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 摩根斯坦利与摩根史丹利谁大?

360亿平安定增大单 摩根史丹利是如何从高盛手中抢走的
  摩根士丹利最后一刻“虎口夺食”,从高盛和瑞信手中抢过中国平安巨额定向增发的承销业务,一举锁定亚洲投行榜首的宝座。
  上周日,中国第二大保险公司中国平安敲定了365亿港元(约47亿美元)的定向增发,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腾讯创始人马化腾参与投资,而“两马”正是摩根士丹利抛出的杀手锏。
迅速了解个股压力支撑位,买卖点…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直到周日上午,高盛和瑞信都以为这笔承销业务已是囊中之物。该报援引的知情人士称,中国平安此前已临时性地认可了它们提供的定向增发对象名单。没想到最后一刻杀出的摩根士丹利抢走了这笔大单,使得它们被迫屈居金融顾问的角色。
  该知情人士形容这一过程称:
  就好像人已经步入婚礼的殿堂,结果发现口袋里的婚戒被人偷走了。
  摩根士丹利在当天午后递交了一份投资者名单,其中包括就马云和马化腾,而且承销报价也比高盛和瑞银更划算。
  亚洲股票承销市场的竞争尤为激烈,承销收入通常占到行业总收入的40%,而美国或欧洲仅为25%。
  数据供应商Dealogic的数据显示,拿下该笔交易后,摩根士丹利亚洲(除日本外)承销业务排名以162亿美元的总量一举超越高盛和摩根大通,由第三位跃升至第一。现在,高盛、摩根大通和瑞信分别以141亿美元、118亿美元和115亿美元追随其后。
  值得一提的是,马云、马化腾和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在中国被称为“三马”。“三马”上个月曾联合投资华谊兄弟 ,他们还在2013年合作设立了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互联网财产保险公司。
(责任编辑:王立广)
浏览更多精彩资讯敬请:
免费下载金融界客户端
免费下载知我财经
关注金融界微信微信号:jrjnews2013
已有&0&条评论
市场经过连续的调整,时间节点上已经来到了2016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资金慌正在逐渐得到缓解。市场风险.....
当前人气:188
中共住房城乡建设部党组在关于巡视整改情况的通报中提到,不断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房地产市场关乎国计民生.....
当前人气:65
话说小时候仗着大几岁老是欺侮妹妹,一天晚上,爸爸过来给我们盖被子,赫然发现三岁的妹妹直直的坐在黑暗中.....
当前人气:23
意见指出,转变政府农业投入方式,积极探索通过投资补助、资本金注入等方式支持农业PPP项目,强化政府投.....
当前人气:29
市场面:岁末最后的两交易日,今日沪指继续低开后,上下震荡,全天围绕开盘位置波动,震荡幅度不到1%,沪.....
当前人气:299
今天晚上19:30分,我们在直播间中不见不散。
当前人气:83
直播室首页
当前人气:1
【发改委、农业部发布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转变政府农业投入方式,积极探.....
当前人气:879
【两部委发布推进农业领域PPP合作指导意见】发改委、农业部发布推进农业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
当前人气:2076
VIP-12期:20万实盘百万之路,将会从明天正式开始更新。
当前人气:1551
上证综指收报3096.10点,下跌0.2%,成交额1499.2亿元。深成指收报10159.45点,下.....
当前人气:20
发改委:国家信息中心与携程公司签订诚信合作协议。
当前人气:29
【真情回馈】《稳操胜券(金鸡报晓-红包)》已经推出,全网最低价真情回馈,只需208金币索取,服务器截.....
当前人气:90
收评:指数缩量弱势震荡 股权改革题材局部活跃今天市场整体仍延续了缩量弱势震荡的格局。由于假期临近,两.....
当前人气:42
《1-2月投资策略》提示大盘操作环境,盘口主流热点。根据市场热点和技术形态选择个股,分享我自己的介入.....
当前人气:209
热门问诊股:
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
个股净流入
个股净流出
证券名称最新价格涨跌幅净流入金额(万)
56.59.37%8.4410.04%72.6110.0%33.8810.0%
目标涨幅最大
机构股票池
股票简称投资评级最新价目标价
买入21.5428.00买入38.10--买入6.507.80买入10.92--
24小时新闻点击排行榜
48小时新闻点击排行榜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更多公众号:binggouzhi并购如戏,戏中有道。并购志,每日一案,让一切浮华回归本质。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并购志丨投行除了高盛/摩根,还有哪些精品投行更值得学**?,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我不明白为什么摩根史丹利如此自相矛盾_美股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367贴子:
我不明白为什么摩根史丹利如此自相矛盾收藏
一份报告说2012年看多黄金期货,目标价$2200,另一份报告说2012看多美元。我了个擦了,美元和黄金的负相关关系大概是全球所有可交易产品中最强的了吧,居然能一起看多。。。我真服了那一帮枪手分析师了。
连大摩都可以否定
都是些什么人
我没有否定大摩的能力,而是对大摩的道德否定,和高盛一样,这类投行往往自己真实的观点和自己所发出的报告并不一致。就像高盛几个月前看好中资银行股却卖出工商银行一样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中信凭什么打败中金?一个男人和两个巨头的战争....
