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公司如何在外国税收抵免的情况下逃避缴纳税款罪本国税款?

&>>精品期刊>>国际税收
完善税收抵免制度助推企业“走出去”
&&&&内容提要:本文针对现行境外企业所得税收抵免制度存在的问题,建议我国现阶段应实行“分国不分项限额抵免法”与“综合限额抵免法”选择制,简化境外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规程,调整和修正境外投资间接抵免的限制条件,实施“区别对待、双边磋商”的税收饶让抵免制等,以消除国际重复征税,有效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促进企业“走出去”的发展战略。
&&&&关键词:“走出去”&克服重复征税&税收抵免
&&&&中图分类号:F810.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深度融合,加快培育参与和引领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形势,以开放促改革”。鼓励企业“走出去”已成为我国的发展战略。从税收制度来看,2008年开始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改变了过去只允许企业办理外国税收直接抵免的做法,允许企业进行多层间接抵免,从而有效缓解了部分“走出去”企业遭受的双重征税问题。但是,随着我国企业“走出去”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化,现行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制度已越来越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执行中的一些不尽合理之处亟待解决。&
&&& 一、完善境外税收抵免制度,实行“分国不分项限额抵免法”与“综合限额抵免法”选择制
&&&&我国现行税法规定对于企业境外所得采取“分国不分项限额抵免法”,要求企业先将境外不同性质所得合并一起按不同国家计算抵免限额,然后再汇总纳税。该方法理论上兼顾了“走出去”企业的经济利益与投资国的税收利益,但手续繁琐,实际操作比较困难。尤其对那些境外投资国家分布较广的“走出去”企业,需要按国别一一计算其抵免限额,无疑增加了工作量,加大了纳税遵从成本。另外,该法使某些企业在不同税率国家投资时,由于各国的抵免限额不能相互调剂使用,容易增加企业全球税负,从而违背企业资本输出中性原则,造成投资行为的扭曲。
&&&&针对“分国不分项限额抵免法”的复杂性,为了增强税制对境外投资的吸引力,当今一些国家纷纷以免税法取代税收抵免法,或者引入混合免税制,即对境外积极投资所得的一部分给予免税。例如,澳大利亚从日开始放弃税收抵免法,对本国公司在境外分公司取得的积极投资所得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分公司取得的资本利得实行免税,同时对本国公司从参股比例达到10%或以上的外国公司取得的股息、红利所得也给予免税。日本规定从日开始,如果一个日本公司对外国子公司持有25%或者更多的流通股或者股票权,并连续持有至少6个月以上,对企业来自外国的股息的95%不计入应税所得。越来越多的国家青睐于免税法表明更多的国家希望利用免税法的资本输出非中性来鼓励企业“走出去”。这一改革趋势应当引起我国的关注,特别是在“走出去”成为我国发展战略的大背景下,免税法应当是鼓励企业“走出去”的一个备选政策。当然,免税法的实施将对我国的税收收入产生重大的影响,很多企业也会利用免税法偷逃或规避税收,造成我国国际税收的流失。所以在近期,我国实行免税法的时机尚不成熟。
&&&&那么能否以“综合限额抵免法”解决“分国不分项限额抵免法”中抵免限额不能相互调剂的弊端呢?这要结合我国“走出去”企业的经营状况具体分析。从纳税人的角度,如果其设在几个东道国的分支机构均盈利,采用“综合限额抵免法”比较有利。但如果其设在几个东道国的分支机构存在既有盈利又有亏损的情况时,采用“综合限额抵免法”反而对纳税人不利。实际上,我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才刚刚开始,许多“走出去”企业在发展初期盈利能力有限,有盈有亏的情况居多,选择“分国不分项限额抵免法”对于纳税人而言比较有利。而考虑到“分国不分项限额抵免法”的弊端,现阶段我国可以借鉴20世纪60至70年代美国所实行的“分国不分项限额抵免法”与“综合限额抵免法”的选择制,规定纳税人可以选择其中一种办法进行税收抵免,办法一经选定,需经过严格的审批方可更改。