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鹤鸣亭海海论文网文章质量怎么样?02:3...

文档分类: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
下载前请先预览,预览内容跟原文是一样的,在线预览图片经过高度压缩,下载原文更清晰。
您的浏览器不支持进度条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播放器加载中,请稍候...
该用户其他文档
下载所得到的文件列表苏北盐城海岸带陆源氮磷污染负荷估算初探.doc
文档介绍:
-苏北盐城海岸带陆源氮磷污染负荷估算初探欧维新1,高建华2,杨桂山31.南京农业大学国际资源与环境经济研究中心,江苏南京.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南京.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江苏南京210008摘要:海岸带陆源氮磷污染输入是导致近海赤潮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研究。文章采用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法,从农田径流、养殖废水排放、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等几个方面,初步估算了盐城海岸带陆源氮磷污染负荷的分配情况。结果表明,盐城海岸带主要陆源污染源中,养殖水域氮磷排放总量为7641t和480t,分别占排放总量的75.1%、63.5%;其次为居民工矿的生活生产污水,其氮磷排放量为2083t和232t,占总排放量的20.5%、30.7%;农田目前看来不是盐城海岸带主要的陆源污染源,排放量仅占4.4%和5.8%。在当前海岸带陆源污染源治理中,除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养殖水域养分流失外,农村和乡镇生活生产污水的排放也应引起重视。关键词:海岸带;盐城;陆源污染;氮;磷;估算中图分类号:X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6)03-0495-04海岸带陆源氮磷污染输入是导致近海赤潮的主要原因。现今对海岸带陆源氮磷污染负荷的调查和研究,主要是通过对入海径流监测来实现的[1-2],尚缺乏从各土地利用类型和不同人类开发利用活动方式的角度,系统地调查研究海岸带陆源氮磷污染负荷的分配情况。江苏盐城海岸带位于中国海岸的中部,是典型的粉砂淤泥质海岸,沿海滩涂湿地面积为45.7万hm2,约占江苏省海岸带的70%、全国的14.3%,是江苏乃至中国沿海面积最大的后备土地资源。据江苏省海洋污染基线调查报告资料显示[3],1998年江苏沿海海域因受陆源污染物质的大量输入,沿海水域水质污染严重,尤其是引发赤潮的限制性因子的污染。随着人口和经济的增长,盐城海岸带近海水体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原因之一就是海岸带陆源污染包括农业污染、水产养殖业污染、村镇生活污水污染等的治理没有跟上。因此,弄清各种来源的陆源污染对水体污染的贡献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营养元素的定量迁移规律,对防治海岸带近岸水体污染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利用野外实地调查和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法,调查估算了盐城海岸带农田、养殖水域、居民工矿用地等主要陆源污染源对水体氮磷污染的贡献率。1研究方法及产污因子的确定1.1农田氮磷流失农业面源氮磷的输出主要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的方式排出,其中旱地主要以地表径流的方式排出氮磷等污染元素[4]。利用SCS法,根据降雨量的历史数据、海岸带土壤性状、植被条件和地形等因子,对SCS法中的前期损失量(Ia)、)进行修正,以获取盐城海岸带水田、旱地的地表径流量[5]。另外,根据马立珊的研究结果与杨青松2000年对盐城农田径流氮磷核算所确定的系数[6-7],结合盐城海岸带农田渗漏量、降雨量、化肥施用强度、灌溉水量等对其进行修正与估算。其中农田径流氮磷含量,根据2003年7月几次降雨农田径流氮磷质量浓度的实测值和化肥的施用强度来修正;灌溉水质量浓度取值盐城海岸带新洋港、斗龙港、射阳河五个断面中实测氮磷含量的平均值;农田渗漏量根据盐城海岸带的土壤性状来修订(稻田渗漏量地区性变化幅度较大,苏南稻区的渗漏量占田间耗水量的25%~38%,而盐城新稻区和砂性土地区的老稻区,其渗漏量占田间耗水量的60%~70%)[8],其渗漏水氮磷含量按地下潜流水质量浓度计;降水雨水中的氮磷含量采用马立珊所确定的1988年的均值。1.2养殖水域氮磷流失目前关于水产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氮磷污染负荷的估算主要是用化学分析法,即对排出鱼塘的养殖废水进行水质分析,然后根据鱼塘总排水量,估算氮、磷排出量。