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两岸统一进程中的有利网因素和不利因素?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复克先基。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材料三:日,温家宝总理访美时,谈到两岸关系时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材料四:日,十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一个中国的原则。(1)材料一中的“荷夷”指的是什么?本诗的作者是从“荷夷”手中收复了台湾的民族英雄,你知道他是谁吗?(2分)(2)材料二中的“去年今日割台湾”具体指什么事件?后来台湾又是怎样曾经回归祖国的?(4分)(3)材料三中“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指什么局面?我国政府提出的解决这一局面的基本方针是什么?(3分)(4)结合材料四谈谈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各一个?(2分)-乐乐题库
& 海峡两岸交往知识点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习题详情
155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65.8%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复克先基。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材料三:日,温家宝总理访美时,谈到两岸关系时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材料四:日,十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一个中国的原则。(1)材料一中的“荷夷”指的是什么?本诗的作者是从“荷夷”手中收复了台湾的民族英雄,你知道他是谁吗?(2分)(2)材料二中的“去年今日割台湾”具体指什么事件?后来台湾又是怎样曾经回归祖国的?(4分)(3)材料三中“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指什么局面?我国政府提出的解决这一局面的基本方针是什么?(3分)(4)结合材料四谈谈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各一个?(2分)荷兰殖民者,郑成功。(2分)
本题难度:一般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3-广东省九年级学业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分析与解答
习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复克先基。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材料三:日,温家宝总理访美时,谈到两岸关系时...”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本题考察学生对台湾于祖国大陆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题思路如下:(1)根据材料一中的“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复克先基。”信息集合所学知识,荷夷指荷兰殖民者,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是郑成功。(2)材料二中的“去年今日割台湾”根据所学知识,割台湾指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1985年,《马关条约》签订,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岛,澎湖列岛和附属岛屿给日本,后来,1945年抗战胜利后,台湾回归祖国。(3)材料三中的“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根据所学知识,“国之大殇”是指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4)要求学生回答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各一个,根据所学知识,有利因素是一国两制方针的制定,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同宗同源等等,不利因素是台独分子,国际反华势力,有利和不利因素任答一个即可。
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能力,该题跨度大,涉及的历史知识点多,需要学生对相关的历史知识要有整体的把握并具有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才能解答,历史上的国共合作,合则双赢,分则不利的事实警示着两岸同胞,和平统一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愿,现阶段,加强联系,加强合作,是当务之急。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复克先基。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材料三:日,温家宝总理访美时,谈到...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还有不懂的地方?快去向名师提问吧!
经过分析,习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复克先基。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材料三:日,温家宝总理访美时,谈到两岸关系时...”主要考察你对“海峡两岸交往”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海峡两岸交往
与“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复克先基。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材料三:日,温家宝总理访美时,谈到两岸关系时...”相似的题目:
大陆熊猫“团团”“圆圆”现在已成为台湾人民的“开心果”。实现两岸人民真正“团圆”的政治基础是&&&&建立爱国统一战线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全国实现“通邮、通航、通商”
