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龙口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障险到现在共有多少钱

职工医保 居民医保 新农合龙口百姓受益“吉祥三宝”
&&&&&&& 烟台龙口市把完善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制度,缓解百姓看病贵、看病难作为惠民利群的大事来抓。今年该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城乡居民达到62.7万人,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99.5%,这意味着医疗保险的 “吉祥三宝”已基本实现全市全覆盖。 &&&&&&& 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待遇越来越高。自1996年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以来,龙口市劳动保障部门在加强制度建设的同时,不断强化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效能,逐步扩大保障范围,提高参保职工的医疗保障待遇。今年以来,在综合评价全市医疗保险基金收支平衡的基础上,龙口市又进一步提高了参保职工的医保待遇:住院医疗费用报销起付标准较过去降低100元;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提高5%,使退休人员的报销比例达95%,在职职工的报销比例达85%;再次提高了医疗保险最高支付限额的封顶线,机关事业单位由7万元提高到9万元,企业职工由4万元提高到7万元。 &&&&&&&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让无医保者有了保障。龙口市今年启动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在政府的补贴下,6.8万过去没有医疗保障的城镇居民得到了保障。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覆盖面越来越广。龙口市自2004年推行新农合制度以来,其减轻农村群众医疗负担、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作用逐步彰显。2008年,该市共有42.1万人参合,参合率达到91.4%。今年以来,共为参合农民报销医药费用1803万余元。 &&&&&&& 医疗保险的 “吉祥三宝”编织起了龙口市三位一体的城乡医疗保障制度。随着医保制度的日趋完完善,沐浴在这片福泽之中的63万龙口百姓,看病将会越来越轻松。 &
国务院部门网站外交部国防部发展改革委
工业和信息化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国土资源部
环境保护部
住房城乡建设部
交通运输部
卫生计生委
原子能机构
新闻出版广电总局
安全监管总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知识产权局
发展研究中心
社保基金会
自然科学基金会
国防科工局
测绘地信局
煤矿安监局
地方政府网站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新闻媒体网站
中央电视台
中国广播网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
山东省各地市人力资源保障局
山东省省内厅局网站 山东省人民政府
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山东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科学技术厅
山东省民族事务委员会
山东省公安厅
山东省监察厅
山东省民政厅
山东省司法厅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国土资源厅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交通运输厅
山东省水利厅
山东省农业厅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
山东省林业厅
山东省商务厅
山东省文化厅
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山东省审计厅
山东省环境保护厅
山东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山东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山东省地方税务局
山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
山东省体育局
山东省统计局
山东省工商行政管理局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山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山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山东省旅游局
山东省机关事务管理局
山东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山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
山东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山东省金融工作办公室
山东省粮食局
山东省物价局
山东省畜牧兽医局
