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宽+5)×(宽+高+3)×2×客单价公式÷10000 这样的公式里面是不是含有利润 真诚求教

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8 Baidu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纸箱计算公式:单位是:cm (长+宽+5)*(宽+高+3)*2*1.55*单价/10000 我看有的公式直接是( 长+宽+8)*(宽+高+6)*单价/10000 没有*2 这个的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是有二的.这是纸箱用料的估算公式,正确的应是(长+宽+5)X (宽+高+3)X 2,长宽高单位是厘米,用料面积单位为平方厘米,这里+5是预留搭舌(接头)的长度,+3是预留修边的宽度.因为纸箱展开后不是一个长方体.而是由多个长方体组成,一张料上多的长方体就必须要裁掉,所以计算用料的时候必须要考虑到这个部分.所以必须*2
谢谢你的回答
那为啥( 长+宽+8)*(宽+高+6)*单价/10000
没有*2 这个公式不要*2呢 是不是这个公式不准确
这个我也是网上找到的呀
网上找得也不一定准确。
(长+宽+5)X (宽+高+3)X 2这个是标准的公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纸箱公式怎么理解?规格纸箱单价=(长+宽+2)X(宽+高+1)X2/1000X纸板单价+2和+1还有1000是什么意思?
问题描述:
纸箱公式怎么理解?规格纸箱单价=(长+宽+2)X(宽+高+1)X2/1000X纸板单价+2和+1还有1000是什么意思?
问题解答:
+2和+1是指纸板纸边的飞边.有人会+5+3 1000应该是10000吧!是平分米换算成平分厘米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钢板的体积:V=2×(1.4×1×5×10∧-3+1.4×1×5×10∧-3+1×1×5×10∧-3)m3=38×10∧-3m3钢板的质量:m=Vρ=38×10∧-3×7.93×10∧3=301.34kg
墙体积为0.55立方米.砖墙重度取19KN/立方(不知道你的是什么砖).那么你这块板得承受10.45KN.也就是1000KG.在装配楼板上设置隔墙时,墙应与板垂直,全部搁一块板上是危险的. 再问: 砖是23.5﹡11.5﹡5.1CM的那一种 要不我加您QQ想和您详谈一下!在此先谢谢您了 再答: 就是普通粘土砖。长6.6
长+宽+5.08)*(宽+高+2.54)/500/6.45*单价纸板计算公式:(长+2.54)*(宽+2.54)/6.45*材质单价/1000纸品单价计算公式(长,宽,高都以英寸计):1.规格纸箱单价=(长+宽+2)X(宽+高+1)X2/1000X纸板单价;2.隔板(平卡)单价=(长+飞边)X(宽+飞边)/1000X纸
共三种规格: (1) 长0.8米,宽0.55米2个;长0.55米,宽0.4米2个;长0.8米,宽0.4米2个(2)长0.8米,宽0.55米4个;边长0.55米2个(3)长0.55米,宽0.4米4个;边长0.55米2个;最多能装0.55*0.55*0.8*升
(1)10×5.7=57(平方厘米),(2)圆的半径:(10+5.7)×2÷3.14÷2,=15.7×2÷3.14÷2,=31.4÷3.14÷2,=5(厘米);圆的面积:3.14×5×5,=3.14×25,=78.5(平方厘米);答:长方形的面积是57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78.5平方厘米;故答案为:57,78.5.
升,是体积单位,1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因此60升=60*立方厘米60000立方厘米=40厘米*25厘米*X厘米解得 X=60厘米所以 高60 厘米
一般的计算公式:(长+宽+5)x(宽+高+3)x2x单价/10000,如果你是做纸箱的,就x2.3,你是买纸箱的那就x1.15好了
单拼纸箱面积 S= 〔 ( 长 + 宽 ) × 2+8CM 〕× ( 宽 + 高 +4CM) 纸箱的面积不能简单按你那样的算,要算展开图的面积,另外还要加粘条、飞边和纸箱厚度纸护角按上面公式计算下来,面积是1.83975平方米,价格是5.335275,厂家报价是5.8,应该是算了你9%的损耗率或者是运费等
这个公式是针对单价的单位是(元/千平方英寸)的,你的这个公式都是以厘米为基本单位,然后/10000换算成了平方米,1平方米=1.55千平方英寸;如果报价的单价是(元/平方米)的,那就不用乘1.55啦.
长+宽+8)×(宽+高+4)》*2是纸箱的面积,单价是指多少钱一平米的纸箱.纸箱价格(元)=纸板出厂每平方米价(元/m2)×纸箱展开面积(m2)
长方体的底面边长:120÷4=30(厘米),30×30×100=90000(立方厘米),答:这个纸箱的容积可能是90000立方厘米.