1.3居民用地氮磷流失根据张大弟、钱秀红等人确定的生活污水和人体排泄物的污染系数(表1),即每人每天平均排粪0.25kg,尿1.0kg[9-10]进行计算。盐城海岸带居民粪尿等排泄物,乡镇有90%被运到附近回归农田,农村则有80%左右归田,余下部分直接或间接排入水体中。-工业污水排放系数,根据盐城海岸带8个主要工业类型的48个直接或间接排污入海的工矿企业的产值、污水排放量,利用杨龙元等所确定的各类工业污水中TN、TP负荷参数(表2)[11],修订和换算盐城海岸带工业污染的万元排放系数。2结果分析2.1盐城海岸带农田氮磷流失初步估算盐城海岸带农田土壤大部分为潮土,2000年降水量为836mm,农田面积有20.19×104hm2,其中水田有1.77×104hm2、旱地18.42×104hm2,当年氮肥施用量453kg·hm-2、磷肥为173kg·hm-2(折纯量)。通过对盐城海岸带农田氮磷产污因子的确定,初步估算了海岸带氮、磷元素的排出量(表3),2000年农田氮、磷排放量分别是448.6t、43.81t。2.2海岸带养殖水域氮磷污染物排放负荷量估算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盐城海岸带的养殖水体由小面积的内塘养殖向几十到上百公顷的大匡围滩地养殖转变;养殖品种由鳊、鲤、鲢、草鱼和虾类向以银鲫、虾类为主体的多品种复合养殖转变;饲料投喂由以草带料为主向以植物配方饲料为主的转变。这一转变使得水体质量下降,影响了水产品与海岸带生态环境的质量和安全。根据2003年7月、9月对盐城海岸带不同养殖类型以及用于池塘灌水的水源地采取水样,并作室内分析,总氮、总磷均用过硫酸盐氧化还原法测定(表4)。由表4可计算出两种养殖水域全年换水量,从而估算出盐城海岸带鱼类养殖水域全年排出的氮、磷负荷分别为3053t、107t,虾类养殖水域全年排出的氮、磷负荷分别为4588t、373t。因此,按照化学分析法计算,盐城海岸带养殖水域每年换水导致的氮、磷净流失量为7641t、480t。2.3居民工矿用地氮磷流失的估算盐城海岸带的居民用地快速扩张,1983年居民地面积为481hm2,2000年已达1808hm2,增长了将近3倍。居民地面积快速增长一方面反映了表2工业污水中氮磷质量浓度系数Tab.2TheconcentrationcoefficientofNandPinindustrialsewagemg·L污染物工业污水类型造纸无机化工食品机械纺织有机化工建材电力TN4.24.675.036.537.411.02TP0.421.420.691.960.280.590.340.02表1生活污染的排污系数Tab.1Thedischargecoefficientindomesticsewagekg·人·a污染源污染物TNTP生活污水乡镇0.730.183农村0.人粪尿乡镇(10%)0.农村(20%)0.表4盐城海岸带养殖水体氮磷质量浓度变化Table4VariationofNandPconcentrationofaquiculturalwaterinthecoastalzoneofYancheng养殖类型水域面积/hm平均水深/m换水频次/1
内容来自淘豆网转载请标明出处.基于植被覆盖度的盐城海岸带碳汇研究_免费论文范文下载_笔杆网
基于植被覆盖度的盐城海岸带碳汇研究
3、研究意义
3.1、海岸带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研究意义
2.1.1海岸带的定义及范围界定2.1.1海岸带的定义及范围界定 海岸包括三部分:沿岸陆地(一定宽度),潮间带(滩涂),水下岸坡(一定范围的浅海海域),海岸的三部分是一个整体。因此,海岸带是海陆相互连接、相互作用的地带。它包括近岸海域和沿岸陆地部分,其中心地带是涨潮时淹没,落潮时露出的潮间带。关于这一地带的海、陆两侧的界限,各国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我国1981年开始的全国规模的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中,把海岸带的外界规定为向海延伸至-10~15m等深线,其内界规定为向陆地延伸10km左右[50]。该海岸带范围主要是为了适应当时的海岸带和海涂资源调查需要,还是粗糙、笼统,科学依据也不充分。此后各地在开展"海洋功能区划"和"海洋开发规划"时,陆域一侧的规划范围基本与海岸带调查范围相一致,只是在掌握上不拘于10km界线,而是根据行政区划的完整性,有的以沿海县、市为界。考虑研究区的实际情况以及研究的实际需要,现划定乐清湾海岸带地区为拥有海岸线的沿海各乡镇,共23个乡镇作为研究区域。
3.2、研究意义