昔日“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如今“轻轻一拨号,频频传佳音”。海峡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是哪一基本方针的体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武力方式解放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今年5月,中国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团访问大陆,他表示: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创造双赢。祖国大陆提出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解放台湾、完成统一民间交流、维持现状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实行三通、加强联系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复克先基。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材料三:日,温家宝总理访美时,谈到两岸关系时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材料四:日,十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一个中国的原则。(1)材料一中的“荷夷”指的是什么?本诗的作者是从“荷夷”手中收复了台湾的民族英雄,你知道他是谁吗?(2分)(2)材料二中的“去年今日割台湾”具体指什么事件?后来台湾又是怎样曾经回归祖国的?(4分)(3)材料三中“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指什么局面?我国政府提出的解决这一局面的基本方针是什么?(3分)(4)结合材料四谈谈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各一个?(2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复克先基。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心惊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丘逢甲《春愁》材料三:日,温家宝总理访美时,谈到两岸关系时说:浅浅的海峡,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材料四:日,十届人大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以法律的形式进一步明确一个中国的原则。(1)材料一中的“荷夷”指的是什么?本诗的作者是从“荷夷”手中收复了台湾的民族英雄,你知道他是谁吗?(2分)(2)材料二中的“去年今日割台湾”具体指什么事件?后来台湾又是怎样曾经回归祖国的?(4分)(3)材料三中“国之大殇,乡之深愁”指什么局面?我国政府提出的解决这一局面的基本方针是什么?(3分)(4)结合材料四谈谈祖国和平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各一个?(2分)”相似的习题。吴义春的个人空间
200540%8%25%75%
查看(2444)回复(0)引用(0)好评(0) 差评(0)
&&&&&&&&&&
&&&&&&&&&&
Powered by如何看待当前国际形势中对中国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_百度知道
如何看待当前国际形势中对中国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当前中国周边国际形势是怎样的。 有哪些力量造成怎样的后果。下一步应该怎么走。
当今国际形势对于中国而言不是很乐观。中国的崛起,对于国际社会发展是有一定好处的。特别当下经济正在回暖。而对于作为超级大国的美国,中国的崛起无疑被它认为是威胁它地位的有利对手。所以美国不会无所作为,任之如日中天。加之当下的南海和钓鱼岛问题,有又新增加的朝核问题,对于中国而言的确不能小觑。还有台湾的不表态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1条回答
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瞬息万变。中国各个方面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金融危机到来之时,更是体现出了总体国力的强大和市场调节能力的稳定。中国做为一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庞大的消费市场,对于各种经济金融危机的冲击的缓冲能力强。而中国的迅速崛起,让美欧等国家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
单说军事方面,60年前中国军事力量可谓单薄,而美欧一直对华在军事高科领域进行封锁。中国一直以来依靠前苏联,通过购买军备,从买到研发,短短数十载拥有了较为强大的海陆空三军,并在很多领域如航天运载火箭工程,核武器,导弹技术,潜艇,坦克装甲等方面更是走在世界前列。各种建制不断的完善提高,并有能力保卫国家主权。这也使很多国家眼红,欧美国家每年炒作中国军事威胁论,在国际舆论下给中国施加压力,并以此提高本国的国防预算。北约东扩愈演愈烈,大有邀请乌克兰加入之势。美国在早期就想联合澳大利亚,日本,印度,韩国,形成一条拉链封锁中国。但像澳大利亚,日本,韩国,都是属于要大量进口的国家,中国通过经济手段轻易瓦解了所谓的联盟。这更加要提醒要注重经济对于诸上国家的渗透,无孔不入,这比核威慑更有威慑力。而很多国家都需要中国的很多资源,如廉价劳动力资源,美国需要中国的稀土资源,农作物等等。能把握住一个国家的哪怕一丝经济军事命脉都是很可怕的。
当今国际虽然不允许结盟,但像《北大西洋公约》这种形式下的盟不在少数,而我认为中国也要多些在各领域的亲密伙伴。如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还有在《上海合作组织》下的诸多国家在诸多共同利益上是可以走到一起的。在欧美日印等国家的压力下,这些国家会走的更近,更为亲密,这也是个合作契机。
而在进入危机下美国很多国家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这对中国乃至很多国家经济复苏造成不少影响,欧美一再逼迫中国提高人民币汇率。美国在西藏达赖问题和台湾军售问题上一直加以干涉和支持。这对中国国家统一,保护领土完整性发难。并利用这些问题作为贸易或者政治筹码,试图影响中国在国际上事务的决策。我倒认为中国和印度在长时间里不会发生重大摩擦,而最大威胁来自美国。其必带动其他国家或者利用其世界第一大国的能力影响其他国家对华事务上的决策。
当前,我国国内政治和谐稳定、经济稳健发展,在国际社会中的中国,在发展与进步中,展现国际视野中的自信与责任,展现国际社会所信奉的能力与力量。
一是中国的作用和责任决定了我们必须更加积极地介入国际事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国际实力和地位的提升,尤其是2008年成就的获得和困难的克服,决定了我们要充分相信自己处理国际问题的能力,而且我国的一举一动都触动着全球各地的神经,我国对世界承担的责任和作用越来越重大,在国际事务上也将更加自信、成熟、积极。