各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上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湖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湖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海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天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云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广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陕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宁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河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四川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江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山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内蒙古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河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福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辽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吉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安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
主办单位: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版权所有: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技术支持:山东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中心历史沿革/龙口市
古为青州夷地。商西周、为莱国地。战国为齐国疆域。秦始皇帝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始于境内置黄县,隶属齐郡,后隶属胶东郡。黄山在县南二十里,有黄水,县因名。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置东莱郡,黄县为辖属。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黄县仍隶于东莱郡。三国时属魏,郡县不变。西晋初,东莱郡改为东莱国,黄县属于东莱国。东晋十六国时期,黄县隶属于东莱郡。隋开皇三年(583年),黄县属牟州。
唐初,黄县属东莱郡,后改属登州(治所牟平)。,黄县均属登州。1914年黄县隶属胶东道(道治烟台)。1928年废道,黄县直属山东省。抗日民主政府时,黄县隶属山东省北海区行政督查专员公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6月,黄县属山东省莱阳专署。1958年10月莱阳专署改为烟台专署,黄县属之。同年11月蓬莱县、黄县、长岛县并为蓬莱县,属烟台专署。1962年1月黄县复还原治,仍属烟台专署。日撤销黄县,设立龙口市。因原黄县有龙口镇而得名(注:尽管批文是市政府驻地为龙口镇,实际上没有迁移)。
日,撤销5个乡,分别以原乡的行政区域设立乡城、新嘉、羊岚、兰高、东江5个镇。龙口市
日,撤销海岱乡,设立海岱镇;撤销黄山馆乡,设立黄山馆镇;撤销下丁家乡,设立下丁家镇;撤销大陈家乡,设立大陈家镇。
日,撤销文基乡,设立文基镇;撤销田家乡,设立田家镇;撤销七甲乡,设立七甲镇;撤销丰仪乡,设立丰仪镇。日,撤销龙口镇,以原龙口镇的行政区域设立西城街道办事处,原龙口镇人民政府驻地为西城街道办事处驻地。
日,将下丁家镇的达沟、西马两个村划归东江镇管辖。日,将芦头镇南张家村划归东江镇管辖(鲁政函民字[1997]26号)。日,乡城镇更名为(鲁政函民字[1998]11号)。日,将下丁家镇上观村划归东江镇管辖(鲁政函民字[1999]16号)。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龙口市总人口671335人,其中:西城街道77267人,城关镇86911人,羊岚镇21398人,徐福镇38371人,新嘉镇27207人,中村镇32012人,海岱镇22388人,黄山馆镇12389人,大胨家镇20421人,北马镇41451人,芦头镇35746人,东江镇55720人,下丁家镇22140人,七甲镇12699人,田家镇14499人,丰仪镇14755人,石良镇43573人,丈基镇25139人,兰高镇26331人,诸由观镇40918人。
日,撤销羊岚镇,并入诸由观镇;撤销丰仪镇,并入石良镇;撤销文基镇,并入兰高镇;撤销田家镇,并入七甲镇;撤销大陈家镇,并入北马镇;撤销城关镇,设立东莱街道,将原城关镇的行政区域和兰高镇的马家庄、大李家、窦家庄3个村,东江镇的赵家庄、阎家疃2个村及新嘉镇的松岚、王家疃、杨家疃、荷百4个村划归东莱街道管辖,办事处机关驻原城关镇政府驻地;撤销新嘉镇,设立新嘉街道,将原新嘉镇除划归东莱街道办事处管辖的松岚等4个村外的其他行政区域划归新嘉街道管辖,办事处机关驻原新嘉镇政府驻地;撤销中村镇,将其行政区域并入西城街道,西城街道更名为龙港街道,龙港街道办事处机关驻原西城街道办事处驻地;撤销黄山馆镇,并入海岱镇(鲁政函民字[2000]79号)。2000年底,全市总面积893.8平方千米,总人口6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26万人,辖3个街道、10个镇,635个行政村。。
2001年底,全市总面积893.8平方千米。总人口62.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4.67万人。辖3个街道、10个镇,1个外向型工业加工区,634个行政村(居委会)。龙口市
