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一篇关于“会计舞弊论文错误与财务舞弊”的论文

英语翻译会计舞弊不仅会造成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会削弱了市场资源的配置功能和危害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鉴于我国会计舞弊情况的严重性和这种行为造成的危害,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_百度作业帮
英语翻译会计舞弊不仅会造成投资者做出错误的判断和决策,而且会削弱了市场资源的配置功能和危害整个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鉴于我国会计舞弊情况的严重性和这种行为造成的危害,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探讨和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论文主要分成三个部分,首先对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归纳,接着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动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杜绝上市公司会计舞弊的策略,以期能为我国上市公司的管理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Accounting fraud will not only cause investors make wrong judgment and decision, but also weaken the market resources allocation function and harm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economy. Therefore, in view of our accounting frauds the seriousness of the situation and the harm caused by such behavior, listed companies on China's accounting frauds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sis mainly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listed companies on China's accounting frauds forms were summarized, then analyses the accounting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 motivations, and based on this, advances eradicate accounting fraud of listed company strategy, hoping to help our country to be listed's management plays a certain reference.期刊分类:
论文服务热线:400-
您现在的位置:&>&&>&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探讨
 关于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问题的探讨
从上世纪起财务报告舞弊问题就困扰着投资者和债权人,这一问题在当今的资本市场中仍然普遍存在着,如果财务舞弊的行为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其危害性将越来越大,并逐渐演化成打击中小投资者的投资信心、阻碍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不文首先介绍了舞弊的经典理论和目前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对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手段和成因的研究现状。然后通过统计分析了2001年到2010年十年间因舞弊而受证监会处罚的83家上市公司,包括这些公司的上市时间、行业、舞弊发生的时间、是否特殊处理、是否完成股改、财务舞弊手段分类及时间特征等方面,并结合其招股说明书、上市公告书、年报、中报、临时公告和其他公司信息等公开披露,总结出了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主要手段及成因。本论文比较全面的统计分析了被处罚上市的各方面特征,总结出的结论可能对广大投资者及相关从业人员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统计研究
