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情况下为品牌做广告会适得其反的意思?

                          
2009现代服装品牌的广告策略
中国服装协会网
  日――31日,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主办,中国服装协会、中国纺织信息中心联合主办,北京时尚博展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新赛国际公关传播机构、华佳纺织产品开发中心、法新时尚国际机构承办,上海国际服装服饰中心协办、上海名仕街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特别协办的2009Reach&Touch时尚创意空间活动在上海名仕街时尚创意园开幕。
  本届创意蜂会围绕“新锐设计如何对接产业升级”、“设计师工作室生存状态扫描”、“品牌的形象力塑造”、“服装广告之艺术性与商业性的角力”、“跨界艺术之于服装品牌魅力何在”、“服装品牌营销策划的新思路”等话题展开探讨。以下是现场实录。
  时间:日(PM)
  地点:上海洛川中路1158号
  主题:2009时尚创意空间创意蜂会 ――现代服装品牌的广告策略
  《国际广告》副主编 曾小彤:大家下午好,今天下午的论坛现在开始,我看了一下今天在座的这一圈都是广告人,由于广告人都比较活跃,所以我先播放两个片子,这是蒙牛的现代牧场广告。这是一个先的产品,雅格丽白眼霜,商家讲究卖点,有提拉的效果,第一请了高圆圆,比较清纯,对年轻人比较合适,用绿的颜色,用她的演出以亲和力的状态向大家讲述。化妆品这么一个新品上去,多大量的广告有时打不起来,它就用双效,这个广告拿到深圳交易会上面放的时候,就有经销商找这个会台说我要买这个,当时这个产品还没有出来,后来在后周定销会上面成功,一下子拿到2个亿的定销额,如果不是用亲和的方式,很强化推你的产品的话,有时候会适得其反,这是一个趋势,前一个蒙牛牧场广告,这是一个很创新的广告,其实蒙牛接受这个片子是很难的,我在七月份看到这个脚本的时候问他们,蒙牛会接受这个广告吗?汽车和蒙牛放在一起的广告,我相信上海的消费者能够接受,因为他们做过一个调研,当时提出一个问题就是低温奶和常温奶哪个营养最高?只有上海人认为低温奶营养最好,全国其他城市都认为常温奶最好。所以他们选择第一站在上海推广。当时我们注意了一下,它里面有一些创意的东西,我做奶源但是我做都市,我做奶源是好的,是城市里面用的,我用的就是城市,我不再讲草原了。当时导演做了30几个牛奶的动作?蒙牛两版广告一个是特伦苏上市广告,有是从上海打起来的,得益于牛奶的动作,对一个品牌而言,视觉的冲击力,有美好的印象,今天我们谈服装的品牌,这两个广告跟服装没有任何关系,在我们兄弟行业,同样是高度竞争的各个行业,像化妆品和乳品广告,他们的广告是互相比,实际上他们的差异非常好,是高度同质化的,当时他们希望我们谈这个广告的时候,我想了一下整个服装行业,我们听到很多说做品牌,不应该做加工,不应该做附加值,从我们广告人的视点来看其实有很多提升的空间,五因为我们查很多服装行业的广告,打的比较多的广告,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当时我跟诸位老总谈,大家都在谈名人,用名人,其实我们发现有一些品牌这个名人今天不做了,就下去了,我们今天资深广告人都带了他们的作品,他们的经验,通过自己的经验和一些想法做一些抛砖引玉,为我们服装行业希望有一个良好的建议。首先我们有请广东英扬传奇广告公司策略部副总监
孙晓飞演讲。
