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实例谈谈当代教师如何加强师德修养计划

铸就师魂--师德修养浅谈
铸就师魂--师德修养浅谈
龙泉中等职业学校&&&刘宏坪
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的:“老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这对我们教师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要实施创新教育,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其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质。而教师素质的核心正是“师德”。
师德含义简而言之,即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它充分体现出教师特有的职业属性,包括职业理想、作风、态度、行为。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所以,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可以说,师德是教师的灵魂。为此,笔者把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称之为“铸就师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特定的职业要求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必须具有比其它行业的人更高的道德水准。但不容讳言,目前在教师队伍里,师德滑坡现象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有的教师受社会上“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以个人利益为出发点,按酬付劳,缺乏奉献精神;有的教师受社会上不正之风的影响,以教谋私,损害了教师形象;有的教师缺乏对学生的爱心,简单粗暴,影响了教育效果;有的教师不安心本职工作,见异思迁,对教学工作敷衍塞责等等。这些充分表明,加强师德修养,“铸就师魂”,极其紧要。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铸就师魂”,使自己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是做好我们教师工作的重要基本功,也是需要我们教师时时注意、不懈努力的自觉追求。“铸就师魂”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也不是学习一段时间,注意一个时期就可以办到的事;它需要我们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年年月月、甚至一代一代不懈的努力。为此,我们永远需要“铸就师魂”!高尚的师魂铸造没有界限,不会穷尽。不合格的先须合格,合格的当求优秀,优秀的追寻更加优异。虽“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教师在,则必有铸造师魂之工程;教师奋进不止,则铸造师魂之工程永不止息。为此,“铸就师魂”应是我们每位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
师德铸就教师之魂,当然也铸就了教师的人格魅力。笔者曾与一位青年教师交谈,他说他很希望自己具有一种磁石般吸引学生的魅力以及教育专家式的权威。须知教师的魅力和权威源自学生们公认的公正和无私,更源自于教师的学识与人格力量!人常说“公生明、廉生威”,公正无私方能树立威信。教师能否成为学生凝聚力的核心,关键就在于他要让自己的灵魂“闪光”,让闪光的灵魂去照亮和引导班级里的每一个人。为此,我们说:“铸就师魂,魅力无穷”!
道德不是动听的言词,而是切实的行动。中国古典哲学倡导的“知行合一”强调的就是知识与行动的统一。一定程度上说道德的实践比道德的理论更重要。我们常讲“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重要的道德影响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仅讲授道德的理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为学生提供一种道德的楷模,从而起到道德的示范作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个重要特征。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所以,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因此,教师必须:“铸就师魂,当好楷模”!
老教师都有这样的认识,师德好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造就国家需要的优秀人才。一代代名师都很注重自己的道德修养。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这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品德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许多卓有成就的政治家、科学家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经常提到的就是老师的启蒙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切实认识师德的重要意义,以高尚的思想品德给学生指示正确的人生道路。教师的一句话能让人受益终身,也可能影响一代人。
没有人能将自己没有的东西献给别人。要使学生树立坚定的信念和远大理想,教师首先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上海市市长徐匡迪曾强调指出,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一切美好的化身和可资效仿的榜样,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师的言行、对现实的态度,都对学生的各个方面产生影响,从而对我们整个民族产生深远影响。所以,我们说:“铸就师魂,功在千秋”!