二是国家利益延伸海外需要我国展示能力与力量。如今,我国的国家利益已经延伸至全球各地,决定了我们要有能力和意愿来维护这些利益。2009年,国际上出现了能源安全、粮食危机、海盗猖狂等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更需要我国展现国际社会所信奉的能力与力量。出兵护航索马里只是一个开始,不如此不足以显示一个逐渐强大的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决心与力量。 
三是国际社会需要一个积极、自信的中国。我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令世界耳目一新,我们的努力与付出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在朝核、伊核、达尔富尔等地区热点问题上,我国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在能源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国际金融等问题上,我们的主张,都体现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在当今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参与国际市场的程度已经很高,我们也将在国际舞台上“继续以负责任的态度发挥积极作用”。
国际形势的相关知识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解决台湾问题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一、知识点内容台湾问题是国内战争遗留下来的问题,属于中国的内政,不容许外国干涉。早日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和新的领导集体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问题上进行了积极探索与创新,从“武力解放”到“”再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既坚持了一个中国原则,又充分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在“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基础上,提出关于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方针政策。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有力的措施。要坚持“一国两制”方针,不断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要大力发展两岸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开创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要广泛团结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共同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我们愿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但我们也完全有决心、有能力粉碎任何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的图谋。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节学习,让学生理解台湾问题的实质及由来;展望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景,掌握党中央对台基本政策,认识到以“一国两制”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而坚定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信心。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台湾问题事关国家主权,民族大义,是倍受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台湾问题是每一位任课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课前准确把握授课班级学生对台湾问题的了解程度以及不同专业、班级的学生在台湾问题上的认识差异,是有效达成本节教学目标的必要前提。从大学生整体状况来看,对台湾问题普遍较为感兴趣,学习热情较高,有探究台湾问题的需求,但不同类别的学生在台湾问题的知识储备、思维方式及思想认识上不仅具有一定差异性,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若干问题。一是对台湾问题把握不足,尤其对于理工类与艺体类学生来讲,往往难于准确回答“为什么说从历史上和法理上讲台湾是中国的领土”、“台湾问题是怎么来的”、“解决台湾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表现在哪些方面”等问题。他们对台湾现状也不了解,对目前台湾政治、经济、文化多元复杂,民众思想意识混乱、生活分化的状况不清楚;对美国插手台湾问题的复杂国际环境认识不足。二是学生理解台湾问题的思维方式和掌握方法上重记忆、轻分析,重结果、轻过程。由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高等教育方式的影响,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工类、艺体类学生,长期以来课堂上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学习主动性尚未充分发挥,一些学生尚不能深入了解和探究对台方针政策的含义、中国政府不同时期制定、贯彻不同方针、政策的缘由及其产生的影响,更不能灵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全面的分析。由于专业、兴趣、知识基础各方面的原因,理工类、艺体类学生在分析技巧上相对文科生会更为薄弱些。三是对台湾问题思想认识上存在一些偏差。由于部分学生对台湾问题的方针缺乏全面理解,认识上必然会出现偏颇或错误。如有的认为打仗不利于两岸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幸福,不如放弃。有的认为应早日出兵。所以,部分学生不能冷静地看待台湾地区的选举、台湾当局阻挠两岸“三通”事件和美国对华政策及国家对台方针、措施等,甚至容易引发偏激和极端的行为。