3.2.2舞弊公司上市时间统计
笔者在下图中统计了样本范围内的83家发生舞弊事件的上市公司的上市时
间。统计结果分别为1990年上市的1家,1992年上市的1家,1993年上市的
10家,1994年上市的5家,1995年上市的2家,1996年上市的19家,1997年
上市的14家,1998年上市的8家,1999年上市的7家,2000年上市的5家,
2001年上市的5家,2002年上市的5家,2006年上市的1家。
图3.2舞弊公司上市时间统计
3.2.3舞弊公司行业统计
根据CSRC行业分类标准,笔者对这83家发生舞弊公司进行了行业分类,
得出样本企业所在行业,及其占所在行业的比例。经笔者整理结果为农业(包含
农、林、牧、渔等业)发生舞弊的公司5家,占其所在行业比例为11%;采掘业
发生舞弊的公司2家,占其所在行业比例为5%;制造业发生舞弊的公司47家,
占其所在行业比例为4%;水电、煤气业发生舞弊的公司2家,占其所在行业比
例为3%;建筑业没有公司发生舞弊;运输、仓储业发生舞弊的公司1家,占其
所在行业比例为1%;信息技术也业发生舞弊的公司9家,占其所在行业比例为
6%;批发、零售业发生舞弊的公司5家,占其所在行业比例为4%;金融、保险
业发生舞弊的公司1家,占其所在行业比例为3;房地产业发生舞弊的公司7
家,占其所在行业比例为7%;社会服务业发生舞弊的公司2家,占其所在行业
比例为3%;传播与文化产业发生舞弊的公司1家,占其所在行业比例为4%;
综合类发生舞弊的公司1家,占其所在行业比例为2%a
表3.2舞弊公司行业统计
3.2.4舞弊发生时是否未完成股改或特殊处理
本文所及的特殊处理是指证券交易所按照有关规定定义为ST的上市公司。
所谓ST公司(Listed&Company&under&Special&Treatment)是我国资本市场所特有的
现象,即深沪交易所针对财务状况异常的股票进行的特别处理措施。按照我国证
券市场管理规则,企业财务状况异常是指上市公司最近两年连续亏损或股东权益
低于注册资本(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等。交易所针对ST公司特殊处理的措施包
括:股票名称加ST标志;股价实行5%的涨停幅限制;中期报表必须经过审计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2008年第六次修订)》第十三章的规定:
&上市公司出现财务状况或其他状况异常,导致其股票存在终止上市风险,或者
投资者难以判断公司前景,其投资权益可能受到损害的,本所有权对该公司股票
交易实行特别处理。特别处理分为警示存在终止上市风险的特别处理(以下简称
&退市风险警示&)和其他特别处理。&退市风险警示的处理措施即包括在公司股
票简称前冠以&*ST&字样,以区别于其他股票,股票价格的日涨跌幅限制为5%0
如果上市公司一旦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按规定交易所将对其股票交易实行退市
风险警示(*ST):
(1)最近两年连续亏损(以最近两年年度报告披露的当年经审计净利润为依
(2)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虚假记载,公司主动改正或被中国
证监会责令改正,对以前年度财务会计报告进行追溯调整,导致最近两年连续亏
(3)因财务会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或虚假记载,被中国证监会责令改正
但未在规定期限内改正,且公司股票已停牌两个月;
(4)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年度报告或者中期报告,且公司股票已停牌两个月;
(5)因出现交易所所规定的股权分布不具备上市条件的情形,公司在规定期
限内提出股权分布问题解决方案,经本所同意其实施;
(6)法院依法受理公司重整、和解或者破产清算申请;
(7)出现可能导致公司解散的情形;
(8)本所认定的其他存在退市风险的情形。
而对于被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后的*ST公司,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
规则((2006年第六次修订)))第十三章的规定,如果&首个会计年度审计结果表明
公司继续亏损,该公司将被暂停其股票上市交易&;当按照&上市公司最近一个
会计年度审计结果表明退市风险警示连续两年亏损情形己消除的&,申请并获准
