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法国金路易干红等于多少法郎?

《欧也妮&?&葛朗台》专题讲解
>>复习指导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欧也妮&?&葛朗台》专题讲解
作者: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
【故事梗概】19世纪上半叶是法国资本主义建立的初期,拿破仑在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中彻底败北,由此波旁王朝复辟,统治一直延续到1830年。由于查理十世的反动政策激怒了人民,七月革命仅仅三天便推倒了复辟王朝,开始了长达18年的七月王朝的统治,由金融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欧也妮•葛朗台》发表于 1833年,也即七月王朝初期。刚过去的复辟王朝在人们的头脑中还记忆犹新。复辟时期,贵族虽然从国外返回了法国,耀武扬威,不可一世,可是他们的实际地位与法国大革命以前不可同日而语,因为资产阶级已经强大起来。刚上台的路易十八不得不颁布新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向资产阶级做出让步,以维护摇摇欲坠的政权。资产阶级虽然失去了政治权力,却凭借经济上的实力与贵族相抗衡。到了复辟王朝后期,资产阶级不仅在城市,而且在贵族保持广泛影响的农村,都把贵族打得落花流水。复辟王朝实际上大势已去。巴尔扎克比同时代作家更敏锐,独具慧眼地观察到这个重大社会现象。故事共分为六章 第一章&& 资产者的面目葛朗台是个箍桶匠,是索漠城的大富翁,他有多少财产,城中人说不清。索漠城人人对他毕恭毕敬,在钱财上,人人都被他钢铁般的利爪干净利落抓过。&&&&&&&&& 1819年11月的一天,葛朗台的女儿欧也妮过23岁生日,有两家客人(克罗旭一家、德•格拉桑一家)登门拜寿,都想巴结葛朗台,希望娶这个有钱的独养女,好得大笔财产。就在这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第二章& 巴黎的堂兄弟夏尔,葛朗台的侄儿,他父亲即巴黎的纪尧姆•葛朗台,因不堪忍受即将破产的厄运与羞辱,给葛朗台写了封信,把儿子相托,自杀了。而巴黎的堂兄弟夏尔却让欧也妮着了迷。欧也妮被堂弟夏尔的时髦装饰、俊美帅气的模样吸引,爱慕之情油然而生,生平第一次梦见了爱情。第三章&& 外省的爱情夏尔的到来打破了平静,欧也妮平生第一次希望自己漂亮,觉得自己太丑了,夏尔怕是看不上自己,爱情在她心里滋长。葛朗台则明确表示,哪怕把女儿扔进卢瓦尔河,也不让欧也妮嫁给夏尔,欧也妮失望极了。欧也妮听说了叔叔的死,对夏尔更同情了。葛朗台对弟弟的死却很冷静,他忙他的事:盘算田地的收益;做酒的买卖;决定打发夏尔去印度闯荡发财;计划阻止弟弟的产业被宣布破产。 第四章 吝啬鬼的许愿和情人的起誓吝啬鬼葛朗台欺骗世人,空头许诺替弟还债。通过装聋装结巴,诱使克罗旭给他谋划了阻止纪尧姆破产的办法,又诱骗格拉桑到巴黎替他办理这件事,同时替他买公债。而欧也妮看了夏尔的信件,得知他没钱,便把积蓄的金路易全部相赠,夏尔则把母亲遗留的金梳妆匣托欧也妮保管。两人精神上有了默契,陷入热恋。可夏尔将去印度,他发誓回来娶欧也妮,欧也妮则发誓永远等着夏尔。第五章&& 家庭的苦难夏尔远走印度,葛朗台得知女儿把金路易全部送人,大发雷霆,软禁了她,只给清水面包吃 。当欧也妮与母亲正在把玩夏尔留下 的精美梳妆匣时,被葛朗台撞见,他贪欲顿生,想撬下梳妆匣中金子,家中大闹一场,他太太昏死过去。&太太一死,葛朗台担心女儿会瓜分财产,对女儿特别“体贴”,用欺骗手段逼迫欧也妮放弃了她对母亲的财产继承权。几年过后,葛朗台也垂老将死,临终时交代女儿管好金钱,将来到那边向他交帐。第六章&&& 如此人生欧也妮到了30岁还没有尝到人生乐趣。一去七年、杳无音信的夏尔发了财回到了巴黎,给欧也妮来了一封信,说他为了金钱地位准备与一侯爵的女儿结婚,他以八千法郎作为对欧也妮当年所赠价值六千法郎金路易的补偿,同时请欧也妮把梳妆匣退回。欧也妮为了成全夏尔,不让他婚姻受“破产”威胁,替他偿还了几百万的欠债。绝望之中嫁给克罗旭庭长,提出保持童身要求。欧也妮33岁时,丈夫死去,把大堆黄金丢给这个被黄金锁缚的女子。她行善助贫,孤身一人,在世等于出家,天生的贤妻良母,却既无丈夫,又无儿女,又无家庭,人们又开始包围这个有钱的寡妇 。【艺术特色】情节跌宕全书在不长的篇幅里安排了葛朗台家、侄儿查理、欧也妮与求婚者三条线索,但作者并没有平铺直叙,而是开始就把三者扭在一起描写,至家庭纠纷后立即推向高潮,又突然收尾,在多线索中显得条理清晰,主次分明,令人叫绝。从情节的起伏跌宕看,每每情节发展总出人意料:祝寿--不速客--热恋--分别--惩罚--讨好--剥夺--继承苦等--变心--破产--还债--如愿--早死--贤良--无家两家祝寿,希望娶有钱的独养女,谁知来了一个不速之客,而且独养女与来客夏尔热恋起来,使预期的婚姻有了波澜。情人的热恋却是短暂的,转眼分别,热恋的结局扑朔迷离起来。因为女儿私自把金洋送了人,葛朗台给了她严厉的惩罚,可是得知女儿有财产继承权,又拼命讨好她,情节来了个大转折。葛朗台千方百计剥夺女儿的财产继承权,可上千万的家产又带不进另一个世界,还是成为了女儿的继承的财产。欧也妮苦等夏尔,等来的却是变心汉。夏尔一心想为名利娶侯爵小姐,却不料面临其父被宣告破产的命运,他的梦想显然要破裂。不料,欧也妮为成全他,替他还了债,柳暗花明。克罗旭庭长如愿以偿娶了欧也妮,得到了巨额财产,却不料3年后就死去,反让欧也妮得到了大笔遗产,欧也妮天生的贤妻良母,却既无丈夫,又无儿女,又无家庭。小说的情节可谓是峰回路转,起伏跌宕。
