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证

浅谈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与管理体系认证之间的关系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日签署第440号国务院令,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从日起,国家对一些重要工业产品的企业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条例规定,任何企业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之前,不得生产列入国家实行生产许可证制度的工业产品目录中的产品。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销售或者在经营活动中使用未取得生产许可证的列入目录的产品。&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是国家为了加强质量管理,确保涉及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等重要工业产品的质量,配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贯彻执行,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实施的一项政府行政审批制度。一方面,政府通过对企业的生产必备条件的核查,并对产品质量进行型式试验和全项目抽样检验,验证企业是否具备连续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颁发生产许可证,准予生产。另一方面,通过执法监督对无证生产、销售无证产品,以及虽然有证但生产不合格产品等违法行为,依法予以查处。因此,生产许可证制度是政府依法对产品质量实行强制管理的一项有效措施。
  《条例》的颁布和施行,使一部分人对生产许可证制度与管理体系认证的概念及作用产生了混淆。有的人认为,企业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取得了认证证书,就获得了进入市场的通行证,没有必要再施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了;或者认为,企业如果获得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就获得了合法生产的资格,没有必要再申请管理体系认证了。实际上这两种认识都是不正确的。两者在实施的目的、性质、发证的部门等方面所存在的差异如下表所示。
  《条例》中对“质量管理”的规定,是组织按ISO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最基本的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以顾客满意为关注焦点,要求组织的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全面满足顾客的需求;同时,重视与企业员工、社会、交易伙伴、股东等顾客以外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重视中长期的预测与规划和经营管理层的领导能力;重视人及信息等经营资源,使组织具有自律、学习、速度、柔韧性和创造性。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包括持续改进的过程)以保证持续符合顾客与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不断提高顾客满意率。
  组织按照ISO标准的要求,建立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有效运行,可以为组织顺利取得生产许可证创造有利条件。
  《条例》的第十四条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主管部门受理企业申请后,应当组织对企业进行审查,对企业的审查包括对企业的实地核查和对产品的检验两部分。
  2003年12月,强制性产品认证(CCC认证)机构对已经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组织,在申请强制性产品认证时,将减少或免予工厂审查。同样,组织按照ISO标准建立适宜的质量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也必然会减少生产许可证审查机构发证的风险。因为,对组织申办生产许可证进行实地核查的程序、过程和报告结论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程序基本一致。如果一个组织按照ISO标准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且通过了第三方的认证,这对生产许可证的审查机构,从近期利益上讲,可以减少对企业实地核查的风险;从远期利益上讲,可以认同认证机构的认证结果,免除实地核查。这样不但可以节省生产许可证审查机构的成本,节约社会资源,提高生产许可证审查机构的办事效率,也为组织节省了因重复迎接检查而承担的费用。同时,也促进了第三方认证机构的认证积极性,增加了认证机构承担法律责任的意识,有利于促进中国认证事业的健康发展。
  日,在第四次全国认证认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上,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张穹表示,国务院法制办已经把认证认可作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写进了国家新出台的法律法规中,今后行政许可的范围要逐步缩小,能通过认证认可实施的就不再实行行政许可。他还特别说明,要加快《合格评定法》的立法速度,争取早日颁布。在今后的立法中,能将认证认可手段纳入的就一定要写进去。由此可见,认证认可在未来的行政许可工作中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不可否认,我国的认证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可能会使得生产许可证审查机构不大相信某些认证机构的认证结果,但必须承认,大部分认证机构的认证结果是可信的。实践也证明,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放审查中,发现已经按照ISO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企业,管理比较规范,存在问题较少,审查非常顺利。而尚未按照ISO标准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企业,则不符合项较多,审查难度较大。显然,实施ISO标准会给生产企业带来巨大的益处,企业首先通过管理体系认证是企业顺利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有效保障。反之,如果企业先通过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审查,也会为通过管理体系认证提供有利条件。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与管理体系认证这两者之间有区别,不可相互替代,但又可以相互促进,互为基础。
  (柯章勇 张连慧)佚名
&&?&&&&?&&不再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的化学品名单(118种 质检总局2015年第81号)
我的图书馆
不再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的化学品名单(118种 质检总局2015年第81号)
2015年第81号
质检总局关于工业用三乙醇胺等118种化学品不再实施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的公告
