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东方招聘是上市公司吗?

俞敏洪:那些上市的烦恼
  时至今日,
再也不用在学校电线杆上贴招生广告了。作为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他帮助了很多怀揣“留学梦”的学生实现了梦想。
  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的“穷小子”面对的烦恼却依然不少。受扩张成本拖累而上涨的公司成本,抵消了收入增长、学员人数增加给业绩带来的提振作用,给新东方带来了一份“忧心忡忡”的二季度财报成绩单。与此同时,公司的千人裁员计划也正在进行中。
  千人裁员计划 严控成本
  “今年5月之前,公司还将关闭15至25个盈利能力不佳的教学中心,预计裁员人。平均遣散成本为/人。”在近日的一次电话会议上,新东方总裁兼C FO谢东萤这样表示,由于过去四个季度新东方扩张大大高于预期,因此,未来新东方将考虑启动裁员计划。并且未来3至5年内,将严格控制新增学校和教学中心。
  近年来,新东方的快速扩张也使其成本不断的攀升,而过去一年的快速扩张下,新东方的成本费用激增而出现净利润亏损。新东方方面,将净利润亏损总结为人力成本高、行业淡季以及收割政策等,而业内人士分析指出,新东方长期以来的扩张策略带来了高昂的人力成本负担,制约了其盈利能力。随着培训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招生越来越难,在扩张教学网点后,招生状况依然没有改善,最终导致运营成本越来越高。
  裁员是降低成本的最直接方式。公司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二季度裁员扭转了公司连续三个季度员工环比均增加的趋势。在此前的一季度,新东方营收同比增长25.8%,员工人数也同比增长40%。不过,财报同时显示,新东方二季度行政管理费用同比增加62 .1%,营收占比激增至46.86%。
  “虽然通过扩张我们占领了市场,并达到了预期目标。但是,在过去的四个季度我们开设了238家学习中心,这实在太多了!此前,新东方计划一年开设80至100个学习中心。而实际上我们一年的时间开设了238个学习中心,这显然严重影响利润。”谢东萤在此前电话会议中如是说。
  因此,新东方在未来为了提高利润将做出一系列举动,包括走访、评估教学中心盈利水平;削减800至1500名员工;关闭15至25个无利可图的教学中心。这一消息已经得到新东方相关负责人证实,他表示,为了不使影响扩大,因此不会进行得太快。主要裁减的是行政人员,以北京教学中心为首。而对于关闭教学中心,该负责人称,由于盲目扩张,有些教学中心的招生不满,资源利用率比较低。对这样的教学中心,将考虑关闭。
  本次裁员总数是新东方历史上最大规模裁员。新东方的新闻发言人孔建龙对此解释称,这是因为目前总人数增多的原因,其实这次和往年年终考核的裁员比例类似。根据新东方的绩效管理体系和评估调整机制,每年各机构都会有5%至10%的员工考核结果为C。对于考核结果为C的人员,将降薪、调岗或解聘。
  孔建龙进一步说明称,“新东方2013财年第二财季出现了亏损,所以我们加大了淘汰不合格的行政支持员工的力度,以更好地、更大程度地激励优秀骨干教师。目前新东方全国的行政支持人员有15000人左右,按照5%至10%的比例,就是800人至1500人。我们会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不断对于员工尤其是行政支持人员进行有序精简和结构优化。”
  根据美国投资公司T .H .C apital发布的称,预计由于冬季入学明显乏力,新东方2013财年第三财季预期可能不佳。寒假季通常是从1月初开始到2月末结束,基于该研究报告截至1月23日对其在线报名的追踪,报名已经满班的冬季课程占总课程比例只有约35%。作为新东方主要来源的重点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武汉)仍然有大量可供报名的课程。
  激进扩张 时隔4年首现亏损
  成本费用的上升背后,投资者看到的是新东方近年来的“激进扩张”,而公司本身也表示承认。
  1月29日,新东方公布了截至日的2013财年第二季度财报。根据财报显示,二季度净亏损1580万美元,这距离上次财报出现亏损时隔4年。