  广东英扬传奇广告公司策略部副总监 孙晓飞:刚才主持人放的两个片子的意义大家已经明白了,其实不管是服装也好,化妆品也好,乳品也好,怎么做差异,今天有很多朋友,有媒体的,有服装产业的朋友,大家各有各的想法,首先介绍一下我们自己,我们是一家什么公司呢?最近我们得到两个奖项,为什么颁奖给我们?因为我们做了两个服装的品牌,一个是利郎,一个是与狼共舞,刚才主持人已经说了我们中国是服装大国,但不是服装强国,那怎么做服装的品牌,我们做了一些探索,我不能说我们有一些成功的经验跟大家分享,我认为在中国名人策略是有效的,至少在男装里面是有效的。等会我放片子给大家看一下,我们利郎用的是陈道明做代言的,因为起到了什么作用呢?利郎把陈道明推到一个高度,陈道明把利郎推到一个高度,刚才主持人说80%的明星策略是经不起推敲的,其实在中国情况下,名人还是一个比较好的资源。以前曾有人说过在中国想获得知名度有两个途径,第一个是上CCTV,第二是有名人,我觉得名人策略是很多服装企业考量的,我也可以告诉大家,很多人问利郎最新的片子是怎么样的?里面没有陈道明了?其实有的,里面还是用陈道明。我想讲的就是说实际上还是用人,很多服装产业觉得做的很绝,有人把服装品牌做起来,利郎接下来做什么?为什么不用陈道明,因为陈道明有太多的广告。当一个品牌越来越大的时候,可能跟国际品牌合作,我觉得在全球服装里面明星都是一个策略,是服装产业最爱用的策略,我们也研究了服装,没有差异化,只有穿的对象,人是演绎服装最好的载体,不可能像其他东西用科技,服装只能靠人演绎,在这个行业里面只有模特、服装设计师,明星贡献是我的知名度、我的气质。设计师贡献的是想法,模特是把这个东西演绎的更好。我觉得这是这两个产业相同的地方,这两个产业都苛求所谓的设计、创意、品牌等等东西。我觉得广告和服装的结合是有空间的,当然了,现在的问题广告行业遇到了一些问题,我可以直言不讳地讲,服装行业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这个是不用回避的,是有问题的,只是我们面对这些问题,接下来广告永远都是为品牌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以前颁奖给利郎、颁奖给与狼共舞。整体我想强调一个大的背景,我觉得这个问题随着主持人给的话题之后延伸出一个问题就是国际化的问题,现在很多服装品牌和设计师品牌想走国际化的路线,中国的服装产业或者很多老板到了这个坎上面了,我们要走出国内,在国内的生意额已经到了一个台阶之后,考虑怎么走向国际化的时候,这是一个共同的话题,可能媒体要关心,广告公司要考量怎么做国际化,产业界也在关心怎么走国际化。这并不代表利郎国际化的成功,用好莱坞的班底拍了一部大片,有国际大牌的感觉,这里面也有陈道明,不知道大家能否发现,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下面大家可以围绕这些话题互动。中国男人的魅力是什么呢?不像欧美国家外显,中国男装是内敛的,我们觉得陈道明注重内敛,找陈道明具有中国男性魅力的人,我们做的唯一一个工作或者我们最大的成就控制的就是表情,我们广告公司传递的是对方辩证的思维,在中国男人穿衣服不仅跟风格、大牌有关系,而是跟内在的智慧有关,这是我们想传达的中国男人的魅力,时尚不仅是米兰,民工有民工的时尚,大家都有自己的时尚,时尚多元化的情况下,只要把自己的价值观和风格很好的演绎出来,这就是现在大家主要的做法。我也想听听同行的意见。
  《国际广告》副主编 曾小彤:先放先片子让我们看一下,然后我们在互动。下面我们有请TBWA/天博广告总经理
简德明先生讲一下做BeLLe(百丽)品牌的体会。 TBWA/天博广告总经理
