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私人企业购买国企股份制改革的看法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及上市过程中负债重组浅析--《决策咨询》1997年07期
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及上市过程中负债重组浅析
【摘要】:
【关键词】:
【分类号】:F276.1【正文快照】:
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股份制的改造,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关键。但国有企业中大部分负债率较高,据有关资料表明,1993年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高达60%-80%,如此之高的负债率,将导致企业产生的效益绝大部分用于支付负债的利息。同时,企业以如此之重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汪海波;[J];财经问题研究;1981年04期
石西民;[J];国际贸易问题;1982年04期
甘碧群;[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1984年05期
甘碧群;[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4年05期
汪海波;[J];云南社会科学;1985年01期
陈星;[J];求实;1985年02期
,于君;[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85年03期
科尔奈·亚诺什;邱树芳;刘吉瑞;;[J];经济研究;1985年10期
纪中;;[J];经济管理;1985年10期
李映青;[J];人文杂志;198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孙利艳;;[A];新世纪 新思考[C];1999年
王庆新;;[A];党的十五大精神与聊城实践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齐良全;;[A];公关与企业发展——名牌战略与企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那志超;;[A];公关与企业发展——名牌战略与企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曹明;全一;;[A];公关与企业发展——名牌战略与企业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7年
武晋斌;;[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杨彦华;;[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李荣栋;;[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高冰;;[A];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全国邓小平理论与国有企业改革”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1998年
周学荣;;[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魏杰;[N];安徽经济报;2000年
;[N];安徽经济报;2000年
杨成;[N];安徽经济报;2000年
敬元华;[N];安徽经济报;2000年
屠建国(作者系浙江省建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N];安徽经济报;2000年
本报通讯员
王永富;[N];安徽日报;2000年
叶水茂;[N];安徽日报;2000年
张屹山;[N];天津工商报;2000年
孙文胜;[N];天津工商报;2000年
文斋;[N];北京科技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张少鹿;[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庄杰;[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罗志先;[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李曦辉;[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刘秉文;[D];厦门大学;2002年
余红胜;[D];厦门大学;2002年
杨国民;[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孔新宇;[D];复旦大学;2003年
张万成;[D];吉林大学;2004年
李天庚;[D];中南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邹晖;[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邱国平;[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孙宏;[D];贵州师范大学;2000年
邹莹;[D];暨南大学;2000年
王金柱;[D];中共中央党校;2000年
程远忠;[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蒋纯红;[D];电子科技大学;2000年
