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港口贸易公司简介范文的物流论文范文么。字数...

论文题目《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策略探析》的总结怎么写啊_百度知道
论文题目《我国港口物流发展策略探析》的总结怎么写啊
提问者采纳
ztt去知网找,那里肯定有你要的论文,自己可以先搜搜看,不知道怎样找的话,可以去我百度空间里,有如何在网络上找论文的文章介绍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港口物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关于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探讨-工作总结范文网
全站搜索:
您现在的位置:&>&&>&交通运输
关于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探讨
张小辉,等:关于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探讨doi:10.3969/j.issn.09.10.044网络与信息化关于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探讨张小辉,李旭宏,何(东南大学[摘杰,孙南京婧交通学院,江苏210096)要]针对港口物流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在分析伴随着港口物流产生的信息流的基础上提出了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提出了港口信息平台运营建议。体系结构,并系统地给出了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模块。最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体系结构;业务模式;功能结构[关键词]港口;[中图分类号]U691+.1[文献标识码]A(2009)[文章编号]-0135-03ResearchonthePublicLogisticsInformationPlatformofPortZHANGXiao-hui,LIXu-hong,HEJie,SUNJing(SchoolofTransportation,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210096,China)Abstract:Basedontheproblemsexistinginportlogisticsinformationization,thepaperproposesthesystemstructureandfunctionalconfigurationforthepubliclogisticsinformationplatformofportafteranalyzingtheinformationflowintheprocessofmaterialsflowandfinally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fortheoperationoftheplatform.Keywords:publiclogisticsinforfunctionalconfiguration1引言物流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是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和企业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保证。在我国,与世界经济密切联系的物流通道主要为港口,因此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受到党和国家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一批批现代化的国际性码头建设已相继完成。建设现代化的港口其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就是港口信息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口岸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实现港口信息化的关键技术支撑。目前,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已掀起一番浪潮,然而,目前港口信息化中存在什么问题,要建设什么样的信息平台,它的功能到底应该具备那些,这样的平台应该由谁来建设和运营等,应该受到广大学者的重视。和电子商务服务的信息网络系统。目前,我国港口相关单位如船公司、船代、海关、货主、码头、外理、国检、海事局等都在实际业务操作和管理过程中感到口岸贸易过程中伴随着物流形成的信息流相互交错、信息传递环节多、信息滞后等问题,信息共享性和电子数据交换量不高,获取和采集信息不便。归纳起来,我国港口在信息化的进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口岸贸易相关单位中存在着计算机应用水平很低或没有计算机应用的单位,因此,信息的电子化程度和覆盖率不高。(2)目前实现电子化的单证相对于整个集装箱贸易过程的单证来说,数量少,覆盖面不宽。(3)现有业务系统标准不统一,数据不通用。电子数据的标准化程度不高,电子单证报文的标准化、统一性差距很大。(4)港口贸易相关单位的计算机技术支持方面基本需要聘请总部或外单位人员承担,在技术保证上存在一定的差距。(5)在信息服务功能和服务范围上集成度不够,运作环节多,效率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以具备良好运转条件的多式联运信息系统为核心和基础,进一步拓展覆盖范围,扩大应用功能,建设现代化的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为港口物流相关单2港口物流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连接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政府部门(如交通、海关、外经贸、检验检疫等)、社会服务机构(如银行、保险、运输、仓储、港口、机场等)和各类贸易、生产、运输企业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并集成它们的数据,开展电子数据交换[收稿日期](1985-),男,江苏南通人,硕士,研究方向:交通运输规划及物流规划与管理;李旭宏(1963-),男,四川自贡人,教授,博士生[作者简介]张小辉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运输规划;何杰(1973-),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道路运营管理、物流规划与管理。