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大学生创业对青年人创业有什么支持吗?都需要什么条件,在哪可以办理相关业务,请具体说明,谢谢

当前青年人的出路在哪里_中国作家网
当前青年人的出路在哪里
作者:河南周广生
当前中国在就业上虽然存在不少的困难,但是,并不是无路可走。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的出路是很多的。这里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转变思想观念,选择走什么样的就业之路,以及怎样看待人生的生存价值上。
现在只要一谈起我国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尤其是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问题,很多地人都感到是个头疼的事情,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虽然国家尽了很大的努力,千方百计牵线搭桥,做了许多方面的工作,成就有目共赌,但是,由于近些年几乎每年都有700万人左右的大学生毕业,所以,总起来讲我国青年人就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很好地解决。很大程度上还需要依靠个人自行解决。当前青年人的出路在哪里?是个需要社会共同探讨的大问题。根据本人的观察和了解,我以为当前青年人的出路在这样几个方面。
当然,这不是指的所有的青年大学生,而是说的大部分人,讲的是主要的就业出路或方向。
1.在“农”字上。为什么把青年大学生的主要就业之路放在了“农”字上,或者放在了首位?主要的原因,还是从我国当前依然是个农业国家的实际情况出发思考的。尽管党和国家提出了扩大城镇化建设的大思路和大的方针政策,但是,实施的过程是个漫长的,并非一日或一年之功。即便实现了我国有二分之一的人口进入城镇,那么,仍然有50%的人口在农村。退一步讲,即便以后我国有70-80%的人口逐步进入城镇,这些城镇的人口依然离不开农村农业的大力支持,在“农”字这篇大文章上仍有许多工作可做。选择做好“农”字这篇大文章,大有前途。
为了证明这一点,这里不妨列举两个参考事例。一个是文状元辞职回老家农村种菜一年变成了千万富翁。据2012年12月14日《大河报》报道介绍,在河南范县有一大片的蔬菜大棚、成群的鸡鸭、满圈的猪崽……这是一个集蔬菜、花木、水果等种植和家禽养殖为一体的现代高效农业工厂。但在一年多前,这里仅是一片普通的稻田。这片现代化的农场,就是2011年3月由范县付金堤村郭可江创办的专业合作社。除了蔬菜大棚和养猪场,郭可江还培植景观树和樱桃、苹果、梨等果树2000多棵。他还在自己的农场里推广“猪―沼―菜”、“猪―沼―果”等生态循环模式。他的种地模式让祖辈务农的村民大开了眼界。据了解,郭可江在北京海淀、丰台、朝阳等地区设立了四个有机蔬菜销售点,农产品直接用货车送到销售点,不愁销路。他还在北京注册开通了网站,创立自己的“老家菜园”品牌,还请《西游记》中沙僧的扮演者担任形象代言人。如今,这个年仅29岁的小伙子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千万富翁。他就是于2004年以全县文科状元的成绩考入中央财经大学的学生。大学毕业三年后,他放弃了在北京的优越工作,回乡种起了蔬菜,当上了农民,再次轰动一方。郭可江不仅自己富了,而且在他的农场有150名村民上班,种地上班两不误,大幅提高了收入。更可贵的是,郭可江的蔬菜每卖出一箱,他都会从中抽出一元钱来,资助在校贫困学生,这在当地也被传为佳话。