查成伟;[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岳林继;[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杨霆;[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Apache Tomcat/6.0.33 - Error report HTTP Status 404 - type Status reportmessage description The requested resource () is not available.Apache Tomcat/6.0.33国资委:欢迎私人购买国企股份 _ 财经频道 _ 东方财富网()
||||||||||||||||||||||
国资委:欢迎私人购买国企股份
  《中国日报》独家消息,中国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表示,国企主要改革方案将在明天十八届结束后宣布。
  为给改革铺平道路,国资委官员表示,欢迎私有企业和者收购更多国有企业股份,在国有企业决策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
  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白英姿表示,私人投资者可以购买国企10%-15%的股份。国资委直接管理下的国企共112家。
  黄淑和表示,国有企业的重组和升级正处于关键阶段,实现所有权的多元化是重中之重,对可持续发展有利。
  白英姿承认,投资国企10%-15%股权对财力的要求比较高,大多数私企可能不具备这个财力,这些私企可以联合起来入股。
  截止2012年年底,国企的资产总值已经达到了44.8万亿元。在早些时候,最大国企中的资产达到了2.2万亿元。相比之下,中国最大的私有集团复兴集团的总资产仅1500亿元。  集团董事长宋志平表示,尽管国企和私企资产差距悬殊,但如果不再分散股权,都会遇到严重问题。目前,中国建筑材料集团净资产600亿元,其中200亿元由国资委所有,另外400亿元由小股东持有。
  根据国资委介绍,民间对国企的投资大多通过与国企子公司或省级国企交易的方式进行。
  当然也有特例。2003年,复星集团就与集团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注册资本达到10.27亿元,为私企和国企之间最大的一笔交易。新成立的合资企业中,复星出资5亿元,获得49%的股权,中国集团占51%的股权。
  白英姿称,这算是向国企注入民间资本的一次试水。她说,所有制多样化是的一大方向,所有公司都可以参与进国企重组的过程中。
(责任编辑:DF010)
东方财富网调查
& 相关专题:
东方财富网(&&或&&)
建议及投诉热线:021- 值班热线:021-5
东方财富产品下载专区
网友点击排行
&&&&&|&&&&|&&&&&&
深化改革,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
郑重声明: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您(@)目前可用积分:110110跟帖回复
共获得打赏:
凯迪微信公众号扫描二维码关注发现信息价值
[原创]国有企业的未来
3396 次点击
20:45:01 发布在
国有企业的未来国有企业的效率世界各国都知道,确实差劲。国有企业在所有国家都被重复的证实,具有同一个特色,差劲。在世界大部分国家,国有企业都在逐渐消失。国有企业正在顺利的退出各个国家的舞台。问题是我国也有大量的国有企业,我国的国有企业的未来应该如何呢?以下探讨这个问题。首先,国有企业要学会占便宜,占私有制的便宜。我设想了一种国有企业免费搭车的模式。国有企业之所以效率低下,大家都知道,国有企业名义是国有的,名义上人人都有份,实际上,国有企业是谁的也不是的企业,是无主,是没有人关心的。因此我们必须要让国有企业有人关心,办法就是搭上免费的爱心车。具体办法是,把所有国有企业全部股份化。把其中70%左右的股份出售给国人。国有股份只保留30%左右的股份比例,决不应该超过50%。这样国家就可以不操心了,占企业70%左右的私有股份的拥有者,会认真考虑自己企业效率的提高,会尽量监督企业的运行。这样可以把国有企业从无娘的孩子 ,变成有娘的孩子。把国有企业从谁的也不是的企业,谁也不关心的企业,变成部分人关心、操心的企业。国有的30%的股份,就可以搭上免费爱心班车。一般来说,企业的国有股份比例越小越好,因为私有股份的比例越大,企业得到的可能关心或操心就越多。企业的业绩可能就越好,国有股份占的便宜可能就越大。因为得到的免费爱心就越多。因此,国有股份占企业的比例,不宜大于30%,最好在20%左右。因此,从长远看,国有企业的理想未来,是部分的私有化。不是把国有企业卖光,而是部分卖掉。不是留大卖小,而是全部都卖,都不卖光,并且都要卖掉70%左右的股份,只留30%左右的国有股份比例。待到未来的某个时候,再卖掉一部分国有股份,把企业的平均30%左右的国有股份,在卖掉三分之一,最终把国有股份比例下降到20%左右。此时就可以保持长期状态了,就不要在考虑继续出售国有股份了。这些国有股份分红可以充当未来的税收,可以使未来的税收比例适当下降,未来税收比例的下降,应该会有利于未来经济的运行。国有股份占20%或者30%的企业,国家就不要操心了,在企业决策时,应该把自己的权利弃权,作废。让剩余的70%或者80%的私有股份拥有者,充分决定企业的命运。让这些私有者,把国有股份的权利代表了吧!这样很有好处,国家就不在出人代表自己了,可以节约很多开支,事实上国家就是出人代表自己,这个人也很难代表国家利益,很有可能是个出卖者。所以这个节约是很有价值的。是战略性思维的结晶。暂时国有企业该怎么办呢?外国有一种组织,基金组织。大部分基金组织都运行良好。我国也应该学习基金组织的运行模式,把管理国有企业的组织,搞成类似基金组织的运行模式。