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证条款48软条款存在的问题, 要详细点的 最好分几部分

您还未登陆,请登录后操作!
信用证的软条款和硬条款是什么?
信用证的软条款和硬条款分别指的是什么?
信用证软条款(Soft Clause),是指不可撤销信用证中规定有信用证附条件生效的条款,或者规定要求信用证受益人提交某些难以取得的单证,使受益人处于不利和被动地位,导致受益人履约和结汇存在风险隐患的条款。
这些条款特点模糊,有些明显有些则“软”得近乎专业.常见的有
1> 货物检验证明或货运收据由进口商或开证人授权的人出具和签署,其印鉴应由开证行证实方可议付的条款等等
2> 检验证由进口商出具和签署并由受益人会签。同时,其印鉴应与通知行持有的记录相符
3> 检验证由某某出具并签署,他们的印鉴必须由通知行证实
4> 票据应出具在有受益人名称的信函笺上,注明全称和地址
5> 货运收据由进口商或进口商授权的人出具并签署,其印鉴必须与开证行的档案记录相符
6> 由进口商授权人出具并手签的货运收据。其印鉴必须符合信用证开证行的票据中心的记录
7> 由进口商授权人出具并签署的货运收据,其印鉴必须符合开证行持有的记录
看出来了吧,几乎什么都是“由进口商怎么样怎么样”,如果为了拿定单不与客户沟通就接受,你就等于卖身啦
其实,客户开具
信用证软条款(Soft Clause),是指不可撤销信用证中规定有信用证附条件生效的条款,或者规定要求信用证受益人提交某些难以取得的单证,使受益人处于不利和被动地位,导致受益人履约和结汇存在风险隐患的条款。
这些条款特点模糊,有些明显有些则“软”得近乎专业.常见的有
1> 货物检验证明或货运收据由进口商或开证人授权的人出具和签署,其印鉴应由开证行证实方可议付的条款等等
2> 检验证由进口商出具和签署并由受益人会签。同时,其印鉴应与通知行持有的记录相符
3> 检验证由某某出具并签署,他们的印鉴必须由通知行证实
4> 票据应出具在有受益人名称的信函笺上,注明全称和地址
5> 货运收据由进口商或进口商授权的人出具并签署,其印鉴必须与开证行的档案记录相符
6> 由进口商授权人出具并手签的货运收据。其印鉴必须符合信用证开证行的票据中心的记录
7> 由进口商授权人出具并签署的货运收据,其印鉴必须符合开证行持有的记录
看出来了吧,几乎什么都是“由进口商怎么样怎么样”,如果为了拿定单不与客户沟通就接受,你就等于卖身啦
其实,客户开具信用证要么是因为刚开始做生意彼此不信任,要么就是资金流暂时不足。刚开始做的时候,别把对方当朋友,生意成了才谈得上朋友,保护自己维护公司利益最重要。当你将客户做成朋友的时候什么信用证都不用怕了,即使有不符点他也会接受的
偏激点说,同一个客户你做的信用证多证明你跟客户的关系越不好,或者说你们公司的产品服务还不到位,甚至是检验你个人销售能力的一个尺度
当然这跟你公司的产品和实力有关系了,做电子的很少有T/T了,大多是L/C的
信用证,想说爱你不容易啊。呵呵
PS: 硬条款同意楼上的啊。
回答数:119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当前位置&&&
对外贸易中信用证软条款的表征及其风险防范 □ 作者:&& 宋洁作者单位:黄冈师范学院商学院   内容摘要:信用证作为一种银行信用的支付方式,是在商品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发展、国际贸易结算货物单据化及银行参与国际贸易结算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通常被认为是国际贸易中最安全的支付方式之一。然而,在贸易实践中,“软条款”则随时有可能威胁出口商的结汇安全。本文旨在探讨及时识别信用证中的“软条款”,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把收汇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贸易各环节防患于未然,是出口商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信用证&& 软条款&& 原因&& 防范      信用证软条款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所谓信用证软条款(Soft Clause),是指开证申请人在开立信用证时,在没有事先征得受益人同意的前提下,故意制造一些隐蔽性的条款,这些条款受益人不易办到或即使办到也会被开证行借故拒付,赋予了开证申请人或开证行单方面的主动权,从而使信用证开证行的第一性付款责任随时会因开证申请人或开证行单方面的行为而解除,已达到不付货款或少付货款的目的,因此被称为“软条款”。   软条款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开证申请人出于诈骗的目的,这往往是和开证申请人要求受益人预先支付履约保证金和开证押金的情况联系在一起,一旦开证申请人收到预付款项,即可以利用信用证的软条款逃避责任。