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出版合同到期后,原出版社图书管理系统还能否发行该书的库存图书问题?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图书出版合同争议条款的解释方法
下载积分:690
内容提示:图书出版合同争议条款的解释方法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0|
上传日期: 22:41:0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图书出版合同争议条款的解释方法
官方公共微信签定图书出版合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_百度知道
签定图书出版合同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以下作者为甲方(授权方)
出版社(商)为乙方(出版方)一、授权模式
1.目前大多数出版社的出版合同写的是:甲方授予乙方在合同有效期内,“在全球范围内”出版、发行该作品。
【说明】在版权贸易日益频繁的今天,此款明显不合时宜。因为作者的书稿可以同时授权大陆以外的地区出版,如台湾、韩国甚至美国。这样,一部书稿可以卖好几份价格。
一般授权地区只针对某一特定领域,而不可泛称,否则吃亏的是自己。
2.同样,还有这样的条款:“乙方拥有本作品的全部著作权,包括:电子出版物、中文简体版权、繁体海外版权及外文本等。”
【说明】在阅读形式日益多样的今天,此款有“斩草除根”之嫌。一部作品的专有著作权所衍生出的权益很多,除上述所说的:“电子出版物、中文简体版权、繁体海外版权及外文本”外,还包括报刊转载权、文摘权、演绎展览权、播放表演权、广告租型权、俱乐部专销版权,以及摄制电影、电视、录象作品权,甚至包括新近出现的手机阅读、电子阅读权等众多权益形式。
所以,作者在签定此项条款时,须为日后着想,千万别以为“孩子”给别人了,你就不是他“爸爸”了。不论“孩子”的“新爸爸”是谁,你始终和这“孩子”有“血缘关系”的。
针对上述两项,通常的合同条款应如下(或类似如下形式)签定:
——甲方授予乙方在合同有效期内,“在中国大陆地区以中文版简体版平面印刷(或图书)形式出版、发行该作品。除本合同所授权利外,甲方保留该作品的其他权利。”
——“甲方保留该作品的其他权利。”除了以上所述相关权益外,还包括:缩写本、摘编本、选编本。二、授权期限
老的出版合同会是10年的期限。大部分是5年期限。但是针对特殊作品,可特殊对待,有1年的合同期限,通常是3年的出版期限。
对于一次性买断的作品,建议只签定3年期限。三、稿费模式
稿费有版税、买断以及字数加版税的形式。作者容易忽略的有:
1.出版方在签定版税时,会以销售数为结算稿费的标准;
【说明】作者在签定版税时,尽量争取印数稿酬(目前绝大部分出版社是以印数稿酬结算稿酬的),即,版税=出版物实际定价×印数×版税率
如果按销售数作为结算稿费的标准,日后的稿费结算可能会很麻烦,出版社会以实际回款来结算。如果你的书发出去了,也卖掉了,但销售商一年不回款,出版社会以此名义拖欠稿酬。弄不好,你得查询发行部的明细帐,此类稿款被戏称为:“狗屁帐”!
2.出版方在买断时,不注明是税后还是税前;
两字之差,有可能你的稿费会白白损失好几千。如果是买断,建议注明是税后稿酬,尤其是与文化公司合作,更应该小心。
出版社扣除作者个人所得税是法定的,无可厚非。因此,在与出版社合作时,如果在签定合同时,没注明是税前还是税后,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抵消个人所得税(20%)。那就是开等额普通发票抵消(一般名义是:设计费),当然最好在签定合同时就说清楚。|
另一种普遍的做法是:增加作者的数量,平均摊。或作者是以团体出现。形式有设立编委会;在前言或后记里增加作者名单。
作者的稿费本来就不多,再扣20%的个人所得税,实在残忍!
