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中国平安银行卡北京的业务员好做吗?负责银行卡和保险的销售工作?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核心提示:深发展平安银行公布吸收合并方,“平深恋”尘埃落定,深发展A将更名为平安银行。虽然000001依然存在,而深发展A却已经成为历史
[][][][][][]
吸收合并方案
深发展因本次吸收合并就每一平安银行股份应支付给少数股东的对价为3.37元;少数股东有权在股票合并对价申报期内选择股票合并对价,即要求按照每股最终定价与深发展每股价格(本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为定价基准日计算的深发展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的股票交易均价,即人民币15.45元/股)的比值将其持有的平安银行股份交换为自二级市场购入的深发展股票
公司及高管简介
深发展是中国第一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商业银行。于日正式宣告成立 理查德?杰克逊于2005年10月正式从花旗转投平安。2006年被任命为中国平安首席金融业务执行官,2007年出任平安银行行长。2010年10月正式出任深发展行长。
国信证券(香港)经纪有限公司总裁 李泉
深发展这么多年就]好好发展,现在终于平安了,或许是好事…
科德投资证券执业投资顾问 苏海彦
深发展更名平安银行,有点依依不舍啊,毕竟是中国证券史上的一个标杆…
证券日报副总编辑 董少鹏
深发展名号因兼并不能走到龙年了!本人建议保留“发展”名号,可叫“平安发展银行”…
资深媒体人 沙黾农
深发展改名平安银行,可别误以为又发行了一只大盘股哦…
珞珈投资高级分析师 吴军
平安收购深发展尘埃落定,更名为平安银行复牌,存在补涨的要求,作为权重股对大盘是刺激…
同威资产管理公司创始人 李驰
让未来人们知道什么事件标志着中国的金融航母与中国的财富航母同一天启航…
【深发展娶平安,为深发展名平安】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深发展拟吸收合并平安银行,即平安银行将注销法人资格,深发展作为合并完成后的存续公司将依法继承平安银行的所有资产、负债、证照、许可、业务、人员及其他一切权利与义务。这正是:深发展娶平安,为深发展名平安。祝其平安!
转发到我的微博
可以输入140字
/呲牙 是不是我得把平安银行卡上的钱转到发展银行,然后注销平安卡,然后把发展卡更名为平安卡?
转发到我的微博
可以输入140字
过去,光大不行,只想和你深发展。现在,深发展也不行了,都回家包商(伤)吧!
转发到我的微博
可以输入140字
陷在在泥沼中这么多年,深发展还是没有走出来,曾经多么风光无限,如今寄人篱下还要隐姓埋名。深圳银行业如今还有多少发展榜样,除了若干年前的创业累积的招商银行,好像也没有什么留下的遗产了。
转发到我的微博
可以输入140字
【零售业务借力平深整合】平深整合的协同效应已初步显现,这在深发展的零售业务领域尤其明显。随着中国商业银行转型的推进,在零售业务极具竞争优势的深发展,综合竞争实力将进一步得到提升。今年三季度以来,各家银行显著体会到了来自存款的压力。
转发到我的微博
可以输入140字
【深发展更名】关于平安保险收购深发展后,今天说要更名为平安银行了,很多人想不通。我觉得没什么,这如同小孩子可以随父亲姓,也可以随母亲姓,何况现在深发展是入赘的女婿,人家赔上女儿且丈人把你全部至少大部分股权买来了,随丈人姓委屈你了?我觉得姓名不重要对发展来说,平安更好!
转发到我的微博
可以输入140字
资本大战啊。是不是可以这么认为,保险业资本终于出手,买入银行业了?
转发到我的微博
可以输入140字
欧美普涨,平安收购深发展尘埃落定,更名为平安银行今天复牌,存在补涨的要求,作为权重股对大盘是刺激。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大盘有望保持稳定,祝大家新年快乐!
