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收益如何?有没信托有风险吗?

信托收益为什么这么高?
好运Money+
信托产品的收益率比其他同类产品高得多,这是否意味着其中蕴含着更大的风险?文:郭晓菲我们常说的信托,一般是指固定收益类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在目前投资市场黯淡的大环境下,信托大都能达到8%以上的年化收益水平,且具有“刚性兑付”的预期,所以最近的信托市场出奇得红火。但在做出投资决策前,你得对其特点和基本运作有所了解。信托产品为何高收益?根据平安信托《2012中国信托业发展报告》,在一片惨淡的投资市场中,约3/4的信托产品投资者实现了9%以上的平均年化收益。信托产品的高收益受益于三个方面:信托产品收益率不受限制。融资类信托计划在发放贷款时,无需参照人民制定的基准利率上下浮动限制,可以在不高于基准利率4倍的范围内灵活设定利率水平,这意味着信托产品收益更接近真实市场利率水平。信托公司是境内唯一可以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实业领域进行投资的机构。信托可以通过贷款、股权、权益、购买债券等进行投资运作,其中一些投资市场是普通投资者不能进入的。跨市场套利机会的存在也是信托重要的高收益来源。比如普通存款者活期利率仅是银行储蓄市场提供的年化0.35%,但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的隔夜拆借利率就始终维持在2%至3%的年化水平。运用杠杆策略。杠杆的使用也是信托产品的高收益来源之一,当然投资风险也随之增大。信托有什么风险?投资信托有信用风险、预期收益率变化的风险和流动性风险。如果受信者的经营状况发生恶化,不能按初始条件偿还资金而产生大量的不良资产,会导致信托投资者蒙受损失。证券市场价格波动、投资操作水平、国家政策变化等多项因素也会影响到信托产品的收益率。与股票、基金和债券不同,信托产品大都缺乏流动性,多数产品的投资期限为18个月、2年,有的甚至达到6年。而在此期间,投资者需按照合约规定,不能随意赎回信托产品。不同类型的信托项目风险大小也不一样。从资金投向上看,投资于房地产、证券市场的信托项目风险比较高;而股权质押或投资于能源、电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等政府支持项目的信托项目风险相对较低。房地产信托是信托投资者投资比例最高的产品,但是从2011年下半年以来,部分房地产信托项目的系统性风险明显增大。部分项目建设进度或销售进度偏离预期,开发商不能按期偿还信托融资。而限购政策导致成交量下降,银行开发贷收紧加剧开发商资金链紧张。加之房地产信托是在2013年上半年迎来兑付的高峰期。集中同一时点“还钱”,压力巨大。怎样参与信托投资?银信合作产品是普通投资者“曲线投资”信托的一种方式,商业银行向公众发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后以委托人身份认购信托公司开发的单一信托产品。2012年发行的1年期银信合作产品平均预期年收益率在5%以上,比普通理财产品要高。相较于信托产品动辄百万元的投资门槛,银信合作产品投资的准入门槛为5万元。但在监管层眼中,商业银行利用“银信合作”规避贷款规模管控,所以一直没有放松对银信合作的整顿。日,银监会对融资类产品出具了规范性意见的“72号文”,融资类银信合作余额占银信理财余额的比例不得高于30%,而这一数据在6月底达到64%。在银信合作被限制之后,短时间内市面上的人民币理财产品整体收益率下降明显。Tips1、刚性兑付:信托产品到期后,信托公司必须分配给投资者本金以及收益,当信托计划出现不能如期兑付或兑付困难时,信托公司需要兜底处理。事实上,我国并没有哪项法律条文规定信托公司进行刚性兑付,这只是信托业一个不成文的规定。2、同业拆借市场,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以货币借贷方式进行短期资金融通活动的市场。同业拆借的资金主要用于弥补银行短期资金的不足。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lilyqiao]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今年以来赚&54%
今年以来赚&62.14%
年赚&18.36%
7日年化收益&3.56%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请教ASIA,以您的专业见解,这个信托收益为啥这么高?风险怎么样? 信托 低风险投资理财专家--鼎级理财网 - powered by phpwind.net
查看完整版本: [--
慧金603号结构化信托 ,门槛才100万,还是一年期的,收益高达12%? 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啊?
他的结构你了解清楚没,用什么抵押。关键是抵押品。。。还有期限。。
这个产品募集资金用于受让外贸信托善水10期的信托收益权,而善水10期是投资广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总共占广发银行总股本的19.26%。慧金603号结构化信托 收益高,是因为这个是次级的收益,优先级的收益应该在8%左右。从产品设计来看,该产品没有其他担保措施,次级是作为优先级的一层保障,所以12%收益的次级份额风险还是比较大的。而且这个产品门槛我们刚开始标错了,这个产品的起点是300万。如果您的资金量特别大话可以考虑配置一部分,如果资金量不是特别大,不建议您购买这款产品。
劣后级信托,建议不碰为好
请教:这个慧金603号结构化信托新发行的每个信托单位,对应多少数量的外贸信托善水10期信托收益权?