我国管理国有企业的组织,就是国资委。我的意思就是把国资委搞成类似基金组织的运行模式。中央政府应该把这个负担抛弃掉。我国是一个大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并且面积广大。我国的中央政府需要管理的事情很多,要远比欧洲的芬兰、瑞士等国多。这么多的事情是很难管理的,是极其浪费精力,是不利于集中精力搞最重要的事情的。我国是世界上很特殊的国家,中央政府应该尽量减少自己的管理负担,多管理一个方面,必然会相应的浪费一些精力,这样中央政府的负担太大。为了更好的管理国家,要合理抛弃负担,对国有资产这一块,理所应当的,应该把管理国有资产的负担抛弃掉。成立一个,独立于中央政府的国资委。有国家主席任命国资委的管理者,任期不受限制,实行终身制,其日常事务也不受中央政府干涉。其模式类似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美联储是委员会的领导模式,其委员由总统提名,任期终身。日常事务不受政府干涉。这是一个很好的组织模式,我们可以学习,把我国的国资委搞成这个模式。中央银行也可以搞成这个模式。一旦给予国资委委员会充分的权利,这些人应该会有职业道德,应该能很好的经营国家资产。不过,国有企业的长远打算依然是出售,这个国资委应该有这个战略目标。一点一点的出售自己所管理的国有企业。为了给国资委更大的动力,使其领导者具有更大的经营热情。并且由于中国国有企业数量众多,规模庞大,一个国资委管理的企业太多,不利于精益求精。因此 ,有必要建立几个相互独立的国资委。比如建立三个互相独立的国资委,分管我国的所有国有企业。把我国的全部国有企业分成三份,各管一份。三个国资委互不隶属,互不干涉,互不监督。但是,其实这三个国资委可能还会暗地竞争的,竞争业绩。之所以把国资委变成三个,一是为了减少国资委的管理规模,使其能精益求精。二是为了可以相互对比,有了相互竞争的可能。怎样分配企业,比如应该把三家国有石油企业各自分配给三家国资委,不要搞集中分配,比如,把三家石油企业都分配给一家国资委。这样分配到一起,虽然有利于国资委的分工,但是会使国资委之间的竞争减弱,也会使国资委所属的企业之间的竞争减弱。非常不好。因此不要这样。同理,把国有银行也要尽量分配给不同的国资委。其它企业的分配方法也应该类似。国家必须要消灭国有企业的垄断现象。这样会非常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利润应该上交中央财政,以充税收。这样可以保证中央在有相同的财政收入时,适当降低其它税收,这样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很有好处。国有企业的继续发展,应该通过股票募集资本来实现,不应该把国有企业的国有股份的红利继续投资。如果把红利继续投资,应该属于强奸民意 。
用手机看帖文,请扫一扫。用微信/易信等扫描还可以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延伸阅读|最新热帖
[淡风冷月]
[henanyanling]
[法眼看天下]
[假民主反革命]
[adolfina]
[蟋蟀他哥]
[太史公不读书]
已获打赏(0)
还没有人打赏此帖,觉得帖文写的好,点击右边的按钮打赏。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6:51:03 &&
培育扶植发展私有经济之路本是正途!忽视民营必将危急民生底线!!!忽视、阻碍发展民营私有经济有效产业要素,是产业落后经济困惑的根源。国退打破了经济发展坐吃山空的局面,本应大力发展有效产业要素--民营经济,重新配置产业要素。遗憾的是由于对私有经济的顾忌和歧视使得民没有足够的进,使得我们的民族产业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2:57:09 &&
证券系统的未来金融系统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影响是很大的。我国金融系统还很不理想,离市场化还很远。成为阻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而证券系统是金融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证券系统没有达到应该所具有的贡献,或者说远远低于自己应该拥有的贡献。这个有利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先进工具我们没有运用好,确实是一个重要遗憾。大概我国只运用了这个先进工具价值的10%,主要体现在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比例太少。本来我国的证券市场规模可以再增加十倍,这样才可以体现出它应有的价值。我国的证券市场从一开始就变成了一个赌博的地方。这非常不好。我国的证券市场规模应该扩大了,服务应该主要面向非国有企业。上海、深圳的就不要管它了。从新搞新的证券发行公司,国家尽量不要插手,让私人公司去搞,国家只需监督一下就可以了。这样国家就不需要投资什么钱,就可以开办证券发行公司。这些新的民营证券发行公司,主要面对私有公司。证券公司模式可以参照香港证券或纽约的。多搞一些,每个省都可以搞一个。应该至少再搞十个。我国人口这么多,在搞十个证券发行公司也不多。这样可以使企业的融资成本降低,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如果我国能在搞十几家证券发行公司,就可以很大的改观我国的金融市场,使我国的金融市场更加接近正常国家的水平。也将可以彻底把证券市场从一个赌博的市场,转变成一个投资市场。将成为普通百姓的最重要投资的投资场所。可以让普通百姓微薄的一点积蓄,给予一个良好的繁殖机会。会给普通百姓带来许多快乐,股票分红也将成为普通百姓的一个重要收入来源。大家也许都会成为资本的拥有这者。