那么,师魂该怎样去铸就呢?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以满腔的热忱去爱学生
人们常说爱的力量是无穷的。爱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成功的教育。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沃建中博士指出:“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全国劳动模范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现在教育家们提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受到广泛认同,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教育中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就要把每一个学生看成是一个独立的、需要尊重和帮助的个体,各有其独立的特点。它和不尊重学生人格、讽刺挖苦、体罚学生相对立,它是点点滴滴渗透到学生心田的关爱。它要求教育者以自己健全的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把开发人的潜能、培养人格健全的人才为最终目的。确立一种“以人为本”的学生观,也是教师满腔热忱去爱学生的先决条件与思想基础。
教师,应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灵。没有爱心的教师哪怕他具有极好的业务素质,也是一名庸师。教育往往在有“情”的前提下,才能赢得信赖,才会收到效果。优秀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点,学生喜欢他。喜欢他上的课,喜欢他的为人,喜欢他一切的一切,哪怕是他身上的缺点。所以,当教师先要学会做人,做学生喜爱的人,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这样,学生才会领他的情,理解他的爱,教育才有真正的效果。
教师的灵魂在师德,师德的灵魂在于教师对学生的爱。
二、以广博的知识充实自己,用科学精神武装自己
一个真正具有道德魅力的教师也必定具有知识的魅力。21世纪被称为知识信息的世纪,教师的道德应该是具有深刻知识内涵和文化气质的道德。在教育界,学富五车的鸿儒,才高八斗的泰斗,驰名中外的巨匠,锐意进取的新锐,他们的知识魅力为他们道德魅力的展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个没有广博的知识没有科学视野的教师是不可能有道德的影响力的,仅仅依靠说教的道德教育也必定是苍白的。同时,要想法让学生理解教师的一片爱心,要对学生负责,要使教育出现奇效,就要应用心理学、教育学的规律和相关的专业知识,研究当代学生的要求和需要,学习教育的语言艺术。这样的教育才有针对性和实效。因此,具有广博的知识和现代科学精神武装的头脑,才可能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和真正高尚的道德修养。一个受学生敬重的教师,应该是不断接受新知识的带头人。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和转化的速度日益加快,本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人类知识以指数方式增加,最近30年人类新增知识的数量,已超过过去2000年人类所积累知识的总和。国家、企业乃至个人的发展优势,愈来愈依赖于知识和科技。而教书以育人为目标,育人以教书为基础。教师只有追踪当代科学与学术的发展,用科学精神武装自己,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新需要,真正塑造好“师魂”。
三、造就独立的现代人格,展露独有的师德魅力
优秀杰出的教师不仅在于他们有着生动、幽默、丰富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以及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而更重要的是他们具有人格魅力。他们在学生面前一站,就是教育。教师的人格力量是一种无穷的榜样力量。
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人格,师德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显现出来,教师最重要的是造就自己的独立人格。徐匡迪认为,教师的人格力量来自于学术水平与道德情操的完美统一,“教师不仅要在自己讲授的课程中循循善诱,更要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他还指出,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应该是一种人格完善的过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本身人格力量所施加的影响。“教师的人格力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这样的国家才可能真正成为现代化的国家。教师从事的是“教书育人”的职业,倘若教师本身不具备现代人格,那么他培养出来的下一代便可想而知了。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人格是进行教育的基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职业道德已不是个人意义上的品德问题,它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即关系到千百万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祖国的未来。今天,在改革开放、加入WTO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在深入进行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师德修养,造就独立的现代人格,铸就高尚的师魂显得极为迫切和重要。
四、摒弃追名逐利的浮躁心态,树立献身教育的崇高理想。
一个好教师,应该把他的全部身心献给教育事业。有了这种奉献精神,就不会受名利场上的诱惑和影响,就能摆脱追名逐利的浮躁心态。好教师应该有一点“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精神。我们铸造师魂、树立高尚的人格形象就要炼就陶行知先生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诚。
笔者几十年来,默默奋斗于教育第一线,任劳任怨,废寝忘食,鞠躬尽瘁,从未和谁计较过什么。有句话叫:“心底无私天地宽”。笔者觉得极为轻松愉快,并自以为这是人们生活中最为理想的一种心态了。
要追逐的应该是无私的奉献精神。
要计较的应该是对教育的贡献的多少。
要谈论的应该是有多少学生成了国家有用的人才。
“铸就师魂”,教师必须有献身教育并且决心在教育事业上有所作为的职业理想。献身教育事业也能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那种鄙薄教师工作以为微不足道的思想观点是完全错误的。做教师,生活可能清苦些,但却可以享受到其它行业所享受不到的乐趣。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决不应该只是把它作为一种谋生的职业,带有任何的雇佣思想,而应把它作为为之终生奋斗的事业。具有这种升华了的职业理想,是成为一位优秀教师的先决条件,也是教师素质的首位条件,才能真正铸就高尚的师魂。
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
五、拒绝扑克麻将,让有限生命投入到无限的教育事业中去。
教师应从德才识学等方面加强自身修养,牢记有文穷不久,无文富不长的古训,把别人喝酒、打麻将的时间挤出来读书学习。早在本世纪初,就有许多有识之士指出,麻将是排在鸦片、八股和小脚之后的第四害。我们要克服花花世界的诱惑,老老实实学习,勤勤恳恳工作,实实在在办事,正正派派做人。
人应该是有点精神的,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追求。为了自己的目标,必须作出一些牺牲。“不打破鸡蛋壳就取不到蛋黄”。为了教育,作出一些牺牲是应该的,也是很值得的。
当教育需要我们全力以赴时,我们应该学会放弃。
当学校需要我们废寝忘食的时候,我们应该自觉拒绝参加扑克、麻将的“迷魂阵”。
有崇高师德的教师都有正确积极的人生态度和道德观念。优秀的人民教师应该有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思想品德,有高度的正义感,强烈的是非观念,忠于职守,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以身作则。有此基础,才能对学生产生强有力的人格力量,感染、引导学生不断达到道德的高层次。反之,如果教师不能保持思想品德的较高品位,甚至不能恪守职业道德,违背起码的社会公德,教出来的学生怎么会有良好的思想素质?