2002年底,全市总面积893.8平方千米。总人口62.6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4万人。
2003年底,全市总面积893.82平方千米。总人口6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9万人。辖3个街道、10个镇,2个经济开发区,633个行政村(居委会)。
2007年底,全市总面积893.32平方千米。总人口63.4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24万人,人口城镇化率55.4%。有少数民族20个,827人。辖3个街道、10个镇,631个行政村(居委会)。
2010年,撤销徐福镇、东江镇,设立徐福街道、东江街道。截至2010年末,全市辖5个街道、8个镇:东莱街道、龙港街道、新嘉街道、徐福街道、、黄山馆镇、北马镇、芦头镇、下丁家镇、七甲镇、石良镇、兰高镇、诸由观镇。市政府驻新嘉街道。
人口/龙口市
一、常住人口龙口市常住人口为688255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日零时的671335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16920人,增长2.52%,年平均增长0.25%。
二、家庭户人口
龙口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241513户,家庭户人口为638664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64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13人减少了0.49人。
三、性别构成
龙口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47992人,占50.56%;女性人口为340263人,占49.44%。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的101.10上升为102.27。
四、年龄构成
龙口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78671人,占11.43%,15—64岁的人口为539293人,占78.36%;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70291人,占10.2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6.5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比重上升了4.4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14个百分点。
五、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龙口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为62264人;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07790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10906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59161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由2896人上升为9047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由13156人上升为1566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由41146人上升为45173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由31724人下降为23125人。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16292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5346人,文盲率由5.75%下降为2.37%,下降3.38个百分点。
地理位置/龙口市
龙口市是山东省辖县级市,由烟台市代管。位于东北部,胶东半岛西北部,西北临渤海。
东经120°13′~120°44′,北纬37°27′~37°47′。东与蓬莱市毗邻,南与栖霞市、招远市接壤,西、北濒渤海,隔海与天津、大连相望。龙口市东西最大横距46.08千米,南北最大纵距37.43千米,总面积901平方千米。2011年5月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龙口市常住人口68.83万人。
自然地理/龙口市
龙口境内建有全国唯一的低海拔大型海滨煤炭基地,褐煤总储量26亿吨,年开采量600多万吨;区域内的龙口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全国唯一的现代化海滨煤炭集团;南部山区盛产黄金,花岗岩、石灰石、铅锌、萤石、石英砂等矿产资源;沿海大陆架储藏有丰富的,属"富集型"油区,在中部发现的蓬莱19-3油田,距龙口仅48海里,属于特大型整装油田,已探明地质储量为10亿吨,可采储量约为6龙口市亿吨;距龙口市96公里的渤南油气田位于渤海湾南部,已探明天然气储量225亿立方米,可开采储量为108亿立方米,2010年中海石油公司从渤中28-1到山东龙口的陆地终端铺设一条天然气海底管线,通过渤南这条管线向山东供气5亿立方米/年;龙矿集团所辖的龙福油页岩综合利用有限公司是山东省唯一一件油页岩综合利用企业,页岩油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龙口市属温带季风型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2℃左右,冬天不低于-10℃,夏天也不超过30℃;年平均降雨量600毫米左右,无霜期190多天。
行政区划/龙口市