简德明:大家好,刚才播了一下片子,其实没有播放完,只是播放一半,今天我们讲的是BeLLe(百丽)的案例,今天的女孩子比较多,可能买的写字也比较多。在年的时候,那个时候中国时装业还没有兴旺,但是服装广告、鞋业广告也很多,当时名人占很多,主要是形象问题,男鞋主要是讲做工。如果说整个品牌策略的话,一开始我们在解这个案例的时候,我们用名人,先看看那个时候的BeLLe(百丽),你们看绿色的标行,那个就是BeLLe(百丽),是我接手时候的样子,给我只是一个头像,说这是一个中国十大品牌,是形象的代表。鞋店几乎就是一个普通的牌子,我第一个建议是你扔掉他,你抱着这样的心里就不要做广告了,我觉得明星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估计利郎不是想用明星做主题,代表的含义做主题,明星只是一个载体,我们做的时候非常困难在第一个阶段,我们叫做颠覆。我们一直是这样做的,一个方形,一个圆形,一个是箭头,我们怎么区别?人家做的我们不做,人家没做我们先做,穿裤子分宽的、窄的,窄的之后宽的,我们先定目标,然后找方法,客户给我们定的目标很夸张,他们是想做中国第一品牌,这个时候我们在找方法的时候比别人困难,他说他有500个店,知名度很高,美誉度很好,但觉得这个没有办法做的,我们要重新再来,我把LOGO就扔了,我觉得你不扔掉以前的东西,时尚是出不来的,每一个季度都要把衣服扔掉,不要说拿过来配一下就变成新的衣服,每个季度要把衣服扔掉,重新来过。我们把LOGO就扔了,如何成为中国女鞋第一品牌,我们做了历史性的颠覆,最简单的就是把品牌、产品、消费者三者拆开融合成一个东西,因为观众只能听住一句话,因为有太多的广告要看,我们要用一句话形容,所以做调研,我们一对一做调研,年龄论是25岁-40岁,他们当时给我的年龄段是40-50岁的年龄论,并且BeLLe(百丽)鞋子都是黑色的,中跟的,我说这种鞋子有人穿吗?他们说有的,医生和老师都喜欢穿这种鞋子,他们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我就去找他们的研发人员一起研究,他们说是国际品牌其实是国内品牌,是一个香港品牌,从工厂里面直接搬到货架上面,这里面缺少什么?缺少品牌,所以你的服装态度、时尚态度影响所有人的话,中国这么大,这么多城市,这么多女孩子,她们一谈时尚比我都行,我们要变一个高度?你的时尚到底是大众时尚还是小众时尚?他们说中高、偏高方向走,BeLLe(百丽)这个名字大家都知道,首先我觉得这个名字很土,但是没有办法,因为名字已经注册了,没有办法改变了,我们就转变理念吧,所以主题就定下来了,即改变所以美丽。时尚的东西是最高共性就是变的,根据不同的人,不同的年龄人,不同的时间,不停的改变,所以我们说百变所以美丽。我们拆了500家店,重新一个、一个盖起来,把他们原有的制服都扔了,当时拍片子的时候也涉及找谁拍片子,中国男性偏重一种性格就是内敛,而中国的女性不一样的,所以在方向上面我们是这么考虑的,但是那个时候我们没有钱用名人,BeLLe(百丽)一共拍摄了三个片子。大家看一下(片子展示)。广告上面我们展示的是跟别人不一样的,我们放了100双鞋子,对男孩子而言可能觉得很可怕。另外我们坚持沟通,品牌不是产品,品牌是跟观众的沟通印象,是一个信息,你给观众一个信息,他们才能反馈信息给你,这个三个圈子,好像是环保型来的,这样开始我们做了两年。我们一般都是用大的女人的表情,通过不同的表情让她们告诉我们不同的心灵。我们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第二阶段是巩固。我们从以前的不变到改变在到百变,我们做了很多研究和分析,找出原因,通过一系列会议研讨。第二年我们的主题是在也不害怕,把害怕改变的关联做成一个(英文),我们也分析了女性的心里状态,在往后面走就是巩固,然后把我们的品牌含义和广告结合在一起,去年我们也做了新的广告,也是我们风格的广告,把整个风格架起来了,大家刚才已经看了,从颜色和色调方面我们注重统一的色调,这么多年我们一直坚持讲同一句话,主题不变化,不断完善自己的品牌,建立自己的品牌,一直到现在。很荣幸在第三年我们已经做到全国第一品牌。鞋业也收购了不少公司,从2004年还是绿牌子,到现在收购很多公司。现在整个香港市场已经被占领了。这就是品牌的效应和力量,所以我们要坚持做品牌,不要为了一时的方便,服装年年变,但是品牌不能变,谢谢大家!