另一个故事是大学生辞职种菜每月网销12万斤。据2013年1月18日《合肥在线》介绍:1月17日是“四九”的第一天,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的田野有些萧瑟。但陶海峰和毛凤昌的“小蚂蚁市民菜园”却是一片繁忙。“这片地以后是用来种西瓜的,以后都用井水灌溉。”毛凤昌指着一片刚平整好的空地告诉记者下一步的计划。从2008年开始“种菜”到现在,毛凤昌他们的“菜园”已有近3000名会员,覆盖全市200多个小区。所以,两个大学生同事一起辞职种菜的故事,也被当地传为佳话。出生于1978年的毛凤昌和陶海峰都是合肥人,分别毕业于安徽农业大学和合肥学院。在“种菜”前,两人在一家连锁企业上班,是同事,收入不错。毛凤昌笑言自己“就喜欢种地”,大学学的也是自己感兴趣的大农学。在做了5年上班族后,他决定辞职,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谁知他把自己的想法跟陶海峰一讲,陶海峰也十分赞成。2008年底,两人和另外几名农大的同学一起,在三十岗农业示范园租了100多亩土地,建起了试验园发展生态农业,两人将试验园取名“小蚂蚁”。“小蚂蚁”实行的模式是直销,从毛凤昌他们的菜地采摘新鲜蔬菜,直接送到小区或市民家中。全程保证在8小时内完成。陶海峰大学学的是贸易,联系买家和拓宽销售渠道的事就落到了他的肩上,毛凤昌则负责农场的生产等技术问题。因为发展不错,2012年8月,两人又租了滨湖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里的300亩地,其中大棚种植面积约200亩。目前农场正在建设当中,已搭建好70多个单体大棚和4个联体大棚。“两个地方刚好是一南一北,方便物流和覆盖到更大区域。”两人已成立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已是公司总经理的陶海峰告诉记者。他们的生意之所以做得很红火,其中之一就是成诺新鲜蔬菜8小时内从田间送到市民家中,确保蔬菜不库存、不过夜、不灌水保鲜,保持自然新鲜的口感。
2.在“家”字上。众所周知,我国有13亿多人口,按照每户平均3.5个人计算,就是四亿左右个家庭。由于人均寿命年龄的不断地增加,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加上现代社会生活节凑的加快,所以,有很多地家庭都需要家政服务方面的工作。因此,家政服务有着很大的市场和发展空间。例如,据2013年7月16日《河南商报》报道介绍,河南小伙林小伟大学毕业从保洁员做起现年薪达一二十万。提起家政公司,不少人脑海中出现的就是50多岁的大妈们,不过明确的告诉你,那已经是过去的历史了。现在这个行业已成为大学生们的天下。比如林小伟,就是一个26岁的小伙。可是,他已是一家政公司郑州二七区行政经理。他2010年毕业于河南检察官学院,同年进入家政行业。从一线保洁员做起,如今,他的年薪已达一二十万元。比如郑州的三鼎家政,公司800多名管理人员,几乎都是大专以上学历;大豫家政的管理层里,高校毕业生占据了七成;郑州圆方集团下属的人力资源公司里,高校毕业生的比例已达到了三分之一至一半。在这些高校毕业生里,不乏硕士研究生,他们大多已身居经理一职。有人问:  家政公司需要大学生吗?面对这个问题,郑州家政公司的老总们,回答得都很肯定。
另据中国新闻网2013年8月28日的介绍,以武汉科技大学大三学生李辉(化名)一直在忙着做“开学生意”。其中的一个项目就是办家教中心,利用暑假一个月就赚了8万元。7月份,他们在宜昌,开起了第三个暑期家教中心。“招到200多名学生,一个月纯赚了8万元。”李辉说。他介绍,自己的家庭条件比较优越,但从上大学开始,再没用过家里的钱。高考完的那个暑假,他组建起家教中心,招来了110个学生,都是由考上知名大学的同学当老师。这个月,李辉赚来自己人生第一桶金――3.6万元。三年来,家教中心在当地已小有名气,李辉找来一位职业经理人管理。今年暑假,他开始着手做起了“新生生意”。