市政府于2010年2月发布公文,对龙口市地名进行规范。规范之后,龙口市五个中心区域分别以“东城区、新区、西城区、南山、东海”命名。
市内长途汽车站分别由“”、“龙口汽车站”变更为“龙口市汽车东站”、“龙口市汽车西站”,市内公共汽车分别以五区和镇区街标准名称标示,并相应调整营运标识。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命名和更改地名。各镇(区、街)政府(管委、办事处)、各部门要按照《龙口市地名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在新建居民区、城镇街道以及有地名意义的台、站、港、场时,要在施工前按审批程序确定名称,未经审批的名称不得私自使用。城镇居民区,名称,属城区的,由市规划建设部门提出意见;属镇区街的,由镇(区、街)政府(管委、办事处)提出意见,在征求社会各界人士建议的基础上,报经市民政部门审核后,由市政府统一公布,确保做到工程立项时有名、工程竣工后有牌,并将地名标准化和地名标志设置的规范化作为道路、住宅区等工程项目验收内容之一。
截至2011年1月,龙口市辖5个街道、8个镇。
常住人口(人)
占龙口市常住人口比重%
交通运输/龙口市
龙口市公路交通发达,航运方便,已基本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524.8公里,公路密度达到每百平方公里58.8公里。公交车辆达155辆,日发车600班次,遍布整个城乡区域。大莱龙铁路龙口段已全线铺通,11.6公里进港线于今年开工建设,建成通车后,港口腹地将扩展至西北、华北等地,港口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大大促进龙口经济尤其是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206线高速公路龙口段路基和桥涵工程已全部完成,将与烟青、烟威、同三、济青高速公路一起形成四通八达的运输网络,到烟台机场仅需40分钟。已与28个国内大中城市通航,与韩国仁川、釜山,,和5个龙口市国际和地区城市直航,高峰时期每周出港航班达到297班,初步形成了“贯通南北、连接西北、辐射西南、连通日韩”的航线网络格局。
全国最大的地方港--龙口港是国家一级对外开放口岸,拥有码头岸线3000余米,生产泊位20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8个,设有危险品、煤炭、集装箱、客滚专用及多用途泊位和散杂泊位等,年货物吞吐能力达6000万吨,客运量50多万人次,已与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各港通航,并开通了龙口至东南亚、韩国、日本及国内黄浦和沿海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2002年集装箱吞吐量达5.7万TEU,预计今年可达8万TEU。2010年吞吐量达5000万吨,计划于2020年迈入亿吨港口行列。
龙口港总体布局规划已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属国家重点建设港口。规划中的港口陆域布局分东港区、中港区、西港区三部分。东港区以老港区为基础,属于建成区,中港区位于东港区北面,可建设万吨级以上泊位30至40个。2020年前规划建设等专用泊位7个,港口吞吐能力可达2000万吨以上。西港区位于屺母岛端部,是预留深水泊位区域,具备建设10-25万吨级码头的自然条件,拟建10万吨级以上的大宗散货、石油化工深水码头。随着大莱龙铁路的开通和渤海天然气、石油进行开采,龙口港将获得更大的发展机遇。海上辅助设施齐全。
通讯事业发达。龙口市每年用于通讯建设的资金均在4000万元以上,通讯网络规模不断扩大。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达到141部/百人。龙口市已经铺设光缆700多公里,形成了环形网结构,拥有宽带接入能力和小区接入能力。百年电力公司是全国第一座由中央和地方集资兴建的坑口电厂,装机总容量106万千瓦,2002年发电量56.2亿千瓦时。
经济发展/龙口市
龙口市的民营经济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澎湃大潮应运而生的。30年来,富有创新精神的龙口人民“沐改革春风,享开放之惠,”开拓进取,发奋图强,龙口市民营经济发展成就空前。1978年时,龙口市民营企业仅有2341处,从业人员3.8万人,总收入8672万元。2007年,龙口市民营企业达到23790户,从业人员达到30万人,营业收入达到1500亿元。龙口市民营经济发生了历史性飞越,有力地促进了龙口市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2007年,龙口市民营企业完成增加值占龙口市GDP总量的87.5%,上缴税金占龙口市总量的83.1%。
综合实力/龙口市
1991年跨入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居第60位;
1992年跃居第37位,1994年上升到第35位,2003年位居第25位,2004年位居第21位;2005年在全国百强县排名第16位,2010年在第十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市)排名中,龙口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1位,在山东26个全国百强县(市)中排名第一。2012年福布斯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龙口位列第18位。在2013年十三届全国县域经济与县域基本竞争力百强名单里,龙口继续位居全国百强县(市)第11位。
社会事业/龙口市
1994年,该市被山东省科委确定为全省唯一成县(市)建制的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1996年,在全国科技实力百强县评比中列第12位;1997年,被原国家科委确定为全国两个“”之一;1998年,被确定为山东省唯一的“全国持续高效农业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示范区”,龙口市1999年两个示范区顺利通过了国家科技部验收。1999年和2002年,我市聘请专家成立了第一届和第二届政府科技顾问团,组建了省级生产力促进中心,开通了科技经济信息网。到2002年底,龙口市已累计实施省级以上“火炬计划”"7项,申报专利1646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39家,创国家级新产品122种。