慧金603号结构化信托合同中没有任何数据可供参考,我查看了下外贸信托的一些材料得知,善水10期信托单位份数总规模为30亿份,善水10期的信托财产总价值为8,170,588,234元(这个是今年初的价值)的广东发展银行2,966,545,000股的股权受益权,占该银行总股本的19.26%。这样算下来的话慧金603号每个信托单位对应1/4数量的外贸信托善水10期信托收益权。
明白了,谢谢!
查看完整版本: [--
Powered by
Code & 2003-08
Gzip enabledYou can在上海哪家证券公司开户比较好?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差别在哪里?
在上海哪家证券公司开户比较好?
来源:互联网
更新: 02:50:20
如果开一家公司,总资产1亿,那么总股本也是1亿吗?如果开一家公司,总资产1亿,那么总股本也是1亿吗?假设本公司谋股东持有50%的股权,本公司年盈利2000万,那么这一股东就能分得1000万元吗?如果这个公司想上市,那么每股多少钱发行呢?多少倍市盈率发行比较合适?谢谢!
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的差别在哪里?
不是,根据经验,这只是前段涨幅中的股票持有者的获利回吐,现在股市尚处于调整阶段,还有很大向上冲的可能,上证下一个压力位大概在1750点,如果顺利突破,将有较大的上升动力。现在我们正初步完成股改,证券市场的逐步完善将长期有利股市,上涨的总体趋势不会变,中长期投资风险较低。
什么是股市优先原则
不要太相信枝术指标,炒股是庄家和散户做游戏,枝术指标是庄家做出来给散户看的,有时真、有时假。一般炒股票庄家赚钱的多亏钱的少,而散户赚钱的少亏钱的多。你要赚钱,就要股市里不断的磨练(不过你会输掉学费的)。
大盘是否会继续下跌???
除权的1.除权是什么意思。2,我看到了一个股票的低价位是根据kdj来看的,但别人说这个股票价格不低了,他好象是看的均线,还说什么这个股票除权了要复权来算,我不太清楚请大家帮忙解释下。还有就是我看股票是否低价位是看kdj还是看均线呀。
什么是市场化退出机制?
每股净资产与每股公积金及每股未分配利润是什么关系?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总额)=资产总额-负债总额;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所有者权益总额)/总股数;这我都能理解,但“净资产就是所有者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分积,未分配利润”的说法我就有点将相将疑。也有人说“每股净资产不包括公积金。 ”到底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某公司,每股净资产8.71元,每股公积金5.0元,每股未分配利润1.9元,那么每股公积金与每股未分配利润之和就是6.9元,难道其他资产每股才1.81元,这意味着什么吗?
编辑:admin
看过的人还看过
不一定债权人的权利是获得债务的直接或间接支付,如果债务方有违反债务合同的行为并且合同中有约定的应该按照合同进行赔付义务。法人代表才是法律中规定对企业进行财务和经营管理的第一权利与义务方。一般债权人想获得债务方企业的控制或参与控制有两种渠道:1、协商2、司法 也...
大哥,觉得您的车友论坛没有必要整这些花花肠子吧!我觉得什么结婚那还是免了吧,最重要的是突出司机朋友和汽车爱号者把平时买车和看车,包括车的过去和现在的发展拿上来讨论.也包括把汽车要用的附属品算在内.更可以扩展到高速路的收费,交通的拥堵.总之要和汽车有关就好,专业造就品...
就是流通股股东白白得到3.5股,比如你以前持有1000股,对价之后,你就拥有1350股了,多出来的350股是非流通股东白白给你的,他们以次获得非流通股的流通权,也就是说对价之后,这家公司的股份就全流通了.
这说明“沪深300”指数今天的收盘价是1079.32点比上一个交易日上涨18.23点,涨幅是+1.72%沪深300指数可以简单理解为上海A股和深圳A股中300个已经定下来的股票(哪300个自己上网去查吧)的平均数
股东卡只有两个,深市的和沪市的。因此如果你在某证券公司已经开了户,就不能再办第二套。如果你已经在一家证券公司开了户,那么如果到另一家证券公司去,可以再开一个户头买卖深市的股票,但是不允许买卖沪市的股票。如果你在第二家证券公司想买卖沪市的股票,就必须在第一家...
股票频道 & 2015 版权所有大家做债券是纯粹的持有到期呢?还是发现一些投机性的机会,然后跟做股票似的,做一个波段,做完之后,再找下一个投机性的机会?也就是说,做债券主要是为了投资呢,还是为了投机呢?信托应该就是纯粹的投资吧?
信托相当于100万一手,看你资金量吧。持有还是波段看自己的投资周期和风格,我喜欢短债持有到期。
- 专注资产增值~
恩,信托确实对资金量有一定的要求,小额资金做债券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想做波段,我觉得不如做可转债,流动性、波动幅度都比债券要好的多,把可转债当做指数基金来做就好了~嘿嘿~
信托现在已经有很多还不了的,以后还会更多,债券实际违约的现在还没有,就算超日,照目前情况看,估计最终本息都能拿到手,两者比较,风险谁高?
