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乘数原理为负,表示税收增加,国民收入按乘数原理或相应的倍数增加

育龙网中国第一教育门户【咨询电话:010-
您现在的位置:&>&&>&
凯恩斯的国民收入乘数原理
&&& &&&&&&&&&
育龙网核心提示:
关键字:经济政府消费支出税收边际凯恩倾向国民收入乘数引言同样是在和平年代,同样是在经济大发展时期,同样是领土大小差不多的两
关键字:经济政府消费支出税收边际凯恩倾向国民收入乘数引言同样是在和平年代,同样是在经济大发展时期,同样是领土大小差不多的两个国家,为什么美国的经济规模比我国的要大许多倍?以2001年为例,我国的国民收入总量是95000亿RMB,而美国的国民收入大约是360000亿美元。假如按1美元:8RMB的兑换比例折算的话,我国国民收入应是12000亿美元。就是说,美国的经济规模是我们的30倍!这是为什么呢?也许,你能够讲出许许多多道理来,比如,政治的,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人口的,历史的,等等。那么,经济构成上呢?你能说出些什么道理呢?有那么一位老先生,70年前他已经深入细致地做了分析研究,帮助我们解答了这个问题。他就是二战以来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英国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凯恩斯毕业于剑桥大学,除了在剑桥大学任教外,还长期担任英国政府要职。年世界经济总危机爆发后,他担任英国内阁财政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二战期间任英格兰银行董事。1944年他率领英国代表团参加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城召开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以后又担任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董事。在繁忙的教书、写书和处理政务之外,他还投资经营着数家个人企业,而且规模可观,非常成功!此外,他还有一位年轻、漂亮、温柔、小他二十岁的前苏联国家芭蕾舞团的闻名演员做他的妻子。凯恩斯写过许多论文和专著。最闻名的就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这本书中他把自己的学说发展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经济史学家把《通论》的出版称为经济理论中的“凯恩斯革命”。甚至有人把他的贡献与哥白尼的天文学、达尔文的进化论相提并论,把《通论》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马克思的《资本论》并列为经济学说史上的三大著作。凯恩斯不是一个社会主义者,然而他的理论却非常适合计划经济模式。就象另一位闻名的经济学家琼?罗宾逊夫人评论的那样,假如那些社会主义的实践者们能够真正地把凯恩斯理论应用于实践,那么社会主义的经济成就将是十分惊人的!这是因为凯恩斯理论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宏观调控工具,社会主义国家政府的权力又比较集中,二者的充分结合与自如运用,将会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它不象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的权力十分有限,人民担心政府的权力太大会侵害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个人财产安全,因此政府的权力受到许多限制,使许多宏观调控工具不能有效地发挥作用。在1937年的德文版《通论》序言中,凯恩斯也说:我的理论最适合集权国家和极权国家。然而,在社会主义几十年的实践中,不知为什么我们却一直在批判凯恩斯。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80年代才有所改观。凯恩斯理论后来经过许多闻名经济学家如库兹涅克、汉森、萨缪尔森、克莱因等的改造和发扬光大,逐渐使凯恩斯理论“政策化”,并为有关的政策执行部门所应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实现了“充分就业”和“稳定中求发展”,并逐渐熨平和减少了商业周期的危害。尤其是他的“收入乘数原理”对国民经济的计划调节与治理是十分有用的。下边介绍乘数原理。首先了解国民收入的构成。1、封闭经济的国民收入构成大家已经知道国民收入又称为国民产出,是反映一国在一年内投入的生产资源所产出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的一个统计指标。它的衡量方法有两种:支出法和收入法。在封闭状态下,全部产品与服务都是由本国居民在本国领土上生产出来并消费的。假如我们用:Y-----国民收入,C----居民消费,I----居民投资,G----政府支出,SP----居民储蓄,SG----政府储蓄,V---税收,那么,用支出法表示:Y=C+I+G用收入法表示:Y=C+SP+V假如用SG=V-G,S=SP+SG,则I=S。一般人们多用支出法。