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做机械的,近年工人工资涨得快产品竞争激烈利润越来越小想提高利润走出僵尸困境配置,恳请各位朋友出出对策。

网商宝营销通
您的位置: &
& 中国制造走出困境任重道远
中国制造走出困境任重道远
  在实体经济中实现了原始积累的中国民营企业主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了回报率更高的虚拟经济行业。在成本增加、产能过剩、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资金正从实体经济向房产、证券、金融行业转移,短暂的投机行为不断上演。
  曾令国人骄傲的中国制造正面临着无人坚守的隐忧。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与会的经济学家和业界人士也将目光聚焦在了隐忧重重的中国实体经济。
  办厂不如买房,投资不如投机?
  在博鳌亚洲论坛举行的民营企业家圆桌会议上,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被众多参会民营企业家视为未来5年看好的投资方向。而出现这样的选择其实并不偶然。在过去的十年里,中国的房价一路飙升,同时不断上升的还有制造业的人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在这种剧烈的落差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企业家开始选择将从实体经济中积累的资金转向房地产和资本市场。
  房地产行业圈钱速度快,3到5年一个周期,几千万元、几亿元的资金到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快钱。而做实业都是一分几厘积累下来的。湖北省荆州市权晟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汪荣告诉记者。
  在他看来,越来越多的实体经济企业正在变成服务快钱的壳。因为制造业企业融资快,房地产来钱快,拿企业融资来的钱做房地产,赚钱后再投实体,实体再融资,进而循环往复,已经成为现在比较流行的模式。汪荣说。
  而事实上,将实体经济获得的资金投向房地产在当下的中国已经算是一种相对理性的行为。更有一些民间资本,在短期利益的诱惑下流向了地下钱庄、农产品投机等风险极高但回报又极快的投机领域。于是,中国的市场上开始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一方面大量制造业企业陷入资金短缺、投入不足的窘境;另一方面,蒜你狠豆你玩等看似荒谬的投机现象此起彼伏。
  持续的资产泡沫和去实业化现象,是否会对实体经济的长远发展构成根本性威胁?
  博鳌论坛嘉宾、德勤全球常务董事罗格&达森认为,这种趋势对实体经济构成的风险是必然的。一方面,没有人能预测金融行业和房地产业这种高收益到底能繁荣多久。另一方面,企业若要加强国际竞争力,实现做大做强,必须长期在实业上谋求创新。
  实体经济困境的背后是转型的需要
  我现在做的布料行业,随着东南亚劳力越来越便宜,出口量急剧下降。也直接导致企业订单减少,利润率下降。在谈到自己所从事的行业前景时汪荣并不乐观。
  类似汪荣的担忧在中国许多制造业企业,尤其是中小制造业企业当中都普遍存在着。在传统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下,习惯了低成本、低质量、大市场的中国低端制造业大多都如履薄冰地在寻找着新出路。
  金融危机时期,出现了很多企业外迁的现象,广东东莞最明显,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都从事于低端贴牌,缺乏核心竞争力,丢掉订单就相当于失去了业务。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在博鳌论坛上说。
  遗憾的是,在寻找新出路的过程中,更多的企业选择的是回报高、见效快的虚拟经济行业或是投机市场,而不是将积累的资金投向技术革新和内需市场的开拓。
  世界不可能为中国提供一个无限大的市场来满足中国企业出口的需要。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看来,苦练内功、转型升级已经是中国制造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业立国需要我们做什么?
  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张燕生在博鳌论坛上表示,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高级发展阶段,本应是实体经济有效的助力,但脱离了实体经济的虚拟经济带来的只能是泡沫而不是繁荣。
  事实上,就在世界工厂中国面临着制造业隐忧之时,大洋彼岸的美国则掀起了一场再工业化的浪潮。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国充分认识到不能仅依赖于金融创新和无度的信贷消费拉动经济,开始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这并非是制造业的简单回归。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在博鳌论坛表示,美国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是把核心制造业原封不动地留在本国,而把低端制造业转移出去。
  而中国的绝大多数制造行业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一些企业实际上只是国外企业的生产车间,被发达国家所绑定或者控制,盈利水平和能力受到严重挤压,部分产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碎片化,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坚守中国制造已不能仅满足于在产业链的低端打转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业立国需要中国企业有更多的思考。
  多年深耕实业的民营企业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一直坚信,实业是资本市场的根,脱离实业的资本炒作是无本之木。郑春影认为,科技创新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驱动力。而如何鼓励靠制造业、实体经济积累起财富的中国企业将资金投入到技术革新、产业升级、开发内需当中,现在则应成为决策者认真研究的课题。
  实业立国仍需企业苦练内功
  在实体经济中实现了原始积累的中国民营企业主们越来越多的目光投向了回报率更高的虚拟经济行业。在成本增加、产能过剩、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下,资金从实体经济转移,这一现象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引发了专家和企业家的热议。这一方面将对实体经济造成冲击,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和技术创新。
  去实业化趋势冲击实体经济
  近年来,实体经济领域的企业越来越热衷于投资房地产和资本市场,去实业化现象蔓延。持续的资产泡沫和去实业化现象,是否会对实体经济的长远发展构成根本性威胁?