二是开证申请人为了掌握对信用证的主动权,有些开证申请人开立软条款并非出于诈骗的本意,这种情况一般发生在开证申请人是中间商的时候,开证申请人一方面要控制货源,另一方面可能无法及时联系好实际供货人或害怕实际供货人临时毁约,因此利用软条款给自己留有余地,一旦实际供货人无法落实,即可以免除信用证项下的付款义务,因而在信用证中规定了软条款以便自己灵活掌握。三是开证申请人出于自我保护的目的,有些开证申请人为了更好的控制货物及掌握装运时间以便维护自身利益,在过去的信用征机制下,受益人权益得到了充分的保护,而对开证申请人则保护不够,开证申请人承担的风险很大,于是就在信用证中增加软条款以保护自己。    信用证软条款的典型表现形式    (一)控制信用证生效的软条款  这类信用证特质均表现为信用证都必须满足开证申请人或开证行提出的某些条件后才生效,实际上其实质已变成可撤销信用证,当开证行在某种条件得不到满足时,银行中立担保付款的职能则完全丧失,便可利用条款随时单方面解除其保证付款责任。此类信用证中还规定信用证开出后暂不生效,要待开证行另行通知或以修改书通知方可生效。但在正常情况下,受益人收到的信用证应当是已生效的不可撤销信用证,只有在生效条件下受益人才可备货,然而在此类信用证中规定暂不生效,需待进口许可证签发后通知生效或待货样经开证人确认后再通知信用证生效,无论是采取任何形式,该软条款其本质就是信用证必须满足开证申请人某些条件后才可生效。这种限制信用证生效的软条款比较灵活,其方法是阻止信用证生效,目的是为了严格控制信用证交易,只要开证申请人由于市场变化而拒绝发送生效通知,受益人手中的信用证就毫无意义。  (二)附特别议付条件的软条款  该类软条款包含开证行或申请人要求签字或印鉴与开证行、通知行或申请人的要求相符等内容的软条款。货物检验证明或货运收据是国际贸易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凭证,也是银行审核的重要单据之一,检验证书一般由信用证规定以卖方所在国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证明为议付单据,但此类条款规定:货物检验证明或货运收据由进口商或开证人出具或签署,其印鉴应与开证行存档之鉴样相符。因此,只有开证申请人出具或经过其同意的检验证书才能作为议付单据,这样就将是否接收货物的主动权交给了开证申请人,一旦申请人拒绝签发检验证书或迟开此类证书,出口商就不能及时备齐信用证规定的单据去议付行交单,而且通知行根据审证时的“表面相符”的原则,无法审核进口商的印鉴,从而导致单证不符而被开证行拒付,或者因迟交单而被开证行拒付。  (三)货物装船的软条款  在这类信用证中开证申请人往往在货物装船环节中规定各种限制受益人的软条款。第一种情况是规定起运港、目的港、装船日期须待开证申请人同意,并以开证行修改书形式另行通知;第二种情况是开证申请人指定船公司、船名;第三种情况是规定受益方只有取得开证申请人指定的验货人签发的装船通知后才可装船。该类条款中申请人完全掌握货物是否装船、何时装船的主动权,从而导致延迟装运或其它不符条件的产生,给开证行拒付提供了理由,也使受益人陷于一方面不能不准备发货,另一方面又无法掌握发货日期,随时可能造成信用证逾越的两难境地。  (四)限制付款的软条款  信用证支付方式是由开证行以自己的信用作担保,因此作为一种银行保证文件的信用证,银行应当负首要的即第一性的付款责任。信用证中如果对付款附加额外条件,就是软条款,这些软条款可随时解除开证行第一付款责任,改变了信用证开证行的责任,违背了信用证的支付规则。这种信用条款分为几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信用证中规定以进口方实际收到货物后才付款;第二种情况是规定在货物到达进口国港口,由进出口方出具检验证明后开证行才能付款;第三种情况是规定只有在货物进口清关、取得配额或由主管当局批准进口后才能付款;第四种情况是规定议付行在收到开证行授权后方可对受益人付款。    信用证软条款的防范措施    慎重选择交易对象,在寻找贸易伙伴和贸易机会时,要搞好客户资信调查,调查了解外商企业、公司的资信以及在商界的声誉状况,不能以中间人的资信代替交易对象的资信,这是涉外生意避免找错伙伴的重要前提。  认真缮制销售合同。由于信用证是以商业合同的鉴定为背景而开立的,所以在缮制合同时,对关键条款应尽可能制订得详细、明确、言简意赅,避免L/C条款过于繁琐,不给对方以可乘之机。同时,签订的买卖合同应有买卖双方承担风险的责任保证,最好有第三方、第三国做担保人以及进行公证。  在订立合同时,要力争客户同意由出口商所在国的商检机构来实行商品检验,如果可以争取到由出口商所在国商检机构实施商检,不但可以方便本国企业,而且还将主动权掌握在出口商手中。  认真审核单证,做到及早发现软条款,在贸易过程中收到信用证L/C后,应立即与合同核对,看看条款是否与合同一致,是否可以履行。发现问题后要马上与开证申请人联系对信用证做修改,不要等做到一半才发现L/C条款有问题,那时货物已经上船,一旦进口商不同意修改信用证,出口商就陷入了十分被动的局面。  如果来证是有预付佣金、履约金或大宗货物一次装船等条件,应予以拒绝,以防预付金被骗,风险过于集中。  