-网络与信息化位的贸易电子化,降低物流成本,全面提速港口物流,实现港口物流信息的统筹管理、信息共享及商务过程电子化已迫在眉睫。图2所示。物流技术2009年第28卷第10期(总第205期)3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信息流分析分析目前港口物流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不难发现,构建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首先需要解决的即理顺各实体单位间的信息业务流,避免信息流相互交错、传递环节多。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作为港口物流信息的交互节点涉及到众多部门和企业,彼此间可相互交换信息,政府部门、企业等均可在该平台上发布自己的信息,运行自己的业务。通过各实体单位间的业务流分析,主要的信息流有以下几种:贸易企业或生产企业将国际贸易中的相关货物信息,通过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发送给相关政府部门、运输企业。水运、航空、铁路、公路等运输企业以及一些码头、仓储、货运代理企业,通过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将一些运输信息传递给政府监管部门及相关企业。海关、检验检疫、税收等政府监管部门,通过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对企业的申报信息进行审批,并将审批信息反馈给相关企业。银行、保险等金融服务机构,根据以上信息平台为企业提供结算和投保业务。如图1所示。图2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体系中的实体以多式联运信息系统为起点,构建与国际贸易相关的政府部门、社会服务机构、各类贸易、生产企业开展电子数据交换的信息网络,并建成统一、开放的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1)建立港口信息综合服务系统,集成码头、海关、船公箱站、货主、代理等相关航运单位的信息、数据,建设港口司、公共物流信息平台。(2)为政府相关部门便捷、高效地进行服务和监管,提供良好的应用环境,提高通关效率,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3)各类企业可以方便地开展标准化、电子化的国际贸易和电子商务,降低交易成本,增加贸易机会。(4)为港口物流监管部门、企业间的信息中介,提供信息转换、传递、存证等增值服务。公共物流信息平台通过公共网络和专有网络与有关国际贸易的政府部门(如交通、海关、外经贸、检验检疫等)、社会服务机构(如银行、保险、运输、仓储、港口、机场等)和各类贸易、生产企业的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联网,集成它们的数据,开展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商务服务。(1)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给港口管理部门提供一个统一的信息发布平台;一个完整的外贸及口岸物流相关企业用户群体;一个促进贸易服务水平全面提高的机制;一个集中体现政府办公服务系统的协作网络应用平台;图1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业务信息流4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体系结构(2)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给企业提供一个及时的业务节点信息查询平台;一个全透明的单证跟踪平台;一个统一的传输数据标准;一个全面的物流信息技术提供平台;一个完整的国际贸易电子化的基础平台。理顺了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主要信息流后,进一步挖掘各港口信息平台的内部结构,构建平台主要框架及结构体系。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构建应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技术,充分整合、挖掘、利用信息资源,逐步实现与海关、商检、海事局、税务、外汇管理、外经贸、交通局等政府监管部门,与船公司、船代、货主、货代、码头、外理、箱站、报关行、储运、机场、车队、铁路、银行、保险等各类企业公司的联网,实现港航、空港的电子交换业务,无纸贸易、无纸放行及信息增值服务,为用户提供信息共享和个性化服务,使信息服务由被服务质量和辐射动向主动转变,逐步提高港口信息服务水平、范围。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体系应涉及到的服务对象如5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模块结合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体系的要求,在港口业务信息需求的基础上,综合考虑作为公共信息平台最基本的功能(见图3),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主要包含以下部分:(1)数据传输系统。电子单证的发送、数据转换、数据传输、数据接收下载复制与跟踪信息。支持多种通讯和数据接入、采集、交互方式,将结构化数据转发、转换给目标用户,并转入中心数据库,经系统自动处理或汇总,再以多种格式提供给用户查询、下载复制、打印或直接传送至目标用户。电子报文符合相应的各种电子报文标准。