针对上述种种状况,确定如下教学策略以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对于基础知识、分析技能、学习态度较好的文科生,可以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增大问题探究难度,让他们在深入理解基本内容、形成正确思想认识的基础上,提升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总结历史、洞察现实的能力和水平;对于文科知识储备较为薄弱、但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较强的理工类学生,应该充分结合漫画、视频、图片等大量丰厚的感性材料,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描述讲授新课,使学生在形象化的生动教学中,受到感化、熏陶,增强对台湾问题的探究欲望和认识能力;对于文化课基础薄弱、专业特长突出的艺体生,应该在进行生动讲解的同时,结合其专业特长适当进行一些探究活动,如画一幅反映当前台海局势的漫画、给《七子之歌——台湾》谱曲等,以最大限度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四、重点与难点根据教学大纲、本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与学生状况,确定本节教学重点、难点如下:(1)重点:中共第三代领导集体和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台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2)难点:如何用“一国两制”基本方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五、导入方法示例[示例1]1.播放视频《台海局势正发生转折》和《-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广泛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中共新一代集体领导采取了哪些新措施以及对台海局势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我军现代化水平和联合作战能力的显著提高展示了反对分裂的决心与能力。2.引导学生就以上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作简单的评述。3. 导入新课,针对学生认识问题,重点讲清党对的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示例2]1.播放《海峡炮战》、《走向缓和》录像片断。提出问题:我党几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问题上的纲领和方针政策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2.引导学生就以上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作简单的评述。3. 导入新课,针对学生认识问题,重点讲清党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示例3]1.复习导入。港、澳回归祖国有什么伟大意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特别强调:港、澳回归祖国证明了“一国两制”方针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起着率先垂范的作用,为推进海峡两岸的统一,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创造了日益成熟的条件,积累了经验。那么,如何运用“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来解决更为复杂的台湾问题呢?2.引导学生就以上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作简单的评述。3. 导入新课,针对学生认识问题,重点讲清党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示例4]1.朗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诗歌《乡愁》,让学生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问:诗中反映的是哪些人的乡愁?这种“乡愁”是怎样造成的?如何让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怀抱,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2.引导学生就以上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作简单的评述。3. 导入新课,针对学生认识问题,重点讲清党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附:《乡 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示例5]1.用多媒体播放《七子之歌》(含视频),简要介绍其创作背景:20世纪20年代末,闻一多先生以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七子之歌》,在诗中,闻一多以拟人的手法,将我国当时被列强掠去的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流落在外的孩子,哭诉他们受尽异族欺凌、渴望回到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抒发了对祖国的怀念和赞美,表达了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2. 启发学生思考:诗人所呼唤的“七子”指谁?他们都回来了吗?为什么只有台湾还没有回到祖国的怀抱?如何让台湾早日回归祖国的怀抱,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呢?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发展前景是什么?3.引导学生就以上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并作简单的评述。4. 导入新课,针对学生认识问题,重点讲清党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六、相关教学资源次序媒体内容媒体类别1《海峡炮战——50年代的两岸关系》视频2《走向缓和——新时期的海峡两岸关系》视频3《台海局势正发生转折》视频4《和平使命-2005中俄》视频1.视频资料:《海峡炮战——50年代的两岸关系》与《走向缓和——新时期的海峡两岸关系》《海峡炮战——50年代的两岸关系》包含50年代初的军事对峙、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中共炮击金门、50年代中期中共第一代集体领导开始考虑和平解放台湾等。《走向缓和——新时期的海峡两岸关系》包含、中共第二代集体领导“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提出(《》、“叶九条”、“邓六条”等)、的缓和(台湾蒋经国当局缓和两岸关系的政策、两岸经济交流、“汪辜会谈”等)、李登辉上台及其“台独”言论与活动、中美关系新形势、中共第三代集体领导(“江八条”、反“台独”斗争、抵制美国分裂中国)等。