撤销退市风险警示的公司,其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的审计结果显示主营业务未正常
运营(如: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或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挣利润为负值,
则在2年亏损后的第三年,当年实际为盈利年度因为主要经营状况异常,被作为
&其他特别处理&,,即股票名前加&ST&,对原&*ST&的前缀而言,即为摘星。
在本文的样本公司即这83家被处罚的的企业中,发生舞弊时共有43家次被
特殊处理,占样本总量的52%,其中26家次为退市风险警示,占特殊处理企业
的60%,&17家为其他特别处理,占特殊处理企业的40%。未完成股分制改革的
11家,其中9家同时被特殊处理,占未完成股改企业的82%.
表3.3特殊处理的舞弊公司统计
3.2.5各年舞弊公司数量统计
下图是笔者分别对各年发生舞弊的公司数目进行的统计。其中有4家公司分
别在两个会计年度受到处罚。它们分别是ST东源.&05年)、ST科健
000035&(O5,&06年)、*ST天一000908&(O5,&10年)、ST威达,&10
年),所以共计87家。经过统计分析,各年处罚情况为2001年1家,2002年5
家,2003年3家,2004年13家,2005年6家,2006年7家,2007年12家,
2008年13家,2009年11家,2010年16家。从图表可看出,2004年处罚的公
司数量较多,其余各年处罚的公司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这可能与上市公司数
量增加有一定关系。
图3.3各年舞弊公司数量统计
3.2.5舞弊手段统计
3.2.5.1舞弊手段的分类
笔者对处罚的83家上市公司在统计舞弊的类型时,具体分成了十二大类和
若干小类,分别是:
第一类,虚增收入。1、虚构或提前确认主营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
收入;2、未如实披露销售退回;3、虚增非经常性损益;4、未足额计提返利价
第二类,少计成本、费用。1、少计营业成本、营业外支出;2、少计费用;
3、虚减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票据)、长期借款;4、不计提借款利息、少计应
付账款;5、虚构委托贷款及利息(冲减财务费用);6、管理费用于年末调入递
延资产;7、未确认投资损失;8、未及时调整价差损失。
第三类,虚增资产或所有者权益。包括:1、将未回收的证券投资资金虚构
为在建工程、固定资产、存货;2、费用资本化;3、虚增银行存款;4、虚增存
货;5、虚增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6、虚增预付账款;7、少披露分红总额,
导致资产增加;8、虚增无形资产;9、虚增资本公积;10,擅自冲减其他应收款;
Il、虚构长期股权投资;12、少计(或多冲回)坏账准备金或跌价准备;13、未
披露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事项;14、虚增其他资产。
第四类,虚减负债。1、未按规定披露借款(或承兑汇票)。2、虚假归还借
款;J、未按规定披露应付票据;4、少计其他应付款;5、未披露融资;6,短期
投资、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报表中列入预付账款;7、少披露其他负
第五类,虚减资产。包括:1、虚减银行存款;2、虚减其他应收款。
第六类,关联方交易。1、未如实披露关联方关系;2、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
交易;3、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4、未披露公司其他权益被大股东
侵占重大事项。
第七类,未按照规定披露有关重大的担保、质押事项。
第八类,非主营业务利润计入主营业务利润。
第九类,未及时披露年报。
第十类,未按规定披露募集资金用途。1、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2、虚假
披露配股资金使用情况;3、募集资金被质押和扣划未披露;4、虚假披露募集资
金项目投资规模。
第十一类,未按规定披露其他重大事项。1、商业承兑汇票披露存在误导性
陈述;2、隐瞒下属公司的设立、关停情况;3、未披露重大会计政策、会计估计
变更事件;4、未按规定披露委托理财事项;5,隐瞒或有事项未披露;6、未披
露固定资产抵押事项;7、未按规定及时披露转让股权事项;8、未准确披露前十
名股东;9,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未按规定予以披露10、未进行披露应收款
