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村长招聘上讲台,带领村民致富放异彩

浙江三门县六敖镇涛头村的水产养殖致富路 325个手指印的故事_水产快讯(水产养殖)_中国水产养殖网
  当前位置:&→&浙江三门县六敖镇涛头村
今天是:日
水产养殖网―水产行业第一信息平台!
浙江三门县六敖镇涛头村的水产养殖致富路 325个手指印的故事
08:56:00  中国水产养殖网  出处:浙江日报&&&&&&&&浏览量: 2889 次
    &nbsp一个海岛村,455户,1625人。2012年,年产值1亿多元,村集体年收入1千万元,人均年收入1万美元。这三个令人震惊的“1”,来自15年前发生在该村的325个手指印的故事。它就是三门县六敖镇涛头村,从一个贫困村演变成全县的“首富村”。  上午一大早,旭日从海平面上徐徐升起,记者再次走进涛头村。未进村,入眼的是一片片整齐划一的养殖塘。再走近时,记者竟发现塘中是村,村中有塘。村民们自豪地说,养殖塘就是他们的“摇钱树”、“聚宝盆”。  手指印印出“涛头模式”  说起涛头村,不得不说“9711”号那场台风。日,一场百年罕见的台风正面袭击了这个海岛村。全村4000余亩橘园、水稻、棉花被海水浸泡40多天,土地盐碱度高达10%以上。  “盐化这么严重,继续种植,三年内甭想有收成。”面对专家的结论、满目疮痍的家园,涛头人开始思索未来的出路:是把海水浸泡过的土地改成养殖塘?还是继续走种植的老路子?  当时的村委会主任王书明极力主张“种改养”,发展海水养殖业,并得到许多村民的支持;但也有部分农户反对,他们认为“海水里的鱼,娘肚里的儿”,谁也摸不透,养殖风险太大。由于意见不一,村里决定把选择权交给村民自己。  日,村里给每户村民发了一张意见征询表,让他们选择是发展养殖还是搞种植。结果,全村373户有325户在“水产养殖”一栏里按上了鲜红的手指印。  325个手指印确定了涛头村日后的发展方向。很快,该村成立了“三门县涛头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村民以30年土地经营权、每亩作为一股权方式投入公司,公司设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理事会、监事会,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农业生产。  “这是全省第一个股田式公司。”该县海洋与渔业局局长王臣连说,涛头村集体“种改养”,这显然又是一次土地使用权的革命,有人称之为“涛头革命”、“涛头模式”。  养殖塘就是摇钱树  新观念新机制激发了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实行“种改养”后,部分大胆敢闯的涛头人率先“试水”。杨成官就是其中之一。  “当年,我们村只要承包养塘的都赚了,我第一年就赚了好几万元。你可别小看,那时的‘万元户’很了不起。”村民杨成官对记者说,自己按手指印前就从事过养殖,村里种改养后,他是村里首批“吃螃蟹”的人之一。现在,他不仅在村里承包了60多亩养殖塘,还领着两个儿子一起养塘,在江苏又承包了280亩养殖塘,每年纯收入六七十万元,造了小别墅,买了小轿车。  令人欣喜的是,涛头人灾后第一年就走出了困境。1998年,全村人均收入达3262元。特别是“种改养”后每亩3000元至5000元的高收入,与当时仅有300元至500元的种植收入形成鲜明对比,更是起到了一种示范作用。  “尝到了甜头,涛头人再也没有顾虑了,把剩下的几百亩土地全部改成养殖塘。”村委会主任林小快介绍说,村民们从开始“要我改”到主动“我要改”,只用了1年时间,全村4000亩橘地、水田全部改成养殖塘。  “开始我不敢养,但看到村里很多人搞养殖都赚钱了,我心里也是痒痒的。”村民林小骄是最初没按手指印的48户农户之一,但他很快醒悟,第二年便成功“下水”。他告诉记者,现在除了每4年一次分红外,去年养塘收入二三十万元。记者看到,林小骄一家不仅住进了小康楼,房子还装修得相当精致,电脑、空调、冰箱等家电都是名牌。  在涛头人的眼里,养殖塘就是他们的命根子、摇钱树。去年,村集体承包款收入3794万元。而上一次承包时(四年一包),承包款为2000余万元,几乎翻了一番。  一个村一条产业链  “招投标这天,村民们提着一袋袋现金来投标,百元面额人民币堆成了小山,整整有6000多万元。”村委会副主任林德中感叹说,虽然有些人拎着2000万元现金回去,虽然村民们闲坐在家中就有钱分红,不愁吃不愁穿不愁没钱花,但是,大多数村民还是“抢”着承包养殖塘。  45岁的村支委柳冬雪,去年中标2口塘,共34亩,一次性付款60万元。“钱不是问题,关键是看你会不会养。”柳冬雪说,涛头村地处花鼓漫岛,附近海域无污染,水质好,非常适宜海水养殖。这些年,他们在省市县水产专家的悉心指导下,全村几乎是人人精通养殖之道,养殖技术也愈加科学。2008年,该村由原来单一的养青蟹,改为青蟹、血蛤、蛏子、小白虾等立体混养,效益成倍提高。  “现在我们村80%的人在养塘,10%的人在搞营销、卖饵料,10%的人做配套劳动。不过你可别小看这配套劳动,一般都是250元一天,150元4小时,一年下来也有六七万元的收入。”林小快说,目前涛头村已经形成了一条相当完整的海水养殖产业链:养塘、贩销、卖饵料,还有一批专职熟练工。  