中信凭什么打败中金?一个男人和两个巨头的战争
中国第一大券商中信证券核心管理层的几名高管被带走了。据目前不完全信息:有徐刚,刘威,葛小波,这三位都是公司执行委员会级别的,直接对一把手汇报工作;另外,被要求协助调查的,还有向刘威汇报工作的房庆利、姚杰和汪定国等一堆中信业务干将。
8月25日,是中国证券历史上一个极其特殊的日子。
中国第一大券商中信证券核心管理层的几名高管被带走了。据目前不完全信息:有徐刚,刘威,葛小波,这三位都是公司执行委员会级别的,直接对一把手汇报工作;另外,被要求协助调查的,还有向刘威汇报工作的房庆利、姚杰和汪定国等一堆中信业务干将。
徐刚是中信证券研究加股票销售的一把手;刘威全面负责资本中介,兼任金融市场管理委员会主任;房庆利负责证券主交易商服务。
一个负责股票,一个负责固收,一个负责客户。这几位加在一起,足以成立一个完整的证券公司了。
更重要的是,这可是中信的人。中信不仅是中国第一大券商,更是这次国家救市运动的先锋,券商同业会议召集人,国家队买卖下单执行人。这种代表国家利益的大事里,竟然传出如此重大谣言,确实让人震撼。
825,按说这个日子是个挺欢乐的日子,因为这是美国著名的裸胸日(GOTOPLESS)。每到这天,大批妇女活动会跑到纽约时代广场,上身脱光,抗议法律中只允许男性赤裸上身的待遇。
很多国内证券交易员早就期盼这一天。彭博终端上,很多人早就提醒美国同事们,“中国交易气氛淡出鸟来,哥们一定帮忙去时代广场多拍几张解解闷。”
想不到,中国证券行业几十万从业人员,当天能蹦出来一个比GOTOPLESS还解闷的消息。从金融街到中环,从陆家嘴环道到深南大道,大家都在密集交换信息,研究着这件事儿的可能路线图。中信的风控到底怎么回事儿?深喉是谁?下一波,还有没有同业的公司领导会被带走?这事儿发展到这个地步,还有继续发酵的空间?
徐刚和刘威,这两个名字对于非证券人士而言,可能无感。就算是对一般记者而言,似乎也只是两位大公司高级管理人员。但对稍微有点年资的业内人士而言,这个突发事件可以翻译为两个问题:
这么多年,中国权益类市场,还有徐刚不知道的事儿吗?
这么多年,中国固收类市场,还有刘威不知道的事儿吗?
所以,你懂了?
今儿,先说几句徐刚。大平台(也指中信证券)的员工们,并不觉得徐刚是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他身材高挑,走路很快,但眼神并不和向他打招呼的同事们直视,似乎这种步行并不影响大脑沉浸于某件事的专注思考。
他是人大的本科,南开的硕士博士。进入中信证券17年,算是奠基性的老人。业内同行评论他的成功,是建立在对一批证券同业的压迫式追打。尤其对老对手中金公司的压倒性优势,一举奠定他在市场上的声誉。
中国资本市场里,上百家证券公司在混战。
但头牌只有两家中字头:中信、中金。
中信以体量庞大、风格激进和母公司支持闻名。
中金以国际范儿、一贯保守和管理层独立行事。
中信一直以研究覆盖全面及交易市场领先占有率为招牌。
中金素来以知名经济学家及市场最大生意承销者为卖点。
中信外号叫麦子店高盛,虽然高盛在股权层面和中信毫无关系;
中金绰号是国贸大摩根,不过摩根史丹利早在多年前,就因特殊原因,不情不愿地卖掉了中金股权。
07年,曾经一言九鼎的中金研究部,其声誉逐步被中信超过。其后,中金的其他各项生意也彻底被中信远远抛在身后。中金曾经凭借摩根士丹利作为股东的独家背景,号称用华尔街估值技术及流利英文服务全球客户。但中信稳扎稳打,结果做得更好,团队更加出色,交易量更大。
近十年,在新财富最佳分析员、最佳研究团队等系列评比中,中信研究部始终确立了对中金同仁的大幅度优势。搞得中金气愤得内部宣布:不再以官方身份参与新财富杂志评选,转向受国内人情和拉票机制影响程度更淡的《I.I》评选(I.I是全球对冲基金行业杂志《机构投资人》缩写).