2、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构成在开放条件下,一国产品与服务可以销售给外国居民,这表示本国通过出口增加了本国的国民收入。同时,本国居民也可能购买外国产品与服务,这使得本国国民收入减少,因此应将这部分扣除。假如用X---出口,M---进口,T---贸易余额,则T=X-M,那么在开放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基本构成是:Y=C+I+G+T=A+T=GDP是不是就这么多了呢?不是的。随着开放性的提高,还会出现资本、劳动力等要素的独立的国际流动。比如本国的资本到外国去投资办厂,外国人到本国来投资;本国人到外国去打工,外国人到本国来打工等。这时候出现两种国民收入计算指标:即国内生产总值和国民生产总值。前者是以一国领土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年内一国境内生产的产品和服务总值;GNP是以一国居民为标准,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生产的产品和服务的总值。假如用NFP表示从国外取得的净要素收入,则有:GNP=GDP+NFP3、各个组成部分与国民收入的关系①贸易余额与国民收入一个国家的贸易余额T=X-M,它实际上是三个变量是函数,用模型表示:T=T消费C实际上也是一个函数,它虽然是国民收入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当我们把它作为一个经济现象考察时,会发现它受各种各样的因素制约,对它影响比较大的首先是国民收入。有人证实:C=C1+cY,0<C<1.式中,C1表示“自主性消费”,c称为“边际消费倾向”。③国内吸收与国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关系式中Y=C+I+G+T,用A=C+I+G表示国内吸收,它与国民收入是什么关系呢?A=A1+aY,0也就是说,国内吸收被分为两个部分:与国民收入无关的自主性吸收A1,以及随国民收入增加而增加的部分边际吸收aY,a称为边际吸收倾向。④窖藏与国民收入当一国的国内吸收小于国民收入时,就会有收入的一部分以货币资产的形式储存起来,称为“窖藏”,用H表示,即:H=Y-A注重,窖藏不同于储蓄。前面我已经给大家介绍了S=Y-这里我们再做一个简单的推导:H=Y-A=Y-=-A1+式中s表示边际储蓄倾向,即国民收入增长中没有用于消费而形成储蓄的部分。因为a+s=1,所以s也介于0与1之间。⑤简单商品市场平衡时的国民收入这里所说的简单商品市场平衡,是指只考虑了商品市场而暂时不考虑货币市场、外汇市场等其他市场。经济学家教导我们说,当窖藏等于贸易余额时,供给等于需求,国民经济处于均衡状态。由公式①和④得:H=-A1+sY=T1-mY=T解得Y0=【1/式中α=1/称为“凯恩斯开放经济收入乘数”。当我们知道了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的数值,就可以很快计算出这个乘数。其经济意义在于:自主性吸收或自主性贸易余额的变动,将会按这个比例α引起国民收入的相应倍数的变动,即ΔY=4、封闭经济中收入乘数模型分析①封闭经济中消费乘数:α=1/s=1/,乘数作用大小等于s,这是因为1-a=s。不过,需要非凡说明的是投资I对国民经济长期增长有促进作用,这是因为当投资的资本品产业的收入获得者得到更多的收入时,他们便会启动新一轮以及由此引发一系列次一轮的消费支出和就业。③政府支出乘数政府的财政支出是一种与居民投资十分类似的高效能支出。政府在商品与服务上的一项采购,将会引发一系列的再支出:比如政府花费1500亿RMB修建青藏铁路,修路工和他的公司就会用其收入的一部分购买消费品;这又会引起出售消费品的人收入的增加,而增加的收入的一部分又会花掉。按前面的例子,当α=4时,那么政府所增加的1500亿人民币支出,将会增加国民收入6000亿RMB!不过政府支出乘数也会出现反向作用。假如政府支出下降,而税收和其他因素保持不变,则GDP的下降幅度将等于G的变化量乘以乘数。因此任何一届政府在选择经济政策时,即:是采取扩张性政策还是紧缩性政策?在采取行动前必须知道实际的乘数究竟有多大。否则将会对国民经济造成极大的伤害。④乘数模型中的政府财政政策很早以前,人们已经熟悉到政府的财政政策的分配作用,知道政府通过这些政策决定国民收入在集体和个人消费之间的划分比例,决定怎样在人口中分担公共支出的负担。然而,只有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凯恩斯创立了现代宏观经济理论,一个令人惊异的事实才被揭示出来:政府财政对国民收入、就业和价格的短期也有重要的影响。财政政策对经济活动有重大影响,这促使了“凯恩斯主义”政策理论的出台。闻名经济学家詹姆斯?托宾是这样说的:凯恩斯主义的政策,首先体现为宏观经济政策对实际经济目标所做出的显著贡献,尤其对实现充分就业和国民收入实际增长这样的目标;其次,凯恩斯主义者要求积极主动的治理;第三,凯恩斯主义者希望将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紧密结合起来,共同促进宏观经济目标的实现。通过上面“③政府支出乘数”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政府在商品与服务上的支出是决定国民收入和就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乘数模型中假如增加G,那么国民收入的增加幅度就是G的增加量乘以凯恩斯乘数。