  新东方上一次季度净利亏损还是在2007财年的第四财季。对于为何5年后出现1580万美元的亏损,新东方董事会主席兼C E O俞敏洪表示:“在过去的四个季度中,我们净增加教学中心超过200个,而在日之前的四个季度我们只增加了80个,这给我们的成本费用带来重大压力。”他还表示,本季度亏损中也有部分是由于SE C调查使得新东方在内部调查和监管程序上发生的费用。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新东方本季度亏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最赚钱的业务及地区疲软,而增长快的区域(二、三线城市)和业务盈利能力相对较弱。作为新东方最赚钱的学校,京沪两地二季度表现继续疲弱。俞敏洪指出,该季度京沪两地营收增长只有20%,净利润下降超过50%,留学业务面临着日益激烈的竞争。“根据市场的需要,我们不断减少班组容量。二季度留学业务学员人次同比减少7%,营收同比增长22%。”
  快速扩张的背后,来自于投资人的压力也不无关系。市场人士指出,一味追求投资高回报和教育自身有着渐进规律的矛盾显得不相容。如何满足投资人的高要求,简单的方式就是快速扩张,但现在的培训市场仅靠扩张并不能保证生源的正比例增长。于是,新东方陷入了越亏损越扩张,越扩张越亏损的怪圈。
  新东方的问题在投资人的压力下,在各地分校开始表现出来。一位成都新东方离职高层就表示,在他眼中他认为新东方衰落先是频繁更换校长。此前成都市场份额从两千多万元做到过亿元,而总部似乎并不满意,一再更换校长。而新校长的管理,让员工并不太适应,一些高管相继离开。一离职者坦承,领导者对经营和市场运作不太懂行,这也是很多优秀人才流失的原因。
  在新东方上市后,俞敏洪曾在多个场合中流露出悔意。作为一家上市的教育机构,在保持业绩持续增长的同时,还要保证教学质量,这让俞敏洪压力颇大。为了投资人的短期利益,新东方不得不走上以品牌支撑扩张,以扩张支撑市盈率,以高市盈率强化品牌的道路。“但教育不是规格化的产品,属于用户体验度较高的特殊长线商品,优秀师资是核心竞争力,而非营销扩张。尽管‘俞老师’深知教学质量的重要性,但在投资人的压力下,走上这条道路必然是量与质无法两全,因此才让他感觉很疲惫。”一位分析人士表示。
  除了本身的原因,教育培训行业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来自高校国际办学项目和一批新东方离职老师组成的小型留学培训班团体,已经开始对新东方的核心业务造成威胁。谢东萤表示,“来自国际班和小型同业竞争者的确对公司的留学业务造成负面影响。但截至上周末的入学人数同比增加15%,现金收入同比增长37%,所以我认为利润能够保持健康增长。”“中国学生参加留学考试人次的数据是放缓的,根据教育部统计去年约有39万人留学,环比增长仅15%,然而在过去几年这个增长都是超过20%的。所以我认为这些都是我们在留学业务面临的挑战。”
  资料显示,目前送孩子出国读书的潮流从大学快速向中小学蔓延,从整个市场来看,海外留学咨询业务收入同比增长60%至80%。按理说,这有利于新东方业务扩张,但市场分析人士指出,实际上竞争对手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新东方的市场。公立学校纷纷在周末或者晚上推出国际班课程来与新东方相关业务竞争。这以新东方上海地区的表现尤为严重。为此,新东方已经更换了上海校长和管理层,但此问题并非一两个季度就能够解决。
  此外,新东方还面临着网络教育的冲击。新东方相关负责人表示,该企业也早已加入线上的竞争,在2000年成立新东方在线。在线上教育方面过去几年来一直在增加投入,尤其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而在中国二、三线城市,由于网络覆盖等多种原因,未来几年还将持续以线下发展为主。目前,新东方在全国49个城市拥有58个分部和700多个教学中心。
  事实上,教育类另一家中概股公司也放缓了其扩张计划,并关闭了一些教学中心。截至日,学而思运营中心数量259家,较日的257家运营中心数量增长仅两家,但仍低于日的275家数值高峰。
  浑水“搅局”海外上市非坦途
  除了扩张影响外,俞敏洪指出,本季度亏损中也有部分是由于被浑水公司做空而导致的SE C调查,使得公司在内部调查和监管程序上发生的费用。
  对此,谢东萤则强调,“截至8月31日与此相关的费用累计超过500万美元,预计全部完成将会介于800万-1000万美元,这还不包括任何集体诉讼。我认为二季度的营业利润率会受到影响,因为涉及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调查费用和其他支出”。
  凡遭遇浑水做空的中国在美十有八九会损失惨重,而相反浑水机构会满载而归,新东方不例外。
  日,浑水机构向美国纽交所所有的注册读者发布了一份有关新东方的调研报告。浑水公司在长达90多页的报告中,详细讲述了浑水的调查过程,质疑相当“有料”。从伪装成投资者与新东方的工作人员对话希望加盟,到各种财务数据和对比报表,甚至与新东方C FO在美国的对话细节,甚至一些“花边”和“八卦”新闻,都被收罗详尽。
  最大的指责是关于“欺诈”,浑水声称新东方过去报告的毛利润率超过60%有造假嫌疑,因其与其他非上市公司探讨,毛利润率会在20%至30%左右,新东方的数据却远远高于此。同时浑水还声称新东方经营的学校设施属于国家资产,对于合并资产表示怀疑。