这种“选择制”既体现了税收管理的灵活性,考虑了不同纳税人的实际需要和切身利益,也为“分国不分项限额抵免法”转为“综合限额抵免法”设立了一个过渡期。目前,《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我国石油企业在境外从事油(气)资源开采所得税收抵免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2011]23号)(以下简称23号文)已经允许石油企业实行这种“选择制”,规定石油企业可以选择“分国不分项”或者“不分国不分项”等办法就来源于境外特定经营活动的所得计算其抵免限额和境外已纳税额,方法一经选择,5年内不得改变。基于支持企业“走出去”的国家发展战略,这种抵免限额计算的“选择制”应当及时地推广到各类“走出去”的国内企业。
&&&&二、简化境外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规程
&&&&当纳税人有来源于境内和境外所得时,其发生的各种成本、费用和损失在境内和境外所得之间准确地分摊,对于正确计算外国税收抵免限额十分重要。然而,现行税法缺少对相关成本费用进行分摊所依据的外方凭证资料和扣除标准的统一规定,对境外发票、报表资料的认证以及境内外机构间的费用分摊规则也未作说明,部分成本费用需经境外税务部门或机构核实等。这不仅加大了税务机关的监管难度和工作量,也对税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有关问题的通知》(财税[号)(以下简称125号文)规定对于居民企业来源于境外所得的确认要根据中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进行调整,不能按外国税法口径确认的应税所得计算抵免限额。这就需要征纳双方十分了解所得来源国和我国之间的税法差异,并在计算抵免限额时及时调整境外应税所得。这项工作十分复杂,尤其当企业在多个国家进行投资时,需要承担巨大的财务调整工作量。而从实际情况看,税务机关目前对企业境外所得的申报审核只停留在审核申报资料是否齐全上,其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得到有效保证。
&&&&由于存在国际税收竞争,各国企业所得税制从结构、计税原则和制度设计上都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趋同性。我国自2008年采用新企业所得税法后,与许多国家的企业所得税制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境外所得按我国税收法律调整后计算我国的应纳税额和抵免限额实际上意义不大,只会加大纳税人的成本。因此,解决这种复杂性应遵循管理从简的原则,不要求国内企业从境外取得的经营所得按我国税法口径重新调整,而以东道国的税法和会计制度为依据计算企业的成本费用和损失,进而确定境外应纳税所得额。同时,要求企业已作调整的境外应纳税所得额应经过东道国本地或者我国具有一定资质以上的会计、税务、律师等中介机构的审核和认证,并明确中介机构的认证法律责任;对于某些重要收入或成本费用确认可要求企业提供全球公认的会计师事务所的鉴定报告。这种简化境外应纳税所得额的确认规程的做法可减轻征纳双方核查纳税凭证和调整纳税申报表的工作量,降低征纳双方的税收成本,同时也繁荣了税务中介市场。
&&&&三、调整和修正境外投资间接抵免的限制条件
&&&&(一)增加允许间接抵免的层级
&&&&根据125号文规定,企业境外所得间接承担的税额可以享受最多三层的间接抵免,即国内的母公司可以用其境外子公司、孙公司和重孙公司负担的东道国所得税抵免其在中国应纳税额。由于我国目前外汇管制较严、东道国投资管理限制条件较多以及企业自身战略经营管理的需要等原因,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境外设立多层法人公司,而且往往是从低税负国家或地区依次投资到高税负国家或地区。如果一刀切地规定只办理境外三层的间接抵免,许多“走出去”企业最先允许抵免的税负较轻,而承担较高税负的境外企业由于超过了三层则不能获得间接抵免的税收待遇,这增加了企业以多层公司形式开展跨国经营活动的税收负担。所以,当前应在仔细权衡企业“走出去”的实际需要与税收管理水平之间矛盾的基础上做出一个合理的判断。目前23号文已经给石油企业境外五层的间接抵免待遇,从税收公平的角度也应给予其他企业这一待遇。
&&&&(二)放宽允许间接抵免的持股比例和规定持股时间