项的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下降相关事项;11、未披露现任董事持股比例;12、未披
露重大合同、协议;13、未披露商业承兑汇票贴现事项。
第十二类,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管未按规定买卖股票、证券。1,
定期报告披露前30天内卖出公司股票;2、未按规定披露证券、股票投资和其他
短期投资;3、现任董事内幕交易行为;4、公司以个人名义或其他机构开立账户
买卖证券、申购新股获利;5、违规借用其他法人账户买卖股票获利;6、公司大
股东或监事交易公司股票而未予以公告。
3.2.5.2各舞弊手段发生数量统计
为了能清晰的反映出各舞弊手段发生的频率,本文采取的统计方法是:每个
样本每年发生以上任何一种舞弊行为一次计做&1&0(如:中弘地产在2000到
2003年,未按规定披露银行借款。则在分类四:&虚减负债&项目下,
年各计一次。)根据本文前述舞弊手段的十四大分类,和上述的计数
方法,共发生各种手段的舞弊473次。其中,第一类,虚增收入发生了67次;
第二类,少计成本、费用发生了31次;第三类,虚增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发生了
71次;第四类,虚减负债发生了37次;第五类,虚减资产发生了3次;第六类,
关联方交易发生了113次;第七类,未按照规定披露有关重大担保、质押发生了
64次;第八类,非主营业务利润计入主营业务利润发生了4次;第九类,未及
时披露年报发生了月次;第十类,未按规定披露募集资金用途发生了9次;第
十一类,未按规定披露其他重大事项发生了35次;第十二类,上市公司及其关
联方董事、监事、高管未按规定买卖股票、证券发生了28次。
表3.4舞弊分类次数统计
3.2.5.3各年舞弊次数统计
考虑到舞弊发现的滞后性,所以笔者只考虑了1999年到2006年8年间上市
公司的舞弊(共439次)。其中各年分布为:1999年23次,2000年35次,2001
年54次,2002年54次,2003年102次,2004年98次,2005年40次,2006
年33次。根据统计,年的舞弊发生的次数明显高于其他年度。笔者
详细查看了这两年的舞弊类型发现年的舞弊以关联方交易、关联方
担保和虚构收入为主。其中2003年,发生的关联方交易为23次,相关担保13
次,虚构收入13次,总计49次,占该年全部舞弊的48%&0&2004年,发生的关
联方交易为22次,相关担保19次,虚构收入19次,总计60次,占该年全部舞
弊的61%。其主要原因是当时多个大的&类家族企业&如:德隆系、格林柯系、
淮海系等相继被查处。他们共同的手段都是虚假业务、虚构投资、关联方之间大
额资金往来以及互相担保等手段来虚增利润,以从股市获得大量资金。在样本中
在他们旗下的企业有:合金投资(000633&)、重庆实业(000736),&&*ST科龙
(000921),&S*ST天发(000670)等都在这两年被查出以上三种类型的舞弊。
图3.4各年舞弊次数统计
4上市公司舞弊行为手段分析研究
本章主要针对第三章数据统计的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笔者发现我国上市公司
的舞弊样式多种多样。为了便于研究,笔者将我国上市公司舞弊的主要形式作了
以下归纳。
4.1虚增收入
主要是指3.2.5.1舞弊手段的分类中的第一类和第八类。共发生71次,占样
本总量的15%。
表4.1虚增收入分类统计
典型违规事项举例:
*ST威达2003年到2005年期间对销售收入和成本会计核算不正确,导致虚
增其他业务收入。
*ST聚友2001到2004年采取虚挂应收账款方式虚报业务收入。
*ST夏新2007年1-3月退回产品,冲减2006年度主营业务收入和成本,
导致2007利润虚增。2006年少提返利价保,导致利润虚增。
*ST创智2001到2004年虚假披露公司资产与主营业务收入。
桂林集琦在2000中期报表提前确认收入。
ST银广夏1998到2001年虚构销售收入、少计费用。
渝开发1998年通过不真实的房屋买卖行为虚增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1999,
2000年,以开据虚假卖出国债交割单、拆借资金多次与资产管理公司相互转账,
并以相关原始凭证入账等方式虚构委托理财行为和投资收益。
铜城集团2000年虚增咨询收入。
天发石油年虚构主营业务收入。
ST重实1999到2003年为达到配股要求采取虚构购销业务、人为制造现金
流、虚开发票等方式虚构收入;年关联方交易差价没有计入资本公
*ST仪表年采取虚假销售,虚开发票销售的方式虚构收入。
S*ST源药2002到2004年通过向源药借款转入账外账然后虚构交易化回和
通过账外账存款作为其他业务收入的方式虚构收入;在年分别利用
两份转让价格不同的协议,虚增长期股权投资,然后通过账外账虚增投资收益。
S华源2004年转让土地使用权(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收益多计投资收