分红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也是一年中的幸福时刻。会促进国民的生存欲望,增强继续生存的信心。大家的心情好了,社会的和谐程度自然就会提高。广阔的股票市场也是分散老百姓精力的一个好地方。700万人口的香港就有一个证券发行机构,按照人口比例,大陆可以搞100多个证券发行机构。日本也至少有一个证券市场,大陆人口是日本的10倍,按照人口比例大陆至少可以搞10个。美国也至少有两个,按照 人口比例大陆至少应该搞8个。英国至少有一个证券发行机构,按照人口比例,大陆至少要搞20个。泰国至少有一个证券发行机构,按照人口比例,大陆至少要搞20个以上。菲律宾至少有一个证券发行机构,按照人口比例,大陆至少要搞十几个。可见,与世界几乎所有国家相比 ,大陆的证券发行公司确实太少。因此,大陆增加证券发行机构是非常必要的。对大陆经济发展是很有好处的。新建设的证券发行机构,都应该是民营的。其实大陆就是在搞30个证券发行公司,也不算多。国家可以发放,证券发行公司执照,规定一个执照数量,比如最高30个,执照可以拍卖。拍卖收入上交中央财政。中央政府应该把管理证券公司的证券会。分离出去。这样可以减轻重中央政府的管理负担,有利于中央政府集中精力管理更重要的事情。因为,我国是一个大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国,并且面积广大。我国的中央政府需要管理的事情很多,要远比欧洲的芬兰、瑞士等国多。这么多的事情是很难管理的,是极其浪费精力,是不利于集中精力搞最重要的事情的。我国是世界上很特殊的国家,中央政府应该尽量减少自己的管理负担,多管理一个方面,必然会相应的浪费一些精力,这样中央政府的负担太大。为了更好的管理国家,要合理抛弃负担,对证券会这一块,理所应当的,应该把管理证券会的负担抛弃掉。成立一个,独立于中央政府的证券会。有国家主席任命证券会的管理者,任期不受限制,实行终身制,其日常事务也不受中央政府干涉。其模式类似美国的中央银行,美联储。美联储是委员会的领导模式,其委员由总统提名,任期终身。日常事务不受政府干涉。这是一个很好的组织模式,我们可以学习,把我国的证券会搞成这个模式。由这个独立于中央政府的证券会,监督全国的证券发行公司。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32:55 &&
楼主所说的政府占股、私人经营的模式,早就已经在各地运用多年了呀。一般还不是政府只占20%这么少的,一般要么政府全资、私人(经营者)拿干股,要么政府占大股。要说效率嘛,肯定没有私人全资的效率高,但比国企效率确实要高出一大截。楼主说政府占股20%的企业就能长期维持,我看未必。一来企业转行、倒闭的情况比比皆是,在倒腾来倒腾去的过程中,无人肯积极维护国有股权的利益,那么这20%也会被折腾掉(私人股东可以把原企业的顾客弄没,全弄到他们新建的私人全资的企业去),政府还不如明智一点,趁着生意好的时候把20%也卖掉,尤其是上市公司,在股市上减持最划算并不是什么国企都应该私有化。要保留公用事业类的国企。在政府尚未由人民选举之前,可以先由人民选举一个“公用事业管理委员会”,五名委员。由他们管理那几个当地仅有的公用事业类公司,比如自来水公司。定价要由他们举办听证会。眼下应该把水费电费降下来,或者要求水厂和电力公司多交钱给“慈善基金”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0:35:05 &&
中国真正缺少的不是资本,而是能驾御资本的管理人才。在很多行业私营固然有他的优势。但并不代 表所有的行业都会拥有优势。“龙芯”就是现成的例子。不是说有那么点钱。再有那么几个号称不怕死的就能制造出高度集成化的工业产品。比制造处理芯片需要资金和技术集成化,系统化更高的工业产品多了去了。这不是简单的所谓“竞争”能解决的问题。一个上海石化就是两千亿多的投资。相关产业涉及万亿不只,这样的一个企业私营资本可能能去控制它。但是能经营成个什么样就不好说了。如果民企找来的管理者能管好它,国企也一样能找到同样的甚至更好的管理者。(现在不会有人还会以为上千亿的资产还要“老板”自己一个人打理吧)幻想私营完全取代国营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至多说在某种程度上去影响国有企业。对能影响的力度也不要抱太大希望,理由很简单,私营企业可以理直气壮的去单纯追逐利润。不管你怎么抱怨都没用。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9:25:01 &&
私有制可以救中国----------------------------改革的根本问题是:有效生产要素的建立--私有经济发展,以及政治体制改革--破除官本位!公有制实为官有制假公济私的公有制是人面兽心的画皮,误导社会半个多世纪中国要振兴必须还权于民,还商于市。培育扶植发展私有经济之路本是正途!忽视民营必将危急民生底线!!!忽视、阻碍发展民营私有经济有效产业要素,是产业落后经济困惑的根源。国退打破了经济发展坐吃山空的局面,本应大力发展有效产业要素--民营经济,重新配置产业要素。遗憾的是由于对私有经济的顾忌和歧视使得民没有足够的进,使得我们的民族产业处于非常尴尬的局面。我们有些做法多是从政治层面思考后,而不是从国家、民族发展长治久安层面理智思考后采取的行动,断送发展前程,相当遗憾。封建独裁政治是中国社会落后、腐败以及阻碍进步的总根源。回顾中国变革历史,农民革命一直是一场旨在改变眼前生存状况的运动,革命取向不过是既得利益的重新分配,政权更迭并没有带来制度上的根本变革。而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最有进步意义的革命,因为它是由一群有现代进步思想的志者组织的一场民主革命。遗憾的是由于外强入侵和贫穷后来被农民革命推翻了,又把新符换旧符。-----------------------------------------------------------一个有庞大贫困底层的群落,一个在世界产业链低下打工的民族产业竞争水平,一个人任由权力所为假公济私的腐败权势社会,一个不顾民生长远利益的政治为本走向,一个国企垄断占据资源优势与民争利、歧视民营的断送前程的低效资源配置的经济发展模式,一个靠国家信誉支撑和资源抵押的呆帐、混乱的金融,一个难以与未来侵略势力抗衡的国防,这就是我们一个假公济私的体制现状。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历史趋势是不可抗拒的,该来的必将会来,该走的一定会走,只是延误改革进程百姓将会多受煎熬。我们徘徊的已经够多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1:32:17 &&