本文研究区域是位于杭州湾北岸的上海滨海地区,岸段从金山区金丝娘桥至 南汇区芦潮港,长约 69km,,自 20 世纪下半页至今历经翻天覆地的变化。 岸线迁移多变,沧海桑田。南汇岸段,20 世纪 50-60 年代处于淤涨时期,岸 线外移最大距离达 1.370 年代后则以侵蚀为主,岸线后退最大距离 0.55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由于在东侧芦潮港一带建造促淤坝,转为淤涨,圈围人工 半岛,使其岸段成为洋山港区内港及陆上重要基地。奉贤岸段,20 世纪 70 年代 前为淤涨时期,而至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开始,岸段全面转为侵蚀,由于采取了 保滩护岸工程,侵蚀总量小,50 年来,此岸段围垦总量在 100km2左右,岸线外 移 2-3 km。金山岸段,除石化街道所占 9km 岸线为促淤围垦外,近 50 年来海岸 3 线基本上比较稳定,局部地段有淤涨。 城镇发展迅速,今非昔比。上海滨海地区在经历多次行政区划调整之后,目 前共设有 3 个区、包含 4 个镇、1 个街道和 1 农场,由西至东依次为金山区(石 化街道、山阳镇、漕泾镇)、奉贤区(柘林镇、漕泾镇)和南汇区(芦潮港农场)。 随着行政区划不断调整,土地利用转变巨大,景观格局今非昔比。金山区,是上 海著名的化工基地,近年来,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城镇发展迅猛。金山区漕泾镇 在工业、储运业、房地产业、商贸业等支柱产业不断向规模型、科技型、外向型 发展的同时,进行了都市型现代农业试点,目前已成为上海农副产品生产的重要 基地。奉贤区在,成立有 3 个颇具特色的开发区,即奉贤现代农业园区、上海化 学工业区奉贤分区、海湾旅游区,土地利用集约化。南汇区融合了农场与临港新 城各自特色,既保留传统的渔业、种植业,又在旅游等特色产业方面进行了多项 尝试,游人如织,土地价值大大提升。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导致城镇景观格局发生变化,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又将影 响海岸带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生态威胁。 据不完全统计,自 1997 年至今,短短十年间,从 1997 年 8 月中旬的第十一 号台风、1998 年夏季长江特大洪涝灾害、1999 年出现百年未遇的持续性梅雨期 暴雨天气、2000 年内先后 5 个热带气旋、2002 年第五号台风"威马逊"和飑线 天气、2005 年 8 月"麦莎"台风以及 2007 年 9 月"韦帕"台风的擦肩而过,上 海滨海地区不断受到自然灾害(如风暴潮、台风、海啸等)的侵袭,海岸生态系 统和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尤其在印度洋海 啸灾害之后,世界各国政府纷纷研究海岸带灾害风险,生态风险研究也就成为了 目前上海滨海地区的一大课题。
3.3、研究目的和意义
(1)完善湿地绿地系统理论体系,并为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和建设提供相应的科学 支持。 国外开展湿地绿地系统研究已有较长历史,我国在这方面则刚刚起步,有较大 14 差距。但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建设的高峰期,湿地面临着严重退化的威胁,必须及时 研究,强化保护措施,借助于湿地绿地系统的建设,促进湿地资源的有效保护,促 进湿地的合理健康发展。同时,占领科学前沿,完善我国的湿地科学理论体系,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为解决湿地绿地系统规划中的实际问题,提供参考性建议及工作思路和方法 的借鉴。 湿地生态旅游区是可供公众游览、休闲或进行科学、文化和教育活动的特定湿 地区域。通过对湿地绿地系统规划过程的调研与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绿地,解决 湿地中绿地规划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城市规模快速扩大的今天,尽快开展 湿地绿地系统建设和湿地资源保护利用的研究,对于落实国家湿地分级分类保护管 理策略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3)湿地绿地系统具有湿地其他系统不能代替的特殊功能,并为其他系统服务。 它的特殊功能是改善环境,抵御自然灾害,提供生活、生产、工作和学习、活 动的良好环境,具有突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4、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1.2.1 理论意义 人居环境科学的研究起始于 20 世纪下半叶,它主要是针对全球人口增长过快、资源 消耗过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等多个问题提出的概念,它涉及范围很广,是一个多学科 融合、具有综合性和系统性的学科体系。目前我国针对乡村人居环境的研究尚处在起步 阶段,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索。