3.出版方在签定字数稿酬时,不注明是实际字数还是版面字数;
【说明】实际字数和版面字数相差甚远。一本实际字数(以word文档统计)为10万字的书稿,排版时,按照版面字数算的话,有可能会是20万字。因此如果在签定字数稿酬时,务必注意这一款项。四、违约条款
违约条款包括:稿费支付日期;书稿未按时出版
1.稿费支付日期
通常合同里都有:“自本作品出版后××月内结清稿酬”,但是很少看见后面有违约条款,那就是,如果在约定的“××月”后未结清稿酬,出版方应如何处理的条款。
作者在签定合同时,最好附加上:“乙方须在该作品出版××月内支付甲方全部稿酬。否则,每延迟一日,乙方应按照应付稿酬n%的滞纳金对甲方进行违约赔偿。”
2.书稿未按时出版
出版方有时因为人员调整、选题调整、资金问题、决策问题等众多原因,往往虽然签定了合同,但却不能按约定的期限内出版。更有甚者,有的出版商把作者的稿子拖了半年甚至一年,结果却不出了——退稿,作者则叫苦不迭!
还有一些出版商在签定合同时只支付了作者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稿酬,因为出版商的原因,造成该作品的不能出版,作者往往白白赔掉一般乃至三分之二的稿酬。
很多选题因为具有时效性,往往在某一阶段很受欢迎,错过了这一阶段,可能就会被打入冷宫,此类选题尤以跟风类的选题为甚。
为了有效遏止此类现象,作者在签定合同时,记得一定要加上:“乙方须在本合同签字生效后三个月内(一般都是在3个月)首次印刷本作品,并上市销售。由于乙方原因不能出版,乙方应向甲方支付总稿酬的30%(通常是这个数字),本合同即行终止,甲方可以另投他方。”
或者:“乙方须在本合同签字生效后三个月内首次印刷本作品,并上市销售。由于乙方原因不能出版该作品,乙方已向甲方支付的稿酬不予退还,本合同即行终止,甲方可另投他方。”五、代理权益
很做作者在签定出版合同时,往往把作品的全球代理权授予乙方为唯一代理人。此款不妥。
因为很多出版商根本没版权输出或版权代理的意识,至少大部分出版社不会主动去销售,因为卖版权对出版社来说,收益并不大,还要支付人员工资,所以,积极性不大。
在这种境地下,你的作品却不能授予其他版权公司或代理人进行版权输出,用一句不好听的话,就是“占着茅坑不拉屎”。
针对上述情况,建议作者采取以下方法来为自己争取最大权益:
1.可以授予乙方拥有该作品著作权的代理权,但须注明:乙方非该作品著作权的唯一代理人。这样,作者可以同时授予别人或自己寻找大陆以外出版的可能。
如果作者授予乙方拥有该作品著作权的代理权,一般代理所得,甲方和乙方“各占所得收入的50%”。
2.将该作品的海外和繁体版权保留,且不授予出版方代理的权利。自己寻找海外出版的可能。
3.在专业的版权贸易网站自行发布自己的版权。本人推荐中国版权在线。该站强大的版权发布功能,是目前国内最好、最专业的版权贸易站点!作者和出版商均可免费发布自己的版权。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找律顾问都解决@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图书出版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及旗下全部分类
打开微信扫一扫,关注圣才:
sc100xuexi
认证官方微博
认证官方微博
关于图书出版合同的若干法律问题
发布人:&&发布日期: 11:51&&共399人浏览
  图书出版合同是指著作权人将其作品的复制权与发行权许可出版社在一定范围和期限内以图书形式使用,由出版社承担印刷与发行费用,并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的协议。图书出版合同明确规定了出版者与著作权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我国199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下称&原《著作权法》&)对与图书出版合同相关的问题作了具体规定。为了加强保护著作权的力度,与国际著作权保护公约有关规定接轨,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又于日作出《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决定》,对原《著作权法》作了修正,并重新公布施行。笔者根据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结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实际工作,对与图书出版合同相关的几个法律问题作一粗浅探讨。
  一、图书出版合同中出版者 取得出版权的效力