3.在“洁”字上。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环境卫生亟待改善和提高的国家。因此,在事关清洁的问题上,需要大量的人员做大量的工作,就业潜力巨大。在“洁”字上,至少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直接参与做环境卫生的清洁工作,第二是需要有人收集废品和破烂。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做环境卫生的清洁工作,现在人们的思想观念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变。比如,在全国各地,已经有许多地大学生甚至是不乏研究生参加了环境卫生的清洁工的队伍。而且不少还是通过竞争上岗的呢。这是需要肯定的。那么,干收集废品和破烂的工作有没有出路呢?回答同样的有。例如有这样两名80后的年轻人其中还有一名大学生,他们甘当破烂王,收废品创业年入达30万元。据2013年1月26日《武汉晨报》介绍,郭将和阮浩,是属于80后的破烂王,他们卖破烂竟卖出了新意和商机。28岁的阮浩是孝感人,2005年在武汉就读大学毕业后,考了几次公务员,每次都是面试没过。他在家“玩”了近一年,父母支持他考公务员,他却不愿当“啃老族”。2008年,阮浩的第一份工作是工地安全员,做了几个月以后,因为看不到前途,他便辞职离开了。第二份工作,阮浩开始创业,他在一所学校承包了一个食堂,做了一年,倒是没有亏本,但要疏通各种环节,没有多少社会经验的他放弃了这一行。2009年,失业在家的他开始收废品。他踩三轮车走街串巷,从收一些瓶子、纸张等生活废品开始,后来专在工地上收废钢筋头。在此过程中,他认识了郭将。郭将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工厂流水线上做操作工。坚持了3年。每月工资元。后来,郭将贷款和昔日同学合买了一辆二手渣土车,由于经营不善而失败,负债几万元。到了2008年,由于工作不好找,他在家反省一段时间后,毅然选择做废品回收。刚开始的一年里,郭将的老父亲和他一起,每天拖着板车四处收废品。“每天早上天亮出门,天黑回家。”郭将和阮浩的目标很大,在了解废品这一行后,他们决定专接企业的业务。2010年,两人在武大科技园附近租了一间仓库。一天一位年轻人过来问他们,是否收公司废品,那一笔单子,两人赚到第一桶金。“其实也只有几千元。” 业务逐渐展开后,废品回收量开始增大。一次,一个工地有十几吨废钢筋头要处理。对方要求他们派人过去清理,二人便找了几位临时搬运工。谈好了价,对方看他们要得急,就反悔了坐地起价。郭将说,一气之下,他和阮浩,再加另外两名员工,四个人自己动手搬废钢筋。那时正值武汉夏天最热的时候,顶着烈日,他们从上午搬到天黑,装满了一辆七八米长的货车。阮浩和郭将把废品回收事业越做越大,已有5家公司长期固定将废品卖给他们。记者跟随他们到了其中两家公司的废品仓库。一家是位于东湖高新理工科技园的一家电气公司,废品区面积较大,被分为“废木区”、“废元件区”、“废铁区”、“废纸区”。郭将说,以他们现在的经营状况,年收入大概在30万左右。阮浩和郭将希望以最短的时间让公司有更大的规模。去年底,他们已经开始筹划成立有限责任公司。可喜的是,郭将和阮浩都已贷款买房,二人都各自组建了幸福的家庭。
4.在民生上。围绕民生是个最有潜力的大市场。只要愿意,可以容纳很多地人从事各项服务或经营工作。例如,据2013年8月27日《新华网》报道介绍,有一个叫程川洲的重庆留学生,留学新西兰两年归来,在重庆开了一个特色小面馆,日赚利润达3千元。他说,他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自己会做街边面店的老板。
2002年,17岁的程川洲以599分的高考成绩与7.0的雅思分数,成功获得新西兰奥克兰梅西大学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出国没多久,他就了解到新西兰压根就没有服装产业,如果从国内进货拿到当地贩卖一定能小赚一笔。“新西兰政府对于自己国家没有的行业产品进口政策很宽松,只有13%的进口税,对于我卖的商品还有8%的退税。”程川洲说,短短一年他就从服装生意上获利15万元人民币。然而,就在程川洲犹豫着到底是回国还是移民时,新西兰政府对考核移民分数的调整,让他放弃留在国外,于2004年暑假回到重庆。“因为我读书读得早,回国时才19岁,加上我有高考成绩还有那边大学课业公正,经过一系列手续,我转入重庆大学商学院读工商管理(本科)。”程川洲说,直到那时,他依旧有一颗做服装老板的心。2007年的夏天,程川洲顺利毕业,22岁的他被重庆市某知名地产集团录取,从事房地产宣传策划工作。