龙口市在国内率先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达到191所,拥有国家批准设立的民办大学和中加合作的东海外国语学校,初步形成了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在校学生9.3万多人,2002年向全国高等院校输送学员1900多人。龙口市中小学和职业学校达到165所,在校学生8.6万人,2005年向全国高等院校输送学员3713人。拥有国家批准设立的民办大学—烟台南山学院,初步形成了幼教、普教、高教、成教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体系。
《今日龙口》报、龙口电视台、龙口人民广播电台
百度龙口吧、龙口之窗
幸福指数/龙口市
十一五期间龙口市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提升。2010年,预计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2275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1121元,年均分别增长12.8%和12.5%。每年完成十件惠民利群实事,逐步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五年累计投入就业扶持资金7000万元,新增城镇就业再就业人员4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以内。企业最低工资、职工基本医疗、生育医疗补助和退休人员养老金、农民养老金、城乡低保、五保及新农合报销标准均稳步提高。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投保人数达到6万人,参保率达到98%;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投保人数达到22万人,新农保试点工作全面启动,龙口市近10万名60周岁以上未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城乡居民全部领取了基础养老金,年发放额6000多万元。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五年累计发放低保金9100多万元。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6%,五年累计发放五保资金2800多万元。2008年起为龙口市7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长寿津贴,累计3400多万元。积极开展“”活动,五年共接收社会各界捐款6220万元,救助困难群众7.3万人次。连年提高优抚金发放标准,五年累计发放1.2亿元。健全完善了义务教育段经费保障机制,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不断提高,五年共免除义务教育段学生课本费和作业本费4700多万元。中小学布局调整和校舍改造工程加快推进,新建和改扩建校舍26万平方米;新农合参合农民达到43万人,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参合率连续三年达到100%;五年累计投入市镇两级医院发展资金1.7亿元;新建、改建社区卫生服务站237处,龙口市医疗服务网络基本实现无缝隙覆盖。启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乡镇卫生院实现基本药品零差价销售,单张处方价格降幅达64%。
社会和谐/龙口市
在城市,深入开展“”活动,即创建全省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全省全国平安城市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努力建设平安龙口、和谐龙口和生态龙口。在农村,围绕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坚持党委、政府主导推动,不断加大财政支农力度,稳步实施了“”工程,农村面貌和农民群众的生活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广泛开展了“”活动,为群众办了一批实事、好事,使群众充分享受到了发展带来的实惠。高度重视并切实抓好信访工作,龙口市广泛开展了信访工作“双教育、双规范”活动,推动信访工作步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快推进普法和依法治理步伐,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2005年,人民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到98%。先后获得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信访工作和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市等荣誉称号。
生活水平/龙口市
2002年,龙口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420元,比上年增加129元;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住宅居住面积分别达到6.62平方米和14.2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和电脑拥有量分别达到105台、83台、51辆、14台和7台。截止2002年底,龙口市城乡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01.7亿元,人均1.6万元。