天科股份年以技术转让名义收取关联方资金作为主营业务收入。
S*ST美雅2003年虚增非经常性损益未及时调整价差损失而虚增收入。
华盛达2006年未提供相关软件开发服务而虚增收入。
S*ST星美在2003到2004年期间的中期财务报告和年度财务报告中虚构主
营业务收入、虚构主营业务成本,从而虚增利润总额,虚增所得税前净利润。
天津松江2004年在与非子公司交和子公司交易中,提前确认股权转让投资
安信信托2004年因不符合收益的确认条件而多增加投资收益。
鲁银投资2001年股权收购款计提资金占用费。
铜城集团2001年通过销售房产,虚增利润。
金健米业1998到2001年采用虚构购销业务的办法,将资产委托收入、大股
东让利等共计非主营业务利润计入主营业务利润。
外高桥委托理财收回情况虚假记载。
笔者根据上述受处罚企业的处罚通报整理分析后,发现上述公司虚增收入的
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粉饰报表,以牟取利益。具体的手段主要有:
1、伪造购销合同、出口报关单,虚开增值税发票,免税文件和金融票据,
存货出入库单,运输凭证等一系列票据或以原始凭证入账的方式,虚增收入。形
式上核算齐全,实际上根本没有业务发生,从而达到虚增收入和利润的目的。这
类虚增收入的情况,不惜让企业付出提前纳税甚至是只有税负而没有收入的代
价。因为是虚构收入,企业虚拟的货款是收不回来的,所以企业只能将货款挂在
&应收账款&中,最终通过坏账准备的提取等方法来处理和消化。这种通过虚假
伪造方式获得的收入,实际上给企业带来的是净损失。企业所得到的仅是时间差
上的好处和得利。比如可以增发股份、可以维持股价、可以完成任期考核目标、
不被退市等。
2、关联方之间交易,虚构收入。主要通过关联企业之间资金互相转账虚构
交易或关联企业之间在确定交易价格上有失公允而虚增收入和利润。
3、不恰当而确认收入。主要包括:(1)提前确认销售收入,从而虚增收入。
如:代销方式销售货物而企业为了操纵销售收入就会在未收到代销清单时提前确
认了收入:有些企业在产品销售后,会签订一些补充协议,协议中规定了由于特
定原因买方可以退款的条款,这种情况只有等退货期满后才能确认收入。(2)将
不符合收入确认条件的收益确认为收入。(3)不合理确认的其他收入(如:股权
收购款计提资金占用费等。)
4、退回商品不冲减销售收入,从而导致企业利润虚增。企业售出的商品己
经确认收入,因质量或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发生退回时,不论销售的是当年的
还是以前年度的都应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但企业为了不减少收入,对退回
的商品不入账,形成账外商品或冲减以前收入。
5、通过账外账虚构收入,企业通过账外的存款虚构销售收入或投资收益。
6、虚增非经常性损益而虚增收入。
7、企业通过虚构业务的办法,将资产委托收入、大股东让利等非主营业务
利润计入主营业务利润,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掩盖企业主营业务亏损、主营业务所
占比率低的事实,误导投资者。
4.2少计成本、费用
主要是指3.2.5.1舞弊手段所列举的第二大类。少计成本或费用,其最终结果
必然与虚增收入取得了相同的效果,即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这类情况共发生
31次,占样本总量的7%0
表4.2少计成本、费用分类统计
典型违规事项举例:
*ST威达2003到2005对销售收入和成本会计核算不正确。年
不计提借款利息、少计应付账款。
金路集团1997年多计资本化利19,、少转财务费用。
ST银广夏1998到2001年虚构销售收入、少计费用。
西南证券年虚构委托贷款及利息,从而冲减财务费用,虚增利
铜城集团2000年管理费用于年末调入递延资产。
*ST仪表2001到2003年费用不入账、冲减产品试制费。
*ST秦丰2001到2004年少计财务费用。
*ST大唐2004年费用资本化。
两面针2003到2005年少计广告费,2003年加上少计部分实则亏损。
中弘地产2001到2003年将未入账借款利息虚构为在建工程。
S*ST源药年利用两份转让价格不同的协议,虚增长期股权投资,
然后通过账外账冲减营业费用。
S*ST美雅2003年未及时调整价差损失。
SST亚华2003年未如实披露对外投资亏损事项。
对这些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后,笔者由上述舞弊的样本归纳出这些企业少计成
本、费用的具体手段主要有:
1、漏记或少计费用。如:普通的企业贷款但没有核算相应的利息费用或少
计利息费用;金融企业虚构委托贷款及利息,从而冲减财务费用,虚增利润。企
业少计广告费用等。有些企业可能当年亏损,通过少计费用,从而实现&扭亏为
盈&的目的。
2、不合理的费用资本化。主要手段有:(1)企业应用不合理的会计制度多
