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专业人士可以讲一下gps未来的发展GPS的发展...

2020年,北斗导航将撼GPS霸主地位,支持国产—临县人_临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1,637贴子:
2020年,北斗导航将撼GPS霸主地位,支持国产—临县人收藏
012.12,北斗导航的第16颗卫星成功发射。北斗导航系统总设计师谢军表示,第16颗卫星是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标志着北斗整个系统基本上可以投入服务应用。航天科技集团张建恒副总经理在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说,今年底,“北斗”将完成对亚太地区的覆盖,2020年可以服务全球。2000年,首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被成功送上太空,2003年第二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升空,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国家。但近年来,卫星密集发射,3年内就发射了14颗卫星。谢军说,到2020年,我国将建成由30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据悉,目前全球主要的卫星导航系统有美国的GPS、欧洲的伽利略、俄罗斯的格罗纳斯和中国的北斗。当年,美国GPS独霸天下,欧洲邀请中国参与伽利略计划,但美国曾出言阻拦。于是,中国人决然地另起炉灶,制订了自己的“北斗”计划。谢军说,GPS是卫星系统应用的一个典范,北斗导航卫星系统未来的应用可以跟GPS比拟。北斗实际上立足于自主创新,解决中国的一些问题,解决中国老百姓在中国周边区域以及国内这些区域的服务精度问题。据了解,GPS的服务精确度是5米,而目前北斗导航系统的服务精确度已经优于10米。张建恒说:“关键是我们必须有自己的知识产权,我们的精确制导武器不可能依赖GPS制导。”然而,先走一步的GPS已在全球和中国广泛应用,“北斗”如何挤入这一市场?张建恒说,俄罗斯通过立法,要求在俄罗斯使用GPS必须兼容格罗纳斯,否则,不得进入俄罗斯市场。中国是否也可以通过立法,为“北斗”开绿灯?至少在国内使用GPS的同时必须兼容“北斗”。有专业人士认为,中国应该培育使用北斗系统的氛围。服务覆盖亚太,精度堪比GPS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技术部总师杨强文介绍了北斗系统三步走的最近进展。他说,第一步北斗卫星 &导航试验系统已在2003年正式建成,现已获得非常好的效益;第二步完成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区域组网,目前这一步已经完成,即将在年底正式宣布。杨强文表示,目前,我国已发射16颗北斗导航卫星其中14颗在轨提供服务,构造5GEO+5IGSO+4MEO的星座构型,整个系统运行稳定,已具备为整个亚太地区提供正式服务的能力。第三步,2020年前建成北斗系统的全球系统。关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定位精度问题,杨强文表示,已与美国GPS 基本相当,水平方向优于10米,高空方向优于15米,测速精度优于0.2米/秒。这些数据是基于大量用户测试得出的,涉及范围从地面、海洋到空中,甚至做了部分太空测试,测试方式涵盖船载、机载、车载,整个测试行程跨17省市,南至南极中山站,动态范围从静态到每秒7公里,高速达到300公里/小时,试验记录数据超过1万小时。北斗已迈出走出去的第一步杨强文向《环球时报》记者介绍,北斗快速形成服务能力之后,已对周边国家形成强烈吸引力。巴基斯坦对北斗系统十分关注,9月,中方派出50人代表团赴巴基斯坦就北斗系统进行交流。目前,中巴已确定将在北斗卫星导航应用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这项工作正在有序展开,这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走出国门的第一步。同时,北斗系统在韩国的测试应用工作已展开,而且获得初步成果,11月在北京举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七届大会上,韩国教授将北斗系统在韩测试应用最新成果和与会各方进行了交流。此外,印尼11月来华的访问团对北斗系统表现出很大兴趣。除了上述国家,老挝、缅甸、蒙古等国也在与中国进行交流。为了更好地走出去,中方一直推进对核心芯片的自主研发。据介绍,目前国内主流企业已突破北斗芯片技术(包括北斗与GPS兼容的芯片技术),进入了第二轮甚至第三轮的发展阶段,在技术水平和性能上,已与国外典型GPS导航芯片厂商提供的产品相当。