【人物形象】葛朗台&&& 善耍手段,虚伪奸诈1、对拍卖监督官行贿赂,弄到最好的葡萄园。2、当市长时,“为民利”造公路直达自己产业。3、房地产登记时,利用职权,大占便宜。4、玩弄耳聋、口吃的诡计,使别人上当吃亏。盘剥算计,心狠手辣1、囤积居奇(桶与酒),还搞土地经营、放债、投资、买公债。2、背信弃义,私毁行业协议出售葡萄酒,使别人蒙受巨大的损失。3、趁侯爵拮据,压低价钱来贱买其领地。4、盘剥佃户和佣人,拿侬年薪只有60法郎。 吝啬贪婪,聚敛守财1、节省一切开销,蜡烛全家合用一支,生活清苦。2、侄子没出息,因他把死人(父亲)看得比钱重。3、为掌握所有的家庭财产,对独养女儿欺骗剥夺。4、有千万家财,还占公家便宜,私人树栽公家地。5、病重还亲自守财,临终扑向“镀金”的十字架。人物形象的意义葛朗台这一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是作品最大的成就。这个人物最明显的特征是嗜钱如命和极端吝啬。然而,读者千万别以为他只是个老式地主和吝啬鬼,作者塑造的是一个法国大革命后起家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形象。他比旧式地主精明,也更凶狠,聚财方式更充斥着血腥味。他靠投机革命发了财,当过行政委员、市长。他任职时期,利用职务,大捞油水,仅十几年就成为索漠城首富。他兼有大土地所有者和金融资产者的特征,他的得势反映了复辟王朝时期土地、金融资产阶级主宰一切的社会现实。然而,单纯地塑造这样一个被拜金主义所渗透的吝啬鬼形象,并不是巴尔扎克的最终目的。拜金主义只是一种现象,巴尔扎克更为关注的乃是这样一种现象背后的人生悲剧。葛朗台本身固然就是一个人的悲剧,这个人在金钱的异化下已经变成了一个非人,但更大的牺牲者却是他的女儿欧也妮。这或许就是小说以她的名字而不是以其父亲的名字作为标题的原因所在。欧也妮纯真善良,对人充满温情,对上帝心怀崇敬,这样一个美好形象的人生悲剧更能打动我们的心灵。而当我们追究其悲剧的根源时,我们便自然而然地透视到了拜金主义的罪恶,领悟到了巴尔扎克掩藏在其独具一格的现实主义手法之下的愤怒与同情。老葛朗台的性格显然与守财奴的传统形象大不相同。莫里哀的阿巴贡只知吝啬,虽然也爱财如命,但是仅仅热衷于守财,连放债都舍不得。而老葛朗台却不只是守财,更善于发财。为了赚钱,他不惜掏空自己积攒的金银。他精于计算,能审时度势,像老虎、像巨蟒,平时不动声色,看准时机会果断迅速地扑向猎物,万无一失地把大堆金银吞进血盆大口般的钱袋。有人发革命财,有人发复辟财,而他革命财也发,复辟财也发。索漠城里没有一个人不曾尝到过他的利爪的滋味,却没有人恨他,索漠的居民反而敬佩他,把他看成索漠的光荣。他实际上成了人们心目中的上帝,因为他代表了在那个社会具有无边法力的金钱。对金钱的追逐是一种顽固的意念,而小说想证明的偏偏又是这种意念的破坏力量,它摧毁了一个家庭。在这个家庭中光明和黑暗的对比十分强烈。与老葛朗台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葛朗台太太的圣洁和葛朗台小姐的善良慷慨。圣洁的价值观在金钱统治的社会只有遭到无情的蹂躏。在这阴暗的小天地中,欧叶妮的形象显得特别美丽明亮,但是这颗明星注定要黯淡下去。【艺术特色】《欧也妮•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小说创作的一次飞跃。这部小说在人物塑造、环境描写、故事叙述等方面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此外,作品结构紧凑,步步深入,一气呵成,各线索之间互相联系,显得跌宕有致。行文如滚滚洪流直泻而下,笔势酣畅,具有浓烈的抒情意味。《欧也妮•葛朗台》以欧也妮的故事贯穿全书,但是突出的成就是塑造了既贪婪又吝啬的老葛朗台的形象,这是此书的最大成就。巴尔扎克用漫画式的夸张,真实的细节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塑造了爱财如命、毫无亲情的、吝啬的葛朗台。在金钱导演下,葛朗台时而忧,时而喜;时而如虎,时而如羊。他的一言一行,一嗔一怒,都离不开他的最高任务:占有金子,保住金子……《欧也妮•葛朗台》对于巴尔扎克本人来讲,是他小说创作的一次飞跃。葛朗台的形象作为世界文学人物长廊中四大吝啬鬼之一而流传后世。这部书对于读者来说也是巴尔扎克小说中最具可读性的一部著作,它以讽刺的巧妙运用而吸引着人们。1、情节起伏跌宕;人物栩栩如生2、运用细节描写,传神地刻画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 老头儿扑向梳妆匣,好似猛虎…(贪婪)语言的细节描写&&& 女儿,咱们两讫了,人生就是买卖…(无情)&神态的细节描写&&& 病重一连几小时呆看金币,笑意…(守财)&&& 情节起伏跌宕与人物的栩栩如生的刻画再刚才的讲析中已经讲过了,我们着重分析一下“运用细节描写,传神地刻画人物”的特点。先看动作的细节描写:“老头儿扑向梳妆匣,好似猛虎扑上熟睡的婴儿”,一个76岁的老头不顾身体,发出了与他年龄极不想成称的动作,完全忘记了过猛动作的危险,只能说明一点,他看见金子后的浑然忘我,表现了他的对金钱的贪婪。再看语言的细节描写:“女儿,咱们两讫了,人生就是买卖。”这是在他骗取女儿放弃对母亲的财产继承权后,热烈拥抱女儿时,对独养女儿说的。他赤裸裸地宣称,人生就是买卖,没有了财产的纠葛与烦恼,父女金钱关系断开后,他就与女儿“两讫”了,这里表现了多么的残酷无情。再看神态的细节描写:病重一连几小时呆看金币,好像一个刚会看东西的孩子呆望着一件东西,有时脸上会吃力地浮现出笑意,嘴里说“这样好让我心里暖和”,已到生命地末了,还不忘金钱,自己长久守着,至死不改其“守财”的本性。
【读后思考】1、葛朗台具有什么性格特点?请举两个细节描写的例子说明。2、精美梳妆匣从何而来?最终又到了哪里?3、欧也妮的人生幸福吗?为什么?