&&&&我国允许间接抵免的直接或间接持股比例应超过20%(在与部分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中,持股比例限定为10%),即境内的母公司想要进行境外三层间接抵免,每一层的直接持股比例均达到20%以上,并且母公司持有境外各层附属公司的持股比例按照连乘法计算也要达到20%或以上(但没有持股比例时间上的限制)。①该持股比例的规定对那些规模不大、融资比较困难的民营企业“走出去”是不利的。因为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尤其是对国际资本较高的知名公司进行参股时,持股比例的多少不一定由我方控制,一旦持股比例达不到20%的要求,企业的境外投资所得就不能享受间接抵免。尽管我国对外签订的税收协定一般都规定允许间接抵免的持股比例为10%,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与我国签订了税收协定;而且,税收协定允许办理的只是母子公司之间的一层抵免。因此,从长远角度出发,为了彻底消除“走出去”企业被重复征税的现象,使企业能灵活地选择“走出去”的投资方式,在征管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放宽允许间接抵免的持股比例,降低本国企业办理间接抵免的门槛很有必要。对此,美国的做法值得借鉴。美国居民纳税人境外已缴企业所得税要想获得抵免需要满足最低股权要求,即美国母公司必须拥有第一层外国子公司至少10%的有表决权的股份;多层抵免的规定是每一外国公司必须直接拥有下层外国公司至少10%的股票表决权,且美国母公司间接拥有外国附属公司(从第二层到第六层)的股权必须至少为5%;多层的间接持股比例由各层级持股比例连乘计算求得。此外,第四、第五、第六层的附属公司必须属于外国受控公司,且美国母公司必须被视为每一层级的“美国股东”。我国可以考虑将抵免的持股门槛从每一层级之间持股20%降为10%,并附加我国母公司对外国附属公司间接持股比例连乘结果不能低于5%的要求。当然,为了防止由于持股比例门槛的降低而被纳税人从事投机性活动以规避税收,还应规定允许办理间接抵免的连续持股时间。美国的做法是,就普通股和多数优先股而言,如果按月付息,在31天期间至少持有16天;在超过366天的期间,要求开始的45天必须持有。按照我国的具体情况,可以规定允许间接抵免的连续持股时间至少在12个月以上。
&&&&(三)完善境外完税凭证管理模式
&&&&我国“走出去”企业被要求全面提供境外合格完税凭证方可获得税收抵免。事实上,各国税制及征管办法差别较大,“走出去”企业受限于当地的实际情况,很难获取完整并符合我国税法要求的有效完税凭证。大致上分两种情况:一是无法取得凭证。这主要发生在一些税制建设比较滞后、税收征管水平偏低的欠发达国家或地区。二是取得的完税凭证不规范。很多企业在一些国家取得的凭证并不是由税务机构统一监制核发,也没有相应的签章,或者仅由相关税务人员出具并签字,在采取代扣代缴方式征税时只能获得业主方或代扣代缴方所出具的结算单据或代扣税证明等。此外,由于企业从各国取得的完税凭证在语言、格式、样式等方面千差万别,造成我国税务部门对境外完税证明鉴定上的困难。为此,125号文规定,企业取得境外所得在提供了必要的凭证之后仍然无法证明其境外缴纳税款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时,可以按照境外应纳税所得额的12.5%作为抵免限额。这种简易办法并不适用于无法取得有效完税凭证的情况,并且由于东道国的税率一般都超过12.5%,即便能按12.5%进行定率抵扣,也会造成企业被重复征税的情况。因此,应完善现行完税凭证管理模式,加强我国国家税务总局与各国税务局的联系和情报交换,由目前单纯的完税凭证管理过渡到信息管理。在中国“走出去”较为集中的国家或地区,可以建立税收调查合作机制,或者在各国驻外机构中特设税收情报局或特派税务专员,专门搜集并反馈当地税收动态和税务管理状况。对于确实无法提供合法完税凭证的纳税人,可选择核定扣除法,核定扣除的比例应结合纳税人的信用等级、东道国的税收管理水平和其他在同一东道国生产经营相似行业的纳税情况在12.5%~25%之间进行综合评定,尽量保证税收抵免的真实性和完全性。
&&&&四、实施“区别对待、双边磋商”的税收饶让抵免制