转发到我的微博
可以输入140字
“平深恋”大事记
日  中国平安公告将最多认购深发展5.85亿股,并受让美国新桥投资集团持有的深发展5.2亿股;交易耗资不超过221.27亿元。
日  深发展拟向中国平安定向增发股票的议案仍获得93.5%以上的赞成票通过。这使备受关注的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方案顺利闯过第一关。
日  中国平安的战略投资深发展H股增发事宜获得其股东大会通过,标志着中国平安收购深发展的步伐又向前迈进一步。
日  深发展董事会审通过《关于聘任理查德?杰克逊(Richard Jackson)先生为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行长的议案》。
日  深发展与中国平安之间股权收购协议附录一“截止日”改为日。
日  中国平安宣布推迟入股深发展相关协议的最后终止日期,将股权收购的最后终止日由原先的日变更为日。
日  深发展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申请获得证监会核准。深发展向中国平安发行37,958万股股份。
日  因拟筹划与中国平安控股子公司平安银行两行整合的重大无先例资产重组事项,深发展停牌。
日  深发展和中国平安同时公告,深发展董事会审议通过深发展吸收合并平安银行方案并同意两行签署吸收合并协议。
“平深恋”当事双方收购要点解析
要点一:增发价
每股认购价格为根据适用法律规定的公式计算确定的深发展董事会批准本次股份认购的董事会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深发展股份的股票交易均价,即每股18.26元人民币。
要点二:认购数量
认购部分:认购深发展不少于3.70亿股,但不超过5.85亿股的股份;受让部分:平安与NEWBRIDGE签署了《股份购买协议》,受让其持有的深发展520,414,439股股份
要点三:平安资金来源
总交易耗资不超过221.73亿元,受让深发展股份NEWBRIDGE有权按照协议的约定选择要求中国平安:(1)全部以现金人民币11,449,117,658元支付;或者(2)全部以本公司新发行的299,088,758股H股支付。
要点四:平安控股比例
中国平安保证其拥有权益的深发展股份不超过深发展当时已发行股份的30%。完成本次收购后,中国平安将成为深发展第一大股东。
“平深恋”将有利于平安实现战略目标
瑞银证券:平安收购银行有战略意义 收购现有银行的三大好处
不受限制地获得银行客户基础:任何潜在收购都可能令平安不受限地进入银行客户数据库,获得交叉销售其保 险产品的机会
1) 筛选出具体的客户群(如那些银行账户余额在5万以上的客户,这些人可能更愿意购买保险产品)
;2)针对这些客户需求量身定做产品(如对于那些希望去私立医院看病的客户,推出住院医疗保险);3) 通过电话或邮件来推广保险产品
在选择银行服务时,保险客户更有可能选择平安银行
在银行网络扩大的情况下,我们预计平安将能够将更多的银行服务售予保险客户。平安的个人保险客户约为3650万,企业保险客户约为50万。我们预计平安银行的七家支行覆盖了这些客户的不到25%。我们认为平安很难将其银行服务推广至其银行网络之外的客户。这种情况下,银行服务的交叉销售主要限于向保险客户发行信用卡
平安银行的规模效益将得到提升
平安相对较小的银行业务将与较大上市银行合并,我们预计成本收入比将改善
深发展银行经营范围一览 平安银行经营范围一览 北京市 深圳市 深圳市 南京市 上海市 上海市 天津市 广州市 泉州市 重庆市 杭州市 福州市 宁波市 大连市 厦门市 珠海市 济南市 佛山市 青岛市 &海口市 成都市 &温州市 昆明市 &
平安银行发展历程平安银行前身为2003年成立的福建亚洲银行2004年福建亚洲银行更名为平安银行2006年通过收购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的27%的股权中国平安集团完全控制平安银行2006年平安集团收购深圳市商业银行89.24%股权2007年深圳市商业银行吸收合并平安银行并更名为深圳平安银行2009年2月深圳平安银行更名为平安银行2009年6月市场平安传购深圳发展银行2010年9月中国平安将其持有平安银行股份注入深发展日吸收合并方案正式公布
平安能否担当大任?