计资本化利息、少转财务费用。(2)企业将费用于年末调入递延资产。(3)将利
润表的费用项目反映为资产负债表的待摊项目或长期待摊项目的项目。
3、通过账外账的资金冲减各种费用。
4、未及时调整损失。有些企业为了达到其融资、维持股价、完成任期考核、
或不被特殊处理等目标,在财务报表报出时,不及时调整投资亏损和价差损失等。
4.3虚增资产和所有者权益
主要是指3.2.5.1舞弊手段的分类中的第三类。共发生71次,占样本总量的
表4.3虚增资产和所有者权益分类统计
典型违规事项举例:
中弘地产2000到2003年将未回收的证券投资资金虚构为在建工程和固定资
产。(少计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多计固定资产和在建工程)2001到2003
年将未入账借款利息虚构为在建工程。
宇通客车1999年通过编造虚假记账凭证、银行对账单及科目汇总表的方式
虚减银行存款,并虚增其他应收款。
长运股份,&年虚构收回的应收账款从而虚增银行存
款;1995年虚构收到国资局的出资款而虚增银行存款。年虚增收回
其他应收款;1999年虚构分红总额从而虚增资产。
SST深泰2003年虚增银行存款、预付账款。
外高桥,外高B股年银行存款一其他货币资金一人民币一存出
保证金一国海证券虚假记载资金虚假记载。
S*ST源药年利用两份转让价格不同的协议,虚增长期股权投资,然后通过账外账虚增应收账款。2004年,虚缴土地出让金和财政补贴返还方式
虚增无形资产和资本公积。
*ST源发2004年少计其他应付款擅自计入资本公积;2004年没有充足依据
情况下,多冲回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
渝开发1999年虚构对参股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
西南证券1998年将验资资金当做长期股权投资。
厦门建发2001年将购买子公司30股权纳入长期投资核算。
铜城集团2001年未摊销长期股权投资差额。
ST方源年虚增投资收益利用两份转让价格不同的协议,虚增长
期股权投资。年用不良资产买卖股权,以少提坏账准备。
鲁银投资2001年少计提坏账准备金,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少摊销。
*ST仪表年少计提坏账准备或存货跌价准备。
ST春都年多项大额支出未能及时入账。
长运股份年虚构收回长期投资款。
中电广通2003年未披露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未得到付款的事项。
由上述舞弊的样本笔者归纳出虚增资产和所有者权益的具体手段主要有:
1、虚增银行存款。非金融企业:(1)通过编造虚假记账凭证、收款证明、
银行对账单及科目汇总表等票据的方式虚增银行存款;(2)虚构收回的应收账款、
其他应收款或长期股权投资从而虚增银行存款;(3)支出未能及时入账从而虚增
银行存款;(4)虚构出资、政府补贴或退税方式虚假增加银行存款;(5)未披露
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未得到付款的事项从而虚增银行存款;金融企业:(1)首先
银行贷款给企业,企业把这笔贷款在存入银行,然后通过100%的保证金或者开
存单质押方式开出银行承兑汇票等,企业再通过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把部分贴现
款存入银行,从而达到虚增存款的目的。(2)银行贷款企业,企业把这些贷款拿
到该银行做定期存款,然后以存单质押给银行,银行再把钱贷给企业。企业可以
暂时又把其中一部分钱又存在该银行,从而银行虚增存款。以上两种方式操作企
业只动用了一部分款项,却付出了大量的利息,但仍比民间贷款利息低,也有很
好的操作空间。而金融企业要承担贷款、存款之间的利差。
2、虚增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或在建工程。(1)将未回收的投资资金虚构为
固定资产或在建工程;(2)将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固定资产或在建
工程;(3)少计提折旧(或摊销)或采取不合理的折旧方法使固定资产或无形资
J、虚构投资。(1)利用账外账虚构投资;(2)利用虚假银行汇票或验资后资
金马上撤离等方式虚构长期股权投资;(3)回避计提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4)
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少摊销;在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下,投资成本与所获得的
子公司相应股份的净资产面价值存在一定差额,我国会计制度规定必须摊销,