林小快自己就是村里的贩销大户,从事该行业20多年。“去年产值上千万元,纯利润五六十万元。”林小快笑着说,在村里,每种海产品都有专职的贩销人员,其中贩销青蟹最多,有二三十人;从事蛏、血蛤贩销的有10多人;贩销小白虾的有四五人。而村民杨成东、林祥锋、王书明等人还自己买了船,每天去象山、石浦等地专门为村里的养殖户运送新鲜饵料。  “以前我也在养塘,后来就转为贩卖饵料。前几年,我投资100多万元买了一艘船,还建了个饲料加工厂,专门为村民运送饵料。”老村长王书明是该村325个红手印故事的发起人、创始人,也是第一任涛头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见证并带领村民走上种改养之路,走上富裕路。  “涛头村共有养殖塘3375亩,这几年我们主攻省级青蟹生态示范园区建设,今年准备验收。”被誉为三门县“青蟹大王”的该村青蟹贩销大户丁明标,自从2006年担任公司董事长后,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并邀请浙江大学、宁波大学等相关专家来村讲课,还投入800多万元对养殖塘进行电网改造、硬化道路、河道清淤、自来水安装、码头建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2010年,该村还争取到浙江省省级青蟹生态指导示范园区创建点立项,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和生态化养殖。“现在我们村一亩塘纯收入达到二三万元,养殖效益是县内其他养殖户的一倍多。”丁明标告诉记者,村里从“十一五”期间主抓老塘改造,到“十二五”主抓青蟹生态示范园区建设,大大提升了产业品牌,增强涛头村养殖业在外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  漫步涛头村,处处欢歌笑语声。如今,涛头人的福利越来越好,入股分红年年见长。“我们家7个人,去年分红拿到15万元。”杨成官说,村里人人有钱,哪怕是个老头老太,也能拿出个十万八万。
投稿信箱:tougao@shuichan.cc
上篇新闻:
下篇新闻:
& 相关信息:
& 相关新闻:
& 相关文库:
扫一扫水产微信群申请
客服热线:
电话:025-
技术:客服:
地址:中国南京汉中路185号4F 邮编:210029
南京问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扫一扫加入中国水产养殖网微信以老村长上讲台,带领村民致富放异彩---某某村工作总结_百度知道
以老村长上讲台,带领村民致富放异彩---某某村工作总结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家兄已任村党支部书记多年。过年时我无意间在他那里看到了一份钢笔写成的2006年村工作总结,总结是写给乡党委、政府的。从口气上看,应该是全乡工作总结会上的发言材料。它真实地记录了村里2006年主要工作进展和一些发展变化。对文字我一笔未改,只将个别错别字加括号作了备注。全文如下: 何土肴村06年工作总结各位领导,参加会的代表们:2006年以来在乡党委、乡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村党支部,村委会团结带领全村广大党员群众,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与时俱进,奋力拼搏,迎难而上,扎实工作,全村呈现出经济发展全面提速,社会事业和谐进步,群众生活有所改善的良好局面。主要工作有以下八个方面:一、认真落实党的农村各项方针政策,对全村518个农户的粮食直补即(及)农资补贴按时如实发放到户,总额款是56525.00元。对崔山、王咀两组群众的退耕还林、流域治理工程国家补助资金配合乡农经站、区林业局检查验收补植后按时发给群众手中。二、积极协助区乡民政部门对全村的特困党员户、特困群众户申请救灾、救急,邦(帮)扶资金3800多元,享受人员是,党员:崔向荣、王正秀、陈甲科、翟立权,群众:崔向华、何丕刚、何文周、吴最昌、高彩云、伍风萍、赵淑琴、王士斌、何鸿智、何小奎、高桂珍、何丕召、何芮、张前福、王军宏等同志。三、坚持发展抓项目举措不动摇,创新思路,求大发展。全村全年争取省投、市投、区投专项资金共计31.5万元,到位和建设情况是:①村小学8万元,除还清去年给学生欠回的十几台电脑外,今年有(又)给学校新购置大会议园棹(桌)一套,靠背椅30个,书柜1个,高档办公棹(桌)2个,高档办公椅2个,资金由村小学管理记帐。②新建居民新村一处,地点(在)王咀队,现已建成9户,还有6户明年需继续建设施工,具体施工方案是统一图纸要求、统一标准、统一管理,农户自建的原则,由于施工地有西峰至庆城县大电网组(阻)碍一个户施工,最近我们千方百计申请争取区农发办资金1万元,生产队在(再)集5000元交庆城县电力局帐户后,提 18米高杆即(及)其它材料排除障碍。③给红岭、普洛两队争取省投(资金)4.5万元,群众自筹2万元,新建14米高30方水塔一座,极大的(地)解决了水流量不足的问题,该工程的资金管理和建设全部由区水务局承担。④给村级道路养护争取市投资金2万元,路面维护即(及)资金试(使)用由村委会承担。