因此政府的财政支出政策就具有了一种通过抑制或刺激国民收入而影响商业周期的潜能。下面再看税收政策的影响。税收政策的影响和税收乘数。政府征税会降低总需求和GDP水平。为什么?增加税收会减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而可支配收入的降低又会使居民减少消费。很明显,假如投资和政府支出保持不变,那么消费支出的减少将会降低GDP和就业水平。因此在乘数模型中,增加税收而不增加政府开支将会降低实际GDP。所以,在影响国民收入方面,变动税收是个有力的工具。但是税收乘数小于政府支出乘数。这个数究竟是多少呢?税收乘数=边际消费倾向政府支出乘数例如,某个经济体的边际消费倾向c=3/4,边际储蓄倾向s=1-c=1/4,则凯恩斯乘数α=1/s=1/1/4=4,那么税收乘数税收乘数=3/44=3税收乘数之所以小于支出乘数,原因显而易见。当政府在G上支出1元钱时,这1元直接花费在GDP上。而增加1元钱税收时,这1元钱只有部分花费在G上,另一部分则会被储蓄起来。例如,假设上述经济体的经济正处于其潜在GDP水平,这时国家为了提高国防能力,决定增加国防开支4000亿。假定该经济体的规划者希望通过增加税收来抵消国防开支4000亿对GDP所产生的冲击,那么税收应该增加多少呢?直观上说似乎应是增加税收也是4000亿。但是这不对。是:2亿。结果会让你大吃一惊。同样,减少税收会提高国民收入的均衡水平。5、开放经济的乘数效应在开放经济中,自主性支出扩张对国民经济的扩张效果比封闭条件下小。这是因为在开放经济的支出扩张过程中,一部分支出被边际进口倾向用于进口外国商品与服务这一扩张效果作用在外国经济之上。α=1/。例如M国的边际储蓄倾向是s=0.04=1.075两者相比,差别何其大也!导致一国经济在低水平上摸爬,另一个却在高速发展。6、现实中的乘数和实践中的财政政策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客观准确地把握乘数的数值是诊断经济和制定对策的关键。就象医生用止痛药必须知道不同剂量的效果,同理,经济学家和经济决策者也必须知道政府支出乘数和税收乘数数值的大小。当经济增长过快或经济长期低迷而必须开出财政政策的猛药时,经济的诊断者和决策者在决定用多大剂量的“增加税收”、“减少税收”或“减少开支”、或“增加开支”之前,必须知道实际的乘数究竟有多大。这里给你介绍的是高度精简的模型。为获得更符合现实、反映产出随政府支出的变动而变动的模型,经济专家需要建立大型的经济计量模型进行计算和检验。美国在1997年做了一项综合性的计量研究,得出美国从1968年到1998年的乘数平均大约在1.4左右,最高曾经达到2.5。中国从1980年到1998年的乘数大约在1.01-1.09之间。当然,不同的人会使用不同的参数,得出不同的结果。此外,经济学家对宏观经济的基本属性的熟悉也存在着完全不同的观点。最后,我相信你在熟悉这个问题时,肯定会想到,模型之外还有许多因素对国民经济发生着作用。
-- 本站部分信息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或立场,如有侵权,请来电告知,我们将及时处理――出自 MBA智库百科()
税收乘数(Tax multiplier)
  税收乘数是指因政府增加(或减少)而引起的或减少(或增加)的倍数。由于税收是对收入的一种扣除,税收高低会影响到投资并进而影响到国民收入。税收变动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化,即税收减少,国民收入增加;税收增加,国民收入减少。因此,税收乘数是负值。税收乘数又指收入变动对税收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有两种:一种是税率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另一种是税收绝对量变动对总收入的影响。
税收乘数的公式为:
  Kf=ΔY/ΔT
其中Kf表示税收乘数,ΔY表示收入数量,ΔT表示税收变动额。
  根据,并把消费支出看成投资,则ΔY/ΔC=1/(1-b),ΔY=ΔC/(1-b),其中ΔC表示消费增量,ΔC/ΔY表示。由消费增量和税收增量的关系可知,征税额变动——消费变动额之绝对值应为征税变动额乘以边际消费倾向,即:
  ΔC=-b·ΔT,
  ΔT=ΔC/(-b),
  因此,Kf=ΔY/ΔT=[ΔC/(1-b)]/[ΔC/(-b)]=-b/(1-b)
  税收乘数要比投资乘数小,而且是负数。这是由于税收的最初影响可支配收入,而投资乘数的最初影响是国民收入,因此,税收乘数的可这样表示:
  Kf=-(K-1)=1-K
其中K表示投资乘数。
  收入乘数效应在西方经济学中通常用以说明税收对经济的制约作用。
假设是三部门,政府按征收,那么税收乘数应该是:
  -b/1-b(一般教科书) 或-b(1-t)/1-b(1-t)(尹伯成《西方经济学简明教程》第四版)。
式中b表示,t表示。
  两者不同原因在于后者假设消费边际倾向随着水平变动而发生了改变,为b(1-t)。而按照本人观点,消费中边际消费倾向是不变的。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按照前者计算,恒为一;如果按照后者计算,定量税为1,比例所得税下不为1。
  税收乘数效应是指税收的增加或减少对国民收入减少或增加的程度。由于增加了税收,消费和就会下降。一个部门收入的下降又会引起另一个部门收入的下降,如此循环下去,国民收入就会以税收增加的倍数下降,这时税收乘数为负值。相反,由于减少了税收,使私人消费和投资增加,从而通过乘数影响国民收入增加更多,这时税收乘数为正值。一般来说,税收乘数小于投资乘数和政府公共支出乘数。