信托对投资者基本上是个黑盒子,你能看到的都是别人包装好的,债券则有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和各种监管,两者比较,风险谁高?
债券一般都是随时可以交易变现的,而信托基本上是无法转让的,接盘者非常少,两者比较,风险谁高?
只要智商正常的人,都应该看得到,信托本质上是庞氏骗局
- IT老阿姨,理财扫盲中
讲得很清楚~
一定要说债券好还是信托好,其实就是半斤和八两的关系角度不同而已。债券和信托本身就是两个投资品种,能够发债的不会走信托,因为信托费用高。而一定要比较安全性两个都是不安全的,但目前债券有超日了但信托实质违约还没有,基本上最后都找到了接盘方。所以如果你购买的是债权类的信托两者的风险本质是一样,债券流动性比信托要好但是安全性不等于流动性,如果按照流动性等于安全性那么就没有超日的苦主了。庞氏骗局的问题有几家需要发债的企业不是借新债还旧债的?只要资金是真实投向于好企业的就可以了,难道所有的上市公司发债公司都是好企业?没有上市不能发债的都是坏企业都是要倒闭的?
在鼎级看到过同一家公司同时发行了债券和信托,信托的利率和担保增信都比债券的高,如果只考虑安全收益不考虑流动性的话应该信托好,毕竟债券有个流动性溢价存在
- 学习新股、债券、可转债、分级
在这里问这个问题,得到的大多数答案应该是倾向于债券的。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点去考虑:
1、流动性:债券优于信托,信托再短也需要个一年以上才能脱手,债券就算你买了死债,还会有券商来给你提供流动性支持。
2、安全性:很难说,取决于个人。比如你如果全仓了超日,那。。。但债券的好处是,如果你懂的话,你自己可以分散配置不同行业、不同公司,而信托大多数是和房地产相关的,而且是赌一个标的。
3、收益率:信托比较确定,10-13%这个区间吧,债券则又要取决于个人,做得不好,赔钱的也多得很。。。做得好,10-13%完全不在话下。
4、资金门槛:债券优于信托,信托应该都是100万起吧,债券1000块就能买了
5、学习成本:信托优于债券,信托最主要是选择好信托公司和看清楚相应的合同条款,一次性的学习成本;而要投资债券的话,需要不断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来学习。。。
债券也就今年的收益率不错。信托今年的收益比高收益债低。中信信托发行的产品2年期金额100~300万年收益率9%,300万以上年收益率9.5%.债券得自己操作得具备一定知识。信托和储蓄差不多不需要自己操作。这里说的信托产品不是指马路边发广告5万10万也能买的。
如果用新债和信托比还是信托收益高。
- 专注资产增值~
额,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天书分析的比较客观~svlla有点极端,信托规模不断增长,甚至超越保险,仅次银行,应该不是简单的庞氏骗局吧?信托能发出来,也是经过银监会审核同意的。募集资金的投向,信托公司也会监控并出报告的。虽然最近传了很多刚性兑付要破灭的言论,但是个人觉得,应该只是“狼来了”:就跟房地产泡沫说了这么多年,但是房价一直涨差不多。信托投资门槛高应该也不算是个劣势吧,至少说明投资信托的人都是有一定资金实力的,俗一点的说就是有钱人吧,这些人肯定都是经历过大风大浪、有一定见识的人,他们既然选择了信托,也可以说明信托是被“有钱人”认可的投资品种。因人而异,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投资爱好也不一样,归根究底是选择自己认可、值得投的项目。嘿嘿,这些纯属个人理解,说的有点乱,希望大家不要喷我哈~
银监会不管信托发行,本人也是信托投资人,今年才入债市,如果资金量大可以分散投资,个人建议如果买信托买银行代销的,一般是银行提供的项目,真有什么银行可以放贷接盘
不过现在我不打算再入信托了,即便是我们行里自己项目,因为本质上都是地产项目,需慎重,一定要仔细看项目推荐书
真相是这样:银行往往会把还不了贷款的房地产客户包装做信托,自己解套,风险转移给散户,还可以大赚一笔手续费,如果他们公开所有真相,你觉得会有人买信托吗?
信托最大的问题是信息披露不透明,银监会的监管只是形式上的,只要材料差不多,备案都能通过,怎么卖,客户是啥样的,银监会才不管呢
说到违约,现在超日只是没付息而已,而信托到期不能偿付的已经很多了,就因为不透明,还有一些性质很严重的没有曝光而已,不知道为什么楼上有人睁眼说瞎话,说什么信托没有实质性违约,自己搜百度看看就知道了。
难道要信托公司倒掉,你才觉得有实质性违约?