  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第三十条规定:&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专有出版权,是指出版社与著作权人签订图书出版合同后,著作权人将该作品的出版权许可该出版社独家使用的权利。专有出版权是与非专有出版权相对的法律概念。
  一般而言,非专有出版权是指被许可使用人有权以某种特定方式使用该作品,但无权排除其他人以同样方式使用该作品的权利,著作权人可以同时授予多人以某种特定方式使用该作品,而且著作权人本人也可进行这种使用,对于使用者来说,著作权人许可他人以同样的方式使用该作品,既不构成侵权,也不构成违约。即使有第三人未经著作权人许可而以同样的方式使用该作品,原使用人也没有资格提起或参加侵权诉讼。
  专有出版权则是一种&独占的&、&排他的&权利,这种专有权具有对抗一切人的法律效力。其法律特征有:第一,享有许可使用专有出版权的出版社有排除其他出版者使用该作品的权利,其他出版者不得再以同种方式使用该作品,包括其他出版社不得以图书形式出版该作品,其他报刊也不得以同种文字在同样地区刊载该作品。第二,享有许可使用专有出版权的出版社有排除著作权人使用该作品的权利。著作权人已将图书出版权许可出版社使用后,著作权人本人也不得再使用该项作品,这项权利是由取得使用许可的出版社独占。第三,图书出版合同中的专有出版许可,不是著作权的转让。许可与转让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许可,是指著作权人允许他人使用自己作品的权利;转让,是指著作权人将著作权中的全部或部分财产权有偿或无偿地转移给他人所有的法律行为。著作权的转让中最大的特点是著作权主体发生变化,即受让人对受让的著作权有处分的权利,从财产权权能上看,著作财产权的转让,均系其中使用、收益、处分三项权能的一并移转。如果仅有使用、收益权能的移转,而无处分权能的移转(转让人保留&使用许可权&与&转让权&),即便使用方式未加任何限制,也只是作品使用授权,而不构成严格意义上的著作权转让。图书出版合同中,著作权人只是许可出版社使用该项权利,出版者并无对该权利的处分权,出版社不能将该作品随意再许可他人使用,对作品的从属权利的使用一定要取得著作权人的明确授权。但当出版社通过转让合同取得权利后,可以作为权利主体处分这些权利。
  原《著作权法》第三十条规定:&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在合同约定期间享有专有出版权。&从这条规定看,图书出版合同是法定专有出版权,当出版者与著作权人在图书出版合同中没有约定专有许可使用的情况下,也不影响该图书出版合同关于许可使用的专有性质。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对此条作了修改,不再规定图书出版合同中的出版权为法定专有,而规定对合同约定的专有出版权加以保护。笔者以为,作这样的修改,是为了便于图书出版者和著作权人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志,便于图书出版者与著作权人根据各自实际利益的需要,选择约定专有出版权。有学者认为,在一个版权地区内,如中国,图书出版权也不可能在不同省份之间进行市场分割,因此决定了出版权具有专有性。
  实践中如果出现第三人(包括法人和自然人)使用该作品的情况,已取得专有出版权的出版社如何寻求法律救济呢?这要区分具体情况:如果第三人是未经著作权人授权而使用该作品,第三人使用该作品的行为没有合法依据,这就是一种侵权行为。但对这种侵权行为的诉讼主体有不同看法。有一种意见认为,第三人侵害的是著作权人的著作权,因此这种诉讼权利只能由著作权人来行使,由著作权人直接起诉侵权的第三人。作为出版社无权直接起诉侵权的第三人,只有在著作权人怠于行使这种权利时,出版社才能行使代位权而起诉第三人。笔者认为这一说法是不准确的。因为在上述情况下,实际上由于第三人是侵权主体,而侵害的对象既包括著作权人也包括已取得使用许可的出版社。这就是说,第三人不仅侵害了著作权人的权利,而且也侵害了出版社的权利:对著作权人来说,第三人是侵犯了著作权人的著作权;对出版社来说,第三人侵犯了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著作权人和出版社均可对第三人提出侵权之诉。
  如果第三人使用该作品的行为,是经过著作权人的许可,那么第三人的这种行为是否有合法依据呢?根据修改后的著作权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已取得的专有出版权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法律效力。与上述情况不同,在这种情况下侵害主体有两个:一是著作权人,二是第三人。但侵害的对象只有一个,那就是已取得专有出版权的出版社,由于著作权人与出版社签有图书专有出版合同,很显然著作权人违反了合同约定的义务。那么,已取得使用许可的出版社既可以对第三人提起侵权之诉,又可以对著作权人提起违约之诉。第三人和著作权人均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图书出版合同的期限及其法律效力