  湖北省荆州市权晟纺织印染有限公司总经理汪荣告诉记者:房地产行业圈钱速度快,3-5年一个周期,几千万、几个亿的资金到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快钱。而做实业都是一分一几厘积累下来的。
  因此就形成了一个组合:企业融资快,房地产来钱快,拿企业融资来的钱做房地产赚钱后再投实体,实体再融资进入循环成为现在比较流行的模式。汪荣说。
  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举行的民营企业家圆桌会议上,金融服务行业被众多参会民营企业家视为未来3-5年看好的三个行业之一。虽然金融行业百花齐放,但参会民营企业认为其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对此,德勤全球常务董事罗格&达森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这种去实业化趋势对实体经济构成的风险是必然的。
  一方面,没有人能预测金融行业和房地产业这种高收益到底能繁荣多久,是否可持续。另一方面,企业若要加强国际竞争力,实现做大做强,必须长期在实业上谋求创新。
  作为多年深耕实业的民营企业,伽蓝集团董事长郑春影认为,实业是资本市场的根,脱离实业的资本炒作是无本之末。通过企业十几年的经营,我认为,科技创新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驱动力。
  缺乏核心竞争力是主因
  资本是有逐利性的。去实业化的根本原因,一方面是实体经济处境困难,对资本缺少吸引力,另一方是企业自身追逐短期利益,难以突破转型瓶颈。
  当谈到如何看企业的前景时,汪荣并不乐观,他说:我现在做的布料行业,随着东南亚劳力越来越便宜,出口量急剧下降。也直接导致企业订单减少,利润率下降。
  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在博鳌论坛上称,金融危机时期,出现了很多企业外迁的现象,广东东莞较为明显,主要原因是这些企业都从事于低端贴牌,缺乏核心竞争力,丢掉订单就相当于失去了业务。
  踏踏实实发展实业,尤其是在本领域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是需要突破诸多发展瓶颈,也需要着眼于长远。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学术委员会张燕生看来,目前中国实体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前所未有地迫切需要技术创新;二是人才,这既包括高级技工,也包括金融外汇、风险管理人才等。三是订单,这需要开辟新兴市场;四是融资,全球的流动性是泛滥的,但这个流动性很难在发达国家转化为投资,在中国却表现为外汇占款,央行就会紧缩,造成企业融资环境恶化;最后,中国的市场经济应该从转轨走向规范。
  郑春影认为,经济增速放缓时期,经营存在困难的企业多为过度依赖资源和资金的企业。前者受政策和整体宏观影响较大,后者在经济出现波动时容易出现问题。
  实业立国亟需企业苦练内功、转型升级
  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思路发生改变,从产业空心化回归再工业化。中国应以技术创新、延伸产业链来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实体经济的再造,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张燕生表示,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高级发展阶段,而中国经济出现的房地产泡沫、资产泡沫和产能过剩等问题,是虚拟经济脱离实体经济带来的问题。
  世界不可能为中国提供一个无限大的市场来满足中国企业出口的需要,在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副院长朱宁看来,苦练内功、转型升级已经是中国制造业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罗格&达森预测,全球经济未来5年的变化将快于过去20年,而这一变化正是依靠创新驱动。美国已充分认识到不能依赖于金融创新和信贷消费拉动经济,开始重视国内产业尤其是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值得注意的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战略并非是制造业的简单回归。
  对这一现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董事长林左鸣在博鳌论坛表示,美国并不存在产业空洞化的现象。他解释说:美国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中把核心制造业原封不动地留在本国,而把低端制造业转移出去。
  他说,我们的绝大多数制造行业长期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低端,一些企业实际上只是国外企业的生产车间,被发达国家所绑定或者控制,盈利水平和能力受到严重挤压,部分产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碎片化,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而在这一进程中,政府应该为实体经济提供更加有利的市场环境。与会民营企业呼吁,在面对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冲击时,政府更应该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目前很多地方政府迫于招商引资的考核要求,更倾向于对外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
  扩展阅读
  美企回流难撼中国世界工厂地位
  据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报道,代表美国硅谷最新技术的谷歌眼镜,将贴上美国制造的标签。谷歌公司将与台湾代工商鸿海精密(富士康在美国的母公司)合作,在美国制造这款运用了最新可穿戴计算技术的产品。