按你理论,鲁能780亿资产,37亿卖给民营完全正确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22:30:00 &&
文章提交者:qlzy127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按你理论,鲁能780亿资产,37亿卖给民营完全正确正确,国企的未来就是让领导们、书记们都成为大富豪。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6:15:41 &&
基础教育的私有化&& 如果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私有化,可以少支出大量财政收入。少支出的财政收入,完全可以转移到高中发展与大学发展上。这些钱完全可以迅速普及高中教育,及较大发展大学教育。从国家的生存竞争中看,许多国家已普及高等教育,我国也势在必行。随着经济实力的前进,完全可以在20年内普及大学教育。这意味着,现在出生的人,今后很有把握上大学了,到那时,我国的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我国应该首先把教育实现现代化,这也是根本的发展战略。怎样普及高中教育呢?我国的经济水平还没有使人们富裕到自费上高中的程度,因此需要国家资助。应该积极鼓励私有高中的建立,但还需要大量的公有高中,虽然公有高中容易腐败,效率低下。普及大学教育,私有大学理应大力支持,公有大学也需要大力办,虽然公有大学依然有众多缺点。不过在高中教育普及上,我们还是有其他办法的。我们已经分析了人们无钱自费上高中,而我们还必须强迫他们上高中。上面那个办法当然可以实现。还有其他办法,当然怎么想也离不开国家资助。国家可以不必资助学校,而直接资助学生,在信息化社会中,国家完全可以做到直接资助人数众多的学生,而不至于乱套。为了避免公有学校的众多缺点,让学校全面私有化。学校私有化可以提高高中教育的运行效率,降低运行成本。每个学生大约每学期资助1000元左右。学校,学生之间可以相互自由选择。大概通过两步,第一步,统计资助的学生对象,并下发资助金,当然不是现金,是资助凭证。第二步,学生选择学校,并把资助凭证交给学校。由学校通过资助凭证领取现金,供学校开支。政府部门完成,统计资助的学生对象,并下发资助凭证。然后收回资助凭证,并下发现金。下发现金的多少,由收回的资助凭证的多少来决定。而不是由下发的资助凭证的多少来决定。这些政府部门向国家要钱的多少,也是由收回的资助凭证的多少来决定。为了防止腐败,必须学校,学生,政府教育部门,三者相互牵制,必须完成三者的程序。缺一个环节就不行。应该制定详细的法规。公开是关键,这是信息时代,也容易办到。也许需要一个独立的组织专门监督他们。这个组织尽量是民间的,也可以是政府的。贫困地区的初中也可依此原理私有化。为此,应该组织一个全国统一的教育部门。一个独立于各省市,县,乡的教育部门。由国务院直接管理。各种经费开支,各类资助款项,统一由中央财政支出,地方无权干涉教育部门的任何事情。但地方可以监督教育部门违法乱记。全国统一的教育领导监督机构,有利于实现全国人民受教育的平等,也有利于扶持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跟上全国平均水平。这其实也是一种最好的扶贫方法,既教育扶贫。可以类推,既然高中可以私有,那么初中也可以私有,小学照样可以私有。富裕地区可以私有,贫困地区更可以私有。高中每学期1000元,初中800元,小学600元。这个数字,大概许多学生就不需要再加钱了上学了,在富裕地区可能需要加一点钱,某些学校可能也需要再加一些钱。总之,差不多了,适当每年在这个数字基础上加一点就可以了。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3:56:56 &&
文章提交者:hhj 加帖在 经济风云 【凯迪网络】 国有制与私有制---中国经济的绝望与希望 【中国近30年的改革充分证明,没有下文所说的“私有制”发展,中国经济早就陷于灭顶之灾,早就崩溃了。因为,我们来看看下文中私有制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效率对比,就知道中国经济的希望与绝望在哪里了。私有制企业,由于责任、权力、利益的有机统一,使经济潜力挖掘到了极点。以极少的投资、极少的资源,创造出了极大的产量、极大的税收。相反,国有企业如何,效率负相差10倍上下,难怪中国搞几十年国有制,将国民经济搞到破败边缘。这样的效率,这样的不负责任,如果能够把经济搞好,就没有什么社会发展规律性可言了。可能有许多人说,私有制有什么好?剥削深重,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剧烈对抗。这种“左派书呆子”所说的话哪里知道私有制企业里工人的真正责任与权利?私有制企业里,工人承担着很大责任,同时也具有与这种责任相适应的权利,获得相适应的收益,如果不是这样,工人早就不干了;真正体现出劳动力的供求关系。而在国有企业里,你多干并不会给你多得,少干也不会少得,因为具有决定权的国企“假老板”们远在“天边”,根本不知道你如何干活,多干一点少干一点他们根本不知道,何况他们并不真正关心企业的存亡发展,更多关心自己的职位前程。