  《国际广告》副主编 曾小彤:刚才好,我们两个案例用了完全不同的策略,但是做的都非常成功,在时尚这个行业里面,它的品牌不断往前走,市场也不断的发生变化,在这个领域里面,在品牌建设的问题上面,它有哪些成长的空间?它可能还有哪些?我们还需要做什么思考?现在我把这个难题抛给一个年轻的广告人,是上海纯粹互动广告公司总经理
徐海宁先生。
  上海纯粹互动广告公司总经理 徐海宁:我以前是玩摇滚的,所以今天我用玩的方式玩广告,我们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先问大家三个问题,大家做广告和媒体行业的请举手?不太多。从事服装行业的举手?比刚才多一点,大家经过一年以后,都觉得做的很开心,赚了很多钱的请举手?为什么大家都觉得不开心,都觉得没有挣到钱呢?我今天讲的这个主题是没有策略、不要策略,为什么用这个主题?从这几年网络时代以后,我们自己本身有一些什么变化没有?通常在七八年前我们写信给我们的朋友,陪女朋友看电影,现在我们已经慢慢被束缚了,我们每天上班、打开电脑,上QQ,MSN,你跟女朋友吃饭的时候接到老婆打来的电话,现在我们慢慢发现其实很多东西是由下往上,我们的消费者决定了我们,不是我们选择他们,而是他们选择我们,这个就是我这个主题的背景。当然所有的东西都还是要有策略的,怎么能够做到这一点呢?我有三个想法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想法就是不要广告,不要找广告公司,反正今天没有很多广告公司,为什么不要做广告,不要找广告公司,如果我是客户的话,我要做一个设计,没有关系,我要拍摄广告平面我找摄像师,我要拍广告片找摄影公司,这样就成了,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其实我有一个发现,有一次我去温州的时候,我从机场到客户那边开会,看到很多、很多广告牌,每张广告牌上面有不一样的脸,有一线明星,二线明星、三线明星,还有国外的明星,后来我回到上海分析的时候,没有一张明星的脸可以和品牌联系在一起,通常服装品牌做广告一个是央视,一个是明星,是不是我们真的不要广告公司了呢?有一些品牌的确是这样做的,但是他的东西是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问号?这个背后有一个很大的秘密,这个秘密是什么?因为这个时代已经变化了,这个时代的消费者对广告的理解也变化了,我记得在两个月之前有一个所谓的数字营销的高峰会议,其中有几个非常重要的点,我想提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目前在中国有2.3亿网民,他们每天84%人上传资料充实网站,90%的人觉得网络是他的接受的最大的一个媒体,我们相信任何一个人都能够感觉到,我们每个个体就是一个平台,我可以通过博客,可以在开心网有农场、有车,通过MSN找到朋友。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理论叫做六度空间,你找任何一个人,只需要通过六个人就可以找到这个人,最近有很多新的理论出来,我们可以探讨一下,包括像互动营销,病毒式营销,数字营销,其实这些论点只是不同的网络公司或者不同的互动公司提出来,抓住人们视野的一个名词,其实关键点非常简单,一个是娱乐性,一个是可掌握性,大家可能对一个现象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比如在前不久之前,有一个网络流行语,即贾军鹏,你妈妈叫你回家?我想让大家思考一下,我们能否把我们的视野放宽一点,把互动网络平台作为我们可抄送的、玩的地方?
