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办大型养猪场建设地怎么申请

我租了一快场地准备建养猪场,恳请大家教教我怎样写建设申请.急需,_百度知道
我租了一快场地准备建养猪场,恳请大家教教我怎样写建设申请.急需,
我准备养猪,可是场地租下来了,告诉我要写申请从村上到镇上,再到国土局、发改委等地方批,之后才能搞建设,请大家帮帮我,这个申请要怎样写啊?急啊,拜托各位啦。给个建议。
我有更好的答案
按默认排序
拟定一份商业计划书是必要的,其次是项目申请书一份。把你所需要整理的计划书和申请书附在相关文件和项目资料里。全部统一整理成册,在逐一去联络,这样的规格应该能符合机关要求。
每个地方的管理处理办法不同、所以建议你去相关单位咨询清楚,要些什么程序,这些东西怎么弄,他都会告诉你的。。。你网上问来了也许不适合你们当地的要求。。。
其他类似问题
养猪场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村里新建养猪场引发村民担忧 小型养猪场和住宅该隔多远?尚无规定!
  傅土香的养猪场目前已养了10多头猪。
  在猪舍前,傅土香建了3个沼气池。
  帮办事件:
  龙游县湖镇镇洪畈村黄土自然村的17户村民向帮办记者反映,去年11月,村里有人擅自建了养猪场,新建的养猪场离村民住的房子很近。村民们担心,猪的粪便会引来蚊蝇,气味会影响村庄环境和村民们的生活。
  记者调查:
  7月10日,记者来到了黄土自然村。村民们反映的养猪场就建在村口,是村民傅土香办的。傅土香的养猪场建在山地上,南面是茶园,北面是橘地,东面是公墓,西面围墙位置与黄土自然村村民何志清的家不远,只有10米左右。猪舍离何志清的家约70米。猪舍里现已养了10多头猪。在傅土香的养猪场里,记者看到猪舍前已经修建了3个沼气池。傅土香的女儿告诉帮办记者,担心影响周围环境,他们建了沼气池,会对猪粪进行净化处理。养猪场全部建成后,打算养三四十头猪。
  村民何志清认为,现在农村条件都好了,村民们也想住在一个干净、整洁、环境好的地方。可傅土香在村子里建了养猪场,肯定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傅土香的养猪场在黄土自然村17户村民出行的必经之路上,他们担心猪粪如果不处理好,会使村子变脏。而且,养猪场建在村口的东面,臭味会随风飘进家里,苍蝇、蚊子肯定也会增多。
  因为傅土香开始建养猪场时,并没有办过相关手续,和何志清有同样担忧的村民们决定到镇里反映情况。今年2月3日,接到村民反映后,湖镇镇土管所便派出工作人员和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一同到现场调查。之后,镇农办的工作人员也到现场察看过。湖镇镇土管所负责此事的吴根吾告诉记者,6月6日,傅土香的养猪场通过了镇政府、土地所在村村委会、农业部门、土管部门、规划部门等多个部门联合审批,补齐了手续。傅土香的养猪场属于临时用地建设,2年的使用期限。吴根吾说,考虑到村民的意见,傅土香将原本打算建在离村民家只有10多米位置上的猪舍移到了70米左右的地方。
  黄土自然村村民小组长张显华说,他们自然村常住的17户村民都不同意傅土香建造养猪场,主要是觉得养猪场离村民住的房子太近了。7月10日,记者联系了市国土局工作人员。周姓工作人员告诉帮办记者,法律上对养猪场与村民住宅的距离没有规定。7月11日,帮办记者联系上了市环保局行政审批服务处副处长吴清华。吴清华说,我市畜禽养殖设有禁养区、限养区,对外来养猪户一般都不批。对大型养猪场的审批控制很严,上规模(500头以上)的养猪场要通过环保部门的审批才能开办。对于小型的养猪场,环保部门没有硬性规定审批手续。
  汪峻 胡江平
编辑:徐月明
相关新闻:
一周点击排行盐城市科学技术协会
当前位置:&>&&>&&>&
高场村养猪协会科技示范大户——王信洋
发布时间:&稿件来源: &[
  在七套中心社区高场村八组,提起王信洋,当地人无不由衷地赞叹道:他是一个养猪能人,致富高手,高场村养猪协会发起人、科技示范大户。
  现年40出头的王信洋,早年修过电视机,外出打过工,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真正的致富之路。2003年,王信洋毅然回到家乡学养猪。他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1.5万多元钱买回二元母猪20头回家饲养,在自家的园子里搭起了简易猪舍。他起早贪黑,每天从配料、喂食、清扫猪舍,事事自己动手,王信洋很快掌握了生猪饲养、防疫、治疗等方面的基本常识,小小养猪场也办得有声有色。
  初尝甜头的王信洋,决心扩大养殖规模,2004年4月,他开始扩建猪场。在该乡农业中心、组织、青年等部门的真情帮扶下,几经打拼,几个月就全面完成猪场扩建改造工程。如今,王信洋创办的养殖场拥有固定资产80余万元,建成标准猪舍1000余平方米,年出栏商品猪、仔猪500多头,年产值50多万元,已成为一个集养殖、繁殖、销售为一体的生猪饲养龙头企业。
  2006年,王信洋当地牵头,参加了高场村养猪协会,采取“猪场+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内联农户、外拓市场,为养殖户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同时,定期举办知识讲座,向会员传授生猪防疫、科学饲养、品种改良等实用技术。目前,该协会拥有会员达50多人,每个会员户年均饲养生猪达20头以上。