  这很容易让人产生联想。去年12月,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库克表示,出于技术考虑,打算把设在中国的部分产品生产线转移回美国国内。在此之前,美国通用电气也宣布将部分生产线从墨西哥和中国迁回美国。美国制造业开始从海外回流了。
  市场因素促美国制造业回流
  今年2月,奥巴马在新任期发布的第一份国情咨文中再次强调,要将制造业放在核心地位,使美国成为新就业和制造业的磁极。因此,一些美国企业近期的回流举动,被认为是响应了奥巴马政府确保下一场制造业革命发生在美国的号召。
  对此,中国社科院美国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王孜弘认为,在推崇自由经济的美国,制造业回流的现象受政治因素的影响有限,更多的是市场因素使然。成本控制、质量控制以及接近市场,是美国制造业回流的几个主要动因。
  近十几年来,亚洲国家的人力成本在不断上升,这是不争的事实。以中国为例,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数据显示,从2000年到2005年,中国工人的薪酬以每年10%的速度上涨;2005年到2010年,增幅高达每年19%。中国政府近期更是定下了到2015年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的目标。
  与此同时,发达国家的工人工资却上涨缓慢。在美国制造业领域,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自2005年以来,工人的实际工资甚至下降了2.2%。另外,运输成本上升,页岩气开发后大大降低了美国国内制造业所需能源的价格,这些因素都促使美国公司对成本控制作出新的考量。
  另一方面,虽然外包公司可使商品价格更便宜,但却不利于产品与技术的迅速更新。因此,一些公司想更接近客户,从而更快速地对客户需求变化做出反应。对于一些技术复杂的高科技产品,设计者与制造者的及时有效沟通,也十分重要。
  因此,从这些角度考虑,谷歌眼镜选择在谷歌硅谷总部附近进行制造,也是可以理解的。
  回流规模还只是涓涓细流
  一度被认为制造业衰退的美国,现在因回流而再度成为议论焦点。不过有专家认为,现在美国制造业回流的规模,充其量只能称之为涓涓细流,今后是否会形成大规模回流潮,还有待时间验证。
  根据《经济学人》杂志引述的数据,目前回流美国的企业,大大小小加到一起也不到100家。
  目前看来,现在这些回流的企业,大多数只是将以美国为销售目的地的产品线带回来了,很多大型公司在国外的生产规模依然比回流部分大得多。
  王孜弘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制造业的此番回流,并不是简单的制造基地转移,而是通过技术创新的方式来引领美国制造业的振兴。奥巴马确保下一场制造业革命发生在美国的目标能否成功实现,也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突破,并真正带动制造业发展。
  为此,美国已开始进行新的布局。2012年3月,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10亿美元,建立由15家制造业创新研究所组成的全美制造业创新网络,以带动制造业创新和增长,提振美国经济,并创造更多就业岗位。
  中国制造仍具独特优势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估计,在交通、计算机、合成金属和机械等领域,到2020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10%到30%的商品将实现本土生产,可推动美国年度出口额增长200亿美元到550亿美元。这让人不免担心:中国世界工厂的地位将被撼动。
  有批评家认为,这种估计过于夸大。至少在目前,美国制造业的回流还是相当理性的。以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企业卡特彼勒为例,虽然它宣布将在美国得克萨斯开设新的挖掘机制造工厂,但它同时也宣布将扩展在中国的研发活动。
  也有分析认为,即便出现美国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回流的现象,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国仍然具有独特的优势。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工业组件供应链,且相对于人力成本更低廉的东南亚国家,中国的基础设施条件无疑要优越得多。目前,有的中国企业也已经开始将一些劳动密集型的业务再外包给东南亚国家,以节省人力成本。
  在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中国也存在很大的进步空间。根据日本野村证券的数据,目前,中国的数字化设备比例只占28%,日本的这一数据则为83%。但是,中国的增长速度却远远超过相同发展阶段的日本。目前中国正在推进的自动化革命,将极大地提升中国的劳动生产率。
  在市场接近性方面,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新兴经济体市场。因此也有分析认为,单就人力成本上涨这一因素而言,并不会促使更多的企业离开中国。
  不过,发达国家纷纷吹起高新技术的号角,中国也应该有所警觉。王孜弘认为,中国制造业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加快自身的产业升级步伐,应是应对挑战的出路所在。
本文链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东商网无关。
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尽快处理。
热门产品推荐
热门资讯排行
优质供应商推荐工学包含10个类别&共 29579 篇论文破解“用工荒”杭州企业用什么方法留人?如何走出“用工难”的困境?-杭州奥盛环境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破解“用工荒”杭州企业用什么方法留人?如何走出“用工难”的困境?