⑤争取区投电力改造资金6万元,已给岘塬队架通高压线路到王湾坡头,施工单位是区电力局,春节后按(安)装变压器壹台,极大暖(缓)解原来3个队用1个变压器和高压线路的矛盾。⑥还有下余的省投道路加宽改造资金10万元,在区财政局专户帐保存,待明年下大力度争取村级柏油路立项后一并拿(纳)入计划完成。四、今年3月份有咱们村户口在外的一各同志为了支持山区、半山区群众发展经济,邦(帮)助支持解决了崔山队、岘塬队、王咀队180户450多人从来没解决过的人畜饮水困难,其中支(资)助)PVC管线63??50??共 5000多米,建供水站5处。还有去年上半年村上主干线道路养护用砂石1600方,用压路机50小时,拉水洒水160方两项资金进(近)10万元。村上打算在适当时间给德高望重的有识之士××同志立碑书转(传),宣传支持家乡建设的可贵精神和光荣风格。五、继续坚持狠抓特色产业不动摇,全村春秋两个季节共新栽果树300亩,加大宣传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的生产管理措施和综合管理新技术。今年9月份村上组织村组两级干部、部分党员和群众代表赴陕西洛川县。通过该县果业局领导的支持召价(介绍)经验到点上实地考察学习,时间为两天,使我们的同志增长了见识,亲眼看到的人家的(了)发展规模,和先进的管理水平;我相信能给咱们的果业村带来很大的推动作用。六、积极组织农户落实农村合作医疗参和(合)资金收缴工作。至目前全村百分之九十的农户已办了参和(合)手续,微机已登录,使我们的父老乡亲有大病看不起的压力得到了国家的保障。七、按照乡上的安排布数(置),配合市、区、乡完成了石油管线西一连(联)至西二排(联)的作业带清理、附属物登计赔尝、青苗地赔尝等工作,时间长达6个月,东片5个队有关农户收回国家补助款80万元。八、农村第三批先进性教育工作被全市定为市范村,工作扎实有效,使党员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被区上列为全区重点。我们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方针的总要求,工作扎实有效,最后确定了十星级文明户37户,受到市区表扬。党建工作按照上级党委安排和要求,经常召开两委会、民主生活会、党员代表议事会、党员大会等制度。06年纳新入党积极分子4名,乡党委批复(准)预备党员3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上,全村各类民事纠纷发生56起,村调委会调处解决54起, 有2起待司法所配合村调委会解决。全年没有发生一起治安案件和行(刑)事案件,群众安居乐业。计划生育工作按照计生条例落实优质服务,全村重点育龄妇女管理对象106例,四项手术任务都预(予)以完成,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面对新的形势,我们更应该清醒的(地)认识到,我村经济发展还存在很大困难和矛盾,农业基础薄弱,农民增收困难,新农村建设难度大,进展慢,优(尤)其是干部群众认识还不到位,文化层次低,全局观念不强,加之对党的农村方针政策理解有偏见,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基层干部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加以解决。
这份总结虽然错别字多,语句不太通顺,内容比较简单,没有写具体工作措施,没有列举典型事例,对问题也只点到为止,但从这份总结里,我们能清晰地听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急进的脚步声。粮食直补,退耕还林,流域治理,新农村建设,合作医疗,水电路等基础条件改善,特色产业开发,文明乡风树立,计划生育政策落实,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些都是与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民生问 题,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五百来户的村子,一年之中能落实几十万元投资,不但改善了小学校办学条件,还解决了几个自然村的吃水、用电、行路等困难问题,
合作医疗也开始起步,照这样发展下去,我们就敢欣喜地预测:一个“新农民、新农业、新生活、新村庄、新干部、新村风”的新农村一定不会太过遥远。
其他类似问题
工作总结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的位置: >
中国第一村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昨日病逝 “老村长”享年85岁(图)
时间: 来源:
湖北网台讯(湖北资讯广播讯)
风雨华西村
据新华社电(记者 孙彬)当代农村干部的杰出代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3月18日在华西村家中逝世,享年85岁。