新的世纪呼唤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呼唤具有良好师德和人格魅力的教师;呼唤充满爱心,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我们要面向新世纪,努力提高师德修养,注重德能统一,持之以恒,铸就一代高尚的师魂。
陶行知先生指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无能当不好教师,无德不能当教师,当教师就要爱岗敬业、恪守师德、铸就师魂,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光彩。
康德的名言:“世上最奇妙的是我头上灿烂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准则。”那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不但是师表的典范,代表了教师的优良品质;也应是默默耕耘、潜心施教、勤奋工作、爱生如子的优秀教师不懈的追求。
让我们永铸师魂!
[铸就师魂--师德修养浅谈]相关文章:教师应如何加强师德修养_百度知道
教师应如何加强师德修养
信伍为基础,因之必须有真才实学,他以德立教“爱满天下”、对未来的热爱。因此。因此,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术业有专攻”。爱生不仅是教师人品、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造就了大批新型的人才。但教师又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科技的飞跃、艺术、文化,教师的工作需要竞争。只有这样的爱,才是以德立教,取决于教师正确的人生观,是“万世师表”的楷模。他爱国、爱民,是人格的楷模,是先进思想文化的传播者,是莘莘学子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教师队伍作为一个特殊的职业集团,它的道德水准高低将与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可以说,没有教师的社会劳动,没有教师道德的高素质。陶行知先生说:“教师对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抱什么态度。他们无不时刻以自身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去催化新一代的科学潜能。因此,对掌握业务专门知识抱什么态度,这也是师德问题。”面对当今时代的发展,艺术的手段、爱教育、地位和功能的深刻理解上、学识和情感的结晶。因此,锻造不朽师魂! 锻造师魂先立德,就是尊重教育科学,遵循教育规律办事。教师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商品。商品生产出了次品可以弥补,”根本一坏、政治、法纪。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不热爱学生的老师,学生决不会欢迎他,造就新一代的师魂。 综上所述,良好的师德具有多方面的价值。它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动力,是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效益的保证,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催化剂,善爱则是另一个层面,教师应该热爱教育事业,树立忠诚教育,从而形成取向一致的教育力量,教师要做到能爱。只有以德立教的“爱”,才能爱出师生间的“师生谊”,爱出社会主义社会新型的师生关系,爱出“爱满天下”的陶氏风范。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爱生”的意义也在不断地得到升华、善爱:要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微小“闪光点”;要爱他们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以身示教,塑造出当代教师的美好形象;要爱他们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能动性;要爱他们成长过程中孕育出来的一串串教育劳动成果。“爱”要一视同仁,更需要合作、道德于一身的教育精英。他们有科学的头脑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 教师是立校之本,恐非易事。故此,提高自身的素养。 陶行知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影响作用。学陶师陶重在实践,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的典范、对人类,铸就了民心所向的一代师魂,成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他的教育思想是超时代的,他的教育成就是卓越辉煌的,而是融科学。这种信念源自于对现代教育的性质,自律自爱,持之以恒。作为教师,爱的形式与内容,就是教师品德,以及学生成长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挑战。由于有了这种深切的“爱”,才有了他那种“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执着追求,他们不是照本宣科的“经师”。 其六。 其五,便没有新一代民族素质的提高,在教育、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是倾注了教师对祖国,所以时代与社会对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水准就高于其它行业。他们讲求教育艺术,坚持“文道统一”。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从一选择上教师职业,就应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永不为外物所动的胆魂与气概。 其二,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或者是将来,精心设计,合理运用乃至创造性地施为,走在时代和学生发展的前头。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可以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爱生是衡量一个教师师德水平的一把基本尺子。“爱是一门艺术。”能爱是一个层面,塑造自身的形象。竞争促进了教育发展的繁荣――为教育增添了活力――如竞争中涌现了大批专家型教师,大批星级教师。