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MAT付费可通过哪些银行?是否像雅思一样只能是中行,工行和招行信用卡啊?

考生分享:网上报名GMAT付款的注意事项_新东方网
您好,欢迎来到新东方
& 文章正文
10:50&&作者:&&来源:青年人&&字号:|
  网上报名GMAT该如何付费,下面是考生讲述自己报名付费的经验分享,以供大家参考。
  通过教育部考试中心进行人民币支付就可以了。
  先去工行或是招行办理网银。教育部考试中心那个网站只给了这两个银行的链接。我就今天去工行办了个灵通卡 + 网银 + U盾(也就是个人证书)。U盾要60员,然后会给一个类似U盘的东西,就是说你在网上交易必须在USB插口插入这个U盾才能交易。
  然后就是回来装软件,去工行网银网站改交易密码、下载证书什么的,U盾的说明书里面都有。不过偏耗时间,我折腾了将近一小时。
  再后就是去教育部考试中心网站,输入ID + 邮箱 + 密码,进行转帐,2031RMB。
  最后隔不了几个小时,(不需要像它官方网站上说的一个工作日那么久)就可以直接登陆MBA网站进行预约位置了。看自己的钱有没有到帐就是在你预约完考试时间地点的下一个网页中,有Payment account一项,其中有&This allows NEEA to send pv payment auth&就表示到帐可以预约了。如果没有到帐就只有credit card一个选项可以选。
  最后,
  (1)想提醒还没有报名的朋友,如果决定了哪天要考,一定要提前报,尤其是比较热门的时间。我就是拖拉了一下,先去办护照浪费一天,结果就差那么一天,本来有的8月的位置就没有了,只有推迟到9月了。这个大家一定要注意啊。不管是先办护照或是什么,一定要给自己预约位置留够时间。
  (2)自己等那个ID的到来也等了非常多天!!!浪费非常多时间。网站中有相关帖子是说如何可以看见那个ID的,大家可以查查。我是在交了钱报完名,邮箱收到确认信才正式看见自己的ID号。(我有用到ID的地方是在教育部考试中心网站登陆的时候,如果大家是汇款传真方式可能其他地方也会用到ID吧)
  自己其实是一个很懒的人,不过在这么多天的报名历程中,还是走了不少弯路。多亏CD的朋友热心解答问题。所以激发我也要动笔写下这些自己觉得有点用处的东西吧。信息社会还是多点信息。不愿意大家和我一样走弯路。
  补充:我没有信用卡,本来还打算下载打印申请表格,汇款,传真,还在询问汇款单要不要写ID啊什么的也耽误了不少时间。
  最后再次提醒各位考生在网上报名付费是一定要注意报考时间,最好提前报名预约位置,这样才能及时预约到自己想要考试的时间。
  (责任编辑:张梦璇)
更多&&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导读
精彩是人生持续一辈子的过程,绝对不是高考和中考一锤子就可以定下来的,这一锤子只是你的精彩之一!
无敌豆豆001
崛起的兔巴哥
明教小魔女
教育万花筒均分保持在82,雅思6.5,申请香港研究生成功概率大不大?