【思考练习】1、葛朗台是县里"纳税最多"的人,他的财产主要来源于哪些渠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葛朗台的日常生活是怎样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当地人对葛朗台是什么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葛朗台具有什么性格特点?请举一个细节描写的例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精美梳妆匣从何而来?最终又到了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欧也妮的人生幸福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葛朗台为什么常装口吃耳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夏尔与欧也妮之间有没有感情?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也妮葛朗台》练习参考答案:第一题:嫁妆。葛朗台本是一个箍捅匠,他正好40岁,有幸娶了一个有钱的木材商的女儿,得到一笔陪嫁的钱。贿赂。1789年共和政府索漠标卖教会产业时,用岳父给他的400路易贿赂标卖监督官,三钱不值两钱买下了县里最好的葡萄园、一座修院和几块分种田。遗产。接二连三地得到岳母、太太的外公和自己外婆三个有钱的守财奴的三笔遗产。谋私。当县长时,打“为本市利益”的旗号,造公路直达自己产业,使产业兴旺。机会。趁侯爵拮据,压低价钱来贱买其领地,得块好地。投机。葛朗台是种植葡萄的能手,他对每年的木桶需要量了如指掌,投机事业从没失败过。理财。讲起理财的本领,在索漠城,个个都被他钢铁般的利爪干净利落地抓过一下。不断经营和葡萄园的收入终究还是变成了地方上的"冒尖户“。他买卖黄金,囤积居奇,还搞土地经营、放债、投资、买公债。节省。他的开销很节省。他从来不卖肉、蔬菜和水果,这些都由佃户替他送进柴房。每顿吃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总是亲自定量分发;每年十一月初一堂屋里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凉。克扣。他给妻子的零用钱每次不超过6法郎;多年来给女儿陪嫁的压箱钱也有限;妻儿每日做针线活。至于仆人拿侬,一年的工薪只有60法郎。第二题:劳作。每日辛劳,索漠城人看见他忙碌,有点羡慕夸耀地说,葛朗台不怕冷。妻儿每日做针线活。认为奢侈享受是犯罪。节省。他的开销很节省。他从来不卖肉、蔬菜和水果,这些都由佃户替他送进柴房。每顿吃的食物,每天点的蜡烛,他总是亲自定量分发;每年十一月初一堂屋里才生火,到3月31日就得熄火,不管春寒和秋凉。清苦。住虫蛀的房子,阴暗潮湿。吃坏果子,喝劣质酒,经常全家不饱,受冻。第三题:敬与畏。索漠城,个个对他毕恭毕敬,连有钱人克罗旭与格拉桑。他的一举一动都像是钦定的,到处行得通,他的说话、衣着、姿势、瞪眼都是地方上的金科玉律。羡慕与鄙夷。财产的剧增,把这个富翁的行为也镀了金泽,人们认为没有什么人再比他有钱,对外地人家介绍他,带洋洋得意的口吻。可是,又鄙夷他的俭省,背后也议论他。第四题:当欧也妮与母亲正在把玩夏尔留下 的精美梳妆匣时,被葛朗台撞见,他贪欲顿生,想撬下梳妆匣中金子,&&& “老头儿扑向梳妆匣,好似猛虎扑上熟睡的婴儿”这个“扑"的动作根本不像76岁的老头发出的,他一见金钱便忘记了一切,显出了他的贪婪本性。第五题:夏尔来欧也妮家时,随身带来了他母亲当年给他的金梳妆匣。当欧也妮自己把近6000法郎的金币积蓄送给夏尔时,夏尔感激涕零,他也把装有母亲肖像的梳妆匣交托给欧也妮保管,因为他不愿卖它也不愿带着冒险。夏尔走后,当欧也妮与母亲正在把玩夏尔留下的精美梳妆匣时,被葛朗台撞见,他贪欲顿生,想撬下梳妆匣中金子,家中大闹一场,他太太昏死过去。怕太太的死涉及财产继承权,葛朗台扔下梳妆匣。夏尔发了财回到了巴黎,给欧也妮来了一封信,请欧也妮把梳妆匣交由驿车带回。欧也妮请克罗旭庭长到巴黎把梳妆匣亲手交到夏尔手中。第六题:欧也妮的人生不幸福。欧也妮的父亲对她有一定情感,但她父亲更爱金钱,她的母亲又死了,她失去了人生伴侣。唯一的一次恋爱的甜蜜却是短暂的,把所有财产相赠,苦等夏尔7年,等来的却是夏尔的变心。夏尔发了财回到了巴黎,给欧也妮来了一封信,说他为了金钱地位准备与一侯爵的女儿结婚,他以八千法郎作为对欧也妮当年所赠价值六千法郎金路易的补偿,同时请欧也妮把梳妆匣退回。昔日的情人关系俨然已成为债务关系。欧也妮为了成全夏尔,不让他婚姻受“破产”威胁,替他偿还了几百万的欠债。欧也妮绝望之中只得嫁给克罗旭庭长,这个一直觊觎她的财产的人,但她提出了保持童身要求,要求不履行婚姻义务。欧也妮33岁时,丈夫死去,把大堆黄金丢给这个被黄金锁缚的女子。她行善助贫,孤身一人,在世等于出家,天生的贤妻良母,却既无丈夫,又无儿女,又无家庭,人们又开始包围这个有钱的寡妇 。她是金钱的牺牲品。第七题:他曾经上过一个装聋装口吃的犹太人的当,因为难以听清对方言语,老替对方说话,最终吃了亏。从此,他每到关键时候,就装聋装口吃,诱使对方上当受骗而自己稳操胜券。第八题:夏尔与欧也妮之间曾经有过感情。当夏尔一到欧也妮家,欧也妮便对他着了迷。后来,欧也妮看了夏尔的信件,得知他没钱,便把积蓄的金路易全部相赠,夏尔则把母亲遗留的金梳妆匣托欧也妮保管。两人精神上有了默契,陷入热恋。可夏尔将去印度,他发誓回来娶欧也妮,欧也妮则发誓永远等着夏尔。但是,七年的闯荡生涯,夏尔与各色女人胡混,心里没有了欧也妮,只把她看成是个债主而已。回来后更是来信,坦白讲自己看不上欧也妮了,自己为了财产地位要与侯爵女儿结婚,这表现得已完全没有了感情。
浏览此文章的网友还同时浏览了:&没有相关文章
文章录入:szf98&&&&责任编辑:oldq&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备课中心导航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文章
相 关 课 件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在法国,一个路易等于多少法郎_百度作业帮
在法国,一个路易等于多少法郎
金币:金路易 Louis d'ors,1路易=12~20里佛尔,18世纪因大量美洲白银流入,银币贬值,1路易=24里佛尔大埃居 Gros Ecu,1大埃居=6里佛尔12苏银币:小埃居 Petit Ecu,1小埃居=3里佛尔6苏里佛尔 Livre,1里佛尔=1法郎=20苏,1795年法国铸造新银币,1里佛尔=1.0125法郎法郎 Franc,1法郎=20苏皮斯托尔 Pistole,1皮斯托尔=16苏铜币:苏 Sols,1苏=12丹尼尔里阿尔 Liard,1里阿尔=3丹尼尔丹尼尔 Denier
你好!1路易=24里佛尔(法郎).谢谢采纳!欧洲古代货币_百度知道
欧洲古代货币
一金币等于多少英镑呢3.欧洲中世纪时的货币种类2.那时金币是纯金吗,要造假金币似乎不太可能.还有像英国19世纪时,如果是纯的话1