长加宽在加上钉头,就是开料的长宽加高在加上0.6个毫,就是开料的宽一般是开净板是这样算的
计单一个纸箱价钱:先算出整个纸箱所需用料面积,再由平方毫米化成千平方英寸再乘以其单价就是了.纸箱生产计算工式:(2长+2宽+钉条)乘以(高+宽)=纸箱所用料面积=(420+420+420+420+钉条38)乘以(260+420)=1718乘以680=1168240平方毫米=平方英寸=4.5993701
1.2米=12分米,12×8×6=576(立方分米);答:它的体积是576立方分米.(12×8+12×6+8×6)×2×8=(96+72+48)×2×8=216×2×8=432×8=3456(平方分米);答:做8个这样的纸箱至少要用3456平方分米纸板.
5×4.5×4×100=90×100=9000(立方厘米)=9(立方分米)答:这个纸箱的容积要9立方分米.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所以棱长1米的正方体纸箱最多能装1000个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纸盒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所以棱长1米的正方体纸箱能装1000个.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5+2=10000这是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5+2=10000这是什么意思?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来自科学教育类芝麻团
采纳数:11682
获赞数:25208
擅长:暂未定制
参与团队:
这是为了给他的学生指出艺术方面扩张性的重要。也是人们所说的想象力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的作用外,还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能起到动力、诱导、激发等作用.在艺术活动中,由于人的认识活动中的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使2+5=10000成为可能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会计不论是高考还是现在的考研都是一个比较火爆的专业,因为它专业性强、就业前景好。哪个公司不需要会计?也成了大家的口头禅。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就是考会计硕士必备的计算公式,快来自测一下熟练度吧!
一、各种税的计算公式
(一)增值税
1、一般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
销项税额=销售额&税率 此处税率为17%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1一消费税税率)
2、进口货物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3、小规模纳税人
应纳税额=销售额x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二)消费税
1、一般情况:
应纳税额=销售额X税率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一消费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1一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一消费税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一消费税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X单位税额
1、从价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x单位完税价x适用税率
2、从量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x关税单位税额
3、复合计征
应纳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X关税单位税额+应税进口货物数量X单位完税价格X适用税率
(四)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一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增加额一纳税调整减少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
月预缴额=月应纳税所得额X25%
月应纳税所得额=上年应纳税所得额&1/12
(五)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使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2、稿酬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使用税率x(1一30%)
3、其他各项所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使用税率
(六)其他税收
1、城镇土地使用税
年应纳税额=计税土地面积(平方米)X使用税率
2、房地产税
年应纳税额=应税房产原值x(1一扣除比例)x1.2%或年应纳税额=租金收入x12%
年应纳税额=课税数量x单位税额
4、土地增值税
增值税=转让房地产取得的收入一扣除项目
应纳税额=&S(每级距的土地增值额X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计税依据x税率
二、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一)增值税计算方法
1、直接计税法
应纳增俏税额:=增俏额x增值税税率
增值额=工资+利息+租金+利润+其他增值项目一货物销售额的全值一法定扣除项目购入货物金额
2、间接计税法
扣除税额=扣除项目的扣除金额X扣除税率
(1)购进扣税法
扣除税额=本期购入扣除项目金额X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缴的税额
(2)实耗扣税法
扣除税额=本期实际耗用扣除项目金额X扣除税率+已由受托方代收代交的税额
(二)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
一般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当期销项税额一当期进项税额
1、销项税额=销售额X税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成本x(1+成本利润率)
2、进项税额
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当月全部进项税额X当月免税项目销售额、非应税项目营业额合计/当月全部销售额、营业额合计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增值税额=销售额x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销售额=含税收入(1+增值税征收率)
(三)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
进口货物应纳增值税额=组成计税价格X税率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免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三、消费税额
1、从价定率的计算
实行从价定率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额&税率
(1)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含增值税的销售额/(1+增值税税率或征收率)
(2)组成计税价格=(成本+利润)/(1一消费税率)
(3)组成计税价格=(材料成本+加工费)/(1一消费税率)
(4)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应纳消费税税额
(5)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1一消费税税率)
2、从量定额的计算
实行从量定额办法计算的应纳消费税额=销售数量X单位数额
四、企业所得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一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一)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利润总额=收入总额一成本、费用、损失
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
(1)工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一)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
(3)营业利润=产品销售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一管理费用一财务费用
(4)产品销售利润=产品销售收入一产品销售成本一产品销售费用一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5)其他业务利润=其他业务收入一其他业务成本一其他销售税金及附加
(6)本期完工产品成本=期初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本期产品成本会计一期末在产品自制半成品成本余额
(7)本期产品成本会计=材料+工资+制造费用
2、商品流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
(1)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一)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
(3)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一管理费用一财务费用一汇兑损失