龙口特产/龙口市
龙口粉丝:原产山东省招远市。通过龙口港外运出口而得名。
驰名中外的龙口粉丝生产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清朝咸丰年间即销往国外,距今已有150年历史。
龙口粉丝用绿豆作原料,按传统工艺精制而成,富含淀粉、蛋白质、维生素等多种营养,其特点是纤细、柔韧、白亮透明、久煮不烂。食用时不论油炸、炖煮、热烹、凉拌,均润滑可口。国际友人称之谓"玻璃面条"、"龙须"、"春雨"。
三十年代,龙口有大小粉庄50余家,专营粉丝出口,生意十分兴隆,为龙口诸业之最。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龙口粉丝的产量和质量均有显著提高,现龙口粉丝年出口量均在万吨以上,畅销世界80个国家和地区,已成为龙口市外贸出口的主要商品。
山东梨因原产于黄县(现龙口市),又称黄县长把梨,因其在国内大梨出口中占有显赫位置,故现出口部分以"山东梨"冠名。
山东梨:山东梨(长把梨)原生长在东江镇崔家村,清朝康熙年间始有栽培,距今已有260多年的历史,其母树原名叫"天生梨",后经嫁接繁育成为今天的大梨品种。它以皮薄渣白、汁多甜脆、耐贮存、贮存后品质变优而著称于世。每年出口达3万吨之多。
龙口葡萄:龙口葡萄多数种植在滩涂沙土地上。由于土层疏松,水分适宜,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空气湿润,所以龙口葡萄含糖量高、颗粒大,味道别具一格,既是酿造葡萄酒的上品,也是水果席上的美味。
龙口葡萄酿酒品种已发展到2万亩,成为烟台张裕葡萄酒、威龙葡萄酒的原料生产基地,其它品种3万亩,涌现出许多葡萄集约化种植园,其中兰高镇万亩巨峰葡萄生产销售加工基地远近闻名,其巨峰葡萄成为市场上的抢手货,畅销全国南北各大城市。
龙口对虾:龙口海域是捕捞对虾的重要海域。龙口对虾个大、肉实、味鲜,是宴席上的名贵菜肴之一。对虾捕捞季节,龙口港湾帆船如云,机声隆隆,昼夜不息。对虾成为龙口外贸出口的重要产品之一。
龙口草莓:清朝末年,草莓随当地人的远洋经商被带到龙口,时称"洋莓果"、"高丽果"。
建国以后60年代开始大面积栽培,引进了国内外诸多优良品种,在栽培技术上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开发,引用了保护地栽培技术,有效提高了草莓的品质和产量。现龙口市发展草莓2万余亩,总产量在6万吨以上,居全省第一位,涌现出中村镇、文基镇等草莓之乡。
独特的立地条件、适宜的气候环境,加上先进的栽培管理技术,造就了龙口草莓个大、味美的个性产品享誉全国。草莓收获季节,八方客商纷至沓来,产品畅销地区。龙口市
桑岛海参:龙口市桑岛周围海域内生长的一种"刺参",是名贵的高级滋补品,它含有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碘等多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其中蛋白质含量高达70%以上,具有极佳的养身滋补作用,是高级宴席上的名贵菜肴,是胶东海洋一大名产
烟台苹果:烟台苹果是山东名产之一,产地以烟台辖区内的栖霞市、招远市、龙口市、蓬莱市、牟平区等地区为主。烟台苹果素以风味香甜、酥脆多汁享誉海内外,历来为国内外市场所欢。烟台苹果品种多达200多个,主要以红富士为主,青香蕉、红香蕉、金帅、国光等最负盛名,是烟台苹果的代表品种。此外,红星、红玉、黄魁、丹顶、瑞香、八月酥、白沙蜜、乔纳金、嘎啦、千秋等品种,也都色味俱佳,各具特色,适合不同口味、不同国家人群的食用。
人物/龙口市
徐福,亦作徐巿,字君房,生于战国末期至秦时期。齐郡黄县(今龙口市)徐乡人,秦方士。
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东行郡县,“过黄腄,穷成山,登芝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至琅琊,秦始皇对这里的山川景物大感兴趣,一住就3个月,徐福对秦始皇说;“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州,仙人居之,请得斋戒,与童男童女求之。”秦始皇采纳徐福的意见,征集数千名男女,让徐福率领到海中求仙药。一去数年不返,秦始皇非常恼怒,说:“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再次出游至琅琊。徐福多年求仙药不得,怕秦始皇见责,去琅琊欺骗秦始皇说:“蓬莱药可得,然常为大鲛鱼所苦,故不得至,愿请善射与之俱,见则以连弩射之。”秦始皇再次相信了徐福的话,不仅没有降罪,反而因急于得到长生不老药,夜里梦与不让采药的海神作战。遂下令准备捕巨鱼的网具和弓箭手,亲自带领徐福等人从琅琊出发,绕过成山头,在芝罘海上见到一条大鱼。令弓箭手射杀之。后秦始皇通海西返回,死在沙丘。徐福趁机在齐郡黄县一带筹集五谷、百工、弓箭手及数千名童男女,从黄县以北的沿海扬帆东渡,一去不复返。
淳于髡,战国时期齐国(今山东省龙口市)人。齐国赘婿,齐威王用为客卿。他学无所主,博闻强记,能言善辩。他多次用隐言微语的方式讽谏威王,居安思危,革新朝政。还多次以特使身份,周旋诸侯之间,不辱国格,不负君命。公元前349年,楚国侵齐,他奉命使赵,说服了赵王,得精兵十万,革车千乘,楚国闻风,不战而退。政治思想上,他主张益国益民的功利主义。在同孟轲就“礼”与“仁”的两次论战中,鲜明地表现了他这一立场。司马迁称赞他说:“其谏说慕晏婴之为人也。”所著《王度记》今已失传。
太史慈(166-206),字子义,东莱黄县(今山东龙口东黄城集)人,吴国名将。忠义,北海孔融敬之,黄巾贼管亥围北海,慈助融抗之,为融结刘备,大败贼众。后归扬州刺史,后被孙策慕其高义,把慈招揽到帐下,慈降。慈招谕繇残军归,守言应诺,恪遵信义,始终如一,弭息诽论。自此慈为孙氏大将,慈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死前说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言讫而亡,年四十一岁。