货币种类举点例子就行,一两个都可以
提问者采纳
个人也说不好,很详细~~~http://hi、这里有.html2、甚至用银金合金铸造的.baidu.5英镑=30先令几尼 Guine1
其他类似问题
按默认排序
其他8条回答
金路易 Louis d&#39,1第纳尔=2,1切里克=4皮阿斯特 第纳尔 Dinar: 多布隆 Doublon de a Ocha,Kroner,并不代表它们是固定的。 半镑 Half Sovereign。 铜币,1路易=12~20里佛尔,最初是用几内亚的黄金铸造的,也有翻译成十字币(朗氏德汉词典)的: 里亚尔 Real。 土耳其货币(19世纪后) 镑 Pound。 这里只是将最稳定时期的大致兑换比率写出来,英镑就是金币的一种: 1金路易 2杜卡登 2杜卡特 1皮斯托尔 10弗罗林 其他的一些货币,或者情况正好相反,100个铜币相当一个一法郎银币,1795年法国铸造新银币;2便士 1&#47,等于1&#47,一金币等于多少英镑呢,1大埃居=6里佛尔12苏 皮斯托 金币 银币: 便士 Penny 半便士 Hapenny,1皇家玫瑰=2英镑=40先令 君主 SGulden,1皮斯托尔=2埃斯库多 埃斯库多 Escudo: 英镑 Pound Sovereign,1埃斯库多=16里亚尔 约翰内斯 金币 银币,1约翰内斯=4埃斯库多 埃斯库多 Escudo: 拿破仑金币规定等于20法郎: 小埃居 Petit Ecu,叫做“利佛尔”、弗罗林等金币。 金币。又称畿尼 英镑 金币 银币.83马克,但是只是征税用的货币单位,1美济迪=20皮阿斯特 切里克 Cheirek。3,等于1&#47: 斯托伊弗,因此得名、大团的” 格罗申 Groschen,大致相当于3,大致等于1弗罗林20克罗伊茨 弗罗林 Florin/4便士 二,比金密度大的都是稀有金属,银币,1狮子金币=8埃斯卡林 杜卡特 金币 银币,1杜卡特=20埃斯卡林 狮子金币 Lion Dollar、各个邦国所铸的钱币成色都不稳定,该币通行于南德,1小埃居=3里佛尔6苏 里佛尔 Livre、德意志地区 这个最不好换算,1皮阿斯特=40帕拉 安里克 Onlik:1古尔登银币=7,1铜比索=2奥克塔沃 奥克塔沃 Octavo 五,大致等于5塔勒银币 卡罗林 金币(现值16万欧元) 银币,也许若干年之后另外一个国家用它的名字命名了一种新的货币,1克罗伊茨=4德纳尔,因此没有具体货币,1卡罗林大致等于11弗罗林 杜卡登 Dukaten: 苏 Sols,1马克=4克罗伊茨 巴岑 Batzen。3法郎面额的大银币“艾居”和10法郎面额的金币皮司拖尔是常用的货币、荷兰 金币,1里亚尔=8铜比索 银比索 Peso,主币名改为克郎。还有一个现象就是一些古代不值钱的小额辅币。 四,这里不赘述.05英镑=21先令。在国王的名义下也可以开支票来支付大面额交易,1里阿尔=3丹尼尔 丹尼尔 Denier 三、还有像英国19世纪时,1几尼=1,1埃斯库多=2八字金币 8字金币 Piece of Eight。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名称虽然不同。19世纪末欧洲各国使用金本位后.5英镑或10先令 两克郎 Double Crown,各个小德意志邦国的货币制度有的根本就不相同。2。所谓的金币,等于0,奥地利停止使用杜卡特,1德纳尔=2赫勒 赫勒 Heller 19世纪中叶以后,也有“双艾居”、英国 金币。该年英国实行币制改革: 皇家玫瑰 Rose Royal,1皮阿斯特=8里亚尔 西班牙金元 Spanish Milled Dollar、奥地利,Kreuz德文意思为“十字”,1弗罗林=2先令 先令 Shilling: 埃斯卡林 Escalin,1西班牙金元=8里亚尔 后三种金币在英属北美殖民地也广泛使用 埃斯库多 金币 银币、法国 金币,“半皮司拖尔”,1巴岑=4克罗伊茨.5英镑=30先令 几尼 Guine,且受金银铜比价的影响,金币组成,实际上相当于16法郎: 卡罗林 Karolin,在各个国家和不同城市的兑换率也有不一样的现象;Thaler,但面额相当、西班牙 金币,1埃斯卡林=5斯托伊弗 铜币: 德纳尔 Denar,1几尼=1,1里佛尔=1法郎=20苏,1苏=12丹尼尔 里阿尔 Liard、葡萄牙 金币。其中,1路易=24里佛尔 大埃居 Gros Ecu,1法郎=20苏 皮斯托尔 Pistole,1帕拉=12,1里佛尔=1、且经过严谨换算的兑换比率。又称畿尼 其实,由1英镑兑换20先令/4便士 Farthing,主币都为金币,Stuiver 六,1塔勒=3马克=12克罗伊茨 古尔登 Gulden.5英镑或10先令,各代国王.5克纯黄金;240便士改为1英镑兑换100便士。 一,因此得名,法国和德意志地区的货币长期处于混乱状态,要造假金币似乎不太可能。货币的基础是铜币,1八字金币=8里亚尔 皮阿斯特 Piaster.05英镑=21先令.5英镑=30先令 几尼 Guine: 皇家玫瑰 Rose Royal,等于10帕拉 帕拉 Para,价值为一磅白银,因此得名,1格罗申=3克罗伊茨 克罗伊茨 Kreuzer,最初是用几内亚的黄金铸造的,敬请指正,又名Angel 克郎 Crown,1银比索=1里亚尔=8铜比索 铜币。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换算比率的有效时间大约是17世纪初至18世纪末,银币贬值。问题补充,老百姓日常交易用不到如此大额的支付手段。后来才铸造金币: 铜比索 Cuarto? 金币,1君主=1,1镑=5美济迪 美济迪 Mejidieh,1里亚尔=0,1多布隆=8埃斯库多 皮斯托尔 Pistol: 里亚尔 Real,1克郎=5先令 弗罗林 Florin。Batzen德文意思是“大块的,如果是纯的话,1先令=20便士 四便士 Groat 等于4便士 侏儒 Dandyprat 等于2便士 铜币,甚至用银金合金铸造的,“双皮司拖尔”的货币存在,18世纪因大量美洲白银流入、瑞士等地,可以流通。而且由于本人水平有限,某些币种的译名可能有误,但这是王宫工作人员和领主贵族的特权,1君主=1,1皇家玫瑰=2英镑=40先令 君主 Sovereign,1杜卡登大约等于5弗罗林 国王塔勒 Konigstaler,大致等于6克罗伊茨 马克 Mark:古佛罗伦萨金币,1英镑=20先令 最初一英镑等于一磅白银.5克罗伊茨 阿尔布斯 Albus.5先令 货币兑换率 1英镑大约等于.5楚鲁克 楚鲁克 Churuk 英镑的历史价格 以1973年的英镑价值为100,1克郎大约等于0;ors、君主: 约翰内斯 Johannes.5皮阿斯特=100帕拉 皮阿斯特 Piastre、那时金币是纯金吗,其成色也不足.0125法郎 法郎 Franc,1皮斯托尔=16苏 铜币、欧洲中世纪时的货币种类 一般由铜币: 塔勒 Taler&#47,且名称统一,等于0: 杜卡特 Ducat1
1.中古欧洲货币种类繁多,需要兑换介绍到网上图书馆去查2. 1862年开始铸造金币,货币单位为英磅3.那是金币是纯金的
1.种类问题要去专业网站或者图书馆查啊 种类确实太多了 无法一一枚举2.一个金币就是一英镑啊 (所以英镑当时还是很值钱的:)3.是纯金的 不过与现在99.99%是没法比 能达到85-90%就很不错了。
一英镑等于一磅白银很有问题
建议你去图书馆查!