信托公司是中国金融环节中最脆弱的一环,如果他们倒掉一批,也实在是非常正常,当年王岐山就干过,现在再来一波,也没啥了不起
- 我为榴莲狂
看了看中信信托,还可以,收益率大约在9-10%,有很多是地方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其实上面所说的不透明、黑箱运作,其实是符合普通投资者需要的。毕竟不可能要求有理财需求的人都能看懂报表。
信托公司存在的意义在于让这个借新还旧的游戏能够玩下去。
目前信托违约率,和公募债券的违约率,根本不在一个数量级,安全性上面,有啥好争议的?显然是信托的风险大于债券,你用常识想想也知道,信托收益率多少,债券的票面利率才多少?
信托是备案,债券是审批,监管差别也不一样。
- 我为榴莲狂
常态下,债券的收益也就在6%左右,信托一直维持在9-10%,肯定信托的风险大。
要是用债券做正回购提高收益,其实风险也放大了。
- 专注资产增值~
额,根据收益越高,风险越大的理论,信托的风险的确是比债券要高一些~能不能从风报比的角度来衡量一下,哪个更值得投资呢?
- 我为榴莲狂
等到债券收益普降到6%的时候,我可能会考虑信托。
- 交易所不死老滑头
信托可以约等于≈混黑社会
很多人买信托是因为不喜欢价格波动,而且没时间看盘,等着拿收益就OK。同时买信托也会有一些福利。对几百万以上的资金来说,债券的流动性没有好太多,主要是对喜欢做差价的人比较有吸引力。
这么说吧,如果信托能用企业债来做,先不管能不能审批通过发出来,如果发的话,年化收益率一定在20%以上,可是你买信托只能拿个平均8-10%的收益,呵呵,自己琢磨吧
上面很多说信托好的人,其实都不是买信托的人吧
- 专注资产增值~
楼上说的有道理~
简单一句话,高风险高收益。
从资金规模来看,一百万以下做债券比较好,三百万至五百万以上的普通投资者,做信托更轻松。
比较肯定要对同一个公司主体来比的,刚找回这篇鼎级上的文章说的明显信托更好:
楼上说的这个信托,就是最近受到监管层严厉打击的非标理财,虽然看起来有抵押,但是因为没有偿债主体——投资者买的其实是工程合同的收益权,并不是东台交投的债权,所以根本无法评级(风险完全无法评估),就算有抵押(且不论抵押物的质量),收益率也必须很高
本质上非标就是游走在法律边缘的一种债权投资形式,将来一旦发生违约,投资者都没有办法去找债主,只能找信托公司算账,而信托公司做这个产品,至少要赚5%以上的手续费,还有每年的管理费,原因也无他——卖的只是个收益权,这种产品要放到民间借贷去做,一年不得收你30%的利息?
打个比方吧,买信托就相当于你以AA-的收益率去买一个实际上风险是CCC的理财产品,你觉得划算吗?
- 专注资产增值~
文章看过了,分析的很好~信托跟债券比起来,至少从表面上让人觉得很踏实~而且对比可以看出来,一般债券发行的规模要比信托大,而且时间也比较长,这个就要看个人想“定存”存多久了~个人觉得两者都是黑匣子,要深究起来,估计都说不清楚~
信托肯定不是 说的这么可怕,当然也不像鼎级那篇烂文章那么乐观。
对于投资者来说,信托的最大特点就是不透明,但是这个不透明有刚性兑付做对价。信托的融资对象的整体风险水平要比公司债券大的多,乐观估计也要低2-3个档次,个人估计也就在BB水平。当然基本上都有抵押担保措施,不过那些东西,呵呵,大家自己想象。
但是刚性兑付绝对不是盖的,即使发生了中诚等等事件,放到现在说也是一样。但是也有信托公司实在兜不下来的情况,这两年有些公司太激进了。
其实也没什么好比的,没判断能力就买信托,没钱不是还能大家一起凑嘛;只要选大信托发的小产品,基本安全无虞。自己财务分析能力,对二级市场有一定了解,还是买债券吧,眼下债券的牛市现在还是开始阶段。
企业发债 融资成本就票面+1%-2%
合计不到10% ,走信托渠道,融资成本一般都在18%以上。自己掂量一下吧。
不玩垃圾债,正常投债券,放个2倍杠杆,收益不必信托低,但是安全很多。
两者的违约率不在一个数量级,所以债券*3,仍然比信托低。
另外还可以开个有限责任公司去买债,即使赔钱了,也就损失本金而已。实际信用风险并没有因为杠杆而扩大。
- 我为榴莲狂
开个有限责任公司去做正回购?这样的好处是什么?