对于核心芯片的知识产权问题,杨强文说,由于发展的时间、投入等制约,目前国内芯片还存在成本偏高的问题,由于尚未经过广泛而充分的应用,可靠性还有待提高与完善。总体预计,2015年前,中国将能够掌握北斗系统核心芯片自主知识产权,性能接近同期国际水平。12月12日,在201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典礼上,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任务团队摘得“创新奖”。记者注意到,在颁奖词中有这样一句话,“2012年11月,北斗16颗卫星成功发射,随着北斗明年即将投入商用,中国不仅摆脱对GPS的依赖,北斗也将衍生出惊人的卫星定位产业。”这句话透露出北斗卫星导航即将商用这块“大蛋糕”所蕴含的巨大的投资机会。政策催动千亿产值资料显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CNSS),是继美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该导航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现已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部于今年9月印发的《导航与位置服务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指出:“十二五”末,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要形成1000亿元以上的规模,初步建立5个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培育30家创新型企业,形成10个左右的示范和试验应用。《规划》中还提到,要面向培育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和构建国家定位导航授时体系的重大需求,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协同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拓宽导航与位置服务应用领域;促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与产业化,完善自主的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链;形成自主可控的导航与位置服务能力,全面提升我国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此外,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也已被列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16项重大科技专项之一。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做出的预测,到2015年,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的产值将超过2250亿元;至2020年,中国将建成北斗全球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届时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产业的用户规模将成为世界第一,产业年产值将超过4000亿元,其中20%的贡献来自出口收入。将在国内打破GPS的垄断长期以来,我国在导航领域的关键技术与产量上均落后,使GPS在我国几乎处于垄断地位。数据显示,GPS国内市场份额超过95%,在电力传输、通信、金融等领域,严重依赖GPS提供的精准时间。据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咨询中心统计,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北斗一号”终端社会持有量为10万余套,参与北斗终端研发或销售的企业数量仅为为50~60家,年产值为3亿~4亿元左右;而GPS导航终端2011年的总销售量突破4500万台,产值接近700亿元,参与企业超过6800家。“虽然目前GPS仍占据国内导航市场的垄断地位,但今后,北斗导航有着巨大的替代需求和市场空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通信行业分析师向记者表示,由于北斗卫星导航系我国自行研发,一定会得到政府的强力支持。“首先是安全性考虑,政府或央企将会优先采购北斗产品;此外,政府也会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相关政策等大力支持北斗产业的发展。”