吴仁宝1928年11月出生在江苏省江阴县华墅乡吴家基,1954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他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以来,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始终坚信&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共同富裕,带领全村党员、群众艰苦创业,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村庄建设成为享誉海内外的&天下第一村&,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吴仁宝曾任江苏省江阴县委书记、江苏省政协常委。他是党的十大、十一大、十七大代表,第六、七、八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中国十大扶贫状元等称号。
在吴仁宝的推动下,华西村不仅带动了周边十多个村庄共同致富,帮助宁夏、黑龙江分别建成了&省外华西村&,还为全国培训了数以十万计的农村基层干部。
吴仁宝:&天下第一村&的当家人
在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人们亲切地称吴仁宝为&老书记&,因为从1957年开始,吴仁宝在华西村党支部、党委书记的岗位上整整干了半个多世纪,他带领村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使华西村由一个欠债累累的贫困村,逐步发展成为人均存款超百万元的&天下第一村&。
曾登上时代周刊封面
吴仁宝被称为&中国最有名的农民&,他曾于2005年作为封面人物登上美国《时代周刊》。
华西村是中国东部江苏省江阴市的一个普通小村庄。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的农民经常挨饿。到今天,则是家家住别墅、户户有汽车、人均存款超百万元。上世纪末,华西村成为中国第一个家家有电话的&电话村&,以及第一个&彩电村&&空调村&&汽车村&&别墅村&。这个不停地引起中国农民兴趣的&共同富裕&神话,正是由于吴仁宝50多年的直接领导而实现的。
为了得到吴仁宝的指导,分享华西村的经验,从2001年开始,一批周边村子先后自愿并入华西村。到2006年,华西村已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1600多人口,扩展到35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3.5万人口。2012年,华西村实现销售收入524.5亿元、上缴国家税收8.59亿元、村民人均收入8.8万元。
3月18日晚,守候在吴仁宝家中的亲属和部分村民在吴仁宝遗像前痛哭哀悼。新华社发
吴仁宝登上美国《时代周刊》。
日,江苏华西村&华西村博物馆&建成开馆。华西村博物馆由1比1复制的故宫太和殿、乾清宫、东华门、角楼和红墙等仿古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
他是华西村著名&景点&
近十年,几乎每天,吴仁宝都在华西村为前来旅游、参观和学习的人介绍华西村发展历程和他个人的思想,受到明星一般的追捧。他出版了《吴仁宝文集》《吴仁宝箴言》《社会主义富华西&&吴仁宝宣讲报告集萃》等著作。为此,吴仁宝被誉为&中国农民第一人&和&农民思想家&&农民语言大师&。
华西村的村口,竖有一面巨大的宣传牌,上面写着吴仁宝的两句名言:&家有黄金数吨,一天也只能吃三顿;豪华房子独占鳌头,一人也只占一个床位&。吴仁宝参加工作近60年,作为中国首富之村的&当家人&,他却给自己立了一条&三不&规矩:不拿全村最高工资,不住全村最好房子,不拿全村最高奖金。当华西村农民已住进第六代别墅,吴仁宝现在依然居住在上世纪70年代建造的简陋老房里。
吴仁宝是个名人,但外地游客和参观者要见他一面并不难。曾经每天上午10点半,他都会准时出现在华西村民族宫会堂,为游人作一场或多场报告,介绍华西经验,并满足大家与他拍照合影的愿望。面对一批批来听报告的游客,村里一位导游感慨地说,华西村最有名的&景点&还是老书记。
综合新华社报道
在线收听湖北资讯广播更多精彩内容:
新浪官方微博@湖北资讯广播
[责任编辑:楚天资讯广播]
看今日·热点
新闻热词搜
看今日·栏目
栏目热词搜
相关阅读:
资讯热点榜
论坛热点榜
电 视-            
广 播-          
栏 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许可证号:1705111) 鄂B2-
中国湖北广播电视台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建议,请发邮件到:湖北网络广播电视台 HBTV·湖北网台 招商电话:027- 传真:027-
广告联系:上海视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TEL:021- FAX:021- MAIL: SP: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老村长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