我觉得信托与债券没有可比性,一个是无线的风筝,一个是有线的风筝。
- IT屌丝男
信托不错。但人家不卖给我,我钱少
- 打字员小张
对信托的了解 近乎于白痴 只能呵呵
信托是垃圾中垃圾,信托人是垃圾种的垃圾种
- 做个赌徒但不算命
作为一个信托经理,可以认为你缺乏最基本的金融常识。信托存续规模目前已经超过12万亿,这么庞大的一个体量,按你说的这么不可救药的话且缺乏逻辑的话,那是不是所有中国的金融从业者和投资者都是傻子呢
- 做个赌徒但不算命
什么叫非标理财呢,就是在直接融资体系有明显缺憾,和实体经济不相匹配的情况是出现的融资替代产物。银行理财规模接近35%都是非标资产,说明我国目前的严谨的贷款体系和残缺的直接融资体系和快速经济增长不匹配。
从信托公司的角度,我们反而更希望信托产品能以ABN的模式在交易所进行发行。因为标准化产品的风险承担方是买者,也就是买者自负。而信托公司、包括银行理财,其实都类似于金融企业提供隐性担保的产品,风险承担方目前均不是投资者。
- 努力赚奶粉钱。微博/tiger0101
这又是个老话题了。
1 债券安全性优于信托。什么叫违约,不按期兑付本息就是违约。按这个标准。信托违约已经很多案例了。
信托持有人不能超过200个。这就意味着,信托违约对维稳的冲击小得多。超日债,持有人几千人,华锐债是8000人。现在st债券新政,500w门槛,本质也是减少持有人,减少维稳的压力。
2 债券流动性性完胜信托
大多数信托门槛在100w以上,有的甚至300w,最低也是50w。债券门槛低至1000元
债券流动性完胜信托。
债券透明度完胜信托。
信托买了后,两眼一黑,啥都不知道。债券定期年报,半年报啥的。
通常情况下,信托收益率高于债券。
这两年债券收益率高达12%以上,不是常态。
我不是信托从业人员,但是信托的内幕还是略知一二,本质上信托公司做的东西就是垃圾债中的垃圾债,但是却要包装成优质产品来销售,这是中国信托业的一大硬伤——信托不透明的特点,本来是适宜于一些个人理财的,特别是富人,但是这种不透明主要目的是保护投资者隐私,而不是便于信托公司的黑箱操作,但在中国这些都本末倒置了
关于信托公司兜底的问题,这个其实很简单,不是合同怎么写的,是真的没法兜,12万亿信托资产,全国的信托公司净资产加起来能兜多少?
银行业坏账率升高0.1%,监管层都很紧张,这几年信托的坏账率是多少?不用再说了吧,强词夺理,有什么意思
错就错了,认了就是,愿赌不服输,赌品太差
基本上没哪个信托会在合同里面写由信托公司兜底。所以才叫隐形信用。这里面的含义就是,问题小,信托公司自己兜底,问题大,就破产。
我以前问过监管机构一个问题:为啥基金公司可以发保本型的基金,券商就不能发保本型的集合计划(非结构化)。监管机构的答复是:基金公司注册资本小(通常1000万),出了事也没关系,券商注册资本达(通常几十亿),出了事,要赔的太多了。
大家体会一下,监管层的心态吧!
券商涉及的客户都是以万计的,一旦出事,必然是大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券商不可以破产
至于信托,从来就没有哪条法律规定必须兜底,合同里体现的是:如果出问题,投资者只能找信托公司算账,你根本没法去找实际融资方说什么,因为你的钱是给信托公司的,本质上,信托跟银行存款是一个道理,如果信托公司说,按法律我没义务给你钱,那就跟银行拒绝把你的存款给你一样,你想想,如果银行这样做,银行不就破产了?在国外,为什么把信托看作跟银行一类的金融机构,就是这个原因,信托本质上也是在吸收公众存款
信托是中国金融业最薄弱的环节,这个环节放大到了12万亿,充分说明金融体制的病态十分严重,如果不控制,将来一定要惹大祸
你概念里的信托坏账率到底多少?
自己的言论应该有客观依据,不能道听途说一些东西,然后凭个人好恶臆想。我告诉大家,6月份银监会统计的信托的关注类以下的项目规模大概在720亿,相比12万亿的存量规模,不到0.7%;相对比银行业的坏账率大概是1.08%。
上面有个兄弟提过,企业发债成本不到10%,信托成本可能到18%,这背后对应的风险当然不同。但是为什么信托给客户的收益在10个点上下,和现在垃圾债基本相当?凭什么信托公司可以拿到如此多的中间费用?这个结果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信托融资对象的风险和投资者承担的风险很明显的不是一个水平。这样的结果不是靠口头宣传和想象能得到的。
就解释这么多吧,反正按我的估计,这边的兄弟也不是信托的目标客户。
- 打字员小张
就他目前的理解 用不着解释这么多
刀和枪 都是工具 无所谓好坏
相反信托产品很多时候是基于具体项目 做的比债和银行贷款都严密
债项关注整体基本面、评级
信托更多关注现金流状况因为涉及借款人的刚性还款及自身的刚兑潜规则
所以犯不着对信托如此偏见
我长期投资大公司的信托 比较省心
闲置状态或小量资金 进行所谓的“垃圾债”价值修复行情投资
到一定的价格就和信托同期限的比较机会成本
同时&垃圾债&收益空间达到足够诱惑的情况下,
将短期低收益信托产品转让出去,用流动性来进行反复套利
- 我为榴莲狂
请教楼上的,信托产品如何转让呢?