“这个工作我只做了3个月就不干了,对于这种一成不变的收集、汇总和制定方案的模式,我确实不喜欢。”辞职后,程川洲又经人介绍开始代理某国际知名品牌的电梯。虽然同样是跟商业沾边,但这种纯求人式的工作方式让血气方刚的程川洲在一个月后就辞职了。兴业银行的股票经理人是程川州的第三份工作,他告诉记者,这份工作本身很符合他的兴趣,所以从业不久他就达成了500多万的业务。程川洲说,由于这一切都不是实实在在的产品,并且与他从商的梦想相距甚远,“最后我还是放弃了,因为我还是想创业。”最终,程川洲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业难易程度,选择了直接与民生应该的餐饮业。初进厨房,他还不会拿菜刀,程川洲决定了从业方向后,就开始四处投师。程川洲是连菜刀都不会拿的纯菜鸟,23年来他首次借助父亲的关系进入了一家宾馆后厨做学徒。“我是2008年6月进的厨房,当时就800元一个月,我在墩子上切菜,一切就是半年。”程川洲伸出左手,指着手腕上一条清晰可见的疤痕说:“这是刚进厨房笨手笨脚的时候,刀放墩子上忘记了,被刀尖戳的。”有一次,厨房做白案的师傅忽然离职,酒店一时半会儿又招不到人,做了半年学徒的程川洲突然顶上了白案的位子。“我整夜整夜的尝了学,学了尝。”程川洲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学白案算快的,20道面点就用了不到两周的时间,可哪怕我每天中午加班,直到2010年初离开酒店,我没有一天是完成了酒店‘每道菜3份存货’的要求。”2010年4月份,程川洲离开了酒店,为开面馆四处“取经”,单重庆市,他就在大小20家面馆里做过帮工,最远还去过永川考察那里的特色小面。“每家店我大约停留5至15天,等我学到他们的特色配料、运营模式和配菜等基本方向后,就换下一家。”程方洲说,他在各种铺子里做了大半年。2011年3月,程方洲就开始物色铺面,但仅有8万积蓄的他,面对6至7万的高额转租费是无能为力。这时,家里有一个铺面有人退租,空置了出来。“即便是家里的铺位,我也要给6万的转租费和每月3500的房租。”程方洲在和父亲达成协议并立下欠条暂欠转租费后,就开始装修。为了创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小面,他花了一个月时间,约好了几位背包客一起游遍了包括成都、丽江、香格里拉、遵义、南宁等数十座城市,而他的一天三餐就是各种小面。回到重庆后,他决定将各地小面的特色融合起来。他带着自己的面条跑回曾经做学徒时的酒店,让那里的师傅们在品尝后给予意见。“我为了做这个面整整搞了8个月,扭到别个问了无数次,才改进成现在这样。”从2012年4月正式开业,至今已经一年多了,程川洲的面店从最初的每天卖出几百元,到如今每天至少近三千元的纯利润。
5.在市场上。中国的人多,自然需求就多,市场更多。只要有心,就业的机会无处不在。比如,2013年4月8日中国江苏网介绍,汉口学院的一位大二男生杨诚,自办四个臭豆腐摊,每月盈利过万元。就在臭豆腐摊开得风生水起时,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不再摆摊卖臭豆腐,而是选择休学一年创办豆制品厂,打造属于自己的臭豆腐品牌。创业初期,自然手头资金紧,但杨诚一切都以节约成本为主。为了少一个人的工钱,豆腐厂建设期间,他在工厂住了半个月,每天和工人们一起挖土、背砖、搬石头、和水泥。因为目前豆腐厂的规模还不大,只有三条流水线,每天的制作量是根据订货量而定的,所以每天需要的工人数不定,于是他选择请工厂附近类似钟点工的工人。据杨诚介绍,自己开办工厂没有找父母要一分钱,建厂的资本是原先摆摊赚来的5万元加上找朋友借的5万元,加上后来边赚边投入,目前已经投入14万元。目前,杨诚稳定的客户已有30家,前期投入的14万成本也已经全部收回,而且每月净赚3万元。
在武汉有一个大学生团队,他们在高校布点盯上开学的生意,年赚20万元。目前这个团队规模已达一个千余人,就在武汉52所高校卖被子、被套等新生必备物品。为什么要选择做这样的生意?他们是经过了实际调查的。他们说:“学校一般不发被子、被套等物品,新生都在学校外面买,但很多超市的东西价格比较高。”一床进价150元的被褥,就会被有的老板以580元的价格卖给了新生。于是。他们发现这是个巨大的市场,我们可以把这些生活用品低价卖给新生,自己能赚钱,学生也能获利。目前,已经覆盖了武大、华中科大等52所高等院校,其中20所学校是重点经营学校。