但有时上市公司违规采取采用成本法核算,差额未摊销,虚增了长期股权。
4、虚增应收账款、存货。主要方式为:没有充足依据情况下,多冲回坏账
准备或存货跌价准备导致资产增加。
4.4虚减负债
主要是指3.2.5.1舞弊手段的分类中的第四类。共发生37次,占样本总量的
表4.4虚减负债分类统计
典型违规事项举例:
中弘地产2000到2003年未按规定披露银行借款。
*ST四通2000到2003年未披露银行借款和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
*ST秦丰2001到2003年账外存在借款和利用银行承兑汇票贴现融资。
SST亚华2003年虚减银行借款。
*ST九发年票据到期付款不及时入账,且补记入账时错误冲减
了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ST金顶2008年没有披露自己和全资子公司向非金融机构和自然人借款。
鲁润股份2000到2003年未按规定披露银行借款。2000到2003年银行承兑
汇票未按照规定纳入依法设置的财务会计账内核算,在对外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
中未予披露。
宇通客车1999年应付账款报表中列入预付账款。
S华源发2004年擅自将其他应付款计入资本公积。
由上述舞弊的样本可以看出虚减负债的具体手段主要有:
1、未按规定披露银行借款和开出的银行承兑汇票。主要采取借款不入账的
2、应付账款报表中列入预付账款。
J、擅自将其他应付款计入资本公积。根据原会计准则有充分的证据证明支
付不出去,经过管理层批准就可以转入资本公积;按现行会计准则,不需要支付
的应付款项,做营业外收入处理,不转资本公积。而企业会存在不符合规定把其
他应付款转入资本公积,以虚减企业负债。
4.5关联方交易
3.2.5.1舞弊手段的分类中的第六类。共发生113次,占样本总量
表4.5关联方分类统计
典型违规事项举例:
*ST威达2004年与关联方之间租赁价格不公允。2006年对参股子公司股权
转让事项信息披露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未作为关联方交易披露)。
S*ST聚友2002到2004年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债权债务来往(向控股子公
大湖股份2000到2007年未如实披露安乡水产(大股东)与乱鑫控股(系本
公司第一大股东)之间的关联关系。
天目药业年未及时披露向关联方借款。
*ST创智2002到2004年未按规定披露股东的关联关系(未予以披露十大股
东中有其控股子公司);2002到2006年未按规定披露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占用上
市公司资金(方式:子公司通过转账支票向第三方付款,第三方在向大股东和关
联方付款)。
三九医药2001年未披露与第一大股东巨额资金往来情况、未披露大量互开
汇票的关联交易事项、未披露委托进行投资并取得收益的关联交易事项、未披露
给子公司低利息借款。
ST春都1999年未披露多次与关联企业签订购进资产和出售资产协议的光联
天发石油2001年未披露配股资金被大股东占用。
ST东源2003年未披露以土地使用权为其关联方担保向银行贷款后在将贷款
划入本企业的关联方交易。
ST重实2001到2003年未披露德隆之间为控制性关联关系、为德隆重大担
保、与德隆的关联方交易。
*ST科龙未披露与关联方共同投资事项。
S华源发2004年虚构关联方还款。
ST新太年以多计银行存款方式少计被关联方占用资金。
天科股份年以合作经营、借款、受让委托理财项目、受托采购
的名义占用资金关联方资金,未披露以技术转让名义收取关联方资金作为主营业
务收入的关联方交易。
S*ST张股年未披露实际控股人和股东之间的关联方关系。
ST方大2005年未披露为关联方开出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票、银行存
款质押的关联方交易。
*ST阿继1999到2004年未披露为其控股股东承担贷款债务及财务费用。
ST派神2004年未披露为关联方开据大额商业承兑汇票。
三联商社2004到2006年未披露为关联方偿还贷款、欠款、到期承兑汇票差
额、归还利息、垫支资金的情况。
中捷股份2006到2008年未披露以虚增银行存款的方式达到账目相符,隐藏
关联方占用资金的事实。
华盛达2006年未披露虚构预付账款方式开据银行承兑汇票,由原控股股东
贴现一部分后,占用其余部分的关联方占用资金情况。
迪康药业2006年未披露公司公司借款及权益被大股东侵占重大事项。
由上述舞弊的样本可以归纳出关联方交易的具体手段主要有:
1、未如实披露关联方关系
(1)未披露其实际控股股东;
(2)未披露股东为其控股子公司;
(3)未披露大股东之间的关联关系。
2、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交易