&&&&税收饶让抵免制是实行税收抵免法的国家鼓励本国企业“走出去”,尤其是走向实行税收优惠国家的有效措施。我国目前国内税法没有向“走出去”企业提供税收饶让待遇,仅承认税收协定中我国承担的税收饶让义务。我国在较早的税收协定谈判中,一般主张让对方国家(多为发达国家)给予其投资者税收饶让,以便让我国的税收优惠措施真正落实到外国投资者身上。截至2008年8月,我国与经合组织成员国签订的30个税收协定中有25个协定含有税收饶让条款。&但其中只有与捷克、意大利、韩国和葡萄牙四国签订的协定中规定相互提供税收饶让,其他协定均为对方国家向其投资者提供饶让,我国不承担饶让义务。即便近年来在与发展中国家签订的税收协定中,也有许多我国并没有承担税收饶让义务的,特别是我国企业投资较多的苏丹、哈萨克斯坦、墨西哥、阿尔及利亚、委内瑞拉等国与我国都没有税收饶让的条款。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走出去”,即使可以得到当地的所得税优惠,其海外利润或股息、红利还是要按我国的税率进行补税。此外,在我国企业投资的东道国与我国签订的协定中即使有税收饶让条款,在办理饶让时,也存在诸如东道国给予的免税或减税是否符合协定中税收饶让的范围,需要提供哪些凭证资料才能被认定适用税收饶让条款等问题。如果东道国的税务当局不能提供切实的帮助,国内企业就很难享受到税收饶让待遇。
&&&&因此,为鼓励企业“走出去”,现阶段应遵循“区别对待,双方磋商”的原则完善我国税收饶让制度。“区别对待”是指总体上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采取不同的税收饶让政策。考虑到我国目前到发达国家的投资较少,且发达国家的税负一般较高,很少有税收优惠,在与发达国家谈签税收协定时原则上仍坚持对方给予我国饶让。对于发展中国家,我国作为资本输出国,不应主动提出将税收饶让条款写进税收协定中。 但是,从鼓励企业“走出去”的角度应拓宽东道国税收饶让范围,尤其应将国家支持发展的某些重点项目所在国纳入。“双方磋商”的原则规定是否给予税收饶让,取决于缔约国双方是否将饶让条款写进税收协定中。为满足广大“走出去”企业的需求,当前应在“双方磋商”方式下适当扩大税收饶让范围。同时,对于我国鼓励企业积极投资的国家或地区,政府应加强与该国家或者地区谈判磋商,给予该国或地区税收饶让政策。例如,我国为了优化国内产业结构,将一些失去成本优势并具有过剩产能的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以延伸比较优势的,应当给予这些国家税收饶让;反之,对于我国目前不鼓励或者限制其投资的国家或地区(尤其是一些被世界公认的“避税港”),不应给予其税收饶让政策,以限制我国企业为规避税收对这些国家或地区进行投资。
Improving&Tax&Credit&System&and&Promoting&Enterprises&“Going-out”&
Yunhua&Zhang&&&Yanhe&Ren&
Abstract:&Taking&into&account&the&existing&problem&in&the&current&tax&credit&system&of&foreign&enterprise&income&tax,&
this&paper&puts&forward&some&suggestions&to&avoid&international&double&taxation&and&implement&the&strategy&of&promoting&
enterprise&"going&out"&by&the&3rd&Plenary&Session&of&18th&CPC&Central&Committee,&including&adopting&the&alternative&system&of&
"per-country&other&than&item-by-item&limitation&method"&and&"overall&limitation&credit&method",&simplifying&the&procedures&of&
confirming&foreign&taxable&income,&adjusting&the&limitation&conditions&on&the&indirect&credit&applicable&to&foreign&investment&and&
implementing&the&tax&sparing&system&adhering&to&the&principle&of“treating&differently&and&negotiating&bilaterally".&
Key&words:&“Going-out”&Avoid&double&taxation&Tax&credit
财税24H热点
中国税务网官方微博
中国税务网官方微信
电子邮箱:tax@
联系电话:010-
传真:86-010-
编辑部投稿邮箱:shuixun@
编辑部电话:010-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广安路9号国投财富广场1号楼10层
邮政编码:100055
主办:中国税务杂志社
