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如何选址?规模如何确定?

配送中心选址 配送中心的选址要求 配送中心选址方法 配送中心选址原则 配送中心选..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配送中心的选址及网点布局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基于定性定量方法的企业区域性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天津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基于定性定量方法的企业区域性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研究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物流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变化,已经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在物流系统中,配送中心如桥梁一般连接着供货点和需求点,成为物流网络中重要的一个环节。研究配送中心选址算法,将对物流系统作用的发挥以及物流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重要影响。
本文在对配送中心选址现状及算法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区域性配送中心选址的规划模型。全文主要内容如下:
首先分析物流发展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我国物流发展的现状与不足;总结国内外关于配送中心选址理论的研究以及本文的研究意义、方法与内容框架。
其次,介绍配送中心选址的相关理论。包括配送中心概念以及配送中心选址的原则、影响因素和选址步骤;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配送中心选址的各种算法做综述和比较。
第三,在将企业区域性配送中心与传统配送中心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了本文选址规划模型中使用的两种方法:层次分析法和整数规划法。本文将AHP方法应用于选址的定性分析中,利用专家打分建立的判断矩阵,来确定初选地点;将运筹学中的整数规划用于选址的定量分析中,最后综合确定选址点。论文提出了用于解决区域性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模型:将AHP与0-1整数规划相结合的区域性配送中心选址规划模型,并详细分析了模型的建立过程及求解方法。使用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模型,可以避免单一数学模型的片面性。
最后,应用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完成了天津市利达物流配送中心选址规划研究,验证了本文使用模型的科学合理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09【分类号】:F224【目录】:
ABSTRACT4-8
第一章 绪论8-15
1.1 问题背景8-10
1.2 国内外现状发展10-12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方法和内容12-15
1.3.1 研究的意义12-13
1.3.2 研究的方法13
1.3.3 研究的内容13-15
第二章 配送中心选址的相关理论基础15-32
2.1 配送中心概念15-19
2.1.1 定义和分类15-16
2.1.2 功能与内部作业流程16-19
2.2 配送中心的选址相关问题19-24
2.2.1 原则19
2.2.2 影响因素19-21
2.2.3 步骤21-24
2.3 算法综述及优劣比较24-31
2.3.1 定性方法24
2.3.2 定量方法24-31
2.4 本章小结31-32
第三章 区域性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方法分析研究32-42
3.1 区域性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分析32-37
3.1.1 区域性配送中心与传统配送中心的区别32-33
3.1.2 区域性配送中心与传统配送中心选址的区别33-34
3.1.3 区域性配送中心选址的目标34-35
3.1.4 区域性配送中心选址流程35-37
3.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区域配送中心选址备选点研究37-39
3.3 基于整数规划的区域配送中心选址方案的研究39-41
3.3.1 备选点与顾客详细数据整理39
3.3.2 应用0-1 整数规划方法定量计算39-41
3.4 本章小结41-42
第四章 区域性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建模及求解研究42-49
4.1 问题描述和基本假设42
4.2 模型建立42-46
4.2.1 AHP 模型43-44
4.2.2 0-1 整数规划模型44-46
4.3 模型的分析与求解方法46-48
4.3.1 判断矩阵A 的建立46-47
4.3.2 0-1 整数规划模型分析与求解47-48
4.4 本章小结48-49
第五章 实证分析49-60
5.1 利达现代物流配送中心简介49
5.2 选址规划决策过程49-59
5.2.1 资料的收集和整理49-52
5.2.2 初步选址定性分析52-53
5.2.3 AHP 方法得出备选点53-55
5.2.4 0-1 整数模型应用55-59
5.3 选址结果59-60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60-61
参考文献61-64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任春玉;王晓博;李天亿;崔广斌;;[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1期
魏继才,黄谦,胡晓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2年03期
高更君,王震宇,黄卫;[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9期
祁荣宾,冯汝鹏;[J];控制与决策;2003年06期
霍红;[J];物流科技;2004年02期
陈曦,傅明;[J];计算技术与自动化;2001年04期
张培林,魏巧云;[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003年02期
陆华,杨家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3期
张艳霞,霍佳震;[J];物流技术;2002年08期
苗兴东,李映红;[J];物流技术;2004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志华;王莉;;[J];鞍山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周丽娟;乐晓波;;[J];办公自动化;2007年06期
王允建,杨国亮,李钟侠;[J];兵工自动化;2005年01期
王允建,江锋锁,李钟侠;[J];兵工自动化;2005年02期
杨宝臣;王立芹;卢宇;;[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高学金;王普;孙崇正;易建强;张亚庭;张会清;;[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钟一文,杨建刚;[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4年11期
吕善伟,韩艳菊,王伟;[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5年09期
王鹏,赵学亮,万林海,蔡美峰;[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刘北林,沈欣;[J];商业研究;2005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鲁放;何世伟;;[A];第四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1年
舒辉;文劲宇;曹一家;罗春风;王大光;宋福海;;[A];湖北省电工技术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刘维东;陈德春;王志平;;[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郑日荣;毛宗源;谭洪舟;;[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5年