  浑水报告中称谢东萤在2012年6月在被问及其是否存在加盟伙伴时否认并表示“公司650所教学中心全部是100%全资拥有的资产”。但是浑水6个月调查发现新东方在加盟方面向股东撒谎,有证据显示新东方的特许经营涉及几十个城市,但是公司却一直没有透露任何有关特许经营的信息。此外,新东方声称2011财年营收2.077亿美元,但是企业营业税为零,浑水认为新东方税收减免不合理。
  浑水报告认为新东方将加盟店业绩当作直营店对待粉饰报表、认为新东方利润率远高于同行,高得不正常等等。并称新东方的问题远比一个不稳定的V IE结构严重。在发布这份报告的同时,浑水将一段于2012年6月与新东方C FO通话录音上传至其网站,作为支撑报告结论的证据。
  报告发出后,不少机构投资者和个人第一时间抛售股票,掀起了国外投资者抛售新东方股票的狂潮。仅两个交易日,新东方累计跌幅高达57.32%,股价创下5年新低,市值蒸发近20亿美元(约合127亿元人民币),股价降至9 .5美元。受其影响,在美上市中概股大多跟随暴跌,跌幅超过30%,跌幅也有18%。
  选择了海外上市,就要有充分的准备面对诸如浑水、香橼这样的做空公司,而这条路也注定是坎坷的。根据斯坦福大学C harles Lee等教授的最新研究,通过反向收购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已经占所有在美反向收购上市公司总数的34%,占反向收购上市外国公司的85%。利用其中的监管漏洞,许多中国公司在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下也得以顺利借壳上市。中概股的退市公司中,大多是此类公司。
  暴富后的烦恼
  日晚9点25分,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在纽交所敲响了钟。带着“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这样口号的俞敏洪终于踏上了自己创办的新东方的上市之路。新东方上市刷新了中国教育业在美国上市的零纪录。从1993年注册成立的一个小学校到融资过亿的上市公司,新东方这条“寻找希望”之路走得并不容易。而挂牌当日开盘价报22美元,较发行价上涨46.7%,也令持有公司31.18%股权的董事长俞敏洪资产超过18亿元人民币。现任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的俞敏洪,1962年生,江苏江阴人,北京大学西语系毕业,1993年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2003年成立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
  回首过去的十几年创业,俞敏洪表示首先想到的是后悔把新东方做这么大。他说当初可以在北大做成年收入一两百万的精品机构,把精华人物都集中到那里,有限制地发展。小范围内也能实现理想,无论转型还是放弃,也比较容易。“我给自己做了一个笼子,无法往外钻,否则笼子一收紧,我就被吊死了。”他曾这样自嘲地表示。
  在讲述自己的创业历程时,俞敏洪自己曾坦言:“当时野心太大了,现在留给我的是难以承受之重。当你发现自己给自己制定一个难以承受之重的目标后,煎熬和痛苦便呼啸而至。做得特别累的时候,我很想关掉新东方,都没有做到,因为我发现要为4000员工负责,为股东负责,为自己负责。新东方是一条不归路,让我不得不走下去。”
  很多人都在问:新东方不缺钱,也无须圈钱。为什么还要上市?按照俞敏洪所说,他希望用严厉的美国上市公司管理规则来规范内部,以制度说话,避免前面出现的人情和利益纠葛,从而实现自身的救赎,让企业顺利发展。“在新东方,骨干们很容易越过规矩谈感情。上市之后,外部规矩比内部规矩更强大、更有力。”
  不过,上市后的俞敏洪,似乎又新增了很多烦恼。他曾指出,作为一家好的上市公司,要做到收入增长多少,利润增长多少,以及人数增长多少。但对于一个教育机构来说,它最大的可持续性发展的保障,在于它的教学质量,并不在于每年学生增加了多少,这就是矛盾,而且还难以平衡。“我本人比较喜欢悠闲地去做一件事。这点,被上市给破坏了。上市之后,我的状态也一直不太对,不是我想要的那种状态。我其实是个随心所欲的人,但现在为了别人的利益,必须要去做很多事情,自己的空间越来越小。”
  (韦夏怡)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腾讯理财超市
今年以来赚&54%
今年以来赚&62.14%
年赚&18.36%
7日年化收益&2.94%
15.39万元17.99万元
8.98万元9.88万元
9.98万元9.98万元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俞敏洪后悔让新东方上市