他指出,北斗一定将成为与全球定位系统(GPS)相抗衡的卫星导航系统。中科院院士杨元喜则更乐观。2012年5月,他在广州市科普大讲坛公开表示,未来北斗的目标是实现80%的中国市场占有率,并力争20%的全球市场。杨元喜还指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全世界导航的精度、稳定性、可靠性的贡献率可达到23.6%。与GPS相比,北斗的首次定位速度和授时精度都表现出比GPS更好的优越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结网完成后,系统用户定位,电文通信和位置报告只需要几秒钟,而GPS首次定位却需要1~3分钟。地质灾害预警监测将用北斗导航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定位系统北斗导航将于今年年底正式投入商用运行。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信息中心总工程师张克峰昨天透露,基于北斗导航的地质灾害检测预警系统将于明年建成,并对本市1141个地质灾害点实现全覆盖。“随着预警系统的建成和完善,北斗导航将能实现对5毫米以上地面变动的监测和预警。”市经信委介绍,全市1.2万辆出租车也将于明年首先使用国产的北斗位置导航服务。“经过测试我们发现,美国的GPS导航系统在北京市的导航定位精准度不如北斗,出租车应用了北斗GPS双模的导航终端后,精准度可以提高30%左右,平台能更好地进行出租车调度,让市民在最短时间内打到最近距离的出租车。”北京奇华通讯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北斗星通(002151,股吧)导航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建辉在此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国内采用北斗导航技术的民用导航仪有几十款,售价在1000元左右,在售价上和采用美国GPS技术的车载导航仪相差不多。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独立自主发展的重大空间与信息化基础设施,目前在轨卫星总数已达16颗。在昨天公布的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中,本市公布了依托北斗发展经济的雄心勃勃的目标:保持北京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在全国的领先优势,到2015年,全市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实现营收超过500亿元,培育形成50亿级营收规模的企业,将北京打造成为全国最具影响的北斗产业聚集区,建成国际水平的导航与位置服务应用示范城市,为2020年形成千亿元量级的产业打好基础。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比特客户端
您的位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详解大数据
Gartner发布未来五年的十大关键性技术趋势
  在Gartner日前举办的年度IT研讨会上,分析师David Cappuccio总结了一些不容易被IT控制而又在推动IT支出的技术趋势。
  、社交媒体网络、移动性和信息管理都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这些发展完全不受IT部门的控制,Cappuccio表示:“这些年以来,IT部门被迫支持电脑,而最终用户又迫使他们支持IM以及网络,IT部门被迫支持的技术正越来越多地开始涌现。”
  以下是Cappuccio列出的“未来五年影响IT的十大关键性趋势”:
  1. IT支持:业务用户希望IT部门为他们提供与消费类应用程序和服务相同水平的IT性能和服务,但他们的这种需求远远超出了提供的IT支持。为此,IT企业必须努力发展IT服务台分析师技能,并适当地提高IT部门在企业其他人心目中的感知价值。
  业务用户满意度可以是企业的移动目标,在IT服务台方面更高水平的生产力可以说明IT部门关心业务,并且他们于确保用户实现其目标和任务。
  虽然专注于传统培训、工作流程、安全访问、知识管理和脚本是必要的,但IT部门更应该侧重于下一代支持技能,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以及更好地完成业务。
  2.软件定义网络(SDN):软件定义网络是抽象网络的一种方法,正如抽象服务器。SDN像管理程序抽象服务器一样抽象网络,并且它提供了编程控制。通过SDN,控制器提供对整个网络拓扑的,包括虚拟和物理组件,例如、、ADC等,并且它为配置和管理(应用程序和操作员需要的)网络连接和服务提供了抽象化视图。