赵晋阳;孙雷;向阳;任小婧;;[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李高峰;刘翠兰;王伟;;[A];全国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及其应用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刘兴隆;;[A];“电力大系统灾变防治和经济运行重大课题”部分专题暨第九届全国电工数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李润生;唐加福;;[A];第四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张得志;谢如鹤;罗荣武;;[A];第八届中国青年运筹信息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6年
刘翔;袁俊江;;[A];第六届中国不确定系统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珺;[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马云峰;[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夏建国;[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柯晶;[D];浙江大学;2003年
李建武;[D];天津大学;2003年
邱世明;[D];天津大学;2003年
任锦鸾;[D];天津大学;2003年
李庆波;[D];天津大学;2003年
吴景社;[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年
倪长健;[D];四川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于秀芳;[D];吉林大学;2005年
茆剑;[D];河海大学;2006年
王丽娜;[D];郑州大学;2006年
蒋利军;[D];西南交通大学;2005年
张胜辉;[D];广东工业大学;2005年
常峰波;[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何蓉;[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王梦兰;[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范永辉;[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文杰;[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霍红;[J];物流科技;2004年02期
高更君,王震宇,黄卫;[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9期
郜振华,陈森发,黄鹍,赵庆建;[J];公路交通科技;2005年09期
傅新平,邹珺;[J];世界海运;2002年04期
李爱国,覃征,鲍复民,贺升平;[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2年21期
陆华,杨家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2年03期
孙元欣,黄培清;[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1年10期
戴英姿,马啸来;[J];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杨虹,邱祝强;[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4年07期
张志勇,匡兴华;[J];物流技术;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毛薇;[D];吉林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胡良德;[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彭伟华;[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刘文歌;[D];大连海事大学;2006年
王月玲;[D];大连海事大学;2005年
董晓媛;[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张铠;[D];天津财经大学;2006年
杨赟;[D];东北大学;2006年
虞红;[D];吉林大学;2007年
刘海龙;[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7年
向永生;[D];长沙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魏继才,黄谦,胡晓峰;[J];火力与指挥控制;2002年03期
李兵,蒋慰孙;[J];控制理论与应用;1997年04期
蒋忠中,汪定伟;[J];控制与决策;2005年10期
张彤,王宏伟,王子才;[J];控制与决策;1999年03期
陈世权,孙有发,李秀平,周西京,陈永富,梁宇宁,马强,郭舍南;[J];模糊系统与数学;2000年01期
吕伟,汝宜红,杨文惠;[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0年01期
汪民乐;[J];现代防御技术;1997年02期
刘海燕,李宗平,叶怀珍;[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3期
李军;[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01期
钱富才,费楚红,万百五;[J];信息与控制;1998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左元斌;;[J];商场现代化;2006年05期
吴兵;罗荣桂;彭伟华;;[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6年02期
李芬;徐国虎;;[J];商品储运与养护;2007年03期
张予川;吴桂峰;;[J];物流科技;2007年11期
暴伟;;[J];价值工程;2010年31期
李怡;谢红兵;;[J];物流科技;2006年04期
张中强;;[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燕臣颖;董宝田;王兆伟;;[J];物流科技;2007年10期
姜忠义;;[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7期
孙焰;郑文家;;[J];物流科技;200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运之;刘婧珏;徐晓璐;;[A];信息化、工业化融合与服务创新——第十三届计算机模拟与信息技术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张建;傅少川;;[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刘长有;翟乃钧;;[A];第二十九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N];人民邮电;2001年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物流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周少清;[N];国际经贸消息;2002年
陈敬;[N];医药经济报;2003年
杨华春;[N];成都日报;2008年
区委报道组
吴桂潮;[N];嘉兴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方春明;[D];吉林大学;2009年
董利达;[D];浙江大学;2004年
卢立新;[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崔珊珊;[D];河北大学;2010年
曹立楠;[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黄晓龙;[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魏益民;[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梅莉;[D];安徽工业大学;2012年
林雄;[D];福建农林大学;2010年
申福军;[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孟辉;[D];安徽工业大学;2011年
张义伟;[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张大圣;[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4号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一些基本问题
下载积分:500
内容提示: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一些基本问题,物流配送中心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00:51:41|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物流配送中心选址的一些基本问题.DOC
官方公共微信&&欢迎来到论文网!