前段时间,某连锁外卖公司的职员小陈在杭州人力资源市场不厌其烦地一个一个介绍,游说找工作的外来务工人员来自己公司上班。她说,自己站在这里已经5天了,就为了能比别的用工单位更快招到员工,她身后密密麻麻的招工单让他们公司的招工压力很大。 记者 杜国平摄 本报资料图片
春节之后,近几年一直困扰浙江企业的“用工荒”,再度以更大的声浪袭来。一家纺织企业老总去安徽招工,因为县城的宾馆被同样前去招工的人住满了,这位老总只能住浴室。
此后20余天,本报联合全国16省市21家主流媒体,搭建招工、用工信息平台,给企业与用人单位牵线搭桥。据统计,经过本报报道,相关企业招聘到了紧缺人员1000多人,也有大量求职人员通过本报找到了满意的工作。然而,商报所做的努力,对于已变成沉重话题的企业“用工荒”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
“用工荒”已经成为企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的一道难题,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研究、破解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
状况“用工荒”今年到底有多“慌”?
新年伊始,天气却阴晴不定。这就如同野风物业施家花园管理处张经理的心情。“定编96人,缺编20%”这两个数字是让张经理发愁的主因。该到哪里寻找近10名新员工?又该如何把员工留住、再招到合适的人来弥补员工人数的缺口?这是春节后,他工作的最重要内容。张经理坦言,“用工荒”这个频频见于报端的词汇,对他来说是实实在在、摆在面前等待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并不是张经理一个人所面临的。
据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统计,2010年第三季度,全省11个地市求人倍率(一个反映供需关系的重要指标,这个数值越高,代表用工缺口越大。)均大于1,其中杭州最高,为3.82,宁波为2.36,温州为1.61。
这组数据的背后是杭州各家企业负责招工者的一张张发愁的脸。杭州企业正遭遇着怎样的“用工难”?企业又该如何走出“用工难”的困境?所有的问题都在等待答案的出现。
岗位32000个达成初步意向者仅2500人
春节刚过,企业陆续开工,迎接新一年的任务。但令企业头疼的是,虽然现在不缺业务,但是人手严重不足,许多生产无法进行。记者从杭州各人力资源市场也了解到,春节过后虽已经陆陆续续地推出了几万个岗位,但是企业用工荒现象依然严重。
被认为是杭州用工情况风向标的杭州人力资源市场,今年春节后开门的一周时间内,共有1500家企业,推出了32000个岗位,总的人流量达到了7000人左右。但是,目前达成初步工作意向的只有2500人,缺口十分明显。
杭州市就业局人力资源市场管理一处处长向明华说,近几年来,中西部地区发展得很快,外出就业的农民工整体数量正在逐年萎缩。此外,像浙江也有不少企业把产业转移到中西部地区去了,所以不少人都留在了当地。
记者在劳动力市场采访到的一位从西部地区来的求职者告诉记者,虽然杭州一些岗位看上去待遇不错,但是盘算一下还是划不来,许多单位的保安都需要每天上12个小时的班,而以前自己在老家的单位上班,每天8小时也有1800元一个月。更重要的是,许多单位都不给交社保。
薪水不高而不愿离家的现象,在汽车维修企业中也十分普遍。近年来,杭州的汽车消费红红火火,各个品牌的汽车4S店不断增加的同时,很多是来自安徽、江苏、江西等地的维修技师,却选择了回老家的4S店上班,因为随着当地汽车消费的增加,当地也有很多汽车维修厂需要维修技师,对很多人来说,回到当地上班,不仅方便照顾家人,还可以凭借在杭州学到的技术,担任维修的班组长,薪水可能还会有所提高。
杭州最缺操作工企业很难留住“旅游型”打工者
在杭州人力资源市场,记者大致地看了一下,杭州目前最缺的是普工和加工业操作工。另外、商业服务人员、营业员、餐饮服务人员等也都是紧缺岗位。而不少用人单位为了吸引求职者,纷纷上调了薪资待遇,但是效果依旧不明显。
在杭州人力资源市场,每天都有十几家单位需要招保安,每家单位招的数量也从几十名到上百名不等,而且不少单位的待遇还不错,试用期在2400元左右,转正后有的可以达到元。可是几天下来,问的人不少,真正有意向签约却少得可怜。
同样,一些服装企业年后也需要大量的工人,像杭州著名服装品牌“衣香丽影”,仅车工这一岗位就需要900人,为了能够招到合适的工人,企业开出了月薪元,年终再加发一个月工资,再加年终奖和过年红包的优厚待遇,但目前人手依然十分紧缺。
一些招工中介的工作人员说,前两年这些岗位的基本工资都是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定的,今年几乎没有在最低工资标准附近的薪水。目前杭州的最低杭州月工资标准为1100元。而且,找工作的人更加青睐加工业的岗位,因为服务业的要求相对高一些。不少人认为像服务员、保安之类的岗位对口音、身高、长相等还是会考虑的,而加工业只要有一定技术,在车间里干干活就可以。
向明华主任还说,现在出来找工作的人和以前大不相同了,除了类似于父母辈这样的普通农民工外,有不少年轻的打工者,都是属于旅游型的,外出打工是为了见见世面,一段时间后会看情况再决定去哪里发展。因此,企业招了这些员工后,未来能不能留住他们很重要。调查:杭州企业用什么留人?