  OpenFlow是一个通用网络隧道协议,它提供了一个通用API,任何网络运营商根据自己企业的应用程序要求来创建自己的控制和管理机制。展望未来,以后必然会出现其他OpenFlow类型的SDN协议,这些协议将从应用程序水平逻辑开始,而不是从传统的基于协议、设备和链接的思维范式开始。
  当与(例如OpenFlow)一起使用时,SDN可以动态扩展私有云到,以在云供应商的基础设施中掩盖企业特定IP地址。SDN还允许服务供应商提供动态配置的WAN服务,这可能跨越多供应商网络。
  3.更大的数据和:数据正以不可阻挡的势头在逐渐增长。从IT的角度来看,主要的问题之一不是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而是对这个问题的优先级别。我们花了很多年来解决这个问题,存储管理项目通常是从下开始,而不是自上而下,导致很多这些项目长期缺乏资金。
  很多具有前瞻意识的企业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采用存储利用率和管理方面的方法来减少地面空间和能耗,以提高合规性以及控制内的增长。现在是时候这样做了,因为在未来五年内的大部分数据增长将会是非结构化数据,从工具的角度来看,这是最难管理的数据。在未来几年内,最关键的技术将会是在线重复数据删除、自动数据分层(以获取最有效的使用模式),以及闪存或者驱动器(提供更高端的性能优化,同时降低能源成本)。NAND价格正以迅猛的速度不断降低,从1997年的每千兆字节7870美元下降到现在每千兆字节1.25美元,并且这种趋势还将继续。
  4.混合云:供应商越来越多地将云计算作为很多旧技术和产品的营销标签,这让云计算有所贬值,也影响着云计算趋势的发展。虽然云计算是各种企业和基于web的技术和趋势的自然演变,但企业不应该简单地将较旧的技术重新标为“云计算”。这种新的计算模式正推动着解决的设计、构建、交付和管理的革命性变化。
  云计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的影响,云计算供应商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等公司提供建立在大规模并行架构的各种服务,这些架构高度,通过软件技术提供可靠性,而不是通过高度可靠的硬件。
  虽然对于小型企业而言,云计算的成本是一个潜在的好处,但云计算最大的好处是内置的弹性和可扩展性,这帮助减少了障碍,使企业能够快速发展壮大起来。混合云服务综合了各种服务,这些服务相结合的功能超过其中任何一个服务,例如通过聚合服务、定制化服务或者集成两种服务。
  在混合型数据中心有一个新的趋势,即从应用程序重要性和地方性来看增长。例如,我们会从业务的关键性、亏损的风险、迁移的难易程度的角度来评估工作负载,并且,我们需要决定移动一些工作负载来重新定位设施、托管或者甚至到云类型服务。这能够释放现有站点的地面空间,解决扩展问题,以及降低开支。另一种方法是,旧数据中心将关键工作迁移到异地,从而减少停机风险以及业务中断风险,同时释放旧数据中心的空间以进行更多的工作(非关键工作),或者进行缓慢的改造项目。
  5. 客户端服务器:在此前的PC世界,和应用程序主要位于桌面系统,现在,它们存在于各种设备上。操作系统以及应用程序可以在PC或者服务器上执行,或者在必要时加载到PC。架构选择取决于用户需求以及部署的时间框架。
  关于部署,90%的企业会绕过大规模部署,他们会将重点放在针对特定平台的优化Windows 8部署,例如和平板电脑。
  服务器已经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它们已经从独立的底座转移到机柜中的机架式安装。服务器硬件的最新发展是,在刀片服务器中,服务器不再是在机柜中具有内部外围设备的单个服务器,而是具有共享背板、冷却和电力资源的单个机箱中的更密集的服务器组。这种设计允许加入更精细的组件,例如、内存、存储和I/O元素。
  随着刀片服务器的发展,服务器供应商开始将刀片服务器定位为服务器历史上最先进的技术,甚至将其作为最终服务器解决方案。刀片服务器的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所需的密度、电源/冷泉效率要求、高可用性和工作负载等。展望未来,随着设备使用增加以及专业服务器开始出现(例如分析平台),服务器将朝着多个方向发展。
  6.:这个概念描绘了随着物理设备(例如消费电子设备和物理资产)被连接到互联网后,互联网将如何发展。这个概念已经存在多年,现在被连接到互联网的设备的数量和类型逐渐增加,主要的进展包括:
  嵌入式传感器:检测和传输变化的传感器(例如加速度计、、指南针和摄像头)不仅被嵌入到移动设备中,而且被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地方和对象。
  图像识别:图像识别技术能够识别物体、人物、建筑、场所、标志等,这对于消费者和企业都具有一定意义。装有摄像头的和平板电脑将这种技术从工业层面的到广泛的消费者和企业应用。