还有这样一组研究生,扫楼卖瓜,月入两三万,收入超过办公室一般高管人员。据2013年8月28日《国际在线论坛》介绍:昨日,香港路一栋写字楼里来了3名年轻人,他们搬着整箱的哈密瓜向进出写字楼的人推销。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些卖瓜人不是瓜农,也不是普通瓜贩,他们都是自主创业的大学生,领头的叫王培亚,今年刚从华南师范大学MBA硕士研究生毕业。这些年轻人凑在一起,通过“扫楼”的方式,试图建立自己的新疆农产品电子商务王国。据介绍,王培亚带着自己的这个创业项目参加了市北区创业大赛,已经进入冠亚军决赛圈,如果顺利,就能获得3万元的创业奖金。他们从新疆空运来的两批哈密瓜和葡萄几乎全部卖光,大体算了一下营业额,一个月就卖掉15万元的货,按照20%利润计算,第一个月就有两三万元的收入,这给王培亚的创业增添不少信心。
6.瞄准国外大市场。中国有着500多年的文明历史,由于历史的积淀,也有不少属于中国特色的东西。例如传统的小吃。这在中国有着广泛地市场,在世界其他国家同样也有着广泛地市场。这里的关键是,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能不能看到国外的大市场,有没有胆量走出去实现自主创业的精神。当然,国家的支持与扶植也是重要的方面。下面介绍的两个事例,就证明了这些道理。据2013年6月18日《郑州晚报》介绍,不懂英文的洛阳大叔在美国大学门口摆起小摊,卖肉夹馍、凉皮、花生米……既当厨师又当售货员的他,将传统的中国小吃做得风生水起,生意好时有七八百美元收入,令人刮目相看。为此,微博还配发了一张图片,链接了一篇名为《美国的街头小贩如何生存》的文章,讲述了不懂英文的洛阳人谢云峰在哥伦比亚大学门前当摊贩的曲折故事。记者从这张图片上看到,摊点挂着“中国西北名吃”的牌子,中间摆放了一些作料。走在纽约街头,无论在曼哈顿还是遍布中文招牌的法拉盛,随处可以见到街头餐车兜售各种吃食、水果、衣物和旧书,受到纽约居民和游客的极大欢迎。最重要的是,街头小贩不仅价格便宜方便,他们的存在也成为纽约街景的一部分。
另据2013年8月27日中国新闻网介绍:河南一对夫妇在伦敦卖拉面,时间已经坚持了5年之久,他们不但养活了自己,而且深受英国人的称赞。这对夫妇的拉面摊铺,就在东伦敦的一个市集里,店面不大,但生意红火。丈夫一边表演着手工拉面的绝活,妻子在一旁招呼着客人。在中国,可能这样的小面铺看似很常见,但是在伦敦,这样的华人拉面铺却难得一见。摆摊,显然是一份苦差事,更是一份容易被华人“看扁”的职业。但是,这对夫妇通过自己辛勤的劳动,不但积攒了一些钱,而且还学会了一些经营模式。更为中国人走出国门,瞄准国际大市场,创造和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看来,当前中国在就业上虽然存在不少的困难,但是,并不是无路可走。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的出路是很多的。这里的主要问题是,如何转变思想观念,选择走什么样的就业之路,以及怎样看待人生的生存价值上。解决了这些问题,其它问题就会迎仁而解。还是那句老话:路,就在自己的脚下。
(作者单位:河南省电力公司,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地址:郑州市嵩山南路87号;邮编:450052)
电话:010-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网络工作室鼓励青年人自主创业是好事,但还应该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才行。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图文编辑模式
09:54:22&)
3658字(237/20)