数年前,当进城务工的劳动力数量大大过剩的时候,恐怕谁也没有把农民工当成人才――包括农民工自己。如今,劳动力市场供求发生180度大逆转,外来务工人员个个成了企业求贤若渴的对象。
如何把人留住?记者调查发现,众多企业做了多方面的努力,而且很多看起来很有吸引力。
工资上涨势不可挡
2010年,杭州油漆有限公司一线职工的年收入是6万元。这样的收入水平令人羡慕。
从2000年企业改制后,该公司员工的工资每年都在以15%的幅度增长,去年的增长幅度更是达到了20.48%。作为杭州市较早开始实行工资协商制度的企业,每年年底,工会以及从职工中选出来的职工代表都可以和企业最高层面对面谈谈“涨工资的事情”。去年年底刚刚结束的工资协商结果是,今年,杭州油漆有限公司的一线职工平均每人每月还要增加400元左右的工资,管理层增长200元的工资。根据公司的“十二五”规划,五年内一线职工的年工资将可以达到10万元。
除了工资收入,你还可以有资本收入――认购企业的股份,每年还有分红可拿。一名普通职工可以认购5万元股份,去年的分红比例是30%,也就是说,油漆公司的一名一线员工去年的收入除了6万元工资收入外,还可以有1万5千元的分红收入。为了让职工安心在企业工作,只要是进油漆公司工作满3年的员工,就可以购买公司股份,享受公司分红。
杭州油漆有限公司工会主席胡连荣说得很实在,企业对于员工的吸引力是什么?首先是收入好不好,其次是企业效益好了,职工收入跟不跟着增加,还有就是我在这个企业有没有发展的平台和机会。做好这些方面,员工就会认真地为企业做事。让员工实实在在享受到企业发展带来的好处,他也会加倍用心为企业做事,我们的企业也就更加发展壮大。
&“我们员工的薪水一直是高于同行业的,所以,流失率并不高。”浙江外婆家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国平透露,加薪留人之法,他们早已付践实施中。虽然餐饮行业是用工荒的重灾区,但是,外婆家的员工忠诚度却一直很高。
“‘用工荒’其实就是工资高低的问题。”虽然汽车维修行业缺人,但是,浙江康达汽车工贸有限公司的维修副总蔡东说,员工队伍基本稳定,用有竞争力的薪水留住人,是他的诀窍。
对于企业采用加薪留人应对用工荒的办法,浙江大学鲁柏祥教授认为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不管是从国家的政策看,还是从客观实际看,工资的上涨是不可阻挡的趋势。我建议企业的经营者,与其被动地涨工资,还不如主动地涨。你先给员工加薪500元,其他厂的优秀的人就跑你这里来了,员工会说你好,如果别人涨了,你被迫跟着涨,人家不会买账,走了的人也不会回来。”鲁柏祥说。
用“心”留人“有感觉”
野风物业施家花园管理处张经理说,对物业公司来说,经营收入是相对固定的,工资涨了,成本不能转嫁给业主,要大幅提高员工收入,很难做到,所以他们在人文关怀上下了很多工夫。在人员缺编的时候,他们会临时安排替班,让愿意加班挣钱的员工可以取得更高的收入。对于一些工作满一定年限的员工,他们会定期组织旅游。另外,管理处还准备设立员工食堂,让员工的生活更加有保障,更加方便。
几年前,餐饮界曾流传着一句话:外婆家老板很大方,店里洗菜大姐都能去香港旅游。向吴国平求证此事时,他说这是真事。“只要是我们的老员工或者优秀员工,我都出钱请他们出去旅游的。不光是香港,日本、迪拜、欧洲,这些地方我们的员工都去过。”吴国平说,要留住人,给他们家的感觉很重要。“这些孩子在外打工不容易。”
同样,浙江盘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温情福利”也是多元化的。公司会为当月生日的所有寿星举办一次轻松温馨的总裁生日会。每次,公司掌门人田宁都会亲自出席并细心聆听员工的心声。每位“寿星”还将收到由总裁亲自准备的生日礼物。“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生活”,在工作之余,公司提倡员工充分地休息。每位员工入职后即享有带薪休假,随着工龄的增长,带薪假的天数也将增加。同时,如果员工要自费购车,公司可根据员工职级与年资提供免息贷款。
正如田宁所言,“用工荒”问题的出现,并不是大家不愿意干了,而是员工对现有的工资、福利、社会地位与工作环境更挑剔了。这支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用工队伍的价值观念相对于其父兄辈已经发生巨变,作为企业管理者要学会应对这种变化。