论文网8200余万篇毕业论文、各种论文格式和论文范文以及9千多种期刊杂志的论文征稿及论文投稿信息,是论文写作、论文投稿和论文发表的论文参考网站,也是科研人员论文检测和发表论文的理想平台,。
您当前的位置:&>&&>&
摘要:配送中心选址,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费用、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成本都有极大而长久的影响。一旦选址不当,它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将是难以弥补的。因此,连锁企业相关从业人员有必要理解并掌握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方法。针对现有配送中心选址方法对数学基础要求较高,不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难题,提出一种应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配送中选址问题的方法,并结合某企业配送中心选址决策的实例,阐述了该方法的求解步骤。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简化后的选址问题,同时也适合高职学生理解和掌握。
关键词:配送中心,选址,层次分析法
  配送,作为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的基本功能之一,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1]。连锁经营的发展,离不开物流配送;合理的物流配送,使连锁经营中的统一采购、统一配货、统一价格得以实现。能否建立高度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关系到连锁经营的规模效益能否充分发挥,这也就使得配送中心的选址决策尤为重要[2]。因为,配送中心地址选定恰当与否,其对投产后的生产经营费用、产品和服务质量以及成本都有极大而长久的影响。一旦选址不当,它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将是难以弥补的[3]。因此,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一定要要掌握配送中心选址的科学方法,从而为在今后社会实践中开展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物流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建模和求解,一直以来都是相关领域研究的的热点,也提出了很多理论成果。但是,这些建模和模型求解算法都较为复杂,且需要较深的数学基础,不太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理解和掌握。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配送中心科学选址的方法。层次分析法是管理学中讲述的一种简单的决策分析方法,用该方法既可解决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又便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下面结合笔者在实习企业参与的实际案例,阐述应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配送中心问题的方法。
  一、某连锁企业配送中心选址问题的描述
  连锁企业随着经营的发展,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构建配送中心成为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要课题。例如,重庆某野生资源有限公司连锁经营网店日益发展,设立在重庆市城口县的成品库房的规模已不能适应其经营发展的需要,于是着力构建一个大型的成品库房作为企业配送中心。
  目前,该企业构建配送中心面临两种建设方案的选择,一是在重庆市城口县的老成品库房的基础上进行改建,二是选择在重庆主城区已有的企业办公处新建一个运营中心。
  上述两种不同的建设方案的选择,涉及到企业巨额资金的投向和企业物流配送的经营成本与经济效益,还涉及到企业物流配送的经营管理是否营运有效,这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决策方法。决策成功,可以给企业带来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决策失误,可以使企业陷入严重的困境。
  二、应用层次分析法解决配送中心选址的方法
  1.确定决策变量
  用来描述此决策问题,其中X1代表在老库房基础上改造,X2代表在重庆已有的办公处新建一个运营中心。于是有:
  方案A :时,即在老库房基础上改造(X1=1,X2=0);
  方案B :时,即在重庆已有的办公处新建一个运营中心(X1=0,X2=1);
  其中X1+X2=1
  2.确定目标变量
  (1)成本 C
  建设运营中心的成本主要包括:
  C1:中心规划设计费用
  C2:购置设施和设备费用
  C3:中心建设费用(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建设管理、工具消耗、工人工资等)
  C4:消耗能源的费用
  C5:维护和其他费用
  这些费用,都是可量化的标量,因此总成本C为:
   C = C1+ C2+ C3+ C4+ C5
  经过预算,得出新建一个运营中心要比在老库房基础上改造成本要多一些
  (2)时间 T
  这里的时间是指从对运营中心进行规划设计到建成投入使用这一周期。它主要包括:
  T1:图纸设计时间
  T2:项目建设时间
  T3:设施和设备采购时间
  T4:投入使用的时间
  这些时间,都是可量化的标量,因此总时间T为:
  &T = T1+ T2+ T3+ T4
  经过估算,得出新建一个运营中心要比在老库房基础上改造用时要多一些
  (3)柔性 F