(1)未披露关联方之间存货交易价格或租赁价格不公允;
(2)未披露委托关联方或接受关联方委托进行投资并取得收益;
(3)未披露关联方之间签订购进资产和出售资产协议;
(封为关联方担保向银行贷款后在将贷款划入本企业;
(a-)未披露与关联方共同投资事项;
(6)未披露以技术转让名义收取关联方资金作为主营业务收入的关联方交
(7)未披露为关联方偿还贷款、欠款、到期承兑汇票差额、归还利息等情
(8)子公司股权转让事项信息披露虚假一记载和重大遗漏。
3、未按规定披露关联方占用资金
(1)未披露向关联方借款;
(2)未披露子公司通过转账支票向第三方付款然后第三方在向大股东付款;
(3)未披露借款或低于市场利率借款给关联方;
(4)未披露关联方之间以预付账款的方式互开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承兑汇
(5)未披露关联方之间以虚增银行存款的方式隐藏占用资金的事实;
(6)未披露配股资金被大股东占用的事实;
(7)用合作经营、受让委托理财项目、受托采购的名义占用关联方资金。
4、公司其他权益被大股东侵占重大事项未披露。
4.6未按照规定披露有关重大担保、质押
主要是指3.2.5.1舞弊手段的分类中的第七类。共发生64次,占样本总量的
14%。此类问题90%都是为关联方提供担保、质押,主要方式是用银行存款、土
地使用权等为关联方提供贷款保证。
表4.6未按照规定披露有关重大担保、质押
4.7未按规定披露募集资金用途
主要是指3.2.5.1舞弊手段的分类中的第十类。共发生9次,占样本总量的
典型违规事项举例:
荣华实业2005年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未按规定予以披露。
S&T宏智2年未披露将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募集资金
被质押和扣划、用募集资金8945万元采购设备。
*ST秦丰2002年虚假披露募集资金使用状况。
ST银广夏1998到2001年隐瞒下属公司的设立、关停情况、虚假披露配股
资金使用情况及对外投资等违规事实。
天发石油2001年未披露配股资金被大股东占用的情况。
由上述舞弊的事项可以看出此类的具体手段主要有:
1、擅自改变募集资金用途。
2、虚假披露募集资金资金使用情况。
3、未披露募集资金被质押或扣划。
4、虚假披露募集资金项目投资规模。
4.8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管未按规定买卖股票、证券
主要是指3.2.5.1舞弊手段的分类中的第十二类。共发生28次,占样本总量的6%
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管未按规定买卖股票
典型违规事项举例:
ST远东1999到2005年未如实披露短期投资。
S*ST华塑年未披露巨额股票投资。
外高桥年公司以个人名义开立账户买卖证券。
中弘地产2000到2002年未按规定披露以技术所和个人名义进行证券投资。
西南合成2010年在定期报告披露前30天内卖出公司股票。
ST啤酒花2001年未披露现任董事持有本公司股票情况及持股发生变化情
厦门建发2001年未披露现任董事内幕交易行为。
深物业A1999到2005年公司利用个人账户申购新股获利;公司违规借用其
他法人账户买卖股票获利。(1994年买2007年卖)
三普药业2007年未披露公司第二大股东、监事交易公司股票(发行股份的
其主要手段有:
1、未按规定披露证券、股票投资和其他短期投资。
2、定期报告披露前30天内买卖出公司股票。中国证监会明确要求在年度报
告披露前30日内和年度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披露前10日内,上市公司的董事、
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其他内幕信息知情人不得买卖公司股票,以便防止内幕
交易的发生。
3、公司以个人名义或其他法人开立账户买卖证券、股票、申购新股获利;
上市公司及其董事、监事、高管利用其控股企业或其他法人账户通过内幕信息
(如:上市公司即将被收购、重组、业绩上升或亏损、重大决议等)大量买卖上
市公司股票,从中获利或避免亏损。
4、未披露公司大股东或监事交易公司股票。披露上市公司最新股权变动,
有利于广大投资者能了解公司的实际控股情况。
本文来自于中国论文发表网()转载请申明。
& 对以下友情链接的网站,本站仅作交换链接。本站定期检查清理,如有问题请联系。
Copyright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本论文网坚持:优质、诚信、高效、安全四大原则!需要"发表论文"请与本站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会计舞弊论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