  图书出版合同的有效期是图书出版合同的主要条款之一。原《著作权法》第三十条规定:&合同约定图书出版者享有专有出版权的期限不得超过十年,合同期满可以续订。&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取消了期限的限制,这意味着可以由合同双方自行约定期限。图书出版合同的期限一般从合同成立时起算,至约定的期限终了时止。合同在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成立,如果双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间不一致的,以后一当事人签字或盖章时间为准。如果合同明确规定终止期限的具体日期,则该日即合同期限终止日,如果合同未明确规定终止期限的具体日期,而以日、月、年为单位计算期限,开始的当天不算入,从下一天开始计算。如合同在日签订,有效期为三年,那么,合同终止期限为日,而不是日(这里没有讨论合同中约定的或法定终止的情形)。
  图书出版合同的期限即是合同发生效力的期限,出版社在图书出版合同规定期限之外出版该作品的行为没有法定的依据,并会引起相应的法律后果。其中有两种情形。
  一种情形是指在已经有出版意向,但未正式签订出版合同,出版社拿到书稿后,先行进入实际操作(如排版、付印)的情况。有人认为,出版社此时与著作权人已形成实际履行的合同关系,因而对与著作权人签订图书出版合同并不采取主动态度。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首先,由于著作权人向出版社投稿或交稿后,对涉及专有出版权的方式、地域、期限、付酬标准等主要条款均未涉及,即使出版社已经投入生产,能否因此形成实际履行的合同关系,还没有充足的法律依据。其次,法律明确规定图书出版合同必须是书面形式,没有书面的图书出版合同很难得到法律的保护。第三,即使是出版者与著作权人双方承认这种实际履行的关系,也仍需补签正式书面合同才能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如果由于出版社对决定采用的稿件,事先未就有关问题与著作权人签订书面合同即先期投入人力物力,这就会使出版社在与著作权人协商付酬标准和授权期限等问题上陷入十分被动的地位。出版者甚至可能因此而不得不作本来不必要的让步。
  另一种情形,即出版合同期限届满后的法律效力问题,这里主要阐明出版社失去许可使用权后究竟失去哪些权利,即出版社中止使用该作品究竟中止哪些内容。一般认为,图书出版合同到期后不能再重印该作品,这是毫无疑义的。但是,图书出版合同到期后,还能否继续发行该书呢,即出版社是否仍享有该书的发行权?实践中有的出版社和著作权人并不太关注这个问题,有的出版社在某书合同到期后仍在发行该书的库存图书,著作权人也未对此提出异议。这种行为究竟是否合法?目前人们对此问题的分析研究不多。笔者试从以下两点加以简析。
  首先,图书出版合同到期后,原出版社还能否发行该书的库存图书问题。有人认为出版社可以继续销售该书,以保护出版社的利益,也符合出版社传播文化的宗旨。但是,这种说法不能从法律上找到根据。一是《合同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因此,当出版者与著作权人签订的图书出版合同的期限届满后,这份具有许可出版者使用作品的效力即不复存在,出版者的使用权同时丧失。二是从出版权的概念上看,出版包括编辑加工、复制、发行三个环节,它们构成出版的整体概念,著作权人授予出版者的出版权就包含了复制许可、发行许可,出版许可的终止意味着每一项权利均终止。三是在图书出版合同约定专有许可后,专有许可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如果原被许可的出版社在授权期限届满后不中止发行行为,那么再被许可的出版社的专有出版权显然就会受到侵害。图书出版约定专有许可的一项重要意义就在于保证图书市场的规范,有利出版者预测图书市场容量,防止图书市场的非法转载、盗印现象,因此出版权终止就表明发行权也同时终止。另外,从情理上说,如果在出版权期满后,出版者还能发行该作品,那么就使出版合同规定的有效期限失去意义。
  从以上分析可知,图书出版合同期限届满后,出版社不再具有发行该作品的权利,即便该图书有再多的库存,既不能销售,也不能赠送(也许可以作为其他用途如包装纸等)。有人说,这些已经印制的图书出版社已经付过报酬(如印数稿酬或版税等),而出版社却丧失了继续发行的权利,这实为可惜。笔者以为,从出版者的角度出发,可以有三条途径避免造成不利后果:一是在印刷该作品时即考虑到其时限内的预计销量,尤其是图书出版合同许可期限比较短的情况下,要对市场作比较准确的预测;二是出版社在考虑付酬方式时应与著作权人约定规避风险的条款(下面还将述及);三是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在合同期满后给予出版社一定的清仓时限(实际上是约定期限合理延长的条款)。只要事先充分认识到了法律的规定,又在签订合同时加以注意,那么法理和情理也就相通了。