-张小辉,等:关于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探讨(2)信息增值服务系统。利用数据仓库技术,从运力、运价、货种、货运量、市场占有率、货源预测、货主信息等方面提供分析数据,为物流业务伙伴和客户提供有效的增值信息服语音服务、传真务。采用统一消息方式实现信息的WEB查询、服务、短消息服务等。具体信息包括:新闻公告、政务指南及相作业信息和业务信息跟踪和查询、水、公、铁路运关政策法规、输价格、船期表、公路、铁路时刻表、货源和运力、统计信息的发布、会员信息及推荐、业务培训、广告服务、会员服务等。(3)电子商务应用系统。包括船舶引航、码头作业、货物订货物监管放行、船舶进出港管理和危险品货物管理、物流舱、配送管理、集疏运管理、货物交易等。(4)辅助决策系统。在信息传输和信息增值服务的基础箱量分析系统、单证流转效率分析系上,提供运力分析系统、统和货主行为分析系统等。(5)后台管理系统。包含角色定义、权限管理、动态信息流程管理、信息管理、栏目管理、主页风格管理、用户管理、日志报文传输的存证管理、计费、统计、备份管理等。管理、网络与信息化(6)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系统除以上系统管理中用户、口令、角色、权限的管理外,具备CA认证和电子印章与数字签名的功能,以便于单证的简单流转和必要的安全保护,并为服务信息系统提供应用用户的身份安全认证。6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运营建议在实际运营中,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应面向广大企业,通过政府相关政策和行业协会制度的制约,引入行业准入机制和会员制管理方式。对于加入平台的企业会员,平台可通过收取会费、用户服务费、租赁费、广告费等方式进行市场运作负的自主经营,提供有偿服务。政府主要行使宏观调控职能,责指导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共享信息服务价格的制定和市场引导政策的出台等。7结语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一种基于多式联运的物流信息系统的延伸与拓展。现代化的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是实现港口物流信息化的必要途径,是提升港口物流效率及增强港口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是加强政府监管的有效手段。加强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更进一步的细化研究还有待加强。[参考文献][1]赵振峰.区域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定位及运行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4)2004,:63-66.机械工业出版社,[2]马士华,等.供应链管理[M].北京:2000.戴禾,杨东援.物流信息平台发展规划框架分析[J].管理现代[3]刘兴景,化,2001,(1).[4]储雪俭.试论建设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意义[J].物流技术,2005,(5):92-94.新乡教育学院学报,[5]范湘香.公共物流信息平台探析[J],):12-14.[6]李国旗.社会化企业物流信息系统结构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7,(6).图3港口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功能结构(上接第92页)要实行动态票价来提高自身的收益。高自友.合理制定铁路客票价格的优化模型及算法[J].管理[2]四兵锋,科学学报,):45-51.徐庆.弹性需求下铁路票价和提速策略的优化模型[J].系统[3]朱玲玲,工程,(4)2005,:69-74.郑国华,谷强.铁路客票最优动态票价理论研究[J].铁道学报,[4]史峰,):1-4.高自友.铁路旅客票价与客流量之间的灵敏度分析[J].铁道[5]四兵锋,学报,(4):-16.[6]TobinRL,FiaccoAV.SensitivityAnalysisforVariationalInequalities[J].JournalofOptimizationTheoryandApplication,).佟琼.客运专线票价制定及其实证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7]生璇,2007.采用规划方法和灵敏度分析方法求得了票价和客流量之间的关系,并由此建立了一个非线性规划模型,并求得了动态票价的解,数据证明实施动态票价要比单一票价铁路部门的经济收益高,而且证明此模型具有可行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是[参考文献]四兵锋.市场竞争条件下铁路旅客票价制定的模型与算法[1]高自友,[J].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50-55.-
上一篇: 下一篇: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毕业论文标题:
辽宁沿海港口城市物流发展问题研究
(收费:11800 积分) &
物流编号:WL028& 字数:14779,页数:23& 有外文翻译
第1章 绪论&1
1.1 背景与意义&1
1.2 的研究内容与&1
第2章 港口城市物流发展现状&3
2.1港口物流与港口物流系统的构成&3
2.2 港口城市物流系统概述&4
2.3 港口城市物流发展的现状&5
第3章 港口城市物流发展问题的评价&9
3.1 评价指标&9
3.2 评价方法&10
3.3 案例分析&11
第4章 港口城市物流发展对策&16
4.1港口城市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16
4.2港口城市物流发展对策的实施&17
第5章 结论&19
5.1的不足之处&19
5.2对未来港口城市物流发展的展望&19
参考文献&20