2003年,中信就已上市,而中金一直拖到了2015年还没有结果。为了维持国际范儿,中金在纽约、伦敦、新加坡、香港均设立了股票销售业务(中金内部发展战略中最高频的词儿就是纽伦新港),但这块始终难以盈利。而资金雄厚的中信干脆于03年扔出近13亿美金大手笔并购了业务覆盖全球、证券销售业务非常出色、香港市场占有率突出的里昂证券(里昂证券的研究员甚至任性到用风水学来研究证券),一下子把自己的生意拓展到北美、亚太和东南亚。这种布局力度,大踏步超越了中金。
为了谋求对中金更大的研究优势,中信曾经接触过中金前任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而哈继铭最终选择高盛香港。于是中信再次接触中金后任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并最终说服他到中信担任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这词儿,在中国证券市场还是挺新鲜的,本土券商只有中信设立这一职称)。如此力度的高职位反复挖角,迫使中金研究部行政负责人梁红只得兼任公司首席经济学家,而中金上一次这两个职务的重合,还得追溯到许小年。
以上描述,可以想见徐刚这么多年来业务开拓是如何之咄咄逼人。他的角色和地位,全国证券行业内,不作第二人想。
在徐刚分管的业务上,中金被显著打败。但作为中金前员工,我还是想客观比较下中金、中信的一些公司文化区别。
对于徐刚,中信销售和研究部门的同事们更多觉得他是个大喊口号分子,在各种内部大会上,他经常振臂高呼“我们要保持第一!”,“我们这次滑下来了,但我们要力争第一!”听到这些,不少中信员工只能交换眼神,耸耸肩膀。这种声音在中金可绝对听不到。我在中金十年,参加各种员工会议,各级领导风格均相当内敛,振臂高呼此类运动式口号是不可想象的。
当徐刚参加员工集体活动时,会和同事们跳交易舞,而且是几十年前的那种陈旧舞蹈样式。一旦他出现在舞场上,手下的业务小队长们就会积极招呼同事们去和徐总跳舞,对此不少中信年轻同仁颇感头疼。但,国企可不都是这样吗?笔者年轻时在一家大型国企工作多年,颇能理解。而这种事儿,在中金绝不可能,从来没有听说过有年轻同仁被要求去和领导跳舞。退一万步说,如果真有,一定会被断然拒绝。
中信是绝对的老国企、大国企范儿。一层层一级级差别非常明显,不同的年龄、资历代表着不同的地位。大家有明确的界限和势力范围,下级员工很难接触到最高领导层,很多新入职的员工,半年都不知公司主要领导长什么样子。而中金的管理则极为扁平,COO跑到交易台上提示下风险,CEO和外地最基层营业部员工们一起吃饭,而部门级领导就更加没有什么架子,基层同仁随时都可以推门进去与领导谈几句感受。
中信的销售文化,更多建立在大公司的整体优势上,一旦进入这个平台,工作相对稳定,职业生涯很大程度是依靠年资增长,因此在大平台,销售后台的老员工挣钱比销售前台的干将更多,这很正常,因为中信不太具备特别鼓励高产即高得的金钱气氛。而中金销售文化则狼性得多,李刚(中金销售交易部创建者及首任负责人)创立此部门时对年轻销售员严苛考核的心理阴影,依然留在很多人心中。他曾经前夜通知一位清华女生走人,而这可怜姑娘次日早上即将参加毕业典礼。一位中金极为出色的销售负责人当年获得中金工作的重要原因就是,“我不懂什么专业,但我至少记得住每个客户和他每个孩子的生日。”是的,当年中金最知名几位老销售员的职业出身,竟然都是保险推销员。
中信的销售交易部的聚餐是一种国企人可以体会的热闹,酒一定要到位,喝不好则感情不深。对此,文质彬彬的全球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可能完全不能适应,据中信销售员的反应是,一旦开始拼酒,彭博士就开始默然无语,因为实在喝不了。当然,这也影响了研究和销售的微妙气氛,中信人评价目前的宏观研究传递是“二传手”,另有他人执行。我想,彭文生博士也许会非常怀念中金机构销售部门那帮同事们同样文质彬彬的态度吧。
还有,房庆利负责的主交易商业务非常成功,中国绝大部分的知名私募都是中信客户。但有意思的是,中信并没有请公司外的什么高人来主持工作,也没有借用什么外脑咨询。这是一个大国企做事的典型风范:自力更生。中金则完全不同,若能用最贵价格请到华尔街知名华人回国任职,中金从不吝啬。当这些人不能适应中金,大家也欢然离去,毫无芥蒂。这种折腾,中信大国企可绝对受不了。
好,中金中信区别太多了。先说到这里。过几天,给大家讲讲本次一并涉及的刘威。刘威更有意思。他是:
一个极为健壮的男人,胸部可能比女生还突出。
一个收集了无数高质量黑胶唱片的男人。
一个古刀剑一流藏家。
据说,他还是中国固定收益界第一个在纽约购买高级公寓的人。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盛 摩根斯坦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