(4)主营业务利润=商品销售利润+代购代销收入
(5)商品销售利润=商品销售净额一商品销售成本一经营费用一商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6)商品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一销售折扣与折让
3、饮服企业应纳税所得额公式:
(1)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一)税收调整项目金额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一营业外支出
(3)营业利润=经营利润+附营业务收入一附营业务成本
(4)经营利润=营业收入一营业成本一营业费用一营业税金及附加
(5)营业成本=期初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本期购进材料、商品金额金额一期末库存材料、半成品、产成(商)品盘存余额
五、个人所得税额
1、工资、薪金所得
工资、薪金所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水所得额火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每月收入额一800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致
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所得额一速算扣除数)/(1一税率)
2、个体工商户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1)每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换算成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二当月累计应纳税所得额&12/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
(2)计算全年应纳所得税额
全年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税所得额x适用税率一速算扣除数
(3)计算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
当月应纳所得税额=全年应纳所得税额x当月累计经营月份数/12
(4)计算本月应纳所得税额
本月应纳所得税额=当月累计应纳所得税额一累计已缴所得税额
3、稿酬所得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20%x(1一30%)=应纳税所得额x20%x70%
4、劳务报酬所得
(1)一次收入在20000元以下时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20%
(2)一次收入时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20%+应纳税所得额x20%x50%=应纳税所得额X(20%+10%)
(3)一次收入超过50000时
应纳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20%、+应纳税所得额X20%X100%=应纳税所得额X(20%+20%)
5、财产转让
财产转让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X20%
应纳税所得额=转让财产收入额一财产原值一合理费用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应纳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减20%
7、境外个人所得税款扣除限额
境外个人所得税税款扣除限额=境内、境外所得按税法计算的应纳税总额X来源于某外国的所得额/境内、外所得总额
8、支付给扣缴义务人手续费的计算
手续费金额=扣缴的个人所得税额X2%
六、土地增值税额
1、一般计算方法
(1)应纳税总额=&S各级距土地增值额x适用税率某级距土地增俏额x适用税率
(2)土地增值率=土地增值额X100%/扣除项目金额
(3)土地增值额=转让房地产收入一扣除项目金额
2、简便计税方法
(1)土地增值额未超过扣除项目金额金额50%的
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x30%
(2)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50%,未超过100%的
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x40%一扣除项目金额x0.05
(3)土地增值额超过扣除项目金额100%、未超过200%的
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x50%一扣除项目金额x0.15
(4)土地增值额超过项目金额200%
应纳税额=土地增值额X60%一扣除项目金额X0.35
七、城市建设维护税
(1)应纳城市维护建设税额=(产品销售收入额+营业收入额+其他经营收入额)x地区适用税率
(2)应补交税额=实际营业收入额X地区适用税率一已纳税额
(3)应退税额=已交税额一核实后的应纳税额
八、资源税额
应纳税额=课税数量X单位税额
九、车船税
1、乘人车、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畜力车、人力车、自行车等车辆的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年应纳税额=车辆拥有量x适用的年税额
2、载货车年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年应纳税额=载货汽车净吨位&适用的年税额
3、客货两用的车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年应纳税额=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
载人部分年应纳税额=载人车适用年税额x50%
载货部分年应纳税额=载货部分的净吨位数x适用的年税额
4、机动船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
机动船年应纳税额=机动船的净吨位X适用的年税额
5、非机动船应纳税额=非机动船的载重吨位x适用的年税额
6、新购买的车辆按购期年内的余月数比例征收车船税,其计算公式为:
(1)新购买车船应纳车船税额=各种车船的吨位(或辆数)x购进起始月至征期终了的余月数/征期月数
(2)补交本期漏报漏缴税额=漏报漏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x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
(3)补交本期少交的税款=[应缴车船税的数量(或净吨位、载重吨位)x适用税额/按规定缴库的次数]一已缴税款
(4)退还误交的税款=已缴的误交税款
(5)退还应计算错误而多交的税款=已入库的税款&重新核实后的应纳税额房产税额年应纳房产税税额=房产评估值x税率
(6)月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12
(7)季应纳房产税税额=年应纳房产税额/4
十、土地适用税额
1、年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使用土地的平方米总数X每平方米土地年税额
2、月或季应纳土地使用税税额=年应纳土地使用税额/12(或)4
十一、印花税额
1、购销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购销金额x3/10000
2、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收取的费用&5/10000
3、加工承揽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加工及承揽收入x5/10000
4、建筑安装工程承包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承包金额X3/10000
5、财产租赁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租赁金额x1/1000
6、仓储保管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仓储保管费用x1/1000
7、借款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借款金额X0.5/10000
8、财产保险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保险费收入X1/1000
9、产权转移书据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书据所载金额x5/10000
10、技术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合同所载金额x3/10000
11、货物运输合同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应纳税额=运输费用x5/10000
12、营业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
(1)记载资金账簿应纳印花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固定资产原值年初数一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固定资产原值)+(自有流动资金年初数一上年已计算缴纳印花税自有流动资金总额)]X5/10000
(2)其他账簿应纳税额的计算。其公式为:
应纳税额=证照件数X5
十二、关税
1、进口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其公式为:
应纳关税税额=完税价格X进口税率
完税价格=离岸价格+运输费、保险费等=国内批发价/(1+进口税率+费用和利润率(20%))
2、出口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其公式为:
出口关税应纳税额=完税价格X出口税率
完税价格=离岸价格/(1+出口税率)
ChinaKaoyan.com Network Studi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