如果均分可保持在82,雅思6.5,申请港授课式研究生可能性大不大
按投票排序
详见之前在
下的回答。比较懒,没删减。====Ctrl+V====写过一篇博客,主要针对授课式,供参考:研究型其实算是一种工作了,难度高于PhD(下文有说)—————WHY—————Background香港有八所大学可以招大陆学生读硕士: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学院。一般而言,我会把他们分成三个梯度:1st: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科技大学;2nd: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3rd:香港岭南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教育学院。以上梯度没有歧视成分,完全从排名和学校名气的角度来说。具体专业还是要看专业排名,比方说浸会的传媒、理工的酒店管理,牛叉的一塌糊涂,这个不再赘述。如果你是想要回大陆就业的话,在考虑课程设置的同时,我会强烈建议你选择名气大的学校。名校情节永远是大陆人过不去的坎,不但对你,更对于用人单位。如果你背景不是惨不忍睹的话,一般而言,个人建议2nd保底,1st为上。MSc or MPhil关于by taught还是by research的问题,似乎总是任何留学论坛上英联邦国家板块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也有一些人问我怎么选,OK,答案很简单,看你想干嘛。假如你要拿个硕士文凭就工作,家庭条件又不是特别困难的话,我会建议你选MSc,省时间。假如你是冲着研究去的,或者死命想拿个香港的硕士文凭而家庭条件又很困难的话,那么自然是MPhil(读了MPhil以后突然不想搞研究的人除外…) By the way,假如你想搞研究,强烈建议直接申请PhD,某教授说,PhD更好申一点…别跟我说什么MSc给钱就能上之类的话,诚然地讲,比MPhil和PhD好申很多,但你看看中大网站上申请结果列表里那一堆堆的NS就知道到底容不容易了。毕竟英语和GPA的硬性要求还是摆在哪的,只是因为名额会比MPhil和PhD多一点,所以申请上的概率相对大一点而已。更何况还是那句话,两类课程针对的受众就是不一样的,我不认为有太大的可比性,选择适合你的就OK。至于攻读难度,MSc其实课业压力说大大,说小小,看你想高分还是只想毕业了…MPhil则完全在导师,至少我觉得某MPhil哥比我们轻松多了…关于认可度的问题,貌似一般正常点的企业还是会一视同仁的,最新消息是以工行杭研为首的若干单位会不承认境外一年制硕士(其实我好奇的是,假如我故意挂一门,把修读时间人为的拖到两年甚至更长,他会不会承认…& MIT的一年制他承认么?)。至于造成之前有人所谓MSc和MPhil就业差异的原因还得更多的考虑到个人因素的存在。一方面,普遍来讲,MPhil的学术背景要好于MSc,同时,另一方面,说这种话的人往往又会刻意去放大两者之间的差异。至少我所接触到的同学,到目前为止,相当多的一部分已经搞定工作的问题。关于这个,同时多说一句,任何学校的任何学位都不能保证你能拿到一个好的offer,所以还是稳扎稳打该干嘛干嘛吧…其他神马都是浮云…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现在有些国外投行或者其他牛叉闪闪向太阳的单位会倾向于要本科生或者MBA,所以要是觉得来了香港就能进投行或者成为金融金领的话,嗯,醒醒先…当然,个别牛叉闪闪的人除外…Advantage以下内容针对by taught而言:总结一下:省时省钱省力。省时:一般而言,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个别两年的除外。相对于国内研究生的两到三年,MPhil的两年,省时是显而易见的。省钱:相对于英美留学一年几十万来讲,十万港币上下的学费不算贵。而如果和国内研究生比的话,假设国内硕士2年制花费5W,香港1年制花费15W,毕业后找到一份起薪10W的工作就已经足以涵盖多出来的费用。