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什么是实用新型专利利申请书范文,及步骤!!!!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手把手教你写专利申请书如何申请专利
下载积分:30
内容提示: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1|
上传日期: 04:13:0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下载文档:手把手教你写专利申请书如何申请专利.PDF
官方公共微信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范文
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范文
  1 技术领域
  2 背景技术
  3 发明内容
  4 附图说明
  5 具体实施方式
  6 评价
  说 明 书(撰写示例)
  试 电 笔
  *[实用新型名称应简明、准确地表明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保护的主题。名称中不应含有非技术性词语,不得使用商标、型号、人名、地名或商品名称等。名称应与请求书中的名称完全一致,不得超过25个字,应写在说明书首页正文部分的上方居中位置。]
  [依据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八条的规定,说明书应对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能够再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并产生预期的技术效果。说明书应按以下五个部分顺序撰写:所属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
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并在每一部分前面写明标题。]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示电压存在的试电装置,尤其是能识别安全和危险电压的试电笔。
  [所属技术领域:应指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属或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试电笔构造是由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金属弹簧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将测试触头与被测物接触,人手接触手触电极,当被测物相对大地具有较高电压时,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但是,很多电器的金属外壳不带有对人体有危险的触电电压,仅表示分布电容和/或正常的电阻感应产生电势,使氖管启辉。一般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给检测漏电造成困难,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背景技术:是指对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技术,可以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背景技术是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说明,它是作出实用技术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此外,还要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引证文献、资料的,应写明其出处。]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应包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
  为了克服现有的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试电笔,该试电笔不仅能测出被测物是否带电,而且能方便地区分是危险的触电电压还是无危险的感应电势。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指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应当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写明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其技术效果,但是不得采用广告式宣传用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电连接,设置一分流电阻支路,使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当人手同时接触识别电极和手触电极时,使分流电阻并联在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手触电极电路测试时,人手只和手触电极接触,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当人手同时接触手触电极和识别电极时,若被测物带有无危险高电势时,由于电势源内阻很大,从而大大降低了被测物的带电电位,则氖管不启辉,若被测物带有危险触电电压,因其内阻小,接入分流电阻几乎不降低被测物带电电位,则氖管保持启辉,达到能够区别安危电压的目的。
  [技术方案:是申请人对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集合。技术措施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技术方案应当清楚、完整地说明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说明技术方案是如何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时应说明技术方案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撰写技术方案时,机械产品应描述必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合的产品还应写明电路与机械部分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时,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涉及集成电路时,应清楚公开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等。本例“试电笔”的构造特征包括机械构造及电路的连接关系,因此既要写明主要机械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的关系,又要写明电路的连接关系。技术方案不能仅描述原理、动作及各零部件的名称、功能或用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测试被测物是否带电的同时,方便地区分安危电压,分流支路中仅采用电阻元件,结构简单。
  [有益效果:是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它是由技术特征直接带来的、或者是由技术特征产生的必然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试电笔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图2的I--I剖视图。
  图4是试电笔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中1.测试触头 ,2.绝缘外壳,3.弹簧 ,4.同心电阻,5.限流电阻,6.分流电阻
,7.识别电极 ,8.氖管,9.弹簧,10.后盖,11.手触电极,12.绝缘隔离层,13.弹簧。
  [附图说明:应写明各附图的图名和图号,对各幅附图作简略说明,必要时可将附图中标号所示零部件名称列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测试触头(1)、限流电阻(5)、氖管(8)与手触电极(11)串联,测试触头(1)与分流电阻(6)一端相连,分流电阻(6)另一端与识别电极(7)相连。通常限流电阻阻值为几兆欧,为保证人身安全,分流电阻阻值不小于限流电阻阻值,最好取限流电阻阻值1-2倍。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测试触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与弹簧(3)接触,弹簧(3)另一端与同心电阻(4)相接触,同心电阻(4)是纵剖面为E形,其中间圆柱部分限流电阻(5)高于作为分流电阻(6)的圆管部分,使氖管(8)的一端与限流电阻(5)接触时不碰到分流电阻(6),弹簧(9)一端与氖管(8)相接触,另一端与后盖(10)上的手触电极(11)相接触,弹簧压力保证各元件间可靠电连接。如图3所示的环状弹性金属片状识别电极(7)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6)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