没查过 不过你可以看看书的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四大吝啬鬼_百度百科
关闭特色百科用户权威合作手机百科
收藏 查看&四大吝啬鬼
文学长廊中的四个经典人物形象,以吝啬而闻名。将吝啬贪婪发挥到了极致。由于对利益的追逐,使他们丧失理智、,并将愚蠢、下作、卑鄙无耻等人心的黑暗面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四位吝啬鬼,年龄相仿,脾气相似,有共性,又有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简言之,的迂腐,的凶狠,的多疑,的狡黠,构成了他们各自最耀眼夺目的气质与性格。另附,古典文学中的——严监生,以及其他中国文学作品上的四大吝啬鬼。其他名称吝啬鬼排行登场作品《》《欧也妮葛朗台》《死魂灵》《悭吝人》介绍人物夏洛克,阿巴贡,葛朗台,泼留希金类&&&&型小说人物
出自英国戏剧家 的喜剧《》。
他是犹太人,高利贷者,贪婪、吝啬、冷酷和狠毒;虽然腰缠万贯,却从不享用,一心想着放高利贷。极力限制女儿与外界交往,使其带着钱财与情人私奔;无情地虐待克扣仆人,甚至连饭也不让人吃饱;十分痛恨威尼斯商人,因为他慷慨大度,乐于助人,憎恶高利贷者。
英国杰出的戏剧大师在《》中非常成功地塑造了这个贪婪、阴险、凶残的吝啬鬼形象。夏洛克是个资产阶级高利贷者,为了达到赚更多钱的目的,在法庭上,他,“我向他要求的这一磅肉,是我出了很大的代价买来的,它是属于我的,我一定要把它拿到手里。”像一切吝啬鬼一样,贪婪是其共性。夏洛克之所以拒绝两倍乃至三倍借款地还款,而坚持按商人的胸口一磅肉,是因为安东尼奥借钱给人时不收利息,影响了他的高利贷行业,所以他要借机报复,致安东尼奥于死地,好使自己的高利贷行业畅行无阻,从而聚敛更多的财富。不过这中间也有种族间的仇视与纠纷,基督徒对犹太人民冷漠和歧视政策使仇恨在夏洛克的心中埋下,这也是为什么夏洛克执意要从安东尼奥胸口的原因之一。出自法国喜剧《》,或为《》。
是个典型的、。他特爱泡妞,他不仅对仆人及家人十分苛刻,甚至自己也常常饿着肚子上床,以至半夜饿得睡不着觉,便去马棚偷吃荞麦。他不顾儿女各有自己钟情的对象,执意要儿子娶有钱的,要女儿嫁有钱的老爷。当他处心积虑掩埋在花园里的钱被人取走后,他,痛不欲生,绘画出一个视钱如命的守财奴形象。
莫里哀擅长塑造概括性很强的形象。阿巴贡几乎成了吝啬的代名词。莫里哀笔下的鲜明,但稍嫌单薄,近于批评家所说的“扁形人物”。莫里哀的喜剧大多遵循古典主义的“”原则,冲突集中,结构严谨。莫里哀常用“闹剧”手法来营造喜剧气氛,增强喜剧的讽刺效果。出自法国作家长篇小说《》, 原译名为《》。
那么,如何认识这样一个典型的人物呢?
葛朗台是个吝啬鬼。葛朗台一生只恋着金钱,从来只是认钱不认人。侄儿为父亲的破产自杀而哭的死去活来,他居然说:“这年轻人(即查理)是个无用之辈,而不是钱。”在葛朗台看来,查理应该伤心的不是父亲的死,而是他不仅从此成了一贫如洗的破落子弟,而且还得为死去的父亲负四百万法郎的债。
人死是小事,失去财富是大事。妻子要自杀,葛朗台根本无所谓,而一想到这会使他失去大笔遗产,他心里就发慌。于是千方百计地抢夺了女儿对母亲财产的继承权,并许诺付100法郎的“大利钱”,可一年下来,一个子也没舍得给女儿,太太生命垂危之际,他唯一的思考是治疗“要不要花很多的钱”。葛朗台把爱奉献给了金钱,而把冷漠无情的留给了自己,并通过自己有施与他人,他花了两三年的时间,用“他的吝啬作风把女儿训练成熟”,而且“变成了习惯”他这才放心地把伙食房的钥匙交给她。欲守财,必吝啬。吝啬,是一切守财奴共有的特征。
葛朗台是个占有狂。看到金子,要占有金子,便是他的执着狂。他抢夺女儿的梳妆匣,像老虎一样扑向睡着的婴儿。他担心女儿分去他手中一部分家财,“在女儿面前打哆嗦,”完全失去了常态。晚年患了“疯癫”,只能坐在轮椅上靠人推来推去,但他还亲自看藏着金子的密室。教父给他做临终法事,他竟想把镀金的十字架一把抓在手里。他临死时最依恋的不是唯一的女儿,而是将由女儿继承的那笔财产,并吩咐女儿要好好代为管理,等到她也灵魂升天后到天国与他交帐。一句话,随着,守财奴的占有狂,更是变本加厉。
“守财奴”,即看守财产的奴隶,人本应是财产的主人,是财富的支配者,可是葛朗台却成了守财奴,“看到金子,占有金子,便是葛朗台的执著狂”,金钱已经使他异化。他为了财产竟逼走侄儿,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不许女儿恋爱,断送她一生的幸福。作者通过葛朗台一生的描写,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贪婪和吝啬是相辅相成的,吝啬鬼们聚敛财富时都是贪婪,在使用财富时都是吝啬。像其他吝啬鬼一样,葛朗台既贪婪成癖,又吝啬成鬼。
但巴尔扎克毕竟是大手笔,他笔下的作为吝啬鬼的典型性是“执着狂”,尤其是一个“狂”字,高度概括了葛朗台的个性特征。中学生欣赏这个人物形象时,只有抓住“狂”字这把钥匙,才能深刻领会其典型性。过了七十六岁的葛朗台老头在看到女儿把玩自己的定情之物金梳妆匣时,竟“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一个“纵”和一个“扑”字将老葛朗台贪婪到发狂的形象活化到纸上。当独生女声明匣子是情人寄存的,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扑过去想抢回时,老头竟“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梳妆匣上镶嵌的金子异化了父女之情,使吝啬鬼发狂。但抢夺女儿的情物梳妆匣把太太气得晕死过去的现实使葛朗台从癫狂的漩涡中跳出,变得异常清醒,“孩子,咱们别为一个匣子生气啦,拿去吧”,老箍桶匠马上把匣子扔到床上,并且到自己的拿一把来也摔在床上,声称是送给欧也妮的。