第二个论点就是不要品牌,为什么?大家有没有发现从去年到现在,很多一线服装品牌在刚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开始降价了,为什么?因为他们碰到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大家没有消费力了,大家把以来信赖的品牌的钱都节省下来了,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在美国也一个类似的状况,这个状况甚至影响到万宝路要降价20%,大家不要做任何广告的东西了,是不是真的像货币三真那样讲的黄金是最重要的,我们行业价格是最重要的,是不是这样?就是在90年代的时候,有一些品牌忽然起来了,是谁?是苹果,他们是怎么做的,KLAND我跟皮肤之间没有任何的界限,IBM用解决之道,维真(音)集团的老总跳出来说我们卖的不是产品,我们卖的是生活方式,是价值观,是一种生活理念,真正增加市值的公司是坚持做品牌的公司,我讲这个问题的背后有一个秘密在里面,就是品牌是需要积累的,它不是挣快钱,他跟我们以前所从事的OEM不一样的,这个是在品牌背后的一个秘密。
第三个就是不要创意,为什么不要创意?因为很多的一些客户觉得我今天花费很多钱请设计师做出来的产品消费者是否会买单?是否是他们喜欢的东西?我们拷贝国外的东西是否赚钱更快,事实怎么样?我们来看一下,服装发展了那么多年,能够在现在立足的阿玛尼,背后有谁在支持?现在我们在穿的、欣赏这些品牌是谁在支持?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比如(英文)、(英文)等等一些潮流品牌,他们背后有创意操手在支持,其实中国也有马克,有新锐设计师,为什么我们没有把他们聚集在一起?其实有一个话题我一直在思考的,这个话题在之前被炒做非常凶就是跨界,跨界不仅是服装行业的跨界,不管是电影还是艺术、音乐等等,为什么我们没有好好把跨界做的很好,而是沦落成为操作,这个背后是有问题的,这个背后的问题是什么呢?前一段时间我跟做服装品牌的人聊这个问题,我发现这个问题,通常有钱人没有创意,没钱人有创意,我现在发现很多服装品牌的人做两件事情,他们不是在想开一家广告公司,而是想收购一些广告公司,这个里面还没有解决根本的问题,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呢?其实我刚才说的不要创意并不是真正不要创意,而是怎么样把创意应用起来,关键不是尝试,而是做与不做,创意其实不是一个人在家里面闭门造车,而是需要互动的,需要交流的,我特别感谢一个人是Taige(音),他今天不在,他做这个事情的目的是希望做一个平台,让服装行业的人和设计师有一个好的交流,如果今天我们有真正的互动领域的思维,了解消费者在干什么?在加上有前瞻性的广告客户和设计师,我相信这个行业是有前途的。
  《国际广告》副主编 曾小彤:很精彩,我们还有半个小时的时候,我重操旧业,我想让每一位先生考虑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做服装、时尚行业的时候,在品牌塑造上面和推广方面,我们感觉比较集中的问题是什么?比较亟待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广东英扬传奇广告公司策略部副总监 孙晓飞:传统广告公司和互动广告公司怎么做的问题,不是谁把谁干掉,现在事实证明,就像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一样,不是谁把谁干掉,而是大家怎么整合在一起,怎么把互动传播的广告公司、设计公司,就像今天做这个会议一样,把不同背景的人围绕一个东西做一件事情,这就是一个挑战,不是互动将来会超越,中国将来20%的GDP跟互联网有关,现在很多人在淘宝上面搞店,可能服装行业更多,我觉得不是谁把谁吃掉,谁把谁搞掉,而是互动,整合,在客户还没有做好整合的时候,其实这个难题已经抛出来的。所以我觉得这是我的问题,我现在每天跟客户和互动公司去为这个问题想办法,我觉得这个也是一个问题。
  《国际广告》副主编 曾小彤:各位有什么建议吗?