私有制企业里不仅其劳资关系是符合劳动力的供求关系的,因此是健全的,而且由于其高效率,对市场与社会的贡献是国有制企业不可比拟的。因为它可以向市场提供价格低廉的产品,从而有益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益于民众的生活提高。与之相比,国有制经济由于效率低下,成本高昂,势必使其产品价格过高,民众无法从中得到“消费者剩余”,生活水平的低下早已经为过去时代的人们深刻领受过了。这些情况如此显然,仍然有某些人极力维护国有制,那是因为正象文中所说,是既得利益者的奇怪心理所作怪,他们通过维护国有制的计划经济获得了巨大利益,因此极力反对符合广大民众利益的私有制经济,以种种理论为借口对私有制经济进行指责与批判,把其说得何等的“邪恶”。这真是颠倒黑白!今天,中国经济的国有经济规模比例仍然太过巨大,而这就是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障碍。如果反过来,即私有制经济获得今天国有制经济那么大的规模,那么任何人都可以保证,中国经济规模至少比目前大10倍。因为,效率低下的经济成分占多,必定拖累整个经济体的健全发展,阻碍社会生活的发展进步,同时使整个国民经济矛盾重重,畸形扭曲问题无法根除。DD黄焕金】民营的,也是最好的 新望我反复比,反复看,我总的感觉是国营企业迟早还是难搞得好,而民营企业则大有希望。1999年到温州考察时,我对温州市体改委主任马津龙教授说:“天下者,乃民营企业之天下也!”我住在全国十大民营企业之一��江苏永钢集团��近两年时间,曾对此问题做过一项专门的实证研究。我的结论是,从公平的角度来讲,民营优于官营;从效率的角度来讲,私有优于公有。现将我这项研究的主要内容介绍如下。永钢的几条生产线都是国产的,总投入不过2.3亿,自己调试安装,自己维修,自己玩得转。国内年产钢材100万吨左右的钢厂,其总资产起码在50亿元以上,而永钢年产超过100万吨,总资产却只有15亿,这就使总资产贡献率和资金利用率大为提高。较低水平的投入,为永钢产品投身市场竞争奠定了低成本优势。国营企业普遍是进口设备,价格高,借债引进,财务成本高,生产的又是低价位的普通钢材,相比之下,永钢就能腾出钱来消化一些市场的不利因素。其实,一些国营企业在决定引进设备的时候,它就已注定了亏损的命运。出国考察,旅游、拿人家好处。效益的事留给下一任厂长去说吧!永钢董事长吴栋材曾对我说过这样一件事:一次,省内某大型国营企业与永钢有合作意向,老总约他到该厂考察、谈判。吴栋材驱车到这家集团企业的焦化厂门口时,他已感觉到与这种企业合作凶多吉少。为什么呢?因为他发现,整个工厂内外都是莫名其妙的各种各样的垃圾堆,分不清哪是有用,哪是无用。尤其令吴栋材感到纳闷的是,焦化厂门口不远的大马路上,人为地挖出许多坑坑洼洼,而这条路是拉焦碳的货车必经之路。吴栋材断定,因该厂在城乡结合部,小坑小洼肯定是附近老乡所为。目的是让载着焦碳的汽车颠簸、缓行,以便捡走颠下车的焦碳,直至耙窃。问题是吴栋材作为一个外来者,一眼能看到,这里的管理者难道真是疏忽大意没看到?如果看到了为什么不去治理?和这样的伙伴合作能成功吗?陕西某国营钢厂的一位老总晚饭后与我一起在永钢花园闲谈聊天。这位已接近退休年龄的老总向我讲了他的一个观点,他说,永钢这类企业是滚雪球滚大的,他们这类企业在滚雪球,我们这种国营企业也是在滚雪球。所不同的是,他们是越滚越大,雪地上的雪薄了,滚大的速度就小一点而已,我们虽也是在滚雪球,但最初的雪球是国家给我们的,而且我们是在一个发热的铁板上滚雪球,只会越滚越小。他们的老总收入高,职工感到自豪,我们的收入要么是不死不活,要么是不明不白。这位老总还愤愤地对我说,看看浙江的民营企业,来到永钢提货时匆匆卖份盒饭就走,国营企业的人往往赶到吃饭的时候来,招待一下就是几个小时。所有轧钢厂的轧制过程中都有坏钢切头。永钢一般不超过1.5公分的浪费。氧化铁碎屑也只有1�1.5‰。一些国营大钢厂的干部职工来参观,看到切头如此小,如此恰如其分,感到非常吃惊,非常莫名其妙。要知道,用高速倍尺分段剪从线速达15米/秒的红钢条上切下有裂缝的坏钢,误差在1.5公分之内。这个效果是通过什么办法来控制的呢?他们各分厂的废钢切头基本都按2800元/吨(成品钢2000元/吨)的罚款性价格从总收入中扣除。冷条、弯钢按2500元/吨卖给责任人,这些责任人当然就有压力。分厂职工每年都要淘汰8�10个。干部也一样,有上有下,在这里没有只上不下的道理。不一潭死水。各车间每月安排生产28天,一个班630分钟,车间班组的生产管理就是按分钟为单位进行管理的。设备维修工每隔一会儿就要摸摸看看,因为主动停下来维修和出故障停下维修有明显区别,而且停修多少分钟与维修工工资挂钩。分厂厂长即使休息日也到厂里来转转,他们有一种侥幸心理,人在了,或许就能多产一吨、二吨钢材。看看永钢的车间,连一块废铁屑也没有,旧螺丝还要看看能不能再用,实在不能用,放整齐,统一回收。车间没有休息室,只有更衣室,人们脚步匆匆,精力集中。在半成品车间,气割工一瓶乙炔气150立方截面的坯料割43刀(长钢坯切短),问问国营厂割多少刀。为什么?乙炔气虽然集中采购,但是气割工自己掏钱购买。气割工工资高的每月拿4000多元,低的400多元。一位国营企业的气割工看到他家亲戚在永钢做气割,收入高,他也来了,但一月下来,不仅不拿工资,还差点倒贴。这种情况下不苦练技术,能行?一刀下去,手不抖,眼不眨,割缝极小,省气,出活,多挣钱。好工夫自然就慢慢学到手了。所有这些行为都是制度安排之下的必然。对于一个专业化的规模轧钢厂而言,利润的盈亏同流水一般,不怕“细水”,就怕“长流”,差之毫厘,往往会失之千里或得之千里。永钢的吨钢直接加工成本143元,已接近极限,原料+直接加工成本与市场上的钢材销价持平,利润哪里来?永钢的秘密武器是负公差轧制。“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技术最好的工人使用最先进的设备所生产出的产品也达不到其名义尺寸,因此在产品标准管理中规定,产品的名义尺寸与实际尺寸有一定差值,这个差值称之为偏差。其差值为负值时叫负公差。”