平安集团对自身的定位早就明确为包括保险、银行和投资三大块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一位平安内部人士曾向记者表示“平安已经瞄准汇丰、花旗去做了”。从平安对银行业务的整合来看,做大做强银行业务的“野心”早就表露无遗了。 2003年,平安通过与香港上海汇丰银行共同收购福建亚洲银行,获得福建亚洲银行73%的股权。此后福建亚洲银行更名为平安银行,在2006年通过收购香港上海汇丰银行的27%的股权,中国平安集团完全控制平安银行。2006年7月,平安集团49亿元收购深圳市商业银行89.24%股权;2007年6月,深圳市商业银行吸收合并平安银行并更名为深圳平安银行;今年2月,深圳平安银行更名为平安银行
平安银行注入深发展后,对深发展EPS、BVPS和估值的敏感性分析 数据来源:国泰君安假设注入PB倍数 1.00 1.38 1.61 1.84 平安银行股东权益(2010年,亿元) 153.2 153.2 153.2 153.2 注入价格(亿元) 153.2 211.4 246.7 281.9 注入后深发展股东权益(2010年,亿元) 486.9 486.9 486.9 486.9 深发展停牌前20日均价(元) 17.65 17.65 17.65 17.65 向深发展注入平安银行时需增发的股本(亿股) 8.7 12.0 14.0 16.0 深发展09年末总股本(亿股) 31.1 31.1 31.1 31.1 假设向平安人寿定向增发股本(亿股) 3.8 3.8 3.8 3.8 完成定向增发和资产注入后深发展总股本(亿股) 43.5 46.8 48.8 50.8 注入平安银行后平安集团持有深发展股份总数(亿股) 19.13 22.43 24.43 26.42 &&&&&中国平安持有深发展股权比例变化 &&&&目前持股比例 21.44%21.44%21.44%21.44%定向增发后持股比例 29.99%29.99%29.99%29.99%资产注入后持股比例 43.95%47.90%50.03%51.99%&&&&&2010年预测(以前20日均价计算估值) &&&&原预测EPS 1.88 &&&原预测BVPS 9.57 &&&全面摊薄EPS 1.84 1.71 1.64 1.58 全面摊薄BVPS 11.19 10.40 9.97 9.58 &&&&&原预测下的PE 9.36 &&&原预测下的PB 1.84 &&&全面摊薄预测下的PE 9.60 10.32 10.77 11.21 全面摊薄预测下的PB 1.58 1.70 1.77 1.84
中国平安、深发展主要财务指标
深发展基本信息
所属地区:
总股本(亿):
每股收益(元):
上市时间:
流通A股(亿):
每股净资产(元):
每股现金流(元):
每股公积金(元):
净资产收益率(%):
净利润增长率(%):
每股未分配利润:
主营收入增长率(%):
深发展财务数据
深圳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深圳发展银行,股票简称:深发展A,股票代码:000001)是中国第一家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商业银行。深发展于日以自由认购形式首次向社会公开发售人民币普通股,并于日正式宣告成立。
日,深发展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正式在深交所上市交易。截至1997年,深发展可流通股份 10.72亿股,成为中国股市第一大股。日,一心想将银行做大的综合金融集团中国平安宣布收购深发展…[]
王健1987年被任命为深圳发展银行的第一任法人代表兼第一副总,主持全面工作。1989年12月,王健受命筹备深圳证券交易所,并成为首任法人代表和第一任负责人…[]
深发展新任行长理查德.杰克逊讲述了深发展从首吃螃蟹到联姻重生的历程,包括平深恋的最新进展,深发展的历史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讲述人:深交所第一任副总经理 王健
谁是中国第一家真正的意义的股票?至今很多人在争论这个问题。应该说,深发展才是真正的第一家…[]
日,我国第一家由国家、企业和私人三方合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深发展成立之后,在全国首次以自由认购的方式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深发展发行原始股时自愿购买的人很少,政府就要求党员带头支援国家建设。[][]
1989年,深发展派息分红,中国股市的第一波牛市狂潮由此引爆。1989年年初,深发展派息分红,1989年年中,深发展又推出年中分红。深发展成为股民追逐的对象,深圳第一轮“股风热浪”就这么开始了。[][]
日,深发展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并正式在深交所上市交易。从此,深发展以其独特的地位,成为深圳证券市场的龙头,虽然深安达在交易所最先挂牌上市,但深交所还是把0001号预先留给了深发展。[][]
深圳“股疯”引起了高层担忧。日开始的半年内,“深圳限制涨跌停板10%”等多个利空政策出台。半年以来一直上涨的深圳股市从12月8日开始掉头向下,自此开始为期9个月的长跌。最后,撬起股市的支点选中了深发展。[][]
“深市看发展,沪市看长虹”,1996年,深发展更是成了沪深争霸中深圳市场的一个“精神领袖”。面对沪市主力资金发动的以“追赶深圳涨幅”为名的超级行情,深市则以深发展为重要筹码主动出击。[][]
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汹涌而来,企业债台高筑波及银行信贷安全,国内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直线上升,企业倒闭潮使银行呆账和坏账比率徒增。深发展也难以独善其身。直到7年后,遇到美国新桥,深发展才重获生机。[][]
然而,在现有13家股份制银行中,深发展在盈利能力、资本的竞争力仍然相对薄弱,资产规模成为其持续性发展的一大掣肘。新桥的退出,带来了机会。日,一心想将银行做大的综合金融集团中国平安宣布收购深发展。[][]
消息加载中,请稍候银行业务员为啥越来越像保险推销员?