&辽宁有大连、营口、锦州、盘锦、丹东、葫芦岛等港口城市,这些港口城市带动了辽宁城市的经济发展。港口与城市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这些港口凭借着运输和集散功能,不仅在港口城市建立的初期,创造了就业机会,吸引大量人员的居住,而且在港口城市发展的中后期,港口一方面依托城市的基础设施、运输环境,在城市的运输需求促进下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城市的建设、工业、贸易依赖于港口及其相关产业的推动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这无不是一部以港兴市、以市促港的发展史。
&本文共分5章,第1章概述了港口物流的发展背景和辽宁发展港口物流的意义与;第2章叙述了港口物流以及港口物流系统的构成,介绍了辽宁省港口业的发展现状,然后具体介绍了辽宁省大连港、营口港、锦州港的发展现状;第3章是对辽宁发展港口物流问题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了分析。在案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的几大港口的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比较,得出了大连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港口城市,实现大连港城的协调发展建设东北亚重要国际航运中心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第4章是对辽宁发展港口物流问题进行了战略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第5章最后总结的不足之处,并对其以后港口物流的发展前景充满了希望。
:港口;港口物流;发展对策
&There Liaoning Dalian, Yingkou, Jinzhou, Panjin, Dandong, Huludao and other port cities, which led to the port city of Liaoning, the city's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port and city are interdependent and mutually reinforcing. With these ports transportation and distribution functions, not only in the early stages of the port cities, creating employment opportunities, attracting large numbers of people living, but also in urban development in the latter part of the port, the port on the one hand relying on the city's infrastructure, transportation environment, Under the city's transport needs for c the other hand, the city's construction, industry, trade, depends on the port and its related industries has also been driven by rapid developmentThis is not the one to Hong Kong without Singshih to city to promote Hong Kong's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ive chapters, Chapter 1 outlines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backgroun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in Liaoning
Chapter 2 describes the port logistics and port logistics system composition, described the status of the port industry in Liaoning Province, and then specifically describes the port of Dalian in Liaoning Province, Yingkou Port and Jinzhou Port Development S in Chapter 3 is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in Liaoning eva luation indicators and eva luation methods are analyzed. In the case of using the analytic hierarchy of several major ports in Liaoning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are analyzed and compared, obtained in Dalian as a major port city in Northeast China,Dalian City to achieve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an important international shipping center of Northeast Asia and the revitalization of northeast old industrial base advantage. Chapter 4 is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Liaoning Province conducted a strategic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correspon in Chapter 5 concluded the inadequacies of paper, and its future 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rt logistics are full of hope.