( 19:58:29)
110字(0/0)
( 19:54:43)
( 19:43:42)
115字(2/0)
( 19:22:43)
185字(12/0)
( 18:37:55)
( 18:35:39)
72字(17/0)
( 18:01:03)
36字(14/0)
( 17:14:44)
( 17:11:20)
205字(9/0)
( 15:39:53)
( 15:05:02)
102字(42/0)
( 15:00:14)
( 14:37:01)
( 13:15:25)
( 14:50:20)
( 13:11:46)
( 12:55:44)
111字(11/0)
( 12:50:29)
( 12:47:57)
161字(1/0)
( 11:18:28)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訂閱本網誌: , , ,
定義:新創公司 (Startup) — 25 人以下,設立 3 年以內的公司。
上次在上,台下有同學問到想創業,但是沒什麼好的 idea,或是不敢冒這麼大的險,該怎麼辦?給了一個很棒的答案,他說:
那就加入新創公司啊!
我很贊同這個觀點,而且事實上,我認為這個邏輯不只想創業沒 idea 的人適用,它根本是所有年輕人都該思考的路。沒錯,這完全違背老師、父母教你的「去聯發科上班」,但今天就讓我證明給你們看,對年輕人來說,加入新創公司絕對是比直接去聯發科更好的選擇。
「穩定」的工作
相信我,除了去當公務員外,這個世界上已經沒有所謂「穩定」的工作了。50 年前的大公司,血液裡或許有過「員工第一」、「照顧他們一輩子」的 DNA,但近半個世紀來由於 MBA (企管碩士) 教育的普及,大多數公司的經營重心,早就從員工,轉移為「股東第一」 — 別懷疑,MBA 的第一堂課就是「股東權益如何最大化」。
所以對這些公司而言,一旦市場不景氣,自然的選擇就是裁員 (沒錯,),因為大多數員工對他們來說只是「可取代的資產」 — 今天裁了你,明天雇用他,基本上是一樣的。不要懷疑,我說的就是你,加入這些公司的前幾年,對他們而言,你就是一個螺絲釘罷了。
『不景氣很少發生啊!』你說。不!由於科技世代交替的速度越來越快,景氣循環也在加速中,而且震盪的幅度越來越大。從 2000 年開始,短短 11 年間,我們已經經歷了 2 次大規模全球不景氣,更重要的是第三次正在來臨中,所以現在加入大公司,明年你就是那個被裁掉的。
穩定的收入
既然沒有穩定的工作,哪裡有穩定的收入。不過更重要的是,誰需要穩定的收入?所謂「穩定收入」根本是銀行、資本主義社會要賣你房貸、車貸、信用卡分期的一場騙局 — 有了穩定的收入,你才能夠穩定的還他們本金和利息。否則請問你生活中的開銷,有哪一項是「穩定」的?房租、水電、電話費?真的嗎?你再仔細想想,這些其實通通都是可變動的。
收入低?那那搬去住便宜一點的套房、雅房啊!否則乾脆搬回家跟爸媽住。水電、瓦斯、電話費,通通是可以控制的。伙食費、治裝費,彈性的空間更大。也就是說,其實你根本不需要「穩定」的收入,你需要的是「精明」的開銷,只要你能夠隨著收入、存款,好好管理你自己的支出,那你已經立於不敗之地。買房子?別傻了,靠你的薪水,連你租的套房都買不起,況且你真的只想要買一個小套房嗎?如果你真的想要有一天買下一間不錯的房子,那你需要的不是薪水,而是快速成長股票。
直接影響比賽的結果
所謂快速成長的股票,也就押寶在一家公司未來上。現在我請問你,假如果你有 100 萬要去賭棒球,你要押在你不熟的球隊,還是要押在你了解的?當然是了解的是吧。好,假設你自己也是棒球員,那請問你要押在自己的球隊,還是別人的球隊?當然是自己的吧。那假如你是投手,今天會出場主投,明天會坐冷板凳,請問你要押哪一天?當然是押今天自己主投的那一場啊!為什麼?因為你能夠影響球賽的結果,如果你認真一點、努力一點、聰明一點,那明天就有可能會賺 200 萬回來。
好,那到了現實生活中,你為什麼卻要把錢押在別人的球隊、別人主投、別人影響結果的比賽上呢?『我哪有!』你說。有,當你去一間你無力改變的大公司,領幾乎沒有的股票,或是把賺到的錢拿去買共同基金,其實你就是在押寶別人控制的球賽。