国家冶金主管部门1980年代初就发文推广负公差轧制,但真正实行下去的厂子并不多。一位大国营厂工程师告诉我,非不为也,实不能也。都想轧出负公差,但这从观念、技术、设备、质检、定尺、管理上都是一场硬仗,宛如火中取栗,老虎牙缝里剔肉,不易攻不。我曾看到过永钢热检工每半小时夹起发红的成品用高精度卡尺量一次直径,以便将数据反馈给调整工,热检工不仅要眼疾手快,还要有特殊抗热耐热的硬功夫。按照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负公差轧制带来的效益是典型的超额垄断利润,是技术创新的结果。而且我们也可以认为,即使在传统的制造业,由于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和应用,技术代替资本,平均利润率下降现象和趋势并不是不可改变,因为技术创新无止境。然而,超额垄断利润不仅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更主要的可能还是制度安排的结果。永钢各部门基本不设副职,如发现人才可用,单独给一岗位让其施展才能。而附近一家国营大钢厂的用人原则是,能干的人只安排当副手,派个平庸点的压一压。一位黑龙江某大型钢铁集团的核心厂厂长,现在是永钢的副总工程师,他告诉我,国企的技术人员少了也好干,人不在多,在精,在怎么用。应当鼓励国有企业人才流动。出来的有压力,留下的也有了压力。我将邯钢经验与永钢的管理机制做了下比较。永钢这类民营性质的企业,在企业的市场化程度上都比邯钢一类企业要走得远、走得彻底。邯钢在模拟内部市场,而永钢的企业与市场没有边界;邯钢经验只是在告诉企业,狼是吃人的,而永钢机制却已是在告诉企业,对付狼要有技术和艺术。苏钢是一家大型国营钢厂,职工12000人,总资产53亿,永钢2000人,总资产15亿,前者的利税不到后者的一半。苏钢的老总到永钢考察过后,让本厂电视台专门组合班子来拍摄。电视镜头上出现的是永钢步履匆匆主动巡查的电工、维修工和干净的生产现场,而苏钢的电工在休息室喝茶,一位生产班长说,请电工、维修工来,要看脸色,搞好关系,整个厂区、车间如同垃圾处理场。在这部电视片的最后,播音员用一幅哭丧的腔调发出悲鸣:苏钢的朋友们,由于时间仓促,我们的报道还显得十分的肤浅。然而,在现场采访时我们的震惊难以抑制,我们的心在颤抖。一群稼庄汉在荒无人烟的芦苇沙滩上竟能掀起如此的辉煌,留给我们的是永恒的深思。我们的产量要突破,我们的质量要提高,我们的成本要降低。自下而上的危机一步步向我们袭来,危机的警钟已向我们敲响。苏钢的朋友们,我们亥怎么办?刀光剑影的市场竞争下,生生不息的改革发展中,苏钢的朋友们,我们该走哪一条轨道?该走哪一条轨道?我们先来找找问题出在哪里。国有企业内部组织管理体制可说是一堆乱麻。一个核心,一个中心,谁都不能全心全意,只好三心二意。民营企业的企业家是创业型的企业家,与企业的关系是血肉相联。国有企业的负责人想的是自己的级别,想的是下一任到哪里去?还能不能升迁?而且,党政工,再加上一个上级挑选任命的一批副职。党委是委员制,行政是经理(厂长)负责制,职代会(工会)有是协商协调一致制,三种规则交织在一起。改制后有些企业干脆新三会加老三会,六驾马车,多头领导,权责不分。在内部管理上,“决策失误丢一块,管理混乱漏一块,挥霍浪费吃一块,大小蛀虫吞一块。”而最根本的还在产权制度上。个人利益、集体利益都是必要的,不轻易否认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社会价值都是必要的,而不轻易否认个人价值。设计一种机制使二者结合起来,求得效用函数的平衡解,这是企业存在的一个普遍规则。也就是一些学者所讲的“新集体主义”(王颖:《新集体主义:乡村社会再组织》,经济管理出版社1996年版)。国营企业的产权安排,只强调集体理性、集体利益、社会价值,但却造成个人成本行为缺乏约束。结果是,工人吃原料,科长吃发票,厂长吃支票。成本行为恶化,代理人的道德风险增大。再进一步讲,如何理解公有制产权?在中国人的传统中,“公”即“国”、“君”、“官”、“上”、“官家”、“家族”、“公家”,是“国家”和“政府”,“公有制”在许多基层的老百姓看来就是“官有制”。“公”的概念与中国传统体制的唯上、唯官等级性联在一起。“私”似乎就是反君、排斥家族,对“上”、对“官”不敬。凡与公相对地就是私。对私的极端压制和否定,使中国人很少对私的合理存在进行过辩护,以至公私不分,这就为一些有权之人“灰色私有”、把手随意伸向“公”的口袋埋下了伏笔。“唯官”实际上进一步强化了人们的“唯私”意识,而且“唯官”才是“唯私”的唯一一条捷径。在我国,人们还往往把“私有化”看作是“公有化”的对立面,而在东欧与独联体地区,至今没有一个国家把“私有化”仅仅与个人拥有企业(虽然在私有化条件加下这是合法的,只要他不是通过化公为私的手段)联系起来,也没有一个国家提出“非公有化”的口号。“私有化”的同义语不是“非公有化”,而是“非国有化”、“非垄断化”,有些国家在立法上明确地把它们等同起来,更有趣的是许多国家在推行私有化时期,明确禁止“化公为私地私有化”。如果说“官营”的对立面是“民营”的话,那么,在这个意义上,“民营”就是“私营”。我们历来抑制“私营”,其实就是“贫民”、“弱民”、“抑民”。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发展民营经济最符合党的宗旨和性质。为什么国有企业掌握着国家2/3的资源,却只有1/3的贡献?这些年来,中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如果离开非公有制经济都将不堪设想。先看改革,我们改革主要靠外围突破,增量改革,旧体制被撕开裂缝,新的市场体系(技术、劳动力、人才等)的建立和发育都主要靠非国有经济;再看发展,也是在国营企业江河日下的时候,主要靠非公有制企业来拉动国民经济增长,做出了与其所掌握资源不相称的贡献。据调查,民营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至少是国营企业的四倍以上;再看稳定,我们的国有企业让利、放权、抓大、上市、工人下岗,仍然是皇帝的女儿,占尽了便宜,但是它自身最根本的机制并没有多大变化。