播放“海峡炮战”、“走向缓和”等视频资料,可以客观展示我党解决台湾问题的历史进程,引导学生思考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问题上的纲领和方针政策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产生了什么重大影响,进一步把握三代领导集体和新的领导集体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完全统一的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的探索、继承和发展创新的历史过程,把握***“八项主张”、十六大报告关于对台政策的新思想、新政策。2、视频资料《台海局势正发生转折》和《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台海局势正发生转折》包含连战、宋楚瑜大陆行及其与胡锦涛总书记会谈成果、大陆赠送礼物、当前台湾政局的变化(民进党支持率下降、国民党与亲民党支持率上升、民意变化)等。《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日—25日的“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反映了两军在防务安全领域的合作与协调,共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和分裂主义,应对危机的组织协同,表明了中俄两军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的共同意志。此视频资料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加深理解“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思考如何广泛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使学生体会“台湾的前途在大陆”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的切身感受和共同呼声,体会这一系列军事演习突出反映了我军现代化水平和联合作战能力的显著提高,维护了祖国的尊严,向世界充分展示了我军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与能力。七、教学活动建议1、课堂活动在讲完新课后,可组织学生讨论如下观点:有人认为,围绕着台湾问题,有三种体现不同利益的主张,即:A、大陆:欲统反独;B、台湾:拒统求独;C、美国:不统不独。由于目前在总体实力上,C>A>B,且C支持B抗衡A,B+C>A,因此,现阶段两岸统一会不时地遭遇这样或那样的困扰与挫折;但即使台独浪潮不断高涨,台岛的主流趋向依然持续定位在不统不独状态中却无法改变。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通过讨论,使学生全面了解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若干阻力与有利因素,理解目前我党在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方面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和做法,进而深刻认识到:目前两岸实力对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大陆社会稳定,经济腾飞,军事发展,有能力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无论在两岸统一的进程中会遇到多少困难,海峡两岸最终一定要实现统一,也一定能够实现统一,“台独”没有前途。“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2、课后活动(1)网上开展大学生论坛——我看台海局势,使学生对台海局势具有清晰的认识,坚定祖国实现完全统一的信心。(2)撰写读后感:国民党的前辈于右任,1949年随国民党败退台湾,临终前留下千古悲歌《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阅读这首诗,体会作者的感情,思考造成海峡两岸人民隔绝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3)课后阅读相关材料,撰写小论文。题目自拟。(课后阅读材料见附件)(4)课程实践建议:①试给台湾大学生写一封信,阐述你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看法。②观看相关视频资料,撰写观后感,坚定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决心。八、教学评价策略与方法(一)简答题: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提出了哪些新思想和采取了那些有力措施?(二)课堂提问: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和遇到的阻碍主要有哪些?(三)小论文:我看台海局势九、示范性教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具体教案:见“课件”。十、附件:详细内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一)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绝不容许外国干涉(二)党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三)坚持“一国两制”,早日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内容分析:(一)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政,绝不容许外国干涉。台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实上已归还中国。之所以又出现台湾问题,与随后中国国民党发动的反人民内战有关,但更重要的是外国势力的介入。1、台湾问题是国内解放战争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从历史上看,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明代以来荷兰和西班牙殖民者分别侵占过我国台湾。1661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统一台湾。1894年爆发中日甲午战争,结果中国战败,清政府被迫签署《马关条约》,将台湾、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投降,中国政府再度收复台湾。抗日战争胜利后,以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依仗美国的支持,发动了全国规模的反人民内战。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被迫进行了三年多的人民。1948年末到1949年初,国民党的失败已成定局。蒋介石确定把台湾作为国民党的存身之地,进而建设成“反攻大陆、复兴党国”的基地。1949年1月,蒋介石迫于国民党内部反蒋势力的压力宣布下野后,开始了对台湾的苦心经营。