  其次,图书出版合同到期后,已经从出版社批发出去的该图书还能否在市场上销售的问题。如果该图书在出版合同期限之内从出版社批发出去,出版社显然具有合法的出版许可授权,出版社发行该图书的行为是合法的。批发商从出版社进货行为也具有合法性,且图书的所有权已经移转到批发商那里。批发商再销售该图书的行为不是一种出版行为,只是一种单纯的市场销售行为,已不需要著作权人的许可,其行为具有合法性。那么,为什么批发商销售该作品的行为不需要著作权人的许可呢?有学者认为,&发行权受到权利耗尽原则的限制,即权利人售出或者经其许可售出作品的复制件之后他便失去了对这些复制件的支配权,他人得自由地进行再次销售。对此我国法律尚缺乏明文规定,不过相关原则在实践中已被接受。&
  因此,批发商销售该图书的行为只要是合法经营行为,就应受到法律的保护。但假设该书是一本畅销书,而该书的出版合同即将到期,出版社又获知著作权人将把该书稿交另一家出版社出版时,原出版社为获得利润又赶印了一大批,并在图书出版合同到期前批发给下一个批发商,著作权人对此能否提起异议呢?笔者以为,如果原出版社和图书批发商是基于对该书发行量的乐观预测而作出这一决策,应该说是一种合法的行为。因为出版社是在该图书出版合同的有效期限内进行的合法出版行为,当然应该得到法律的保护。著作权人和其他人如果提出异议则没有法律上的根据。当然,著作权人如能有证据证明出版社是一种恶意行为或该出版社与批发商之间有合谋欺诈行为(如该批发商并不销售此书,只是代出版社库存此书发行),著作权人当然可以提出异议。但是在这种情形下著作权人要提供证据一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三、与稿酬相关的法律问题
  稿酬是著作权中财产权的一项内容,是著作权人许可出版社使用该作品获得的一项对价。付酬方式和标准是图书出版合同中的重要条款,原《著作权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由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合同另有约定的,也可以按照合同支付报酬。&修改后的著作权法修改为:&使用作品的付酬标准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也可以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当事人约定不明确的,按照国务院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的付酬标准支付报酬。&根据国家版权局1999年4月颁布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有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版税、一次性付酬等三种付酬方式,由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时选择采用。稿酬涉及的法律问题较多,这里只就其中出版社应引起注意的两种情况加以探讨。
  一种情况是,合同中未约定付酬标准所要承担的后果。《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第五条规定:&图书出版者出版作品,应在出版合同中与著作权人约定支付报酬的方式和标准。&第十三条规定:&图书出版者出版作品,没有与著作权人签订书面合同,或签订了书面合同但没有约定付酬方式和标准,与著作权人发生争议的,应按本规定第六条或第九条规定的付酬标准的上限向著作权人支付报酬,并不得以出版物作报酬。&这是出版社要注意的问题,特别是图书出版合同中未涉及付酬标准或未签出版合同即先排版付印,事后再补签图书出版合同,在付酬标准问题上一旦发生纠纷,出版者所处的地位相当被动。立法上之所以作出这种规定是基于对著作权人权利的保护。
  另一种情况是,在实行版税制付酬的情况下,与图书积压及减价相关的风险条款。由于图书市场风险很大,如果预测不准,就会造成图书积压,如果对未销售出去的图书再支付高额版税,这对出版社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特别是在图书出版合同规定的出版期限比较短的情况下,出版社在期限终止时还面临减价清仓的问题,为了规避可能的风险,出版社与著作权人约定在发生积压或必须减价销售图书的情况下,笔者以为按不同的计算方式付酬是可行的。根据销售情况预先设立一种付酬的保护条款,有利保护出版者的权利,对著作权人而言,这样的规定也符合民法中的公平等价原则。我国有关出版合同的法规也规定:&著作权人和作品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在不违反著作权法和有关合同法律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合同样式的条款。&