从2005年开始,在杭州威芸服饰制作有限公司工作的外省籍员工,再不用担心漫长暑假,孩子在老家安不安全,功课有没有按时完成了。公司为外地员工子女办了一个暑托班,把这些老家在江西的、安徽的、四川的孩子都接过来,从大学聘请专门的老师为这些孩子辅导功课。这一年,威芸服饰的老总叶丽英专门拿出5万元装修了一间教室,再拿出2万多元解决这些暑托班孩子一日两餐饭。叶丽英说,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很少有机会看到孩子,办暑托班把他们接过来,既可以让孩子和父母增进一下感情,还能让这些外省籍员工上班也上得安心。这个暑托班已经连续办了5年了,每年平均都有30多个孩子能在暑假好好和父母亲近亲近。
在威芸服饰,90%都是外地员工。老总叶丽英说,车工、缝纫工,招人难,留住他们更难。要想留住他们,就得关心他们的生活。很早开始,公司就和所有的一线工人都签订正规的劳动合同。春节员工放假回家,不仅工资按时结给他们,年三十到年初二,尽管放假在家,计件工人还有一笔奖金好拿。往返的车票,不管你是湖南的还是四川的,公司都给报销。今年春节,公司还给这些外省籍员工的父母寄去了一封感谢信和一笔慰问金,告诉他们,你们的孩子在这里工作很好,请你们放心。
员工有“空间”,企业才有发展
去年6月份,省旅游局、省财贸工会联合举办了“2010年浙江省旅游饭店服务技能大赛”,有来自全省12个地市的34支代表队参赛。杭州五洋宾馆推荐金美英参加了宴会摆台比武。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多年的酒店服务经验,她最终拿了二等奖。这次获奖不仅让金美英直接获得高级工职称,回宾馆后,她还马上被提升为餐饮部经理助理,工资也涨了不少。
从农村来杭州找工作,金美英就本着一个信念:学一门技术,增长自己的经验值。从跑菜生到服务员,很多基层岗位金美英都做过。到后来进了五洋宾馆,金美英觉得这里的工作环境不错,工资收入稳定,关键是有不断向上发展的空间。来杭打工多年,最近金美英还和丈夫在闸弄口买了一套小面积的二手房。
尽管近两年服务行业难招人,不过五洋宾馆还没有出现太难的情况。宾馆70%-80%的都是外地员工,但员工队伍一直都比较稳定。
杭州五洋宾馆人力资源部张文锋经理坦言,这和宾馆注重对员工进行培训,善于给他们提高自我、成长的舞台是分不开的。新员工进来,公司就要对他们进行各种层面的技能培训。对于领班、主管级的员工,每年还要送他们到省外乃至香港、澳门等地,实地入住当地高星级酒店,体验人家的服务是怎么细致入微的。重视技能培训,像金美英这样,通过技能比武破格提拔的,在宾馆还有好几个。另外,公司还很重视给员工提供发展的空间,这几年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五洋宾馆旗下还多了很多物业公司、经济型酒店、饭店管理公司等,这些分支机构都为想施展才华的外地员工提供了不少的管理岗位。
在一家公司你有前途,你还会想着离开吗?
思考:劳动力为什么总有后顾之忧?
一对外来务工夫妻的担忧
务工者为何选择逃离城市?
浙江盘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裁田宁认为,与“第一代农民工”“挣票子、盖房子、娶妻子、生孩子”赚钱谋生的诉求不同,80后、90后为主的“第二代农民工”的诉求已然出现方向性转变――赚钱的同时,他们也向往都市的生活方式,渴望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市民”。
当企业为招不到人而发愁的时候,很多“第二代农民工”也在慨叹:工资不高,福利不好,没有归属感,没有认同感,不能真正融入城市生活……
一对外来务工夫妻的担忧
河南人小王在杭州打工已经六七年了。她从事家政行业,老公在超市做理货员。大女儿在老家上初中,儿子在杭州一所民工子弟学校读书。今年春节回家车票难买,只好放弃过年回家的打算,眼瞅着又是快一年没看到女儿的面了。
小王一家在彭埠一带租了一个10平方米的农民房,月租金300元,不过今年这一带有可能要拆迁,再重新找出租房不晓得又是什么样一个价位。小王的老公虽然大家还是喊他小刘,但他已经是45岁的人了,手上没什么技术,月薪一直就是一千多元。小王也是奔四的人了,还能再辛苦个10多年。可是做家政,没有合同没有社保,等到老了做不动了,靠谁来养?