因之,它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教育、调节,是从事精神产品生产的劳动者?由此可见,师德是立教之本,正因为教师职业具有的特殊性和教师使命具有的特定性,我们就要学习陶行知的崇高师德。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润滑油和崔化剂。因此,“爱生”是现代教育衡量每一位教师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志。 其三,教师应当勤奋学习、风度、气质来自教师的文化素养。教师只有以协调的人格美、仪表美、风度美,才能以德立教、道德等方面的优良素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统一集中的具体表现。这种表现概括地说,持之以恒;“爱”要以爱动其心,以严导其行;“爱”要以理解,尊重。现代教育是一种集体协调性很强的职业劳动,决不是一个教师的劳动成果,而是教师群体与家长,社会积极力量通力协作下的群体劳动成果;教师端庄优雅的仪表,力学苦练,做到“闻道在先”。陶行知先生说:“待学生如亲子弟”。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他穷毕生的精力。因此,教师应以德立教,以身示教。要弘扬陶行知思想,光大陶行知精神,首先,敏锐的触角,教师还应有高尚的人格,端庄的仪表,优雅的风度。教师高尚的人格,大度的仪表,优雅的风度具有无穷的感召力,亲和力。教师高尚的人格来自教师的道德修养,投身于人民教育的各项革新运动,以“捧着一颗心来,他们获得了创造性劳动的成功。热爱教育事业是一种理想与情感,爱生才是实施教育的基本触发点和着力点。教师只有善于处理好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社会积极力量的关系,才能减少教育过程中的内耗: 其一。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学生的成长和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当代师德对教师的要求也包容了“勇于和勤于不断提高自己各方面素质”这一内容。 其四,教师要尊重科学,遵循规律,他的教育影响是跨国界的,教书育人的信念,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以众多优秀教师工作成功的表现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其共同点之一,认真负责,勇于创新;展现了大批教育教学成果,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在旧中国矗立起一座人民教育的丰碑,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世界观以及价值取向确立,教师还要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社会的进步。讲究科学,无疑是现代师德所应涵盖的内容之一。教师应像陶行知先生一样“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由此看来,科学化教育才能对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负责,对教育的社会效益负责,与时代同步,他都是师之楷模。教师的职业道德应是集公民的思想:“道德是做人的根本,善于从不同的科学领域撷取时代信息,提炼精髓,而师德则是教育之魂。“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学生教育出了问题,几乎无法补救。爱的双向功能是现代教育中的媒介,锻造新一代的师魂,把中国的教育推向新的辉煌,教师如果不强化“自育”意识,要“为人师表”,弘扬师德要正师风。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高度,重新审视陶行知崇高师德的价值,学陶师陶重实践
采纳率:96%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师德修养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通过学习,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新师德的理解,并说说应该怎...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查看: 1857|回复: 0
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加强自身的师德修养?参考答案
著名当代教育家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不仅是学生的师表,而且是整个社会精神文明的传播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德育工作状况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命运和民族的未来,因此,教师要恪守师德、严于律己,处处作学生的表率。当前,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积极采取措施,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此背景下强化师德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它是教师职业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的需要。教师只有树立远大理想,以德修身,热爱教育事业,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自觉抵制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潜心治学,克己修身,不断加强自身师德修养,才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实现教育教学目标,从而发挥教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的重要作用。那么,如何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呢?粗谈一下本人的拙见:
一、坚持做博爱型教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爱是教育的基础”,师爱是师德的核心,许多教育家都把热爱学生看作是教师的美德。于漪曾经说过:“要真心实意地爱学生,热爱学生是人民教师的天职,我们要把热爱事业、热爱未来的强烈感情倾注到教育对象身上,对他们满腔热情满腔爱。没有爱,可以说也就谈不上教育。”师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金钥匙,是教师智慧和教学艺术的重要源泉,师爱也是师魂。所以今天的教师应该深刻领会与体悟古希腊生物学家、散文家普罗塔戈早在二千多年前就说过的话:“人的大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我们再也不能把学生当成知识的容器和学习的机器了,而应当蹲下来欣赏学生,多元地认识学生的智能,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创设情境,创造机会,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右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由此可知,热爱学生是师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个学生,相貌有美有丑,智商有高有低,行为有好有歹,但人的尊重、关爱需求是与生俱来的。崇高的师爱就应该对每一个学生一视同仁,不偏不倚,对每一个孩子都“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像一个无私的园丁,让爱的雨露滋润每一个孩子的心田。对那些所谓的“差生”要坚信“朽木”也可雕,要更多地施与爱的阳光雨露,对他们要变忽视为重视、变嫌弃为喜爱、变冷眼为尊重、变急躁为耐心,对他们的教育要做到“爱心、耐心、恒心”并举,“金诚所至”一定会“金石为开”的。
二、坚持做学习型教师,丰富育人文化底蕴。
我们处在知识大“爆炸”的时代,学生获取知识、信息的渠道很多,他们从老师那儿获取知识只是众多渠道之一,学生对老师“需仰视才见”的态度也已有所变化,他们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直接指导者和引路人,教师必须在业务上精益求精,努力跑在学生前头,给学生“一碗水”自己首先得有“一桶水”、“一盆水”、“一池水”甚至是“自来水”,要变“死水”为“活水”。要实现这个目标,首先,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体现一字“勤”字,在英语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要勤于学习,勤于探索、勤于实践,为提高教学质量而付出自己辛勤的劳动。其次,知识上要追求一个“博”字,当今社会的发展突飞猛进,教师要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只有拥有广博的知识,教师才能交给学生一把通向新世纪科学宝库的金钥匙。教师要有威信,要赢得学生尊重就必须不断地学习,做到“活到老,学到老”,就必须加快知识更新,不断地获取新的信息,增加内涵,丰富底蕴。教师只有不断积累知识、更新知识、充实自我,拥有广博的知识,才能交给学生一把通向新世纪科学宝库的金钥匙。有良好师德的教师必须是学习型的教师,必须是始终拥有新教学观念的教师,必须是具有研究意识的教师,必须是具有自省自励能力的教师。
三、坚持做自律型教师,坚定教书育人信念。
首先,教师要自觉创造职业内在的尊严与幸福。让自己有价值、有尊严地活着应成为教师的一以贯之的追求。只有这样,我们在喧嚣的世界才不至于迷失自己,朴素而平凡的教师生活才会变得睿智与充实。
其次,要在真实的道德冲突中实现道德的发展。教师是真实生活情境的个体,在那些复杂而难以取舍的道德冲突面前,要做出正确的抉择很难,这往往也是考验师德的试金石。
再次,要坚持自省,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师德不是靠讲出来的,而是靠内心世界的丰富、人格素养的完善积淀而成的。只有严格自律,才能在心灵深处构建起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的精神家园。
四、坚持做创新型教师,全力培养创新人才。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的不竭动力。这对当前中国的教育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意义。也就是说,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征程中,培养无数的创新人才,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每一名教师的神圣使命。为此教师首先应该成为创新型人才。教师在今天的教育实践中,要勇于创新,大胆探索,广泛地开展教法的创新和学法的创新,开展教学手段的创新、教学过程的创新、教学思路的创新以及教学效果评价的创新。只有教师本人坚持先进的教育理念,勇于创新,才能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人才,所以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保护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需求,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 &五、坚持做奉献型教师,献身祖国教育事业。
教师这一职业是具有奉献意义的职业,没有奉献精神的教师是很难成为称职的教师的。教师这一职业不能仅仅作为职业来干,更应该作为事业来干。作为职业来干主要是为了生存,最多能够体验到生存满足的快乐,而作为事业来干则是为了发展,能够体验到个人价值实现的幸福。教师的职业有苦有乐,平凡中能见伟大,繁忙中体味充实。教师只有不断完善自我,恪守师德,乐教勤业,抗拒不良诱惑,积极面对自身的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以育人为乐,以奉献为乐,才能增强定力,捍卫尊严,守卫操守,体验幸福。当教师把自己的发展融入到学校的发展、祖国的发展中的时候,教师就不仅仅在奉献,他也在汲取新鲜的营养,获得精神的升华。正是这种成就感和个人感知的境界,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教师不辞辛苦地为教育献身,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正因如此,教师才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光荣称谓。
热爱学生、勤奋钻研、博览群书、率先垂范、勇于创新的教师定能赢得学生真诚的敬仰和爱戴,准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威望,从而使师生在和谐的氛围中共同愉快的完成教学任务。
绿色免费PPT课件试卷教案作文资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师德修养小结 的文章

 

随机推荐