想想看,假如没有这些年民营经济的长足发展,仅全国2000多万(这个数字劳动保障部与国家统计局、全国总工会及有关科研单位各持一说)下岗工人如何吸收消化。张迎维断定,“企图在马背上画白道道画出斑马是很难成功的。因为他它没有斑马的野性。”(《金三角》2000年第8期,张迎维《国企“内耗”何其多》);步鑫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推定,“国企改革可能会取得某些成绩,但很难取得最后成功。”(任不寐,《与步鑫生对话》,《南风窗》1999年第4期);为什么很难取得最后的成功?张五常尖锐指出,“别人的钱永远不如自己的钱花得小心。”(新浪,财经纵横,日)。我们传统的意识形态反对私营或民营经济,因为它存在雇佣剥削制度。对此,张五常也曾举过一个例子,纤夫拉船,劳动和资本究竟谁雇佣谁?其实,从根本上说,一些人反对和不承认私有权,只是因为总想维护部分少数人的特权。现在我们经常听到“擅自经营电信”、“私自收购棉花”等等说法,压制民营,否定私有,他们就是企图维护计划经济体制。转轨、改革的攻坚战难就难在这里。好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是处在变化中的。据我的观察,在南方一些地区,民间个人意识形态及其观念正从“公有制偏好”向“私有制偏好”转变。传统的公有制企业缺乏效率,成本高,产品质量差,服务观念和态度差;而私有企业的效率高,产品成本低,质量好,服务观念和态度好。这已成了较为普遍的看法,从而成了一种新的价值判断和观念(金祥荣教授持同一看法,参见金祥荣,《多种制度变迁方式并存和渐进转换的改革道路》,《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0年第4期)。徐滇庆、杨小凯、钱颖一等海外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入关后,能和国外企业面对面开展公平竞争的唯一希望是国内民营企业的长足发展,因此,最近这今年应抓住机遇,在一些逐步放开准入管制的电信、金融等部门率先扶植国内民营企业,让他们尽快壮大。如果等国有企业彻底改过来,一来“矣河之清”,没有把握的事,二来这些年我们也看到了,体制内存量的供给型强制性制度变迁(相对于体制外增量的需求型诱致性制度变迁)退出成本高,改革阻力大,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周期,恐怕也等不及。王东京教授提出了公有制的三条标准:1、出资者也是劳动者;2、联合劳动;3、资本联合。同时符合这三个条件就算公有制(王东京,《全面认识公有制》,《中国经济时报》日)。笔者同意王东京教授的这一观点。而且,照此标准,目前我国许多民营企业也应归入公有制之列。其实,说到底,1999年《宪法修正案》通过之后,“公”与“非公”的问题已经不存在了。我们现在要强调的只是:民营的,才是最好的! (文中“苏钢”改为“苏南某国营钢厂”是否更好,请酌)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4:43:44 &&
最好的方法,赶快无偿转让给知识分子。其次的方法,赶快无偿转让给只要看起来精神比较正常的人。再次的方法,在腐败官员的主持下有偿转让给私人。再次的方法,在正直官员的主持下有偿转让给私人。最差的方法,继续搞国营,无论它披上了什么样的外衣。
| 只看此人
| 不看此人
15:27:47 &&
在腐败官员的主持下有偿转让给私人。------唯一可行的方法
本版块主题总数:217048 / 帖子总数:1912130
今日论坛共发帖:322 / 昨日发帖:35000 / 最高日发帖:75754
跳转论坛至:
╋猫论天下&&├猫眼看人&&├商业创富&&├时局深度&&├经济风云&&├文化散论&&├原创评论&&├中间地带&&├律师之窗&&├股市泛舟&&├会员阅读&&├史海钩沉&&├舆情观察╋生活资讯&&├杂货讨论&&├健康社会&&├家长里短&&├旅游时尚&&├职场生涯&&├咱们女人&&├家有宝宝&&├消费观察&&├房产家居&&├车友评车&&├猫眼鉴宝╋影音娱乐&&├图画人生&&├猫影无忌&&├影视评论&&├网络剧场&&├音乐之声&&├网友风采&&├猫兄鼠妹&&├笑话人生&&├游戏天地╋文化广场&&├菁菁校园&&├甜蜜旅程&&├心灵驿站&&├原创文学&&├原创小说&&├汉诗随笔&&├闲话国粹&&├体育观察&&├开心科普&&├IT 数码╋地方频道&&├会馆工作讨论区&&├凯迪华南&&├凯迪西南&&├凯迪海南&&├凯迪广州&&├凯迪深圳&&├北京会馆&&├上海会馆&&├河南会馆&&├苏州会馆&&├贵州会馆&&├杭州会馆&&├香港会馆&&├台湾会馆&&├美洲会馆╋凯迪重庆&&├重庆会馆&&├猫眼观渝&&├山城拍客&&├重庆教育&&├巴渝情缘&&├猫人游记&&├健康养生&&├重庆车友&&├两江房产&&├渝民新婚&&├麻辣吃货&&├渝财有道&&├时尚渝女&&├公益重庆╋站务&&├站务专区&&├企业家园&&├十大美帖&&├视频创作&&├商品发布
快速回复:[原创]国有企业的未来
本站声明:本站BBS互动社区的文章由网友自行帖上,文责自负,对于网友的贴文本站均未主动予以提供、组织或修改;本站对网友所发布未经确证的商业宣传信息、广告信息、要约、要约邀请、承诺以及其他文字表述的真实性、准确性、合法性等不作任何担保和确认。因此本站对于网友发布的信息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网友间的任何交易行为与本站无涉。任何网络媒体或传统媒体如需刊用转帖转载,必须注明来源及其原创作者。特此声明!
【管理员特别提醒】 发布信息时请注意首先阅读 ( 琼B2- ):
;。谢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企股份制改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