回老家吗?小王一家已经很习惯杭州的生活,这里城市干净、环境优美,治安也不错,关键儿子能在杭州读书,这里的教学质量老家农村没法比。留在杭州吧?生活成本年年看涨,工资却没怎么涨,生活水准还在苦苦挣扎。
小王和小刘的生活是杭州近3百万外来务工者的一个缩影。他们向往城市的生活,希望自己和自己的下一代也能享受到城市的美好。然而,目前这些新生代农民工整体收入还是偏低,找工作时难免会遇上不诚信的企业主,不签订劳动合同,不为其缴纳社会保险。别看有的企业招工号称月薪5000元,那是靠一天10多个小时常年无休用体力干出来的。年底难说还遇到欠薪,这一年的辛苦算是白费了。他们对城市充满希望的同时,身体却已经承受了生活的层层负担。
务工者为何选择逃离城市?
现在一些外来务工者已经选择逃离城市。看看劳动力市场里的满墙的招工启事,看看各个企业到劳务输出大省招工的铩羽而归。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是时候反思,为什么他们不愿来,为什么他们来了马上就会走?如何能留住这些外来务工者,让停下来的生产设备继续运转起来?
其实,对于怀揣梦想到城市来打拼的外来务工者,尤其是80后、90后这些新生代农民工,他们的想法和城里人没什么区别:挣钱、工作环境好、有上升空间。
浙江华美电器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杭州企业。这几年出于对销售渠道以及招工用工的考虑,老总蒋瑞平把公司业务拓展到河南。在这里,用工成本比原来在杭州要低近1/3。蒋瑞平说,不少原来在浙江上班的老员工都跟着新工厂到河南来工作,原本在杭州给他们的工资可能在每月2400元,现在给他们1500元/月,他们也愿意做。
为什么?这里离家近啊,每天都能看到家人。一个“情”字在蒋瑞平看来很重要,一直以来他就是靠用感情去对待这些一线员工,才让公司没有出现过招工难。公司里很多都是已经工作了快10年的老员工了。
目前在德清,浙江华美电器还有一个800来号人的工厂。早在5年前,蒋瑞平就拿出上千万在德清当地为厂里的100多户生产一线的双职工家庭,购买了面积在六七十平方米的商品房,不仅让他们在德清有一个舒适的家,这些来自安徽、云南等地的员工,还可以把自己的户口和子女的户口也落在当地,让孩子从小就能走出大山,在沿海地区受教育。
蒋瑞平说,“我们的高管收入很好,他们不需要企业来帮他们解决住房。反而是这些一线的操作工,一年工资就2万多块,买房子对他们来说是一件奢侈的事情”,“我也是农村出来的,我对他们的处境深有体会,如果我能带领一些人提高了生活质量,我的团队就稳定了”。
当春节过后很多同行因为缺工开工都开不起来时,在蒋瑞平的工厂门口还时常有人问:“你们还招人不?”
高工资,是陷阱还是馅饼?