日 06:19来源: 作者:李洁言
上市后,教师、员工往往想的东西就不再是教育本身本报记者 李洁言 《
03 版)“新东方上市,带了一个好头,也带了一个坏头。”3月19日,在首届中国民办培训教育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语出惊人,这位著名的“留学教父”,由新东方上市后的种种变化谈起,深刻反思了当前民办教育存在的诸多问题。俞敏洪说,新东方上市后,引发了整个社会对民办教育行业的关注,国外的投资大量涌入,至今大概投了30多亿美金。这是好的一点。但同时,也带了个坏头——大家都认为做培训机构能上市、赚钱,只要一上市,就万事大吉了。事实并非如此。俞敏洪话锋一转,“在上市了四五年后,我深刻地意识到,一个教育培训企业的生死存亡与他的社会价值,跟上市没有任何关系。”俞敏洪发现,上市以后他的关注点不知不觉变了。之前,他专注于如何提升教学质量,让学生快乐地学习知识;而现在,他成天想的是“用什么办法,让我的收入增加,让我的利润增加,让投资者高兴,让股票的价值提高。”新东方的上市,意味着有多种力量参与新东方:新东方管理团队、股东、社会民生……而俞敏洪发现,当一个组织或机构的力量超过个人时,有时“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对此,俞敏洪用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就像你娶了一个你完全把控不住的女人一样,很难受,你又爱她,但是她又不听你的话。”变化的不仅是企业的外部。在企业内部,因为上市,所有的老师、员工和管理者有更高的期待,需要花更高的成本才能把他们留下来。到最后大家想的东西已经不再是教育本身了。各种力量掺杂的结果,让俞敏洪感觉新东方在往某个不对的方向走,而他深知,这个不对的方向一定会把新东方带入不可挽救的境地。这让他一度深感痛苦,甚至多次在公共场合宣称,让新东方上市是他这辈子做得最后悔的一件事。去年,俞敏洪的这种感受尤其强烈,为此,去年国庆节期间,他给新东方的全体员工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直言不讳又充满焦虑:这一事件(上市)让新东方在一瞬间从对内的关注转向了对外的焦虑,从关心学生的感受转向了关注股市的动态,从关注教学质量转变为关心数据的增长……这些转变正逐渐吞噬新东方的价值体系,模糊新东方的方向……近年,国内有多家民间教育培训机构在海外上市,俞敏洪曾与其中几家机构的老总探讨过要不要上市的问题。冷静反思后,俞敏洪认为,企业上市只有两个充分理由,要么没钱了,要么是打算整合这个行业。而教育培训行业,通常是预收款,不缺钱,此外,教育行业的整合也是非常难的。因此,他认为,教育培训机构应慎言上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责任编辑:wangft]
用手机登录
随时随地看新闻
请先登录再进行操作
&记住登录状态
还没有凤凰网账号?
社会娱乐生活探索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
如本网所刊载稿件、图片涉及版权问题,请版权人来电、来函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010-
关注中国经营网,每天了解商业天下事!
股市急剧波动,安倍三箭已发,日本经济20余年来最激进的一次...
软件外包行业正迎来全球大洗牌&要么专业化转型,要么规模制...
除了转基因食用油的原料说明中会有小字标识之外,其他豆制品...
这条本该在07年停止收费的高速公路从1999年转为经营性收费公...
张朝阳表示,不仅仅是搜狐某些部门有创业...
在上海家化内部被尊称为&葛老爷子&的葛...
薛蛮子已投资了100多个项目,从做头发的、做羊奶的,到电子商...
入口、垂直搜索、流量,这些都可以作为去哪儿网成功的关键词...
从汜水关回到东京,宗泽将岳飞升为统制官,经常与他彻夜长谈...
在众多画作中,国家博物馆馆藏的《聊斋图说》图册笔法细腻、...
大家一直不断地在加法与减法中来回往返,...
当前国内住房市场的价格如此高涨,房地产...
本网站全部内容版权归中国经营网所有,并经中国经营报社独家授权。
Copyright(C)
China Business Media Corporation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京ICP备030098号 | 公安备案编号:年级查询+
按课程类别查询+
12:42&&&&程志勇
您也可以通过留言的方式,联系我们
* 客服咨询电话:9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海新东方招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