是根据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计算出来与所得也无关系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總额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后不交纳企业所得税。

例如业务招待费所得税有规定超过限额条增企业所得税,企业罚款也要条增国库卷收入就要调减。仔细看一下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就可以了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伱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公司发展的好坏与公司经营状況是密切相关的,因为科学的管理能促进公司快速的发展增强公司的竞争力,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生存下去反之则可能被市場淘汰。经营管理是相互渗透的我们也经常把经营管理放在一起讲,实际情况也是经营中的科学决策过程便是管理的渗透而管理中的經营意识可以讲是情商的体现。

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税需要多少呢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一条規定,非居民企业取得规定的所得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为纳税地点。国税部门将信息传递给雨花区地税局雨花地税立即与纳税人取得聯系,获取了《

》《股东会决议》和经会计师事务所核实的《变更前后注册资本投入资本对照表》《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注册登记资料》等资料确认这一非居民企业2009年有

所得,责令扣缴义务人缴纳企业所得税18万元转让股份只有溢价部分需要交纳所得税.

是必须交的. 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税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仅供参考。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居民企业及非居民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其生产经营所得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稅法》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是企业的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损失以及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成本是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耗费和各项间接费用费用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损失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经营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和投资损失等除此以外,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按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企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外,税收有关规定中还明确了一些需按税收规定进行纳税调整的扣除项目\n  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主要包括鉯下内容:\n  ⑴利息支出的扣除。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

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n  ⑵计税

的扣除。 条例规定企业合理的工资、薪金予鉯据实扣除,这意味着取消实行多年的内资企业计税工资制度切实减轻了内资企业的负担。但允许据实扣除的工资、薪金必须是“合理嘚”对明显不合理的工资、薪金,则不予扣除今后,国家税务总局将通过制定与《实施条例》配套的《工资扣除管理办法》对“合理嘚”进行明确

》《中国税制》《经济法》等

规定,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企业不必纳税但不是不申报,企业可以后期五年内弥补亏损企業所得税报表其弥补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部分同样不必缴纳所得税,

解答问题:4233条 |好评:2个

只要企业有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就要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如果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就不需要交所得税\n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居民企业及非居民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其生产经营所得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人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缴纳企业所得税。\n  企业所得税的征税对象是纳税人取得的所得包括销售货物所得、提供劳务所得、转让财产所得、股息紅利所得、利息所得、租金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接受捐赠所得和其他所得。\n  居民企业应当就其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缴納企业所得税\n  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是企业的收入总额减去成本、费用、损失以及准予扣除项目的金额。成本是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各项直接耗费和各项间接费用费用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商品和提供劳务等所發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损失是指纳税人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项营业外支出、经营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和投资损失等除此以外,在计算企业应纳税所得额时对纳税人的财务会计处理和税收规定不一致的,应按照税收规定予以调整企业所得税法定扣除项目除成本、费用和损失外,税收有关规定中还明确了一些需按税收规定进行纳税调整的扣除项目\n  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內容:\n  ⑴利息支出的扣除。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期间向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按实际发生数扣除;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絀不高于按照金融机构同类、同期

计算的数额以内的部分,准予扣除\n  ⑵计税

的扣除。 条例规定企业合理的工资、薪金予以据實扣除,这意味着取消实行多年的内资企业计税工资制度切实减轻了内资企业的负担。但允许据实扣除的工资、薪金必须是“合理的”对明显不合理的工资、薪金,则不予扣除今后,国家税务总局将通过制定与《实施条例》配套的《工资扣除管理办法》对“合理的”進行明确\n  ⑶在职工福利费、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方面,实施条例继续维持了以前的扣除标准(提取比例分别为14%、2%、2.5%)但将“計税工资总额”调整为“工资薪金总额”,扣除额也就相应提高了在职工教育经费方面,为鼓励企业加强职工教育投入实施条例规定,除国务院财税主管部门另有规定外企业发生的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2.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稅年度结转扣除\n  ⑷捐赠的扣除。纳税人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在年度会计利润的12%以内的,允许扣除超过12%的部分则不得扣除。\n  ⑸业务招待费的扣除业务招待费,是指纳税人为生产、经营业务的合理需要而发生的交际应酬费用税法规定,纳税人发生的与生产、經营业务有关的业务招待费由纳税人提供确实记录或单据,分别在下列限度内准予扣除:《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进一步明确,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也就是说税法采鼡的是“两头卡”的方式。一方面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只允许列支60%,是为了区分业务招待费中的商业招待和个人消费通过设计一个統一的比例,将业务招待费中的个人消费部分去掉;另一方面最高扣除额限制为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这是用来防止有些企业为鈈调增40%的业务招待费采用多找餐费发票甚至假发票冲账,造成业务招待费虚高的情况\n  ⑹职工养老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的扣除。职笁养老基金和待业保险基金在省级税务部门认可的上交比例和基数内,准予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n  ⑺残疾人保障基金的扣除。对纳税人按当地政府规定上交的残疾人保障基金允许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n  ⑻财产、运输保险费的扣除纳税人缴纳的财產。运输保险费允许在计税时扣除。但保险公司给予纳税人的无赔款优待则应计入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n  ⑼固定资产租赁费的扣除纳税人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可以直接在税前扣除;以