  由于在图书出版合同标准样式中未提供选择性条款,我国大多数出版社在签订图书出版合同时忽视了此种情形。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有:一是出版社在图书出版中引入市场机制的时间不长,在经营管理方面还不成熟,尤其是市场营销策划能力较弱,图书销售仍是随行就市,不善于运用折扣策略等成熟的营销手段,在签订图书出版合同时对图书的经济效益分析不够。二是出版社虽进入市场,但仍不是以利润最大化作为宗旨的企业,对图书库存积压造成的经济损失从宏观上调控较多,而与图书具体成本挂钩较少。三是出版法制意识并未完全深入人心,在签订出版合同时未考虑尽量利用合法的方式规避可能的风险。国外出版社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如英国有一家出版社与著作权人签订的一份合同中规定:&根据售出册数按英国定价支付7.5%的版税。&&a.如果出版社认为有必要以45%或更高的折扣销售本作品,出版社支付著作权人的版税则应按出版社实际所得计算,而不按英国定价计算。b.如果出版社认为有必要将存书减价处理,版税应按出版社实际所得而不按英国定价计算,如果书价等于或低于成本价,则不付版税。&
  从这份合同可以看出:1)是按销售册数而不是按印数向著作权人支付版税;2)只在通常的销售折扣时向著作权人按销售码洋支付版税,高于销售折扣按实洋向著作权人支付版税;3)等于或低于成本时不支付版税。其合同规定如此详细具体,考虑了各种情况下双方的权利义务,这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和完善的法制的表现,在不违背我国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我们不妨予以借鉴。
e书题库免费下载
我的电子书您的位置: &
图书出版合同(样式六)
更新时间:
  甲方(著作权人):      乙方(出版社):  电话:            电话:  地址:            地址:  邮编:            邮编:    作品名称:  作者姓名:    甲乙双方就出版上述作品达成如下协议。    第一条 甲方授予乙方在有效期,在全世界以图书形式出版发行上述作品汉文(含简、繁体)文本的专有使用权。    第二条 根据本合同出版发行的作品不得含有下列内容:  1. 反对确定的基本原则;  2. 危害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  3. 危害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  4. 煽动民族分裂,侵害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破坏民族团结;  5. 泄漏国家机密;  6. 宣扬淫秽、迷信或者渲染暴力,危害社会公德和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7. 侮辱或者诽谤他人;  8. 法律、规定禁止的其他内容。    第三条 甲方保证拥有第一条授予乙方的权利。因上述权利的行使侵犯他人著作权或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人身权内容的,甲方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因此给乙方造成的损失,乙方可以终止合同。    第四条 甲方的上述作品含有侵犯他人名誉权、肖像权、姓名权等人身权内容的,甲方承担全部责任并赔偿因此给乙方造成的损失,乙方可以终止合同。    第五条 上述作品的内容、篇幅、体例、图表、附录等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内容准确无误。  字数:    插图:    图表:    附件:  2. 无政治性错误,无泄密问题,无剽窃,无抄袭。  3. 符合齐、清、定的出版要求。  第六条 甲方应于____年___月___日前将上述作品的誉清稿复印件交付乙方。甲方不能按时交稿的,应在交稿期限届满前____日通知乙方,双方另行约定交稿日期。甲方到期仍不能交稿的,乙方可以终止合同。  甲方交付的稿件(稿件页数、图表张数、软盘张数)应有作者的签章。    第七条 上述作品在出版过程中,如因甲方原因造成不能出版的,甲方须赔偿乙方为出版该品所发生的一切费用。    第八条 乙方应于_____年_____月____日前出版上述作品,最低印数为________册。乙方不能按时出版的,应在出版期限届满前______日通知甲方,双方另行约定出版日期。乙方在另行约定期限内仍不出版的(因不可抗力所至除外),甲方可以终止合同。    第九条 在合同有效期内,未经双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将第一条约定的权利许可第三方使用。