3.5、实际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民物质生活条件也发生了新的变化,改善居住条 件和生活环境已成为农民迫切关心的问题。当前,我国农村居民点的用地规模正日趋增 大,乡村住宅建设的数量不断增多,但是,由于乡村经济发展条件、土地制度、农民认 知程度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农民的总体生活质量还有待提高。此外,由于乡村基础设施 配套能力相对较差,乡村各项建设的运作机制、制度与保障体系也都十分薄弱,乡村的 人居环境建设亟待加强。 盐城市濒临黄海,是江苏省土地面积最大、海岸线最长的地级市,是典型的农业产 区。但其农村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农业发展水平与江苏其它市尤其是苏南地区相比, 仍有较大差距,传统粗放型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导致部分乡村的人 居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因此,本文在实态调研的基础上,对盐城市乡村人居环境进行较 为系统和全面的研究,针对其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改 善策略,为盐城市乡村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的经验和借鉴,为政府制定相关政 策、采取相应措施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参考和依据。
3.6、研究意义
东江位于珠江三角洲东部,是广东省重要的水系之一,也是香港特别行 政区及广东省众多大中城市的主要饮用水源。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 济的高速发展,沿岸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的排放已成为东江支流的重要 污染来源。有研究表明支流的水质污染会影响东江干流水体的水质(林振雄 和李鹏书,2004)。沉积物作为城市河流氮磷营养物的蓄积库,在环境条件发 生变化时,其中的部分氮和磷可以通过间隙水释放到上覆水中,而对上覆水 体造成污染(House and Denison 1997;Trimmer et al., 1998;汪家权 等,2002; 蒋小欣 等,2007)。 目前关于东江及其支流沉积物中氮磷的分布状况、沉积物污染物释放规 律以及污染沉积物修复的研究还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东江(惠 6 州段)及其支流沉积物中氮、磷污染物的含量及各赋存形态的时空分布特征, 了解流域内沉积物氮磷营养盐的含量、时空分布状况,研究该区域沉积物氮 磷释放通量及迁移转化规律,探讨沉积覆盖修复技术。本研究一方面可以为 为东江水源地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积累,同时可以为污染沉积物的修复提 供技术支持,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
3.7、高速铁路覆盖方案仿真的意义
在常规的无线网络扩容工程建设中,一定会对规划方案进行仿真验证,主要的仿真 验证内容包括覆盖仿真、干扰仿真和容量仿真等等。在高速铁路专网的建设中,建议也 通过仿真来对隧道外的站点规划方案做进一步验证,通过仿真软件可以验证目前设置的 工程参数是否合理,也可以通过仿真软件对当前工程参数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调整。工 程参数主要是天线的增益、挂高、方向角,下倾角、天馈线方案、设备功率等参数,对 于仿真中出现的覆盖问题,可以通过调整工程参数来改善,降低后期网络优化的难度。 对于高速铁路的无线网络覆盖,一般采用窄波瓣高增益的天线进行覆盖,但是对于 高速铁路有弧度区域的拉远点、市区的拉远点或火车站站台附近的拉远点,也可以应用 58
3.8、古植被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古气候意义
附近生长有云杉林,并且云杉林并不是纯林,伴生的物种较多,而蓝田地区只有 草本植被的生长,物种多样性较少。进入全新世,温度升高,西部的景泰渭源地 区不复有云杉林的生长,植被类型以草原为主,故物种多样性下降。而全新世蓝 田温度升高,植被繁茂,物种多样性相对增高。全新世晚期,三地的物种多样性 都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这可能是人类活动种植的一些物种增多,伴人植被增多的 原因。 以上分析处于推论阶段,具体原因还需更多数据支持,尚待进一步研究。 42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硕士学位论文
3.9、植被覆盖研究的意义