或許你說,我還很嫩,找個「大球團」當球僮,看看有一天能不能上場。這還是完全不合邏輯 — 你有聽過任何一個球團把球僮升格成先發球員的嗎?當然沒有,那他們都去哪裡找球員?當然是小聯盟。為什麼?因為小聯盟雖小,他們的球員在比賽中都有獨當一面的機會,累積了無價的經驗、快速的成長。
同樣的道理,加入一個新創公司,除了可以影響比賽的結果,你還有什麼事情都碰、讓自己快速成長的機會。三年以後真的覺得不適合,頂多再跳槽去聯發科就是了。而且沒錯,這次你不會從小球僮幹起了,因為你已經累積了無數的小聯盟先發機會。
所以,各位年輕人,真的別再傻傻相信世界上有什麼「穩定的工作」了,想辦法把自己變成炙手可熱、所有人都想搶的一流人才才是王道。職業生涯的第一步,我和潘健成先生一起建議你,從新創團隊開始吧!
2013 AppWorks Startups 聯合大徵才
如果你正在考慮加入新創公司,歡迎到 活動頁逛逛,裡面有 24 家我們輔導的新創企業正在徵求 45 個職務,說不定其中之一,就是那個改變你一生的新創旅程。
(image via , i’m-sure-he-wouldn’t-mind license, )
Posted in , ,
創業者從嘗試中學習,無論結果是成功或是失敗。我正在嘗試創造一家更好的創投,並把每天的學習心得寫成文章,試著讓這些知識成為所有網路人與創業人的啟發,無論結果是成功或是失敗。我是 Jamie,我正在創造 。
為什麼 MR JAMIE 上有廣告?
為了更了解各種推廣工具與它們的轉換率,我常直接拿 MR JAMIE 網誌來做實驗。所有從這些實驗得到的收入,我貢獻給家扶基金會。
& 2014 MR JAMIE ─ 創業者需要的啟發,每日新鮮供應
& Proudly powered by
. Theme modified by Jamie C. Lin.
Valid XHTML 1.0 Transitional | Valid CSS 3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青年人创业现状分析
近几年,国家大力扶持青年创业,出台了诸多的利好政策,在当今的青年人中,创业理念已深入人心。目前青年人的创业形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创业理念日趋理性 调查数据显示,有93.1%的在校学生和93.7%的在职青年认同“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体验的说法”;有65.9%在校学生和61.1%在职青年并不赞同“因为工作难找,所以就自己创业”的说法;累计有91.6%的在校学生认同“大学生可以先就业,等条件成熟以后再创业”的说法。
  创业定义较为宽泛:有超过半数的青年人认为不管是“几个人合伙开个小公司”、“经营一家IT公司”、“摆摊卖东西”、“开一家小饭馆”、还是“在网络上开一家商铺”都算是创业。这说明如今青年人对创业的定义还是比较宽泛和多元的。  
  创业热情有待提高:虽然如今青年人对创业已有了足够的认识,但愿意创业并且已经做好创业准备的人总体还不多,愿意创业并且正在进行有关准备的在校学生和在职青年分别占19.4%和22.7%;其余的大部分青年人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表示不愿意创业,另有3成左右的青年人正在犹豫之中。青年对于创业的热情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创业能力最被关注:有57.5%在校学生和53.0%的在职青年认为,自主创业最需要具备的条件是创业所需要的各种能力。此外,在校生中有49.5%的人认为优质的创业团队是创业成功的关键,有48.9%的人关注创业计划;在职青年的看法略有差异,有51.7%的人认为资金充足最重要,有49.7%的人希望有一个很好的创业团队。这反映出在职青年在创业问题上要比学生相对成熟一些。
(来源:商界网
上海市劳动保障局发布最新的创业调查报告发现:上海整体创业活动率为5.01%。其中,25-34岁的青年人未来一年内的创业意愿最强烈,而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群体以22.6%的意向创业活动率领跑于其他学历人群,高学历青年将成为本市创业队伍的生力军。