&&&根据安全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质检总局等10部委联合公告的《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工业用三乙醇胺等118种化学品不再实施危险化学品管理。按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管理条例》规定,工业用三乙醇胺等118种化学品不再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具体产品见附件。
自即日起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停止受理工业用三乙醇胺等118种化学品生产企业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申请。对于已经受理的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的申请,不再组织进行现场核查、发证检验等工作,终止行政许可程序。未进行实地核查的退回企业已缴纳的审查费,未进行产品检验的退回检验样品及检验费。对已获得上述产品的获证企业,各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按照审批权限办理生产许可证注销或变更手续。
特此公告。
附件:不再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管理的化学品名单
2015年7月6日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向制造强国迈进:吹响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的号角
赵恩泽&付长超&邢郑
日14:59&&来源:
“简政放权”的红利正在发酵。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费用为同比下降0.29元。
企业成本费用是如何下降的?让我们从一个故事开始。
江苏沃绿宝公司打算上马复合肥项目,需要拿到生产许可证,否则新产品就不能从生产线上“出生”。“从过去经验看,我们的材料报到区里,区里送市里,再到省里,省里组织专家来考察,带走样品,送实验室......。” 企业要在忐忑不安中等待两个月,不敢投资也不敢撤资,废了精力也花了不少咨询服务费、检验费。
在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改革之后,这家企业提交材料书面审查合格后当天就拿到了生产许可证,制度性交易成本大幅降低。
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简政放权是核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不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进一步激发市场和社会创造力。要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转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这些部署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
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现场交流会近期在宿迁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会议作出批示,要求简化前置审批,集中力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国务委员王勇号召与会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负责人要在持续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道路上加快前行,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中国制造”品质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江苏沃绿宝有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新增复合肥产品单元,于日申领到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
放要放得开:为企业减负,充分释放市场活力
易鼎电力公司是宿迁小有名气的企业,年产值在2000万左右,主要生产电力金具产品。2010年左右,因公司注册地址发生变更,导致原有许可证作废,需要重新申领,这一等就是3个月。“因为没有许可证,公司3个月没能开工,损失300多万。没有许可证你就不能生产,不然就是违规。” 采访中,提起在许可证上栽的跟头,公司董事长仝娜仍是记忆犹新。
跟仝娜有相同经历的还有临近的沃绿宝农业公司董事长黄武建。他告诉记者,过去自己办理化肥生产许可证一般都要两个多月。黄武建坦言,申请流程多,获证周期长,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自己心里七上八下,不敢投资也不敢撤资,废了精力也花了不钱。
而现在,仝娜所需的电力金具许可证已被取消,不再需要申领;黄武建所需的复合肥许可证,可以先领取,之后再接受现场审查,“以前两个月,没想到现在一天就可以领到了。”
记者在现场交流会上了解到,宿迁工业类产品生产许可制度改革涉及质监、食药监、发改、卫计等10个部门117类683种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覆盖全市1100余家获证企业。
宿迁市的改革空间来自省级质监部门的审批权下放。2016年,江苏提出省级“不再审批”,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江苏明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全部项目、全部环节彻底委托设区市办理,省级不保留任何环节和权力审批。目前,全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核发均由市级办理,省级提供指导服务,方便企业办证,便于本地就近监管。
变化源自政府的“自我革命”。
2015年8月,国家质检总局下发文件要求各地质监部门积极转变职能,以简政放权为核心,最大程度取消工业产品发证产品目录,最大下放审批权限,最大限度优化审批程序。
2017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调整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试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电力金具等19类产品的生产许可证管理被取消,涉及9000多家企业;8类产品审批权被下放到省级质监部门,涉及企业2900多家……
改革不断推向纵深,一批试点红利陆续向企业走来。
在上海,原来的“一企多证”调整为“一企一证”,企业只需一次申请、一次审批,就可以领到一张包括多个产品类别的生产许可证。企业申请材料大幅减少,审批内容合理归并,审查频次合一,工业流程精简,提高了企业对市场的相应速度,企业制度性成本进一步降低。
在浙江,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批权全部委托下放到设区市,赋予39个县(市、区)市级审批权限。同时,生产许可证审批时限从60天压缩到当场许可,极大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降低了企业成本,增强了监管实效。审批权下放以来,受委托实施的各市、县(区)已经完成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2800多件审批事项。
管要管得住:给政府加责,全面保障质量安全
“既要放也要接,自由落体不行,该管的事没人管了不行。”坚持放管结合,将许可管理更多聚焦在安全风险高的产品上,政府集中更大力量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让假冒伪劣产品无藏身之地。