  因为,建设运营中心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使企业的营销行为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迅速响应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所以,运营中心的柔性被认为是最关键的一个目标变量。这里的柔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二是适应内部环境变化的能力。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l&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查询库存,库存量低于一定限度时系统自动报警
  l&自动提供货品的合理摆放位置,在产品出库时能自动提示对应产品的摆放位置
  l&迅速响应各分公司和大客户的需求
  l&方便快捷的运输
  l&当需要时,可以轻而易举地扩展
  对于柔性,无法用具体的标量来描述,但可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
  (4)质量 Q
  这里的质量主要指运营中心的建设质量,影响他的主要因素是项目的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的资质和水平。上述两种方案,对于此目标无明显作用,因此在决策分析时把该项简化。
  (5)环境影响 E
  对于本决策问题,无论那种方案都属于工程建设项目,二者对环境的影响差异不大,因而在决策分析时仍然把该项简化。
  3.建立决策层次模型
  从系统的角度考虑该问题,五大决策目标(成本、时间、质量、柔性和环境影响)都应予以考虑,但经过详细分析,上述五个决策目标中质量和环境影响虽然很关键,但对于备选的两个方案而言,二者无明显差异。所以,应简化此决策问题,重点考虑成本、时间和柔性。于是,可建立如图1所示的简化决策层次模型[4]:
  图1简化的决策层次模型
  4.建立判断矩阵
  (1)准则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
  &max =3.037& CI = 0.019& CR =0.032 & 0.1
  (2)措施层对准则层C的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
  &max =2.0& CI = 0(判断矩阵完全一致)
  (3)措施层对准则层T的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
  &max =2.0& CI = 0(判断矩阵完全一致)
  (4)措施层对准则层F的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
  &max =2.0& CI = 0(判断矩阵完全一致)
  (5)措施层对目标层的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
层次总排序
  根据层次总排序,可知方案B较优。
  三、层次分析法解决配送中心选址的结果分析
  依据上述模型的求解方法,得出两种方案的综合评价是方案B 优于方案A。这与公司讨论研究后的基本意见是一致的。
  在这个问题的决策中,柔性目标是最关键也是决定性的因素。该公司在重庆主城区已有的办公处新建一个运营中心的柔性,明显优于老库房改造的主要原因是城口地处偏远山区,重庆市区的地理位置要优越得多,当客户需要某产品时,常常会因为路途遥远和交通不畅而延误交货,从而导致企业对市场的响应变慢。而重庆市区是重庆市的中心,这对企业提升品牌实力有极大的帮助。
  同时,企业在城口的通信和网络设施很不完备,无法充分利用网络化销售系统,使系统的优势体现得不明显,导致柔性降低。虽然,新建中心的成本和时间都要大于老库房改造,但是因为公司在重庆主城区已有固定的办公地点,适宜构建物流集散基地,这样既节省了大笔的用于租地的费用,又节省了时间。这样,从项目建设来看,新建中心的成本和时间,只是略大于老库房改造的成本和时间。而后期商品配送中心的保障供给,却优势十分明显,其利远远大于弊。因此,该连锁企业选择在重庆主城区已有的办公处新建一个配送中心的方案优于在老成品库房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而且,目前该公司在重庆的运营中心已经建成,从实际运行情况来看,效果非常好。因此可见对该问题的分析决策是正确的。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合理的结论:运用管理学中一个简单的决策分析方法即层次分析法,既可科学合理地解决配送中心选址决策的难题,使企业物流管理效益最大化;又便于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解和掌握连锁经营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分析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梁红岩.论物流配送是连锁经营成功的关键环节[J].生产力研究,-52.
[2]龚树忠,张闯.超级专业店的连锁经营与配送中心的配置决策[J].财经问题研究,-71.
[3]郑家佳,闫威.农工贸产业链物流管理模式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32.
[4]谷振宇.定制型制造企业绿色制造实施模型及实施方法研究[D].重庆大学,2010.
查看相关论文专题:
-------------------------------------------------------------------------
上一篇论文:
下一篇论文:
相关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最新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读者推荐的物流管理毕业论文
热门:&&&&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配送中心选址及方法研究
下载积分:1600
内容提示:配送中心选址及方法研究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6|
上传日期: 03:33:12|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配送中心选址及方法研究.PDF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配送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