贾桢(),原名忠桢,字艺林,号筠堂,清咸丰年间武英殿大学士。黄县城西九里贾家村(今龙口市东江镇贾家)人。出身官宦,其父贾允升乾隆年间进士,官至兵部侍郎。贾桢于道光五年(1825)科顺天乡试举人。翌年中进士,殿试第一甲第二名。授翰林院编修,旋擢升为侍讲。道光十六年(1836)入直上书房,教授皇六子奕诉,晋升为侍讲学士。曾任詹士府少詹事、内阁学士、工部右侍郎、户部左右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礼部尚书、吏部尚书、经筵讲官等职。
丁佛言(),原名世峄,初字桐生、息斋、芙缘,号迈钝,别号黄人、松游庵主、还仓室主,黄县(今龙口市)宋家疃人。近代著名社会活动家、书法家、古文字学家。
徐镜心(),又名文衡,字子鉴,辛亥革命著名烈士。黄县(今龙口市)黄山馆后徐家村人。20岁考中凛膳生,后肄业于烟台统才学堂,1902年转入济南山东省立高等学堂。1903年东渡日本,考入东京福田大学政治科学习法律。日与孙中山、黄兴等在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被委为山东主盟人。[12]
王守训())字仲彝,号松溪。黄县城东(今龙口市兰高镇)逄鲍村人。清光绪年间武英殿协修、纂修。自幼笃志好学,17岁入邑庠(县学),补廪膳生(享受官府发给生活补贴的生员)。1870年(同治九年),考中山东省同治丁卯、庚午并科乡试副榜。1885年(光绪十一年),中顺天举人。次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在教馆学习中,馆课连列第二名,授教馆检讨之职,继授国史馆协修,武英殿协修、纂修等职。在职期间,分管编修《国史·艺文志》。他稽经问史,日夜考据,勘误订正,不辞辛劳。1894年(光绪二十年)正月,奉旨协助挚友、侍读王懿荣回乡办团练,干练认真,王懿荣赞之为“合郡第一”。
范复粹,山东烟台黄县(今山东省龙口市)人,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十三年六月至十四年五月(1640年-1641年)任大明内阁首辅。
山之南(),原名昌庭,号陈堪、师伊、郑亭、山东省龙口市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山东省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文史研究馆馆员,以篆书,隶书名重于世。
姜昆(~),男,汉族,北京人,祖籍山东烟台龙口。国家一级演员,著名相声大师、表演艺术家。他多才多艺频频涉足影视及书画界,还是雅典奥运会的火炬手。从艺30余年,创作和表演了上百段相声作品。《如此照相》、《特大新闻》等大批作品,在国内及海外华人中间引起巨大反响。他创作的国内第一部大型相声剧《明春曲》,在国内外演出了近百场,并搬上了人民大会堂的舞台,受到了各界的一致好评。
唐杰忠(日)山东省黄县人。少年就读沈阳时,即学演相声。1949年参军做部队文工团团员,曾涉猎多种表演艺术,具有多才多艺的全面修养。1958年编、演相声《医生》、《探社》,分获广州军区文艺会演创作奖。1959年晋京深造,成为前辈相声艺术家刘宝瑞入室弟子,颇受教益。创作并与刘老师合演了相声《柳堡的故事》,初试锋芒,即获好评。是我国当代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长期与马季、姜昆等相声名家合作,代表作品有《虎口遐想》、《新兵小传》、《找舅舅》等。
魏积安1956年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诸由南村,1974年7月入伍,中国共产党党员,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话剧团艺术指导、党委常委。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三次。1993年开始享受政府特别津贴,1987年获全军表演一等奖;1988年获全国首届喜剧电视大奖赛表演、编剧一等奖;1990年获中国戏剧梅花奖;1991年获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提名奖。
精神/龙口市
2012年,经过广泛征集、反复讨论,以“”为表述语的“龙口精神”确定,即日起向全体市民发布。
城市精神是一座城市的灵魂,是意志品格与文化特色的精神提炼,龙口市是全体市民广泛认同的精神价值与共同追求。自2012年2月初启动“龙口精神”表述语征集提炼活动以来,广大市民踊跃参与,评审组共收到各种形式提交的城市精神表述语2500多组。在反复酝酿、缜密推敲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海选、初选、专家讨论、初评复审等环节,最终将“诚信&崇商&友善&进取”确定为“龙口精神”表述语。
文化节/龙口市
龙口市历史文化悠久,商业文化、孝德文化等传统文化悠久绵长,是可继承发扬的宝贵财富。2012年,龙口市成功举办首届孝德文化节。“”以孝德建设为切入点,以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孝德文化为主题,精心策划设计了“”4大板块,包括表彰“新二十四孝贤”先进人物,开展孝德文化普及教育、敬老爱老服务、优惠商品展销、文艺演出等20多项活动。活动内容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荣誉/龙口市
全国百强县(市)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中国最具幸福感休闲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
国家节水型城市
全国绿化模范市
全国进步示范市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全国先进市
国家级绿色农业示范区
全国绿色小康市
全国创建无公害农产品(水果)
生产示范基地县
国家级铝及铝合金加工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国家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27次
参与编辑人数:19位
最近更新时间: 11:46:22
认领可获得以下专属权利: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城镇职工医疗保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