国家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质检系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坚持放管结合,不断强化监管措施,实现了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形势平稳向好。
在放开事前的同时,质检总局要求多措并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其中,强调用好监督抽查这个“利器”,扩大抽查覆盖面,加大抽查频次,对取消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开展全覆盖监督抽查。相关省(市)对简化审批程序的产品实行监督抽查全覆盖,努力做到既放到底、又管到位。
为在“管”字上持续下功夫。2017年5月,质检总局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产品全面质量监管的意见》,提出质检系统作为质量主管部门,要一手抓全面提高质量,一手抓加强全面质量监管,坚持“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切实做到放管结合,实现监管对象全覆盖。
山东省实施了获证企业年度自查报告公示制度。获证企业每年4月通过省局门户网站提交上一年年度自查报告,并向社会公示,自觉介绍社会监督。对未按规定时限提交报告的,省局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拒不提交的依法进行处置。
河南省则规定,在许可证的受理、审查、核准过程中,谁受理谁负责,谁审查谁签字,实行责任追究、倒查制度。通过“受理、审查、核准”三分离制度的实施,强化了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审批权的监督。
山西省在事后监管的随机抽查上用力颇多,开发了“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软件,实现了电脑自动选取被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检查人员的功能。通过产品质量抽查、专题督查等方式,强化对获证企业的监督管理。
上海市规定,通过审批程序的申报企业,要事先作出书面的产品质量安全承诺,对企业失信行为进行质量信用管理,形成“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气氛。同时,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和行业质量状况调查报告的发布,在部分行业推进试点产品质量追溯体系的建设。
一手抓全面提高质量,一手抓加强全面质量监管。
国家质检总局强调,下一步将持续向“四个严格”和“四个到位”发力。要在“放活”的同时注重落实监管责任,以严格质量标准、严格监督抽查、严格缺陷产品召回、严格质量问题整治加强全面质量监管,着力提高监管的针对性、有效性。坚持放管结合、并重,加强全面质量监管。做到政府质量监管到位、企业质量管理到位、质量技术基础支撑到位、监管保障措施到位等“四个到位”,坚持“放”和“管”两个轮子一起转。
服要服得优:让群众少跑腿、好办事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口碑。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是政府服务升级的过程,围绕“服”,创新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方式,完善配套制度,才能让群众办事更方便,不断增强获得感。
日,无锡喜欧电动车公司拿到全国首张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电子证,董事长莫博的喜悦溢于言表,“从申请到发证只用20分钟,比以前缩短40多天,这对企业就意味着市场和效益。政府高效服务让我们创业更有动力、更有信心。”
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这样的变化正是得益于江苏打造的“智慧许可”模式,搭建起一条生产许可审批“不见面”快速通道。企业“足不出户”网上即可申报,只需提交“一单一书一照”进行形式审查,就可获得许可证。这不仅实现电子化网上申报审批,证书结果也通过互联网告知和快递送达。
此外,江苏“智慧许可监管平台”通过省、市、县三级信息互联互通,实现了协同监管。审批部门组织现场核查,核查人员可通过移动APP及时上传核查信息,若发现生产条件不具备申请资格或不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立即依法撤销生产许可证。
之前有很多企业因不了解政策,准备不充分,往往需要反复修改材料,来回奔波。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山东建立了“在线预先服务指导”制度。
山东省质监局局长张宁波介绍说,“在线预先服务指导”由专人网上指导企业修改补充申请材料,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够享受到规范化服务,提高了企业的申报质量,让企业一次申报成功。“这项措施让老百姓感到了实惠,2016年,全省选择‘预先服务指导’的企业次数超过了受理申请总数,占受理总量的113%。”
据了解,山东省质监局通过加强管理,不断优化提升服务水平,全面实行了“一个窗口对外、一个机构履职、一个印章审批、一站式服务”,编制了业务手册和服务指南,对省级发证产品实施细则进行了细化刚化,明确审批要求、时限、流程等细化要求。严格落实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服务承诺制和限时办结制。
江苏和山东的探索只是优化许可审批服务的一个缩影。我国多个地区采取了一系列方便企业、优化服务的改革措施。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审批标准化、大力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减免企业办证费用等举措越来越普遍。
国家质检总局副局长李元平在会上表示,质检总局已陆续推出简化审批、优化服务的措施。2015年,质检总局对许可证期满延续的获证企业免于实地核查,对监督抽查合格的免于发证产品检验,满足条件的换证企业可以当场取证。2016年,全面取消了与产业政策无关的许可前置条件,发证检验项目削减30%。
自今年8月1日起,我国在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广东6个省(市),对省级发证的17种产品,试行简化两个关键审批程序。试点经验将尽快在全国推广实施。
改革依然任重道远,也唯有改革才有出路。
各地各部门将坚定信心、凝聚共识,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持续深化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改革,保障产品质量安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释放社会创业创新活力,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工业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责编:王政淇、白宇)广东省生产许可证审查服务网
11.2210.2409.0706.1406.0105.1004.1703.29
信件标题处理状态
留言标题处理状态
广东省质监信息网
全国质监信息网
版权所有: 广东省生产许可证审查服务中心 制作维护:本中心综合部
地址:广州市天河黄埔大道西363号广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六楼 电话:020-
ICP备案号:粤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眼镜产品生产许可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