- 交易所不死老滑头
信托产品最好的归宿是转让给黑社会
- 金融市场,施法自然;诚心布道,悠哉心安。
债券和信托不具有可比性,首先流动性就将债券推上了宝座;其次,目前来看安全性,信托和债券旗鼓相当;最后债券的起步门槛远低于信托。
好吧,某些人非要让人戳你的老底
银监会有所谓的“统计”,但是地球人都知道,银监会对银行和信托的监管严格程度是完全不同的,信托的内控与银行是完全无法相提并论的,信托报给银监会的资料其可靠度是很差的,信托业内还有良心的人早有估计:目前信托资产潜在坏账率是10-15%!!!
信托为什么要收那么高的费用,呵呵,你当大家都傻,信托公司的销售人员吃什么?渠道提什么费用?给投资者10%,这些销售渠道不得拿个5%,信托公司自己不还得拿个一次性3%的费用,后期还有每年1-2%管理费,还有银行托管费,七七八八的,这不是高利贷是什么?
投资者因为10%的收益去买一个高利贷产品,智商正常的人,你把这个帐算给他听,他会买吗?
当然,买信托的人里面很多都是智商很高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会买?只有一个原因,被信托公司的包装材料和销售人员的营销话术给欺骗了
08年美国次贷危机,雷曼公司的客户大量都对雷曼提起起诉,理由就是欺诈营销,国内的信托投资者如果想要合法维权,最好的理由就是这个:不对投资者公开所有的产品信息,欺骗式营销,赚取高额的销售、管理费用
出来混,都是要还的,江湖还是有道义在的
- 做个赌徒但不算命
你真的是不懂信托费用的构成。绝大多数的信托成本和银行信贷是相同的,银行信贷有一个综合成本,就是贷款利率,加上客户配套的存款、理财等等资金占用,高到每个月1分。信托平均的融资成本就比这个高一点。
你要是觉得12万亿的体量,能用欺骗和话术来解释的话,那任何的阴谋论都要比金融知识和逻辑分析对你要更合适
我又没说银行的问题不严重,呵呵,别人脸上痦子多,不代表你脸上就干净
有几百万,我也不会去买几个信托项目,一个完蛋就惨了。
相反,买几十个债(包括转债),大不了几个像超日,但还是有小额清偿。
当然,信托的优势就是没有市场交易价,心里平衡点。
如果几亿身家,买个1000万信托,也算一种投资组合。
我投资P2P,其中一个有利网,最大一个土豪投资超千万,此人肯定几亿甚至几十亿身家。有人质疑,只是因为没有想到这一层。
各有利弊。
单一信托是大头
我觉得分析分析单一信托的体量占比以及都是什么人/机构在买单一信托,然后再将单一信托跟集合信托综合起来评判,可能更科学一点。
如果有足够的分析能力、学习能力、时间精力,这两年的债券市场给投资者的机会是很多的,在合理盈利之外,你所持有的债券投资组合具备相当的流动性,流动性必然以市值波动为代价,但如果这种波动你都承受不了,我就很难理解你怎么能承受高利贷信托产品的风险?
好的投资者,善于把握波段机会,市值波动就会小于市场波动,国外的债券基金动不动就几百个亿美元的规模,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 金融类自由职业
优缺点各有千秋吧,信托里的好项目要擦亮眼睛寻找,也是个专业活。信托里分单一和集合,中国目前单一信托持有者大多数是机构,如果信托一无是处,那中国所有机构都是傻子?不要有偏见,两个不同的投资品种都要学习研究。
高,实在是高。
张嘴就是信托业坏账率10-15%。在您面前,我默默低头退散,再不顶这个贴。
可惜你删不了贴
信托业坏账率10-15%,不是我的预测,还有业内人士估计20-30%的,呵呵
- 投机小童
顶双方,需要这样较真的辩论。
- 做个赌徒但不算命
您知道信泽金是干嘛的吗?一手做信托培训,一手做第三方销售。他的全文意思是“投资者要请专业机构(也就是信泽金他们)当投顾”。这种数据你也能信。
宁可信民间偏方,不信科学医疗的思路,真不知您怎么想的。盲人摸象好歹还摸一下,您评价象真是完全靠想象。
- 交易所不死老滑头
用新债和信托比还是信托收益高,对的。
债券上市流通以后会因为买卖的博弈产生折价,而信托流通性不好,很难再次交易,所以产生折价非常难。
不知怎么理解投资和投机
只是一个感觉,探讨一下,投资投机之间有鸿沟么,怎么区分?