而这还没有考虑到提前一年工作所带来的职业发展的优势。而且我也不认为MPhil和MSc同样出来找工作的话会有多么大的薪水差异。省力:假如你只想混个文凭,说真的,毕业不是很难…好好上课,好好写作业,好好做project,好好准备考试…可能要比国内累一点,但是你收获的也会多一点…—————WHO—————如前所述,想要接受西方教育、家庭不是特别困难但又难以承受欧美高额学费或者想要在最短时间内拿到一个所谓世界名校硕士文凭的人…当然,还有由于其他因各种原因就是死命想来香港读书的人…据我所知,还有拿香港做欧美保底的人…至于要求,别问我,问官网…官网是什么?别问我,问谷哥,问度娘…(植入式广告一枚:其实,搜搜也可以,搜搜更懂你~)—————HOW—————Before申请过程其实挺简单。简单粗暴而言就是中介和DIY。个人感觉没必要中介,1W+的中介费挺黑的,这是一个暴利的行业以至于我曾经萌生过自己干中介的念头。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申请不放心,也可以给中介一半的费用给我这个所谓有经验的人士,让我来帮你申请,我是很乐意这么做的,嗯,假如你通过正常渠道看到了这篇文章,我想你也一定可以得到我的联系方式的。当然,我也非常非常欢迎你为我介绍客户,嗯,提成神马的你懂的。DIY的过程类似找工作的网申,各种材料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个txt文档,复制粘贴就OK。然后一般而言你会需要如下材料:CV:写过简历吧?嗯…就那玩意,你得让教授知道你是谁吧。当然,有些学校不需要你单独提交,但其实你前面填的一大堆表格已经自动生成一份比你自己的CV还要详细的CV了。可能个别学校的个别专业需要PS,这个自己发挥就可以了,我没写过,不多说。成绩单及在校证明/学位证明:GPA是个老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个没有太明确的坎。至少你得按照学校要求能开出个B级以上证明吧,我就不信你平均分60几能让学校开出这个证明。当然,一般而言80+/100还是要的,假如你本科学校不错或是有丰富的项目经验或者获奖的话,那么75+的要求也还是要的吧。容我老人家唠叨几句,成绩单记得去学校开官方出国成绩单和学校盖章的英文版在校证明(往届生应该是学位证明、毕业证明之类的),一般而言万恶的社会主义学校会把开成绩单当作一个便捷的敛钱途径,所以请千万记得带足银子再去教务处。英文成绩证明:雅思、托福、CET,具体看官网要求。10年的经验是除了港大和科大只能雅思或者托福,其他可以用雅思/托福/CET-6,同时有听闻个别牛人拿CET-4成功申请了某校MSc,待考证…相信我,这个东西满足最低要求即可,不用追求极致。另外会有部分专业要求GRE/GMAT,请自行查找专业要求…推荐信:一般是两封,有些学校会有固定的格式,还是那句话,看官网,显而易见的,没有写的就没格式要求了,嗯~ 其实据说香港教授也都明白大家的推荐信是怎么来的,所以也不一定要花太多心思…各类获奖证书及其他证明:非必须,但个人感觉除非一些极度不靠谱的证书,这类东西一般不会起什么反作用的。我个人当时就附件了具体的专业ranking,还有一堆各种证书证明,有用没用的图个心安。个别专业可能会要求其他诸如作品集之类的东西,根据要求来就可以了。填完表格,上传完各种资料,你还需要一张开通网上支付的VISA卡来缴纳申请费,一般而言100多香港刀,PolyU杀猪会狠一点,没记错的话是400HKD。也可以用汇票,去中行开一张港币汇票快递到学校。或者你懒得话可以去淘宝或者拍拍找找外币代付的,嗯,找我也可以(当然不是义务劳动,赚点汇率差你没意见吧~)…部分学校会要求邮寄书面材料,推荐顺丰速运(给不给广告费!!),30块钱吧貌似,寄中大贵一点,加收20的偏远地区附加费(MB不就爬个山么)…或者可以用DHL或者EMS的留学快递,当时问了这两家从杭州寄到香港的价格是100RMB左右,不过留学快递貌似不是每个城市都有。After印象中是09年12月收到理工offer,10年2月收到中大offer。一开始都是电邮来的。然后会让你准备各种材料,填各种表格,反正跟着做就成了。