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国际税法期末试题(含答案)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国际税法期末试题(含答案)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走出去”企业如何破解三大税收难题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次
&走出去&企业如何破解三大税收难题    来源:中国税务报
&------山东5家企业现身说法
  目前,山东省共有&走出去&企业4000多家,涉及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些企业遇到了国际税务争议、承包国外工程购买国内设备和原材料如何退税、境外已缴税款国内如何抵免等难题。本组报道中,5家企业用他们的亲身经历为我们讲述&走出去&企业如何破解税收难题。
  难题一:企业遇到国际税务争议如何解决
  国际税务争议,通常是指因在国际税收关系中各主体之间就国际税法上的权利和义务产生的争议。从税收争议主体上来看,国际税收争议中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两国政府就税收协定适用产生争议;二是一国政府与跨国纳税人在国际税收关系中产生争议。
  案例1:外国税务当局不执行税收协定多征税款
  烟台杰瑞石油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杰瑞公司)是山东烟台本土上市公司。该公司2010年在哈萨克斯坦(以下简称哈国)投资注册了子公司,母公司以租赁的方式将设备交给子公司经营。按照哈国税法规定,对子公司向境外支付的租金要按照20%的税率代扣代缴所得税。烟台市国税局在杰瑞公司办理所得税汇算清缴时,对这笔税款提出了质疑:我国与哈国早已签署税收协定,其第十二条规定,对于我国对哈国投资取得的租金收入,应按特许权使用费执行10%的税率。杰瑞公司为此向哈国主管税务机关发起了退税申请,但哈国主管税务机关坚持执行国内法驳回了杰瑞公司的退税申请。该公司在哈国维权异常被动。烟台市国税局得知情况后,果断选派业务精干人员介入,根据中哈税收协定规定的协商程序,辅导企业填写《启动相互协商程序申请书》,经省国税局报国家税务总局,启动与哈国相互协商程序。经过多轮艰苦的谈判,哈国最终退回了多征的150万元税款。
  企业心声:没想到税务局能帮企业跨国维权
  杰瑞公司董事长孙伟杰说,在我们的传统观念中,税务局主要职责是向企业收税。还真不知道税务局能帮助企业从外国追回税款。通过此次中哈税收谈判,税务局帮企业追回了150万元的税款,虽然数额不大,但让企业走出国门更有了底气!
案例2:境外承包工程国内供货部分被预扣所得税
  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电建)在印度承揽EPC总承包项目,先后中标六个EPC电站项目,全部项目合同总金额约65亿美元,其中印度境外(中国)合同金额约48亿美元。2013年,印度税务机关要求将境外合同和境内合同合并成为EPC交钥匙工程,按印度境外(中国)供货合同额的1%预扣企业所得税,印度境外(中国)服务按合同额的10%预扣企业所得税。根据印度政府对该公司四个在建项目境外合同下达的预扣证书,保守估计该公司还需额外承担3824万美元的税负。为此,山东电建提请山东省国税局报请国家税务总局,根据中印避免双重征税的税收协定机制给予解决,以维护企业在印度建设项目的合法权益。国家税务总局迅速启动与印度税务机关的多轮磋商行动,但由于国际税收纠纷固有的复杂性,目前磋商仍在继续。
  企业心声:期待税务争议能早日得到解决
  山东电力基本建设总公司财务副总经理崔为祥说,日,他们收到了印度政府对公司下达的四个在建项目境外合同预扣证书,保守估计公司需额外承担3824万美元的税负。因该项目利润微薄,加之存在施工能力不强、劳力不足、罢工等各种风险,公司无法承担如此沉重的税负。为此,公司提请山东省国税局报请国家税务总局,根据中印税收协定机制给予解决,以维护企业在印度建设项目的合法权益。国家税务总局也迅速启动了与印度税务当局的多轮磋商行动,但由于国际税收纠纷固有的复杂性,目前磋商仍无结果。我们期待税务争议能早日得到解决。
  税务机关建议:&走出去&遇到税收争议要找税务局
  烟台市国税局局长韩桂锦说,中哈税务机关的这次博弈积累了帮助&走出去&企业维权的经验,税额虽不算大,但意义极其重大!这样的案件绝不是&孤案&。目前烟台市在境外投资企业共72家,涉及28个国家和地区,在这些&走出去&企业中,一定还有类似情况发生。如果再把范围放大到全省、全国,这个数据可能会让人吃惊!税务机关要尽快让&走出去&企业了解自己在国外应该享受的税收权益。