  在图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测试探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同时与平行设置的限流电阻(5)和分流电阻(6)的一端相接触,限流电阻另一端通过氖管(8)、弹簧(9)与手触电极(11)电接触,分流电阻通过弹簧(13)与识别电极电接触,两电极之间设置一绝缘隔离层(12)。
  [具体实施方式:是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应当对照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应与技术方案相一致,并且应当对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给予详细说明,以支持权利要求。附图中的标号应写在相应的零部件名称之后,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实现,必要时说明其动作过程或者操作步骤。如果有多个实施例,每个实施例都必须与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有益效果相一致。]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您所在的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一种金属斗拱中的斗,有一个上大下敛的斗体(1),斗体上有与拱配合的槽(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斗体是中空敞口的,并有斗底(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斗底有1条以上的翻边(3-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斗体(1)内有支撑条(4)。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斗体(1)内壁有连接封板(6)的搭襻(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斗体(1)内壁有连接封板(6)的搭襻(5)。
  6、一种金属斗拱中的拱,有与斗体槽(2)配合的拱身(7),拱身上方有斗体承台(8),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身是中空敞口的,拱身的两侧壁间连有支撑条(7-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身(7)中间的上部有槽(7-2)。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身(7)中间的下部有槽(7-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拱,其特征在于为半拱身,中端面有支撑条(7-1)。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或8或9所述的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身承台部分有翻边(8-1)。
  说 明 书
  金属斗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结构构件,具体是一种金属斗和金属拱。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CN2206314公开了一种&砼构件装配式斗拱组合&,它的斗拱组合件都是以砼预制构件。它与传统的全木构件相比,具有坚固耐久,建造施工简便,工程造价低等优点。但该砼构件是实心的,自身重量远比木材大,从而增加了对基础和柱梁等其它构件的负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自身重量较轻的金属斗拱。
  本实用新型的金属斗拱主要采用了中空结构的构思,从而大大降低了自身重量。
  斗的具体技术方案是,有一个上大下敛的斗体,斗体上有与拱配合的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斗体是中空敞口的,并有斗底。所述的底可以为整底,也可以是1条以上的翻边;薄壁上的翻边,既作为与下方拱承台的连接部,也有利于提高结构强度。为了提高斗体强度,斗内有支撑条;根据承重要求,支撑条可以是一条,也可以是&十&交叉形。
  拱的具体技术方案是,有与斗体槽配合的拱身,拱身上方有斗体承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拱身是中空敞口的,拱身的两侧壁间连有支撑。承台部分可以有翻边,它既作为与上方拱底的连接部,也有利于提高结构强度;采用焊接的斗拱可以不设翻边。两侧壁间的支撑,则有利于提高拱身强度,便于整体斗拱安装。所述的拱身有三种基本形状:一种是拱身中间的上部有槽,另一种是拱身中间的下部有槽,此两种拱身上槽下槽配合成&十&字;第三种是半拱身,中端面有翻边和支撑条,翻边用于装配时与另一个全拱固定。
& 下一篇:没有了
无须注册快速提问
您的问题标题:
您所在的地区:
问题补充描述:在此输入问题,点击“我要咨询”,律师在线免费帮您解决法律难题
编辑推荐文章
外观专利申请书范文专题热点文章排行
外观专利申请书范文专题热点排行
其它法律常识热点专题求算法专利申请书的样本
求算法专利申请书的样本
09-04-13 &匿名提问 发布
专利申请指南专利申请的基本知识 专利缴费指南 专利申请文件的填写和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实例分析专利申请文件示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专利申请指南专利申请的基本知识 专利缴费指南 专利申请文件的填写和撰写专利申请文件撰写实例分析专利申请文件示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你还是给个邮箱,我给你发过去,这个有字数限制,传不完,还和实际的不一样了,怕你看不明白啊。 说 明 书(撰写示例) 试 电 笔 *[实用新型名称应简明、准确地表明实用新型专利请求保护的主题。名称中不应含有非技术性词语,不得使用商标、型号、人名、地名或商品名称等。名称应与请求书中的名称完全一致,不得超过25个字,应写在说明书首页正文部分的上方居中位置。] [依据专利法第二十六条第三款及专利法实施细则第十八条的规定,说明书应对实用新型作出清楚、完整的说明,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能够再现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其技术问题,并产生预期的技术效果。说明书应按以下五个部分顺序撰写:所属技术领域;背景技术;发明内容; 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并在每一部分前面写明标题。]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示电压存在的试电装置,尤其是能识别安全和危险电压的试电笔。 [所属技术领域:应指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属或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试电笔构造是由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金属弹簧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将测试触头与被测物接触,人手接触手触电极,当被测物相对大地具有较高电压时,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但是,很多电器的金属外壳不带有对人体有危险的触电电压,仅表示分布电容和/或正常的电阻感应产生电势,使氖管启辉。一般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给检测漏电造成困难,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背景技术:是指对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技术,可以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背景技术是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说明,它是作出实用技术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此外,还要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引证文献、资料的,应写明其出处。] 