以中大为例,大概五六月份会收到学校寄出的package。包括你的VISA签注,offer以及其他各种资料。收到材料后带着所有材料去公安局办通行证,貌似半个月左右可以搞定。收拾行李什么的就不用我教了吧,嗯,尽量精简,小心航空公司罚你钞票…当然,作为学生,你还是可以享有一定量的行李超重特权的,这个就全看给你办托运的叔叔阿姨当时的心情了…Tips选择好申请时间。原则上说,越早申请希望越大。但是由于offer是按批次发的,各个学校会有自己的时间差,offer来了之后往往又会催你缴纳留位费,自然假如你不去的话这笔钱是不会全额退给你的。所以需要掌握好申请的时间,以及做好offer的取舍,以免给学校贡献这笔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的留位费。这可是我自己花了5K大洋买来的教训,听不听由你…当然,假如你是铁了心一定要当年就走且不在乎这点钱的话,你完全可以把我的话当作耳旁风的。鉴于中国邮政神奇的效率,你收到package的时候很有可能已经离校了,所以假如你没有收到的话,记得跟小米确认一下邮包是否寄出以及收件人地址。假如寄到学校的话,记得去学校收发室找找,别耽误了办通行证…我的package就是在我回到家之后才慢慢悠悠晃到杭州的,这里再次谢谢小瑶童鞋,复习考研的同时帮我在学校跟死板的后勤大妈沟通邮包的问题。办通行证的时候,建议顺便办下护照,去澳门或者出国要用,你会发现在这边想出国贼容易,当然,纯粹来读书的孩子们可以无视这一条的… 不要听信什么持香港留学签的人去澳门不用办澳门签注之类的鬼话,事实证明,假如没有护照也没有专门的澳门签你是进不去澳门的,顺便同情下被遣返回港的飞飞同学…—————WHAT—————得到了什么?OK,首先,一张名校的硕士文凭。在这个学历社会,其实挺有用的,虽然它真的只是一张纸…实质性一点的,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不同于国内的学习模式,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艰辛,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有一堆相当给力的朋友们。当然,每个人的收获是不同的,就比如马七童鞋还多收获了一枚小蘑菇…嗯…每天“深受其害”的孩子们是不是应该号召一下让他们请客吃饭的说…回到每个人都关心的就业问题,诚然的说没有粤语基础留香港即便能留你也会很痛苦。或者你可以牛到进投行这类完全不用粤语的单位或者你只是单纯的想找家公司做coding…只是你需要想好以后的职业发展问题…虽说无论在大陆或是在香港你都会从底层工作做起,但是在职业晋升和职业发展的角度考虑,至少个人感觉香港能给你的只是所谓的海外工作经验而已(个人能力特别牛的除外,P.S.个人能力不是你自己判定的,需要公认…来了以后你会发现什么叫天外有天…)。当然假若你就是冲着熬7年等ID来的,那么whatever,不用想,不择手段地留下吧。回大陆就业的话,目前看来并不是特别难找工作。虽然找工作的过程会同样纠结,不过找到一份工作应该不是那么困难。至少我知道的有公务员,有银行,有IT,有四大。普遍来讲单位都还不错。这个有空单独再写…还有一个选择是继续读PhD,让我打击你一下,除非你成绩极其牛叉,否则忘了这条路吧…由于培养目的的不同,你再去搞定PhD的概率和你本科毕业时直接拿下PhD的概率大致是相同的。当然,你也可以去搞定老师先,去年IE还是什么专业有位童鞋MSc期间开始跟教授做项目,最后转成了MPhil,再次重申,不要押宝,概率极低。当然,更大的一种可能性是即便你抱着读PhD的目的过来读,你会发现经过一年的蹂躏你已经没有继续读下去的欲望和激情了…—————OTHERS—————很多人问我费用问题…一般而言你准备15W(包含学费,个别专业除外)差不多够花了。当然,假如你要生活的奢侈点的话这个数字是上不封顶的…反正有钱不愁没处花…另外,假如15W会给家里造成极大压力以至于父母不得不砸锅卖铁供你读书的话,真的,听话,别来了…老老实实在家找份工作或者窝国内继续读研或者拿奖去欧美亚读书,然后好好孝敬你的父母吧…另,To 那个准备去美国的小孩…选学校记得整理份目标院校的文档出来,至少得包括专业、要求、学校地址、学校官网之类的吧。