Key Words:P P Development Strategies
本论文在栏目,由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更多论文,请点查看
本站部分文章来自网络,如发现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指出,本站及时确认删除 E-mail:
网(--拼音首字母组合)提供,,
Copyright@ 2005-
版权所有 蜀ICP备号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港口物流与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
定制原创材料,由写作老师24小时内创作完成,仅供客户你一人参考学习,无后顾之忧。发表论文
根据客户的需要,将论文发表在指定类别的期刊,只收50%定金,确定发表通过后再付余款。加入会员
申请成为本站会员,可以享受经理回访等更17项优惠服务,更可以固定你喜欢的写作老师。
[摘要]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是互相促进的关系。文章具体分析了福州市发展港口物流的区位优势和面临的机遇,提出了发展福州港口物流及提升福州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具体建议。[关键词]福州市;港口物流;区域经济;优势和机遇;发展策略一、港口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随着港口经济的强势崛起,港口的竞争已经从成本差异竞争转向服务竞争,物流服务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港口是大量货物的集结点,为拓展现代物流提供“物”的前提;是联系陆向和海向腹地的中枢和各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点,与相关产业经营者和政府管理部门有密切的联系,具有发展成为生产要素整合平台的资源优势。因此,选择建设港口物流中心或物流基地,能使商品制造和供应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港口作为发展物流的突破口,通过物流核心业务向周边地区辐射,带动进出口贸易,进而又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而物流发展能带动相关产业如货运、仓储、集疏运的发展,促进金融、通信、保险、维修、旅游、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产业重心转移,加速产业结构的升级。同时,由于现代物流极强的产业联动效应,使得传统工业也焕发出蓬勃生机,从而推动了区域经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进程。依托港口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并形成清晰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是西欧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鹿特丹、安特卫普港依托港口兴建物流园区和国际航运中心等都是成功的典范。福州市五区八县中有六地具有优良港湾岸线,通过有重点分层次的港口物流的发展,以点带线,以线促面,能够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二、福州市发展港口物流的主要优势分析1.区位条件优越。福州市地处我国经济最发达的东南沿海区域中段,距上海、香港分别为480、450公里,恰处在沪、深两大航运中心的辐射吸引均衡点位置,有利于新的货流集散地和航运生长点的形成;而东临的台湾海峡是东北亚与东南亚、太平洋北部与印度洋沿岸、大西洋沿岸经贸往来的航运交通要道和枢纽地带,是世界货运最繁忙的主航道,每天有200多艘大轮船从台湾海峡通过。如果创造条件吸引部分大型货船停靠,货物运费可大幅下降,就可大大提高福州市港口物流的竞争力和规模。2.港湾得天独厚,后方陆域及腹地开发利用空间充足。福州市跨江傍海,拥有海岸线1137公里,约占全省三分之一。有众多的港湾,其中罗源湾、定海湾、福清湾和闽江口分布着大量深水良港资源,可兴建1~20万吨深水泊位的天然良港区有100多个,部分岸线可供建设20~30万吨级的特大型深水泊位,且深水岸线后方陆域宽阔,对发展港口堆存、仓储和滨海工业等极为有利。其中罗源湾可建多个5~10万吨级泊位,该港区后方陆域基本不占耕地和农田,适于建设大宗散货物流基地;江阴港区水深港阔,避风条件好,深水岸线7.1公里,可供建设30个深水泊位,部分岸线可供建设20~30万吨级的特大型深水泊位,该港区后方陆域纵深大,有充足的集装箱码头堆场用地和综合物流设施用地。3.对台优势明显。福州市与台湾岛仅一水之隔,距基隆港仅276公里。在台湾地区有60多万福州乡亲,两地血缘相亲、语言相通、习俗相近,经贸交往和人员往来、文化交流各方面的联系十分密切,具有无法替代的对台优势。福州市可顺势有为发挥优势,积极构建对台经贸合作良好平台,积极开展与台湾各港口的物流对接。三、福州市发展港口物流所面临的机遇1.