  为提升养猪业的品质及科技含量,王信洋经常参加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还多次到外地学习、引进生猪品种改良新技术。07年以来,他先后从外地购进大约克母猪7头、公猪1头,长白母猪6头、公猪1头,还从州良种场购进1头杜洛克公猪和10头母猪,走出了一条自繁、自育、饲养相结合的综合养殖之路。
  在王信洋的影响和帮带下,七套乡高场周围的10多个村居的生猪产业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已有养猪500头以上的大户20多户,年出栏肥猪、仔猪1.05万余头,实现产值700多万元,养猪成了当地农民稳定增收的一大支柱产业。(作者:颜婷婷)
版权所有: 盐城市科学技术协会
地址:盐城市世纪大道21号   邮编:224005
技术支持:南京南大尚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原墙镇名利村大学生夫妻返乡创办养猪场
摘要:新农网消息: 在太和县原墙镇名利村,地毯似的麦田中,建有一处用水泥墙围起来的养猪
  新农网消息:
  在太和县原墙镇名利村,地毯似的麦田中,建有一处用水泥墙围起来的养猪场。提起猪场的主人,村民竖起大拇指称赞:&大学生搞养殖就是不一样,这夫妻俩不简单!&
  原来,养猪场是一对大学生夫妻创办的。丈夫张金亮放弃大城市舒适的工作环境,回乡创办养猪场,在城里长大的妻子孙晓彦也跟随丈夫来到农村生活。如今,虽是创业初期,但夫妻俩坚信,广阔的农村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大舞台,在这里放飞梦想,他们累并快乐着。
  回乡创业 大学生甘当&猪倌&
  3月初的一天,记者来到张金亮的养猪场。中等个子,皮肤黑黝黝的,见到32岁的张金亮时,只觉得他和周围的年轻农民没啥两样,如果不是说话时那股斯文劲儿,完全看不出他的大学生身份。
  指着一排排宽敞干净的猪舍,华夏网张金亮打开了话匣子。2006年7月,张金亮从安徽科技学院动物科学专业毕业后,先后在河北、天津等一些较具规模的养猪场担任技术员及饲料销售员。大城市的工作环境不错,也有很多发展机会,通过专业学习及实践,他原本能拥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但作为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念头越来越强烈。
  2013年春节刚过,张金亮决定回家创办养猪场。他投入80多万元,建成了占地7亩的养猪场。从此,他每天的生活就和养猪、卖猪分不开了。
  夫妻携手 辛勤付出攻难关
  整个养猪场分为配种、产房、保育、育肥、隔离等区域,记者跟随张金亮走进一间育肥猪舍。刚进猪舍,肥猪就噌地一下全站了起来,一头头体态雍容的肥猪,皮毛发亮,个个精神抖擞。&我养的是三元猪,生长速度快、瘦肉多,从出生到出栏只需6个月,都是吃精饲料,肉质有保障。&
  张金亮的养猪场现有120多头种猪,主要销往阜阳本地市场。&采用自繁自养方式,能保持生猪品种纯正,减少发病机率。去年第一次见到效益,利润还可以,赚了十几万元。&
  效益可观,但付出了不少辛苦。每天5点起床,喂猪、清理粪便、打防疫针、加工饲料&&一年来,大小事张金亮都亲力亲为。&母猪产仔时,是他最辛苦的时候。两个小时就要查看一次;遇到特殊情况,有时一夜都不能睡。&说起张金亮,妻子孙晓彦很是心疼。
  28岁的孙晓彦是河北张家口人,她和张金亮毕业于同一所大学。自从来到农村,孙晓彦身上已完全看不到城里姑娘的痕迹。说起怎么愿跟丈夫回老家创业时,孙晓彦笑着说:&他做什么事都很冷静,得知他有回家养猪的想法时,我就支持他。毕竟还年轻,有梦想就该去尝试实现。&
  孙晓彦刚到农村时不大适应,身上会起红疙瘩。但为了丈夫的梦想,她坚持了下来。&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在这也能用到,比如做做表格,记录种猪生长、出栏及母猪产仔日期等。&让孙晓彦自豪的是,整个养猪场的建设图纸设计,都是她和丈夫共同制作完成的。
  坚守梦想 幸福生活有盼头
  &今后,打算运用生态发酵床技术来养猪。&张金亮一边带领记者参观建设中的发酵床猪舍,一边介绍说,发酵床建成后,将不需要清扫猪粪尿,也不需要冲洗栏舍,通过锯末、稻壳等垫料吸附猪的粪尿并经微生物降解,控制粪污直接排出场外。&到年底就建成使用了,能减轻劳动量和环境污染。&
  为更好地照看猪场,张金亮和妻子在猪场旁搭建了一间简易板房。记者在屋内看到,房间虽小,但很整洁。干净的地板砖、平整的床铺,床头前还摆放着一台电脑。张金亮告诉记者,如今,他和妻子及八个月大的孩子都住在这里。
  张金亮说,创业之初,如果不是亲人的支持和妻子的不离不弃,根本无法坚持下来。尤其是对妻子,他更是无比感激。平时,日子过得虽然平淡,但夫妻俩很享受这种共同拼搏的时光。尽管实现创业梦想的路上充满艰辛,但一家三口对未来的幸福生活充满了信心。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希望
Copyright&&&&新农养猪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型养猪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