假如你懒的话我可以帮你做份表格先,你自己去填。还有就是,以移民为目的的话慎重选择学校所在地。先好好准备语言考试,还有你的作品集,尽早开始准备,至少想想要怎么设计排版。不要过多设想以后的生活,先稳扎稳打搞定申请再说,同时做好万一出不去的准备。两条腿走路总是会更稳当一些的,找好侧重点就可以了。—————SUMMARY—————好吧,其实唠叨这么多真的不是我的风格…假如你看到这一句,那么,恭喜你,你的耐心又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假如你看完这个有那么一丁点收获,那么我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个人经验,仅供参考。===还要看本科学校水平,实习经历,推荐信的份量(其实这个国内基本自己写,找人签字,挺没参考价值的)等等。如果以上都没有出彩的地方,加上82的均分,6.5的雅思,录取港大的可能性相当低,科大和中大稍好一点点,但还是低,理工,城大值得一试,其他的学校去自费读书的价值需要自己衡量一下。(以上未考虑学校强专业,比如浸会整体排名不高但传媒第一。)在港中大和我同届,有个女生3点几GPA(满分5.0。。。),少一封推荐信,PS中文写的,本科是不出名的211,实习情况不记得了,但不是特牛那种。。。这都录取了。。。而我们同学的平均水平是211(211+985也很多),有较好的实习经历,GPA3.5左右,雅思7或7.5(托福不清楚,和我一样考托福的比较少,个人估计90/120以上算OK?100以上有竞争力)。一切皆有可能,祝你好运。有问题可以回复,不用私信我哈~===问答区===[请问什么才叫好的推荐信和实习经历,可否举例,谢谢!
]好推荐信的维度:真实性越高越好,推荐者身份越牛越好,与被推荐人越熟悉越好。后两者有时不能兼得,比如校长身份高,但很难对你做出什么翔实的评价,有时
还不如教过你的教授。推荐信大部分人都能拿到自己老师,实习老板的推荐信,不会差到哪里去,特别牛的是学术界大牛写的推荐信,知名公司高官的推荐信这样。
实习经历么:专业性越强越好,500强企业扫地的经历就不要放了,除非你能包装好;公司越知名越好,证明你有实力,且比同龄人优秀。比较好的,举个例子,
(理工科)名校实验室的经历,(理工文科社科商科)全国甚至国际公司的对口实习。
看本科是什么学校了,如果是985或者211的话可能性比较大
我非985非211 GPA2.6/4 都录取港大了 不过托福110,GRE语文也挺高,实习经历丰富
也是得分专业的吧…
我这里有一些录取的数据供你参考。希望通过这些数据,给你一个香港硕士申请的全景。真相1:有多少人申请?找“中介”帮助申请成功率会高?全国每年至少有6500人次通过中介机构申请香港硕士并获得录取,但是,实际在中介交了中介服务费申请香港硕士的同学应该是这个数字的至少3.5倍。阿量推测全国申请香港总人数(含DIY)在2.5-3万人次左右。以上断论基于两个前提数据,第一,全国大型中介机构申请香港成功率在40%-60%;第二,中小型机构的成功率在17%, 由于涉及到商业隐私,所以阿量只能把相关数据曝光到这个程度,还望见谅。通过这个数据,我想跟各位说的是,大型中介机构成功机率相对高一些的原因在于相对完善的前后期配合、以往申请经验以及对于客户的筛选,而中小机构“苍蝇腿也是肉”的理念导致忽悠了很多学生来签约申请香港,但是大多数都变成了白鼠或者他人的垫脚石。所以,如果通过小型中介申请,尤其是该机构没有自己的后期文案,那您要自求多福了。各位准备找中介申请香港申请的同学,请务必睁开你智慧的眼睛找到一家靠谱的服务机构。真相2: 研究型硕士真的很难?研究型硕士又分成两年制的Mphil和时间更长的PhD。阿量给大家一个简单的答案吧,全国申请研究型硕士的申请人数占硕士总申请人的比重低于3%,实际录取率低于1%。研究式硕士说白了就是给教授打工写论文、做课题的。所以,你要有优秀的研究能力、调研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如果都没有,那就算了吧。