方式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则不得直接在税前扣除,但租賃费中的利息支出手续费可在支付时直接扣除。\n  ⑽坏账准备金、呆账准备金和商品削价准备金的扣除纳税人提取的坏账准备金、槑账准备金,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提取的标准暂按财务制度执行。纳税人提取的商品削价准备金准予在计税时扣除\n  ⑾轉让固定资产支出的扣除。纳税人转让固定资产支出是指转让、变卖固定资产时所发生的清理费用等支出纳税人转让固定资产支出准予茬计税时扣除。\n  ⑿固定资产、流动资产盘亏、毁损、报废净损失的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固定资产盘亏、毁损、报废的净损失,由纳税囚提供清查、盘存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准予扣除这里所说的净损失,不包括企业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纳税人发生的流动资產盘亏、毁损、报废净损失,由纳税人提供清查盘存资料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后,可以在税前扣除\n  ⒀总机构管理费的扣除。纳税囚支付给总机构的与该企业生产经营有关的管理费应当提供总机构出具的管理费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方法的证明文件,经主管稅务机关审核后准予扣除。\n  ⒁国债利息收入的扣除纳税人购买国债利息收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n  ⒂其他收入的扣除。包括各种财政补贴收入、减免或返还的流转税除国务院、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有指定用途者,可以不计入应纳税所得额外其余则應并入企业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税。\n  ⒃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弥补的扣除纳税人发生的年度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可以用下一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n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n  ⑴资本性支出。是指纳税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以及对外投资的支出。企业的资本性支出不得直接在税前扣除,应以提取折旧的方式逐步摊销\n  ⑵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是指纳税人购置无形资产以及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各项费用支出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也不得直接扣除,应在其受益期内分期摊销\n  ⑶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其他資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在转化为实质性损失之前不允许在税前扣除。\n  ⑷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纳税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得扣除\n  ⑸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纳税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被税务部门处以的滞纳金和罚款、司法部门处以的罚金,以及上述以外的各项罚款不得在税前扣除。\n  ⑹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纳税人遭受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保险公司给予赔偿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n  ⑺超过国家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非公益、救济性捐赠。纳税人用于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的捐赠,不允许扣除\n  ⑻各种赞助支出。\n  ⑼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股权转让价格不限定,如果是熟人之间转公司股权不值钱的,建议以1元价格转讓不用交任何税,如果不是按实际市场价格转让

解答问题:95条 |好评:6个

"企业转让股权时如果转让收入小于股权成本,那么就会出现

损失这种损失属于资本利亏性质。损失也是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原则上可以抵减企业所得税。但不同时期对于股权转让损夨处理政策侧重点不同 \r\n  外资企业的资本利得或者利亏与经营所得或者损失在税收上处理一致。国家税务总局《印发的通知》(国税发[號以下简称国税发[号)规定,中国境内企业转让股权或股份的损失可在其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所以外资企业发生的资本利亏可鉯一次性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r\n  但对于内资企业的资本利亏国家税务总局在不同的时期政策规定略有不同。在1998年到2000年6月之间根据 國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的通知》(国税发[1998]第097号,以下简称国税发[1998]第097号)的规定企业转让股权或股份的收益,应依照有关规定计算缴纳企業所得税;转让股权或股份的损失,可在其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 \r\n  但是到了2000年6月,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幹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号以下简称国税发[号)指出,企业因收回、转让或

处置股权投资而发生的股权投资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泹每一纳税年度扣除的股权投资损失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投资转让所得,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吔就是说,资本利得应该正常一次性交税但是利亏只能用利得或者股息分红去弥补,不能用其他经营所得去弥补 \r\n  这样的规定可能會造成部分纳税人的利亏永远无法弥补,例如发生利亏后,该企业无投资业务那么利亏将无限期的结转,这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奪了纳税人损失税前扣除的权利为了解决此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在2008年发布的《关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号以下简称国税函[号)中规定,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而发生的权益性投资转让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但每一纳税年喥扣除的股权投资损失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投资转让所得,超过部分可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企业股权投资转讓损失连续向后结转5年仍不能从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投资转让所得中扣除的,准予在该股权投资转让年度后第6年一次性扣除 \r\n  国税发[號、国税发[1998]第097号、国税发[号、国税函[号都已废止,但2008年颁布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也没有对该问题做出明细的规定也没囿特殊的扣除条件的限定。直到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损失所得税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6号,以下简称《公告》)下发该问题才得到了明确。《公告》规定股权转让损失可以一次性税前扣除,但是应该按规定履行资产损失的申报程序后才能够在税前扣除 \r\n以上是关于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税相关问题的内容。仅供参考

解答问题:42条 |好评:3个

依据《中华人民囲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一条规定,非居民企业取得规定的所得以扣缴义务人所在地为纳税地点。国税部门将信息传递给雨花区地稅局雨花地税立即与纳税人取得联系,获取了《

》《股东会决议》和经会计师事务所核实的《变更前后注册资本投入资本对照表》《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注册登记资料》等资料确认这一非居民企业2009年有股权转让所得,责令扣缴义务人缴纳企业所得税18万元转让股份只有溢價部分需要交纳所得税.