尽量要求客户在一些大的、信誉较好的银行开证,由于这些银行一般会很注重保持自身的良好声誉,业务操作也比较规范,会严肃认真对待软条款问题,相对来说风险会小很多。  综上所述,软条款信用证是申请人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设置的,但应该看到这种软条款对卖方存在的风险是极大的,可是完全杜绝软条款的出现也是不现实的。为了保护出口商的自身权益,企业在处理软条款这类问题上,不必过于惊慌失措,外贸公司、银行等各相关部门应加强密切配合与协作,保持灵活机智、冷静分析的思维,加强对信用证、尤其是软条款的审核,以便及早发现问题,不断扩大自身优势,把握主动权,为顺利出运货物和及时安全收汇铺平道路。只有这样,才可以减少和降低这种欺诈行为发生的机率,才可以有效防止和避免软条款带来的损失。   &&   参考文献:  1.顾民.信用证特别条款与UCP500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2.冷柏军.国际贸易实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5  3.梁琦.国际结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吴佰福.国际货物贸易实务[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
信息来源:《国际经贸》2010年第10期
发布日期:日
访问量:512我国出口企业应对信用证软条款问题研究开题报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17页¥10.0022页免费42页免费17页¥10.002页¥1.0048页免费4页免费8页免费4页免费6页免费
我国出口企业应对信用证软条款问题研究开题报告|信​用​证​软​条​款
把文档贴到Blog、BBS或个人站等:
普通尺寸(450*500pix)
较大尺寸(630*500pix)
你可能喜欢信用证软条款风险及规避机制探讨_中华文本库
第1页/共5页
文本预览:
经 i 与 法  斋
信用证软条款风险及规避机制探讨 
一蔡 列娜 浙 江科技 学院 
f 要】当今 国际贸易中信用证 ( 摘  简称 L C / )是 使用较为广泛 的一种支付方式,这种结算方式具有银行信用优点 的同  
时,又不可避 免地存在某些缺陷。客观上给我 国的 出口企业带来潜在的结汇风险 ,海外一些不法商人和 资信极差的开证行 
更是利 用这些缺 陷,大钻 空子,大肆 欺诈,信 用证 “ 软条款”欺诈是最为常用的一 种。文章从 分析信用证软 条款风 险的基 
本 范畴 及主 要 表 现 形 式 出 发 ,探 索 外 贸 企 业规 避 信 用证 结 汇 风 险 的有 效途 径 。  
【 关键词】信用证软 条款
规避机靠 j f  
随 着我 国加 入 wT 0.我国 的对 外贸 易正 以前 所未 有 的速度 迅  二  信用证软条款风险机理及表现形式  猛 发 展 。信 用 证这 种 以银行 信 用 为付 款 保证 的信 用方 式仍 然是 我  软 条款信用证 的风险是指信用证 中设置了 陷阱  条款 .令    国 出 口企 业 在 进行 国 际 贸易 结算 时的 首 选方 式  但 由于 信 用证 本  出 口商很难执行 .给出1 3商带来的收益的不确定性。软条款信 用  身 固有 的独 特 的 性质 .使 它在 结 算 中暴 露 出 一些 缺陷 .少 数不 法  证表面看来要记完备 ,其要害是赋予了开证申请人或开证行单方  外 商往 往会 利 用信 用 证 的这 些 缺陷 ,设 立 ” 条 款  欺诈 .给 我  面的主动权  使得信用证随时可能因为开证申请人或开证行单方  软 国 的 出 口企 业 带 来潜 在 的结 汇 风险  据 了解 ,我 国 一 部分 外 贸 业  面的行为而解除其保证付款的责任。其特征是 ;1 开证金额较    务 人 员由 于风 险 防范 措 施不 当而 受此 欺诈 .  导致 企 业 损 失惨 重 的  大  2货物一般为大宗建筑材料和包装材料 ;3进口方一般会要求  情况大曩发生  因此,如何有效回避信用证软条款风险 。完善企  出口方按合同金额或开征金额的 5 ~1 % 预付履约金.佣垒或  %   5
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是当前外 贸工作 者值得深思和探讨 的   质 保 金后  便借 故 刁 难 .拒 绝签 发 检 验证 书 或 不通 知 装船  使 出  问题。   口商 无 法取 得 整 套 单据 议 付 .,使 出 口商 蒙 受 巨大 的 损失 。主 要  信用证软 条款风险基本范畴分析  表现 为:  
1  在信用证中规定附加条件 .开出暂不生效的信用证 。如要  有时也称为 ” 陷阱条款 ” 。是指在不可撤销的 信用证中 加列一  等到进口许可证签发后的通知生效 .或待货样
第1页/共5页
寻找更多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用证条款48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