  NFC支付:NFC(近场)允许用户使用其手机进行支付。如果大部分手机都安装了NFC用于支付的话,公共交通、航空公司、零售业和医疗研究等领域将能够利用NFC提高效率和客户服务质量。
  7.设备:企业对设备是既爱又恨,设备能够为企业提供所需的功能,但设备又需要额外的管理费用。也就是说,成功的设备需要具备两个因素: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应用程序解决方案;只需要最少的管理开销。尽管我们看到各种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供应商仍然源源不断地向市场推出设备,因为设备模型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让企业更好地控制解决方案堆栈,以及获得更大的销售利润。
  总之,设备并不会很快消失。设备方面的最新进展是虚拟设备,虚拟设备使服务器供应商可以在受控制的环境中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堆栈,而不需要提供任何试机硬件。我们看到虚拟设备越来越受欢迎,我们非常希望看到在未来五年内出现一系列广泛的虚拟设备产品。然而,虚拟设备的增长并不会“扼杀”物理设备,物理安全、专门的硬件要求和生态系统关系将继续推动对物理设备的需求。
  设备概念的使用给一些供应商和用户带来困惑,尤其是对物理设备。严格来说,高度集成的平台(例如的Exadata或者 Vblock)并不是真正的设备,这些是工厂,它们需要一定程度的配置和调整,即使整合了软件堆栈,它们也称不上是设备。虽然这些设备不会作为设备来使用,但它们完全按照设备的方式在销售。很多其他物理设备可能更加贴近设备的概念,它们是即插即用设备,只能提供非常有限的服务设置。
  8.复杂性:IT内复杂性的来源显而易见,这包括用于启动Oracle的初始化参数(1600),以及交换机使用手册的页数(2300)。当我们结合其他元素(例如在上运行的Exchange)时,这种复杂性将会增加。让这种复杂性更糟糕的是,我们花的钱并没有带来相应的价值:历史研究表明,IT实际上只使用系统的20%的功能和特性。这导致大量的It债务,并且分散了用于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项目的资金。
  9. 向虚拟数据中心的演变:随着我们进入虚拟化的第三阶段(第一阶段:MF/,第二阶段:基本x86),我们看到虚拟化实例的比例越高,跨分布式和连接的网络节点的工作负载移动性就越大,证明fabric和云计算是可行的架构。现在越来越多的基础设施被虚拟化,我们正在重塑IT基础设施。在未来,“fabric”将最终能够根据政策规则来分析自己的属性,并根据不断变化的条件来更改属性,而不需要繁琐的参数调整。X86虚拟化是数据库现代化背后最重要的技术创新,这将彻底改变我们对计算、网络和存储元件的看法―从屋里硬连线到逻辑和去耦应用程序。
  10. IT需求:随着人们逐渐意识到数据中心对环境的影响,出现了很多数据中心效率指标,这包括电源使用效率(PUE)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效率(DCiE),这些指标试图描述供应的总设备电源和可用的IT设备电源的直接关系。虽然这些指标能够为数据中心间的比较提供高水平的参考,但它们不能提供任何数据来显示效率随着时间的提升。它们无法监控所供应电源的有效使用情况,即供应电源和消耗电源之间的差异。
  例如,一个数据中心的PUE为2.0,但如果数据中心的经理决定使用虚拟化来提高其平均服务器利用率:从10%到60%,虽然数据中心本身将地利用现有资源,但整体PUE并不会改变。查看能源消耗情况的一个更有效的方法是分析现有IT设备对电源的有效使用,这与设备的性能有关。这样可能听起来更直观,当在以非常低的利用率水平运行时,典型的x86服务器将消耗总用电量的60%到70%之间。提高利用率水平只会对功耗有象征性的影响,而会对每千瓦时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提高IT资源的每千瓦时有效性能具有两方面的影响:提高功耗和通过增加吞吐量来延长现有资产的使用寿命,PPE指标能够反应这种影响。
[ 责任编辑:jj ]
去年,手机江湖里的竞争格局还是…
甲骨文的云战略已经完成第一阶段…
软件信息化周刊
比特软件信息化周刊提供以数据库、操作系统和管理软件为重点的全面软件信息化产业热点、应用方案推荐、实用技巧分享等。以最新的软件资讯,最新的软件技巧,最新的软件与服务业内动态来为IT用户找到软捷径。
商务办公周刊
比特商务周刊是一个及行业资讯、深度分析、企业导购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周刊。其中,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合力打造的比特实验室可以为商业用户提供最权威的采购指南。是企业用户不可缺少的智选周刊!