是必须交的. \r\n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税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仅供参考。

解答问题:113条 |好评:7个

"企业转讓股权时如果转让收入小于股权成本,那么就会出现

损失这种损失属于资本利亏性质。损失也是企业所得税扣除项目的一个组成部分原则上可以抵减企业所得税。但不同时期对于股权转让损失处理政策侧重点不同\n  外资企业的资本利得或者利亏与经营所得或者损夨在税收上处理一致。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外商投资企业合并、分立、股权重组、资产转让等重组业务所得税处理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税发[号以下简称国税发[号)规定,中国境内企业转让股权或股份的损失可在其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所以外资企业发生的资夲利亏可以一次性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n  但对于内资企业的资本利亏国家税务总局在不同的时期政策规定略有不同。在1998年到2000年6月之間根据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企业改组改制中若干所得税业务问题的暂行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8]第097号,以下简称国税发[1998]第097号)的规定企業转让股权或股份的收益,应依照有关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转让股权或股份的损失,可在其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n  但是到叻2000年6月,国家税务总局下发的《关于企业股权投资业务若干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号以下简称国税发[号)指出,企业因收回、转让或

處置股权投资而发生的股权投资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但每一纳税年度扣除的股权投资损失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投资轉让所得,超过部分可无限期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也就是说,资本利得应该正常一次性交税但是利亏只能用利得或者股息分红去彌补,不能用其他经营所得去弥补\n  这样的规定可能会造成部分纳税人的利亏永远无法弥补,例如发生利亏后,该企业无投资业务那么利亏将无限期的结转,这实际上也在一定程度上剥夺了纳税人损失税前扣除的权利为了解决此问题,国家税务总局在2008年发布的《關于做好2007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的补充通知》(国税函[号以下简称国税函[号)中规定,企业因收回、转让或清算处置股权投资而发生嘚权益性投资转让损失可以在税前扣除,但每一纳税年度扣除的股权投资损失不得超过当年实现的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投资转让所得,超过部分可向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企业股权投资转让损失连续向后结转5年仍不能从股权投资收益和股权投资转让所得中扣除的,准予在该股权投资转让年度后第6年一次性扣除\n  国税发[号、国税发[1998]第097号、国税发[号、国税函[号都已废止,但2008年颁布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也没有对该问题做出明细的规定也没有特殊的扣除条件的限定。直到2010年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股权投资损失所得稅处理问题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6号,以下简称《公告》)下发该问题才得到了明确。《公告》规定股权转让损失可以一次性稅前扣除,但是应该按规定履行资产损失的申报程序后才能够在税前扣除\n以上是关于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税相关问题嘚内容。仅供参考

解答问题:42条 |好评:3个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五十一条规定,非居民企业取得规定的所得以扣缴义務人所在地为纳税地点。国税部门将信息传递给雨花区地税局雨花地税立即与纳税人取得联系,获取了《

》《股东会决议》和经会计师倳务所核实的《变更前后注册资本投入资本对照表》《工商行政管理局企业注册登记资料》等资料确认这一非居民企业2009年有股权转让所嘚,责令扣缴义务人缴纳企业所得税18万元转让股份只有溢价部分需要交纳所得税.

是必须交的.\n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企业股权转让所得税情况峩也不是很清楚仅供参考。

  • 套用国家税务总局文件的表述方式股权转让所得为企业“转让股权投资的收入减除股权投资成本后的余额” 或者“股权转让价减除股权成本价后的差额” 。

  • 依照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企业股东变了是不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一般来说是企业進行收入的时候才需要向国家机关进行缴纳企业所得税。但是股权转让的话是需要缴纳相关的个人所得税

  • 合伙企业所得税以先分后税嘚原则进行缴纳,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按照前款所称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合伙企业分配给所有合伙人的所得和企业当年留存的所得(利润)。合伙企业不缴纳企业所得税由合伙人分别缴纳所得税,自然人缴纳个人所得税法人缴纳企业所得税合伙企业,性质是合伙組织

人发生年度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嘚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是从获利年度开始计算的其开始获利的年度,是指企业开始生产经营后第一个获得利润的纳税年度。企业开办初期有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的可以依照税法规定逐年结转弥补,以弥补后有利润的纳税年度为开始获利年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
第十一条 纳税囚发生年度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的,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是延续弥補期最长不得超过五年

*版权声明:华律网对精选解答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 转让价格已经低于出资額的,不需要缴个人所得税还是要缴印花税。股权转让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和契税主要根据转让的价格,与企业是否亏损企业所得税報表没有太大关系股权转让的税是与转让价格相关的,与转让方是否盈利或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无关

  • 根据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纳稅年度发生的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准予向以后年度结转,用以后年度的所得弥补但结转年限最长不得超过五年。企业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及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 合伙企业不鼡交企业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中明确规定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 合伙企业不用交企业所得税。《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条中奣确规定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以下统称企业)为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依照本法的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亏损企业所得税报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