葛朗台的“大方”,搞得太太和女儿,莫名其妙。其中的隐秘只有吝啬鬼自己清楚。为一只梳妆匣气死了太太,女儿按律将继承家庭财产的一半,那等于要了葛朗台的命,狡诈的葛朗台知道以小失大划不来,便百般讨好自己的女儿,甚至常在她面前哆嗦,,以亲情为,骗女儿放弃对亡母财产的继承权,并且常利用女儿对情人的特有感情占便宜。这些都表现了吝啬鬼个性的另一个侧面——“狡诈”。但葛朗台毕竟是拜金狂。当他到弥留之际,生命力退守在眼睛里时,他能够睁开眼时,竟几小时地用眼睛盯着金子,脸上的表情仿佛进了。当神甫把镀金的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的圣像,为他做临终法事时,他竟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抓到手里,这最后的努力送了他的命。他临终对女儿的遗言是“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帐。”一生疯狂地追求金钱,占有金钱,最后被金钱所累时仍竭力呼唤着金钱而走向坟墓,金钱已经使他异化成鬼,一个疯狂狡诈的吝啬鬼。出自俄国作家果戈理长篇小说《》。
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行将灭亡的缩影。虽然贪婪吝啬与不相上下,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
作为吝啬鬼,和葛朗台虽个性不同,但都有贪婪吝啬的共性,都是处心积虑地聚敛财富的地主阶级代表。而果戈里笔下的泼留希金则是俄国没落地主的典型,是俄国封建社会行将灭亡的缩影。虽然贪婪吝啬三者如一,但腐朽没落则是泼留希金的个性。他实为富豪却形似乞丐,这个地主蓄有一千以上的,要寻出第二个在他的仓库里有这么多的麦子麦粉和农产物,在燥房和栈房里也充塞着尼绒和麻布、生熟羊皮、干鱼以及各种蔬菜和果子的人来就不大容易,然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却极端。衣服很象一件妇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满了面粉,后背还有一个大窟窿。头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妇所戴的,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腰带还是绷带?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他的住室,如果没有桌子上的一顶破旧睡帽作证,是谁也不相信这房子里住着活人的。他的屋子里放着“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浮三个苍蝇,上盖一张信纸的酒杯,一把发黄的牙刷,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泼留希金虽家存万贯,但对自己尚且如此吝啬,对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女儿成婚,他只送一样礼物——诅咒;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从此与儿子不再相关,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他的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粪堆,只差还没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像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劈下来。泼留希金已经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然而他还没有够,依然每天聚敛财富,甚至偷别人的东西。中国作品中的吝啬鬼——严监生
中国古代当中也有一个出了名的吝啬鬼--(清代小说家的长篇讽刺性小说《儒林外史》)严监生名严大育,字致和,是个胆小有钱的人。虽则胆小,但并非善良之辈。他妻子病卧在床,生命垂危,侧室赵氏假意殷勤,骗取正妻王氏答应把她扶为正房,王氏刚一吐话,严监生“听不得这一声,连三说道:‘既然如此,明日清早就要请二位舅爷说定此事,才有凭据。’”只这一件事,就把严监生外柔内奸、心狠情薄的性格本质揭示出来了。从整个一回看,严监生替哥哥还钱,贿赂王德王仁,与赵氏完婚,为王氏办丧事等等,一年之内,着实花了不少钱,单发丧就用去四五千两银子,但这并不能说明他的大方。正相反,严监生是个典型的悭吝鬼,他花费的银子,实在都出于不得已,有两个细节可以使读者体悟到严监生性格深处的苛刻贪吝:其一,当王氏死后,赵氏提起要送与两位舅爷赶考盘程银子时,严监生听而不言,“桌子底下一个猫就扒在他腿上,严监生一靴头子踢开了”。这个猝然之间的暗暗发狠的动作,正是他此刻怜惜银子、憎恶两个的心理流露。其二,严监生临终之际,伸着两个指头就是不肯断气,大侄子、二侄子以及奶妈等人都上前猜度解劝,但都没有说中,最后还是赵氏走上前道:“爷,只有我能知道你的心事。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直到赵氏挑掉一根灯草,他方才点点头,咽了气。这细节成为上极著名的一例,它对那些悭吝乡绅的揭露讽刺可谓入木三分,同时也为严监生的性格塑造添上了极传神的一笔。当然,我们也应认识到严监生性格的复杂性。他的性格中有悭吝的一面,也有卑微可怜的一面,还有不乏人情的一面。他以金钱作为护身符,来消灾,苟且偷安。正妻王氏病后,他延请名医,煎服人参,毫不含糊。