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银行理财产品图/东方IC
  专题统筹 刘薇
  专题执行:羊城晚报记者 刘薇 曾颂
  龙年经济大透视
  银行业“收费乱象”再调查
  收费项目7年暴增10倍,既然付出了使用成本,那银行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又如何呢?羊城晚报记者经过连日来的调查和梳理发现,在银行服务中存在的几大顽疾不但没有消除,还随着电子化、数字化的发展,让银行有了弱化大众服务的理由,甚至在增加收费的基础上,却打着“资源合理配置”的旗号削减服务,剥夺普通消费者的选择权,侵害消费者利益。
  银行服务3大顽疾难除
  顽疾 1
  不顾需求 生硬推广
  典型案例
  强推银行卡存折被“退市”
  近日,市民黄伯到某国有大行办业务,因为平时并没有太多的其他业务需求,所以只想开一个存折就好。谁知柜台员工给他开了一张银行卡,黄伯表示自己都六十多岁了,从来都是用存折不用卡,也没这个需求,但工作人员就表示,银行早就停办存折了,黄伯质疑,想看账目明细怎么办?工作人员称,会给银行卡配套一个对账簿,想看账目明细可在自助终端打印对账簿就行。无奈之下,黄伯只好开通了银行卡,但对自助设备该如何使用仍感到犯难。
  一本存折对应一个储蓄账户、一张银行卡一直是老百姓所熟悉的方式,去银行柜台办业务,存折上的账目明细打过后一目了然,每月的水电煤气缴纳多少钱清清楚楚。这也是很多老人家酷爱去银行柜台办业务的原因,就是图个方便安心。而有的市民则因一些外部原因而必须开多一个户口,想避免被多收费就只想办存折,但这样的需求在今天都很难获得满足了。
  市民梁女士就向羊城晚报记者反映:“开存折没工本费,也不用交年费,开卡则要交5元工本费、10元年费,”梁女士认为,“银行这么做就是想增加收费项目。”
  据羊城晚报记者调查,银行实际上从2008年开始就逐步“有意识”地减少存折业务了,到2010年这一现象就已非常普遍。多数银行大多直接办卡,几乎不提存折,除非顾客提出要求,但却是要么开存折要么开卡(简称“单卡单存”),而且尽量劝说客户开卡不开存折,有时以网点没有存折为由让客户“被开卡”,甚至还有银行称,存折已被淘汰。近段时间,有关“存折退出历史舞台”的说法引发高度关注,虽然有银行出来否认停办存折,实际上仍推出一些限制存折业务功能的措施,加剧了存折“退市”。
  且不说银行卡与存折相比的功能多少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存折需求量还很大,尤其是在中老年客户群、农民工和二三线城市中仍大有市场,这样罔顾需求“硬推”的手法,让老百姓一面在承受高收费的同时,一面感受到的是服务内容的减少和质量的下降。
  银行为何要如此积极的“推卡废折”?除了“引导消费者多使用电子化产品、自助设备,节省时间”等这样官方的说法外,赚取高利润才是真正“不能说的秘密”。
  一张银行卡,持卡成本超百元!
  很多人以为,一张银行卡的成本就是工本费5元加10元年费,其实不然,它可能产生的费用远远超过这个数!