很难说哪个是投机,哪个是投资
信托,债券我的理解就是流动性上的区别
信托至少要绑定一年,债券如果是交易所上市交易债券,流动性很充裕(当然资金量上到8位数不在讨论之列)
目前来看,信托,债券的风险都是和项目紧密相关的
脱离项目单独谈风险是不成立的
有效市场,风险和收益成正比,当然我们现在的市场不能说是完全有效的,但是肯定也不是无效市场,大部分时间都是近似有效的
所以收益率也基本体现二者之间的风险差异
付息日之前出来,真够讨厌的,搞得我买也不是卖也不是
- 金融类自由职业
信托15%-20%坏账率?——这个结论有证据支撑吗?我相信信托有坏账,但是不信有这么高的坏账,因为我没有找到证据。
- 追求财务自由的80后
我前几年一直买信托,后来还买了一两个基金子公司的资管计划。新政府上台后,明显政策调控的风格比以往变得对症了,开始从根本上医治我国的经济顽疾。今年初,房地产风向变了、地方债的风也紧了、大宗商品价格暴跌,而这预示着信托、资管的高收益基础,甚至刚性对付基础已经动摇了。迅速收缩在房地产和相关信托资管的投资。而经过去年的债券风暴,债券市场出现难得抄底机会,开始进入债券市场,并分兵欧美市场。债券这个市场在1年之内应该还不会失守,转债相对更安全,但最后一样会出现危机。我们且战且退吧。
- 胆小投资者
世茂股份发信托,1年期产品,给出的收益是9%;若发成公司债,你觉得多少收益能行?
还有一批地方债、城投债,也是信托的收益高于债券的,实际融资方都一家的呀。
- 胆小投资者
15-20%的坏账率明显胡诌
楼上的,既然胆小,就该好好看资料
正确的说法是:实际的资金使用方都是一家的,而资金偿还主体都已经变了,这就是信托收益高的根本原因:偷梁换柱,瞒天过海
- 胆小投资者
很多项目真的不算是高收益,很多信托融资成本其实和银行实际融资成本差不多的。
有的银行给你贷款要求你买理财产品,或者直接拿到贷款后存一部分回银行。或者用银票形式给你贷款,算上贴现成本后,往往贷款成本已经超过10-12%了。
现在资管计划也可以挂牌交易了,信托的流动性是不是也可以起来了
- 专注资产增值~
引用:greenwisher - 一言难尽……
我的职业背景只能说和金融沾点边,但是找碴挑错(高大上的说法叫做critical thinking)也是职业习惯之一。
虽然我倾向于楼主“一般来说,信托的违约风险大于债券”的论点。但是楼主的论证逻辑的确是有瑕疵的。
首先,国债不是没有信用风险的。虽然国债利率在金融教科书上被称为无风险利率,但是有史以来曾有60多个国家国债违约。其中包括俄罗斯、阿根廷这样的大国。尤其阿根廷这个奇葩,最近就徘徊在第三次违约边缘。即使美国国债也只能说信用风险很小,但不可能等于0。这个还是个事实性小瑕疵。
其次,你证明信托违约风险大于债券的核心论据就是信托受益率比债券高。这是一个逻辑谬误。
举个例子,水在100摄氏度时沸腾,这个锅里的水沸腾了,所以这锅水一定达到100摄氏度。这个推理看上去不错,其实不对。因为忽略了一个重要条件——在1个大气压下。你的论证的大前提是:收益越高,风险越高。信托受益高,所以违约风险高。看似正确,但是忽略了不止一个前提。
首先缺少的前提是有效市场。收益越高,风险越高,在有效市场下才成立。别说世界上到底有没有有效市场假说里的强有效市场,中国的市场在某些方面估计连半强都很难。楼主说,若融资主体能够通过低成本的渠道融资,则一定不会选择高成本的渠道。这我同意,但是不能通过低成本渠道融资,一定是因为资信状况不好吗?不见得。中国的资本市场是政策调控,银行贷款要产业调控,发公司债也要求“所筹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从我个人经验看,有些资质很好的企业,由于所在产业限制,银行贷不到款,又发不了债,才走信托通道,承担相对高的利率。这个高收益不是来自信用风险,而是来自无效的市场制度。
还有就是信托受益比债券高,这部分溢价一定是来自信用风险吗?你如何排除其他的来源,比如说流动性溢价。即使同一个企业同时发的信托和债券,信用风险和利率风险一样,但是信托的受益率通常会比债券高。因为信托流动性比债券差,额外收益(至少是其中一部分)来自流动性溢价。不对流动性溢价进行调整,单纯比较两者,是没有意义的。
之后各位说的行业违约率,个人认为是比单纯比较收益率更直接有力的论据。可惜的是又陷入了统计数据口径之争,而无法得出一个结论。就如马克吐温所说,世界上有三种谎言:谎言,该死的谎言和统计数字。
- 专注资产增值~