  对于税收乘数的作用机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税收乘数是一个负数,这表明税收与国民收入之间是一种反向运动关系。当政府增加税收时,国民收入则成倍减少;当政府减少税收时,国民收入则成倍增加。
  税收乘数的大小由边际消费倾向β决定。从税收乘数公式看,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则税收乘数的绝对值越大,对国民收入的倍数影响也越大。可以举例说明税收与国民收入的乘数关系。假设政府增税100亿元,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税收乘数为Kt=-0.81-0.8=-4,意味着国民收入将减少400亿元(4×100亿);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6,则税收乘数为Kt=-0.61-0.6=-1.5,意味着国民收入将减少150亿元(1.5×100亿)。假如政府变增税为而其他条件不变,则国民收入将会增加,与减税时国民收入减少量相同。
  如果考虑到增税和减税对纳税人的不同影响,我们发现增税带来的国民收入减少往往大于减税带来的国民收入增加。原因是:当增税时,纳税人可支配收入下降或者降低,此时,边际消费倾向上升,而则下降;当减税时,纳税人可支配收入或实际收入水平增加,边际消费倾向下降,而边际储蓄倾向则上升。增税时边际消费倾向上升和减税时边际消费倾向下降,使增税引致的国民收入减少大于同一数量的减税引致的国民收入增加。
  税收乘数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还应结合和来分析。政府支出乘数是指政府购买支出变化给国民收入带来的倍数效应,其公式Kg=1÷(1-β);政府转移支付乘数是指政府变化给国民收入带来的倍数效应,其公式为Ktr=β÷(1-β)。两个乘数综合起来,就是政府总支出对国民收入的效应。从公式上看,这两种效应都是正相关效应,支出的增长会带来国民收入的增加。只有把税收乘数和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结合起来,才能体现政府收支行为对国民收入的综合影响。通过政府的一收一支和国民收入的一减一增,这样就维持了国民收入的,确保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增长。
本条目对我有帮助24
&&如果您认为本条目还有待完善,需要补充新内容或修改错误内容,请。
本条目由以下用户参与贡献
评论(共3条)提示:评论内容为网友针对条目"税收乘数"展开的讨论,与本站观点立场无关。
发表评论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有关规定。税收乘数公式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税收乘数公式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定&&&&义单位税收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属&&&&性专业术语 指单位税收变动引起的收入改变量。
公式表示为:
Kt=-b/(1-b) 或△Y=-b△T/(1-b)其中△Y是收入改变量,△T是税收改变量,b是。
例如:税收增加100元,为0.8,则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减少引起的,最终减少的收入量
△Y=-(100x0.8)/(1-0.8)=-400(元)
即为Kt=-b/(1-b)=-0.8/(1-0.8)=-4 即增加1单位的税收会减少4单位的国民收入。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税收基本知识题
增税100亿元,若边际消费倾向为0.8,则税收乘数为(),意味着国民收入将减少()亿元。
A -4 200
B -4 300
C
4 400
D -4 400
答案是D,我想知道是如何算出来的,请列出计算公式,谢谢!
税收乘数=-边际消费倾向/(1-边际消费倾向)=-0.8/(1-0.8)=-4
国民收入=税收变动额*税收乘数=100*-4=-400,即国民收入减少400元。
所以答案是D。
税收乘数指政府增加或减少税收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程度,体现为税收作用的力度。由于税收是对个人、企业收入的扣除,税收高低会影响企业、个人收入水平及投资,进而影响国民收入。税收变动与国民收入呈反方向变化。即税收增加,国民收入减少,税收减少,则国民收入增加。因此,税收乘数为负值。若以Kt表示税收乘数,△Y表示国民收入变动量,△T表示税收变动额,则:
Kt=△Y/△T
根据边际消费倾向和投资乘数理论,税收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大小有关,若以b表示边际消费倾向,则:
Kt=-b/(1-b)
大家还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资乘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