王氏死后,他深情悼念,“伏着灵床子又哭了一场”,这不是“做戏”的眼泪,诚如闲斋老人的评语:“此亦同甘共苦之真情。”这里写出了他具有人情的一面。由于他没有家族优势,至死也怕严老大,他活得卑微,死得窝囊。至于对财产的聚敛,主要靠两种方式:一是靠剥削来占有;二是靠,精打细算,甚至靠生活方式上的自虐来减少开支。他爱财、聚财,但有时不乏慷慨。这是与他没有家族优势,没有功名地位的处境是分不开的。但是他并不甘心屈从别人,这种心态在他临终托孤于的沉痛遗言中充分地揭示出来了,他说:“我死之后,二位老舅照顾你外甥长大,教他读读书,挣着进个学,免得像我一样,终日受大房的气。”在他的心目中,除了金钱之外,还得有功名权势,只有如此,才可以活得威风凛凛。临终前的一席话,可谓是他人生经验的总结。总之,他是一个在统治阶级中被人捉弄的人物,他有吝啬、薄情的一面,又不乏人情味。对严监生这个人物的畸形灵魂多层面发掘,有利于全面领会作者深邃的用心和婉转多姿的笔力。
中国四大吝啬鬼
--,《》
--,《》
--,《》
--,《》是莫里哀喜剧《》(又名《》)中的主人公。他,视钱如命,就连赠你一个早安也舍不得说,而说借你一个早安。
莫里哀擅长塑造概括性很强的艺术形象。莫里哀常用&闹剧&手法来营造喜剧气氛,增强喜剧的讽刺效果。
视钱如命,极端吝啬是阿巴贡形象的典型特征。他虽然拥有万贯家财,但是“一见人伸手,就浑身抽搐”,似乎被人挖掉了五脏六腑。为了不花,他要儿子娶一个有钱的;为了不用陪嫁,他要女儿嫁给一个年已半百的老头;自己也打算娶一个年轻可爱的姑娘而分文不费。他不给儿子钱花,逼得儿子不得不去借高利贷。为了省几个菜钱,他把吃素的斋期延长一倍,让厨师用八个人的饭菜招待十个客人。为了省一点马料,他半夜亲自去偷喂马的荞麦而遭到马夫的痛打。他总是为自己一万银币的安全担心,怀疑所有的人都想偷他。作者用了酣畅淋漓的艺术夸张手法突出了阿巴贡种种变态心理,绝妙而逼真地勾画了他极端吝啬的性格特点。
喜剧真实地描写了阿巴贡身上“积累欲”和“享受欲”之间的冲突。阿巴贡是要求享受的,他不仅需要马车夫、厨师、女仆,也要请客喝酒,而且年逾花甲,仍希图女色,看中了年轻美貌的玛丽亚娜。但是这一切享受都不能威胁到他的积累。所以,他让厨师兼做马车夫,在酒中掺水,一心要娶不用花钱的女人。因此,当他的儿子克雷央特以一万银币要挟他,让阿巴贡在要玛丽亚娜还是要一万银币之间进行选择时,阿巴贡宁可放弃玛丽亚娜。
喜剧尖锐地揭露与鞭笞了阿巴贡的贪婪本质,他放债手段狡黠,心肠狠毒。在法定利率为五厘的当时,他却把高利贷的利率提高到二分五厘,而且,用一大堆破旧的家具与破铜烂铁来顶替三千法郎的现金。这些破旧东西显然是债户们被逼得倾家荡产时被阿巴贡的。
喜剧的故事曲折,情节复杂,矛盾集中,结构巧妙,富有情趣。四幕七场阿巴贡的著名独白,是吝啬鬼的心理的绝妙写照。阿巴贡的形象是文学史上著名的吝啬鬼的典型。葛朗台---虽然本书以的故事为核心贯穿始终,但老葛朗台无疑是其中性格最鲜明的人物。贪婪和吝啬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征。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没有钱,就什么都完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之中,“爱抚、把抚、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
对金钱的贪得无厌使老葛朗台成为一个十足的吝啬鬼:尽管拥有万贯家财,可他依旧住在阴暗、破烂的老房子中,每天亲自分发家人的食物、蜡烛。
贪婪和吝啬使老葛朗台成了金钱的奴隶,变得冷酷无情。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甚至丧失了人的基本情感,丝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在他获悉女儿把积蓄都给了之后,暴跳如雷,竟把她软禁起来,&没有火取暖,只以面包和清水度日&。当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时,他首先想到的是请医生要破费钱财。只是在听说妻子死后女儿有权和他分享遗产时,他才立即转变态度,与母女讲和。
伴随贪婪和吝啬而来的是老葛朗台的狡猾和工于心计。对于每一笔买卖,他都精心算计,这使他在商业和投机中总是获利。另外,时常故意装做口吃和耳聋是他蒙蔽对手的有效武器。
老葛朗台的贪婪和吝啬虽然使他实现了大量聚敛财物的目的,但是他却丧失了人的情感,异化成一个只知道吞噬金币的&巨蟒&,并给自己的家庭和女儿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老葛朗台是刻画得最成功的吝啬形象之一,已成为乃至上的一个经典人物而广为流传。
守财奴的宗教信仰
巴尔扎克笔下守财奴葛朗台在弥留之际,给女儿欧也妮留下一句遗言:“把一切照顾得好好的!到那边来向我交账。”葛朗台所说的“那边”,无疑是指宗教世界--天国了。又是“”又是“交账”,是虔诚的基督徒,还是爱财的守财奴?
大凡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为了“万能”的上帝和超出凡尘的“天堂”,可以禁锢人间七情六欲,甚至不惜以身殉教。但在葛朗台的身上,却丝毫找不到一点宗教徒笃信教义的影子,倒是能瞥见对金子贪婪的欲望燃遍周身的表现,在葛朗台准备撬侄子查理托欧也妮保管的贵重梳妆匣上的金板时,往日一向温顺恬静的女儿急得跪下向他乞求说:“看在圣母面上,看在十字架上的基督面上,看在所有的圣灵面上,看在你灵魂得救面上,你不要动它!……”欧也妮幻想以宗教的教义来打动父亲,让父亲看在圣母面上,能体谅一下女儿对的感情。但葛朗台对女儿的哀求无动于衷,金子的诱惑,使他情不自禁地对妻女露出绝无情义的丑态。葛朗台是一个宗教徒,但宗教的教义究竟对他有什么约束力呢?从这里,不是可以窥见端倪了吗?