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及世界集装箱航运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全球经济一体化最主要的标志是国际贸易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国际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已由1980年的21.8%上升到2000年的40%左右。由于国际货物贸易量的90%以上是通过航运业来完成的,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了国际贸易迅速发展,必将引起国际贸易派生的国际航运容量日益提高,这为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拥有世界贸易总值50%以上的大型跨国公司纷纷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生产基地和加工基地,主宰着航运业的发展,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输入大量半成品原料,进行制造和装配然后再出口,从而引起价值高、运货期短、可靠性要求高、适合于集装箱运输的货物需求的增加。2003年国际集装箱贸易总量同比增长8.2%,而2004年增长幅度上升到11%。2.国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支持和两岸经贸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初,“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继写进中央“十一五”规划建议后,又载人《政府》和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从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的决策,以港口经济的发展为突破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建设使福州市港口物流的发展正面临难得的好机遇。截至2005年底,大陆对台出口817.2亿美元,自台进口4141.2亿美元,大陆已经成为台湾最大的贸易伙伴、最大的出口市场、最主要的贸易顺差来源地。当前台湾经济正处于转型期,产业结构面临新一轮升级换代,大陆的经济崛起,为台湾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移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和空间,两岸经贸合作与交流面临难得的发展机缘,海峡两岸形成共同市场正成为不可改变的经济发展趋势,直接、全面的“三通”即将成为现实。3.中部崛起给福州市港口物流的发展带来机遇。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制造业基地,是重要的物资和产品集散交换中心和交通枢纽,“中部崛起”的发展战略必然加快在市场机制下的生产要素流动。沿海港口不仅在区域间能源、原等物资交流中发挥优势,也将为中西部发展外向型经济和连接国际市场提供服务。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大型产业基地的建设和产业振兴,以及依托沿海地区开拓国外市场,都需要就近找到一个出海口,福州市必须抓住机遇利用优越港口资源发挥好就近通道的作用。四、采取措施积极发展港口物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1.发展临港工业,改善港口物流结构。目前河砂占福州港吞吐量的比重高达67.9%,表明福州港口物流结构的不合理和区域经济的相对滞后。实质性地改善港口物流结构和提升区域经济,必须发展临港工业。临港产业的优势在于减少原或产成品运输中转次数,最大限度地降低运销成本。依托临港区域布局是沿海地区发展大型、重化工业的主要形式。如日本“三湾一海”、鹿特丹港等,中国沿海珠三角、长三角地区经济的崛起,都与临港工业发展密切相关。当前福州市的临港工业基础薄弱,应充分发挥福州市口岸优势,扩大腹地,将腹地的农业、林业、矿藏等资源引入福州市发展临港加工业,使这些资源获得增值;抓住台资产业转移的机遇,加快引进台湾大型临港工业企业落户;主动接轨长三角、珠三角,积极参与区域产业分工、协作,有选择地接受区外产业、技术转移;应重点抓好石化、能源、汽车、环保产业和船舶修造业等市场需求潜力大的大型产业,避免与周边临港产业的同质性,并引导发展各具特色,上、下游产品配套关联的临港工业产业链,从而提高港口物流的质量和数量。
2.高度重视海洋生态保护与海岸线合理利用,并积极构建绿色物流。福州市港湾多为口小腹大型,港湾内外海水交换慢,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开发时应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福州市《2005年海洋环境状况公报》指出,福州市大部分近岸海域的海水继续保持清洁与较清洁水质,但无一类海水水质,特别是罗源湾等内湾以及部分江河入海附近海区海洋生态状况较差。