  羊城晚报记者粗略估算,真实持卡成本可能过百元。以一张储蓄卡平均每月在ATM跨行取款一次为例,一年所要付出的基本费用在34元-58元(以跨行取款2元/笔和4元/笔计算),若开通了短信通知服务,按照普通收费3元/月,则持卡成本在70元-94元,若日均余额不足一定金额,还可能被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那么持卡成本将在82元-106元,超过了100元!如果再加上异地柜台存款和取款收费,银行卡的使用成本将更高。
  虽然银行卡所承载的服务内容确实多了,但它的收费更是不菲。据有关数据,截止到去年三季度,我国银行卡的发卡量超过27亿张,做一个最简单粗略的测算:单是年费一项,27亿张银行卡一年净收年费270亿元,按照每张卡每年发生一次跨行取款,那么单是跨行取款产生的费用就在44亿元-108亿元之间!而现在附加在银行卡上的收费项目数不胜数:小额账户管理费、短信通知费、打印账单费&&如此计算下来,银行卡成为银行暴利来源已是不争的事实!银行为何如此积极“推卡废折”,动机也就一目了然了。
  捆绑销售 强势营销
  近些年,银行推出的服务项目日益繁多,确实满足了消费者越来越多的金融需求,但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不和谐音”。不少银行下达任务指标到个人譬如发卡、拉存款等,结果银行员工为完成任务想尽办法,甚至罔顾客户需求硬性搭售,不但损害消费者利益,还影响银行形象,让市民发出“银行员工变成了保险员”的感叹。
  典型案例
  强推套餐,要办房贷先买10万理财品
  这其中最为典型的莫过于羊城晚报近年来报道过的一些引起公众强烈关注的案例。譬如“取公积金&被套餐&、&被功德"个案,某国有大行黄埔支行为加大发卡量,完成发卡任务,向前来办理公积金业务的客户强推费用达65元的“服务包”,包含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老人家根本不会用的“套餐”,更离谱的是,还要“被自愿”每年向韶关曲江六祖南华寺捐款5元,如果不办就不给取钱,而所谓的这些关联业务必须开通,收费项目提前勾选,不知情的客户莫名“挨宰”,反对的人最后都只能无奈接受,后经羊城晚报曝光当事银行才进行整改,但已在社会上形成非常恶劣的影响。
  而在去年银行信贷额度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房贷成了“紧俏货”,不少贷款申请人都遭遇银行强势捆绑销售。譬如要做贷款就要先存数十万元,或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保险、基金等,或者被迫开通信用卡、网上银行等,令不少人只能被动接受,“有苦难言”。
  市民杨先生就告诉记者,去年为申请80万元的房贷,银行工作人员让他要在该行买至少10万元的理财产品才有额度批给他,“我要是有10万元我还要申请那么多的额度吗?”但由于当时“一贷难求”,杨先生唯有借钱买了理财品,结果到期还发生亏损。
  在监管部门的“三令五申”要求规范之下,这种现象到了今年有所改善,但羊城晚报记者调查时发现,大“捆绑”暂避风头,小“捆绑”仍然屡见不鲜,譬如搭售信用卡、网银U盾等,不少市民为能办上业务或避免麻烦只能被动接受。
  顽疾 3
  隐瞒风险欺诈销售
  超16万亿元!这是银行2011年发售理财产品所募集资金的总数。据有关统计,2011年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突破2万款,同比增长97%,2011年也被视为银行理财的爆发年。本质上,银行理财产品变得丰富对老百姓来说是好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不少银行业务员为实现销售,采用虚假宣传、隐瞒风险等手段,诱使客户购买理财品、基金、保险等,及至产品出现亏损消费者才发觉,而往往因为销售时银行员工的“承诺”多为口头,难以留存证据,不少消费者只能“自认倒霉”。
  典型案例
  游说阿婆理财,48万亏成29万
  在银行的“理财建议”下,77岁的林老太原打算用作存款的数十万元先后“变脸”成了基金、保险等理财产品。最为离奇的是,银行“忽悠”老太太购买的投资连结险,不仅毫无保底,且投保年龄竟是“出生满60天至65周岁”,而林老太直到账户发生巨额缩水仍不知情,还是女儿去查账时才发现。原来,本打算到银行存钱的林老太,被银行客户经理游说购买了41.7万元的基金。2个月后,银行又建议老太太购买了5万元的分红险。此后半年,银行“帮”老太太赎回41.7万元基金,转而再次购买了43.5万元保险。至此,老太太在银行共持有48.5万元的保险。而这些资金都被投入偏股型账户,由于股票市场大幅波动,林老太投入的48.5万元缩水至29.47万元!