比特网络周刊向企业网管员以及网络技术和产品使用者提供关于网络产业动态、技术热点、组网、建网、网络管理、网络运维等最新技术和实用技巧,帮助网管答疑解惑,成为网管好帮手。
服务器周刊
比特服务器周刊作为比特网的重点频道之一,主要关注x86服务器,RISC架构服务器以及高性能计算机行业的产品及发展动态。通过最独到的编辑观点和业界动态分析,让您第一时间了解服务器行业的趋势。
比特存储周刊长期以来,为读者提供企业存储领域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及时、全面的资讯、技术、方案以及案例文章,力求成为业界领先的存储媒体。比特存储周刊始终致力于用户的企业信息化建设、存储业务、数据保护与容灾构建以及数据管理部署等方面服务。
比特安全周刊通过专业的信息安全内容建设,为企业级用户打造最具商业价值的信息沟通平台,并为安全厂商提供多层面、多维度的媒体宣传手段。与其他同类网站信息安全内容相比,比特安全周刊运作模式更加独立,对信息安全界的动态新闻更新更快。
新闻中心热点推荐
新闻中心以独特视角精选一周内最具影响力的行业重大事件或圈内精彩故事,为企业级用户打造重点突出,可读性强,商业价值高的信息共享平台;同时为互联网、IT业界及通信厂商提供一条精准快捷,渗透力强,覆盖面广的媒体传播途径。
云计算周刊
比特云计算周刊关注云计算产业热点技术应用与趋势发展,全方位报道云计算领域最新动态。为用户与企业架设起沟通交流平台。包括IaaS、PaaS、SaaS各种不同的服务类型以及相关的安全与管理内容介绍。
CIO俱乐部周刊
比特CIO俱乐部周刊以大量高端CIO沙龙或专题研讨会以及对明星CIO的深入采访为依托,汇聚中国500强CIO的集体智慧。旨为中国杰出的CIO提供一个良好的互融互通 、促进交流的平台,并持续提供丰富的资讯和服务,探讨信息化建设,推动中国信息化发展引领CIO未来职业发展。
IT专家新闻邮件长期以来,以定向、分众、整合的商业模式,为企业IT专业人士以及IT系统采购决策者提供高质量的原创内容,包括IT新闻、评论、专家答疑、技巧和白皮书。此外,IT专家网还为读者提供包括咨询、社区、论坛、线下会议、读者沙龙等多种服务。
X周刊是一份IT人的技术娱乐周刊,给用户实时传递I最新T资讯、IT段子、技术技巧、畅销书籍,同时用户还能参与我们推荐的互动游戏,给广大的IT技术人士忙碌工作之余带来轻松休闲一刻。
微信扫一扫
关注Chinabyte> 大胆预测!破解未来GPS发展五大趋势
大胆预测!破解未来GPS发展五大趋势
自从美国发射第一颗定位卫星开始,GPS导航仪已经经历了从军用到民用,从昂贵到普及的发展过程。但俗话说没有更好只有最好,GPS前面的路还是很长的,更何况现在市面上GPS导航仪还远称不上完美。近期不断有被GPS引入歧路甚至发生车祸的案例,被错误的导航耽误行程的更是大有人在,所以说GPS未来发展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GPS错误导航引发了许多事故,正说明了还有提高的空间
其实GPS所到底就是基于位置的服务,开拓思路,真的能想出许多创新的好点子来。而一些近期出现的新品也让这些新技术初露端倪。下面小编就跟大家一块聊聊未来GPS的发展趋势吧!
● 未来的GPS,精度大大提高
行车的时候如果走错了主路和辅路是非常麻烦的事,不过现今GPS精度普遍在10m左右,主辅路弄混的现象十分常见。不知道这样的情况在将来的GPS上会不会有所改观呢?