  从市场看,呈青年创业逐步崛起、性别差距逐步缩小、高学历者异军突起、郊区创业热情高涨等四个鲜明特点。从年龄看,25-34岁青年组创业活动率从2005年的2.7%上升到6.5%,说明近几年,随着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走上自主创业的道路。从性别看,女性整体创业活动率比2005年上升了0.6个百分比,更多女性创业者崭露头角。从学历看,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群的创业热情高涨,整体创业活动率达14.3%。从地域看,郊区创业活跃程度紧追城区,创业活动最活跃的前十个区县中,郊区占半数。
(来源:新闻晨报
青年人创业与社会上4050失业人群、退休人员创业相比,还是有自身的特点的。只有深刻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后,才能在扬长避短基础上对创业准确定位。
  优点:  (1)文化水平高,对事物较有领悟力,有些东西一点即通;
  (2)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
  (3)接受新鲜事物快,甚至是潮流的引领者;
  (4)思维普遍活跃,不管是敢不敢干、至少是敢想;
  (5)运用IT技术能力强,能够在互联网络上搜寻到许多信息;
  (6)自信心较足,对认准的事情有激情去做;
  (7)年纪轻,精力旺盛,故有“年轻是最大的资本”之说;
  (8)没有成家的大学生暂无家庭负担,其创业很可能获得家庭或家族的支持。
  劣势:  (1)缺乏社会经验和职业经历,尤其缺乏人际关系和商业网络;
  (2)缺乏真正有商业前景的创业项目,许多创业点子经不起市场的考验;
  (3)缺乏商业信用,导致融资借贷困难重重;
  (4)喜欢纸上谈兵,创业设想大而无当,市场预测普遍过于乐观;
  (5)好高骛远,看不起蝇头小利,往往大谈“第一桶金”,不谈赚“第一分钱”;
  (6)独立人格没有完全形成,缺乏对社会和个人的责任感;
  (7)心理承受能力差,遇到挫折就放弃,在创业初期就放弃的往往以青年人居多;
  (8)整个社会文化和商业交往中往往不信任青年人,不利于年轻人的创业。
(来源:长城资源网)
创业,在很多人心目中几乎成为“艰难”的名词形式。创业难,究竟难在哪里?
  创业第一难:资金
这是很多创业者有好的创意而不敢去实施的最主要的原因。其实这是思想上的问题。如果坚信项目创意独特,迎合了市场发展和大众生活的需求,坚信它肯定会为你赚很多的钱,还会担心投资的问题吗?前提是你的创意的确是经过论证和市场调研是可以实施的。你有那么好的创意,而大量的投资公司为了获得利润也在寻寻觅觅,期望找到合适的项目,只要你们的想法一致,资金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创业第二难:技术
现在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升级,掌握技术的人也越来越多,技术瓶径早已被打破,只要创意吸引人,会有很多技术人员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或者说体现自己的价值参与到你的创业中来!
  创业第三难:团队
创业不是一个两个人能做好的,如果需要更多的人,就要招募自己的团队。但更主要的是项目创意能否得到大家的认同。好创意自然会有人全力以赴,因为他们也想以此实现自己的创业梦!
  创业第四难:风险
任何创业都不可能没有风险,付出与回报是成正比的,不承担风险凭什么比别人多拥有一份事业?但风险也不是绝对的,例如网络创业的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低风险或者说是零风险。
(来源:大学生创业网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连大学生创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