  林老太的女儿事后查账发现银行错漏百出,比如投保人明显超龄却依然下单,保险没有保单、无被保人签字,申请、赎回基金都非本人签名,由银行代劳等,而据林老太本人说,银行客户经理一直跟她说的是类似于储蓄,无风险,她买了还可以成为银行“贵宾理财”客户,享受很多特殊待遇。
  这个投诉最后在羊城晚报的介入下获得较好解决,但是近年来像这样的理财纠纷可谓与日俱增,纠纷的焦点集中在“虚假宣传”、“口头承诺”、“诱导销售”上,但由于很难留存证据,最终只能以消费者的“自吞苦果”而告终。
  其实监管部门对理财业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高度关注,近年来多次发文要求银行规范理财业务,并点名批评多项违规操作,要求银行整改。然而在羊城晚报记者连日来来对银行的走访中发现,虽然这些情况有所改善,但口头承诺保本、渲染高收益、淡化风险等做法仍屡见不鲜,要完全规范仍是一场“持久战”。
  赚钱勿忘社会责任
  收费越来越多,提供的服务质量不见提升反而令人感觉下降,利用垄断地位让消费者“被服务”、“被电子化”、“被先进”是不少老百姓近些年在银行办业务时的切身体会。有评论人士指出,银行作为带有垄断地位的商业企业,追逐利益本无可厚非,但是否可就此不顾顾客需求,生硬缩短客户心理接受过程,粗暴营销,甚至用“收费”的方法赶走自己“不需要的小客户”、忘记自己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刘薇、曾颂
(责任编辑:金永明)
12-02-09·
12-02-09·
12-02-08·
12-02-07·
12-02-07·
12-02-07·
11-12-27·
11-11-29·
11-11-27·
11-09-23·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
网友点击排行
网友评论排行
财经媒体封面
财经·大视野
高清影视剧
关注一件事并尽力做好,这种心态是种创业心态
近期热点关注            
           
广东地市:
平安保险打着“社区工作者”幌子招聘保险业务员
浏览字号:
 |  | 通过Email推荐给好友:
  9日,铁西繁荣街道清真社区陆续来了几位居民,他们手里拿着楼门口贴的招聘广告,到社区应聘“社区工作者”。一头雾水的社区干部一问才知,原来是保险公司招聘为社区居民提供保险服务的工作者。
  招聘“社区工作者”?
  记者看到招聘信息上面写着,“为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打造专业的社区工作者队伍,向全市人民服务,我市将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社区工作者,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公告内容中提到,岗位需求包括社区接待员、社区资料整理员、社区收费员和社区顾问4个岗位,年龄在26-45周岁,高中以上学历,工资1500元到2000元之间不等,一经录用享受三险一金待遇。落款处联系人为解主任。
  居民李女士一早就拿着招聘信息来到社区,想为女儿应聘社区工作者。听到社区干部说并无此事,而是保险公司在招聘业务员,李女士很气愤,这明明写着招聘社区工作者,怎么成了保险公司招聘业务员了呢,保险公司这不是打着招聘社区工作者的旗号骗人吗?
  实为招聘保险业务员
  社区干部告诉记者,前几天就陆续有人到社区咨询应聘,这几天人越来越多,4栋楼28个单元里都贴上了招聘信息,社区已咨询过民政部门,根本就没有招聘社区工作者这回事。
  记者随后以一名应聘者的身份,拨打了招聘信息上的联系方式,对方的回答令人啼笑皆非。
  “我看到了招聘广告,要招聘社区工作者,是吗?”
  “你是自己应聘,还是给别人应聘,多大年龄?”
  “我自己,你是哪个部门的?”
  “我这里是平安保险公司售后理赔服务部,招聘社区服务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相关服务。”
  “那你们怎么说招聘社区工作者呢?”
  “员工入职后会负责为该社区内居民提供保险服务,并不是在社区工作。”
  看来所谓的招聘社区工作者,竟是保险公司招聘的在社区内为居民提供保险服务的工作者,美其名曰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实则是打着社区工作者的幌子,吸引居民前来应聘保险业务员。
  社区工作者招聘要经过正规渠道
  社区工作人员介绍,招聘社区工作者由市民政部门和人事部门统一管理,需要张贴公告的,社区会将加盖相关部门公章的通告张贴出去。而这个招聘信息没有相关单位的落款,也没有相关单位的公章,也不是由民政部门或是人事部门发出的,只是保险公司的个体所为,不仅让很多居民产生了疑惑,也为社区工作带来了不少麻烦,希望居民不要轻信此类招聘广告。
  对此,记者咨询了市民政局,社区建设处工作人员说,目前民政部门并没有招聘计划,况且社区工作者的招聘要经过正规渠道。如果有招聘计划,民政部门会与人事部门一起,将招聘信息在媒体和人事网站上面进行公布,报名者要经过正规的考试,合格后才能录用。
更多相关内容
南方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益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20-
②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南方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南方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者,文责自负。
  南方农村报    南方都市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南方农村报    南方都市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平安银行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