他制定了“建设台湾、闽粤,控制两广,开辟川滇”的战略计划,并设想建立一个“北连青岛、长山列岛,中段联接舟山群岛,南到台湾、海南岛”的海上锁链,使其成为封锁、包围以致反攻大陆的战略基地。为了实现上述计划与设想,蒋介石作了一系列精心准备。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布成立。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势力撤到台湾,在美国反华势力的支持下,继续维持着—个所谓“代表全中国”的反共政治架构,造成了台湾海峡两岸隔绝的状态。2、台湾问题与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二战后,美国出于自身战略的考虑,扶植和加强蒋介石政权,并且支持蒋介石发功了全国规模的内战。1947秋,进入了一个历史转折点,人民解放军转入全国规模的战略反攻。美国有关官员主张调整对台政策。日,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李梅上将致函美国国家安全会议、指出:“台湾、澎湖各岛之形势,关系日本与马来半岛间的航路,亦控制菲律宾与冲绳之间交通,如果落在不友好国家之手,美国远东地位将受到损害。因此美国无论如何宜用一切外交及经济手段,使其长期属于对美友好之政权。”从1948年冬季开始,中国革命形势迅猛发展,美国感到国民党大势已去,把政策目标从“尽一切力量阻止中共取胜”改为“尽一切力量阻止中国成为苏联的附庸”,决定逐步从中国内战中“脱身”,而集中力量“不让台湾落入中共之手”。1949年8月,美国根据中国国内形势的发展,作出决定,要在台湾“设法加强—个非共产党的地方政府并给予支持”,“美国还应谨慎地与有希望的台湾当地的领袖保持联系,以便将来有一天在符合美国利益时利用台湾自治运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以后,美国政府对新中国采取了孤立、遏制的政策。一方面扶植日本,将日本变成它在东亚对付苏联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遏制力量,另一方面,加强对中国周边国家的军事、经济援助。日,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总统杜鲁门公然发表声明宣布:“我已命令第七舰队阻止对台湾的任何攻击。” 美国第七舰队侵入,美国第十三航空队进驻台湾。朝鲜停战后,1954年12月。美国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公然将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声称要对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正义斗争,同台湾当局采取“共同行动”。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炮击金门、马祖。美国匆忙从地中海调海军来支援美国在台湾海峡的第七舰队。杜勒斯于9月30日表示,如果中国愿意在台湾海峡地区停火,美国可以劝蒋军撤出金、马。其意图是要在台湾海峡划一条永久停火线,以便实现其“划峡而治”、制造“两个中国”的图谋。这—方案不仅遭到中国政府的坚决拒绝,也不为蒋介石所接受。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新中国的壮大,美国开始调整其对华政策,两国关系逐步出现解冻的形势。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驱逐台湾当局的“代表”。中美两国于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美建交声明:“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但美国对台湾问题政策的本质并未改变,仍然把台湾作为其全球战略中“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扶植台湾,阻挠中国完全统一。日美国签署《与台湾关系法》,公然声称,“美国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是基于台湾的前途将通过和平方式解决这样的期望”;“以非和平方式包括抵制或禁运来决定前途的任何努力,是对西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和安全的威胁,并为美国严重关切之事”;美国仍将“向台湾提供防御性武器”。这表明,中美建交以后,美国一方面表示遵守中美联合公报,执行一个中国政策,但同时又以《与台湾关系法》为基础,继续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扶植台湾,并且以中国政府执行和平统一方针为美国执行一个中国政策的前提,从而继续阻挠中国人民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日本曾在台湾实行殖民统治长达50年之久,同台湾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台湾回归中国后,日本右翼势力始终怀有重新染指台湾的野心。近年来,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日益重视利用台湾问题对中国进行牵制,竭力主张全面发展与台湾的官方关系。时至今日,以美国为首的国际反华势力继续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制造种种借口,施加种种影响,阻碍祖国完全统一大业的顺利完成。(二)党对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对于台湾问题,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根据国际形势和两岸关系的变化,积极寻求解决方式和途径,既坚持了一个中国原则,又充分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1.第一代领导集体对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初步探索⑴ 建国初期准备武力解放在渡江战役结束、南京解放以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集体领导根据当时国内外局势特别是美国插手台湾问题、阻挠统一大业的形势,提出武力“解放台湾”的方针和政策。但由于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海军第7舰队进驻台湾海峡、空军第13航空队进驻台湾,我党解放台湾计划受到干扰和阻滞。⑵ 20世纪50年代中期考虑和平解放20世纪50年代中期国内外形势有两大变化:一是国际形势趋于缓和。1953年7月,朝鲜达成停战协议;1954年4月到7月,日内瓦会议签订越南停战协定。二是海峡两岸形势有所缓和。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日益发展,新中国政权愈加巩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美国的对华侵略、封锁和遏制政策走向失败,海峡两岸的军事对峙和紧张关系趋于缓和。