越来越复杂的城市交通,为GPS精度提出更高的要求
由于GPS系统是军民两用的,所以美国军方在民用信号中加入干扰码来降低精度很容易理解。不过随着国际政治局势的缓和,废除SA干扰码的议题开始在国会讨论。不幸的是由于某些条文存在漏洞,所以在未来几年卫星信号的精度不太可能有改观。
不过虽然如此,导航的精度还是可以通过地面来提升。目前市面上已经有差分型GPS( Differential GPS -DGPS) 的系统被广泛应用,此系统利用地面的DGPS无线电基地台对特定的区域播送误差修正讯号,这些基地台均经过细密的测量。这些基地台不断传送该区域的卫星误差值给具备差分解调能力的GPS接收器,以得到精确的定位讯号。
根据实际的测试结果,基本的DGPS系统即使是SPS-GPS而且是在SA干扰的情况下,其精确度也在三米以下。如果你用的是这种设备,那么即使是在高速公路行驶,系统也会显示你是行驶在内车道或外车道上(当然我们必须假设此高速公路有DGPS讯号的广播服务) 。预计在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GPS导航仪用上这种技术。
● 未来的GPS,导航界面更绚丽
GPS发展到现在,显示方式经历了从黑白到彩色,从2D到3D的发展历程。不过现在国内市场上的GPS地图都是“伪3D”,说白了就是侧着放的2D地图。那么,将来的GPS地图显示方式会发生什么样的变革呢?
就像下图所示,现在某些高档车载导航仪显示界面已经高度3D化了,甚至有些3D赛车游戏的感觉。
3D地图界面可以与赛车游戏媲美
再来看这款导航仪,硬生生的把Google Earth卫星照片搬了上去,直观程度可以说达到了极致。不过出于国家安全考虑,民用的卫星照片都有清晰度以及时间上的限制,实用性打了折扣。
采用卫星地图照片的GPS导航仪
展望未来,地图的3D化绝对是趋势。相信随着硬件以及软件技术的不断提升,这一天能早点到来。
● 未来的GPS,体积更小更灵活
现在的GPS导航仪可以说千篇一律,手持机统统是手机模样,PND统统是方方正正,模块外形也没有什么新意。那么未来的GPS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小编认为将来的GPS不会拘泥于某种形式,应该是融合到生活之中,成为一种功能形式的存在。比如下面这几款产品就是典型例子。
集成定位功能的鞋子,跟踪利器
集成定位功能的MP3
当然,体积小了性能还要跟得上去才行。相信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进展,相信这并不成问题。
● 未来的GPS,能报道实时交通信息
动态交通信息系统,英文简称TMC,主要作用是报道交通路况,指引最佳行驶路线,提高道路和车辆的使用效率,这对拥堵日益严重的大型城市尤为有意义。信号由交通指挥中心发出来,然后由GPS的TMC功能模块负责解码,然后实时的路况就直观的显示在屏幕上了。
TMC交通信息发布中心
其实该技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已经开发出来,目前在欧洲已经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不过在中国国内这项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该功能能得到进一步普及。
● 未来的GPS,人机交互更顺畅
现在GPS普遍装备了触摸屏,再加上彩色地图,按说应该比较易用了。不过总是有许多新手觉得不容易上手。更何况在开车的时候做任何事情都是危险的,腾出一只手来指指点点当然是不允许的,这大概就是许多厂商的免责声明上写必须停车操作的原因了。那么有没有解决这种问题的方法呢?答案就是语音操作。
在麦哲伦开发出的带有语音识别功能的便携GPS导航仪Maestro 4050的视频中可以看到,用户读出Magellan,GPS会提示Say a command。这时屏幕上显示的所有条目都可以直接通过语音下达命令。另外,当GPS识别语音命令后会复读确认。这些设计都使用户能完全将注意力放在路面,而只要与GPS对话就能实现导航了。
除了上面这几点GPS未来还将有许多变化,比如DMB移动电视以及照片导航功能的加入,以及硬件性能的不断升级等等,在这里就不再赘述。总的来说,GPS作为一种新兴电子产品,升级与普及的速度都是难以想象的。而且随着价格战的不断深化,不久之后GPS的价位一定会降到很低的水平。所有这一切最大受益者肯定还是咱们消费者,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免责声明:转载文章仅作为互联网信息传播之用,版权与马可资讯无关。文章观点及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如文章内容有误需做稿件删除处理,请发邮件至
财富稳涨!这些你需要知道
房地产网络人气榜!
宝马7系 2016款 750Li xDrive
选房看房 买房无忧!
长安CS75 2014款 1.8T
有面子!DS 6 尊享版 SUV(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ps未来的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