在某次招聘会上,一位求职者高举“4000以下免谈”的牌子招摇过市。看起来这仅仅是一次特立独行的个体行为,但却反映的是一个时代的用工、求职的浮躁。
人们往往喜欢拿大学生的薪水与农民工的工资作对比,很多人慨叹大学生收入没有农民工高。但你不知道的是,当大学生见习生躲在空调房间QQ聊天的时候,有多少外来务工者正在条件较差的车间或野外,一干就是10几个小时。大家所能看到的是外来务工者收入的增加,却没有看到他们越来越多的付出。
一名在服装企业打工的年轻人告诉记者,订单来的时候,厂里的工人都是加班加点干活,因为是计件工资,有的人都干到晕倒才肯休息。这样没日没夜地干下来,看看收入,确实很不错。但如果遇到订单跟不上的月份,活儿就很少,这个月收入也就少得可怜。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企业老板说,最近几年职工工资涨得厉害,再加上原材料等的成本上涨,企业的利润越来越少。现在招工这么难,工资给少了就更没有吸引力,我现在以较高工资招人,就是希望一个人能当几个人用,不允许超时加班,我就只能等着亏本了。
提高最低工资线并不是
解决“用工荒”的长效机制
区域性“用工荒”将长期存在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主任郁建兴
当前“用工荒”现象升级恶化的可能性较小,但区域性、结构性的“用工荒”将在较长一段时间存在。一方面,我国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没有发生扭转,2010年我国劳动力供求总量增长,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的比率为1.01。因此,随着时间推移,区域间劳动力流动的黏性、劳动力求职时间等市场摩擦性失灵导致的东部沿海地区“用工荒”,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鉴于东部沿海地区用工单位在短期内大幅度提高平均工资水平的可行性较小,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竞争力仍将不断减弱,区域性“用工荒”将长期存在。另外,从劳动力需求角度看,中西部地区劳动力需求量上升具有长期性特征,而东部地区用工总量和结构改变需要较长时间。从劳动力供给角度看,“80后”、“90后”等新生代外来务工人员逐渐成为中坚力量,提升他们的就业技能将是一个长期和困难的过程,结构性“用工荒”将长期存在。
“用工荒”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维护外来务工人员权利和提高其就业能力。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道格拉斯?诺斯指出,一种要素出现稀缺状态的时候,也是对该要素进行权利界定的最好时机。本轮“用工荒”的出现,将迫使东部沿海地区的政府、企业进一步维护劳动力的权利,真正将建设和谐劳资关系提上日程。对中西部地区而言,进一步提高劳动力供给总量的压力将促使其清除城乡劳动力市场间存在的障碍,赋予农村转移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同等权利。
当前,政府应尊重市场规律,避免出台妨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干预性政策,让外来务工人员充分体现自身意愿选择就业岗位。政府不宜提高最低工资线。提高最低工资线并不是解决“用工荒”问题的长效机制,而且容易破坏地方经济活力。
警惕因“用工荒”导致的产业空洞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劳动经济与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郭继强
有专家认为用工荒反映出我国劳动人口数量开始下降。据测算,从2004年到2011年,中国16-24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每年以13.6%的速度减少。到21世纪中叶,中国总计将失去18%-35%的青壮年劳动力。
也有专家认为,当前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并未结束,近十年,每年新增城镇就业需求总量与新增城乡劳动力的供给总量相抵有余。我国GDP年均增长率在9%左右,拉动的城镇就业增长率在4%左右。
到底我们企业迫在眉睫的招工难是怎么回事?
对此,郭继强教授认为,今年的招工难与以往的都不一样。去年、前年,缺人的浙江企业可以到中西部的劳务输出大省去招人。然而今年,很多产业转移到了中西部地区,当地还在想办法留人,沿海企业来招人不再受欢迎了。
按照当前我国人口结构的变化,我们这些企业再按照以前低成本、低价格、劳动密集型的方式走已经走到了尽头。
以前我们一直在喊转型升级,现在看来“狼是真的来了”。转型升级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跟不上转型升级脚步的企业只好关闭,一种是无法适应转型升级的企业向内地迁移。这几年浙江省已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比如说温州的一些制鞋企业,说得好听点,是把研发总部放在沿海,生产基地放到中西部。而实际上造成的是浙江的部分产业空洞。这需要我们的政府部门引起重视。做好经济结构调整,引导好企业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真正的产业升级。
有盈利能力的企业才有能力留住职工
杭州猎人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总经理郎越时
企业的终极使命就是“盈利”。为企业创造价值,为股东带来回报。
然而我们的很多企业现在还处在低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的生产模式,盈利能力很差。上星期我刚好去德清,考察了一家工厂。很多来自云南、安徽的工人年初三初四就开始上班了,可是工厂的人员流失率高达30%,也就是说很多工人做满一个季度就走了。这家代加工企业,利润3%。如果把这3%都拿来为工人加工资,工人可能一点感觉都没有,而且如果真把这3%的利润都拿来加工资,那么企业赚什么?
招工难实际上已经持续了好几年,有的企业靠用更高的条件去吸引求职者,从长远来看是大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而这些生产密集型企业长此以往也没有能力持续性地增加工人工资。
从企业角度来看,当前的招工难逼迫企业必须对自己的生产流程进行优化,原来5道靠人工操作的工序现在能否优化到只有2道需要人工操作?降低对人工的依赖,对设备进行及时的更新换代。同时,企业急需树立品牌意识。如果你能让消费者接受,我这个产品是安全的、可靠的、质量上乘的,那么增加的人工成本就可以转移到产品的定价里面去。我们的企业不能再停留在只做代加工产品了。有了自己的品牌,拓展自己的销售渠道、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的后续服务,都能大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有了盈利的能力,企业就有能力为员工加工资,员工有了工资安心工作,企业就能正常的生产,长此以往就能形成良性的循环。
合作伙伴:
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盛路1509号天恒大厦1302室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劈腿困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