正是在上述形势变化的条件下,毛泽东和他的同事们开始考虑和平解放台湾的。1955年5月,周恩来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明确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台湾有两种可能的方式,即战争的方式和和平的方式。中国人民愿意在可能的条件下,争取用和平的方式解放台湾。”(《人民日报》日)这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第一次公开表示愿意以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1961年6月毛泽东在《中国在只能有一个代表》一文中指出:“如果台湾不作为一个国家,没有中央政府,它归还中国,那末台湾的社会制度问题也可以留待以后谈。我们容许台湾保持原来的社会制度,等台湾人民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1963年周恩来将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归结为:“一纲四目”。“一纲”即台湾和大陆必须统一。“四目”即除外交必须统一于中央外,所有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由蒋介石决定;军政及建设经费不足之数由中央拨付;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协商解决;双方互约不派人进行破坏对方团结之事。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有关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主张,是“一国两制”构想的思想来源和理论准备。2、第二代领导集体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提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工作重心从“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发展生产力成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客观上要求国内有一个长期稳定的和平环境。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展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国际地位不断加强,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中美关系实现了正常化,这些都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新的有利条件。在此背景下,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从国家和民族的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确立了和平统一的大政方针,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这一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1978年11月,邓小平在缅甸同吴奈温总统的会谈中初步表述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在解决台湾问题时,我们会尊重台湾的现实。比如,台湾的某些制度可以不动,美日在台湾的投资可以不动,那边的生活方式可以不动。但是要统一。”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向台湾当局和人民郑重表示:“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现状和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着党在新时期对台政策的重大转变。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叶剑英提出“有关和平统一台湾的九条方针政策”,即①与中国共产党两党可以对等谈判;② 双方在通邮、通商、通航、探亲、旅游及开展学术、文化、体育交流达成协议;③ 统一后的台湾可保留军队,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特别自治权; ④ 台湾社会、经济制度、与同其他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私人财产、房屋、土地、企业所有权、合法继承权和外国投资不受侵犯;⑤台湾政界领袖可担任全国性政治机构领导,参与国家管理;⑥台湾地方财政有困难时,可由中央政府酌予补助;⑦台湾人民愿回大陆定居者,保证妥善安排、来去自如、不受歧视;⑧欢迎台湾工商界人士到大陆投资,保证合法权益与利润;⑨欢迎台湾各界人士与团体,提供统一的建议,共商国是。日,邓小平在会见美国华人协会主席李耀滋时第一次提出“一国两制”的概念。他说:“九条方针是以叶副主席的名义提出来的,实际上是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两种制度是可以允许的,他们不要破坏大陆的制度,我们也不破坏他那个制度。”日,邓小平同志在会见美国西东大学教授杨力宇时,又进一步阐述了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六条具体构想:①台湾问题的核心是祖国统一。和平统一已成为国共两党的共同语言。②制度可以不同,但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③不赞成台湾“完全自治”的提法,“完全自治”就是“两个中国”,而不是一个中国。自治不能没有限度,不能损害统一的国家的利益。④祖国统一后,台湾可以实行同大陆不同的制度,可以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而为自己所独有的某些权力。司法独立,终审权不须到北京。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台湾的党、政、军等系统都由自己来管。中央政府还要给台湾留出名额。⑤和平统一不是大陆把台湾吃掉,当然也不能是台湾把大陆吃掉,所谓“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不现实。 ⑥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个适当方式。建议举行两党平等会谈,实行国共第三次合作,而不提中央与地方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后可以正式宣布,但万万不可让外国插手,那样只能意味着中国还未独立,后患无穷。
本贴相关帖文
|||军迷有话说|||经典军事|||环球风云|||老照片
||争议话题|||社会万象||男人情感||天天贴图||网友实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利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