山东省国税局国际税务管理处处长戴继锋介绍,在国际税收管理与服务中,解决税收国际纠纷是税务机关的重要职责,而保障&走出去&企业能够全面享受税收优惠政策也是税务机关的重要服务内容,更是企业所应享有的正当权益。&走出去&的企业若在境外与当地税务机关产生征税争议也不用担心,根据税收协定相互协商程序条款的规定,当另一方缔约国的措施导致或将导致对申请人不符合税收协定规定的征税时,申请人可以将案情提交至申请人所在国的主管税务当局申请启动相互协商程序,由双方国的税务当局相互磋商解决企业的税收争议。
  难题二:国外工程购买国内设备能否退税
  据统计,仅2015年第一季度,山东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备案核准境外企业27家,实际投资2.7亿美元,增长1.3倍,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10.3亿美元,占比45.6%。
案例1:对外承包援助项目自带国内采购物资出口可以退税
中国山东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外经集团)成立于2003年,主要经营对外承包工程、进出口业务,对外援助成套项目等,相关境外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遍及五大洲106个国家和地区。山东外经集团主要以对外承包工程、出口物资以及对外经济援助为主。在2012年,企业就援助项目的出口业务向济南市槐荫国税局申请出口退税。这些项目能否享受出口退税,有的人表示怀疑。济南市槐荫国税局仔细学习了《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查阅了援助项目的配套政策规定和相关税收政策后,认为山东外经集团具备申请援助项目出口退税的条件。企业最终成功办理了出口退税。
  企业心声:援助项目办理出口退税不再繁杂
  山东外经集团财务部经理刘志杰介绍,公司出口退税资格申请虽然通过了,但是由于出口业务较多,出口退税繁杂,相关资料还要通过区、市、省以及总局逐级申报,这就耗费了企业大量的人力物力。今年3月济南市槐荫国税局将公司评定为出口退税一类管理企业,并为公司开了办理退税的&绿色通道&,在两个工作日之内即可办理完毕退税手续。这不,2015年第一笔270万元的退税两天就到账了,这么快的速度还真没有想到。自2012年来,国税局已累计为公司办理出口退税近3000万元。同时享受到境外所得税抵免达4000余万元,有效地消除了企业境外所得在国内的重复征税,对增加企业税后利润和投资回报均起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案例2: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出口货物可以退税
  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继2013年成功中标沙特阿美公司9台钻机后,2014年该公司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规模,新签订合同23个,合同额累计高达6.07亿美元。目前,该公司在沙特和科威特的钻机数量已达到19台。该公司与沙特、土库曼斯坦、伊朗、科威特等国家签订了大量钻井作业、井下压裂、修井作业、测录井等工程服务合同。该公司对外承包工程所耗用的钻具套管、钻机配件以及钻机等金额较大的自带设备多数由国内运往境外。针对企业出口业务规模大、原材料和设备种类繁多等特点,东营市国税局采取一对一辅导模式,及时对财务人员进行辅导,帮助企业解决出口退税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确保符合条件的出口业务全部办理了出口退(免)税,累计办理免抵退税1.04亿元。
  企业心声:及时收到退税款缓解企业资金压力
  中国石化胜利石油工程公司财务总经理吴方健说,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尤其是自2014年10月份以后,国际油价出现&断崖式&下跌,油价持续低迷,公司面临工作量萎缩、装备能力过剩、收益水平下降等一系列生产经营困难。东营市国税局及时将公司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国内采购的钻具套管、钻机配件以及钻机等自带设备所产生的增值税给予退还,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公司运营中的资金问题。这笔退税款就是&及时雨&,税务局真是帮了企业一个大忙。
  税务机关建议:企业需了解哪些事项可以办理出口退税