TBWA/天博广告总经理
简德明:我们公司也是一样的,搞互动的公司是否应该在广告公司之外,好像坐在一起谈不到一起,你太老土了,你还是搞品牌,针对这样的讨论广告公司每天都在谈,客户给这么多预算,我们怎么分配,其实我们的做法是把互动公司邀请进来,哪怕是互动的传播也是在一种方向下面发展的,广告公司里面的部门也是做同一方向的东西,广告公司现在出现很多问题,因为很多广告部门都变成另外一家公司,慢慢广告公司变成非常薄弱的团队,我们需要整合的方式,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媒介出去,设计也出去了,全部都出去了,出去以后也不能合作了,出去以后就变成别人了,我的方向你觉得不对,你的方向我觉得不对,就没有办法完成一个结构,我觉得方式应该拉紧一点,变成一个整合的广告公司,我的看法就是这样的。
  上海纯粹互动广告公司总经理 徐海宁:我先解释一下,刚才晓飞和简总有一点误会,我并不是说不要广告公司,互动也是广告公司,可能很多广告的圈的人提出一个疑问,我们是否真的不需要做品牌广告?我们是否不需要做创意了?现在我们拉回到刚才主持人的问题,服装行业的问题,其实我觉得这才是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怎么看?我觉得中国在服装这个领域其实是后来的,因为我们不是有几百年的历史,你要去做哪些(英文)方向,在开始需要很长的磨炼和历程,如果只是通过品牌,通过产品这样辛苦的去做,如果我们积累到一定是可以成功的,有没有其他的方向和方式可以参考,我们看一下在最近几年在欧洲有大型崛起的零售品牌,中国马上也会有了就是衣派(音),HN跟大牌合作,他们用这种方式去操作的,中国不行吗?我们是没有设计师还是没有钱,都不是这些问题,这个问题我是希望要扔出来我们要去探讨,我们有自己的品牌的客户,我们也有足够的资金,本地设计师也好,大不了请国外设计师也是可以的,我们怎么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成功的品牌。
  《国际广告》副主编 曾小彤:我想问一下孙晓飞先生,你做品牌和服装是做的比较多的一个人,关于名人广告你们做的比较成功,在去年奥运会时发生了一个问题,就是刘翔的问题,有一些品牌感觉有伤害,在互联网上出现一种声音,他做了14个品牌的广告代言,这种情况就是每个人是否都在打折扣?每一个品牌身上刘翔是否都在打折扣?现在的问题是什么呢?中国是这么大一个地方,众多的品牌都用名人效应,是否每个人都要非常的努力?
  广东英扬传奇广告公司策略部副总监 孙晓飞:我觉得明星这个东西,以前是请明星,现在是用明星,一开始陈道明拒绝穿利郎的衣服,这个衣服太差,我不穿,第二此拍摄的时候,他们有经纪人了,他不穿,经纪人说不行,你必须穿,因为人家给钱了,明星的风险是存在的,以前在没有八卦新闻,没有互联网就没有艳照门事件。大家合作是越来越深了,不是以前用还是不用的问题,现在用是怎么用的更好,我觉得这个是有功利的,特别是运动服装品牌,有体育资源垄断的问题,像耐克、李宁、阿里达斯等等。我要签约一些人,可能是跑裤,可能是鞋子,现在街头的极限运动员也是名人,更多可能性和做法多了,将来的做法可能是对明星的控制也是存在的,有风险的,因为有收益必然有风险。在中国有一个问题就是一个明星可以签约不同的品类,名人效应在不断的瓦解,如果这个品牌不需要这个明星了,明星只是被利用罢了,以前请明星是实力的表现,现在明星要围绕品牌来转,当品牌不明确的时候,请任何明星都可行,但是我们探讨一下,到底你的牌子是什么?好像慢慢就有了明星的答案,慢慢就有选择了,我觉得这个是现在很多明星广告的问题。
  TBWA/天博广告总经理 简德明:我觉得明星是一个附加值,像日本、韩国等先进的国家用的明星根本不是这么用的,就是找一个熟悉的脸,跟我们推的主题是吻合的,产品远远高于明显,不要觉得明星抢了产品,明星是产品的支持者之一,比如他们说简约,陈道明是简约的人,能建立起一种生活方式的话,产品不代表什么,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理论和理念,品牌会不断的变化,但是理念不会变化。主要是你方向性的东西。在中国的作用还是非常强大的,名人效应是非常见效的东西,如果长期建立一个品牌的话,名人可以放的很低,放在后面,主题放在前面,这样会比较好。