植被是自然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因子,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季节变化。植被变化 2 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土地覆盖变化,反映大气、水、土壤和岩石等环境组成成分的 变化,是联结土壤、大气和水分的自然"纽带",是景观生态环境变化的综合指示器 (Sun H Y, 1998; Sudipta and Menas, 2004)。在地球上植被变化可能会引起区域和全 球气候在某个时间范围内的变化( Bounoua et al., 2000; Bonan, 1997; Dickinson and Henderson-Seller, 1988)。 地表植被覆盖通过碳循环在全球变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提供给动物 栖所、食物、纤维、燃料和药物,而且还调控着地球环境和气候(Tucker et al., 1985 ; 卢玲,2003;季劲钧等,2005)。植物冠层物理化学状况是由大气和土壤之间能量和 水分的交换过程决定的,直接影响着气候的变化(李震等,2005)。植被的定量分析 及其分布季节性、周期性和年际变化的研究对建立全球气候变化和碳循环的关系是 非常有价值的。 长时间植被年际变化监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模拟陆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变 化特征,揭示全球气候变化的规律(孙红雨等,1998; Sudipta S and Menas K,2004)。 植被覆盖研究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成为最近几年来世界地球变化研 究的主要方向(Wan et al., 2004)。
3.10、湿地及湿地植被研究目的及意义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杨永兴,2002)。湿地是自然 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最高的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多种资源, 是人类重要的生存环境,湿地也具有独特水文、土壤、植被与生物特征的过渡性生态 系统,并因其巨大的生态价值、环境与生产功能而被誉为"人类摇篮"、"生物基因库" 和"自然之肾"(刘厚田,1995;刘厚田,1996)。湿地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环境调 节功能力,湿地的生物生产力很高,淡水沼泽的净初级生产力高者达 2000g/(m 2 a) (干重)以上;湿地是巨大的天然蓄水库,对江河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湿地是重要 的物种基因库,是众多野生动物,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湿地不仅有宝贵 的淡水、生物、土地和旅游资源,而且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 造陆、降解环境污染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由于湿地的水土资源丰富,可以辟为良田、 牧场、林地、芦苇生产基地和水产养殖基地。在保护生态环境前提下的合理开发,可 以为我国农、林、牧、副、渔业的持续发展做出重要贡献。湿地还具有能源、动力、 生态环境教育和自然保护教育等社会功能。由于湿地兼有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的特点, 这种特殊的水文条件决定了湿地生态系统易受自然及人为活动的干扰,生态极易受破 坏,且受损湿地难以得到恢复。研究表明对湿地有重要影响的环境因子包括气候、土 壤、植被、土地利用等(杨亚妮,2002;叶居新,2000;张龙胜,2000)。 湿地是水域和陆地交错形成的独特生态类型,为水生、陆生生态系统界面相互延 伸扩展的重叠空间区域(余国营,2001;杨永兴,2002;Mitsch W J,2000;郎惠卿, 1999;吕宪国,1998),植物资源是湿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生态系统中 的初级生产者,对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启书,2005)。 湿地植被是湿地的构成要素之一,其类型、数量、分布特征和生物量的变化是湿地生 态环境变化的具体反映(王仁卿,1997;国家林业局,2000;章家恩,1997;崔保山, 1999;张永泽,2001)。湿地植被作为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湿地生态系统的关键 属性之一。湿地植被的结构、功能和生态特性能综合反映湿地生态环境的基本特点和 功能特性。