  济南市槐荫国税局局长史庆芳、东营市国税局副局长马爱芳介绍,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出口货物劳务增值税和消费税管理办法》(2012年第24公告)的规定,用于对外承包工程项目的出口货物,可以享受增值税的退税优惠。但是由于企业境外承包工程出口的原材料和设备种类繁多,业务规模大,涉及的政策比较复杂,因此企业要和税务机关多沟通,了解哪些事项可以办理出口退税。
  难题三:企业已缴境外税款境内如何抵免
  境外税额抵免分为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直接抵免是指,企业直接作为纳税人就其境外所得在境外缴纳的所得税额在我国应纳税额中抵免。间接抵免是指,境外企业就分配股息前的利润缴纳的外国所得税额中由我国居民企业就该项分得的股息性质的所得间接负担的部分,在我国的应纳税额中抵免。
  案例:境外税收境内抵免要符合税法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近年来配合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在阿尔及利亚、肯尼亚、加蓬、印度尼西亚等国开展了大量境外承包工程项目。有关资料记载,该公司取得阿尔及利亚、肯尼亚、印度尼西亚境外收入2289万元,相关支出3044万元,亏损755万元,境外收入、成本与境内账务一并核算,冲抵了境内的利润,违反了税法有关规定,东营市国税局为此开展调研摸清企业情况,结合企业境外投资所属行业、地区分布等特点,考察了解企业&走出去&规划、对外承包工程项目进展等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税收协定、所得税法中有关境外所得核算、税收抵免等政策辅导,帮助企业规范境外所得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帮助企业将境外机构亏损抵减境内盈利的755万元在申报期内及时进行了调整,有效规避了日后的税收风险。
  企业心声:境外所得涉税处理不能掉以轻心
  中石化石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帅介绍,近年来,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公司不断加快探索境外市场的步伐。但是,公司财务人员对境外收入的涉税处理较为生疏,税收协定、税收抵免等政策之前公司也从未涉及。好在东营市国税局提前介入,提供了全面的政策解读和纳税辅导,使企业充分了解了境外承包工程涉及的税收居民、常设机构判定、营业利润等税收协定知识,还帮助我们规范了境外业务核算和纳税申报,及早发现了境外经营业务涉税核算中的问题,为我们公司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持续向好的经营提供了重要保障。
  税务机关建议:企业财务人员需加强学习税收抵免政策
  东营市国税局所得税科科长聂会军说,企业在汇总缴纳企业所得税时,境内分支机构之间的盈亏允许互抵,境外同一国家(地区)分支机构之间的盈亏允许互抵,境外不同国家(地区)分支机构之间的盈亏不得互抵,境内与境外分支机构之间的盈亏也不得互抵。境内与境外分支机构之间的盈亏不得互抵,是指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但境外营业机构的盈利可以弥补境内营业机构的亏损。
  那么,境外分支机构的亏损如何弥补?《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发布〈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操作指南〉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0年第1号)第三条规定,在汇总计算境外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在境外同一国家(地区)设立不具有独立纳税地位的分支机构,按照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计算的亏损,不得抵减其境内或他国(地区)的应纳税所得额,但可以用同一国家(地区)其他项目或以后年度的所得按规定弥补。因此,企业在同一纳税年度的境内外所得加总为正数的,其境外分支机构发生的亏损,由于上述结转弥补的限制而发生的未予弥补的部分,今后在该分支机构的结转弥补期限不受5年期限制。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逃避缴纳税款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