发明内容 [发明内容:应包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 为了克服现有的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试电笔,该试电笔不仅能测出被测物是否带电,而且能方便地区分是危险的触电电压还是无危险的感应电势。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指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应当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写明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其技术效果,但是不得采用广告式宣传用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电连接,设置一分流电阻支路,使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当人手同时接触识别电极和手触电极时,使分流电阻并联在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手触电极电路测试时,人手只和手触电极接触,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当人手同时接触手触电极和识别电极时,若被测物带有无危险高电势时,由于电势源内阻很大,从而大大降低了被测物的带电电位,则氖管不启辉,若被测物带有危险触电电压,因其内阻小,接入分流电阻几乎不降低被测物带电电位,则氖管保持启辉,达到能够区别安危电压的目的。 [技术方案:是申请人对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集合。技术措施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技术方案应当清楚、完整地说明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说明技术方案是如何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时应说明技术方案所依据的科学原理。撰写技术方案时,机械产品应描述必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合的产品还应写明电路与机械部分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时,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涉及集成电路时,应清楚公开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等。本例“试电笔”的构造特征包括机械构造及电路的连接关系,因此既要写明主要机械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的关系,又要写明电路的连接关系。技术方案不能仅描述原理、动作及各零部件的名称、功能或用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测试被测物是否带电的同时,方便地区分安危电压,分流支路中仅采用电阻元件,结构简单。 [有益效果:是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它是由技术特征直接带来的、或者是由技术特征产生的必然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试电笔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图2的I--I剖视图。 图4是试电笔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中1.测试触头 ,2.绝缘外壳,3.弹簧 ,4.同心电阻,5.限流电阻,6.分流电阻 ,7.识别电极 ,8.氖管,9.弹簧,10.后盖,11.手触电极,12.绝缘隔离层,13.弹簧。 [附图说明:应写明各附图的图名和图号,对各幅附图作简略说明,必要时可将附图中标号所示零部件名称列出。]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测试触头(1)、限流电阻(5)、氖管(8)与手触电极(11)串联,测试触头(1)与分流电阻(6)一端相连,分流电阻(6)另一端与识别电极(7)相连。通常限流电阻阻值为几兆欧,为保证人身安全,分流电阻阻值不小于限流电阻阻值,最好取限流电阻阻值1-2倍。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测试触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与弹簧(3)接触,弹簧(3)另一端与同心电阻(4)相接触,同心电阻(4)是纵剖面为E形,其中间圆柱部分限流电阻(5)高于作为分流电阻(6)的圆管部分,使氖管(8)的一端与限流电阻(5)接触时不碰到分流电阻(6),弹簧(9)一端与氖管(8)相接触,另一端与后盖(10)上的手触电极(11)相接触,弹簧压力保证各元件间可靠电连接。如图3所示的环状弹性金属片状识别电极(7)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6)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 在图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测试探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同时与平行设置的限流电阻(5)和分流电阻(6)的一端相接触,限流电阻另一端通过氖管(8)、弹簧(9)与手触电极(11)电接触,分流电阻通过弹簧(13)与识别电极电接触,两电极之间设置一绝缘隔离层(12)。 [具体实施方式:是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应当对照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应与技术方案相一致,并且应当对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给予详细说明,以支持权利要求。附图中的标号应写在相应的零部件名称之后,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实现,必要时说明其动作过程或者操作步骤。如果有多个实施例,每个实施例都必须与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有益效果相一致。]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可以提供自助申请专利帮助,由于本人正领导一个创业团队,自己也有多项发明专利,对创业初期的艰辛深有体会,因此愿意帮助有需要的兄弟姐妹,条件是申请人需要对专利有基本的了解,能够清晰的描绘自己专利的内容及需要保护的权益。由于本人也在创业,因此时间有限,只为在深圳申请的发明专利提供初审及受理帮助,如果是在深圳的个人需要申请发明专利,我可以帮忙修改和递交材料及帮忙申请个人费用减免,可以减免85%。只要当天我有空当天就可以把受理通知书及费用减免办下来。发明专利拿到受理通知书只要185元官费(印刷费50元+申请费900*15%),另外付给我50元车费(为了效率,我开车去)、25元打印费(递交材料需要打印)及450元的时间占用和人脉使用费就可以了,早一天申请早一天受到保护。再次强调,本人只是帮忙,如果你财力允许,还是建议找专利代理机构。如果是目前手头不方便,只要支付185官费、打印费25及50元车费给我就可以了。我会留一个MSN给需要帮助的兄弟,由于我比较忙,因此每天只能抽出一段时间来上MSN(),给我发邮件也行,需要帮忙的兄弟可以同我联系,联系的时候把自己的情况说明一下。并留下联系方式,我看到后会给你回复,如果觉得我能够帮忙的,接下来我会让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们面签个保密协议,然后我们一起讨论一下你目前写的材料,我会告诉你需要补充什么,如何补充,并且给你模板,讨论完后你进行修改,修改完后我再修改,修改完后打印,然后我们约个时间,对最终的材料进行确认,确认完毕后我就找个时间去帮你递交及办理费用减免去了。如果你非常着急,要把情况同我说清楚,我会尽量先同专利代办点的人联系一下,然后空出大块时间,我们当场把材料做了,然后我奔过去递交,只要我有时间过去,100%搞定没有问题。我只给有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协助,其他的勿扰。(条件深圳+个人+发明专利申请)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实用新型专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