湿地植被既是湿地化过程中形成的湿地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反过来又作用 4 于环境,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对湿地植被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和 社会经济价值。自 1992 年我国加入《拉姆萨尔公约》以来,对湿地的研究已广泛开 展并日益受到重视,有关湿地的研究已有陆续报道(杨朝飞,1995;陈宜瑜,1995) 丰富了我国湿地研究的内容。 对于我国西北干旱区而言,湿地不仅是干旱区特殊的稀有景观,同时,湿地对于 维护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平衡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西部开发的深入开展,我 国西北生态环境建设也逐步得到加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对其 周边生态系统如草原、荒漠生态系统的恶化起着遏制和调控作用。因此对于干旱、半 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以及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恢复等国内外已有较多研究,而对于干旱、半干旱地区 湿地生态系统植物种群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子研究开展得较少。在很多独特的地理区 域,湿地植被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几乎空白。目前主要研究热点和难点 在于:(1)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降雨稀少,且年际变化较大,使得湿地植被演替的规 律性受到干扰,时间分布特征受降雨量影响较大。(2)利用遥感数据对湿地植被群落 物理、生物特征值反演模型的建立及其精度问题仍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难点。(3)湿 地植被分布格局特征及主要影响因子的确定较为复杂。(4)植被恢复是退化湿地恢复 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确定影响湿地植被因子的基础上如何用经济的方法去改变这些影 响因子,从而使湿地植被得到逐步恢复,是有关湿地研究的热点。湿地植被恢复不是 简单的造林种草,而是在分析其影响因子、考虑其最大生态效益的基础上,通过管理 及经济的方法去恢复和制止其逆向演替,使湿地生态系统朝良性方向发展,以实现整 个生态系统的正向演替。 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林业局盐池荒漠化定位监测 项目(660550),选取宁夏盐池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儿滩湿地 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作为以半荒漠湿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 区,目前还没有对湿地植物群落及分布特征开展比较系统的实测资料和研究,本研究 可填补该地区相关研究的空白,为湿地保护提供基础研究资料。另一方面,哈巴湖自 然保护区位于我国西北荒漠化地区的农牧交错带,是我国干旱区为数不多的湿地保护 区,其湿地植被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的研究目前刚刚开始,一些方面尚属空白,本 研究不仅填补了该区域湿地研究的不足,而且为区域湿地保护及恢复提供科学指导 。
版权所有 & 深圳凯恩莱博资讯有限责任公司 www.bigan.net订阅最新的管理资讯
热点搜索:
热点搜索:
现有15个主题,共2页,目前第<font color="#页
查看专业管理搜索引擎关于董海洋的搜索结果
每周一封,您的管理资讯饕餮大餐!
每日一封,带给您所选频道的精华内容&
热门文章关键词
热门论坛关键词盐城论文网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护理教学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论文选题题目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盐城论文网代理发表职称论文发表-护理教学临床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论文选题题目
0|0|暂无简介|
云发表是正规论文发表期刊网站,从事论文代...|
总评分0.0|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盐城鹤鸣亭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