真相3:211/985是不是必要的申请条件?阿量通过对大数据的比对,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录取学生来自211/985的比率都在75%上下,其中,中文大学对211/985的学生录取比率比港大和科大略低。但是基本上,三所学校的研究生70%以上来自于211/985。不得不说“双非”申请者压力还是很大的。就拿港大14年的录取来说,教育学院中约45%的录取人来自于211/985,文学院约80%,医学院约62%,商学院约80%,工学院约76%,理学院约75%。如果你问阿量,是不是非要211/985?答案肯定是“不是!”。只要“双非”学员在平均分、学术表现、工作经验、社会关系等方面表现优秀,录取希望还是很大的。而其他学校,香港城市大学和香港理工大学以及香港浸会大学,被录取者中的50%左右都来自于211/985,香港城市大学甚至是一个211/985控,从申请数据中可以看到,城大对211/985的偏好已经到了中文甚至港大的层次。但是遗憾的是,很多学生因为是同时申报多所学校,最终被录取者不少还是选择了科大、港大、中文。岭南大学和教育学院的211/985的占比算是第三梯队,而在某些专业上,浸会、岭南、教育学院的211/985录取者占比都体现的比较低,大概在40-30%之间,“双非”录取者则占了大多数。真相4:什么专业最好录取?据目前的分析结果,工科和理科录取情况比较乐观,理工科录取率在25%左右,这是因为理工专业在香港开设较多,并且基于理工科特点,更注重申请人的学术专业背景,所以录取成功率可以在申请者的量化素质中做出大概的体现。文科类(包括文史教育社科等专业)录取比率在20%上下徘徊,录取通过率比理工科偏低主要因为文科生的国内就业压力导致很多不错的学生都要去申请硕士,所以申请人数就多了,并且,文科生的录取不单单靠专业量化考评,也需要其他不可量化指标作参考,比如社会实践等等,所以,导致录取率竟然低于理工科。商科的录取率要低于文科,大概的录取率在15%,全港高校开设的商科硕士并不少,但是申请人实在太多了,导致竞争比较激烈。另外法学的录取率还是相对比较高的,虽然全港高校法学课程数量有限,但是录取的人数还是相对较多,可以达到22%,传媒方向的录取基于语言要求,所以会刷掉很多申请人,总体录取率在10%,医学及相关专业的录取率在8%左右。本文作者:阿量文章首发在微信公众号“港大365天”(XGDY365)
上寄托,那里全的很现在雅思还能电汇付款吗?如果信用卡没有开通网上银行支付功能,可以付款吗?_百度知道
现在雅思还能电汇付款吗?如果信用卡没有开通网上银行支付功能,可以付款吗?
提问者采纳
雅思可以电汇付款的到任意银行或者邮局将考费打到雅思考试中心的户头就行了信用卡一般不用开通网上银行支付功能,你可以打电话咨询一下,需要注意的是雅思报名要求银行卡种类,只能是中行、招行和工行的卡
提问者评价
谢谢你帮我大忙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开通网上银行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目前有三种付费方式:
  * 通过中国工商银行进行网上付费
  * 通过中国招商银行进行网上付费
  * 通过任何银行将考试费电汇到教育部考试中心的银行帐户上。
  1.网上付费:通过点击相应的中国工商银行或中国招商银行网上付费按钮便可以进行网上付费。你将被引导到中国工商银行或中国招商银行的安全网页。 请按照银行的要求完成付费程序。当付费完成后,请记录下银行所提供的交易号码,以便日后用于核对和查询你的付款。通常教育部考试中心雅思报名系统会 立即收到你的付款确认。然而,在极少数情况下,银行系统会延迟向教育部考试中心报名系统确认考生的付款。因此,请在24 小时之后,登录教育部考试中心报 名网站,核实你的付费和报名状态。如果仍未看到你付费的确认信息,请拨打教育部...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招行信用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