如有违反,另一方有权要求经济赔偿并中止合同。一方经对方同意许可第三方使用上述权利,应将所得利润的______%交付对方。    第十条 乙方尊重甲方确定的署名方式。乙方如需更动上述作品的名称,对作品进行实质性  修改、删节、增加图表及前言、后记,应征得甲方书面认可。该作品的署名方式应为:  主编                编著                 著译    第十一条 上述作品的校样由甲、乙双方审样。甲方应在______日内审完并签字后退还乙方。甲方未按期审校,乙方可自行审校,并按计划付印。因甲方修改造成版面改动或未能按期出版,甲方承担改版费用或推迟出版的责任。    第十二条 稿费:  乙方按国家规定从应付甲方的稿酬中代扣代缴个人收入所得税。    第十三条 甲方交付的稿件未达到合同第五条约定的要求,乙方有权要求甲方进行修改,如甲方拒绝按照合同的约定修改,乙方有权终止合同。如甲方同意修改,且反复修改仍未达到合同第五条的要求,乙方有权终止合同。    第十四条 上述作品首次出版______年内,乙方可以自行决定重印。首次出版_____年后,乙方重印应事先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址通知甲方。如果甲方需要对作品进行修改,应于____日(从乙方寄出通知当日的邮戳算起)内答复乙方,否则乙方可按原版重印。    第十五条 乙方重印、再版,应将印数通知甲方,并在重印、再版___日内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向甲方支付报酬。    第十六条 甲方不要求退还原稿,原稿由乙方自行处理。    第十七条 甲方付给乙方出版资助费______元,于______年前付清。    第十八条 上述作品首次出版后______日内,乙方向甲方赠样书______册。每次再版后______日内,乙方向甲方赠样书______册。    第十九条 在合同有效期内乙方有权出版上述作品的修订本、缩编本,并____________向甲方支付报酬。    第二十条 在合同有效期内,甲方授权乙方出版包含上述作品的选集、文集、全集或者委托乙方许可第三方出版包含上述作品的选集、文集、全集。乙方应及时将出版包含上述作品选集、文集、全集的情况通知甲方,并将所得利润的______%交付甲方。    第二十一条 在合同有效期内,甲方将本书外文版的专有出版权授予乙方,乙方可以自己出版,也可以同第三者合作出版或转让第三者出版;本书外文版出版后,乙方将按利润的______%向甲方支付著作权使用费。    第二十二条 在合同有效期内,甲方许可乙方独自或者与第三方合作出版上述作品电子版或者许可第三方出版上述作品电子版。乙方应及时将出版上述作品电子版的情况通知甲方,并将所得利润的______%交付甲方。    第二十三条 在合同有效期内,甲方将本书的信息网络传播权授予乙方。乙方可以自己,也可授权第三方使用该项权利,并将由此而获得利润的______%交付甲方。    第二十四条 甲方购买本书______册,并按实际定价的____%与出版社结算。    第二十五条 双方因合同的解释或履行发生争议,由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将争议提交由双方认可的上级主管部门或市出版管理机构调解,也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六条 合同的变更、续签及其他未尽事宜,由双方另行商定。    第二十七条 本合同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_年。合同期满后,乙方仍可销售上述作品之库存。    第二十八条 本合同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为凭。  双方商定的其他有关事项:    甲方法人:           乙方法人:  甲方经办人:          乙方经办人: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3人使用2人使用7人使用262人使用81人使用2人使用15人使用165人使用178人使用2人使用
182604人使用132812人使用117139人使用91742人使用64623人使用506634人使用147051人使用117551人使用95205人使用78785人使用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北京律师,诚信服务.
保证办案质量,打造精品案件
首都专业律师,专业高效提供法律服务.
刘律师经验丰富,胜率高.
已为当事人解决问题731623个问题
||网站地图|||意见反馈 Copyright&
版权所有&&&&蜀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版社图书管理系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