  上海纯粹互动广告公司总经理 徐海宁:我发现很多人都走了,最后留下的人可能对这个话题最关心的人,主办方给大家提供交流与互动的品牌,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问:我是一个入行比较浅的人,我对广告比较感兴趣,刚才孙先生提出运用名人的事情,我知道在座的很多老总都是广告公司的,你们拍摄广告、尤其是拍服装广告,你们知道怎么用人来表现服装,毕竟服装是人来穿的,我现在发现有很多人往外走,有很多服装品牌喜欢用洋人来表现,是不是我们中国的品牌只有用洋人才能展示国际化?是不是我们中国品牌只用洋人才能表现其魅力?难道不用洋人模特就不能体现国际化吗?你们有什么高见可以改变呢?我只是想向各位讨教一下欧我喔喔喔喔。
  广东英扬传奇广告公司策略部副总监 孙晓飞:我觉得服装是舶来品,我同意这个想法,以前中国没有时装产业,中国有服装产业,但是没有时装的概念,对时装的演绎上面,确实我们是拿来主义,很多人都知道,因为大家都是做OEM,你对谁O?对对方O,我觉得是舶来品,有崇洋媚外的情节,老外的表现力是强的,拍摄平面广告的人知道,我们本土的模特表现力不强,可能跟教育有关,我们平面广告表现力不强,这是一个客观的问题,我想到利郎接下来用什么人演绎的问题,它走到香港不可能请意大利人演绎这个智慧,我觉得服装文化产业的部分,日本人的服装有自己的信念,它的演绎用亚洲人演绎比较好,欧美的服装用欧美人演绎比较好的,我们现在这个阶段,我们在为欧美做他们的服装,然后我们自己的服装,我们自己穿的衣服好像也要由别人定义你的时尚,每年的主题或者你流行什么,在时尚方面我们没有话语权的,举例说中国出口多少袜子在换取人家一架飞机,你没有话语权,核心产业和技术在别人手来,我们现在还是中学生的阶段,只是规模比较大,开这个会议,大家是想用创意做突破,大家都说不和别人不一样,用洋模特的意义就是为了不和别人一样,中国有一个独特的品牌就是混学品牌,而且这种品牌很受欢迎,就是在中间状态。市场有时候就是这样的,洋模特也不知道真正的欧美模特,而是东欧来的,他们受欢迎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品牌很多,深圳有很多女装牌子也不知道是什么背景?什么理念就需要借助中间状态演绎,这个很恰当反应了现在本身市场的问题。
  《国际广告》副主编 曾小彤:由于有很多人买,三四级城市认这个,洋人的时尚感是消费者心中暗含的东西,所以有它一定的道理。
广东英扬传奇广告公司策略部副总监
孙晓飞:杭州有一个女装的牌子叫做&江南布衣&,老外不一定理解这个牌子,这个可以和当地的文化结合,如果走到欧美,让欧美人穿旗袍演义东方也会很尴尬的,主要还是跟品牌本身的定位有关系。它的定位就是比较中间的状态,所以我也希望,我觉得现在中国很多服装设计学院,有很多模特,各个服装产业的人,最主要是因为我们没有大牌,有大牌这些资源都能成长起来,没有资源,我们只能为别人做嫁衣裳。你变大牌别人就听你的,没有大牌,你只能为别人定做。
  TBWA/天博广告总经理 简德明:我觉得很多人用洋人,江南布衣是否可以用洋人?我觉得可以,如果气质适合就可以。你给不懂的人看广告是没有意义的,我觉得用演员的话,展示服装,洋人体型、美感是比较好的。
  《国际广告》副主编 曾小彤:由于时间有限,我们今天的下午的论坛到次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新闻>>
版权声明:
网站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协会、《服装界》、中国服装协会网”的所有作品,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服装协会、《服装界》或中国服装协会网”。
凡本网站注明“来源:XXX”的作品,均转载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提供的资料如与相关纸质文本不符,以纸质文本为准。
 精彩推荐
 专家专栏
        
      
 |  |   |  |  |  |  | 
中国服装协会版权所有&201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适得其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