所以说,葛朗台在濒临死神拥抱之际,“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像,他却做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个在旁人看来是不可理解的举动,而出自葛朗台就不足为奇了。因为他对于宗教的教义没半点兴趣,即使在弥留之际,葛朗台对黄金的贪欲与执着也丝毫没有减弱,所以当神甫一出示“镀金的”时,这位“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变活了”,接下来就想攫取到手,--离开金子,他是死不瞑目呀!金子就是他最现实的上帝,是他全部信仰的寄托所在。
葛朗台诚然不是虔诚地信奉宗教,但由于对金钱的贪欲,使他很自然地希望死后还能有一个超尘脱世的世界会收纳他。在那里,他可以继续占有黄灿灿的叫人“眼花缭乱”的金子,甚至能继续不择手段地去强取巧夺。只要我们认识了葛朗台守财奴的本性,就不会为他对宗教的举动与“临终遗言”这两者间的矛盾而迷惑不解了。这时,基督教所宣扬的“”,恰恰符合葛朗台的心意,因此,尽管他不愿意为教义做出牺牲、有所忏悔,但又希望宗教的&天国&是的确有的。换句话说,在葛朗台看来,宗教的存在,是由于他的需要。
说到底,这个贪婪成癖的守财奴心目中,宗教是无足轻重、徒有虚名的;金子倒是举足轻重、至关重要的。葛朗台对宗教的不屑一顾,而对于宗教所宣扬的&天国&倒确信其有。这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变态心理,使我们即看到了葛朗台至死不悟的守财奴灵魂,又看到了葛朗台虚伪--宗教的存在,只是为了他的存在。《》写于19世纪中期。当时俄国正处在专制时代,农奴制度占统治地位,新兴的资本主义开始有所发展。在残酷的阶级剥削和压迫下,加上天灾和时疫的流行,农奴大批死亡。腐朽的官僚机构在新的人口调查没有进行以前,不让把死魂灵的名字从农奴册上注销,地主仍需给已死的农奴缴纳人头税。果戈里成功地塑造了具有独特个性的的泼留希金。作者采用多种艺术手段来刻画泼留希金的形象。
通过来表现。
果戈里塑造的泼形象,惟妙惟肖。,写他的装束,“决不定这人的男是女来”,身上挂着一长串钥匙,“过分的给与农人的痛骂”。“那衣服可更加有意思”,“非常龌龊”,“上面不露出一些棉花团”。凸出的下巴,瘦削的面容,像个乞丐。果戈里廖廖几笔,就把一个贪婪、吝啬的地主典型活画在读者的面前。果戈里的刻画人物时,善于运用夸张的艺术手法,给读者造成鲜明的印象,从而达到讽刺和鞭挞反面人物的目的。比如,泼留希金非男非女的装束,像“刷马的铁丝刷”的胡子;他走过的“道路就用不着打扫”等,都是在用夸张的手法来突出人物的形象。
对泼留希金的,果戈里采用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表及里,步步深入的方法描绘了庄园的外貌、庭院的布局和室内的陈设。“这房屋就更显得寒碜”,“墙壁和,满生着”,屋内“桌子上面,竟搁着破了的椅子”,“旁边是一口集摆的钟”,“蜘蛛已经在这里结了网”,写字桌上放着“一个不过胡桃大小的挤过汁的二柠檬”,一个“内浮三个苍蝇”的酒杯,“一把发黄的牙刷”。墙壁上“乱到毫无意思的挂着许多画”,烛台上“灰尘蒙得很厚,至于仿佛是蚕茧”,屋子的一角“躺着一堆旧东西”,“上面积着极厚的灰埃”……通过这些描写,使读者看到了主人公的生活环境,给人以鲜明、强烈的印象。
果戈里还善于把叙述、描写和议论结合起来,对进行有力的揭露和批判。
小说前半部分写看到的泼留希金的,侧重于描写。后半部分侧重于叙述,在叙述之中,既有描写,也有议论。泼留希金“也曾为体面的夫、体面的父”,主妇亡故后,“泼留希金就像一切一样,急躁,吝啬,猜疑了起来”。他的吝啬,“也日见其分明”。“孤独的生活,又给贪婪新添了许多油”,对人的情感,“更日见其浅薄,微弱”,“对于跑来想从他的农产物里买些什么的买主”,“更难商量”了。从此,泼留希金这个,“干草和谷子腐烂了,粮堆和草堆都变成真正的肥堆”,“地窖里的面粉硬得像石头一样”,所有的东西都收进仓库,“在那里面霉烂,变灰”。泼留希金又是一个巨大的浪费者,泼留希金“就是这样一个人”。在这一部分中,关于“”议论,关于“是一个鬼,不是人”的论文,作者都以饱含辛辣讽刺和无情嘲笑的犀利语言,对进行了揭露和批判。
这四大吝啬鬼形象,产生在三个国家,出自四位名家之手,涉及几个世纪的社会生存,从一个角度概括了四百年来历史发展的进程。从创作的时间上说,泼溜希金出现最晚,果戈理的《死魂灵》写成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但从人物形象的阶级意识上说,泼留希金应列为最早,他是下的地主。夏洛克排行第二,他是十六世纪,即封建社会解体,初期旧式的高利贷者。阿巴贡算作老三,他是十七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发展时期的资产者,葛朗台成了老四,他是十九世纪法兰西革命动荡时期投机致富的资产阶级暴发户。夏洛克作为典型的吝啬鬼形象,其个性是阴险凶残,当法庭调解让借款人安东尼奥出两倍甚至三倍的钱偿还他时,夏洛克险恶的说:“即使这六千块钱中间的每一块钱都可以分作六份,每一份都可以变成一块钱,我也不要它们,我只要照约处罚。”说着便在自己的鞋口上磨刀,时刻准备从安东尼奥胸口上割下一磅肉,凶残地致安东尼奥于死地,而且一味固执,没有丝毫的同情怜悯。这就是夏洛克不同于其他吝啬鬼的个性。
作为吝啬鬼,夏洛克和葛朗台虽个性不同,他本人的吃穿用度却极端寒伧。衣服很象一件妇人的家常衫子,且沾满了面粉,后背还有一个大窟窿。头上戴的帽子,正如村妇所戴的,颈子上也围着一种莫名其妙的东西,是旧袜子?腰带还是绷带?不能断定。但决不是围巾。他的住室,如果没有桌子上的一顶破旧睡帽作证,是谁也不相信这房子里住着活人的。他的屋子里放着“一个装些红色液体,内浮三个苍蝇,上盖一张信纸的酒杯......一把发黄的牙刷,大约还在法国人攻入莫斯科之前,它的主人曾经刷过牙的”。泼留希金虽家存万贯,但对自己尚且如此吝啬。对他人就可想而知了。女儿成婚,他只送一样礼物——诅咒;儿子从部队来信讨钱做衣服也碰了一鼻子灰,除了送他一些诅咒外,从此与儿子不再相关,而且连他的死活也毫不在意。他的粮堆和草堆都变成了真正的粪堆,只差还没人在这上面种白菜;地窖里的面粉硬得象石头一样,只好用斧头劈下来泼留希金已经不大明白自己有些什么了,然而他还没有够,每天聚敛财富,而且经他走过的路,就用不着打扫,甚至偷别人的东西。这就是泼留希金的所作所为。
是十七世纪喜剧大师,他的创作对一切不合理性的社会:导恶现象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吝啬鬼》一剧的情节从作家的《一坛金子》脱胎而来 。主人公是个典型的守财奴、吝啬鬼。他.作者
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①。侵晨而起②,侵夜而息,营理产业,聚敛无厌,而不敢自用。或人从之求丐者③,不得已而入内取钱十④,自堂而出,随步辄减⑤。比至于外,才馀半在,闭目以授。寻复嘱云:“我倾家赡君⑥,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死,田宅没官⑦,货财充于矣⑧。
①:衣食粗劣。
②:天快亮时。侵:接近。
③:有人。
④钱十:十枚铜钱。
⑤随步辄减:边走边往下扣减。
⑥赡:供养。
⑦没官:被官府没收。
⑧(tǎng躺):旧时指国库。帑:国库所藏金帛。
汉朝的时候有个老头,没有儿子。家里非常有钱,但是他非常俭朴吝啬,吃的穿的都很简单节省。他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快到半夜才睡觉,细心经营自己的产业,积攒钱财从不满足,自己也舍不得花费。如果有人向他乞讨,他又推辞不了时,便到屋里取十文钱,然后往外走,边走边减少准备送人的钱的数目,等到走出门去,只剩下一半了。他心疼地闭着眼睛将钱交给。反复叮嘱说:“我将钱都拿来给了你,你千万不要对别人说。以至们仿效着向”老头不久便死了。他的田地房屋被官府没收,钱则上缴了国库。
新手上路我有疑问投诉建议参考资料 查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法国金路易干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