临港工业一般是重大型工业项目,必须从环保的角度遴选评估项目,优先发展高科技、低污染的项目,严格控制沿海近岸的工业污染,构建生态型临港工业带,才能确保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福州市港口物流企业应加强对物流设施建设的环境控制,避免物流设施建设和使用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噪声干扰和空气污染;缓解区域的交通压力;开展共同配送,鼓励物流企业进行国际环保体系认证,使港口成为循环经济的中心环节。3.充分利用对台优势,积极开展和台湾物流业的合作。台湾地区现代物流业已经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产业,物流企业在经营理念、管理水平等方面在整体上比较领先,服务体系方面达到了与国际接轨的较高水平。尽管台海局势复杂不定,福州市不应该消极等待,要积极利用试点直航的优势,着力推进榕台物流业全面对接和直接合作,学习先进经验,提升港口物流水平。要发挥保税区的作用,全面服务两岸贸易的服务需求,为全面直航做好准备,为两岸物流提供路线最短、成本最低、时间最快的通道服务。4.集约利用港口资源,分层次有重点地开发深水码头。当前国际大宗原远洋运输已经发展到船舶专业、大型、集约化阶段,对港口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福州港建深水港条件好,但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规划开发,导致10万吨级以上大型外港深水码头缺乏。而闽江口内码头最大靠泊能力不超过2.5万吨,制约了国际干线航班的开辟,致使货源流失,有将近60%的集装箱往厦门港走。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集中力量,推进集装箱码头建设;重点加快工业基础好、港口条件好的港区码头的优先建设。现阶段必须前瞻性规划并合理适度开发港湾,加快罗源湾港区、江阴港区集装箱码头建设,积极扶持江阴港口集装箱业务的发展,保证江阴集装箱码头沿着成规模、专业化、现代化的方向快速发展,打出品牌,使之尽快加入到大港的竞争和合作中去。口岸岸线是稀缺资源,福州港正处于新一轮港口快速建设时期,必须加强岸线资源的管理,合理利用开发港湾和岸线资源,集约利用临港陆域土地资源。5.完善集疏运体系,加快推进港铁联运,延伸港口腹地。长期以来作为福建“王牌”优势的港口的腹地只囿于本省境内,而可作为福建港口的纵深腹地的湖南、江西等省,正面临被长三角、珠三角“分割”的局面。加快福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西进使江西、湖南等内陆省份成为福建港口物流延伸的广阔腹地已是迫在眉睫。目前,福州港不论是闽江口内港区还是规划发展的深水港区,其后方疏运条件尤其是铁路疏运条件都不理想,除马尾老港区外,其他港区都没有铁路进入,极大制约了福州港腹地范围向江西等内陆省份的延伸。公路方面,要尽快改造各港区与高速公路衔接段的疏港公路,为进出港区构建畅通、便利的通道。连接福州市的出省福银高速公路已通车,向莆铁路即将开工,连接江阴港区、罗源狮岐港区、连江可门港区等3条疏港高速公路的规划均已出台。关键是加快落实具体规划,并尽快建好疏港高速公路和铁路,使之成为江西、湖南等内陆地区便捷的出海通道。在有限条件下应优先建设通到江阴港区疏港通道,特别是铁路,并加快推进港铁联运。铁路运输能力强大,拥有基本覆盖全国的设施、信息、经营网络,对于大批量、中远距离的物流运输具有明显的技术经济优势。对于开拓中西部腹地,促进中西部经贸和外向型经济的规模化发展而言,铁路是福州市实现现代港口物流向内陆地区有效延伸、构建强大集装箱海陆多式联运系统最有效的载体。6.整合港口物流资源,建设先进信息网络,提高港口服务质量和效率。在发展现代物流的过程中,各部门、企业的信息管理系统不统一,使企业活动不能在一个公共信息平台上运作,资源配置效率低。因此,要对现有的口岸信息系统、海关及检验检疫信息系统、保税区信息系统等各种口岸信息资源进行统一整合,建立面向货主,与经贸、口岸、航运等联网的开放式物流信息系统,实现港口物流全过程的可视化、自动化、无纸化和智能化,使得现代物流企业将包装、运输、装卸、仓储、配送、流通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并完善口岸环境,为用户提供报关、流通加工、包装、配送等增值服务,使物流的效率与效益得以最大程度地发挥,通过提供一体化和高水平的服务,吸引更多的直接腹地和中转腹地的运输需求,提升福州市港口物流水平,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参考文献][1]何如芳.整合港口资源发挥港口优势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J].港口经济,2005,(2).[2]刘庆,徐勇.加快福州港口建设的对策[J].福州党校学报,2005,(4).[3]张兆宜.砂石出口大限将至数百家砂石企业焦灼[EB/OL].[4]周启蕾,等.中国物流理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J].中国流通经济,2000,(2).港口物流与福州市区域经济发展探究责任编辑:飞雪&&&&阅读:人次
本文永久链接: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按栏目筛选
区域经济论文热门范文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font color="#FF]
区域经济论文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