没想到我的一个问题引来了这么多的口水战,不过也让大家更加深入的了解了债券和信托~在这里,我还是赞同@greenwisher的无效市场和流动性溢价的说法。联系到前几天跟一个专职放贷的人聊天,发现我们只是坐井观天,很多事情自己不知道不代表不存在,比如那位朋友说看不上信托年化10%左右的收益,月利率5%都看不上,说是月利率8%-10%才考虑,我问他出现过客户还不上钱的情况没,毕竟收益越高,风险越大,人家说一直好好的,我又问他这么高的利率有没有人借啊,他说等着借钱的人多了去了,我在想:真有那么多饥渴的人吗?后来发现我只是井里的青蛙;所以我想说的是,存在即合理,世界上有很多事情是解释不清楚的,不管是因为大环境还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的原因导致现在存在利率高的情况,都是你情我愿的,而我们现在要做的事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信托公司要做的就是向前看这个任务,不管你借多少钱,我要做的就是要保证你借的钱有足够的资产垫付,这就够了~很多事情不是我们认为应该是什么样子,他就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们能做的只有接受,然后向前看,因为决定权不在我们这里,而是在上面~
- 我为榴莲狂
做什么生意借这样的高利贷啊
- 专注资产增值~
这个我也不太清楚,你可以随便打一个放贷的电话,确认一下~我听之后也觉得不可思议~
他说啥你就信?是抢银行呢还是走私军火,能承受这么高利率
- 专注资产增值~
呵呵,我已经说过了,很多事情自己不知道不代表不存在,你可以随便打一个放贷的电话,确认一下~
有些东西,用常识判断下就行了,没那么神奇
chaoyue25:
你好,下面这个产品你可以参考一下:
中融-汇通融享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发行方:中融信托、平安汇通
发行规模:4亿(已有机构认购2亿)
发行时间:
产品期限:12+12个月
预期年化收益率:【100万—300万】:10%;【300万以上】:10.5%;
付息方式:半年付息
投资门槛:100万起以10万的整数倍递增
资金用途:通过认购“平安汇通中融融享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向华城希望发放委托贷款,用于重庆市江津区“万千城”政府安置房项目。
风险控制措施:
1,协议回购: 江津区土地房屋征收储备中心已签署安置房回购合同,合同价款不低于14亿元,并约定回购款支付至中融指定的专项账户中,;
2,财政担保:江津区人民政府、人大通过决议,将安置房购房款纳入年财政预算;
3,土地抵押:项目土地及在建评估价值4.1亿元提供抵押担保;
4,AA主体担保:重庆市江津区华信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担保( 2013年中诚信评级长期信用等级为AA);
5,实际控制人担保:项目实际控制人陈勇及高山雪夫妇为信托计划还本付息义务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
项目优势:
1、交易对手优质:实际交易对手为重庆市江津区人民政府;
2、政府信誉保障:人大决议+财政专项回购资金安排;
3、风控措施完善:土地抵押+AA级发债主体担保;
4、还款来源充分:10.5亿元回购款+保守6亿元销售回款;
5、双重集合计划:集合资金信托+专项资产管理计划;
6、三重风控把关:信托+基金子公司+银行。
想要详细了解,可加QQ:,也可电话联系:,欢迎咨询。
现在知道为什么楼主这么力挺信托了吧?
其实跟有些人不用争论,人家是屁股不仅坐在那,而且是用502胶水粘在那了,挪不了位置,你让他不屁股决定脑袋,除非你能帮他找份新的工作。
- 专注资产增值~
呵呵,被发现了,那大家就顺便讨论一下这个项目怎么样吧?
- 交易所不死老滑头
骗子太多,傻子都不够用了
- 专注资产增值~
在这里,多谢大家参与讨论,同时我也想澄清一下,我的确是一个信托销售顾问,我来这里的目的是想开拓客户资源,寻找认可信托投资的客户,但是我觉得我没有发表一些误导性的陈述,我就是把我自己认为的想法说出来,跟大家一样各抒己见;我发这条提问,一方面是想看看这边做信托的有多少,初来乍到,了解一下情况;另一方面我对债券了解的不多,确实想知道大家是怎么玩债的。这个做法目的性强了一点,如果被打上骗子的标签,我也无话可说,只能摇头“呵呵”了~最后要感谢一下@小竹这位朋友贴出了我们即将募集结束的项目,为我们做了公开宣传,再次感谢;当然有打扰到各位之处,还请见谅~
- 金融类自由职业
拉客户的活不这么好干,祝你好运。
- 交易所不死老滑头
单单从纯粹的投资来说,信托说真的在这里是没有什么市场的。我认识的现象是,大客户一般都和信托公司或是债务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仅仅是简单的借贷关系,例如有时候只是为了安排一个家属去里面工作,不丢点钱进去谁给你说话的份。
- 打字员小张
中融的销售真不容易啊 平台类信托 风险挺高的 对比收益率 真不算好投资标的
呵呵,简单点说,买信托的都是有钱的,而且不喜欢研究这些所谓技术指标的。
买转债的都是钱少点的,喜欢自己控制分析的。
要回复问题请先或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